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解毒消痈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解毒消痈简介,第1张

解毒消痈为治法。指用具有祛除毒邪作用的方药及其他疗法,以排出内蕴之毒邪,治疗痈疡的方法。

详见百科词条:解毒消痈 [ 最后修订于2016/3/10 11:14:38 共4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问题一:“痈疽难溃”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痈和疽是疡症中的两种不同的病证,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治疗方法不同的阶段治法不同,初起宜消,成脓者宜托,溃后宜敛

问题二:痈疽的辨证施治 本病证治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1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成脓期则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引流,继用二宝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2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现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1)有头疽系发于体表、软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临证有虚实之分。①实证治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可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金黄膏贴敷;②虚证又有阴虚和气血两虚之不同,前者内服竹叶黄芪汤;后者内服托里消毒散;外治法同实证。(2)无头疽为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成。证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至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外用阳和解凝膏。

问题三:痈疽疔疖怎么根治 根据你的描述食用感染引起的,一般是可以服用中成药五味消毒丸,配合抗生素可治疗,正确对待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问题四:痈疽疔疮用药治疗,吃什么药好 一般情况还是以消炎为主的,常用的青霉素就是可以的,您还可以再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治疗的,您还要注意饮食,还是以清淡为主的,避免食用 性的食物。

问题五:痈疽疮疡是什么意思 痈疽疮疡的白话,是中医是外科疾病。痈疽。恶疮的统称。中医称大而浅者,为痈,属阳症。深者,为疽,属阴症。 《仙传鼎科秘方》卷一:夫痈疽之名,虽有二十余证,而其要有二,何则?阴阳二证而已。发于阳者为痈,为热为实。故阳发则皮薄色赤,肿高多有椒眼,数十而痛。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虚。阴发则皮厚、色淡肿硬,状如牛颈之皮,而不痛″。比喻大的隐患。疮疡者,是中医皮肤,热毒炽盛,肿毒,溃烂的统称。如蜂窝性组织炎。白话说:痈,属阳,实证,热证,红、肿、热、痛。外皮比较薄而浅,有内脓或脓眼,如:台语<粒子>。疽,属阴,虚寒证,外皮比较厚而深,不痛,例如:黑脚病。

问题六:痈疽是什么 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局部感染了,是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下来,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建议尽早用抗生素静脉给药治疗。

问题七:疖肿与痈疽的区别在哪? 您好:痈疽是外科常见疾患,其特点是发病迅速,初起欣肿,继则灼热,肿胀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脓稠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热性逐肿等。另外尚有一种阴疽是指发于肌肉之里,附筋著骨,病灶在深在里,初起无头,漫肿色白,不红不热,未成难消,已成难溃,损伤筋骨,后成瘘管,中医又称为“无头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以及骨结核。 1、银芙二黄散 组方:以上4药分别研细,加入开水调成糊状,敷在患处,每日换药1次。 制用法:金银花、黄柏各30克大黄、芙蓉花(或叶)各20克 2、大黄瓜蒌汤 组方:共锉碎,每服11克,水煎。 制用法:大黄、牡蛎各18克瓜蒌2个(山栀子亦可)甘草11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胁痈的病因病机 5 胁痈的症状 6 胁痈的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胁痈的穴位 2 治疗胁痈的方剂 3 治疗胁痈的中成药 4 胁痈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胁痈 1 拼音

xié yōng

2 英文参考

hypochondrium absc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胁痈(hypochondrium abscess[1])为病名[2]。出《医学入门》卷六[2]。又名穿胁痈、胁疮[2]。指生于季肋处的痈[1]。

4 胁痈的病因病机

胁痈由肝胆经郁火而成,多发于体虚之人[2]。

5 胁痈的症状

胁痈易发于软胁部,初起如梅、如李,逐渐生长增大,色红焮痛,易脓易溃,脓多稠[2]。病程较胁疽短。

6 胁痈的治疗

治宜清热解毒,疏肝泻火。

可服柴胡清肝汤[2];或用地榆、双花各五钱,川贝母、当归各二钱,穿山甲(炮)、赤芍各三钱,皂刺、连翘、白芷各钱半,甘草二钱,夏枯草一两,牛子钱半,地丁一两,鲜菊花根一两,煎服[2]。

已成脓者服托里透脓散,并切开排脓[2]。

7

痈肿疮疖是四个中医学病名,每个字代表一种中医疾病。

1、痈,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肿,从肉,中(重)声。本义:痈同本义。肿,痈也。

3、疮,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形声。从疒(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4、疖,疮疖。亦指树枝干上的疤结硬块。如:疖子;皮肤病,由葡萄球菌或链状菌侵入毛囊内引起。症状是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扩展资料:

痈肿疮疖是比较严重的皮肤感染病,特别是小孩患有的话大人一定要及时治疗,询问医生具体的措施,不然小孩可能会因为不适而去抓挠,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痈肿疮疖主要是人体的火毒之性或者是感受了外在的火热制之毒,局部的气血壅滞,血融入腑而成脓,打个比方就是局部的能量过多,从而导致局部的组织重热化,容易被煎熬一样。

该病患上之后要忌口,主要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少吃燥热上火的食物。饮食要注意清淡,加以药物治疗,这样疾病会很快治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