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曲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半夏曲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来源 7 性味 8 功能主治d 9 半夏曲的用法用量 10 半夏曲中药部颁标准 101 拼音名 102 标准编号 103 处方 104 制法 105 性状 106 鉴别 107 检查 108 功能与主治 109 用法与用量 1010 规格 1011 贮藏 11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半夏曲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半夏曲的用法用量 1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之半夏曲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半夏曲的用法用量 1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半夏曲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半夏曲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半夏曲 半夏曲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bàn xià qǔ

2 英文参考

pinellia rhizome fermented ma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hizoma Pinelliae Fermentata(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ermented pinell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半夏曲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2]。

4 拉丁名

Rhizoma Pinelliae Fermentata(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fermented pinellia(《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来源

为半夏加面粉、姜汁等制成的曲剂[1]。

7 性味

苦、辛,平[1]。

8 功能主治d

止咳化痰,消食化滞[1]。主治咳嗽痰多,呕恶,食积,泄泻[1]。

9 半夏曲的用法用量

煎服(布包):6~9g[1]。

10 半夏曲中药部颁标准 101 拼音名

Banxia Qu

102 标准编号

WS3B191995

103 处方

清半夏160g  白矾10g  六神曲5g  生姜汁20g  面粉32g

104 制法

以上五味,除生姜汁、面粉外,其余清半夏等三味粉碎成细粉;生姜汁加水适量,与面粉及上述细粉搅匀,制成粗粒或软硬适宜的小块或颗粒,发酵,干燥,即得。

105 性状

本品为淡**小块或粗粉;味酸、辣。

106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

(2)取本品 5g,研细,加石油醚15ml,浸渍15分钟,滤过,滤液挥尽石油醚,残渣加 1%香草醛硫酸溶液2~3滴,应显紫红色。

(3)取本品 10g,研细,加水20ml,浸渍20分钟,滤过,滤液应显钾盐、铝盐、硫酸酸的鉴别反应(附录27、28页)。

107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0%(附录30页第一法)。  其他 应符合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九册附1页)。

108 功能与主治

降逆止呕,止咳化痰。用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壅。

109 用法与用量

遵医嘱。

1010 规格

每块重 25g,每袋装 250g

1011 贮藏

密闭,防潮,防虫蛀。

11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半夏曲 111 处方

白面3斤,苦杏仁6两,鲜辣蓼草8两,半夏(姜制)1斤,赤小豆6两,鲜青蒿8两,鲜苍耳草8两。

112 功能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之半夏曲主治咳嗽痰多,停食作呕。

113 半夏曲的用法用量

以鲜草3味,煎水和成曲服。

1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之半夏曲 121 处方

生半夏(漂浮)160两。

122 制法

上为细末,用麦粉拌和成曲。

123 功能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之半夏曲主治咳嗽痰涌,痰多作恶。

124 半夏曲的用法用量

每次3钱,包煎服汤。

13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用到中药银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银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银朱 1 拼音

yín zhū

2 英文参考

mercury sulphide

3 注解

银朱

释名 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

气味 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煅硫磺四两,共研细,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三十丸。

4、咽喉疼痛。用银朱、海螵蛸,等分为末,吹入喉中,涎流,痛止。

5、火焰丹毒。用银朱调鸡蛋清涂搽。

6、汤火伤。用银朱调菜油敷上。

7、背疽。用银朱、白矾等分。煎汤温洗患处,再用桑柴火远远烘热。一天三次。

8、鱼脐疔(按:疔初起,即呈长形,边缘带红色,中央带黑色。痛极者有救,不大痛者反而难救)。用水调银朱成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此方名“走马丹”。

9、杨梅毒。用银朱、粉锡,等分为末。把纸卷成捻子,蘸油点燃,放在木桶中。令病人到桶边用鼻子吸取烧捻子放出的烟子。一天一次,七天可愈。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一钱,龙桂香一钱,皂角子一钱,共研细,照上方作熏药用。又方:银朱、水银粉各一钱,黄蜡、菜油各一两,加热化开调药,摊在油纸上贴患处,疮痂自脱。

