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起源与历史由来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藏族的起源与历史由来是什么?,第1张

藏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智慧的古老民族。在西藏地区的多次考古发掘,充分说明了在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生活,并经历了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他们就是今日藏民族的祖先。

 同其它古老的民族一样,在其最初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自然界的了解,生产力的缓慢提高,逐步形成了许多部落,其中以西藏山南地区的雅砻部落发展最快,藏族人信奉的“猴子变人” 的传说就诞生在这里。 谈到有关藏民族的起源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与藏民族起源有关的几个传说。

有关藏族民祖先生存之地形成的传说中,最著名当推“沧海变桑田的传说”:在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面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蹒跚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兔子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奔跑……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和平、安定的图景呀!

有一天,海里突然来了头巨大的五头毒龙,把森林捣得乱七八糟,又搅起万丈浪花,摧毁了花草树木。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都预感到灾难临头了。它们往东边跳,东边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涌到西边,西边也是狂涛恶浪,打得谁也喘不过气来,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飘来了五朵彩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她们来到了海边,施展无边法力,降服了五头毒龙。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风平浪静,生活在这里的鹿、羚、猴、兔、鸟,对仙女顶礼膜拜,感谢她们救命之恩。众空行想告辞回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于是五仙女发慈悲之心,同意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于是,东边变成茂密的森林,西边是万顷良田,南边是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是无边无际的牧场。那五位仙女,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个主峰,即:祥寿仙女峰、翠颜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边缘之上,守卫着这幸福的乐园;那为首的翠颜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玛,她就是今天的世界最高峰,当地人民都亲热地称之为“神女峰”。 西藏高原由沧海变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考察、发现所证明。但是,高源并非在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相当缓慢地变化着,只是近几百万年的地壳变动,才使高源隆起急剧上升。

最近几年对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的测定证明,高原还在不停地上升着,这个上升速度在地救历史上是惊人的,但也不过一年上升一二公分罢了。 臧民族一直坚信这样一个西藏人种起源的神话:相传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由神变来的猕猴授戒律后,命它从南海赴西藏雪域高原修行。这只猕猴来到雅隆河谷的山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一个女魔施尽*欲之计,引诱它说:“我们两个结合吧!”猕猴回答:“我是观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若与你结合,就会破了我的戒行。”女魔说:“你如果不同我结合,我就只好自尽。因为我前生注定要降为妖魔,你我成不了恩爱夫妻,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妻子,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那时,雪域高原将成为魔鬼的世界,万千生灵将遭残害。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与女魔结成夫妻会破戒,若不与妇魔结合又会造成大的罪恶。内心矛盾的猕猴返回普陀山,请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雪域高原繁衍后代,是莫大的善事。作为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与女魔结成夫妻。”猕猴与魔女结成伴侣后,生下了6只小猴,它们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在果林中各自寻食生活。3年后,当猕猴前去探视子女们时发现,它们已繁衍为500只,林中果实即将枯竭,生活凄惨。老猕猴便再度返回普陀山求助于观世音菩萨,并遵圣者之命从须弥山取出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猴子们因为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能说话了,逐渐地变成了人,这就是雪域高原上的先民。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远古的传说竟能与达尔文的猿猴变人的进化论不谋而合,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藏族是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使用藏语的民族,自称“博巴”(藏文:བོད་པ་;威利:bod pa)。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西藏、川、青、甘、滇,境内人口约630万余人(2010年);在尼泊尔、印度、不丹、巴基斯坦等青藏高原周边国家亦有分布;另有从中国境内移民出境的藏族及其后代近20万。

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帝国。公元11、12世纪,藏民族开始逐渐形成。藏族使用藏语,通用藏文。主要从事畜牧业、农业。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宗教气氛浓厚。常着藏袍。以糌粑为主食,多吃牛羊肉,喜饮酥油茶、青稞酒。牧区多住帐篷,城镇多住碉房。多行天葬。藏历新年为重要节日。

藏族文化悠久、灿烂而独特,文献众多,藏医药、藏历、歌舞、唐卡、金铜佛像等都独具特色。史诗《格萨尔王传》、热贡艺术、藏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族源

藏族民间有关民族起源的传说中,流传最广、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猕猴与罗刹女交配繁衍藏人的传说。有学者猜测,“罗刹女”指的是藏地土著,“猕猴”指来自横断山区的种群,二者结合的传说隐喻远古时期两地氏族之间的联姻。

藏族的基因有94%来自现代人种,6%来自已灭绝的人种。其现代人种的基因中,有82%与东亚人种相似,11%与中亚人种相似,6%与南亚人种相似。根据藏族特有的基因,藏族距今62,000-38,000年前就来到青藏高原。关于藏族的族源,历史上存在多种“外来说”。

