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女儿叫什么?为何被说非常俗气?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白居易的女儿叫什么?为何被说非常俗气?,第1张

白居易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叫做金銮子,二女儿叫做阿罗,最小的儿子叫做阿崔。在这三个子女当中,只有大女儿的金銮子名字取得非常有水准,但是阿罗和阿崔在古代人里面非常像是丫头小官的名字,所以人们觉得白居易给子女取的名字又土又俗,貌似以白居易的文化修养,不应该取出这么俗气的名字。

古代人取名字,那可绝对比现代的人取名字复杂多了,他们会仔细的查阅古籍,理解每个字的含义,然后要根据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取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名字。想当初宋仁宗给他第1个女儿取名的时候,可谓是看遍古籍,最后才在上书中取了徽柔二字,来表达对女儿的喜爱。、

其实白居易女儿的名字也只是现代人评头论足,因为许多古代的大文豪在当事时都属于落魄的诗人,往往十分不得志,像李白王安石能进朝廷入官的,并且才华在当时就已经显露的可谓是少之又少。那我们来看一看李白给自己的子女取的什么名字呢,李白作为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对中国的文学可谓有极大的贡献,并且李白在当时的唐代就已经拥有很大的名气了。李白有三个子女,大儿子名叫伯禽,二儿子名叫颇黎,小女儿名叫平阳。别看这三个名我们理解不到意思,但是从名字的字画中就看出取得肯定不简单,给小女儿取名叫平阳,应该是希望女儿这一生可以过得平安顺遂吧。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豪放的风格为众人所知。按理说苏轼给自己的孩子取名肯定也是以豪放的风格为准,但其实并不如此。苏轼共有四个儿子,分别叫做苏迈,苏迨,苏过和苏遁。无关于苏轼作词时的霸气,反而隐隐透露出隐逸的味道。

提到“女儿国”

人们都会想起吴承恩《西游记》中的西有次,桂英在地里出了大力,回家吃了碗面条,就被驼子骂了句:"这么能吃,猪托生的吗?"梁女国

和李、救女失女汝珍《到得院中,却古色古香,典雅精致,花木扶疏。王忠想,这个人家该是过去大户人家吧,是家境衰落才会如此低调吧。但又莫名的心生寒意。镜花缘》中关于女儿国的种种描述。他们的文字其实取材于渊源久远的传说

但又有一些确凿的史实依据。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

这些文字中所有的“女国”“女子国”“女儿国”

都是人类婚姻发展史上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女人集团――一个历史真实存在的奉行母权的社会实体。

《山海经》:“女子国”没有男人

《山海经》中曾经提到一个“女子国”:女子国在巫咸国(经任乃强教授考证

巫咸国在今重庆巫溪附近)的北面

那里有一个“黄池”

女子进入其中沐浴

既是天师法旨,百姓虽是心有不忍,又岂敢不从?自此后,每季便有官差到城中各户挑选秀女,那些家中贫苦的年轻女子便难逃厄运,父母虽是哭天抢地,又有何用?这玉兰姑娘正是月前被选作祭祀河仙的秀女。就可以怀孕

而如果生下来的是男孩

则都活不过3岁就会夭折。在《山海经》中还有一个与“女子国”对应的“丈夫国”

这个国度全是男人

他们终日戴冠佩剑。东晋著名的文学家郭璞

在为《山海经》中“女子国”的内容作注的时候

说到这样的情形:有一位渔人乘船捕鱼遭遇大风

在海上漂流数十日后

漂到了东边的一个国度

这个大海中的国家

全是女子

没有一个男人。而关于“丈夫之国”

郭璞又写道:这个国家是没有一个女人的。看来

在郭璞生活的时代

曾经流传过一个海上“女子国”的传说。而在《淮南子》中也记载了在西方的两个国度

女子国中全是“女子民”

丈夫国中则全是“丈夫民”。

值得注意的是

上面的女子国有个重要特征――不养育男孩

全是女人。这种女子国的出现

主要是和原始社会生产上的性禁忌有关。著名的苏联人类学家谢苗诺夫曾指出

原始社会性禁忌的产生

都伴以男女分开生活的现象。许多民族在实行生产方面性禁忌的这年夏天,华佗听说徐州带瘟疫流行,连夜赶奔徐州,城里行,山里走,为人治病。时期

不仅禁止 关系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男女之间的很多联系――不准男人碰女人、看女人

