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中国古代夏朝的历史文集?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到商汤时期的。文献与神话传说均可。不要玄幻小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谁有关于中国古代夏朝的历史文集?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到商汤时期的。文献与神话传说均可。不要玄幻小说,第1张

这个很长啊!我也懒得整理了,全部贴上来吧!

夏禹之前的禅让:

谓尧在位时举荐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那时没有父死子继的习惯,而是选择贤能之人为自己的接班人。传说中有尧举舜,舜举禹,禹举益的故事。据《墨子.尚贤上》云:「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孟子.万章》记载:「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舜大概做了常人不能做的好事,赢得了大家的拥戴。所以尧死后,舜虽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但天下诸侯不去尧子那里而去朝觐他;有诉讼之事,也去找他;讴歌者也去讴歌他,而不去讴歌尧子。反映了尧所举荐的继承人舜,确实是个贤能之人。 

传说黄帝以后,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观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有不少的记载。

尧, 号陶唐氏,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西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

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尧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三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

舜,号有虞氏,传说是颛顼的七世孙,距黄帝九世,生于诸冯 (在今山东省境内)。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怕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他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舜到晚年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竟病死在苍梧(今湖南境内)的途中。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舜“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

大禹治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夏朝建立

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夏王朝也成了我国第一个阶级王朝。

子承父位

禹在晚年的时候,各部落的首领曾推选夷人首领皋陶为禹继承人。皋陶先死,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禹暗地里却为其子启培养势力,当禹死后,这些有权势的贵族纷纷起来反对伯益,拥立禹的儿子启继位。启趁势杀了伯益,夺了王位。传统的禅让制度从此废除,取而代之的以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

    同时,西边的同姓诸侯有扈氏(陕西户县)更起兵反对。启亲领大军讨伐,大战于甘(河南洛阳市西),剿灭了有扈氏。夏启排除了这些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定了世袭制度,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确认,夏启就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的诸侯,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享”。表明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已经完全确定了。

羿、浞生乱

夏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新君主继位安于逸乐,荒*无度不恤民命施暴政,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并发生争夺王位的变乱。

  此时东夷族中力量比较强盛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趁夏王朝内部发生王权之争,占据夏都,赶走仲康,夺取了王位,号称帝羿。

  后羿称帝后,不吸取教训,以为自己善于射箭,便不关心民众,不为民众办事,每天以田猎为乐。不久后羿被他的亲信东夷族伯明氏成员寒浞危害,寒浞自立为帝,把羿的妻子也强占了,生了浇及壹。寒浞又命令他的儿子浇灭了夏的同姓斟灌与斟寻,并追杀逃亡在外的夏帝相。结果,相被杀害,但相的妻子从墙洞逃出,躲藏在母家有仍氏(今山东金乡境),生下夏帝的遗腹子少康。

夏桀亡国

夏朝最后一个国君桀,名履癸,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虐、荒*的国君之一。履癸武力过人,,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无度,暴虐无道。他骄奢*逸,生活腐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建造倾宫、瑶台,又从各地搜罗美女充填后宫。桀在征伐有施氏时得了美女妹喜,回国后,昼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同时夏朝与周围方国的矛盾也相当激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东方临近的商部落日益强大。商汤乘机发兵伐桀,公元前1600年,两军鸣条之战,夏军大败,夏桀出逃至南巢,被汤捉位流放于亳,不久病死于此。夏朝由此灭亡。

      

夏朝帝王谱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启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太康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相

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

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

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他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槐

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发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暴虐嗜杀,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终于被灭亡

  夏朝是古籍里记载的朝代,但流传下来与关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至今还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发现夏朝文字,所以没有夏朝存在的证据,但在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颇多。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朝代,为商朝所灭。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夏朝没有明确的疆域,早期,夏人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活动,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

