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给林黛玉配的药方,是什么?
贾宝玉为林黛玉配药,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回中。原文如下:
宝玉笑道:“……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
中医古籍基本没有断句,所以其实这一整句话有多种理解方式,但涉及的中药也无非就是您提到的紫河车、人参、松根、茯苓胆、何首乌、珍珠,只是前面有大小、形状等冠词以要求。
熟悉《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是个病美人,描述为从小体弱多病,看黛玉的面色也可知,属于气血双虚的症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免疫力太差。原因就不过多分析了,可能与其生活习惯或者性格有关。百病之始,皆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而外邪入矣。
几味药的作用人参:大补元气,可用于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脱,神疲脉微。这对于林黛玉是很对症的。
紫河车:主要用于治疗身体极度衰弱,久病不愈,气血两虚,营养不良的人。对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也有较好的作用。
茯苓:茯苓常被作为一种良好的补益食物,可长期食用。千年松根茯苓胆:此处有争议(见注释)。
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珍珠: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咱先不管宝玉会不会配药,也暂不考虑谁是主药,单从宝玉开的这个药方来看,对于长期体弱多病的林妹妹来说,是很对症的。
另一种解释网上还有一种好玩的版本,是说宝玉根本不会开药,这里面都是文人的文字游戏,有暗指。这是给黛玉治疗心病的。想让黛玉明白放下心里的包袱,也表达了宝玉对黛玉的爱,像千年松根至死不渝、肝胆相照。
注释:争议点在于千年松根茯苓胆属于一味中药,还是两位中药。茯苓中间可天然抱有松根。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中载述:“千年之松,下有茯苓。”此处先暂时只注解为茯苓。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人参再造丸 41 组成 42 功效主治 43 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中药成方配本》方之人参再造丸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 55 用药禁忌 6 人参再造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7 含量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4 测定法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注意 611 规格 612 贮藏 613 版本 7 人参再造丸(蜜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71 剂型 72 拼音名 73 标准编号 74 处方 75 制法 76 性状 77 鉴别 78 检查 79 功能与主治 710 用法与用量 711 注意 712 规格 713 贮藏 8 人参再造丸(浓缩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81 剂型 82 拼音名 83 处方 84 制法 85 性状 86 鉴别 87 检查 88 其他 89 功能与主治 810 用法与用量 811 注意 812 规格 813 贮藏 9 人参再造丸药品说明书 91 药品名称 92 药品汉语拼音 93 剂型 94 性状 95 人参再造丸的主要成份 96 人参再造丸的功能主治 97 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 98 注意事项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再造丸 1 拼音
rén shēn zài zào wán
2 英文参考Ginseng Recreating Bol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enshen zaizao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人参再造丸为方剂名,同名方剂约有2首。主要成分为乌梢蛇、天麻、羌活、威灵仙、僵蚕、白附子、当归、穿山甲(用代用品)、血竭、乳香、没药、人工牛黄、麝香、朱砂、人参、黄芪[1]。具有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人参再造丸 41 组成蕲蛇(酒炙)4两,龟版(炙)1两,玄参(去芦)1两,麻黄2两,香附(炙)1两,山甲(珠)2两,天竺黄1两,白芷2两,地龙肉5钱,大黄(炙)2两,威灵仙2两5钱,熟地2两,羌活1两,姜黄2两,乌药1两,首乌(炙)2两,茯苓2两,葛根2两5钱,细辛1两,草豆蔻2两,紫豆蔻2两,藿香2两,赤芍1两,黑附片1两,虎骨(炙)1两,杭菊8钱,川芎2两,青皮(炒)1两,僵蚕(炒)1两,白术(炒)1两,黄耆2两,天麻2两,黄连2两,骨碎补1两,全蝎2两5钱,白附子(炙)2两,防风2两,萆薢2两,桑寄生2两5钱,党参(去芦)1两,沉香1两,肉桂(去粗皮)2两,松香(炙)5钱,没药(炙)1两,乳香(炙)1两,血竭花8钱,山羊血5钱,母丁香1两,甘草2两,当归2两。
祁蛇(酒炙)120g,炙龟甲、玄参、炙香附、天竺黄、羌活、乌药、细辛、赤芍药、黑附子、炙虎骨、炒青皮、炒僵蚕、炒白术、骨碎补、党参、沉香、制乳香、制没药、母丁香各30g,麻黄、山甲珠、白芷、制大黄、熟地黄、姜黄、制何首乌、茯苓、草豆蔻、紫豆蔻、藿香、川芎、黄芪、天麻、黄连、炙白附子、防风、萆薢、肉桂(去粗皮)、甘草、当归各60g,地龙、炙松香、山羊血各15g,威灵仙、葛根、全蝎、桑寄生各75g,菊花、血竭各24g。为细末,每2350g药兑:麝香9g,冰片、牛黄各105g,朱砂粉30g,犀角粉24g,高丽参粉60g[2]。
42 功效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人参再造丸具有舒筋活血,祛风化痰之功效。治中风痰壅,口眼喁斜,言语不清,手足拘挛,左瘫右痪,半身不遂。[2]
43 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日二次[2]。
44 制备方法研匀,炼蜜为丸,每丸重9g,金箔为衣[2]。
上为细末,过罗。每78两1钱细粉兑:麝香3钱,牛黄3钱5分,朱砂粉1两,犀角粉8钱,高丽参粉2两,冰片3钱5分。混合均匀,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金衣16开,蜡皮封固。
5 《中药成方配本》方之人参再造丸 51 组成人参2两,麝香5钱,炙黄耆2两,炒于术1两,熟地2两,制首乌2两,炒玄参2两,当归2两,川芎2两,炒赤芍1两,蕲蛇肉4两,全蝎2两5钱,炙虎骨2两,炙僵蚕1两,炙地龙5钱,炙龟版1两,去节麻黄2两,防风2两,炒白芷2两,细辛1两,炒天麻2两,沉香1两,广木香4钱,母丁香1两,制香附1两,豆蔻仁2两,广藿香2两,羌活2两,威灵仙2两5钱,制乳香1两,制没药1两,制川朴5钱,炒青皮1两,天竺黄1两,胆星1两,琥珀2两,血竭8钱,冰片2钱5分,制大黄2两,黄连2两,红花8钱,片姜黄2两,桑寄生2两5钱,茯苓2两,炙甘草2两,草蔻仁2两,制附子1两,肉桂2两,酒炒毛姜1两,炒乌药1两,炙穿山甲2两,川萆薢2两,炒葛根2两5钱,飞朱砂1两,葱制松香5钱(制2次)。
52 功效《中药成方配本》之人参再造丸具有行血祛风,舒筋活络之功效。
53 主治《中药成方配本》之人参再造丸主治真中,类中,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步履艰难,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手足麻木,筋骨酸痛。