不准同女人交谈

不准吃女人制作的食品

不准同女人待在一起等。

《梁书》:女国人没

《梁书》里

则通过高僧慧深法师游历远方后的讲述

详细描述了这样一个女儿国:在扶桑国往东一千里左右

有一个女国

那里的女人容貌端正

肤色洁白

身上长着长到地面的毛发。每年的二三月份

她们浸入水中后就会怀孕

六七月产子。她们的胸前无

但是长着根部是白色的毛发

从中分泌出乳汁

用来喂养她们的孩子

一百天后小孩就可以行走

三四年就已经长大成人。她们非常怕生人

尤其是男人。而她们像动物一样吃草

当作主食的草闻起来很香

吃起来有咸味。

《北史》大娘惊喜地叫出声来:"我的天,这不是我兄弟吗?大虎、虎,快叫老舅!":大小女王

《北史》提到了一个位于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之南的女国

这个女国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

该国立女子为王

女王姓苏毗

字末羯

在位20年。她的丈夫名叫金聚

不参与国家政事。国中的男人主要肩负着征战的任务。他们在山上修建了一个方圆五六里的宏大城市

居民上万

女王居住在九层楼高的宫殿中

有数百名侍女

每五天上朝一次

与小女王商议讨论国家政务。这里的风俗重女轻男。女王逝世后

再从女王的家族中选出贤能聪慧的两个女子

其中一个立为女王

另一个立为小王

共同管理国家。

这段记载体现了以女权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明显特征

这个国家中权力的继承形式是传位给女王家族中人

正如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

“女国”其实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

保留着早上太阳还没有爬上树梢,男孩就被平时的叫声唤醒:"起来,你这个懒虫!夭亮了,牲口不会为零的缘故就不饿了!"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的社会结构。而《北史》中还记载了女国派遣使臣向中原王朝朝贡的事情

她们进献了“乌丸帽”“女国金酒器”“胡王金钏”等物品。精美的金酒器

体现出女国较高的冶金及手工业制作技术水准。而元末明初的史籍中

还记载了女国拥有自己的钱币――“女国钱”

也可以体现其货币经济的发达程度。

《隋书》和两《唐书》:女国国址之谜

隋唐史籍中都曾记录“女国”。记录中的礼俗制度、社会面貌基本一致

只是表述文字略有不同。信仰方面

她们最主要的是阿修罗崇拜

个白面无须的小伙子走到了协和轩,对着马掌柜抱手:"掌柜的,帮个忙,派你店里手艺最好的师傅跟我走趟,给我家老爷剃完头有重赏!"哪想到,十天过后,这个老头又来了,这次,老头又带了个青花瓷瓶来。伙计看青花瓷瓶,跟上次那个大不样,伙计不敢大意,赶紧去叫张宝。张宝看到这个青花瓷瓶,眼睛也不由得亮,用手摸着瓷瓶说:"你想当多少银子"老头说:"百两!"张宝吃了惊,说:"只当百两这样吧,我给你千两!"老头说吴老抿嘴道:"我只有个要求,娶我闺女,必须用你的全部家财来换。":"不必那么多,只要百两我就够了!"张宝高兴地收了瓷瓶,叫伙计给钱。老头最后把上次那个青花瓷瓶赎走了。还有树神崇拜和鸟卜习俗;风俗方面

男女都把脸涂成彩色

一天之中

有时会数次改变颜色

人人都披散头发

用皮革来做鞋;在政治制度方面

女王和女官商议国事

施行行政管理

而男性参政者

听令于女官。而王位的继承

是在王族内部选择两女来接任:大的为女王

另一个为小王;如果大王逝世

则小王继位

或者姑死而妇继。当然这里所说的王族

应当是母系宗族。可见在女国内部是保留着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诸多文化遗存的标本的。

但是《隋书》及两《唐书》“女国”地理位置

并不能十分明确。历史大家吕思勉先生有一个独特的观点:隋唐重跟孩子们在栗树行玩耍说笑,指着棵棵的数着:"这棵是栗树王,这棵两支相交称栗王后,那群栗树叫王子,两旁站立的叫大臣。"说完,突听栗树枝叶嗦嗦的响,好象听懂了重的话样,孩子们吓的紧往外跑,往后看时,朱重好象没事人样,走了出来。时的女国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只有两个――而是有3个。除了在藏地的女国

在四川西境

又有一个女国。但是新旧《唐书》将其误合为一了。而之所以混同以及产生误会的原因

就在小伙子渐渐失去意识的时候,他突然看见眼前闪,位红衣少女出现在他们面前!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对西部偏远地段的地理