考古发掘则表明,在距今39,000-31,000年前,青藏高原上就有原始人类居住。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分别是藏东地区和西藏腹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现代研究多认为,藏区的种族和文化,是以藏区本地的土著居民和自黄河上游甘青地区南下的氐羌部落为主体融合而成。

另一部分古羌人向东发展,参与了汉民族的形成,即汉文文献中的西羌部落;一部分南迁云贵高原及东南亚,发展为藏缅语族各民族;留在青藏高原的部族,逐渐发展为今天的藏族。

藏民族,是吐蕃王朝灭亡后通过吐蕃部落在原吐蕃王朝征服 地域(青藏高原范围),尤其是甘青及川西高原地区与原吐蕃王朝征服的各族居民经五代、宋、金长达几个世纪的相互杂处、共同生活及血缘上的彼此混同,尤其是通过“后弘期”藏传佛教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之后而最终形成的。

扩展资料:

一、族称

自称

在藏语中,称藏区为“博”(藏文:བོད་;威利:bod),称藏人为“博巴”(藏文:བོད་པ་;威利:bod pa)。此外,不同地区的藏民又有不同的自称:阿里地区自称“堆巴”,后藏自称“藏巴”,前藏自称“卫巴”,康区自称“康巴”,安多地区自称“安多哇”。

他称

汉族地区多以“藏”为词根。在藏语中,“藏”本是满盈、纯净、清澈的意思,后来用来指称雅鲁藏布江(“藏曲”),再后来又引申指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康熙年间,汉文文献开始用“藏”“西藏”来指称包含整个青藏高原在内的地区,并根据地名,将居住于“藏”的民族称为“藏人”“藏民”等,19世纪末开始用“藏族”一词做为藏民族的称呼。

此外,根据藏语中对藏区的称呼“博”和对藏人的称呼“博巴”,汉文文献中也称藏人为“番族”“番人”“濮”“番巴”“博巴”“百巴”“北发”“发羌”等。

唐代称当时藏地的政权为“吐蕃”。“吐”在藏语中指“上方”“高处”。“吐蕃”即“生活在高处的蕃人”,最初是西藏高原周边地区的藏族先民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蕃人的称呼,在被蕃人部族征服后仍保留了这一说法。蒙古语和满语中都采用这一称呼,蒙文汉译为“土伯特”,满文汉译为“图白忒”。西方语言对藏区、藏人的称呼,也多译自此类,如英语中称西藏为“Tibet”。

民族关系

藏族与中原汉族长期以来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松赞干布时期,唐朝与吐蕃之间开通了长安—西宁—唐古拉山口—那曲—拉萨的道路。此后,藏汉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汉族的陶瓷、丝绸、印刷等技术传入藏地,藏族则向汉地传输了大量宗教文献。

藏族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也有着密切来往。同样是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开辟了从拉萨至泥婆罗的道路,并通过泥婆罗与天竺来往。赤松德赞当政时,从印度迎请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弘教。印度传来的佛教给藏族的精神文化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藏文书写体系也深受梵文影响。

藏族通过藏传佛教,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民族产生影响。元朝时的蒙古族上层,清朝时的满族上层,丽江地区的纳西族上层,都接受了藏传佛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等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交融。

藏族与青藏高原上的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人等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交流密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是出生于门隅的门巴族人。藏族用来记录藏语的藏文,也被不丹、锡金等地的人们用来记录自己的语言。

在甘青川滇藏交界处的藏彝走廊,分布着一些深受藏族影响的民族,大多在外使用藏语,在内使用本族语言,被大陆官方认定为藏族,如嘉绒人、木雅人等。

参考资料:

:藏族

藏族_史文化发展时间悠久,在封闭的土壤中诞生,同时也与藏传佛教之间存在很大联系。也正是由于藏传佛教出现,最终做到了人随天愿,赋予人们新的生活态度和社会意识。在藏族人心目之中,自由和自然是影响生活最大的两个因素。多数文化都是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上产生的,但整个藏族文化的发展却是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相同。除此之外,藏族人生活的土地十分辽阔,文化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如卡若文化、仰韶文化等,这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藏族文化传播主要是从公元11世纪左右开始的,但真正藏族文化的起源并不一定在此时期,在佛教文化传播的影响下,很多民间传说无法进一步传递下去。站在历史角度来说,该种传说的产生十分久远,例如《隋书》等均记载了吐蕃人的祭祀习俗,他们在祭祀品的选择上,均会以猕猴相关的动物选择为主。在后续,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建立和竞争,很多大型祭祀活动主要选择的祭品仍然与猕猴有关。来源:各界

