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水飞蓟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水飞蓟的,第1张

《中华本草》: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主要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

《中国药典》2005年版把水飞蓟收入其中,归为中药类。

水飞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苦、凉,归肝、胆经,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功效。常用于肝胆湿热、热痛、黄疸。

水飞蓟的作用:国内各大中草药书籍如何记载水飞蓟的作用:《新华本草纲要》:有解毒的功能,用于黄疸、肝硬化、肝肿大及其它肝病、胆结石。

《中药大辞典》:全草用于肿疡及丹毒,果实及提起物用于肝脏病、脾脏病、胆结石、黄疸和慢性咳嗽。

《全国中草药汇编》: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对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代谢中毒性肝损伤、胆石症、胆管炎及肝胆管周围炎等肝胆炎疾病均有良好疗效,可使肝脏病患者的自觉症状和某些生化指标如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等迅速改善。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圣惠》卷十九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养老奉亲》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7 《圣惠》卷三十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圣济总录》卷十七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圣惠》卷二十一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11 方名 112 羌活丸的别名 113 组成 114 主治 11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16 制备方法 117 附注 12 《圣惠》卷二十六 121 方名 122 羌活丸的别名 123 组成 124 主治 12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26 制备方法 127 附注 13 《圣济总录》卷十五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博济》卷三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46 附注 15 《圣济总录》卷一七○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普济方》卷九十八引《博济》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片玉痘疹》卷十二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洪氏集验方》卷五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功效 20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06 附注 21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功效 224 主治 22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226 制备方法 23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231 方名 232 羌活丸的别名 233 组成 234 主治 23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236 制备方法 23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羌活丸 羌活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qiāng huó wán

2 国家基本药物

与羌活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 1 九味羌活丸 蜜丸 9g 丸 058 中成药部分 2 1 九味羌活丸 浓缩丸 3g 袋 027 中成药部分 3 1 九味羌活丸 浓缩丸 45g 袋 041 中成药部分 4 1 九味羌活丸 浓缩丸 9g 袋 081 中成药部分 5 1 九味羌活丸 水丸 6g 袋 06 中成药部分 △ 6 1 九味羌活丸 水丸 25g 袋 027 中成药部分 7 1 九味羌活丸 水丸 45g 袋 046 中成药部分 8 1 九味羌活丸 水丸 9g 袋 087 中成药部分 9 1 九味羌活丸 水丸 18g 袋 17 中成药部分 10 1 九味羌活丸 水丸 30g 瓶 27 中成药部分 11 1 九味羌活丸 水丸 60g 瓶 51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31 方名

羌活丸

32 组成

羌活(去芦头)2两半,大麻仁(别研)3两,槟榔5枚(锉),防风(去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黄(锉,炒)1两半,木香1两。

33 主治

妊娠热在脏腑,大便秘涩。

3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温水送下,日3次。以微利为度。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与麻仁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41 方名

羌活丸

42 组成

羌活(去芦头)1分,玄参1分,木通(锉)1分,乌头(炮裂,去皮脐)1分,防风(去叉)1分。

43 主治

耳聋。

4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塞耳中,日1易。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熔蜡和,拈如枣核。

5 《圣惠》卷十九 51 方名

羌活丸

52 组成

羌活1两,天麻1两,附子1两半(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蛜(虫祁)3分(微炒),桂心1两,乌蛇2两(酒浸,炙令黄,去皮骨)。

53 主治

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

5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养老奉亲》 61 方名

羌活丸

62 组成

羌活、牛膝(酒浴过,焙干)、川楝子、白附子、舶上茴香、黄耆(去皮,锉)、青盐、巴戟(去心)、黑附子(炮裂,去皮脐)、沙苑、白蒺藜各等分。

63 功效

补壮筋骨。

64 主治

老人风走注疼痛,并风气上攻下疰。

6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临卧盐汤送下。

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圣惠》卷三十 71 方名

羌活丸

72 组成

羌活1两,茯神1两,五加皮1两,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防风3分(去芦头),牛膝1两半(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远志3分(去苗),薯蓣1两,桂心1两,五味子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酸枣仁1两(微炒),枸杞子3分,山茱萸1两,黄耆1两(锉),熟干地黄1两,羚羊角屑1两。

73 主治

虚劳痿痹,腰脚不遂,头昏目暗,心烦健忘,身体沉重。

7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81 方名

羌活丸

82 组成

羌活(去芦头)1两,桂(去粗皮)1两,芎1两,木香1两,槟榔(锉)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如膏)5两,大黄(锉,炒)2两。

83 主治

结瘕气块,饮食不消,肺积气发,心胸痰逆气喘,卒中风毒脚气,大肠秘涩,奔豚气痛。

8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煎生姜汤或生姜、大枣汤送下;气痛,温酒送下。

85 制备方法

上药除郁李仁外,为末,与郁李仁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9 《圣济总录》卷十七 91 方名