54 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各取净末和匀,约计净粉85两2钱,加白蜜85两,炼熟,和温开水35两,打和为丸,分作700粒,蜡壳封固。每日服1丸,分2次化服,酒或开水皆可化服。连续服10天为1疗程。
55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6 人参再造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人参再造丸
Renshen Zaizao Wan
62 处方人参100g、酒蕲蛇100g、广藿香100g、檀香50g、母丁香50g、玄参100g、细辛50g、醋香附50g、地龙25g、熟地黄100g、三七25g、乳香(醋制)50g、青皮50g、豆蔻50g、防风100g、制何首乌100g、川芎100g、片姜黄125g、黄芪100g、甘草100g、黄连100g、茯苓50g、赤芍100g、大黄100g、桑寄生100g、葛根75g、麻黄100g、骨碎补(炒)50g、全蝎75g、豹骨(制)50g、炒僵蚕50g、附子(制)50g、琥珀25g、醋龟甲50g、粉萆薢100g、白术(麸炒)50g、沉香50g、天麻100g、肉桂100g、白芷100g、没药(醋制)50g、当归50g、草豆蔻100g、威灵仙75g、乌药50g、羌活100g、橘红200g、六神曲(麸炒)200g、朱砂20g、血竭15g、人工麝香5g、冰片5g、牛黄5g、天竺黄50g、胆南星50g、水牛角浓缩粉30g
63 制法以上五十六味,除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天竺黄外,朱砂、琥珀分别水飞成细粉;其余人参等四十八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天竺黄研细,与上述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64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6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体壁碎片淡**至**,有网状纹理和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全蝎)。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炒僵蚕)。树脂道碎片含**分泌物(三七)。
(2)取本品20g,剪碎,加硅藻土适量,研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药渣备用),乙醚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和川芎对照药材各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备用药渣,挥去溶剂,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长为15cm),先后用水和20%乙醇各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80%乙醇8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含量测定]项下的盐酸—甲醇(1:100)提取液10ml,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5g,加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5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6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堿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盐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浓缩至约10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120目,5g,内径为09cm,湿法装柱,用甲醇30ml预洗)上,用乙醇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6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丸含黄连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10mg。
68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6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610 注意孕妇忌服。
611 规格每丸重3g
612 贮藏密封。
6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7 人参再造丸(蜜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71 剂型蜜丸
72 拼音名Renshen Zaizao Wan
73 标准编号WS3B373998
74 处方人参(去芦) 100g 蕲蛇(黄酒浸制) 100g 广藿香 100g 檀香 50g 母丁香 50g 玄参 100g 细辛 50g 香附(醋制) 50g 地龙 25g 熟地黄 100g 三七 25g 乳香(醋制) 50g 青皮 50g 豆蔻 50g 防风 100g 何首乌(制) 100g 川芎 100g 片姜黄 12 5g 黄芪 100g 粉甘草 100g 黄连 100g 茯苓 50g 赤芍 100g 大黄 100g 桑寄生 100g 葛根 75g 麻黄 100g 骨碎补(炒) 50g 全蝎 75g 豹骨(制) 50g 僵蚕(炒) 50g 制附子 50g 琥珀 25g 龟板(制) 50g 萆{解} 100g 白术(麸炒) 50g 沉香 50g 天麻 100g 肉桂 100g 白芷 100g 没药(醋制) 50g 当归 50g 草豆蔻 100g 威灵仙 75g 乌药 50g 羌活 100g 橘红 200g 六神曲(麸炒) 200g 朱砂(水飞) 20g 血竭 15g 麝香 5g 冰片 5g 牛黄 5g 天竺黄 5Og 胆南星 50g 水牛角浓缩粉 30g
75 制法以上五十六味,除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天竺黄外,朱砂、琥珀分别水飞,其余人参等四十八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血竭、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天竺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100~ 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76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77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团块由多数形状不一的颗粒状物聚集而成,淡黄棕色,其中包埋有方形结晶或柱晶,体壁碎片淡**至**,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孔,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树脂道中含金**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 ~68μm,棱角锐尖。
78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79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710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丸,一日2次。
711 注意孕妇忌服。
712 规格每丸重 3g
713 贮藏密封。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起草
