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眼镜蛇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眼镜蛇简介,第1张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镜蛇拼音名YǎnJìnɡShé别名吹风蛇、扁头蛇、吹风鳖、饭铲头、蝙蝠蛇、琵琶蛇、饭匙头、万蛇、膨颈蛇、扁颈蛇、五毒蛇、白颈丫来源有鳞目眼镜蛇科眼镜蛇Najanajaatra(Cantor),以除去内脏的全体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江西。性味甘、咸,温。有毒。功能主治通经络,袪风湿。主治风湿关节痛,脚气。用法用量一般配药酒用,以蛇半斤,配定量风湿药酒3斤,约1个月即可服,每日服1两。或与黄梢蛇、金环蛇同浸酒,称“三蛇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眼镜蛇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拼音名YǎnJìnɡShé英文名Cobra别名膨颈蛇、蝙蝠蛇、五毒蛇、扁头风、琵琶蛇、吹风蛇、饭铲头、万蛇、饭匙头、吹风鳖来源药材基源:为眼镜蛇动物眼镜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janaja(Linnaeu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杀死后,剖除内脏,鲜用或盘成圆形,文火烘干。原形态眼镜蛇,全长12m。体较粗壮,头呈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头及体背黑褐色,颈部具眼镜状斑纹,体背呈黄白色至灰褐色。无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或3;颞鳞2+3,上唇鳞223式,背鳞平滑,2321(19)15;腹鳞160196;肛鳞2分,尾下鳞3854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区。白天及夜间活动,性凶猛,受惊时能竖起体前部,颈部膨扁,呼呼作声。以鼠、鸟、蜥蜴、蛇、蛙等为食。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状性状鉴别,体较粗壮,头呈椭圆形,头颈区分不明显,体长140150cm。头黑褐色,颈部背面具眼镜状斑纹体背部黑褐色,有狭的黄折横斑纹,斑纹有时呈双条形。腹面前段呈黄白色,有1个黑褐色横斑,横斑前有1对黑色斑点,第2124鳞呈淡**,其余均为黑色。无颊鳞。背鳞平滑斜

详见百科词条:眼镜蛇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1:05:55 共422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山西是中国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最初的含义,正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史籍中记载的“夏都安邑”就在境内。而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在历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也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融入汉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

  全省境内,名山众多,建有佛、道两教的许多寺观。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盛誉九州,驰名海外。强大的宗教文化,构成了境内儒、释、道共存的民俗现象。山西还居住着许多回族人民,传统的回族节日,又为境内的岁时节日民俗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历史上,山西山多交通不便,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显得特别封闭。因此,虽然是同一个节日,却往往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纪念的形式各异,甚至相左,呈现出多层次的瑰丽色彩。但就普遍性讲,全省仍具有明显的农业生产特点。农忙季节,一个月内一般只有一节,只是体现一种信仰,活动形式简单,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闲季节,节日的数目相应增加,民俗活动中 ,娱乐上升为主体 ,内容庞大,形式复杂,最典型的就是过年,用民间语言来说 :“ 正月天天都是节。”这种安排,也体现着岁时节日的精神调整作用。每一个月的节日,是对这个月生活内容的调整。正月,又是对全年生活内容的大调整。民俗语言说:“受了一年,就盼过年。”最简炼、最概括、最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山西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各地叫法不一,形态也各有特点。这些面塑,大都出自农村、乡镇、城市家庭妇女之手。尤其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几乎家家都要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的面塑。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各地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霍州一带,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有着朴素雅致的特点。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霍州面塑

  霍州面塑,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着“吉祥”的寓意。

  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当地习俗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巧公巧母”的面塑制品,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发家致富、和睦友爱,祝愿万事如意。

  在“寒食”节时,霍县人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有的,还分单头蛇、双头蛇。旧时民俗,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十五日,霍县境内面塑种类最多。有猪头、羊头、麦秸集、针线箩筐、顶针、剪子、针线、坐饽饽(是塑造女子坐于莲台上的造型)、狮、虎、狐狸等等造型。

  农历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传说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心灵手巧。

  婴儿闹满月,一般由姥姥家制做直径达尺余的“囫囵”,即一个圆形面圈上再置放精细的十二属相的面塑。有的在大“囫囵”里还会有较小的“囫囵”,中间放龙凤或虎头造型的面塑,名曰“龙凤呈祥”或“猛虎驱邪”。谁来看孩子,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

  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旧社会,由于穷困,给女儿送去几个“羊羔儿”馒头,就算尽心了。如今,生活富裕了,一次送给女儿的“羊羔儿馒头”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馒头造型多样,而且都有寓意。比如“牛羊”,象征六畜兴旺,“麦秸集”象征五谷丰登,石榴比喻多子多福。

  霍州面塑造型朴实,不多修饰着色,往往仅用品红点彩。

  忻州面塑

  忻州面塑,是流传于这个地域内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品它深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成为当地的工艺品之一。

  忻州一带地域内,春节期内要敬神蒸供。春节前,把发好的面团,捏制成佛手、石榴、莲花、桃子、菊花、马蹄等各种形状的供物。通称之为“花馍”。

  忻州花馍,中间往往插以红枣,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很受欢迎。当地还有一种大型供品名为“枣山”。这种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在上面再加上面塑的“小元宝”三至五个,同时,还塑上一个供咬铜钱的“钱龙”。“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成为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品。

  清明节,捏制一种当地人叫做“寒食供贤”的面人头。这种面人头,内里包油、盐、小米和芝麻的素馅,捏成男女小孩人头,用红莲豆作嘴,黑莲豆作眼睛,外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蒸熟后加以点染,甚是天真可爱。有的还捏制一种“寒燕儿”,捏好蒸熟的寒燕儿,插在酸枣枝上,很像是停在树枝上的群燕。这些供奉的民间面塑,相传与“寒食节”有关,“寒食禁火,冷食一日”,燕子是象征春天的到来。