藏族是神话的多产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在悠久的藏族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藏族神话以其美好的幻想和艺术夸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藏族先民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讴歌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行动和力量,同时也表现了藏民族的精神与意识、心理与文明。

藏族神话是丰富而多彩的,可以说它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幼年时期认识客观世界,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过程及改造自然求取生存的大概轮廓。

藏族神话 - 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有“世巴塔义”,意为创世传文。“世巴塔义”的内容包括天地、日月、星辰及毁灭、形成、生命起源等等,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先民对大自然的全部认识过程。当人类社会还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幼稚的、不自觉的和唯心的,往往将自然本身蕴藏的力量神奇化了,故产生了神话。

“世巴塔义”所认识的世界,则不是“盘古开天创地;女娲炼石补天,亚当夏娃捏土造人”的世界,而是在人与自然的长期竞争搏斗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认为世界的毁灭和形成是由风、火、水三大自然力促成的。

毁灭早于形成前,说说最先毁灭的形式。最先毁灭的形式,是风、火、水三者造成的”。远古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伪威胁是很大的,人们客观地推断风、火、水既有促使世界毁灭的具大威力,也有促使世界形成的能理。在这些自然力的面前人们没有屈服,总是力图通过自然现象去认识自然本身”从而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然而这种认识没有脱离自然的本质,只是试图以自然界中的下些表象来说明自然一认为构成世界的物有四种:“集结土界为一种,集结水界为二种,集结火界为三种,集结风界为四种,四界的形成就如此。”

“世巴塔义”对宇宙的划分及主持,在很大程度上附着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这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受宗教影响的结果,但它不影响“世巴塔义”根本的宇宙观之所在。因为神话传说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起来的,掺入其它一些观点是难免的。

该神话对生命起源、发展的描述;既受到佛教的影响;反之又否定了“神灵是万物主宰”的观点。进而从四个方面陈述了生命诞生的条件和进化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生命蕴藏于自然,自然为生命提供了诞生、存在的条件和进化的过程。即“众生生境有四种,卵生、胎生;暖生和化生。众生即有四种生境,很早都是化生的”。从科学的进化论看这一问题,“化生”者,皆变化生。一切生命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变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在这一点上对物种起源的发展过程的认识踞进化论的观点是基本吻合的,在此基点上叙述了“人神都是胎生的”朴素的唯物观点,没有宗教意识的束缚,与“神造论”和“神 是万物主宰”的观点截然不同。

“世巴塔义”所反映的创世神话是多层次的,从一个幻化的世界逐渐引入人类社会,粗略地勾勒出人类原始的生活形态。“劳动果实自己享用,按需猎取不分等级”。描绘出人类社会的雏形和开端。但是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原始扛会,劳动的成果不适应生产者自己消费的需求,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入门为了生存不仅需要同大自然作斗争,币且人与人之间也出现了弱肉强食的局面,从而出现了占有者与被占有者,出现了等级、压迫和剥削。

“后来生产众苫难,众生分为好多种。

种族虽然有这多,主要的种族有四个。

婆罗门族和贵族,百姓和贱民共四种。

要说衡量的标准,居住草地和林中,

每食草根和野果,修法坐静的这类人,

属于高尚的婆罗门;

有家有舍为盗贼,不劳而获的这类人,

属于有权的贵族们;

无权无势把农务,遵法守纪凭命运,

他们属于百姓类;

烧杀抢掠行不善,这些属于贱民类。“通过四个种族的划分;反映了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初期阶段的大概情况。

最后述及日月、星辰的方位、大小、相互间的距离等等。有些数据虽无科学的根据,然而已把宇宙的一切作为物质来探讨和认识,说明宇宙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一个整体。

藏族神话 - 物种神话

物种神话的内容很广泛。在远古劳动人民的心目中,世间的一切都是有来由的。藏族的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的由来也有一段奇妙的传说。认为藏族的祖先是“一只由观世音菩萨点化的猕猴与—位罗刹女结为夫妻,生育了六个儿子。罗刹女见儿子长大了,没有姑娘和他们结婚,她便用魔法变了六个美丽的姑娘,让她们同自己的儿子结婚,婚后罗刹女让他们分别居住在雅鲁藏布江边的地方,之后观世音就用粮食哺育他们,他们的尾巴才慢慢消失,逐渐进化为人形了”。这个神话在藏族群。众中广为流传,至今西藏泽当地方的人们将一岩洞称为猕猴洞;作为人类起源的圣迹供奉。人的由来这段神话虽然简短,但它较科学地反映了人类从猿——类人猿——人的进化过程。其中“观世音用粮食哺育,……尾巴才慢慢消失”的传说,正好说明人类祖先从爬行到直立,从狩猎食肉到刀耕火种、食用粮食所经过的漫长历程。它超越了捏土造人的神造观点,反映了藏族远古文化的文明起点。