8 人参再造丸(浓缩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81 剂型浓缩丸
82 拼音名Renshen Zaiao Wan
83 处方人参(去芦) 100g 蕲蛇(黄酒浸制) 100g 广藿香 100g 檀香 50g 母丁香 50g 玄参 100g 细辛 50g 香附(醋制) 50g 地龙 25g 熟地黄 100g 三七 25g 乳香(醋制) 50g 青皮 50g 豆蔻 50g 防风 100g 何首乌(制) 100g 川芎 100g 片姜黄 12 5g 黄芪 100g 粉甘草 100g 黄连 100g 茯苓 50g 赤芍 100g 大黄 100g 桑寄生 100g 葛根 75g 麻黄 100g 骨碎补(炒) 50g 全蝎 75g 豹骨(制) 50g 僵蚕(炒) 50g 制附子 50g 琥珀 25g 龟板(制) 50g 萆{解 100g 白术(麸炒) 50g 沉香 50g 天麻 100g 肉桂 100g 白芷 100g 没药(醋制) 50g 当归 50g 草豆蔻 100g 威灵仙 75g 乌药 50g 羌活 100g 橘红 200g 六神曲(麸炒) 200g 朱砂(水飞) 20g 血竭 15g 麝香 5g 冰片 5g 牛黄 5g 天竺黄 50g 胆南星 50g 水牛角浓缩粉 30g
84 制法以上五十六味,将人参、麝香、三七、冰片、朱砂、沉香、乳香、没药、蕲蛇、天竺黄、全蝎、豹骨、牛黄、琥珀、僵蚕、血竭、龟板、水牛角浓缩粉、檀香制成细粉,取甘草制成甘草膏,将熟地黄水煎,煎淬浓缩成稠膏,另取余广藿香等36味,按流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 O),以7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制成稠膏,取以上膏,粉,加辅料适量混匀,制丸,于60℃以下烘干,打光,即得。
85 性状本口为棕黑色的浓缩丸,气香,味微甘,苦。
8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物团块由多数形状不一的颗粒状物聚集而成,淡黄棕色,其中包埋有方形结晶或柱晶。体壁碎片淡**至**,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孔,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树脂道中含金**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
87 检查丸重差异 按丸剂重量差惜第二法检查(附录ⅠA)。
88 其他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89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 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810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丸,一日2次。
811 注意孕妇忌服。
812 规格每4丸相当于原生药1 5g
813 贮藏密封,防潮。
甘肃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9 人参再造丸药品说明书 91 药品名称人参再造丸
92 药品汉语拼音Renshen Zaizao Wan
93 剂型大蜜丸:每丸重3g。
94 性状人参再造丸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95 人参再造丸的主要成份人参(去芦)、蕲蛇(黄酒浸制)、广藿香、檀香、母丁香、玄参、细辛、香附(醋制)、地龙、熟地黄、三七、乳香(醋制)、青皮、豆蔻、防风、何首乌(制)、川芎、片姜黄、黄芪、粉甘草、黄连、茯苓、赤芍、大黄、桑寄生、葛根、麻黄、骨碎补(炒)、全蝎、豹骨(制)、僵蚕(炒)、制附子、琥珀、版(制)、萆薢接、白术(麸炒)、沉香、天麻、肉桂、白芷、没药(醋制)、当归、草豆蔻、威灵仙、乌药、羌活、橘红、六神曲(麸炒)、朱砂(水飞)、血竭、麝香、冰片、牛黄、天竺黄、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等。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96 人参再造丸的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97 人参再造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98 注意事项1)消渴泛义
厥阴病为什么会导致消渴呢?历代的很多医家都认为是肝胃之热耗伤津液所致,包括现代通用的教材都是这个说法。但是,我们细细地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感到以热伤津液来解释厥阴的口渴未必恰当。厥阴的这个渴应该有它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清楚,如果以热盛伤津来解释消渴,那厥阴的这个热怎么能跟阳明的大热相比?阳明的白虎人参汤证是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所以,要讲热盛伤津,那么这个消渴理应放在阳明篇中。应该将阳明的提纲条文改为:“阳明之为病,消渴,胃家实。”而张仲景没有这样,反而将消渴置于厥阴提纲证之首,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厥阴之渴是另有所因的。
口渴虽是极普通和极常见的一个证候,但是,我们回看六经提纲条文,却只有厥阴提纲言及渴,这便提示我们消渴是厥阴病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证,也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证。因此,消渴对于厥阴病的诊断而言,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2)厥阴何以渴
消渴为什么是厥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厥阴病为什么最容易致渴?我们首先可以来感受一下口渴的过程,人之所以口渴,是因为口舌没有津液了,口舌干燥了。所以,阳明病在描述口渴的时候,多用舌上干燥。因此,口渴这个过程的感受器官是什么呢?应该就是口与舌。而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所以,我们讲口舌,实际上就是讲了心脾,讲了火土。渴必由口舌,必由心脾,必由火土,这说明厥阴是最容易影响口舌、心脾、火土的因素,此亦为厥阴病渴的一个重要前提。
渴与旱实际上是很相类似的,在天地则曰旱,在人则曰渴,都是缺少水来滋润的缘故。如前所云,水在江河湖海,其性本静,故水不能自润万物,必须借助其他中介的作用,方能滋润万物。那这个中介是什么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中介就是厥阴,就是木。因为木为水所生,是水之子,所以,在五行中,离水最近的应非木莫属。故前人将这样一个关系形容为“乙癸同源”。乙癸同源,实际上就是水木同源,既然是同源的关系,那当然最容易得到它。而心作为五行中的火,又为木之子,由木所生。因此,心的苗窍———舌要想得到滋润,就必须靠木吸水以上养,就必须靠木的中介作用。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木土的关系,木为什么能使土保持湿润,或者说厥阴为什么能够保证脾的口窍滋润呢?这一点我们看一看自然就会很清楚。在自然界,植物较多的地方,它的保湿性往往比较好,特别在原始森林里,不管春夏秋冬,它的土质都是湿润的。而在没有植被的地方,在黄土高坡,在沙漠里,这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这里的土质往往都很干燥。可见太阴虽称湿土,如果没有木,这个土是湿不了的。前面我们曾经谈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龙是兴云布雨的东西,当然也就是保持天地不旱的重要因素。而龙属东方,龙归于木。这便彻证了木在滋润万物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厥阴能使心脾的苗窍———口舌保持充分的滋润,从而无有渴生。而一旦厥阴发生病变,心脾的苗窍便无法得到滋润,消渴便很自然的发生了。
