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与医学:哪些中医古籍提到了艾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艾与医学:哪些中医古籍提到了艾草?,第1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关于艾草医用的记载。《庄子》云 “越人熏之以艾”。《孟子·离娄上》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艾草的疗效就已被认可。

孟子所谓“三年之艾”,更是对艾草使用的进一步认识。保存3-5年的艾草,既祛除了燥气,又保存了药性,最适宜艾灸。

《五十二病方》中有将艾草燃烧的艾烟熏烤治疗痔疮的记载。《伤寒论》中便记载了艾叶,当中提到的胶艾汤时至今日仍是治疗血虚寒滞、月经过多的妇科良方。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是以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病。

《名医别录》最早把艾叶作为药物记载:“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

宋朝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国提到“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书中还附有“明州艾叶”图。复道即今河南安阳汤阴县,四明即今浙江宁波。该书最早提出了注重艾草品质的道地药材。《蕲艾传》是论述艾草的专著,描述艾草“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明朝的李时珍是对艾草极为推崇的一位医家,他对艾草的称赞不胜枚举,其著作《本草纲目》对艾草做了大量研究及记载,包括“艾叶能灸治百病”“艾灸则通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李时珍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蕲艾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题外话:您的耐心就是您进步的基石

一、艾江山的由来

艾江山的故事,艾江山的起源,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叫艾江山,大家都知道艾江山的老板叫玄奘,玄奘最初不是做微商的,是开淘宝店的,最早他不是做艾条,也不是做这个中医养生行业,有一天他在开车的路途中听到了一首歌,歌名就是林志炫的烟花易冷,他越听心里面感触就越深,然后就去找这个烟花易冷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非常的感人,我们老板就开创了淘宝店的品牌叫艾江山更爱美人,然后对产品提出了理念,执着于产品犹如执着于爱情,对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专一专注专致,所以我们公司每一款产品,产品的质量都严格把关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对外面也不夸大事实不吹嘘,不去说本来没有的效果,不去扩大夸大它,很多都是用户实实在在的体验分享出来。

二、艾灸的起源与发展史

古人有火的时候就发现火能产生热,热能缓解疼痛。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太阳照到的石头,人用背部靠在上面,会非常的舒服可以缓解疼痛,那个时候灸就已经有了。古人发现用火烤着身体疼痛或者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镇痛、缓解症状,那个时候大家就对艾灸有了全新的认识。《黄帝内经》是世界上第一本对艾灸进行总结和论述的书籍,药王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艾灸器具的人。2010年中国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艾灸的典故

1、孙思邈说“艾火遍身烧”可以活百岁。

唐代著名医学家,被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中年以后开始喜欢上了艾灸,据其自己述说经常是“艾火遍身烧”,他尤其爱灸足三里穴。到了90多岁高龄,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之时,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2、《扁鹊心书》中记载“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3、“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4、一碗汤,一根针,一柱灸。

《孟子离娄篇》中有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年之病,指的是大病、难治之病;三年之艾,指的是三年以上的陈艾。总结来说就是对于大病、重病,要用三年以上纯正的陈艾来进行艾灸治疗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李时珍提出“艾叶可以治百病”。现在纠正:艾灸可以灸百病,不是治百病。古人可以用艾灸治百病,因为古时候人的疾病比较简单。现代人的疾病是比较复杂的,不是单一的一种病症,是多元化的。现代人的病很难用艾灸全部调理。艾灸可以作为保健养生的项目。针对骨骼、关节肌肉酸痛等问题,艾灸可以有很明显的作用,但针对胃调理、肝胆调理、睡眠调理等等,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四、艾叶的功效

传统上来讲,艾草是艾灸的主要原料,也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药物之一。

艾草被称为“百草之王”,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以湖北蕲州(蕲春)产艾草为最佳。为什么蕲春的艾草最佳呢?因为这个地方有先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间有雨湖,雨湖每天早上晨起的露水,照耀在雨湖当中,然后它的湿度温度是刚刚好的,所以艾叶产生出来艾草的叶子非常的厚重,它的出绒也非常的多,而疗效也非常的佳,那我们的小黄条,就是湖北蕲春生产的纯手工的三年蕲艾。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经活络、活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之功效。

艾草内服可以治疗宫寒、行经、腹痛、女性崩漏带下;外用可以灸治百病。

用现代医药学角度理解艾草,艾叶里含有一种挥发油,又名艾草油,主要成分是苦艾醇、苦艾酮,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这两种成分中含有钾类、鞣酸、氯化钾等,具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

