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明明可以深入研究,挖到一半就停了?专家:你看挖出了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4收藏

三星堆明明可以深入研究,挖到一半就停了?专家:你看挖出了啥,第1张

地球已经诞生了46亿年之久,而人类的 历史 只有短短几百万年,而且这还是基于“进化论”的前提,但是这几百万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得而知,若从诞生文明算起,又只有短短的5000年。

但这5000的 历史 上,又因为缺乏各种古文献,以至于文明出现了空白期,像是古蜀文化,在先秦文明中没有太多记载,“蜀”字最早可见商代的甲骨文,虽然有巴蜀图语这样的疑似文字,但这种文字比起甲骨文更加古老,目前无法破译,三星堆出土更颠覆认知。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广汉城东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属于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址,因遗址内有三个连绵起伏的黄土堆而得“三星伴月”的美名,根据推测,其遗址年代为2800年至前800年。

中国有5000年的 历史 ,并不是因为传说当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夏商周,而是因为三星堆文化遗址,但是古蜀文明一直都是封闭文明,就连李白的《蜀道难》开头便写: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或许正是这种封闭文明,才在各大古籍中没有记载,三星堆文明是1929年,当地农民偶然一次车水淘沟时发现了玉石器,这才逐渐引出三星堆,1934年首次挖掘,但由于战争就停滞了。

50年代开始了第二次挖掘,但当时没有意识到三星堆巨大规模,所以只挖掘了三星堆北部,第三次大挖掘是在八九十年代以后,挖掘时间长达20年,挖掘报告《广汉三星堆遗址》中指出:三星堆具有鲜明特征,有别于任何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

因为出土的青铜器,颠覆了以往考古工作者的认知,像是青铜神树高384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而这颗青铜神树,跟《山海经》中: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如出一辙。

三星堆也是出土了青铜太阳轮、高262公分的青铜立人像、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金面罩、金杖等等一系列难以解释的青铜文物,随着文物出土,一个个难以解释的未解之谜也是摆在了考古学家面前。

三星堆没有出现任何中原文字,就连巴蜀图语都十分少,大多数都是青铜器具,这给考古工作者带来了巨大难题,夏商周文明,至少还有神话传说可以参考,但是古蜀文明无不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

甚至有人猜测,这些文明并不属于人类,而是外星文明,其中18米高的青铜像是最高的铜人,它的手似乎在拿着什么东西一样,很显然它的当时地位不低,但出土时并没有拿任何东西。

会不会拿的是金杖呢?但是古代中国并没有“权杖之说”唯一跟权杖有关的就是《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之说,可要代表地位,古人都以鼎为主,夏代开国“禹铸九鼎”,古蜀人为何不用鼎,而用金杖?

目前来讲,考古专家无法解读古蜀文明,它成了考古界最大的难题之一,至于不再继续挖掘,应该是为了保护剩下的文物,毕竟当年技术十分有限。

存本是肯定有的。

不过首先,现在流行的史书虽然经过清朝的删改修订,不过那些改动并不是非常大,或者说很符合现代社会的“和谐”特征,例如将一些比较激愤的语言换掉或者删除而已。

再者,很多书籍也只是认为可能是伪书而已。究竟谁真谁假还真难说,就像儒家的古今文争论。

如果真想找那些原件的话,在台北故宫应该有不少--当时是有修改和销毁的记录文件的。不过这个只是可能的猜测,因为故宫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的变故,尤其是晚清的动荡。据说那些文件在清朝的时候被严密的保管在故宫的库房里。

最近有个记录片说,在1912年的时候,有一批8000麻袋那么多被当成废纸差点销毁,幸好被民间力量抢救了部分,包括明朝 洪承畴 等的书稿,这些东西现在应该都在大学的研究所里面堆着吧。

再有就是近些年的考古发现,例如有很多古代书籍本来被认为是假的,却偏偏在古墓里出现的现象。。

最末就是,很汗颜的说,大陆方面的学术气氛相当的差,或者说除非是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几乎很少有人去注意历史的真实。或者说,就是“盗版书”的概念,不但现代人的书能出盗版,古代的也一样。或者说在书店买古籍的也大多是回去当摆设的。。---本人在去年就非常不幸的买了本100篇的史记。。。