是存在的,据传宋代宣和年间临淄出土的一组春秋时期青铜器叔夷钟(作器者叔夷乃宋穆公后裔,齐灵公时任齐国正卿)有铭文追述宋人祖业说:“……隙成唐,又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删伐夏司,败厥灵师,以少臣惟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也就是“威武的成汤,敬畏天帝,接受天命,讨伐有夏,打败其军。在小臣的辅佐之下,囊括九州之地,占有大禹之都。’

这段铭文同西周以来文献中关于夏和殷(商)是前后承替的两个王朝、‘殷革夏命’的说法完全一致,成为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鉴于记述夏王朝与夏商更替的文献史籍没有早到西周者,所以春秋铜器叔夷钟恐怕还是无法成为“西周以来”或“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

扩展资料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参考资料:

-夏朝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始于夏代的建立。夏族11个妾姓部落在夏后氏的中央王室和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基本构成夏王朝核心领土范围。夏西位于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东至河南、山东和河北三省交界处,南至湖北北部,北至河北南部。该地区的地理中心现在是休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与其说夏天的早晨,不如说是夏天的国家。现在历史中的夏商是一种王朝交替的因果关系。从这样的观点来看,除了一些不可靠的历史文献外,没有实物证据可以证明夏天时代的存在。但是,如果理解夏国和早期商代共存的两个部族联盟的话,就会长期共存,在少数民族地区杂存。(商人签了合同后迁至汤的历史九,王忠⇔2474祯;公详考其开始。)也就是说现在很多商的早期实物被夏季国家的文化财产所理解。不应该这样明确两国时代的交替,也可以世代隔绝。夏天的国家到商末都是踏实的存在。

当然神话中有很多夏季的传说。我认为神话传说的历史考古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神话故事大体上是加工了幻想的文学作品。但是,在这之中我们会进一步挖掘,发现在深处的东西。例如,大禹治水,从圣经中大洪水、诺亚方舟的记载和各民族之间流传下来的典籍来看,确实在人类的某个时期发生了大洪水。只是,各民族关于这件事的说明各有不同。各种神话的颜色混杂在一起。

众所周知,西方在公元前4000年,即6000年前发展了文明(两河流域、埃及、苏丹、以色列、叙利亚、伊朗、希腊、东欧高加索地区、土耳其半岛、印度哈拉帕等都是从5000年前开始发展文明的)。

西方文明以印度欧洲为主体,以先进技术,通过“青铜之路”向东方移动,逐渐影响或征服东方,或融合东方原住民部落,发展新文明。

最原始的“山海经”年代久远,可能是用最原始、最不成熟的文字来写的。后世无法完全读懂。所以,以前的人在整理的过程中一个接一个地做了。那么哪个时代的文字是最原始的?当然是夏天或者三皇五帝时期。

因此,在现代学术界,夏王朝的纪年范围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有对应夏天时代的夏天文化!!!有记录!!

在祖国的山川峡谷里。夏季文化的二奥类型分布范围比较广。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陕西等。

外国人不想承认中国文化有近5000年的文明。在他们眼里,中国只看到了不到4000年的文明。其实夏天早上的遗迹已经被发现了。夏天早上的遗迹集中在河南省的退师二奥。在学术界被称为“二奥文化”。考古学界认为二奥一期、二期属于夏文化。第二个内地的位置和古典记载中的“太康仲康居酌”、“傲岸居酌”相同,因为发现了大型宫殿遗迹和文化遗产,所以应该是夏天帝王的都城。

亚特兰蒂斯文明是西方古籍中记载一个文明,而夏朝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个王朝,现代人对于这两个文明的存在都存在疑问。虽然已有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些文明存在的可能性,但仍然不能确切地证实它们的真实性。那么这两个文明到底哪个才是真实存在的呢?