  农历七月十五,忻州民间有着蒸“面人”的习俗。相传,这种习俗开始于元代末年,据说人们用互赠“面人”传递信号,至今,民间有着“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然而,七月十五的面塑样式繁多,有牛、羊、猪、兔、猫、鸡、鸭、娃和花卉、瓜果。还有寓含幸福、吉祥、爱情的鸳鸯、孔雀、狮、虎、鹿等动物造型。十五过后,几乎家家墙上都挂着一串串面塑。

  忻州一带,在婚娶之日,男女两家都蒸很多大“喜馍”。这些大“喜馍”,要摆在桌子上供人们欣赏、品尝。与此同时,还要蒸大“花糕”,有的地方习惯用十来斤面粉捏一个“花糕”。这种花糕,以面作圆底盘,卷条边缘为纹,铺一层红枣,上面再加上一层比第一层略小的带花边的面盘,上面捏上“鱼钻莲”的浮塑,蒸熟后加色点染,供人们欣赏和食用,也可作为礼品馈赠。

  忻州一带的寿诞之期,也常蒸制“喜馍”。“喜馍”多以桃形为主体,上面加上各种寓意吉祥长寿的小装饰物,点染色彩,做为“寿馍”赠送亲友之用。

  办丧事时,当地人还要捏制一种在灵堂前面供奉的“小食儿”面塑。这种面塑捏成各种花果、小动物形象,甚为精巧别致,有的蒸熟后点染,有的晾干后点染。

  在忻州地区的繁峙县一带,有一种以胖娃娃为题材的人物面塑。同时,还有一种玲珑小巧,不加点染颜色、白胖素雅的小面人。这种小面人,有着爬、卧、抱花、啃瓜的各种姿态。有时,还将置其于染成大红大绿的“大面花”之中。相传,这类面塑是当地群众为上五台山佛教寺院拜佛求子而专门制作的供品。

  忻州民间,还有着塑造生、旦、净、末、丑等戏剧人物的人物面塑,甚至拿到庙会的市场上出售。这种面塑,制作也颇为精巧。

  总之,忻州面塑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成为民间具有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绛州面塑

  绛州,即今日新绛县,是晋南平原上的一个县份。这一带历史上盛产小麦,一直是山西省小麦、棉花产地。所以,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等的小麦磨成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渡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

  绛州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塑造造型别致,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

  绛州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花馍,而且普遍都会捏制多种普通的造型,由于是自做自用,尽管水平不一,并不影响食用,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妇女熟能生巧,花馍的捏制水平便能不断提高。

  由于这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民间活动,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传。

  每当城乡嫁丧婚娶,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而且,这些花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从而得到品评,这种不推选冠军的自发的群众性品评,无疑成了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成为促进面塑水平不断提高的民间评议。

  所以,绛州至今捏花馍的名手辈出,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而名声在外。

⑴ 民间蛇的传说100字左右

据说,很久以前,蛇并非脱皮,而是人。人活到一定岁数会变老,便会躲到门的角落。七天七夜之后,便脱掉身上的老皮,而变地年轻。但是这样会很痛苦。于是上帝说,不如让蛇脱皮吧,让人活着少一点痛苦。于是蛇便每一年都脱皮。可是不脱皮的人却依然痛苦的活在这世界上。

还有一种传说:有人说蛇是龙在天庭犯了天条被玉帝就派人把它的手脚头等全砍掉了并且被扁下天庭就变成蛇了,所以蛇没有四肢。

关于蛇的风俗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⑵ 求一个关于蛇的神话故事

1、修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蛇,也叫做巴蛇,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

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由于修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称为巴陵。

2、白素贞是一条修行千年的蛇仙,传说为黎山老母弟子。白素贞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炼得道,法术高强。她美貌绝世,明眸皓齿,倾国倾城赛天仙,集世间美丽优雅而高贵于一身。天性善良菩萨心肠,用岐黄医术悬壶济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无量。

白素贞为报许仙1700年前救命之恩,对其以身相许,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金山寺僧法海蛊惑许仙,离间其夫妇,许仙听信谗言,弃家出走金山。白素贞至金山索夫,与法海发生争斗致使水漫金山。法海用强力拆散他们,把白素贞压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后白蛇儿子许仕林中状元孝感动天,白蛇终得出塔,归位仙班。

3、相传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长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因此人类厌恶蛇,喜欢青蛙。

蛇发现人们讨厌它,于是开始仇视人,它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宫。玉帝将蛇传上天宫,劝它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决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脚,玉帝又见青蛙有功于人,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策封十二生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4、希腊神话中的“怪物之母”艾奇德娜,她是人首蛇身的女怪,是被称为“众神之母”的大地女神盖亚与第一任地狱之神塔耳塔洛斯结合所生下的女儿。艾奇德娜与盖亚的另一个妖怪儿子缇丰结合,又生下了许多可怕的怪兽,比如地狱恶犬、九头蛇许德拉、鹰身女妖和狮头羊身怪等。

在这些怪物中,传说中的九头蛇许德拉凶猛异常,连呼出的气体都有致命剧毒。许德拉拥有9个头,一个头被砍下,就会长出两个来。最终,许德拉被希腊神话中的著名英雄赫拉克勒斯杀死。

赫拉克勒斯砍下许德拉的头,放火烧炽新长出来的蛇头,不让它们长大。然后,趁机砍下许德拉那颗不死的头,将其埋在路旁,上面压着沉重的石头,再用利剑将蛇神砍成两段。最后,赫拉克勒斯用许德拉的毒液浸泡自己的剑。

5、崔炜在市集上看到一位孤苦零丁的乞丐婆,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走路摇摇晃晃,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这群青年气势汹汹地责骂乞丐婆,还有几个人想要打她。在一旁观看的崔炜,心里非常同情乞丐婆。虽然他身上半毛钱也没有,但他仍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为乞丐婆解了围。