羌活丸

92 组成

羌活(去芦头)1两,槟榔(锉)1两,木香1两,桂(去粗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大黄(煨熟)2两,牵牛子半斤,(捣取粉4两)。

93 主治

风气大肠秘涩。

9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渐加至30丸,生姜、紫苏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圣惠》卷二十一 101 方名

羌活丸

102 组成

羌活1两,芎1两,藁本1两,茵芋3分,麻黄1两(去根节),白附子3分(炮裂),牛膝3分(去苗),麝香1分(细研),白龙骨3分,木香3分,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3分,天麻1两,羚羊角屑1两,干蝎半两(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苍耳子1两。

103 主治

破伤风,筋脉拘急疼痛。

10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甚者每日45次,以汗出为效。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11 方名

羌活丸

112 羌活丸的别名

羌活硫黄丸

113 组成

羌活(去芦头)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茴香子(炒)1两,木香1两,天麻1两,硫黄(生,研)1两,干艾叶4两,硇砂1两(水飞过)。

114 主治

虚劳腰脚疼痛,肿满沉重,行步艰难;元阳虚弱,风气攻注,脚膝疼痛。

11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116 制备方法

前五味为末,用木瓜1枚,切下顶,去子,入硫黄、艾叶、硇砂在内,再以原顶密盖,就饭甑蒸熟研烂,与羌活等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117 附注

羌活硫黄丸(原书卷一八五)。

12 《圣惠》卷二十六 121 方名

羌活丸

122 羌活丸的别名

大羌活丸

123 组成

羌活1两半,茯神1两,五加皮1两,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黄),防风3两(去芦头),牛膝1两(去苗),桂心1两,五味子1两,熟干地黄1两,生干地黄1两,菟丝子1两(酒浸1宿,焙干,别捣为末),柏子仁1两,酸枣仁1两,山茱萸1两,巴戟1两。

124 主治

肝脏风劳,筋脉拘急,头目不利,腰膝冷疼,四肢羸瘦。

12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40丸,空心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1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7 附注

大羌活丸(《鸡峰》卷九)。

13 《圣济总录》卷十五 131 方名

羌活丸

132 组成

羌活(去芦头,米泔浸1宿,切,焙)2两半,白蒺藜子(炒,去角)2两,芎2两,干鸡苏2两,白僵蚕(去头嘴,炒)1两。

133 主治

脑风。

13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荆芥茶嚼下,不拘时候;入龙脑、麝香尤佳。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14 《博济》卷三 141 方名

羌活丸

142 组成

羌活1两,川芎1两,天麻1两,旋覆花1两,青橘皮1两,天南星(炮)1两,藁本1两,牵牛子6两(杵取2两末,余者不用,微焙干)。

143 主治

男子、妇人、小儿远年近日毒气上攻眼目,昏暗赤涩,瘀肉生疮,翳膜遮障不明;久患偏邪头疼,眼目渐小细;及有夹脑风痛,多视黑花。

14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20丸,食后温酒、盐汤、米饮下,日3次。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后入牵牛末,和匀,取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46 附注

本方原名“羌活散”,与剂型不符,据《鸡峰》改。

15 《圣济总录》卷一七○ 151 方名

羌活丸

152 组成

羌活1两,白僵蚕(炒)半两(二味捣末),硫黄水银1分(二味结沙子,研)。

153 主治

小儿慢惊虚困,痰涎不利。

15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45岁每服2丸;3岁以下1丸,煎金银、荆芥、薄荷汤化下。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豌豆大。

16 《普济方》卷九十八引《博济》 161 方名

羌活丸

162 组成

羌活2两,独活(去芦头)2两,地龙(去土,炒)1两,天麻3分,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

163 主治

风毒走注疼痛,及体内多风疾者。

16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薄荷汤或温酒送下。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7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171 方名

羌活丸

172 组成

羌活(去芦头)3分,木香半两,蒺藜子(炒,去角)半两,黄耆半两,青葙子半两,甘菊花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枳竞(去瓤,麸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大黄(锉,炒)半两。

173 主治

肝实风壅,眼目昏涩,上焦不利。

17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日午、临卧煎竹叶汤送下。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181 方名

羌活丸

182 组成

羌活(去芦头)1两,天麻1两,防风(去叉)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白附子(炮)半两,牛黄(研)半两,犀角(镑)3分,羚羊角(镑)3分,丹砂(研)3分,雄黄(研)1分,天南星(水煮半日,切作片子,焙)3分。

183 主治

脚气肿满,行步艰难。

18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丸,不拘时候,薄荷汤嚼下。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19 《片玉痘疹》卷十二 191 方名