哈哈,再搬到楼下来住。。

感觉上文科类的大学里面应该有这些东西的。似乎是上海的复旦大学还专门有个“线装书库”的样子据说有数百万册“线装书”,据说都是民国以前的。http://wwwjdgjsorg/ 这个是吉林大学的古籍所的网页。相关的专业研究应该还很多,不过一般只是专业人员去了解。

再说下,其实个人感觉也是那句意大利克洛德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在现代的气氛下,可以想象,每天郁闷的工作之后,躺在床上最希望读的应该是通俗的无厘头或者玄幻其他什么清闲的书。读古书很累人的。所以,也不用哀叹人心不古什么的。套用那句话叫“民风,国脉之所向”。

最后附一下,对于老毛,不想去评价他,想想一个对学者都不尊重的人会尊重知识么,只是哗众取宠罢了。不过虽然造成中国“文化沙漠”由他的一份功劳,但从历史的整体上来讲,他做得没错,或者说是那个时代的必须选择。

    中国古籍是中国上千年历史产生的文化,当然值得我们去阅读了,不只是读,更要好好的读。

  

      虽然看不懂古书,但至少在一个信息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能够接触到传统皮毛,也能被深深吸引,从而挖掘更深的内涵。近代的白话文大师,都是读古书长大的,胡适鲁迅如此,钱钟书、沈从文、朱自清、徐志摩都是如此。不仅如此,中国人在世界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科学家,也都是读古书长大的,中国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人,几乎都是读古书长大的!

       希望热爱我们民族的广大汉族同胞,好好深入了解读经教育是什么,不是因为我们要继承中国的文化而要读经,而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立足在世界上,为了重现祖先创造的辉煌,为了我们重新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民族,为了我们的国家再出现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乃至于科学家!

       我们要救我们的民族,从自己做起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好好培养自己的下一代,教育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让年轻的一代人学习中国古籍,知道中国历史,为我国发展做贡献。

园林融汇了建筑美、艺术美和自然美,它是科技和艺术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艺史中独树一帜,成就斐然。

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建有成干上万的精美园林。颐和园就是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世界的园林建筑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文物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2、建筑格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3、重要事件:

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扩展资料

颐和园的开放时间: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为:20: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 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为:19:00

-颐和园

中国地理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发源于宁波市奉化区和绍兴市新昌县交界的剡界岭一带的两条溪流,方向南辕北辙,名字却相同,都叫剡溪。

更为奇特的是,两条剡溪都有“剡溪九曲”胜景。

从剡界岭北去之水,通常称为嵊州剡溪,也称“北剡”,经新昌,过嵊州,汇入曹娥江,再入钱塘江而入海,一路有东门、艇湖、竹山、禹溪、杉树潭、仙岩、清风、嶀浦、鼋头渚九处景点,统称为“剡溪九曲”胜景。

从剡界岭南来之水,通常称为奉化剡溪,也称“南剡”,出溪口,称剡江,在江口汇入奉化江,再入甬江而奔海,一路有六诏、跸驻、两湖、臼坑、三石、茅渚、斑溪、高岙、公棠九处风光,也称为“剡溪九曲”胜景。

公元1342年,即元代至正二年,时任庆元路总管王元恭主持编撰了《四明续志》,为续补《延祐四明志》而作。

庆元路,即现在的宁波市,公元1276年,即元代至元十三年,明州改称庆元路。

庆元路总管王元恭主持编撰的《四明续志》,详细介绍了奉化剡溪的九曲之胜,这是关于剡溪九曲的最早文献记载,至今677年。

从此,历代寻访剡溪九曲者不计其数,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我的奉化剡溪寻访之旅,历时九天,成文18篇,全面记述了剡溪的历史渊源、发展变迁以及现在之风貌,寻访了解剡溪者,可为借鉴。

剡溪之源,剡界岭,1959年之前属于新昌、奉化两地共同管辖,村中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以路为界,一边属新昌县第一区剡界岭乡,一边属当时的奉化县第三区万乡岭乡。

村民为了纪念曾经一条小路分隔两县的历史,给那条小路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中英街”。

剡溪源头所在地,1976年12月建成了剡界坑水库,水库淹没区,蜿蜒入深山,不见头。

水库之下的水,一路积水成溪,汇溪成江,奔流向海。

溪口镇剡源村与剡界岭相邻,2004年由水碓头、前岙和晚香岭合并而成。

东晋永和十一年,即公元355年,担任会稽郡内史,领右将军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受到会稽郡刺史王述的排斥,毅然辞去“右将军”之职后,曾隐居晚香岭,建有别业,写字牧鹅。