结果崔炜一转头,乞丐婆竟然不见了,但生性旷达的崔炜毫不在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回家了。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下午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做为报答。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娶一房贤妻。”说完,青蛇再拜谢一次,就消失了。

崔炜从梦中惊醒,想着梦里的情景,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不久,邻县的一位大富人家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访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自己的灵药,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富人家,果然就像青蛇所说的,这家**敷上艾草后,不到两家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到了温柔可爱的富家**为妻,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

⑶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关于蛇

六朝志怪里记载了一个关于蛇和雷神的故事。

传说某山上有个伐木的,他上山时砍死了一条蛇,之后被雷公劈了一下。伐木的大难不死,跑到洞里躲起来。后来发现洞里有许多蛇,蛇王向雷公请求要惩罚伐木的,于是雷公就一个劲地对伐木的打雷。伐木的很生气,就对着雷公大骂,雷公被骂以后觉得伐木的有理,突然一个霹雳打下来,把蛇王一窝全劈死了。

另外也是六朝志怪里的记载,说六朝时有个地方闹大蛇,地方官和巫婆合计后,决定给大蛇送童女。当地有个姓李的美眉,智勇双全,她自告奋勇地要给大蛇当贡品。献贡那天,李美眉带着一条狗和一把剑,藏在庙里,等大蛇来到时,放狗咬蛇,同时跑出来一剑砍掉了蛇的头,为民除了大害。

战国时,有个小孩叫孙叔敖。他的奶奶常常给他讲两头蛇的故事,说谁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两头蛇,必死无疑。

一天,孙叔敖外出玩耍,不巧遇到了两头蛇。他知道自己活不成了,还是搬起石头砸死了它,挖了个坑,埋了。回到家里,孙叔敖哭着扑到妈妈怀里说:“妈妈,我活不成了,我今天遇到了两头蛇。”

妈妈问他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怕别人也遇到它,所以,我把它埋了。”

妈妈笑着夸他是个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又告诉他,两头蛇其实是一种畸形的蛇,人遇到它是不会死的。

后来孙叔敖成了楚国的宰相。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⑷ 民间关于蛇变龙的故事

据说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水路两栖动物。它的躯干像蛇,足像蜥蜴,头像马(龙马精神来源于此)。他既不是蛇变的,也没有实际的物体佐证,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思维展现。

⑸ 民间关于蛇变龙的故事

民间关于蛇变龙的故事:

古书《述异记》记载: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再五百年化角龙,千年化应龙。

就是说,一条水蛇,修炼五百年,变成蛟龙;蛟龙修炼一千年,变成龙,应该是成年龙了。再过五百年,就变成角龙,长角了。再过一千年,就有翅膀了,叫应龙。应龙应该是最高级的龙了。

(5)民间有关蛇的传说故事扩展阅读:

关于民间故事中其他能变成龙的:

一,鲤鱼跳龙门。

这个太熟悉了。据说,鲤鱼的额头上有一块黑斑,就是没跳过龙门,摔下来摔在石头上的记号。李白还写过一句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这鲤鱼跳龙门,也是有名额的,就好像现在考大学一样,招生是有名额的。一年当中,只有72条鲤鱼能跃过龙门,化成龙。怎么化的呢?当鲤鱼跳过龙门之后,就有天火烧它的尾巴,一烧,就变成龙了。

二,游鱼喝尿变龙

喝尿变龙,这尿不是一般的尿,而是《西游记》中白龙马的尿,在书中,白龙马是这么说的:那马跳将起来,口吐人言,厉声高叫道:师兄,你岂不知?我本是西海飞龙,因为犯了天条,观音菩萨救了我,将我锯了角,退了鳞,变作马,驮师父往西天取经,将功折罪。

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我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却也?

⑹ 蛇年民间传说 和 关于蛇的民间传说

蛇,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丰收或子孙繁衍的象征物,特别是在西南或南方地区的古代文化中,常见以蛇为母题的文物。

三国时东吴丞相张昭的祖母孙氏乘轻舟游于江浦之际,忽有一条三丈长的白蛇腾入舟中,她咒曰,君为吉祥,勿毒噬我,乃箧而将还,置于房内,一宿视之,不复见蛇。

而邻居则看见一只白鹤由张家凌云飞去。孙氏占卜,卜人告诉她,此吉祥也,子孙当贵。后来她的孙子张昭果然为辅吴将军,位至丞相。时人认为是承蛇鹤之祥。

(6)民间有关蛇的传说故事扩展阅读:

古代蛇与神人的联系:

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蛇与神人也有密切的联系。在《山海经》中,《海内西经》、《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等篇都有关于神人戴蛇、珥蛇、践蛇的记述。

在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图像中,伏羲和女娲的神像都是被描绘成人体蛇躯蛇尾的形貌,或双手捧着太阳和月亮(也有人认为他们是日神和月神),或手中分别执着规和矩, 的蛇躯和蛇尾有时也画成龙躯和龙尾。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的唐代绢画中,群星围绕中的伏羲和女娲的蛇躯和蛇尾,更是亲密无间地交缠在一起,显示出神异的艺术造型,更寓有对后世子孙繁衍的期望。

⑺ 请问有哪些关于蛇的传说故事。白蛇传除外的。

民间传说故事:盘山善蛇。

相传古时候,随着人们对盘山的日益衷爱,加之不断地兴寺建塔,吸引来了七十二条青蛇来此修行。到了清代乾隆年间 ,它们已经修练了五百多年。

它们恪守“蛇修千年便成龙”的古训,执意在此修成正果,造福百姓。但无奈常遭到外界有意无意的伤害,因此,它们便期待着也能讨个“皇封”,以保护自己。

一日,清乾隆帝出游盘山。谁知,刚才还风和日丽的天空, 竟突然间飞沙走石、狂风大作。皇帝一行被滞留在了山脚,急得宰相刘墉赶忙上前打探。钻进迷雾般的烟尘中,刘墉终于查清了:前方坎坷的山道上,竟齐刷刷地卧下一片小蛇。他蹑蹑地数了数,好家伙。整整七十二条。