羌活丸

192 组成

羌活(节密者)1钱,当归1钱5分,川芎1钱2分,川萆薢2钱,防己1钱5分,薏苡仁1钱5分(炒),虎胫骨(用前爪带节者,酥油炙焦)1钱。

193 主治

痘收靥之后,血虚成风,四肢瘫痪不能动者。

19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炼蜜为丸。白汤送下。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0 《洪氏集验方》卷五 201 方名

羌活丸

202 组成

羌活半两,荆芥穗半两,白术2钱,甘草半两,白附子2钱,桔梗(去芦头,洗)半两,白茯苓2钱,川芎2钱,防风2钱(去芦头),朱砂2钱(1半入药,1半为衣)。

203 功效

散风热,化痰安惊。

20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2丸,用薄荷汤化下;如痰盛,加腊茶汤送下。

2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206 附注

本方原名“羌活膏”,与剂型不符,据《朱氏集验方》改。

21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211 方名

羌活丸

212 组成

羌活(去芦头)1两,天南星(炮)1两,天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旋覆花1两,芎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夏(汤洗10度)1两,桑螵蛸(炒)1两,牵牛子6两(微炒,捣取末2两),藁本(去苗土)1两。

213 主治

久患风毒,气攻眼目,昏暗赤涩,瘀肉生疮,翳膜遮睛不明;久患偏正头疼,眼目渐觉细小,及夹脑风痛,多视黑花。

214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食后温水送下。

2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2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221 方名

羌活丸

222 组成

羌活(去芦头)2两,独活(去芦头)2两,青橘皮(去白,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虎骨(涂醋炙黄)3两,牛膝(酒浸,切,焙)3两,当归(去芦头,切,焙)2两,桂(去粗皮)1两,没药(研)1两,木香1分。

223 功效

壮气去风,聪明耳目。

224 主治

元脏诸虚,筋骨疼痛。

22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2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没药再拌研匀,用宣州木瓜2枚,切开头,剜去瓤、子,各满填熟细艾在内,以竹札原盖子盖了,入甑内烂蒸,取出入臼杵如膏,入诸药和,更杵为剂,如药末多,再入酒面糊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231 方名

羌活丸

232 羌活丸的别名

巴戟丸

233 组成

羌活(去芦头)3分,五加皮(锉)3分,杜仲(去粗皮,切,炒)3分,干姜(炮)3分,桂(去粗皮)3分,巴戟天(去心)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

234 主治

风湿腰痛。

235 羌活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2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7 附注

巴戟丸(《普济方》卷一五六)。

古籍中的羌活丸 《普济方》:[卷三十三肾脏门]精极(附论)

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羌活补髓丸(一名羌活丸)治精极髓虚空。中伤脏腑。(方见羌活丸)茯神散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六]风头眩

。治风邪鼓作。头目眩晕。目系急痛。甚则倒。鸡苏羌活丸方鸡苏叶(二两)羌活(去芦头)芎(各一两半)羚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中]论中风证候

,可与川芎丸。心胸不利,口苦舌干,可与透冰丹、羌活丸、防风丸。痰甚心忪浮者,可与牛黄清心丸。痰盛渴

《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六]治肝劳诸方

。筋脉拘急。头目不利。腰膝冷疼。四肢羸瘦。宜服羌活丸方。羌活(一两半)茯神(一两)五加皮(一两)鹿

《圣济总录》:[卷第十]风走注疼痛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二)治则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三)补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四)用药讲“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是金子总在闪光。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有关药物起源的讨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帝王世纪》的作者、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曾做过这样的论述:“伏羲氏……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又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淮南子·修务训》作了中国药物起源的传统论述,写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一论点为许多学者所引用和发挥。《史记·补三皇本纪》认为:“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通鉴》也说:“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又如《通鉴外记》也指出:“氏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有趣的论述,作者距今虽只2000年左右,然而其内容却是数千年乃至万年人们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尽管其中不无神话色彩,但确实是我国原始社会早期及其以后人们在寻求食物过程中逐渐认识某些药物作用的生动描述。

《药》反应的主题是:突出受封建思想迫害的人们的愚昧和麻木,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小说以茶馆为背景,也是精心选择的。茶馆是各阶层群众聚集的场所,便于表现社会面貌,实际上成了整个社会的缩影。

扩展资料

这篇小说通过对封建统治爪牙的刻画,揭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黑暗。夏三爷、康大叔、红眼睛阿义等人的形象,则集中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阴险、狠毒、贪婪、卑鄙的反动本质。康大叔是个刽子手,他凶残狠毒,卑鄙诡诈。他一出场便使人感到憎恶。

他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合理;他诈骗群众,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高价卖出;他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作者满怀憎恶的感情,集中刻画了他丑恶的外貌、野蛮的行动和卑劣的灵魂。