(3)六经辨渴
上面我们谈到了厥阴与渴的特殊关系,厥阴病虽很容易致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不是惟一的因素。所以,六经病中除太阴不言渴以外,其余各经皆有渴,这就有必要对六经口渴的各自特征作一个鉴别。首先我们看三阳的口渴。太阳口渴见于太阳府证中,由太阳气化不利所致,所以,太阳之渴必兼脉浮、发热、小便不利之证;接下来是阳明之渴,阳明之渴系热盛伤津所致,故常与四大证相伴,即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剩下的是少阳之渴,少阳之渴由枢机不利,影响开合,影响三焦所致,故少阳之渴多伴枢机不利之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等。三阳之渴各有特征,在鉴别上不会有太多困难。治疗上,太阳之渴用五苓散,阳明之渴用白虎汤,少阳之渴用小柴胡汤化裁,或柴胡桂枝干姜汤。
三阴病中,太阴没有渴,即便有渴也不欲饮,所以,三阴病只有少阴和厥阴言渴。少阴病的渴已如前述,它是小便色白,一派阴寒之象。因此,少阴之渴也是容易区别的,特别很容易与三阳之渴区别。对付少阴的口渴,需要动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上述三阳的口渴,及少阴的口渴都各有千秋,易于鉴别,除外上述这些口渴,其他的就都属于厥阴的口渴。所以,厥阴渴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凡是上述四经之外的,一切不典型的口渴,皆属于厥阴渴的范畴。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厥阴之于渴,就像太阳之于脉一样。我们说一个人脉浮了,大致就可以断定他是太阳病,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除极少数虚阳外越的病人也可以见到脉浮外,大部分的脉浮都与太阳相关。所以,我们根据一个脉浮,就可以下一个大致的判断,这个病与太阳有关。同样,我们根据一个口渴,如果这个口渴不具备上述四经的特殊表现,那就可以大致地判断这是一个与厥阴相关的疾病。因此,口渴,特别是渴而能饮,渴而能消者,对于厥阴病的诊断无疑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厥阴治渴方
上面我们讨论三阳的口渴,它都有专门的方剂对治,少阴和厥阴的口渴《伤寒论》中却没有提到对治的方剂。对于少阴而言,口渴并不是一个很主要的证,大可以随证治之即是。但是,对于厥阴病,就不能不立一个治渴的专方了。那么,这个治渴的专方是哪一个方呢?我想非厥阴的主方———乌梅丸莫属。
最近治疗一例结肠癌术后的病人,患者男性,术后已近一年,大便仍不正常,每日腹泻五六次至七八次不等,初为烂便,后即纯水。除泻利以外,口渴很厉害,终日饮水不止,每日至少需饮两大暖瓶水。半年以来,叠进中医治疗,然效不甚显。观前医所用方,多是健脾燥湿一类,兼或有固肾收涩一类。像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汤,补脾益肠丸一类皆在常用之列。用上述这些方药有没有错误呢?应该没有错误。慢性腹泻,又是肿瘤术后患者,不用苦寒抗癌一类已是高手了。不从脾去治,不从太阴去治,还能从哪儿下手呢?但是,若要学过《伤寒论》,学过六经辨证,我想就断然不会去从太阴下手。为什么呢?以“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也”,现在病人每日渴饮两瓶水,怎么可能病在太阴呢?所以,用上面的方剂当然就没有效果了。
那么,对上述这样一个疾病该从何处入手呢?病人下利,然六经皆有下利。病人口渴,且饮水甚多,此即为消渴也。又下利,又消渴,这就非六经皆有,而是厥阴独具了。所以,毫无疑问地应该从厥阴来论治,应该投乌梅丸。于是为病人开具乌梅丸原方,不作一味增减,每诊开药三四剂,至第三次复诊,渴饮减一半,每日仅需喝一瓶水,水泻亦大大减轻。
由上述这个病例,大家应该初步地感受到六经辨证是一个很方便的法门。只要我们将六经的提纲把握实在了,六经病的切入是很容易的。像这个病,你若是不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很容易就切入到太阴里面,脾胃里面去了,而一旦你用六经的方法,那无论如何是不会把它摆到太阴脾胃里去思考的。因此,六经辨证不但具有上述的方便性,而且还有很大的可靠性。这样一个既方便又可靠的法门,为什么不去把握它呢?当然应该把握它!
(5)对糖尿病的思考糖代谢与木土的关系。
谈到消渴,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现代的病名,就是糖尿病。从文献记载来看,实际早在隋末的时候就已经把消渴病当作糖尿病了。那么,厥阴提纲条文中提到的这个消渴与隋唐以后的消渴病,亦即与现代的糖尿病有什么联系呢?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在讲到厥阴提纲证时,老师还会专门强调不要将厥阴的消渴当成现代的消渴(糖尿病),教材的释义也这样明文规定。厥阴病很主要的一个证是消渴,而现代糖尿病很主要的一个证也是消渴。虽然厥阴提纲证的消渴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是,糖尿病与厥阴病会不会就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萦绕心头,久久难去。
我们知道,糖尿病很直观的一个情况就是血糖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时,超过了肾的糖阀值,这时就会连带出现尿糖。所以,古人对糖尿病的诊断就主要通过对尿糖的观察。尿糖怎么观察呢?那个时候又没有尿糖试纸,这就要靠蚂蚁帮忙。蚂蚁嗅觉很灵,尤其对于糖更是灵敏,一般的尿拉到地上是不招蚂蚁的,蚂蚁也怕这个臊味,可是糖尿病人的尿拉到地上,很快就会招来许多蚂蚁。古人就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糖尿病。
糖在身体的作用主要是为身体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那么,现在血糖为什么会升高呢?现代的说法主要是胰岛素的不足,所以,过去治疗糖尿病的惟一方法,便是设法补充胰岛素,或是设法刺激胰岛细胞的分泌。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胰岛素的不足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机体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所以,看起来好像是血糖很高,好像是糖多了。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真实的情况却是机体组织细胞内处于缺糖的状态。正是因为机体组织内处于这样一种糖缺乏的状态,所以,你不足我就得补足你。怎么补足呢?当然就需要机体启动各式各样的方法,其中一个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方法就是易饥,就是多食。糖尿病人的易饥多食其实就是由此而来。而在生化上的一个集中表现,便是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宏观的认识。它不是糖太多,而是糖不足。因而,糖尿病的关键问题是要没法解决糖的利用问题。扫除了糖利用过程中的障碍,糖尿病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上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对糖尿病作了一个大致剖析,那么,从中医的角度,尤其是从伤寒六经的角度,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呢?血糖升高是不是土跑到水里面去了?糖尿病属于糖的代谢利用障碍,糖在中医它属于哪一类的东西呢?糖是甘味的东西,而甘味于五行属土,所以,很显然,糖应归到土这一类。因此,糖的代谢、利用障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应该是土系统的障碍。土系统怎么障碍呢?从上述直观的角度我们知道,糖尿病就是血中的糖太多了,糖太多当然也就是土太多,而血于中医、于自然它可以与什么类比呢?它可以与江河类比。故古人云:人之有血脉,如大地之有江河。所以,把血中的糖分过多的这样一个病理情况放到自然里,实际就是水中的土太多了,江河中的土太多了。