说到古文明,相信很多人都能够联想到玛雅文明,但很少人知道亚特兰蒂斯文明。由于考古学家目前仍未在陆地上发现有关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遗迹,因此对于该文明是否存在于历史上还有待商榷。

但是古希腊先贤柏拉图确实在他的著作《对话录》中提及了这个文明,并且将这个文明描述成高度发展的文明。传说亚特兰蒂斯文明盛产黄金和白银,他们的宫殿都是由金银制成的,金碧辉煌,由此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文明的发展程度有多高。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大多数史书中也记载了一个王朝,它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它就是夏朝。最早记载夏朝的古籍就有《尚书》,但由于该书在历史上曾经流失过,因此不少史学家表示对该书记载的真实性的怀疑。

在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史籍重新记载了这个王朝,令后世又开始对这个王朝充满了好奇。被认为是中国通史开篇之作的《史记》中也记载了夏朝的存在,但我们也知道史记是司马迁四处拜访总结的成果,其中许多历史的真实性还有待研究。

东西方都出现了两段存疑的历史,这引起了另一个疑问,到底是东方的《史记》更加靠谱一点呢?还是西方的《对话录》更加真实呢?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从两本书的创作背景、作者的身份等不同方面来加以比较。

首先是《史记》,它是由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而成。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有撰写史书的习惯,而《尚书》被认为是最早的史书,它记载了公元前1000多年的历史。

而且中国古代帝王对于历史的记载十分看重,因此历朝历代都有专门撰写历史的官员,因此中国古代历史能够得到比较详细的记载,这些流传到后世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相比之下,西方在历史记载上则做得没有中国详细,而且西方许多史书中往往会将史实和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荷马史诗》《圣经》等书籍便是代表。因此《对话录》相对于《史记》来说在真实性方面可能稍微落后一点,也就是说亚特兰蒂斯文明存在的可能性要比夏朝存在的可能性要低。

其次我们从作者的身份来进行讨论,司马迁是《史记》的创作者,他的父亲和兄弟都是当朝的史官,由此看来他们父子三人都是专职写史书的,因此对于他们所撰写历史的真实性,现代史学家还是给予一定的肯定

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哲学思考上的贡献要比在记载历史的贡献要多,因此他和司马迁相比较的话,后者的专业性更强,写出来的历史会有更多人选择相信。

而且《史记》中记载的商朝已经在考古上证实了,因此人们对于该书的信任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也不是说亚特兰蒂斯文明就一定不存在,其真实性还有待发掘。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然而关于夏朝的存在目前存在巨大的争议,其争议的最大关键就是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夏朝文字的实证。

文字是证明遗迹的关键,在100多年以前,商代同样被认为存疑,直到殷墟甲骨文的大量出现,才使得商朝的存在被确认了下来。而甲骨文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但甲骨文仅仅是商代的文字,而且甲骨文当中找不到关于夏朝的描述。所以夏朝的存在与否一直存疑。

夏朝时期的遗迹发现了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里头遗址,在国内的考古界二里头一般被称为夏都。但因为没有文字发现来确认二里头的身份,所以争议还是不断。

夏朝文字的证据目前都是侧面的证据,比如甲骨文是一种相对比较完备的文字,而在甲骨文之前应该存在比甲骨文更为古老的文字存在,也就是所谓的夏朝文字。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夏朝文字存在直接证据。只能通过甲骨文推测还有比甲骨文更为古老的文字存在,判断夏朝文字可能存在。但要注意的是,即便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也不能说明那就是夏朝文字。

夏朝文字可能存在的另外一个证据就是文字的书写方式,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文字是从右向左竖向书写的。现在发现的文字,无论是甲骨文,还是后来的金文,无论是甲骨还是青铜器,实际上都不是常用的文字载体,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文字才会被刻在甲骨与青铜器上。

竖写的方式,其实更适合在竹简上进行书写,甲骨文的书写方式,从侧面证明,当时应该是存在竹简木牍一类的文字载体的。但因为竹木保存不易,目前发现最早的也就是战国时代的,所以商代以前的竹简没有能保存下来。

夏朝很可能也是在竹木上书写,但因为承载工具的原因,没有能保存下来。

但无论是成熟的甲骨文,还是文字的书写方式,都只是侧面的证明,还不足以作为主要的证据,证明夏朝的文字就一定存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