10、筋骨疼痛。用银朱三钱、枯矾四钱,研细。裹入纸中做成三个捻子。每天早晨拿一个捻子蘸油熏肚脐,熏后蒙被而卧,汗出为好。

11、顽疮久不收口。用银朱一钱、陈年石灰五分、松香五钱、香油一两,调匀,摊在纸上贴患处。

12、血风臁疮。取黄蜡一两,熔化后,加银朱一两,搅匀,摊在纸上。先把臁疮刺孔,再把药纸贴牢。

13、黄水湿疮。用银朱、盐梅,合捣敷上。

14、癣疮。用银朱、牛骨髓、桐油,调搽。

15、头上生虱。用银朱浸醋,每天梳头时带药入发。又一治法:纸包银朱,烧着,用碗盖住。烟结碗内成垢,以茶水洗下,倒入头发中,再把头发包起来。第二天,头虱尽死。

附方 银朱的功效,和水银粉大致相同:祛痰,破结,杀虫,治疮。

用到中药银朱的方剂 全指散

ǐsǎn《仙拈集》卷四:组成:诃子(焙)、半夏、银朱。主治:拶伤手指。用法用量:蜜调搽。制备方法:上

油胭脂

成:生猪板油(去筋膜)1两,黄占5钱,白占3钱,银朱5分,黄丹5分。主治:冬月手足开裂。用法用量:敷

代灸散

音:dàijiǔsǎn处方:官粉1钱,雄黄1钱,银朱1钱,麝香2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溃

银松散

sǎn《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名:银松散组成:银朱3g,松香9g,冰片6g。功效:解毒杀菌,消炎止

拼音:zǐyángdān处方:水银银朱生铅百草霜轻粉杭粉雄黄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

更多用到中药银朱的方剂

用到中药银朱的中成药 肺热普清散

香50g铁棒锤(幼苗)10g诃子50g木香50g银朱50g甘草100g丛菔50g制法:以上十四味,除

九华膏

九华膏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滑石粉、硼砂、川贝母、银朱、龙骨、冰片。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

解毒消炎红药膏

Gao标准编号:WS3B404198处方:银朱225g冰片105g乳香45g没药45g石膏(煅

长春烫伤膏

Gao标准编号:WS3B379298处方:银朱100g冰片10g人发50g龙骨30g苦杏仁30

红花清肝十三味丸

子、栀子、紫檀香、麝香、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银朱、丁香、莲子。红花清肝十三味丸的功能主治:清肝热

更多用到中药银朱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银朱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一玉石部]银朱

有毒银朱主破积滞劫痰涎散结胸疗疥癣恶疮杀虫及虱功同粉霜(本草纲目)名猩红紫粉霜(李时珍云)昔人谓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银朱

亦由此。集解时珍曰∶胡演《丹药秘诀》云∶升炼银朱,用石亭脂二斤,新锅内熔化,次下水银一斤,炒作青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

,粉之即合。)磁石(同忍冬、黄丹熬膏,贴溃疡。)银朱发背,同矾汤洗,以桑柴火炙之。)食盐(溃疡作痒,

《济世神验良方》:外科附录

。如有鲜者,渣敷尤妙。又方铅粉三两血竭朱砂各一两银朱五钱乳汁调敷,外用猪腰子(竹刀切片)粘贴,待粘贴

《疡医大全》:[卷七]痈疽门膏药主方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6 注意 7 摘录 8 《本事》卷四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85 加减 86 制备方法 87 知母汤的临床应用 88 各家论述 9 《活幼心书》卷下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0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用药禁忌 11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普济方》卷一三二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普济方》卷一六○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医略六书》卷三十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45 各家论述 15 《医彻》卷四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6 《外台》卷二引《延年秘录》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66 用药禁忌 17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圣济总录》卷一一○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功效 214 主治 21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16 制备方法 22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5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55 制备方法 26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65 制备方法 27 《圣济总录》卷十六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主治 2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75 制备方法 28 《圣济总录》卷十二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功效 284 主治 28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86 制备方法 29 《伤寒微旨论》卷上 291 方名 292 组成 293 主治 2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295 加减 30 《千金》卷三 301 方名 302 组成 303 主治 3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305 各家论述 31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311 方名 312 组成 313 主治 3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315 制备方法 32 《圣济总录》卷九十 321 方名 322 组成 323 主治 3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3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知母汤 1 拼音