过去,我们沿着长江往西走,江中的水是碧绿碧绿的,再加上两岸青山的依衬,真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可是现在我们再去长江看一看,原来的青山不在了,绿水也变得黄浊。绿水为什么会黄浊呢?水中的土太多了。土本来应该呆在它的本位上,不应该到河流里,可现在为什么会跑到河流里来呢?根子在木。这个原因我们在太阴篇里已经讨论过,就是土的流失。由于树木砍伐,植被减少,所以,土就很难安住在本位上,几度风雨就把它带到河流里了。由此可见,水中的土太多,使河流变得浑浊,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木少了,植被少了。看上去好像是土的问题,土不安分,跑到水里来滋事,使我们看不到从前的绿水,可是追溯它的根子,却是在木上面。
我们遵循老子的“道法自然”,将上述糖尿病的过程放到自然里,就知道糖尿病虽然是土系统的毛病,可是它的病根却在木系统上,却在厥阴上。厥阴的提纲证为什么首言消渴呢?这里的消渴与后世的消渴病(糖尿病)是不是没有关系呢?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很显然,我们将糖尿病放到厥阴病里来思考,这便从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的三消学说,使我们得以从真正的源头上来设立对治的方法。这便将糖尿病的论治,糖尿病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自然境界。迄今为止,现代医学还是认为糖尿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必须终身服药。而我们从厥阴的角度,能不能找到一个治愈的方法呢?对此我是满怀信心的。用中医的思想武装中医。我们通过思考,利用中医的方法治愈了现代医学认为不能治愈的疾病,这个算不算现代化呢?这个不但是现代化,而且应该是超现代化。作为人类,我想他更希望中医以这样的方式来出奇制胜地为现代提供服务。用现代的仪器设备将中医武装起来,甚至武装到牙齿,不是没有用处,但,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惟一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多地开动脑筋,用中医的思想来武装中医,只有这样,中医的路才可能走得长远。
目录 1 拼音 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用法用量 6 各家论述 7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临床应用 8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1 拼音
guì zhī jiā sháo yào shēng jiāng gè yī liǎng rén shēn sān liǎng xīn jiā
2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别名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桂枝人参芍药汤、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新加汤
3 处方桂枝3两(去皮),芍药4两,甘草2两(炙),人参3两,大枣12枚(擘),生姜4两。
4 功能主治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
5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用法用量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金匮玉函经》)、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普济方》卷四十三)、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医统》卷十四)、桂枝人参芍药汤(《伤寒大白》卷一)、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新加汤(《伤寒论方解》)。
6 各家论述
①《尚论篇》:桂枝方中倍加芍药、生姜各1两以去邪,用人参3两以辅正。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归法也。②《金鉴》: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营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放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③《古方选注》: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丝不乱,桂枝、生姜和卫,芍药、大枣和营。今祖桂枝人参汤法,则偏于卫矣。妙在生姜加1两,佐桂枝以大通卫气,不使人参有实邪之患;尤妙芍药亦加1两,仍是和营卫法。名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两之理而加之也。④《医学摘粹》:汗泄血中温气,阳虚肝陷,经脉疑涩,风木郁遏,故用甘草补其脾精,桂枝达其肝气,芍药清风木之燥,生姜行经络之瘀,人参补中气以充经脉也。
7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的临床应用①误治伤正身冷痛《皇汉医学》引《续建殊录》: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日,上逆头眩。医与备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结。更医诊之,与以大剂承气汤,1服不得下利,服3帖,下利如倾盆,身体冷痛,不得卧,大便复结。又转医作地黄剂使服之,上逆尤剧,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于是请治于先生,心下痞硬,少腹无力,即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服之3帖,冲气即降,大便通快;经过23日,冷痛止,得卧,大便续通快。二旬之后,诸证去而复常。②妊娠恶阻《浙江中医杂志》(1965;8:26):刘某某,24岁。月经3月未行,四肢酸软无力,恶心呕吐,渴不欲饮,口淡无味,不思纳食,眩晕,嗜眠,形寒发热,脉滑而细,舌苔薄白,即予桂枝汤1剂。复诊:诸证较前有所减轻,脉滑而弱,舌质淡红,续予桂枝新加汤2剂,症状消失。于次年分娩,产后健康。③剖腹产后高热《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1:43):蔡某某,女,29岁。因妊娠毒血症治疗无效,行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热持续4天,虽用退热药,静滴葡萄糖、氯霉素等,热势不减,体温394℃。苔薄白,脉浮数,发热,汗出,微恶寒,口不渴。病属手术后气血两伤,卫阳不固,营阴不守,风邪乘袭。治宜调和营卫,处方:红参10g、桂枝3g、白芍10g、炙甘草3g、生姜1片、大枣3枚、白薇10g、青蒿5g。服头汁后,体温由394℃陡降至378℃,续服2剂告愈。
8 摘录《伤寒论》
古籍中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摩腰膏。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玉函。脉经。千金翼。身下
《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四]太阳经证治上九十五条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又曰。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又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
