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滋阴降火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滋阴降火汤简介,第1张

《寿世保元》卷六: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白芍36克川黄柏(蜜水炒)3克生知母3克怀熟地黄45克天花粉3克生甘草3克元参6克白桔梗(去芦)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摘录《寿世保元》卷六《医便》卷二: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15克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柴胡21克熟地黄24克麦门冬24克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摘录《医便》卷二《赤水玄珠》卷十五: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黄柏(盐水炒)各45克知母牛膝生地各3克白芍36克甘草梢木通各24克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滋阴降火汤处方白芍39克当归36克熟地麦冬m白术各3克酒生地24克陈皮21克盐知母盐黄柏各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唾血鲜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喉舌备要秘旨》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熟地5分,元参3钱半,麦冬1钱半,生芍药1钱半,丹皮1钱半,泽泻1钱,北沙参3钱,女贞3钱,金钗石斛1钱半,天冬1钱半。主治阴虚火旺之喉症。用药禁忌如无潮热,方可用此方。《幼科铁镜》卷六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当归、地黄、白芍、黄连、白茯苓、知母、天花粉、莲子、黑元参、甘草、麦冬、灯心。主治小儿阴虚痰结之咳嗽,涕唾带血,甚至血溢。附注《幼幼集成》本方用法:净水浓煎,清晨空心服。《类证治裁》卷三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白芍1钱3分,当归1钱2分,熟地1钱,麦

详见百科词条:滋阴降火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07:20 共329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克痒敏醑 1 拼音

kè yǎng mǐn xǔ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Keyangmin Xu

22 标准编号

WS3B383698

23 处方

山乌龟 150g 黄柏 100g 三叉苦 200g 白芷 100g 重楼 100g 细辛 100g 毛麝香 100g 荆芥 100g 两面针 200g 苦参 100g 虎杖 200g 蛇床子 100g 九里香 100g 冰片 10g 薄荷脑 20g 山苍子 100g 鉆骨风 150g 地榆 100g 水杨酸甲酯 20g

24 制法

以上十九味,除薄荷、冰片、水杨酸甲酯外,三叉苦、毛麝香、山苍子、九里香、荆 芥。白芷、细辛、鉆骨风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约300ml,备用;药渣与其余山乌龟等八味照流 浸膏剂与浸膏剂(附录Ⅰ O)项下的渗漉法,用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约600ml;薄荷脑。 冰片分别研细,用渗漉液溶解,加入水杨酸甲酯、二甲基亚砜 30g,搅匀,合并蒸馏液与渗漉液,搅 匀,滤过,分装,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的澄清液体;气芳香。

26 鉴别

(1)取本品2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碘化汞钾试液、碘化铋钾试液、硅钨酸试液2~3滴,均产生沉淀。

(2)取本品5ml,加氯仿1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蒸干,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显橙红 色。

(3)取本品2ml.加石油醚(60~90℃)5ml,振摇10分钟,分取石油醚液,蒸干,残渣加香草醛 试液2滴,显紫色。

27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为093~098(附录Ⅶ A)。

28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痒,消炎解毒。用于急慢性湿疹、荨麻疹,虫咬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引起的皮肤瘙痒症。

29 用法与用量

外用,搽患处。

210 注意

皮肤溃烂者忌用。

211 规格

每瓶装

(1)6ml

(2)10ml

212 贮藏

密纣。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克痒敏醑 《幼科铁镜》:[卷二]阐明五脏生克以知补母泻子

者肺气不敛也,无声者肺绝也)热(出在肺)皮毛(破痒者肺燥,不润者肺虚)腠理(肉外皮内,不密则汗出)

《瑞竹堂经验方》:[十二、杂治门]治针入肉不出

用硫黄研细,调贴,以纸花贴定,觉痒时其针即出。《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瑞竹堂经验方》:[九、头面口眼耳鼻门]治赤眼头风等证

眼冷泪,头风耳聋,耳痒鼻塞声重,一搐牙疼便住。《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瑞竹堂经验方》:[三、小肠疝气门]夺命丹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或盐汤下。《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秀克公元12791368年

《瑞竹堂经验方》:[九、头面口眼耳鼻门]秘传羊肝丸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六腑之一·三焦 5 温病学的辨证纲领·三焦 6 耳穴名·三焦 61 标准定位 62 主治病症 63 方法 7 推拿部位名·三焦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焦 1 拼音

sān jiāo

2 英文参考

triple warm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anjia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ānjiā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17(穴)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riple energ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anjia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三焦:1六腑之一;2温病学作为辨证纲领;3耳穴名;4推拿部位名。

4 六腑之一·三焦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既是体腔的划分概念,也是作为六腑之一的功能概念[1]。三焦是脏腑外围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腑[2]。与心包相表里[3]。其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人体之气化,为元气和水谷运行的道路,疏通水道的作用[3]。三焦手少阳经脉,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2]。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手厥阴心包经络三焦[3]。其背俞为三焦俞,募穴为石门,下合穴为委阳[3]。 《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以病理生理言,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功能),“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传输功能),“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功能,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上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