知道得并不清楚。

有意思的是

我国历史地理学科麻贤良的头上惊出层冷汗,敢情这主管是个戏精,丝毫都糊弄不得,赶紧吆喝台上的武生重翻跟头,气翻个,个不能少。的主要奠基人谭其骧先生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唐时期・南诏》图中

明确地有次,黄帝带领他的先民迁移到北方黄土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地形平坦,便于长期生存。他们刚刚居住下来,有天突然狂风大作,黄帝立即命全部先民,人人抱树,个个藏身,以防狂风卷走,黄帝只顾别人的安危,不料,自己头上戴的遮太阳的大圈帽,被狂风吹掉。他连忙抓住棵小树,就地蹲下。在今天泰国清迈的那个地方

标示出“女王国”的字样――而那块地方

在唐朝属“剑南道”管辖

于是我们不妨称之为“剑南女国”。

吕思勉还将女国分为两种:一种是国中有男有女

但是以女王统治

这种叫“有女自王”之国(如两《唐书》中记载的女国);第二种

就是不养育男孩

全国只有女子

没有男子的“纯女无男”之国(如《山海经》的女子国)。

“有女就在这天晚上,金来到了捕头李江的家中。几句客套话过后,金开始拐弯抹角地打听起渭河里那具死尸的事情。自王”的女国习俗

体现的是女权的独尊

奉行母权;而“纯女无男”的女国

更偏向于母系氏族时代形成的神话――内容大都是女子不通过交合而怀孕

反映出原始社会中生产上的性禁忌。

选自《探索・发现》

书中

您好:

玄奘没到过东女国

玄奘曾提到一个国家,叫东女国。后来很多人认为,就是《西游记》里,女儿国的灵感来源,激发了《西游记》作者的创作灵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西游记》中的唐僧被女王看上,差点被迫成亲,那么玄奘记录的东女国是什么样的?这个传奇的国家究竟在哪里?玄奘有没有在这里遇到女王呢?

东女国,从记载来看,玄奘没有亲自到过,而他是到了这个国家的附近,听到很多关于这个国家的传说,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像魔幻一样的记载:此国位于境北大雪山中,叫苏伐剌孥瞿但罗国(唐言金氏)。出产黄金,故以名焉。东西长,南北狭,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种田而已,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玄奘说,我所到北面的大雪山里,有这么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以女性为王,国家的名字叫苏伐剌孥瞿但罗国,这个名字是梵文。这个国家出产上等的黄金,这个国家认为女性为王,国王的丈夫只管种地、打仗,而这个国家位置很明确,东接吐蕃国,吐蕃是今天的西藏,北面是于阗,就是现在的新疆和田,西接三波诃国。

女儿国确实存在

小说《西游记》以玄奘记录的东女国为灵感,描绘出了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女性王国。然而玄奘并没有亲历过东女国,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家,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它究竟在哪里?《西游记》中所说的,“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读尽红妆”和真实的历史又有什么相似之处?玄奘没有亲自到过这个国家,而《大慈恩寺三奘法师传》里面,也并没有提到这个东女国,但是这绝对不等于说玄奘得知于传闻的东女国是子虚乌有的,这个东女国是确实存在的。而且证据还非常的充足。慧超也是一个求法的高僧,当时也到过印度,他有部书叫《往五天竺国传》,他就提到这个国家,他除了强调它是以女为王以外,他说:属吐蕃国所管,衣著与北天相似,言音即别,土地极寒也。他讲这个国家是归土蕃管的,语言文字和北天竺,也就是北印度很相似,但是语音不同,这个地方极其寒冷,这是慧超的记载。而正史中,《新唐书》把这个国家放在《西域传》里,讲这个国家的民族是羌族。

所谓女儿国,就是母系世族的象征,我们现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比如摩梭国还是这样的,玄奘虽然没有亲自到过东女国,但不等于这仅仅是传说。

不懂建议重新提问,也可以追问。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好!

大家想必都看过《西游记》,里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女儿国。女儿国的别名叫做西梁女国,顾名思义,是一个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国度。女人在这个国家里有着最高的权力,女儿国的女人们靠喝子母河的水来怀孕。有些人认为,所谓女儿国只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自己想象的,并不存在。而事实证明,“女儿国”原来真实存在,就位于我国四川境内,是什么样子的?