物种神话,除了“人的由来”,具有代表性的还有“种子的来源”。种子的来源通过一段动人的故事叙述了远古人们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抗争,寻求美好乐土的愿望。“从前、当天地开辟以后,地上还没有种籽的时候,人们都住岩洞里,靠着出外打猎维持生活。”然而大自然给人间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空中陆续升起了九个太阳,万物烧为灰烬,大地成为一片焦土。这时有一青年根据喜鹊报告的消息,准备了应付的措施,他历经千辛万苦,为寻找生命的所在——天泉,翻山越岭,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地的尽头。在这儿他不仅看到了美丽的山出水水,而且找到了真诚的爱情。在情人的帮助下,青年机智地排除了天神一次次的刁难,完成了“火耕地”的开垦等等;最后和天女结为良缘,瞒着天神巧妙地带上青稞、小麦、葫豆、豌豆等种籽来到人间,辛勤耕耘,不断繁殖,从此人间始有了粮食的种籽。这个神话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定居、狩猎以及大启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九个太阳升空,大地万物枯焦。自然给人类带来灾难,同时又给人类发展史带来飞跃。故事中提到“青年藏到牛的肚子里,深埋地下才得以生存”。可以说人类当时不仅仅靠狩猎为生,畜牧驯养也是生活资料的一种来源。青年和天女带来各种种籽.则标志着远古时代农业的开端。 另外一点,九日升空的传说,与其他民族如“后羿射日”的神话有其共同的特点,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同步现象或者说藏民族的先民与其它民族的先民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同时进发了文明的火花。

藏族神话 - 生产神话

生产神话,主要指古代藏族先民在从事狩猎等活动中与野兽搏斗以及畜牧驯养、农业种植、改造自然等等的神话传说。如“驯虎青年”这一神话,叙述了从前有一个残忍的国王,把忽然失明、善良的王后不顾身孕赶出王宫,后来生下伦竹王杰,伦竹王杰从七岁起练习射箭,不久就成为一名出色的猎手,依靠打猎维持母子俩的生活。几年后伦竹于杰长成一名壮实的青年;并练有一手很好的箭法。有一天,他告诉每亲要去汀虎,他不听母亲的劝阻,真地去山中打死了一只老虎,还将虎皮拿到残暴的国王宫殿前高喊“谁买虎皮”。因此引起了一段驯虎的故事。伦件王杰不仅驯服了老虎,还镇服了妖魔,找到了爱情的伴侣,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这个神话以其丰富的幻想、曲.折的情节塑造了原始时代的人们在狩猎活动中与猛兽搏斗的’千千万万个英雄的典型,反映了人类战胜自然、治服猛兽的美好愿望。

驯虎神话反映的是狩猎时代原始人类的思想感情。有关生产的神话,除此之外,还有“狗找朋友”的神话,叙述了藏族先民将狗驯为家畜的故事: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狗还不是家畜,它很想找一个靠得住的朋友,永远在一起过日子。它先后找了狼、豺、熊,都觉得靠不住,最后找到了人,与人交上了朋友。晚间,狗住在人的家里,它也“汪汪”地叫起来,人没有要它。不叫,还对它说:“太好了!你晚上叫叫,可以帮我看看家,这下我就能好好睡一会了”。狗觉得人的本领大,又很看重它,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就在人的家里住下,再也不走了。从此,狗就变成了家畜。这段神话不仅反映了藏族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已进入畜。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从狩猎为生到畜牧养殖,进入畜牧业生产类型的一大进步。