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过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至今未有定论(有日本学者认为三焦即淋巴管[4])。三焦手少阳经脉,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

5 温病学的辨证纲领·三焦

三焦为温病学辨证纲领[2]。上焦:病初起而较轻;中焦:病盛而较重;下焦:病晚期而严重。[3]《温病条辨》:“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于上焦,终于下焦。”

6 耳穴名·三焦

三焦(sānjiāo CO17 triple energy sanjiao)为耳穴名[1][3]。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1]。

61 标准定位

耳穴·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1]。

耳穴·三焦位于肺与内分泌穴之间[3]。

62 主治病症

耳穴·三焦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3]。

63 方法

一般用毫针、埋针、电针、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等[3]。

7 推拿部位名·三焦

三焦为推拿部位名[2]。用于治疗心气冷痛等症[2]。有4个位置:

①位于总筋穴与天河水穴之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2]。

②位于无名指中节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2]。

③位于中指中节的腹面(《幼科铁镜》)[2]。

目录 1 拼音 2 《衷中参西》上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滋阴清胃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滋阴清胃汤 1 拼音

zī yīn qīng wèi tāng

2 《衷中参西》上册 21 方名

滋阴清胃汤

22 组成

玄参1两半,当归3钱,生杭芍4钱,甘草1钱半,茅根2钱。

23 主治

产后温病,阳明府实,表里俱热者。

24 滋阴清胃汤的用法用量

煎汤两盅,分2次温服,一次即愈者,停后服。

古籍中的滋阴清胃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二、药物]16.玄参解

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玄参代方中知母,其轻者用拙拟滋阴清胃汤,亦可治愈。诚以产后忌用凉药,而既有外感实热

《伤寒大白》:[卷四]发

故可以升麻代犀角。然余独以犀角地黄汤浓重,但宜于滋阴症中。若以化论之,则石膏、知母、芩、连偏于凉气,

《幼幼集成》:[卷三诸血证治]入方

物汤方见卷三疟疾门。此加人参、白术(各一钱)。清胃汤治吐血,并粪后血。黑栀仁怀生地粉丹皮大当归(以

《专治麻痧初编》:[卷三]翁氏《痘疹金镜绿》(许宣治注释)

苏子桑皮。(火克金者不必降气)麻后牙疳红肿者,清胃汤合甘桔汤加牛蒡荆芥元参,(便闭者急下之)胃烂者

《幼科铁镜》:[卷五]辨诸血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小肠 31 六腑之一·小肠 32 耳穴名·小肠 321 标准定位 322 主治病症 323 方法 33 推拿穴位名·小肠 4 脊椎动物的肠·小肠 5 西医·人体器官名·小肠 51 小肠分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小肠 1 拼音

xiǎo cháng

2 英文参考

all intestin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intestinum tenu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ll intest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xiǎoch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6(穴)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中医·小肠 31 六腑之一·小肠

小肠为六腑之一[1]。与心相为表里[1]。小肠居腹中,上口在幽门处与胃相连,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相连。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2]。它承接胃腐熟的饮食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称[3]。《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主化物而分清别浊,精华部分由脾转输营养全身,糟粕归大肠,无用的水液渗入膀胱[1]。《医学入门》:“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膀胱,泌别其清浊宣通。”

小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3]。

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手少阴心经络小肠。其背俞为小肠俞,募穴为关元,下合穴为下巨虚[1]。

32 耳穴名·小肠

小肠(xiǎocháng CO6 all intestine)为耳穴名[2][1]。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2]。

321 标准定位

耳穴·小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2]。

耳穴·小肠位于耳轮脚上方中部[1]。

322 主治病症

耳穴·小肠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1]。

323 方法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 [1]。

33 推拿穴位名·小肠

小肠为推拿穴位名,常用推法以治腹泻[3]。其位置各家所指不同。

①位于小指尺侧缘一线(《幼科推拿秘书》),现用此处居多[3]。

②男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女则在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针灸大成》卷十)[3]。

③位于中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3]。

④位于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幼科铁镜》)[3]。

4 脊椎动物的肠·小肠

小肠 all intestine 脊椎动物的肠。由于在发生过程中,形态上出现了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差异,而分别被称为小肠和大肠,但是,这本来是在人的肠上,按这两部位的粗细大小和肠壁的厚薄而命名的。软骨鱼类中另一部分鱼类,具有发达的螺旋瓣(spiral valve)。而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其端区分出十二指肠,而哺乳类的十二指肠以下,又依次分为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中有肝脏和胰脏输出管的开口。在小肠的肠壁上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藉著这些消化液,在小肠内将炭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分解与氨基酸,然后加以吸收。在组织学上,小肠具有绒毛,这一点和大肠不同,所以可以说在吸收机能上这是比大肠强的一种构造。