作者对杀人刽子手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爪牙、帮凶尚且如此,主子必然更加凶残狡诈。夏三爷是个卑鄙的人,他极端自私,为了保全自身和获得钱财,竟不惜丧心病狂地告发夏瑜,出卖自己的侄儿。

红眼睛阿义是监牢的牢头,在他看来,牢头榨取“犯人”的“油水”天经地义。他去盘问夏瑜“底细”,结果夏瑜太穷,没有“油水”可“榨”,他“气破了肚皮”。

听了夏瑜的宣传,他不但毫不感动,反而狠狠地打了夏瑜两个嘴巴。夏瑜牺牲以后,他非但没有丝毫同情,而且拿走“剥下来的衣服”。他们实际上都是在维护罪恶的封建统治。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秉臣。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

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笔名。其著作收入《鲁迅全集》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药

喜文乐健

“刺梨上市,太医无事”——这句谚语道出刺梨功效的魅力。

刺梨被誉为 健康 “营养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刺梨黄酮、刺梨多糖、刺梨三萜、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质,其中最为突出的为维生素C,作为 “维C之王”,刺梨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当前水果中最高的:每100克鲜果中含量84158 354113毫克,是苹果的500倍,柑橘的50倍,猕猴桃的10倍。

300多年来,《黔书》、《本草纲目拾遗》、《贵阳府志》、《草木便方》、《分类草药性》等古籍对刺梨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就有诸多记载。

1690 年,《黔书》载述:“食之可以解闷,亦可消滞积”,这是刺梨功效的最早记载。

1765年,《本草纲目 拾遗》载述:刺梨“食之已闷消积滞”。

1850年,《贵阳府志》载述:“以刺梨掺糯米造酒者,味甜而能消食”。

1870年,《草木便方》载述:刺梨叶“疗疥、痈、金疮”,刺梨根“止痢、治牙痛、崩带”。

1906年,《分类草药性》载述:刺梨根“止泻,治喉痛、吐血、红崩、白带”。

清代以来的文人名士对刺梨功效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述:

清道光十三年吴嵩梁有“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愧三年”的诗句:吃三年稻米还不抵喝一顿刺梨酒痛快、尽兴。

晚清莫友芝有“形模难适眼,风味竞舒眉”的咏《刺梨》名句:模样不好看,吃起来竟然酸甜爽口,眉毛都舒展开了。

清光绪年间的贵州青岩状元赵以炯的《咏刺梨》:“生在山间不入盆,擅妍不肯进朱门。却和龙井酿成酒,贡上唐朝承圣恩”。前两句讲的是:刺梨生于野外山间,花朵艳丽夺目,却不愿进入“高门”做“温室花朵”的“气节”。第三句中的“龙井”,是青岩古镇上的千年古井;第四句讲述了刺梨与龙井泉酿成的美酒,作为贡品上贡朝堂。

《中药成方配本》方名癣药水组成土槿皮8两,百部2两,白及1两,樟脑1两,斑蝥1钱。主治一切顽癣。用法用量用笔蘸药水搽癣上,每日23次。制备方法上药用高梁酒5斤浸半月为度,约成溶液4斤。用药禁忌不可入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方名癣药水组成白及2两,百部2两,槟榔2两,雄黄2两,生川乌2两,蜈蚣20条,土槿皮4两,蛇蜕3钱,斑蝥3钱,烧酒8斤,白砒3钱。功效散风祛湿,止痒杀虫。主治癣疮。用法用量用毛笔蘸药水,搽癣疮上。制备方法上共研粗末,盛入袋内入烧酒中,浸期1月左右。用药禁忌忌水洗。不可入口。《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名癣药水组成白及5两,槟榔5两,紫荆皮5两,川椒5两,大风子5两,百部10两,斑蝥2两。功效杀虫止痒。主治一切癣症、干癣、湿癣、风癣、牛皮癣、松皮癣、脚气,皮肤病。用法用量用棉花浸湿,擦患处、每日12次。制备方法上用白酒192两,先入白及、槟榔煎30分钟,将药锅取下;候温再下荆皮、川椒煎10分钟,取下药锅;候温再下大风子、百部,将坛封口,浸泡1月,药力尽出方有效。于用药前3天将坛起封,再下斑蝥浸泡3天,速将药水滤清装瓶,每瓶重1两。用药禁忌谨防入口。三岁以下禁用。《中医外科学讲义》方名癣药水组成米醋20斤,百部、蛇床子8两,土槿皮10两,硫黄8两,白砒2钱,斑蝥2两,白国樟1两2钱,轻粉1两2钱。主治一切癣疮及鹅掌风。用法用量外搽,每日12次;或浸用(约浸20分钟)。

详见百科词条:癣药水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2:47:00 共6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