《伤寒悬解》:[卷四太阳经中篇(五十六章)]新加汤证十(太阳八十)汤甘草补其脾精桂枝达其肝气芍药清风木之燥生姜行经络之瘀人参补肝脾之阳以温营血而充经脉也《伤寒悬解》
《医述》:[卷四·伤寒析疑]问难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方中桂枝、麻黄、石膏、生姜,能不发汗耶?答∶太阳病,风伤卫则用桂枝汤解肌,
《伤寒论类方》:[卷一桂枝汤类·一]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八)首先说虫草。
很多人对其了解一方面是各种渠道的宣传,另一方面是古装影视剧中古人把它当做圣品。然而实际上,古籍中对于冬虫夏草的记载极少,《本草纲目》中毫无踪迹,直到乾隆年间出的《本草从新》一书,冬虫夏草才首次展露身影。然而记载也只是“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也就是说是用来治疗咳嗽的,基本上并不上档次。并且在古书籍中,几乎所有东西都是药,什么指甲、灶灰、粪便等等都能入药,找到其“功效”。
虫草之所以后来被当成灵丹妙药,是因为其特殊的生态——冬天是虫子,夏天变成草,十分奇妙,所以认为其肯定有不凡的功效。但其实冬虫夏草的成分和别的虫子、真菌没有什么区别,除了一种特殊的成分,其含量大约占7%,名为虫草酸,然而虫草酸就是甘露醇——一种非常普通而便宜的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当中,一千克几十元而已。
另外,宣传中提到的另一种物质——“虫草素”,经检测在虫草中是不存在的。虫草素化学名称叫3'-脱氧腺苷,可通过化学合成,理论上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现在大家知道虫草抗肿瘤说法的由来了吧有研究人员拿虫草做抗肿瘤实验,实验对象为小白鼠,然后通过观察推导指出,即便是按照市场的最低价格,想要使用虫草进行癌症的治疗,也需要1400多万元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且每天食用量要超过2公斤。
而冬虫夏草之所以现在还被热抄,在于其牵扯到各方的利益太大。据估计,青海省的冬虫夏草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而全国虫草产业的产值超过300亿元。然而只要大家去翻一下国家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数据库,都无法找到所谓“极草”的存在。
目前对于虫草的研究如下:野生冬虫夏草中含水分1083%,粗蛋白291%~33%, 粗脂肪862%, 总糖1394%~2420%, 粗纤维185%, 水分108%, 灰分864%。此外还含有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类物质、甾醇、7%~9%的甘露醇、多糖等,这些元素都可以被简单代替。
且随着虫草价格的升高,很多不良商贩在其中掺杂各种重金属元素,包括虫草本身就有的砷元素,长期服用对人体的伤害反而更大。虫草神话就此破灭。但牵扯到各方利益,相关规定仍然留下它的一席之地,虽然这块地已经越来越窄。
接着说人参。
古书籍中对于人参的记载很多,最早的出现于《神农本草经》,其描述为“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简直是包治百病,跟某些保健品的宣传类似,不过我们也不用太在意,类似的描述在书中120多种药材中都用出现。
人参的地位起于明朝,以前的朝代大多把它当成是茶一类的消遣食物。直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人参几乎成了神药,“能治男女一切虚症”。从此瞬间身价倍增。而西洋参的来源就比较有意思了,起初在欧洲也就是被当做普通药材对待,然后得知晚清中国对于人参的狂热,于是大量运往中国牟取暴利。
人们认为人参大补的缘由似乎也是因为有人吃人参流鼻血,另外人参本身有刺激心跳的能力,可以为生命垂危之人“吊命”,相当于强心针的功效了,但是其余的效果并没有得到明确的例证证实。现在国际医学联合会并不承认人参的医学价值,但是中医中却将其奉为至宝,相信关于人参的功效也会一直争论下去。
而中医对于人参的吹捧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造成的,而这恰好符合商业的利益。但是具体是否真的有这个身价,还需要科学界继续鉴定了。
人参的种类和用途
人参是最有名的中药,不仅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喜欢用人参,现在,连欧美等国家的西方人,也开始大量使用人参,并且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人参产品,畅销於世界各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用人参炖鸡汤来补养身体。总之,人参是最接近我们平常人的中药,似乎人人都知道人参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在您去药店买人参时,店员或许会问,您需要什麼样的人参,您或许也有些困惑,人参就是人参,难道还有很多种人参吗
是的,的确有很多种人参,而且不同的人参有不同的功效,适合於不同的人群和体质,所以,您千万不要以为买人参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如果不了解各种人参的特性而盲目的进补人参,其结果可能是花了很多钱却没有的到健康,更惨的是不仅没有得到健康,却反而导致一些不适或疾病。 所以,在买人参之前,了解一下人参的种类和功效是必须的。
一,因为吃人参而失明
民国初年,江南名医余景和的著作《诊余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医案:
江苏武进有一个财主王某,年龄大概60多岁,身体肥胖,喜欢吃肥肉,这一年,王财主花重金从东北吉林买到一个六两重的野山人参,他把这棵人参和一只肥鸭一起炖,然后喝汤吃鸭。 然而,吃下人参的当天晚上,王财主就发现眼睛看不清东西,还以为是灯光太暗,便不以为意,躺下睡觉,谁知第二天起床发现,竟然是双目失明。於是赶紧延医诊治。医生来后王财主才了解到,他的失明原来是人参惹的祸。
原来,王财主本身身体肥胖,一向营养过剩,面色红润,平常又有头晕,头痛的毛病,按照现代的讲法,王财主八成是一个高血压患者,这种情况,中医多诊断为形气俱实,最忌讳吃补气药。人参是补养气血最好的中药,而野山人参又是热性且补气血功能最强的人参,所以,王财主吃完野山人参后,因为气血过度旺盛而导致气血上冲,进而导致双目失明。后来,王财主吃了将进一个多月的泻气泻火药,才逐渐恢复视力,但终究不如以前。由此可见,人参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人参。如何吃人参是有很多学问的,这要从人参的种类,功效和适应症谈起。
二,人参的种类
人参的种类因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从植物学上人参的种类可以分为两种:一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一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从中药炮制学上和功效上而言,人参可以分为:
生晒参:即用五加科人参的根,经过晒乾,润透,切薄片而成。现代多为人工栽培的人参制造而成。
红参:是用五加科人参的根,经过蒸制后,润透,切片而成,因为颜色为红色,所以称为红参。现代也是由人工栽培的人参制造而来。
野山参:是野生的五加科人参的根。
西洋参: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主要产於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又名花旗参。
从人参的产地来分,人参可以分为:吉林人参,朝鲜人参(又名:高丽参,别直参),以及西洋参。
目前各种分类方法都在用,所以,对於一般民众造成不小的困扰,但最常用的分类方法还是按照中药炮制学和功效来分类。也即:生晒参、红参、野山参和西洋参。
三,各种人参的功效