zhī mǔ tāng

2 处方

知母6克 贝母9克 干葛9克 芍药9克 石膏12克(碎,裹)黄芩9克 杏仁3克(去皮、尖、双仁)栀子仁9克(擘)

3 制法

上药八味,切。

4 功能主治

治伤寒骨节疼痛,头痛,眼睛疼,咳嗽。

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三服。约过一小时服一次。

6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蒜、面七日。

7 摘录

《外台秘要》卷二引《延年秘录》

8 《本事》卷四 81 方名

知母汤

82 组成

知母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黄耆(蜜炙)半两,甘草(炙)半两,羌活(洗去土)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去瓤锉,麸炒)半两。

83 主治

游风攻头面,或四肢作肿块。

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牛蒡子100料,研碎,煎至7分,温服,1日34次。

85 加减

觉冷,不用牛蒡子。

8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7 知母汤的临床应用

面、手浮肿:有一达官,其母年七十中风,手足拘挛,平日只是附子之类扶养,一日面浮肿,手背亦肿。寻常有一国医供药,诊云是水病。欲下大戟、牵牛以导之,其家大惊忧惶。召予议之,子曰:《素问》称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此服附子大过,正虚风生热之证。咽必噎塞,膈中不利。诚言,予乃进升麻牛蒡团参汤,继以知母汤,三日悉愈。

88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知母气味苦寒,入足阳明少阴;麻黄气味辛温发散,入足太阳;黄耆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羌活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阴;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牛蒡子气味辛凉,入手太阴。此治游风攻头面,或四肢作肿发块致手足拘挛,以甘平之品护其正,以苦寒之药熄其风,以辛温表散之药泄其邪,则邪散风熄正旺气和而痊安矣。

9 《活幼心书》卷下 91 方名

知母汤

92 组成

知母半两,甘草半两,贝母3钱,羌活3钱,滑石(别研)3钱,大黄3钱,小麦子3钱,麻黄(去节存根,锉碎,汤泡滤过,焙干)1钱半,苦葶苈1钱半,诃子肉1钱半,薄荷(去梗)2钱。

93 主治

齁(鼻合)气喘,痰鸣,发热,咳嗽,恶风。

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

10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101 方名

知母汤

102 组成

知母2两,枳实3两(炙),栀子仁3两,豉1升(熬,别裹)。

103 主治

欲似天行45日热歇后,时来时往,恶寒微热,不能食者。

1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次温服。如人行8里1服。

105 制备方法

上切。

106 用药禁忌

忌蒜、面。

11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111 方名

知母汤

112 组成

知母3两,独活(去芦头)3两,葛根(锉)3两,白术3两,甘草(炙)2两,石膏(碎)2两,桂(去粗皮)2两,芍药2两,防风(去叉)2两,半夏(生姜汁制)半两。

113 主治

产后中风,烦闷发热,渴燥头痛。

1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酒少许,入生姜半分(切),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2 《普济方》卷一三二 121 方名

知母汤

122 组成

知母1两,葛根1两,白术1两,甘草1两(炙)。

123 主治

阳明病,身冷而内烦者。

1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温服5合。

125 制备方法

上锉。

13 《普济方》卷一六○ 131 方名

知母汤

132 组成

紫苏(连茎叶)1两,知母(焙)1两,贝母(去心)1两,款冬花1两,五味子1两,人参1两,桑根白皮(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133 主治

咳逆,痰喘气促。

1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入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4 《医略六书》卷三十 141 方名

知母汤

142 组成

知母1钱半(酒炒),柴胡5分,白芍1钱半(酒炒),黄芩1钱半(酒炒),甘草8分,桂心8分。

143 主治

产后心中烦闷,乍寒乍热,脉沉数者。

1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145 各家论述

产后邪热抑遏于三焦,营阴暗耗于经脉,故心中烦闷,乍寒乍热不已焉。柴胡疏腠理之伏热;黄芩清胸中之烦闷;白芍敛阴和血,以清乍热之源;桂心温营暖血,以壮乍寒之本;知母润燥泻热;甘草泻火缓中也。水煎热服,使伏邪外解则遏热自化,而经腑清和,其心中之烦热无不自解,何乍寒乍热之不瘳哉?