王羲之归隐晚香岭期间,东晋皇帝晋穆帝司马聃,是个爱才之人,连下六道诏书,诏王羲之回朝任职。

然而王羲之归隐之心已绝,六拒帝诏,以书画赋诗教育子孙,终其一生。

王羲之“六拒帝诏”的典故,自此流传。

王羲之隐居之地东晋时人烟稀少,可谓与世隔绝。

晋穆帝的诏书,吏官无路前往晚香岭,诏书送达的地方,现在被称作了“六诏”村。

南宋建炎三、四年,也就是公元1129、1130年,婉约词家李清照,为避金兵之乱,曾两次追慕王羲之足迹,寓居六诏,避乱赋词。

遭遇丧夫之痛的李清照,词中悲情难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剡溪九曲,就从一曲六诏开始。

六诏下游的跸驻村,帝王车驾停留之地,渊源颇深。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名士陈文雅,隐居在奉化剡溪畔,在金塘坞寺院中,剃发为僧,避乱生存。

公元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立吴越国。

公元948年,钱镠之孙,19岁的忠懿王钱俶即位,广揽人才。

忠懿王钱俶听闻陈文雅有盖世之才,于是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亲自前往拜访陈文雅,邀其出山,希望助其安定吴越。

《四明谈助》记载:“五代时,陈殿中隐于此,吴越忠懿王亲往顾之,故有是名。”

剡溪流至跸驻,与南来的黄沙水相汇合,成就了跸驻两水交汇的独特风貌。

二曲跸驻,两水相汇成两湖。

剡溪与黄沙水于跸驻相汇后,原来被一条沙丘分隔为南北两湖,两湖在沙丘末端再相汇,湖中的巨石,竹筏可以从石间通过,这就是曾经的两湖概貌,峭壁幽潭,又称“小盘谷”。

《四明谈助》载,“湖有大石,离立。去石数百步有潭,甚清洌,鱼百数头可数,所谓小盘谷也”,“两湖,水阔如湖,多植榆柳。有三石突兀如屋,离立湖中,竹箄穿石过之。”

上世纪三十年代,沿剡溪修建公路江拔线,开山凿路,对剡溪沿线有所改变。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业学大寨,两湖地带填湖造田。

现在看到的,公路与剡溪堤坝之间的大片田园,曾经就是两湖所在的水域。

三曲两湖胜景不见湖,我们只能在古人的文字里,遥想曾经两湖风光无限。

剡溪流经臼坑,溪中有石,坑石有穴,洼深如井,因此而名臼坑。

臼坑,后来写成桕坑。桕,字典释义为,乌臼,即乌桕树,叶可染皁,籽压为油,涂头令白变黑,为灯极明。。

剡溪流经桕坑村,臼坑山下的余脉向南凸出,与剡溪相依,形成了一道榧树湾,迂回婉转,连续多个大“S”相联绕,形成了旖旎的山水风情。

四曲臼坑,风光优美。

剡溪流经三石村,丹山赤水之地,剡溪九曲之五曲。

三石村由陈家、何家和赵家三个自然村组成,因村后丹小山,三块巨石重叠而上,其形如磊,故名三石。

三石村陈家先后出过三位尚书,北宋末年的户部尚书陈显,南宋嘉定年间的工部尚书陈德刚,明代洪武年间的刑部尚书陈瑜,成就了“一门三尚书”的佳话。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剡溪三石段,截湾取直,填溪造田,曾经迂回曲折、旖旎婉转的三石风貌大变,我们现在只能从古人的文字里,遥想五曲三石曾经风物。

六曲茅渚,因陈氏始祖陈棠,在剡溪边结茅庐隐居而名。

黄宗羲《四明山志》记载“唐末,陈某自长安使吴越,遭乱不能还。钱氏留为奉化尉,遂居其地。”

唐朝末年,陈棠从长安到吴越任职,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天下纷乱,陈棠再也回不到长安,于是就在剡溪边上结茅庐隐居。