回过神来后,他立马大声问道:“大胆的小蛇,为何挡住皇上的去路”蛇群没有动静,刘罗锅急了,随口戏道:“难道你们是蛇精……难道你们也想讨封不成!”谁知,此话一出 ,那蛇们竟犹如受令一般齐刷刷地抬头,又齐刷刷地点头。刘墉被吓得赶紧回身禀告皇上。

乾隆也感蹊跷,便亲自上前道:“你们身躯这么小,能干什么,为何也要讨封啊”岂料,蛇们听了这话竟立即“大显身手”起来, 它们个个变得粗约丈余、长约数里。

人们惊呆了,皇上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这蛇若是危害了百姓可真真地不得了啊!于是灵机一动道:“朕就封你们为‘善蛇’罢,只准在盘山修行 ,不准危害百姓……”听罢此言 ,蛇们便一阵风似地直奔天成寺方向去了。

七十二条神蛇受封之后,寺庙里的和尚和当地的山民对它们关照有加,蛇们也千方百计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善事。一天,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起大早出来,到盘山采药。为配齐药材,他决意踏遍“五峰”。

待他从挂月、紫盖、自来、九华四峰寻觅完毕后,天已大黑。当他刚想靠在一块青石上小憩,然后再上舞剑峰时,突然“嗖嗖”一阵冷风吹来,随之便听到了一声虎啸。小伙子下意识地抓过药篓,然后撒腿便逃。

但人哪里跑得过野兽,眼见那老虎一跃而起,在距年青人丈余远的地方向他猛扑而来,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堵丈余宽的“神墙”突然在小伙子身后拔地而起,还没等那猛虎缓过神来就已重重地撞在那“墙” 上,一命呜呼了。

小伙子知道是盘山的“善蛇 ”救了他,但他并没有就此回家 。原来他是一个受人尊重的郎中,舍命也要配齐那最后一剂药材。当他终于摸黑在舞剑峰的悬崖上发现了自己要找的药材时,便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过去,眼看那棵救命草就要到手了。

过于劳累的他却一脚蹬空,连人带药一起重重地摔下了悬崖……就在那年轻郎中闭眼等死的时候,竟又有一条“善蛇”神奇般地变大了身子,在数丈高的悬崖间像一个大大的棉花包一样腾空软软地拦住了他……

就这样,盘山“善蛇”平日里修行,关键时刻显身行善。后来,当地百姓为了让后人记住它们,同时使“善蛇”免遭伤害,便给那七十二条蛇经常出没的地方起了一个名字,叫“善蛇洞”。

(7)民间有关蛇的传说故事扩展阅读: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

认为若杀死蛇,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带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住平安。

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把自己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看到的人大逆不道。

⑻ 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关于蛇的精彩故事

杯弓蛇影 农夫与蛇 白蛇娘子传奇 西游记 里面的哪个蛇精 封神榜

⑼ 有关蛇的故事和传说

1、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长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它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因此人类当然厌恶蛇,喜欢青蛙了。

蛇发现人们讨厌他,他开始仇视人,它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宫。玉帝将蛇传上天宫,劝他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决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 又见青蛙有功于人,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

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 ,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策封十二生 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蛇当上生肖以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了,一旦恶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重新作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咬。青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急急忙忙地躲开 。

2、一农夫和妻子、六个孩子一起住在山上的山场里看管山岭,他以打猎为生。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农夫养的两三条狗一直在门外狂吠不已。

农夫感觉很震惊,于是半夜起身,拿了一杆猎枪,出去看是怎么回事。结果,走出门外,在大风大雨里转了一圈,也没 有发现什么异常。当他转身回家的时候,发现家人睡的床下借着闪电的光闪闪发亮,定睛一看,却是一只大得出奇的蛇。

农夫感到非常震惊,他想用抢去击死大蛇,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击打了大蛇,即使死了,那死之前的暴跳如雷也会伤害到家人的,如果不死的话,那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于是,农夫下山,找了一帮年轻人,让他们喝醉酒然后拿着像铁锹一样的但是更加锋利的农具,二十几个人,一起上山,在远离家的一段路上就熄灯了,为了不惊动那条大蛇,开门后,喊,一二三,一齐将那锋利的农具戳向床下。

过了几个时辰,等到蛇已经没有什么动静了的时候,他们才松手,就这样,这条大蛇惨死于这一群年轻人手里,从此,农夫一家也搬离了那个住的地方。

事后,大家讨论起这件事情,发现,这条大蛇是从烟囱里溜下来的,可能是一条修炼中的大蛇,对打雷很恐怖,于是爬进人家里躲在床底下,因为雷公是不会打死好人的。而极具因此,也断送了它自己的性命。

3、爸爸遇到一个靠卖水果赚了很多钱却很伤心的妇女。妇女讲述了她自己悲惨的故事,她的才四十多岁的丈夫突然死去。她说在 她丈夫死之前的一个晚上,他们夫妻俩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在家好好的,突然大门敞开,洪水滚滚而来,同时,妻子身上缠了一 条大蛇。

而还有一个场景,就是门槛里躺着一具死尸。在解梦的说法里,梦见大蛇尽自己家门或者被大蛇缠着,这样的梦代表的是 好的意思,而死尸则是不好的象征,而他们家没有采取措施,于是丈夫死掉了,同时他们家那年真的也赚了很多钱。

有一种说法,每个人一生可以享受多少的财富都是上天注定了,如果赚的太多,超过了自己本来的限制,那是会被金钱压死的 。

4、有一个农村,夏日的一天,两个小孩一起在放牛,把牛放在山坡上吃草,两个小孩在山坡上玩,当他们把头搁在山的一边向下 眺望的时候,发现山下稻田里有一条超级大的蛇在稻田里游来游去仿佛在洗澡。