5 西医·人体器官名·小肠

小肠( all intestine)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成人全长约57米。上端从幽门起始,下端在右髂窝与大肠相接,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12指肠固定在腹后壁,空肠和回肠形成很多肠袢,蟠曲于腹膜腔下部,被小肠系膜系于腹后壁,故合称为系膜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51 小肠分部

空肠(jejunum)与回肠共同盘曲于腹腔中、下部,上端连十二指肠,下与回肠相连。通常位于左腰部和脐部;管径较大,管壁厚,血管分布丰富。

回肠(ileum)上接空肠,下端连接结肠,通常位于脐部和右髂部,管径较小,壁薄。

小肠各部肠腔结构大致相同,腔面有许多半球状皱襞和绒毛。皱襞以空肠中段与回肠近端为最多。环状皱襞表面又有许多细小突起,称绒毛。环状皱襞与绒毛的存在,扩大了小肠腔的表面积,有利于小肠的消化与吸收。肠壁分四层:

粘膜层 包括上皮、固有膜及粘膜肌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柱状细胞与杯状细胞,柱状细胞约占99%,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细胞游离面有明显纹状缘,杯状细胞散在于柱状细胞间,量少,胞体膨大,核位底部,为杯形,顶端充满粘液颗粒,可分泌粘液,具润滑、保护作用。固有膜由类似网状结构组织组成。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神经、分散的平滑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这些细胞亦往往穿入上皮。绒毛由固有膜与上皮形成。肠腺是由小肠凹陷在固有膜中形成的单管腺,亦称李氏腺,几乎占固有膜全部。开口于相邻绒毛之间,腺上皮与绒毛上皮相连续,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小肠腺分泌物中有多种消化酶。粘膜肌层由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内含十二指肠腺,有分支管泡状腺可分泌堿性粘液,有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胰液、胃液侵蚀的作用。回肠粘膜下层中常见多个淋巴小结聚集形成淋巴集结。

肌层 由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外膜 除十二指肠外,外膜均为浆膜。

小肠运动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并有蠕动冲与逆蠕动,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对整个小肠起兴奋作用,交感神经对小肠运动起抑制作用。小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小肠运动也有调节作用。肠腔内食糜的理化因素可 肠粘膜感受器,先引起纵行肌收缩,继而影响环行肌活动。体液因素中,5羟色胺起神经递质作用,增强小肠运动;幽门窦分泌的胃泌素、促胰酶素等也加强小肠运动。食糜在小肠中停留约3~8小时,与肠内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并被充分消化与吸收。

十二指肠(duodenum)小肠起始段,位于腹腔后壁,长约25~30厘米,相当于十二个手指的指幅,因此得名。全长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上部又称球部,为溃疡病好发部位。降部紧贴第2~3腰椎右侧,其后侧壁粘膜有 突起,称十二指肠 ,是胆总管和胰导管末端共同开口处,下部向左横跨第3腰椎。升部向上至第二腰椎左侧,向前下方连接空肠。

十二指肠上端起自幽门、下端在第2腰椎体左侧,续于空肠,长约2530厘米,呈马蹄铁形包绕胰头。在十二指肠中部(降部)的后内侧壁上有胆总管和胰腺管的共同开口(图221),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小肠。空肠jejunum约占空回肠全长的2/5,主要占据腹膜腔的左上部,回肠ileum占远侧3/5,一般位于腹膜腔的右下部。腔肠和回肠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是逐渐改变的。

图221 十二指肠和胰

目录 1 拼音 2 《古今医彻》卷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下消六味汤的用法用量 25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下消六味汤 1 拼音

xià xiāo liù wèi tāng

2 《古今医彻》卷二 21 方名

下消六味汤

22 组成

怀熟地3钱,牡丹皮1钱,泽泻1钱,山茱肉1钱半,山药1钱半,茯苓1钱,牛膝1钱半,车前子1钱半。

23 主治

消渴,属下消者。

24 下消六味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5 加减

火衰,加肉桂、五味子。

古籍中的下消六味汤 《古今医彻》:[卷之二杂症]消症

分)知母(一钱)粳米(一撮)竹叶五片。水煎。下消六味汤怀熟地(三钱)牡丹皮(一钱)泽泻(一钱)山茱

《幼科铁镜》:[卷五]三消

。火动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混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宜用莲子、知母、芡实、麦冬。入四物汤服之。凡消

《幼幼集成》:[卷三]消渴证治

一、消浊,乃上消之传变。肺胃之热久不清,乃致动而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混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宜加

《儿科萃精》:凡例

。一小儿三消之证,上消为消渴,中消为消饥,下消为消浊,及早施治,断不至由上消而传变为中下二消,则无不

《青囊秘诀》:[下卷]大肠痈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