公元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国王,正式建立吴越国,都城杭州。

陈棠被吴越钱王任命为奉化县尉,自此定居奉化,历代繁衍生息。

后来隐居跸驻,吴越国忠懿王钱俶求贤之人陈文雅,正是陈棠之后。

六曲茅渚,山环水抱,乡村风情,怡然自得。

剡溪一路千回百转,流经康岭村,与班溪相汇,再次形成了两水交汇的自然风貌。

村口有桥,名叫康岭桥,桥头有碉堡,穿越历史风烟,无言诉说,屈辱与苦难。

班溪汇剡溪,流淌千万年。

七曲班溪,溪水无言,已历风烟无数。

剡溪与班溪在康岭相汇后,原本流向高岙,与明溪相汇后,再迂回流向公棠,出溪口。

历史上的高岙,地处两溪交汇处,溪流迂回曲折,风光迤逦,地近雪窦山,山清水秀,因此被誉为剡溪九曲之最。

剡溪截湾取直后,直接从康岭流向公棠,与明溪在公棠相汇。

剡溪不再经过高岙,剡溪九曲之最,因此名存实亡。

高岙地理风貌,经历了三次巨大改变,再也不是古人们诗中的样子。

高岙,作为亭下湖村的一个自然村,从亭下湖水库流出的明溪水,绕村而过,依山傍水。

八曲高岙,依然是一个令人想念的地方。

公棠,剡源九曲的最后一曲,剡溪出溪口后就是江了,称为剡江。

公棠,旧称公塘,宋时在此设公塘寨。

黄宗羲编著的《四明山志》写道:“公棠山,旧称孙兴公游四明山,得棠一本,植之于此,故名。”

孙兴公植棠,因此而名公棠,这就是公棠之名的来由。

孙兴公即孙绰,会稽(今绍兴)人,东晋文学家和书法家,官至散骑常侍、领著作郎。

孙绰早年博学善文,放旷山水,著有《天台山赋》流传,期间曾游历四明山,也就有了在剡溪畔植棠的姻缘际会,因此成就了一个地名:公棠。

岁月变迁,历史不断被改写,地理风貌也不断被人类改变。

剡溪三曲两湖、五曲三石、八曲高岙,都因为剡溪截弯取直,溪流改道,再也是古人们诗中的样子。

沿溪而行的江拔线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对原有的剡溪风貌,也有较大改变。

目前,金甬舟铁路工程已经启动前期工程,铁路建成后,剡溪的自然风貌又将变换,趁着改变之前,把剡溪九曲走遍。

剡溪九曲寻访之旅,是一件累并快乐的事情。

整个行程历时九天,与剡溪相关的班溪、明溪的行程还未完全计算在内。

寻访考察,劳心劳力,身心疲惫,5月25日,天气炎热,我寻访四曲臼坑和五曲三石,回来后中暑数日,就医才好。

但寻访之旅更是一次收获感动的过程,这种感动所带来的快乐,足以胜过所有的心力付出。

一路走来,我不仅沉醉于沿线优美的自然风光里,更被这些山水风情背后的人文历史,深深触动。

在寻访考察过程,经常询问所遇村民,每一次,都能得到善意与热情的回应,感谢一路而来所遇的每一位纯朴的剡溪村民。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以准确详实的史料,成文发布,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这期间特别感谢在二曲跸驻遇到的王绍定先生,村中古桥名字我看不清楚,王先生正好路过,我向其请教,由此得知,王先生是跸驻中学的退休老师,对剡溪一带了如指掌。

王先生邀我至家中,向我展示了关于剡溪的一些古籍与记载,并且在我后来的考察写作过程中,一直给予了大量的史料支持。

跸驻村的一份介绍资料中,提到江拔线修建于1943年,我在文中据此引用,王先生看到后感到这个年份不太准确,数次请教高龄老人,得出江拔线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在七曲斑溪,从康岭桥的建设年份中,终于知道了江拔线建设的准确年份,1934年。

在八曲高岙考察过程中,王先生专程到高岙,向一位不会上网的高龄陈先生领取关于高岙的资料,使得八曲高岙一文,史料更加充实。

剡溪寻访考察之旅,暂告一段落,仍有村中人文史迹,有待深入挖掘,有缘再向剡溪行!