山上离山脚大概有一百多米,一个小孩胆子大,拾起 一块小石头向下扔去,突然,还在稻田里嬉戏的蛇腾空而起,用尾巴在山上边缘的地方“啪啪啪”刷了一圈,那个胆大的孩子呢,扔了小石子,马上掉头跑了。

胆小的那个小孩被他的行为吓呆了,还一直把头搁在那儿,于是被大蛇的尾巴刷飞起来了,腾空而起,被大蛇吞到肚子里了。

另一个小孩,只见和他一起的小孩掉下山去,再往下望,不见踪影了,于是飞快跑回家向大人报告,于是村里人决定要为被它吃掉的小孩报仇。一个聪明的人,他自告奋勇出决策。因为蛇是变温动物,这次出来之后,随着天气转凉就回洞里去了,所以想要报仇只能等到第二年夏天了。

据观察,这条蛇是稻田旁边里的一个山洞里的,向水稻田里是一个下坡。于是,那个年轻人做了许多的尖锐锋利的小铁片,埋 在蛇向稻田的那个下坡里,露出几厘米的尖锐的刀芒。到了第二年夏天,蛇又要出洞了。

于是向下滑向稻田里,那个年轻人在远远的地方每天巡逻,这天看见那条大蛇出洞后滑到稻田里不久整片稻田染成血红色。因为这条大蛇太大,滑下来的速度又太快,于是滑到稻田里的时候,整个下腹都被剖开了。

过了几天,人们打算去处理大蛇的尸体,发现大蛇的头朝向洞穴,于是人们猜想大蛇打算游回 洞里,但是发现已经没有力气了。

5、湖北隋州一大西湾村,被两座山包围,前龙山,后凤山。村里烧的柴禾,大多从前山上砍伐的。西湾村南头,有个疯子,人称 二愣,终日口中念道:我看到鸡冠蛇啦,它追过来了,快跑!打听后,方得知,二愣青年时。

一次到山上放牛,傍晚踉跄跌撞爬回来,浑身是伤,衣衫皆破,划痕累累,口齿不清,胡言乱语,次日便疯傻失常。老人说,那只是个传说,蛇是龙的前身 ,鸡是凤凰,蛇在没成龙前,是虫类,惧怕鸡,因为鸡会啄蛇的七寸。故,普通的蛇吃不了鸡。

有一种蛇吃鸡,这种蛇,是历经复杂的演变繁殖出来的,大约五百年多年才会出一条,吃完鸡,长出鸡冠,变成传说中的蛇王 ,也叫鸡冠蛇!也有老人说,鸡冠蛇是龙,慈禧当年砍掉宫里一棵树,那树洞里钻出一群鸡冠蛇,她毁掉的大清龙脉。

鸡冠蛇极具灵性和法力,不可打杀,否则,必会有诡异之事临身。大西湾村前的龙山,常有鸡冠蛇出现,颈上赤红若火,头后有毒腺状,如雄鸡之冠,身长尺余的无脚。有身长达一米多,长有小脚,围可数寸,体色各异,会腾空飞行。

受威胁的时候,可直立上身,发出怪声,叫声如母鸡咯咯咯作响,鸡冠由红变紫。颈上的毒腺向人喷射毒液,而非烟,动作异常迅猛,其毒 无比,中人必死!

捕蛇者惟恐躲避不及,普通蛇类不敢冒犯它,同类毒蛇捕食,反被其毒死。人惹它之后,它就会跳起来比高,若没它高即人死 ,逃跑切不可跑直线,要拐着弯跑,即使逃掉,也会精神失常。相传,有一急救办法,赶快脱下一只鞋往空中一抛,鸡冠蛇看自己输 了,赶紧掉头而去。人比它高,它自会逃跑,不伤人。

 蛇的象征意义

 第一象征意义:先祖图腾

 蛇在古代曾经是一种受到褒扬、膜拜的圣物。中国最大的“神物”——龙,就是蛇的图腾化产物。最早的龙就是象形一条大蛇,甲骨文金文中所见的“龙”字就是如此。而“黄土作人”的伏羲、女娲在远古人的信念中,都是“蛇身之神”。古籍《拾遗记》卷二载:“蛇身之神,即羲皇(伏羲)也。”又据《路史·后记》讲:“天帝的女儿(九河神女)在华胥之渊游玩,感蛇而孕,经十二年生伏羲。”另据郭璞传注《山海经》说:“女娲是古时神女,她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一天当中有七十次变化。”在传世的汉代石刻画像和砖画中,也常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像。

 更有趣的是,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也是“人首蛇身”。闻一多先生曾经“将山海经里所见的人面蛇身的神列一总表”,指出伏羲是以大蛇为图腾的氏族首领,他统辖的神有所谓钓长龙氏、潜龙氏、上龙氏、水龙氏……等等,也是一大群龙蛇之神。《山海经》中还有神通瑰奇的共工、相柳、楔窳、贰负等,都是“蛇身之神”。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多蛇,生活中,人们时时处处与蛇打交道。因而,那里的古人对蛇产生了由害怕到依赖、信仰和崇拜的心理,认为自己的氏族与蛇有某些亲缘关系,于是奉蛇为图腾族徽。福建闽族就是图腾蛇的。闽族,演变到后来,主要是畲族和高山族,“畲”与“蛇”近音,不无渊源。《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这里的“蛇种”就是“蛇族”,即信仰蛇神的氏族。“闽”字的“虫”通“蛇”解,即意谓家里供奉蛇的氏族。

 第二象征意义:王权护神

 在古埃及,蛇是一种代表王权的动物。我们看到的所有法老形象的头部王冠都是很特别的,这是类似于眼镜蛇处于攻击状态下竖起的扁平脖颈的一种装饰物;而法老王的手杖上也总是盘踞着一条蛇。因为在埃及,蛇象征所罗门的智慧,眼镜蛇神是古埃及君主的保护神。眼镜蛇那鼓鼓的三角形脑袋堂而皇之地嵌镶在皇冠上,成了最高权力的徽号。金字塔文1146节中颂扬蛇:“我出自浩浩巨浸所汇成之太古洪流,万物万汇之性情皆禀自我逶迤盘虬,天书之恢恢古今均由我执笔记录。”更有人考证后提出,狮身人面像其实应该是蛇身人面,因为在狮身人面像的背后发现了一条隐藏的沟壑,在这条沟壑中发现了类似于蛇纹的碎片。