人类的繁衍生息,在与大自然抗争的众多活动中,我们的祖先是积极进取的,在大量的与自然求生存的活动中,则有很多改造自然的活动和愿望。如藏族神话“取树种的故事”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传说从前有个小小的山村里住着一户人家,只有母女俩。女儿卓玛聪明勤劳,什么事情都爱想,想了就要干。一天卓玛看着四周的高山,问阿妈“这么多山为什么光秃秃的要是长出绿绿的高高的树木,那该多好呀,如果那一天到来,就有用不尽的烧柴,再也不拣牛粪了;就有木料盖房子,再不用发愁找不到横梁和圆柱了……”。卓玛怀着迫切的心情想去找绿色的种籽。一天她翻山越岭,跑遍了周围的山山水水,奇迹终于出现了,她找到了一块发着馨香的松耳石;当晚梦见秃山成了绿色的林海,松耳石托梦,它可变成一匹千里骏马,可帮助卓玛找到绿色的树种;醒来后卓玛坚定了去找树种的决心,她连喊三声“宝石变骏马”,松耳石消失了,面前果然站立着一匹雪白的千里马。卓玛骑着千里马战狂风,斗恶浪,顶烈日,冒严寒,跨江河,翻雪山,排除了艰难险阻,终于到了叫“堆噶雅”的地方,在这里她不仅找到了树种,也找到了情侣,她和她的男朋友跑遍山林采集了很多树种,他们带着树种回到了家乡,将绿色的树种播在了秃秃的荒山,忠贞的爱情永远的流传到人间。这个神话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远古时代的人们,为了生存改造恶劣环境与大自然斗争的魄力和美化环境的愿望。再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的各种活动片段。

另外似“种子的来源”这一神话也可归到生产神话类。它的产生已标志着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文明的阶段,揭示了人类已从原始狩猎、畜牧驯养业进入农业生产。农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程的飞跃。故事中讲到“火耕地”,说明藏族祖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初期也象其它原始民族一样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刀耕火种”的阶段。

藏族神话非常丰富,除了上述的几种,还有关于藏主王统的神话,将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描述成一位天子。还有盖房的七兄弟不但为人间造福,而且还为天神效力等等。

藏族的族称族源

自称为“蕃”(bod),自古而然。

在汉文典籍中,藏族这一称谓变化较多。

隋时称宝髻、附国、女国、苏毗等;唐时称吐蕃;元时称乌斯藏、图伯特、唐古忒等;明沿袭旧称,将乌斯藏称卫藏;由明入清,便有了 这一称谓,沿用至今。

有时地域概念与族称混用。

关于藏族族源的探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主要有三种:“南来说”、西羌说”、“东来说”。

“南来说”:即藏族源于印度或印度王族说。

藏文史书也有基本相同的说法。

但主要是在佛僧史著出现,完全由于尊佛、崇佛而将赞普世系与释迦王族挂钩,是以宗教感情代替了历史事实,失去了立论之根据。

“西羌说”:这是认为藏族源于古代羌人的“发羌支系”。

在我国历代学者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

也是汉文史籍所一贯主张的。

通常也称为:北来说”。

主要作据的材料是,《后汉书·西羌传》、《旧唐书·吐蕃传》。

“土著”说:即自古以来就休养生息在 高原。

综合考古发现、文献资料、神话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分析中,可以推断,藏族既不是“发羌”,亦非源于印度。

藏族的先民早在旧石器时代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这一“世界屋脊”之上。

在距今4800年,藏族一些地区的人类就已步入了原始社会晚期,这里的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狩猎的定居生活。

这些民族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本地的土著民族为主,不断融合北方的胡民族系统,东方的氐羌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

与此相适应。

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在本身固有的土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祖国内地黄河、长江流域的古老文明,同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东南亚热带河谷农业文化而丰富和发展,从而构成了一个内容驳杂、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

1、松赞干布,按照藏族的传统,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在位期间(629—650年),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平定吐蕃内乱,降服羊同,统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

他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处理赞普王室与世家贵族、诸小邦及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颁布律令,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

2、仓央嘉措,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3、俄·洛登喜饶 ,1059~1109年,男,藏族著名翻译家,把大量梵文经典译成藏文。宋嘉祜四年(藏历第一饶迥阴土猪年,公元1059年),出生地在吐蕃羊卓地区(羊卓雍湖周边,今属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的浪卡子县境。

公元1109年,洛登喜饶不幸病逝于桑耶附近的旅途中,享年52岁。

4、赤松德赞,按照藏族的传统说法,他是吐蕃王朝第37任赞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内,吐蕃国势达到鼎盛。他也为藏传佛教的弘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松赞干布、赤祖德赞被后世尊为“吐蕃三法王”。

5、赤祖德赞,(815年–838年)在位。即可黎可足,年号彝泰,是吐蕃第40任赞普。816年(一说817年),赤德松赞去世,可黎可足立为赞普。

822年,唐朝和吐蕃第八次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因为第八次会盟是在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进行的,所以也称为“长庆会盟”。838年可黎可足去世,其弟朗达玛立为赞普。

-松赞干布

- 仓央嘉措

-  俄·洛登喜饶

-赤松德赞

- 赤祖德赞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