剡溪的自然风光,历代吸引寻访剡溪九曲者不计其数,文人墨客,吟咏不绝。

元末明初,台州临海诗人陈基、江苏苏州诗人高启都曾游历剡溪九曲,留下了大量诗篇流传,每曲文章中已有摘录。

还有清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的《句余土音剡源九曲诗》,至今流传,现摘录如下,留存:

一曲六诏:右军泼墨处,一昔来金庭。九曲自兹始,六诏想清风。

二曲跸驻:殿中良高节,钱王更谦光。荒祠虽蔓草,馀韵尚苍茫。

三曲两湖:茫茫一溪水,何以分两湖。桃花石壁眩,经界已模糊。

四曲臼坑:臼溪多乌臼,榆林多青榆。应怜战场下,旧是神仙居。

五曲三石:五曲为三石,本堂居其中。深山避北马,奠畏大隧风。

六曲茅渚:殿中有初祖,来诛茅渚茅。乃生千万孙,国香遍神皋。

七曲班溪:班溪水盈盈,中有常春天。闻道居人少,吾将老此间。

八曲高岙:高岙更奇绝,可惜归禅关。何不庐其庐,其听飞瀑泉。

九曲公棠:公棠乃尽头,晦水清且嘉。本堂有龙驹,别署太史家。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以下内容:

1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道德、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道家文化:道家思想强调自然、自由、无为而治、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强调谦虚、无欲、柔软而有力等观念。

3 佛教文化: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它强调超脱尘世的思想以及慈悲与智慧。

4 诗词歌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非常重要,作为中华文学的经典之一,它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历史意义。

5 书法绘画:中国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6 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

7 中医药: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整体观念,主张预防、调节、治疗疾病。

8 禅宗文化:禅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强调心灵的平静、应有、禅悟等。禅宗还产生了许多与美学和文学等相关的思想和艺术形式。

9 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包括许多习俗、节庆、民间传说和传统手工艺等,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信仰,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0 古籍文化:中国古籍文化包括四大名著、十三经、《史记》、《全神词》、《道德经》等经典,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也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园林文化: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也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意识和生活方式。

12 笛子、琴、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和音乐形式。

13 中华民族的礼仪、道德及家庭观念等。

 《论语》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论语的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是怎样呢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的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仁

 “仁”的思想与个人道德修养

 《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奠基之作,其内容深刻反映了孔子思想和儒学的宗旨,更应为我们世人所阅读和研究。《论语》之中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当今社会中如果为我们所用,则会全面的促进我们社会向着一个善的方向发展。

 修齐治平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精华。如何能做到修齐治平孔子认为在思想上实行德治,即实行文明政治,而不实行暴力政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为政》)注重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使百姓对非道德的行为有羞耻之心。为政者要以自己的道德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便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只”(《为政》),这是社会治平的根本。《论语》正是从修身这一根本上的环节入手,强调“修身”,强调道德上的修养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作用,由此引出了修身对于整个社会的实际意义。

 《论语》中涉及到对个人自身修养的章目众多,这些章节系统回答和规定了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有道之人。《论语》中对于个人修养的表述上我们可以用“仁”来表示。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这种真的极致必然是向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仁者,心也。”仁是心之用,心是仁之体,既然“仁”在人心,当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故“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仁”不仅仅代表着孔子对一个人内心修养所应达到的程度的理解,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所谓“仁者”,是指个人修养要本着自己内心真与善行事,所谓“爱人”,则是要用一种仁爱之心去爱护他人,这是一种博爱,是一种从内心深处自发上涌的天然之爱。儒家思想中的这种仁爱具体表现出来的道德内涵,归纳起来有十大重要原则:恭、敬、正、宽、忠、信、俭、惠、让、敏。

 恭,有貌思恭(《季氏》),居处恭(《子路》),其行已也恭(《公冶长》),恭已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恭则不侮(《阳货》)。

 敬,有执事敬(《子路》),修己以敬(《宪问》),即是“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之意。

 正,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正颜色,斯近信矣。”(《泰伯》)

 宽,有宽则得众(《阳货》),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矣(《八佾》),人不知而不愠也是宽,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亦是宽。

 忠,有事君 “能致其身学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与人忠子路为人谋而不忠”(《学而》)。

 信,有“谨而言,敬事而信,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民无信不立”(《颜渊》),“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信而后谏,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子张》),“信则民至焉”(《尧曰》)。

 俭,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雍也》)

 惠,有“其养民也惠”(《公冶长》),“君子惠而不费”(《尧曰》),“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让,是谦让、谦逊,多问阙疑,慎言其余,多见阙殆,慎行其余,为政,这就是一种让。