 古老而神秘的玛雅人,崇拜带羽毛的蛇神——“库库尔坎”。他们在南美尤卡坦半岛古都智琼的圣井旁,建筑了宏伟的金字塔庙,庙内供奉“库库尔坎”的神像。国王和酋长们定期来这里膜拜。

 第三象征意义:智慧创富

 并不是所有关于蛇的联想都是让人恐惧的,在南亚和南美,蛇都被视为水神、创造神和富饶神。在印度教的神话中,眼镜蛇形的“纳卡”就是水神、富饶之神和生殖之神。在众多的青铜、石雕和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纳卡”的形象。在印度教神话《搅拌浊海》中,纳卡那巨大的蛇身被两端的众神和恶魔拉扯着,象征善与恶、创造和破坏、富饶和贫困等对立势力的抗衡。

 无独有偶,在神秘消失的南美洲玛雅古文明的神系中,主神“坎查卡特尔”竟然也是一条蛇,不过和南亚的纳卡不同的是,这位掌管雨水、农业和文化的创造神是一条响尾蛇。玛雅人及其后来出现的阿斯特克人(900——1521年)都不遗余力地在金字塔神殿、壁画、雕刻品和象形文字中表现着“坎查卡特尔神”,企图通过对它的祭祀来达到风调雨顺和富国强兵的目的。

 在《旧约全书》“始祖被诱惑”一节中,“蛇对女人说: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事实证明蛇讲的是真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创世纪·违背生命》)从此,人类不再是愚顽不化的了,开始思考,开始自省,开始面对未来。

 第四象征意义:情欲诱惑

 在欧美许多国家,蛇向来是恶毒、诱惑的象征,最古老的依据是《圣经·创世纪》中的记载,蛇引诱夏娃偷吃了禁果,进而殃及亚当,使这两位全人类的父母被逐出伊甸园,人类从此失去了富饶的家园,开始了苦难的行旅。

 美杜萨则是希腊神话里一个著名的女妖怪,她原来是位美丽的少女,因触犯智慧女神雅典娜,头发变成了无数条毒蛇,成为一个谁看她一眼就化成石头的魔鬼,这才叫做致命的诱惑。好在,她最后被英雄珀耳修斯杀死。

 独一无二的白蛇吐信的意象总是会触动人类心中一些非常私密的欲望。徐克的**《青蛇》中,张曼玉和王祖贤那富有想象力的“蛇步”,还有那种慵懒的眼神,为这个流传很久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横添了几分妖媚,许仙不中招才怪。

 在南美洲的传说中,有一种著名的*蛇,喜欢追逐女人,当女人被捕捉住以后,它就用身体缠绕束缚住女人,并快乐地钻入女人的秘处,然后羽化为一种长着翅膀能够飞翔的怪物。羽蛇的意象在以写作情爱色欲著名的作家劳伦斯的作品中频繁出现。

 第五象征意义:生殖崇拜

 蛇在我国民间也是个很受欢迎的角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的民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标志。比如,如果朋友送你一幅“蛇盘兔”的剪纸,按照谐音,你就会明白,那是“蛇盘兔,子必富。”图个多子多福皆大欢喜。学者们研究认为,蛇能蜕皮而求得再生,因此,它又是一种“福禄寿”的象征。而兔多子,因此,“蛇盘兔”的图案便得宠于民间,成为一种生殖崇拜的符号,喻示着生命的延伸与再生。

 西非沿海的维达人,则信奉蟒蛇为幸福生育的守护神,善男信女要经常去蛇神庙瞻仰,但必须献上丰厚的供品方可膜拜和问卜。印度人对蛇也很崇拜,这种传统根源于印度教典仪中对蛇神的信仰。各地不但有蛇庙,不少邦还有奉养蛇的圣井。每年各地居民都要在附近的蛇井前顶礼膜拜,并且向井中投入各种蛇饵。患病的人、贫穷的人、失意的人,时常到蛇井前祈求幸福。尤其是妇女,她们信仰眼镜蛇是“生命之神”,如果对着眼镜蛇跪拜祈祷,就可以生儿育儿。

 第六象征意义:生死巫蛊

 生死巫蛊与蛇的必然联系也是毋庸置疑的。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七世,曾以其盖世的美貌和匪夷的心计使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和执政官安东尼先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公元前31年,屋大维率罗马大军同安东尼及克莉奥佩特拉决战于希腊阿克兴海角时,克莉奥佩特拉和安东尼弃战逃回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不久自杀,导致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入罗马版图。关于克莉奥佩特拉自杀的传说与毒蛇有关,有人认为是用毒蛇刺咬手腕致死的,也有人认为是蛇牙戳破左乳房而送命的,不少艺术家便选用后者来作为描绘的题材。骷髅、毒蛇、蝎子这种意象的组合常常具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光是想象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中国的《封神演义》中也有一个情节,说的是商纣王命人将数千宫女推入蛇坑。实在无法想象,传说中商纣王发明的那种群蛇啃噬的刑法该是多么的残酷。看过著名的拉奥孔群雕的人一定无法忘却拉奥孔父子在两条巨蛇的缠绕下苦苦挣扎时恐惧和绝望的表情,那种痛苦不仅仅只是肉体的直接感受,精神上的极端恐惧才是最大的摧残。