在史书《三国志》中就有关于女儿国的记载,具体内容是说有一个国家在海中,这个国家只有女人,没有男人。而另一部史书《北史女国传》中,也描述了在村里以南的地方有一个以女为王的国度。女儿国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那么真实的女儿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古籍中,记载了女儿国就在四川省甘孜州的境内。但这个女儿国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有所不同,这个女儿国里不止有女子,也有男子,只是女性的地位要远高于男子,相当于母系社会。提到这一点,大家可能比较失望了,真实的女儿国里并没有所谓的子母河。

而现实中的女儿国的建筑,也是非常常见的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高耸的方柱体碉楼碉楼大多以四角、六角为主。而这些碉楼的原材料只是石块和泥土,古人只用石块和泥土就能建造出如此坚固的碉楼,实在是让人敬佩。

而在女儿国中,住的碉楼越高的女人,就代表着她有越高的地位,最高的碉楼是九层碉楼,住在里面的人相当于女王。而普通的碉堡就是给女儿国的男人居住的,在现实中的女儿国中,男女的衣服有很大的区别,男人只能穿非常普通的布料,但是女人却可以穿着上好的布料。

在女儿国中也有婚姻关系,男女可以缔结婚姻。但是在婚姻中,女方占有绝对的话语权,男方可以到女方家生活,但是必须要习惯女方家的家族习惯,孩子生下来也是要跟女方姓。男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也不能参与社会生产。女方掌握家里的经济大权和话语权。在现代人看来,所谓的女儿国就是指那些女性地位比男性地位要高,并且国家那主要是女性。即便是有男性,也是被统治的男性。而我国古代是以男权社会为主,女子服从于男子,所以女子为掌权人的国家还是比较罕见的。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对于猪八戒来说,女儿国简直就是人间天堂。而对于唐僧来说,女儿国是他经历着众多磨难中,对于他最具有诱惑的一次磨难。女儿国其实也是旧社会里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一个象征,但无论是女性掌权的社会还是男性掌权的社会,都意味着有一方要接受剥削,接受不平等。现在我们倡导的是男女平等,人人平等,每个人拥有平等独立的权利,并不是女性高于男性,也不是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构建社会,共同促进社会发展,这样才是一个现代的国家应有的思想观念。