15 《医彻》卷四 151 方名

知母汤

152 组成

知母1钱,麦门冬1钱,竹茹1团,广皮7分,炙甘草3分,茯苓1钱。

153 主治

子烦。

1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灯心20根,加生姜1片,水煎服。

16 《外台》卷二引《延年秘录》 161 方名

知母汤

162 组成

知母2两,贝母3两,干葛3两,芍药3两,石膏4两(碎,裹),黄芩3两,杏仁1两(去皮尖及双仁),栀子仁3两(擘)。

163 主治

伤寒骨节疼,头痛,眼睛疼,咳嗽。

1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为3服。如人行89里再服。

165 制备方法

上切。

166 用药禁忌

忌蒜、面7日。

17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171 方名

知母汤

172 组成

知母(焙)1两,牵牛子(炒)1两,山栀子仁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牡丹(去心)1两,麻黄(去根节)1两,荆芥穗1分,滑石1分,虎杖1分,射干1分,羌活(去芦头)1分,杏仁1分,连翘半两,半夏2钱(以生姜2钱同捣,捏饼子,晒干)。

173 主治

伤寒毒气滋盛,蒸于肌肤,发为赤斑,通身大热,头重疼痛,精神昏乱。

1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8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181 方名

知母汤

182 组成

知母(焙)半分,柴胡(去苗)半分,麦门冬(去心,焙)半分,甘草(炙)半分,葱白3茎。

183 主治

伤寒后劳复,小腹硬,卵缩,(疒丂)痛欲死。

18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盏,浸1宿,次日煎,令水欲尽,下童便2盏,豉半合,煎56沸,下地黄汁3合,更煎微沸,去滓,空腹顿服。微利即愈。

185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19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191 方名

知母汤

192 组成

知母1两,栝楼根1两,甘草(微炙)1两,石膏2两。

193 主治

伤寒烦躁不解,脉大,喘热头疼。

1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粳米少许,煮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0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01 方名

知母汤

202 组成

知母(切,焙)3分,常山(细锉)3分,松萝3分,桔梗(去芦头,切,炒)3分,柴胡(去苗)3分,鳖甲(醋浸,炙令黄,去裙襕)3分,橘叶3分。

203 主治

劳疟,热多寒少。

2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加柳枝心7枚,童便半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温服。

20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1 《圣济总录》卷一一○ 211 方名

知母汤

212 组成

知母1两,茺蔚子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大黄(锉,炒)1两,五味子1两,黄芩(去黑心)1两,车前子1两半,芒消半两。

213 功效

除热。

214 主治

眼生风粟。

21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21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2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221 方名

知母汤

222 组成

知母1两半,石膏(碎)3两,升麻(锉)1两,甘草(炙,锉)1两,竹叶1握(切),白粳米1合,枇杷叶(拭去毛)3分。

223 主治

脾瘅,身热口甘,咽干烦渴。

2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2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3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231 方名

知母汤

232 组成

知母1两,地骨皮1两,升麻1两,犀角屑1两,人参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柴胡(去苗)1两,石膏2两,鳖甲(醋炙令黄,去裙襕)2两,甘草(生,锉)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两。

233 主治

疟病,发热烦渴,咽干口燥,身黄怠惰,小水涩滞。

23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入香豉50粒,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241 方名