 在巫蛊的意象方面,用蛇的毒汁调配毒药和致幻剂是古代巫师一种普遍的做法。非洲丛林中的土著武士抓住毒蛇之后,取其毒汁用来浸蘸矛锋和箭镝,成为致命的武器。在一些崇尚巫蛊和降头术的民族,毒蛇常用来帮助施法,这种威慑力甚至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作用于被施者的身上。在伊斯兰世界很多神秘的占星术里,也有很多以蛇作为表现星象图形的例子,在土耳其切斯塔比迪图书馆收藏的十六七世纪的占星书中,有用环状的蛇来象征无限天际和用蛇形表示星座的手抄本插图。

 第七象征意义: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未20世纪初,欧美掀起了一场“新艺术运动”,那种豪华、艳丽的色彩效果、个性细腻的表现形式、动感强烈的曲线造型和新颖多变的装饰技法让许多人痴迷不已。法国玻璃艺术家拉利克在这场运动中成功地制造出一件蛇形的玻璃装饰品,弯曲翠绿的蛇身展现了当时流行的蔓草纹的曲线美。除了装饰品外,世界各地的人们还热衷于把蛇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菲律宾有蛇形储蓄罐、巴基斯坦有蛇形灯具、斯里兰卡有蛇形面具、坦桑尼亚有蛇形餐具、日本有蛇形陶铃……至于玩具,更是举不胜举。另外,世界各地发行了无数印有蛇纹的邮票,真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也是蛇文化中的一条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被蛇咬伤的急救

 毒蛇咬伤的局部常规处理,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及局部用药等。

 行军时防蛇

 1、除眼镜蛇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蛇体时,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动进攻,千万不要惊扰它,尤其不要振动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来救援。

 2、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份是蛇伤发病高期。特别是在闷热的雨林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3、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4、穿高帮鞋(皮靴),穿着长衣长裤,戴帽、扣紧衣领、袖口、裤口。

 5、尽量避免在草丛里行军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惊蛇(眼镜蛇会主动攻击人,打草惊蛇有可能会引起眼镜蛇主动攻击人,不知道这一条到底怎样用。)

 6、尽量避免抓着树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于树木之上。翻转石块或圆木以及掘坑挖洞时使用木棒,不可徒手进行这类活动。

 7、如果与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不要向其发起攻击。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8、把手里的什么东西往它旁边扔过去,转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过去蒙住它,然后跑开。

 9、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门,因为那里是蛇的七寸,即心脏。

 10、警惕那种看上去已死的蛇,因为他们可能在窥视猎物而装死。

 11、如与一条蛇狭路相逢,则应该后退避让,给它逃跑的机会,它会乖乖那么做的。

 营地里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从中扎营。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的防止蛇虫的入侵。

 2、在营地周围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种或数种:雄黄。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湿了的烟叶。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万一发现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离。

 4、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醒来时,应首先仔细的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5、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必须及时掩埋。因为只要有星点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蚂蚁引来,蚂蚁又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常见蛇药

 1、自制防蛇药

 材料:雄黄(有毒,使用时切忌用火烧)二两、大蒜一头、纱布一块。

 制作:将大蒜捣烂,雄黄碾成粉末,两样充分拌匀后,用纱布包住,扎成一小球状,以不出水为宜。

 用法:将雄黄大蒜球挂在腰间,若要更保险,制作两个球,分别绑在左右脚脖子上。这样,无论走到哪里,蛇族一概退避三舍。

 特点:效果显著,经久耐用,制作一次可用一月。

 2、当在野外被蛇咬后,服用蛇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可参照说明书使用。南通蛇药又叫季德胜蛇药(片剂)用于治疗毒蛇、毒虫咬伤,有解毒、止痛、消肿的功效。上海蛇药用以治疗蝮蛇、竹叶青等毒蛇咬伤,亦可治疗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等咬伤。具有解蛇毒以及消炎、强心、利尿、止血、抗溶血等作用。

 3、血清:有条件的话,最好根据当地动物志,准备相对应的血清,冷藏携带至当地,存放在医院中。

 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怎样识别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这是不够全面的。

 区别有毒和无毒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

 1、毒腺: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2、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3、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

 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毒蛇

 不少人容易将“蛇”跟“有毒”作联想,而产生恐惧,那全世界的毒蛇多吗那台湾又如何呢根据统计,全世界的蛇类中有毒者约占20%(黄颔蛇类之毒蛇1%、眼镜蛇类10%及蝮蛇类9%),至于台湾陆栖的蛇种中,有毒者(含微毒之种类)约有15种(占326%),在比例上是较全世界之平均质高出一些,而有毒之蛇类,依据其毒牙的位置及型式,主分成三大类:(1)管牙类(Solendglyphs)、(2)前沟牙类(Proteroglyphs)、(3)后沟牙类(Opisthoglyphs);但今(在台湾)仅有管牙类及前沟牙类,被咬到时有致死之记录,简介如下:

 (1)管牙类:其头呈三角形,背部通常呈褐色调并带深色斑块,所有蝮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毒牙长且大型呈中空的管状位于上颔前方两侧,平时藏于肉质鞘中,使用时才会往前伸出,除平常使用的一对毒牙外,其后方并常有1~2对备用牙,毒性多以出血性毒为主,倘若根据颊窝(Pit)的有无,我们又可将它们分成二亚科,即A)响尾蛇亚科(具颊窝):包括百步蛇、龟壳花、青竹丝、菊池氏龟壳花、阿里山龟壳花皆属之;B)蝰蛇亚科(不具颊窝):台湾仅产锁炼蛇这一种,颊窝是响尾蛇亚科特有的热感受器,借此蛇类可察觉环境中细微温度差异,帮助它们捕食或避敌;至于锁炼蛇,尽管它不具有颊窝,但因其颜面神经末梢对于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它仍可透过类似的机制来捕食,在蝮蛇亚科中算是相当特殊的。

 (2)前沟牙类:其头呈椭圆或圆形;外表常具较明显甚至鲜艳的纵行或环状斑有警示的功能,所有眼镜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仅具一对固定表面具凹沟的毒牙,位于上颔前方两侧,但不若管牙类那般大,毒性多以神经性毒为主,在台湾包括眼镜蛇、眼睛王蛇、太攀蛇、虎蛇、带纹赤蛇、雨伞节、环纹赤蛇以及所有的海蛇类皆属此。