我们在艾灸的时候,艾燃烧生成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而且比未燃烧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可使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显著减少。艾燃烧生成物当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皮肤穴位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起到行经走络的作用。

艾在燃烧时挥发的艾叶油对体外的白色葡萄球菌、加林球菌、肺炎球菌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艾有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而且,经常去艾灸我们的皮肤身体都会达到一个平衡,会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很多,而我们也鼓励大家做这种安全温馨无创有效深受大家喜欢的灸法。

五、艾灸的适用范围

为什么这几年艾灸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因为艾灸适合于男女老少,当然也是有一些局限性,在没有器官性病变的亚健康人群是适合艾灸的。

比如男性的颈椎调理、腰椎调理、疏肝利胆、增强体质、预防各种慢性病、等等的一些调理。女性的调理包括美白,美容祛斑,祛黄,祛痘,瘦身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乳房的保养,失眠气血的调理脾胃的调理等适用范围。

艾灸针对于老人的颈椎腰椎,四肢关节,脾胃肠道的调理,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老年痴呆症,抗衰老延年益寿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小儿厌食、视力疲劳、多动症、晚上盗汗、生长发育综合调理等等,但一定要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才可以艾灸

六、灸疗法

那我们说艾灸艾灸,灸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又称灸疗或灸疗法。灸疗法的产生早于药方。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早于针法。

灸法中从古老的化脓灸、隔物灸(盐、姜、蒜等),倒后来的盒灸、仪器灸,再到后来的回旋灸、雀啄灸,包括悬灸等等,这些都是灸疗法。现代人可能对隔姜灸和吧房灸皮肤的感觉比较排斥,因为会对皮肤造成创伤。

推荐给大家的艾灸方法—悬灸

其实在古法艾灸里面,最好的效果是悬灸,现在各大美容院很多养生馆,都弄了各种各样的仪器艾灸床艾灸仪,但是很多效果往往都不如悬灸,悬灸是20世纪90年代在艾灸的基础上开发的,是被劳动部门核准的一项新的适合男女老少以及各种体质的中医外调的应用技术。它与传统的艾灸相比有以下特点:表面不潮红、不灼热,体内没有燥热感,能够使被灸的人根据不同的症状清晰地感觉到体内有酸麻胀痛的灸感,同时能够让人体会有比较舒适的感觉,不容易产生像晕灸、上头、串气等等好的现象。大家在平时艾灸的时候,不论是哪种灸法,都会有一定的注意事项,比如说盒灸时不要让点燃的艾条离皮肤太近,这样很容易烫伤,要考量下艾条点燃的火头距离皮肤的距离适当调节,所以我们在买到艾条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卖给你艾条的那一个人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去用灸哪些穴位,辨证论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悬灸时控制垂直距离在6厘米,皮肤不能有烫感和红晕,不能灼伤皮肤

七、悬灸的作用原理

1、温经散寒

艾灸可以用于因寒运行不畅的症状。比如说腿脚的麻木,手臂的弯曲不利,可以通过艾灸温补经络,驱散经络里面的寒气。达到缓解舒经活络的作用

2、行气通络

我们人体的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部联系五脏,外部联系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艾灸一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治疗缓解各种痛症。

3、扶阳固脱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以阳气为根本,手脚冰凉,四肢不暖,艾灸可以做到扶阳固脱,温补身体,以得到正常、和谐的身体。

4、驱寒祛湿、解痉止痛

现代人常年生活在空调房间里,身体变得很寒。俗话说百病从寒而起,如果寒湿逼入脏腑,就会阻碍经络,造成很多病症。如:胃痛、经期痛经、四肢凉、腰酸背痛,颈椎病。艾灸可以直接将这些留存于脏腑的寒气排出体外。如果体内寒气严重的人,通过艾灸也可以通过手心、手指尖、足心等,也就是十二经络的井穴部位排出体外。

5、现代文明病的保健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恶性肿瘤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早期,可以通过艾灸得到缓解,晚期也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痛苦。

八、艾灸的效果

1、使全身由内而外感到轻松,消除疲劳。

2、淡化皮肤各种斑点,如:雀斑、黄褐斑、老年斑。气血红润有光泽,皮肤质地细腻。

3、祛湿驱寒,缓解顽固的风湿疼痛、月经疼痛、颈腰椎疼痛、胃痛、四肢关节痛等。

4、调节人体的气机,达到通血、通气、通便的作用。

5、提升肌体免疫力,远离感冒等各种亚健康症状;改善体形,有助于减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提升男女性机能,延缓衰老;补阳扶正,延年益寿;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总体来说灸可以扶阳固本,艾灸是非常好的