 敏,有“敏则有功”(《阳货》),“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好古,敏以求之。”(《述而》)

 上述是孔子对于“仁”,对于修身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其中恭与敬是并列关系,有恭则必敬,有敬则必恭;正与宽是内外关系,以正律己,以宽待人;忠与信是先后关系,只有待人以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俭与惠是内外关系,俭是要求自己,惠是对待别人;让与敏是前后关系,对非“仁”的事尽量让,对“仁爱”的事才能尽力敏。如此则孔子的修身达人成为了一个由内而外的经纬互织的伦理系统。

 当今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与人交往成为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人成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能够做到正确待人,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则成为一个人所要做的重要工作。在春秋时代的《论语》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追根溯源,重返先秦,将《论语》中的这一财富加以利用,将孔子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中的有利成分融入我们身上,从而更为完美的处理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

 《论语》中有众多关于修身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篇章,现将其中的经典列举如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4]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为政》)[5]

 “有君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吏民也义。”(《公冶长》)[6]

 《论语》中对于个人与人际关系的论述表现了早期哲人的一种人生态度,孔子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只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会有利于构建一种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平共处等深刻的处事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交往原则。创建团结、友爱的氛围,人与人之间诚恳以待、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论语》中《学而》、《公冶长》、《卫灵公》、《子路》、《里仁》、《颜渊》等篇中的有关人际交往的经典语录值得我们记取,并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之中。

论语的个人修养的重要性:礼

 “礼”的观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语》中孔子思想从对个人修身(道德、文化等方面)的重视,进而达到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引向了社会的这一高度。社会便是一个由无数的单个个体和这些个体之间错综复杂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我党今后一段时间内建设的主要目标,更体现了《论语》中孔子思想在当今的生命力。“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地提出也体现了我们从古典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的行为自觉。

 《论语·学而》篇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知而和,不礼节之,亦不可行也。”[7]这里的“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按《仪礼》的说法,礼原分为:冠、婚、丧、射、朝、聘、祭,另加“七相见礼”、“军旅之礼”共十种。这些礼从国家组织原则到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提出了“克己复礼”“礼失而求诸于野”的主张。他的“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论断对于社会的规范仍起着重要作用。

 礼的最高价值便是“和”,“和为贵”就是以和谐为贵,“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表达了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苟同,不是盲从附和、不分是非,而是“和而不同”——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或者承认事物有差别的前提下的统一与和谐。

 儒家中所提到的“和”的处世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交往原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可以从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和对外交往这三个方面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经济发展上。“和”的思想也是经商之道、发财之道,即诚信致富之道,所谓“和气生财”正式要求人们在工作之中相互沟通、合作共事,共同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成,决不能伤了和气,更不能坑害对方。《论语》中讲到:“见利思义”,“君子忧道不忧贫”——即看见有利的就考虑是否合乎道义;君子只忧虑得不到道义,不忧虑贫困。还讲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所想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也不接受,贫困与无地位是每个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办法,得到了也摆脱不掉。这些话表明了儒家所倡导的见义后利、义利统一的思想。这对构建诚实、守信、建设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有很现实的意义。

 “和气生财”,诚信生财与孔子思想中对人际关系的阐述也是一脉相承的。经济关系体现在人际交往之中,只有践行儒家之道,一团和气、诚实信用,使儒商大放异彩,这种社会信用经济得以构建起来,我国的经济才会更加迅速的发展起来,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一目标才能有了物质上的保障。

 (二)倡导“和衷共济”的社会公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构成的差异,导致了各种社会差距的扩大,社会矛盾的加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还要注重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协调社会关系,让穷人同富人的生活同样美好,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离不开社会,应当尊重个性,鼓励个人追求与创造,但同时又必须融入集体,把个人的目标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论语》中提到的“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儒家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在这里,“仁者”就是要求大家和衷共济,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互相帮助,履行这种“和衷共济”的社会公德,进而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融洽、社会更和谐,这才是真正的“仁”。