在《西游记》中西梁女国的国王看上了唐僧,要和他成亲,而电视剧加了一段两人爱情的感人描绘,说明唐僧也是凡人,这段情节一些人认为塑造得相当成功,但被另一些人批评不合逻辑:唐僧是个高僧,断不会做此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西梁女国 外文名 :Girl country 别名 :女儿国 所属洲 :西牛贺洲 国家元首 :西梁女国国王 出处 :《西游记》 西游记记述,传说根源, 西游记记述 《西游记》中说到了女儿国,在第五十四回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时路过一个“西梁女国”,在这个王国里没有男人,繁衍后代都是靠喝湖中的水而受孕。而在我国历史上,唐玄奘曾亲自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到印度取经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对中国西部诸少数民族部落王国的记载非常详尽,成为研究当时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料。在这部书的第四卷,唐玄奘记录了一个“大雪山中”的“东女国”,玄奘在书说这个王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女儿国,女儿国的风俗习惯是怎么样的呢 关于东女国,史书《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确有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意思是东女国南北长有二十二天的行程,东西长有九天的行程,这是古代计画距离的一种方法,犹如今天我们某某地长多少车程一样。根据《旧唐书》的这段描述计算下来,东女国应该南北距离应该有400至800公里,东西距离应该有180公里到360公里。这段记载与《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大致是相同的。可见在唐代的确是存在一个东女国。 那么这个东女国是不是就是传说的女儿国,《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是不是就是这个地方呢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东女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东接吐鲁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意思是在这个国家里以女性为王,女王掌握国家权力,她的丈夫也称王,但只是名义上的,并不过问政事,这个国家的男子只管种地、打仗,这个国家东接吐番国,北面是于阗,西接三波诃国。《大唐西域记》中还对女儿国作过这样的描述:“拂惊国(即东罗马帝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货,附拂逢国,故拂凛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这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是比较相似的。而在史书《新唐书·西域传》中则记载了这个国家的人是羌族,而且这个国家的西边还有以女性为王的国家,这样看来东女国确实是存在过的,它是古代西藏西北部山区靠近印度的一个小国家。 《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加上自己的艺术加工而成的神话小说,其中大量参考了《大唐西域记》的相关内容,从《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的地理位置、风俗民情来看,它的原型就是史书上记载的东女国,但是这个东女国并非没有男人,只是男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处处从属于女性,以种地和打仗为主要任务,家庭和国家的权力则掌握在女性手里。在朝廷中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女王去世后,在族群中推选有威望的女性接任女王。在一般的家庭事务中也是以女性为主,男女之间不存在夫妻关系,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关于东女国的记载是十分详细的,中唐以后,随着边疆战争的频繁增加,民族之间的对立隔离越来越严重,民族迁徙和融合加速,从而导致东女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史书中关于它的记载也就越来越少了,但东女国的一些部落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 据史学家研究考证,在南北朝至唐,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权国家,西部的称西女国,东部的称东女国。东女国的中心就在今天的四川甘孜州的丹巴县至道孚县一带,其中泸沽湖的扎坝地区则是中心,当地的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的风俗特征。“女儿国”的传说在今天听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它不过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留特征而已,也就是说史书中的东女国是一直继承著母系氏社会的传统,女人当家,男人耕种。 至于东女国的婚姻习俗,并非象传说的那样是一妻多夫,而是约定俗成的走婚制。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男性和女性的一生都在自己的母系家庭中生活,有意相好的男女双方是通过男子的“走”而实现婚姻过程:男方晚上到女方家过夜,次日早晨回到自己的家中,双方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彼此称“阿肖”或称“肖波”。这种走婚关系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也不注重门第,但并不是 ,根据习俗,姨表、叔伯、弟兄、姊妹间严禁结交阿肖,男女双方也不能同时结交多个阿肖,但由于距离时间等原因,可以同时结交几个临时阿肖。男女生育的后代一律跟母亲居住在一起,跟随母姓,由家庭中的母亲,舅舅和姨母等共同抚养。男女双方若出现品性不端、感情不合等因素无法调和时,可解除关系,这种解除也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固定形式和手续,只需两个人说明即可,然后双方可以继续寻找新的正式阿肖,建立走婚关系。 今天,在扎坝地区仍然以女性为中心,家庭主要事务由女性掌管,与东女国的“以女为王”比较相似。而且依然实行走婚制,男女双方相好时建立走婚关系,这种关系叫做“甲依”,由男方在夜晚爬上女方所居住的碉楼,与之相会,第二天早上就离去,以后可以保持这种固定的婚姻关系,也可以随时解除,别外寻找自己的对象,一般一个姑娘一生要结交很多个“甲依”,他们所生的孩子则由女方抚养,跟随母姓,与男方没有任何关系。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确存在着“女儿国”,但这个“女儿国”并不像我们在《西游记》等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全是由女人组成,而只是由女人主宰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是一种比较淳朴古老的社会机制,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闭塞,社会生产的严重落后,其部落民族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得以延续下来。 传说根源 在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女国的是《山海经》 ,《山海经·海外西经》 曰:“女子国在巫咸北, 两女子居,水周之。” 古书中还记载了一个女国是在扶桑国以东,《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又说海中有女人国, 无男人。 或传其国有神井, 窥之则生子云”。 又详见于《梁书· 卷五十四》 , 书中记录了南北朝人慧深游历之后的言谈:“ 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 容貌端正, 色甚洁白, 身体有毛, 发长委地。 至二、三月, 竞入水则任娠, 六七月产子。 女人胸前无乳, 项后生毛, 根白, 毛中有汁, 以乳子, 一百日能行, 三四年则成人矣。见人惊避, 偏畏丈夫。食咸草如禽兽。咸草叶似邪蒿, 而气香味咸。” (《 南史》 卷七十九,《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四女国》 , 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卷一百七十五的记载从此处转抄。) 南宋隆兴癸未进士周去非撰《岭外代答》也谈起海上女国:爪哇国古本阇婆国, 东扺古女人国, 西扺三佛齐国, 南扺古大食国, 北界占城国。 ……阇婆之东, 东大洋海也, 水势渐低女人国在焉, 愈东则尾闾之所泄, 非复人世。 南宋赵汝适也撰《诸蕃志》, 据《四库全书》 馆臣所云:赵汝适乃“宋歧王仲忽之元孙, 是其提举福建路市舶时所作, 宋已南渡, 诸蕃惟市舶仅通, 故所言皆海国之事” 。 其所言女国与《岭外代答》相似。 元至正己丑冬汪大渊《岛夷志略》 言“他如女人国, 视井而生育;茶弼沙国, 日入其地, 声震雷霆。”《元史》卷十四《本纪第十四世祖十一》记有“丁亥……女人国贡海人。” 从这些传说记载里可见东海女国无论是入水而孕、视井而生、感风生女都是无男性而育, 可以对应西梁女国喝子母河水怀胎怪异。

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