艾叶(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艾叶

艾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艾叶为灸用材料。又名冰台。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各地均产,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诗经·王风》:“彼采艾兮”;注:“艾所以疗疾。”《本草纲目·卷十五》:“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艾叶用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艾叶 [ 最后修订于2017/4/18 11:57:20 共353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是在黄帝内金提到的

中医治病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能砭者不针,能针着不药,能外用药者不用内服药,能药者不刀。”

中医把骨关节病统称为骨痹,不像现代医学把骨关节病细分为: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等病症;那么在中国古代,中医是怎么治疗这些骨关节病的呢?

    

1

骨病外贴

历代医家均崇尚“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膏药即是外治法最常见、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种,用膏贴外治与服汤药内治的道理是一样的。

2

艾灸

中医认为骨关节疾病是外感风寒侵袭所致,艾灸可扶正祛邪,通过点燃艾绒,熏灼穴位,调和气血、协调阴阳,达到治疗骨痹疾病、防病保健之功效,《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宜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家用艾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

针灸

中医常用于骨关节病的治疗手段,针灸分针法和灸法,灸法就是上面说的艾灸,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针法不可自己使用,需要专用的医生操作。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上面说的这几种方式不但是古代人治骨病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直沿袭至今。在中医不断普及并备受重视的今天,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现代人治疗骨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中医治疗骨病潜力大、优势多,其毒副作用要小。但是中药治病见效相对缓慢,几乎是普遍公认的事实。治病求本,整体调理是关键。毕竟,止疼不是目的,除病根才是根本,治疗骨病必须从根源入手。

1、艾灸的历史

灸的起源非常神奇。研究表明,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这就是最早的灸。艾草在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从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中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

 

俗话说,“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这种利用艾绒熏灼体表穴位,来固护阳气、调节气血的保健方法,起源于上古时期,古书云:“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为什么艾灸在针药不到时能发挥效果呢?于振中介绍道:“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古人崇尚用针灸。而灸跟针相比,更具有优势。这里的‘针之不到’有两种解释,一是有些病用针效果不好,二是有些部位不能用针深扎。中医方法各自都有适用范围和局限,要互相弥补、互相帮衬,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2、举例解析艾灸原理

于振中说,中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夏天湿润舒适,转为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阴清肺。饮食上,可用百合、麦冬、藕等清热润燥的食物。而艾灸,灸涌泉穴则是关键,中医讲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互相依存。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灸法温热,常治虚性寒性的病,因此灸完也讲求饮食上的配合。患者忌讳吃凉的食物、吹风、洗凉水浴、衣着单薄。根据具体病症下人体肌理的状态,患者还应忌吃辛辣、腥臊等引热的食物,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热邪。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艾灸也能够用来治疗“未病”。于振中说道:“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比如入睡困难、多梦、心烦易怒、睡醒依旧全身疲劳、腰酸腿没劲、口干舌燥。这些都是苗头。这时候就得交由医生判断,开穴位的处方来防未病。艾灸容易操作,往往是隔日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就能逐渐消除不适。”于振中就常给自己灸三个穴位:脚底的涌泉穴、掌心的劳宫穴和脐下三寸的关元穴。涌泉灸宁神安眠,劳宫灸开窍醒神,关元灸补气回阳,如此即便正值秋燥,也能宁心安神,清风自来。

3、深度解析艾灸的神奇疗效的本质

不打针不吃药,却能治疗百病,艾灸的神奇疗效,到底源自于哪里?

最为简单、实用且经济的艾灸疗法,经常体现出它不可思议的神奇效果。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尝试艾灸时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只不过是温热舒服一些而已,但随着灸治时间不断延长,你会惊奇发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不但把相关主治病症治愈,且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伴随艾灸而消失了……

 

中医所说“三分治,七分养”,是指病人在康复过程中,药物的治疗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而疾病的康复更多依赖于自身调节,也即自我修复过程。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无论你现在受困于何种疑难杂症,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大量的临床实践也佐证了这一点。

 

简而言之,艾灸的实质功用在于其激活人体原本就固有的自愈能力,是其它任何药物和疗法所不具有的作用。

如需关注更多专业辟谷知识及养生之道,

可关注公众号:羲皇宗道;订阅号:羲皇养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