 (三)对外交往上要“和平共处”。当今社会中,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地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日趋频繁和紧密。这是一个开放而又互动的时代。只有在国际交往之中取得优势地位,国家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谐社会发展才会更加稳固。面对国际上的各种矛盾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行径,以及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对我们国家不同形式的干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借鉴儒学“和”的思想,继续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倡导各国之间应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有好关系,应当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礼尚往来,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在国际大背景下尽可能实现“和平共处”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国际争端要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必要时还要采取中庸之道。《论语》中提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君子中庸,小人反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弹也。”就是说,中庸作为一种美德来说是最高尚不过了;君子做到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因为君子做到中庸,所以君子时时恰如其分,因为小人违反,所以小人肆无忌惮。毛泽东说:“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理解一番。”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善于利用“中庸”之道,国际关系好了,就能更有效的抵制各种外来干扰,就能顺利构建和谐社会。否则,和谐社会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论语》中所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实际上已成为当今人类和平共处的最基本的原则和保障。“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已成为当今人们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倘若世界各国都信奉这一儒家至理,世界将不再有战争,民族灾难将不复重演,和谐世界也必将实现。

 儒家文化的和谐意识和协调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在当今社会时局中彰显的愈加明显。它对于中国乃至全人类延续生存和文明的进程起着重大作用。刻在孔庙大殿前的“中和位育”可以说是儒家协调思想的概括,“中和位育”出自《中庸》,“中和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合,是天地万物存在、发育的规律。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万物复抱阴阳,冲气以为和”均是对这一哲理的阐释。在当今这个时代里,对儒家文化以及《论语》的研究正体现了对于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

 《论语》作为儒学之经典。“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赵歧《孟子题辞》),在当今并没有失去它原有的价值。无论是在个人道德、学识修养上都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还是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上,乃至于对于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问题上都具有深刻意义。“生生和谐”的人类世界正是我们对《论语》和儒家思想的把握和理解基础上的发展。儒家哲学中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借鉴。《论语》更是我们传承儒家的一条途径,作为一部两千多年前的古籍,我们还要批判的继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孔夫子的思想光辉照耀当今我们这个时代,让古代优秀的文化部不随着历史的足迹而尘封,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论语》其书与孔子其人

 《论语》的内容大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录,也包括孔子平时行为的一些资料,是孔子思想最全面集中的反映。《论语》主要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而成,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的传承主要有两个体系,一个在齐,一个在鲁。鲁系所传鲁《论语》共20篇,篇次与今本相同,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在鲁论基础上吸收齐论完成张侯论,至东汉末,郑玄结合张侯论与古论而作注释,这就是最后通行于世而成为我们今天所常见的《论语》。

 《论语》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描述中,为人们塑造了一个亲切感人的文化巨人形象,使人们对这个早在2000多年前生于鲁国、而后又周游列国的大儒有了一种感性上的认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先祖是西周宋国贵族,曾祖孔防叔始迁鲁国,父叔梁纥曾为鲁国陬邑之邑宰。孔子少时贫贱,长大后曾为委吏乘田等管理仓库和牲畜的小吏。15岁时,孔子立志于学,三十多岁时已通晓六艺,实行有教无类,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35岁离鲁适齐,约两年后返鲁。51岁时任中都宰,次年升任大司寇,前后为官约4年,55岁以后开始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先后至卫、陈、曹、宋、郑、蔡等国,68岁归鲁,73岁卒于鲁。

 孔子一生充满了艰辛坎坷、失败与奋斗,也充满了治学紧张的思考与辛苦的旅行,像一首史诗,可歌可泣,激动人心。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古往今来,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博大精深,其风范千秋流芳,举世公认。汉代司马迁到孔子故里参观时,感慨曰:“《诗》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习礼其家,余徊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取准)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

 孔子思想历经几千年而经久不衰,在科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孔子思想是否已失掉了其真正价值非也。孔子思想与儒学的现代价值是由其历史价值来决定的。在孔子逝世后的二千多年里,孔子思想如此强烈地影响后世所学,充分证明了孔子思想的历史性价值。孔子系统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孔子和儒学特别重视做人,认为崇高理想是从学习中获得并建立起来的。因此提出了教育为本的观念,认为如果要使社会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必须要重视提高人的情感素质和理性能力。在文化上讲究包容性,提出“和而不同 ”的主张,也成为世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孔子的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其优秀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其中包括文化上的复兴,如果没有文化上的提升,没有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将古代文化精华加以利用,创造出今天的更高价值,其中孔子思想和文化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孔子思想和儒学正是由于其自身的跨越古今的价性,更应该被我们深入研究,使儒学为我们当今社会所学习利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