知道了人参的种类还不够,要想从人参获益处,还必须了解各种人参的功效,然后再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人参来补养身体。以下我们就来看看各种人参有什麼不一样的功效。
生晒参:味甘,微苦,性平,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益脾肺,生津安神的功效。
红参:味甘,微苦,性温,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
野山参:味甘,微苦,性平,功效和红参相似,但力量最大,产量最小,价格昂贵。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由此可见,人参的种类不同,就有不同的功效,在选择人参的时候,就需要根据本身的需要来选取不同的人参。例如,前述的王财主,本身体质气血旺盛,痰火较重,所以,这种人是不宜吃人参的,因为人参有很强的补气血功能,也因为如此,王财主吃完人参后,就导致了失明。以下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什麼人应该吃人参,吃什麼参,以及人参的吃法。
四,什麼人该吃什麼参
正如古话所说的,是药就有三分毒,所以,使用任何药物都要小心从事,人参也不例外。 人参是补药,且以补气为主。所以,使用人参的适用人群主要是有气虚症状者。例如,面色苍白,体虚无力,动不动就气喘吁吁等。又如,贫血症患者,往往兼有气虚证,所以,这类病人也可以吃人参。如果是没有疾病的正常人,为了补养身体,预防疾病,也可以吃一些人参,但不可过量,而且要根据身体状况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人参。
一般而言,年老体弱而且身体虚寒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红参或野山参,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吃野山参,也可以吃一些生晒参。
妇女产后体虚者,可以吃一些红参。
一般人进补,可以吃一些生晒参,但不要吃太多。
大出血病人,最好吃野山参,其次是吃红参,再次是生晒参。
夏天进补,可以选用西洋参。
体质较热的人,如果要吃人参,最好选用西洋参或者生晒参。
不适合吃人参的人包括:高血压患者;脾气暴躁而面色发红者;发热者不宜吃红参和野山参;脾胃虚寒者,不宜吃西洋参。
至於人参的吃法,可以灵活多变,传统上常常用人参炖鸡汤,也可以将人参切片泡水饮用。还可以用人参来做菜。用於出严重血症的患者,一般是用单独一味人参,名为独参汤。
野山参
野山参是长白参孕育的天然瑰宝之一,它生长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的原始森林中,是东北三宝之首,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吓、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寿,野山参在我国应用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越来越稀少,是一味难得的天然绿色补品。 野生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它伯热、怕旱怕晒,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空气湿润凉爽,所以多生长在长白山海拔500~1000米的针叶、阔叶混交林里。每年七八月正是人参开花季节,紫白色的花朵结出鲜红色的浆果,十分引人喜爱。 野山参在深山里生长很慢,60~100年的山参,其根往往也只有几十克重。1989年,抚松县农民在长白山采到一棵"参王"重305克,估计已在地下生长了500年。这位"参王"是我国目前采到的最大的山参,已作为"国宝"被国家收购保存。
西洋参
西洋参,又名花旗参,是一种具有特殊医疗价值的贵重补益药物。原是野生于大西洋沿岸北美洲丛林中与中国人参同属五加科但不同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约于300年前西洋参运销到中国,被当时我国医药家首先认定为凉性补益七血药,以中药学理论为指导将西洋参应用于临床治疗阴虚热症,其后西洋参逐渐成为名贵滋补药。西洋参的临床应用,最早记载于我国医药书籍中。
高丽参
专指朝鲜半岛出产的人参。世界许多国家都生产人参,著名的药用人参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北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部。高丽人参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完全成熟的高丽人参生长期在六年以上,是稀有的珍品,大部分出口到海外。高丽人参可入药,能泡茶,可入膳。人们按其质量分成等级入药。有人认为高丽人参能够防癌,也有人把她加进面食中做成点心,人参炖鸡是一道有名的药膳 高丽参高丽人参生长在深山老林里,十分稀少,而且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比较高。朝鲜半岛1000年以前就有高丽人参种植,当时半岛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国——高丽王朝。相传那是有一个姓姜的居士,因为老母长期生病,他便天天祈祷母亲早日康复。他的孝心感动了山深,山神托梦,让他上山去寻找一种叶绿、根白、籽红的“仙草”,煎根服用,可令其母康复。居士依照山神的指点去做,果然只好了母亲的病。姜居士为了行善救人,就开始种植这种“仙草”,因其根酷似人形取名“人参”。后人把姜居士作为人参栽培鼻祖来纪念,直至今天。 高丽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栽培和生长条件特殊,,对土壤和气候非常敏感。高丽参既怕冷也怕热,只能生长在阳光斜照的地方,土壤必须干燥,不允许雨水沉滞。一般来说,只有平缓的斜坡和山麓附近的干燥土地上才能种植人参。为避免潮湿,参圃里的坪都筑得很高,坪上还要用树枝和席子搭成一行行天棚,随着阳光变化随时开闭,是人参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人参的播种期是3月末到4月初,经过六年的培植才能够收获。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种植者必须每日精心护理,因为人参圃里一旦发生病虫害,数百坪人参就会在一夜之间毁掉。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宿性根双子叶植物,素有"东北三宝"之称。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我国古代人参别名很多、据历代医书记载、有人衔、鬼盖、地精、神草、血参、土精、玉精、黄参、黄丝、白物、海艘雏石还丹、百尺杆、金井玉兰、孩儿参等。明清以来有人按产地赐名如:紫团参、辽参等。近代通称东北产的为吉林人参。山林里自然生长的称为野山参、人工栽培的称为园参。
人参在我国应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22—250年间,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上,已有人参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正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后汉张仲景《伤寒论》收方113个,其中配伍有人参者占21方,并论述人参具有"温补、滋润、强壮、强精、保温、增强视力,安定精神"等作用。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自汗眩晕、头痛反胃,阂症、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近代中医常用人参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补肺定喘健脾止泻、托毒合疮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不仅含有人参皂甙,而且还含有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强壮、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人参除主根作药用外,其它部分也有很高的药效。人参果、主补元气、返人魂魄、龙能健脾、发痘行浆。人参叶、主治补目,浸水洗头、令发光黑不落,醉后食之解醒。人参花、清香,善于生津又不耗气,可代茶用。人参芦,功能上行,又能治泻利浓、血崩、精滑等症,尤对泄泻日久,阳气下陷者颇为有效。参籽、有催生作用。
