道教造像的道教造像特点
在《道藏·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有:“科曰:凡造像皆依经具其仪相,……衣冠华座,并须如法。天尊上披以九色离罗或五色云霞,山水杂锦,黄裳、金冠、玉冠”,“不得用纯紫、丹青、碧绿等”。“真人又不得散发、长耳飞独角,并须戴芙蓉、飞云、元始等冠”。“左右二真皆供献或持经简,把诸香华,悉须恭肃,不得放诞手足,衣服偏斜。天尊平坐,指捻太元,手中皆不执如意尘拂,但空而已”。如果造像不,依规定,或稍有不恭,就会“鬼神罚人,既非僭滥,祸可无乎”。又据《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记载,道教造像“随其所有,金银珠玉,绣画织成,刻本范泥,凿龛琢石,雕牙镂骨,印纸图画”, “一念发心,大小随力,庄严朴素,各尽当时”。即道教造像用材可随其所有。道教不仅把神像作为奉祀对象,而且把造像的全部过程与其信仰结合在一起,例如造木雕像,在选好木材后还要举行开斧仪式;中间尚有装脏仪式,使神灵贯注到神像中;最后还有开光点眼仪式,这时的神像才具有神格,成为神灵寓居韵躯体。道教是多神教,其、神仙种类很多,其形象也是多彩多姿的:雍容端庄的玉皇大帝,慈善温厚的土地公,威严的张天师等等。
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观是要保持的清静、整洁和庄严。修道的方法众多,就是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安静自然为本。道教宫庙称“观”而不称“寺”或者“庙”,与道教夜观天象的传统或许有最为直接的关联。道教为什么重视天文学,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遗风之影响,对天体极为崇拜与敬畏;同时,道教从道家“天人合一”、“身国同治”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得道成仙。所以称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于山顶。
各个道观供奉的主要神像不同,国内主要的情况如下:
北京白云观、安阳长春观、芮城永乐宫、户县重阳宫——全真教祖庭
龙虎山天师府——正一教祖庭
终南山金仙观——韩国道教祖庭
西山万寿宫——净明道祖庭
天台山桐柏宫——金丹南宗祖庭
金坛茅山道院——上清派祖庭
阁皂山大万寿崇真宫——灵宝派祖庭
西安翠华宫——太乙天尊祖庭
湄州妈祖庙——天后娘娘祖庙
解州关帝庙——关圣帝君祖庙
鹿邑太清宫、涡阳天静宫——太上老君祖庙
睢县袁家山——吕洞宾祖庙
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祖庙
武当山紫霄宫——真武大帝祖庙
增城何仙姑家庙——何仙姑祖庙
泰山碧霞祠——碧霞元君祖庙
天山天池西王母祖庙——王母娘娘祖庙
梓潼七曲山大庙——文昌帝君祖庙
泰山岱庙——东岳大帝祖庙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庙里供奉神像,通常是因为道教徒认为神明可以保佑人们平安健康、财运亨通、学业有成等等。因此,道教庙里供奉的神像通常是道教传统中的神明,如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等等。
然而,在某些道教庙里,也可能会供奉一些佛教神像,这可能是因为这些道教庙的创建者或管理者是佛教信徒,或者是因为佛教神像在道教庙中被视为吉祥物或护法神。
需要注意的是,佛教和道教在信仰体系、修行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某些道教庙里供奉佛像的情况并不常见。
本文2023-08-07 23:58: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