知母汤

242 组成

知母(焙)半两,柴胡(去苗)3分,茵陈蒿3分,甘草(炙,锉)3分,常山(炒)3分,鳖甲(去裙襕,醋炙)3分。

243 主治

肝黄。齿黄,目如丹赤,口燥热渴,气力虚劣,身体青黄。

24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豉100粒,同煎至7分,去滓,投入炼了猪脂半合,搅匀,食前温服。吐、利为度。

24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5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251 方名

知母汤

252 组成

知母(焙)2两,泽泻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生姜(切)2两,小麦8合(洗净),大枣15枚(去核),淡竹叶(切)1升半,甘草(炙)2两。

253 主治

膈消,胸中烦渴。

25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1盏,去滓,食后温服。

255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26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261 方名

知母汤

262 组成

知母(切,焙)1两,防风(去叉)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锉)1两,升麻1两。

263 主治

妊娠虚烦懊热。

26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3片,同煎至7分,入竹沥少许,搅匀,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6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7 《圣济总录》卷十六 271 方名

知母汤

272 组成

知母(焙)半两,升麻半两,子芩半两,葛根(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1分,石膏(研)1两。

273 主治

头痛口干,烦闷寒热。

27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2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8 《圣济总录》卷十二 281 方名

知母汤

282 组成

知母(焙)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地骨皮(去土)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

283 功效

凉心经。

284 主治

风热攻头面壅盛,虚烦。

285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竹叶10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28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9 《伤寒微旨论》卷上 291 方名

知母汤

292 组成

知母1两,麻黄(去节)1两,升麻1两,石膏2两,甘草1两半。

293 主治

芒种以后至立秋以前患伤寒,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三部俱有力,无汗恶风。

29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1块,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295 加减

如35服后,犹恶风者,加麻黄、升麻各半两。

30 《千金》卷三 301 方名

知母汤

302 组成

知母3两,芍药2两,黄芩2两,桂心1两,甘草1两(一方有生地黄,无桂心)。

303 主治

产后乍寒乍热,通身温壮,胸心烦闷。

30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30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知母、芍药、黄芩统治内外之热,妙用尤在桂心辛散,不独收摄上浮之火,且使上三味无遏闭之虞,更以甘草和其寒热,烦闷自除矣。

31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311 方名

知母汤

312 组成

知母(焙)、连翘、木通(锉)、桂(去粗皮)、柴胡(去苗)、玄参、漏芦(去芦头)、大黄(锉,炒)、犀角屑各等分。

313 主治

瘰疬,乍寒乍热。

31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下朴消少许,搅动,空心温服。以利为度。

31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2 《圣济总录》卷九十 321 方名

知母汤

322 组成

知母(焙)1两,贝母(去心)1两,百合1两,半夏(汤洗去滑,生姜汁制,炒干)1两,防己1两,枇杷叶(去毛,焙)1两,草乌头(去皮尖,炒)半两,苦葶苈(隔纸炒)半两,甜葶苈(隔纸炒)半两,百部半两。

323 主治

虚劳咳嗽,兼咯血、吐血。

324 知母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红绵子少许,乌梅3枚,煎至半盏,去滓温服。

32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知母汤 《高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肺家第一专药。此救肺之白虎汤用知母。补肺之百合知母汤用知母。又其确证也。以辛温之桂枝。与之平配。则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六伤寒门]伤寒后劳复(附论)

寒瘥后。因食劳复如初。壮热头疼。柴胡(去苗一两)知母(焙三分)鳖甲(去裙醋炙一两)石膏(捣碎一两半)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二伤寒门]伤寒百合(附论)

成此疾。名百合候主之。发汗后者服。百合(七枚擘)知母(一两)上先将百合擘碎。用新汲水二盏。浸一宿。当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二伤寒门]伤寒烦躁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枣大切。大枣二知母汤治伤寒烦躁不解。脉大。喘热头疼。知母栝蒌根甘草

《验方新编》:[卷九妇人科调经门]不及期而经先行

辛热暖宫之药者,责其冲任伏火也。用四物加黄柏知母汤∶归身、赤芍、生地、黄柏(炒)、知母、木通各一钱

更多古籍中的知母汤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