人参周身是宝,都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人参的参芦、参条、参须、参花、参叶和参子,虽同生在一株上,但是其功效主治却不尽相同。分述如下:
参芦:参芦是植物人参的根茎。我国古代大部分医药书籍中,有人参"不去芦令人吐"的记载,从而把参芦作为催吐药。《华氏中藏经》首载参芦,并有"吐人"的记述。历代医家也多沿袭此说,如《本经逢源》就认为"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因此,临床上以参芦救治痰涎壅塞胸膈、食积阻于胃脘等症。近年来,有一些药品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翻阅了上百本本草古籍,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参芦催吐作用进行了再评价,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系统地观察了参芦及不去芦的全参对鸽、猫、狗、猴等实验动物和人的致吐作用。结果表明,即使加大剂量,也未见参芦有催吐作用。他们又运用比较药理学方法,对参芦、不去芦的全参和去芦的人参的生物活性及毒性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到三者均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且毒性也相仿,从而说明参芦不仅无催吐作用,还具有与人参相似的生物活性,人参不去芦对其应有生理效应的发挥及毒性也无影响。经有关部门研究,参芦的有效成分含量比须根、茎、叶还高,并未发现有其它特殊的不同成分。这些研究,既推翻了前人对参芦和片面认识,又为人参的合理利用创造了理论依据。参芦占全参的8%-15%,以往入药前须将其除净,削下的参芦虽有少量作催吐药,但大部分却霉烂掉了。据统计,从前我国每年去除的参芦达15万公斤以上。现今,参芦随人参一并入药,既能节约药材资源,又可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奉劝选购人参进补者,请勿固守陈规而去掉参芦。
参条: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称为参条。参条补益之力较人参为小。据《本草从新》载,参条能"生津、止渴,补气。其性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因而,古代医家用其治疗虚弱病人的肩臂及上肢痛、抬举无力、手指麻木(相当于肩周炎、末梢神经炎、网球肘等病)。现今,由于参条的量很少,故临床很少使用。
参须:人参的细支根及须根,状若胡须,故有参须之称。参须性平、味甘而苦,功同人参而力逊,因其价格低廉,故临床上非危急病重者,不需用人参,常以参须代替。因加工方法不同,商品有红直须、白直须、红弯须和白弯须四种。直须较弯须为好。(1)红直须:为较粗的细支根,一般长10厘米以上。棕红色,体表有纵皱纹及须根脱落痕,少数有栓皮剥脱现象。断面棕红色、平整、类圆形,边缘弯曲成波状,质地坚脆。气香,味苦。(2)红弯须:为棕红色的细支根及须根,长短粗细不等。质脆,味苦。红直须和红弯须可代替红参使用。(3)白直须:为较粗的支根,性状同红直须,惟表面黄白色,多数已无外皮,断面呈类白色。(4)白弯须:多为须根,常团成饼状。黄白色,性状同红弯须。白直须和白弯须可代替白参使用。
《本草从新》在介绍参须时说:"参须,生津补血。亦横生芦头上而更细者,其性与参条同,而力尤薄。要知参条、参须,不过得参之余气,危险之证,断难倚仗。"古代医家用参须治疗胃气虚弱的呕吐、呃逆,肺气虚弱的咳嗽、咯血及气津两伤的口渴思饮等。现代临床也常将其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其实,家庭选择保健进补,参须是较为价廉实惠的,泡茶应用更为方便。
参叶:植物人参的叶子称为参叶。参叶在清代以前很少作为药用。《本草从新》曾说过,参叶"大苦大寒,损气败血,其性与人参相反,且无用,所以从来本草内俱不载"。而书仅晚成八年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参叶气清香,味苦微甘,其性补中带表,大能生胃津,祛暑气,降虚火,利四肢头目,浸汁沐发,能令光黑而不落,醉后食入,解醒第一。参叶性寒,味苦而甘。功能补中清肺、生胃津、止消渴、祛暑气,降虚火。现代临床除了用参叶较弱的益气作用外,主要借其生津润燥、甘寒清热,以治疗气阴不足的萎缩性胃炎、糖尿病、肺结核,以及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夏令用其泡茶饮用,可祛暑解渴。醉酒以后饮上一杯参叶茶,可醒脑解渴。参叶外用洗头,能够治疗脱发。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叶含有与人参根相同的皂甙,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等作用,故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选择参叶时,以叶片干燥,绿翠如生,手按之有清甜香气者为真品。
参子:人参的果实叫做参子。参子具有极弱的补益作用,除此之外,尚可用来"发痘行浆"。据文献记载:"凡痘不能起发分标行浆者,药内加参子,后日无痒塌之患。"可见参子曾作为痘科要药,但后世已很少使用。
参花:人参的花蕾称为参花。参花与人参的功用相似,但力量远较人参为弱。
综上所述,同出一株的参条、参须、参叶、参子和参花,虽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补虚扶正作用,但其力量较薄弱,且还兼具其它功用。因此,多施于轻浅病证或作为保健服用。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参须、参叶,作为人参代用品,价格低廉实惠,长期服用,同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之人参养荣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45 配伍 46 人参养荣丸的药理作用 5 《保命歌括》卷十二方之人参养荣丸 51 组成 52 主治 53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54 加减 55 制备方法 6 人参养荣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7 含量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4 测定法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规格 611 贮藏 612 版本 7 人参养荣丸药品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 72 药品汉语拼音 73 剂型 74 性状 75 人参养荣丸的主要成份 76 人参养荣丸的功能主治 77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78 注意事项 79 人参养荣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710 备注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rén shēn yǎng róng wán
2 英文参考Ginseng Bolus for Tonifica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enshen yangrong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
本文2023-08-08 01:42: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