 (3)后沟牙类:其毒牙仅较一般齿稍大且位于上颔后方,这类毒蛇毒性通常不若蝮蛇科或眼镜蛇科蛇类那般强,黄颔蛇科有部分成员具此类型毒牙,包括:水蛇、唐水蛇、茶斑蛇、大头蛇和台湾赤练蛇皆是,虽然这类蛇中毒时通常仅会肿胀,无致死之虞,但对一些体质较敏感的人仍可能引起较严重之过敏症状;尽管后沟牙的毒蛇在台湾皆未有致死记录,但值得注意的是台湾赤练蛇分布于在中国大陆及日本之亚种,在当地皆曾有咬死人之记录,在野外遇到它们时仍不可过度轻忽。如非洲树蛇,黄环林蛇等。

 上述的毒蛇中,管牙类(蝮蛇类)的百步蛇、龟壳花、青竹丝、锁链蛇以及前沟牙类(眼镜蛇科)的眼镜蛇和雨伞节,因为较常有被咬中毒之病例传出,被称作台湾的六大毒蛇;另外因为锁链蛇仅于南部高屏及东部花东一带有记录,数量少且不易见到也有人不算它,而将其余的五种称台湾的“五大毒蛇”。

 虽然毒蛇并不会无故主动攻击人,但当我们不小心在近距离惊扰到他们时,他们仍会基于自卫咬人,故我们仍然要相当的小心,到蛇类可能出现之地点从事户外活动时着长袖长裤,并且穿高统的球鞋或登山鞋等,绝不可穿拖鞋或凉鞋,以免不小心踏到毒蛇时有被咬之虞。

伊西斯发现拉神(太阳神)的口水有神奇功效。一次,拉神不小心把口水滴到地上。伊西斯马上拾起沾有拉神口水的泥土,把它们捏成一条蛇--阿波菲斯蛇妖。伊西斯诱使阿波菲斯咬伤拉神,窃取神的力量。而蛇则成为拉神的仇敌。拉神用一个特殊的咒语来保护自己不被咬伤,并将咒语传授给了耍蛇者。每天晚上,拉神坐在船上穿越黑暗之城的时候,阿波菲斯总要谋杀拉神,但总是被保护拉神的众神和猫杀死

风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第一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 张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第三批)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风俗: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是流行于临汾地区的一种集体敲击表演,得名于鼓手表演时展示的各种勇猛姿态。它常常在庆祝农历新春,丰收,群众游行和其它欢乐的场合表演。 威风锣鼓最早据说是在古代尧帝时期出现。到现在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尧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去看她们的父母时,尧所在的部落的人们敲锣打鼓为她们送行。当她们回来时,她们村的人们也以同样的方式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欢送她们。从那时起,威风锣鼓就成了一种习俗。许多大村庄都有他们自己的锣鼓队。

晋南花鼓:

晋南花鼓起源于万荣县,后来流行于整个晋南地区。据说晋南花鼓是在明朝时期由安徽凤阳逃荒的人们将它带到了万荣县。万荣花鼓表演有三种形式:高鼓(鼓置于胸前),低鼓(鼓置于腰间)和多鼓(身体携带多面鼓)。表演者边敲边舞,通常还伴有大锣和铙钹。

象木偶戏一样,皮影戏也常常演出一段民间故事。戏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制成,它们的轮廓被投影到屏幕上。表演者在幕后为戏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炕画

山西有在炕周围墙上作画的习俗。这些画用来装饰房间和保护粉刷的墙壁。 炕画内容丰富,从风景,花鸟,野兽到历史和传说故事。在原平发掘的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与现代炕画相似的壁画,证明了炕画这种民间艺术至少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刺绣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 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有的设计成两只虎头、一只人脸虎头、一只鱼尾虎头或一只青蛙。现在,刺绣更广泛地作在垫子、鞋垫、钱包和旅游纪念品。用于典礼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挂在庙宇上的垂帘和殉葬衣服。

平阳木板年画

源于宋朝平阳(古临汾)的木板年画艺术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发展。宋朝灭亡以后,元代统治者强迫许多印刷工人从南方迁到平阳,使这里成为印刷工业的中心,从而产生了平阳木板年画。大部分平阳木板画是由有此嗜好的农民在业余时间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当地的习俗和传说故事,木板画的内容主要是些花、鸟、鱼和历史人物。采用夸张生动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颜色,画面充满当地的风味,反映了当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阳年画根据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种类。有的悬挂在卧室,有的贴在门窗上,有的则用来装饰厨房或桌子。

霍州面塑

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节来临前,农家妇女会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面塑制品,以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荣华。在寒食节时,上坟祭祖用的面塑造型是“蛇盘盘”。据说,吃掉“蛇头”便能“减毒头,免灾祸”。

农历七月十五,霍县境内面塑种类最多,有猪头、羊头、麦秸集、针线箩筐、顶针、剪子、针线、坐饽饽、狮、虎、狐狸等等造型。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传说在这一天妇女吃了“针线”、“顶针”之类的面塑就心灵手巧。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要给女儿送“羊羔儿馒头”。婴儿满月,姥姥家制作直径达尺余的“囫囵”,即在面圈上塑出十二属相的面塑。宾客来祝贺,便把“囫囵”切一块送给来人享用。绛州面塑 降州即今日新绛县。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面粉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度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五寨面鱼 晋西北五寨县的老百姓,有一种捏面鱼的习俗。捏面鱼就是用面粉捏成鱼的形状。捏制的面鱼经过着色加彩,然后用文火烘干,便可当工艺品收藏了。面鱼可用来赠送亲友或外出时作干粮。除了捏面鱼外,还捏制瓜果类,花草类、动物类、禽兽类、人物类等多种类型的制品,也习惯称之为面鱼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