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琥珀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珍珠琥珀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医门八法》卷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珍珠琥珀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珍珠琥珀散 1 拼音

zhēn zhū hǔ pò sǎn

2 《医门八法》卷四 21 方名

珍珠琥珀散

22 组成

珍珠5分,琥珀5分,牛黄5分。

23 主治

小儿久咳成风,痰壅气闭。

24 珍珠琥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土蜂窠煎汤为引。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珍珠琥珀散 《审视瑶函》:[卷三运气原证]外障

好者一钱)砂(白者)琥珀马牙硝珊瑚朱砂(各五钱)珍珠(一两,为末)上研极细腻,令匀。每日三五次点于目

《类证治裁》:[卷之四癫狂论治]附方

)〔降痰〕安神滚痰丸礞石风化硝朱砂(各一两)沉香珍珠(各五钱)为细末,用天麻煎成膏,杵丸芡实大,每服

《外科心法要诀》:[卷四项部]瘰

投入油内,用桃、柳、桑、槐、枣五样树枝搅之,候起珍珠花时,捞去渣,用布滤净;复将油下入锅内,慢慢将黄

《明目至宝》:[卷一]明堂问答七十二证之因

劳动,故生白膜,散漫于目为白障也。宜服干姜丸、琥珀散、救睛丸、半夏丸六十问曰∶小儿雀目者,何也?答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二长集·小儿则古方]小儿

关于龙的传说

四海龙王:敖广、敖钦、敖顺、敖闰

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

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中国人生活中的龙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可以组成龙王、龙母、大龙、小龙、金龙、木龙、水龙、土龙等等。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白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有以他们命名的江河。几乎每一省都有龙江、龙湖、龙山、龙洞、龙泉、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龙船。动物有龙马、龙蚤;植物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古代的类书中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龙的形象和图腾

龙又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有研究指,龙的形象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其他民族原来信奉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

人们还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龙帝与天帝

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著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在《史记.天官书》中亦说∶「轩辕(黄帝名轩辕),黄龙体」,简单点说,就是说黄帝就是黄龙的化身。黄龙即是龙帝,五行属土,位居中央,是龙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观中天庭的主宰。在汉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黄龙者,四方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滤池而渔,德达深渊,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说明了黄龙的形象。

传说中的龙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

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文学作品中的龙王

龙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龙王有为民造福的,也有与民为害的。在神话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戏曲杂剧《柳毅传书》、《张羽煮海》中,都有善恶不同、性格似人的龙王出现。

在《西游记》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描写以及龙的故事。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在这以前,龙王的印象大体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开始兴盛后,龙王的地位开始下降,在《西游记》中已变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的就是大家熟识东海青龙王敖广的龙宫,四海龙王面对孙悟空时也无力反抗,只能颤颤惊惊地献上金刚棒、黄金甲等宝物,而出场时间也寥寥可数;而因为放火烧了龙宫,差点被玉帝处死,幸好被观音菩萨所救,成为了唐三藏的白马的龙王,正是另一个大家熟识的西海白龙王敖闰的三太子。

《封神演义》中的龙王

除了在《西游记》中提及过四海龙王外,另一部章回小说《封神演义》中亦有龙王的出现。《封神演义》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叶至晚叶时期,由许仲琳编定,亦有一说法是由扬州道教思想家陆西星所改作。

《封神演义》是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故事为主干,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创龙传》中,田中芳树多番提及到四海龙王奉天帝的命令,协助周朝讨伐商纣,而且在《封神演义》中亦的而且确有龙王的出场。但在《封神演义》中,四海龙王在周武伐纣的战争中并没有担当任何重要角色。事实上就如《创龙传》中龙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学作品和典籍中,并没有提及过四海龙王曾参与周武革命的战争。龙王在《封神演义》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游记》中一样,变成了配角、丑角。

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角色。顽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带著的肚兜和腕镯是仙人的宝贝,在九河湾洗澡时将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东海震动,连水晶宫也震动起来。东海龙王敖广(亦有一说法称敖光)派人调查,但派去的人却被顽劣的哪吒以宝贝打死了。敖广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调查,但三太子也一样被哪吒所杀,更被哪吒剥皮抽筋。最后敖广向哪吒父亲李靖大兴问罪,并声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里不服气,追回在路上的敖广揍了一顿。最后四海龙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审判。这时哪吒一人担当过错,剖腹剜肠、剔骨肉还父母,这才平息了此事。最后哪吒在师傅太乙真人的帮助下复活,并担当了武王伐纣战争中的先锋。在这以后,在《封神演义》中便没再提到龙王。由此可见,四海龙王协助周朝讨伐商纣的说法,确实纯粹是田中芳树的创作,并无确切的神话和传说的背景支持。

龙泉乡的传说

《创龙传》中提到,龙泉乡是在青海省某处地方,事实上青海省又有没有龙泉乡呢?前段已有说过,差不多每个省都有以「龙」命名的地方,而以龙泉为名的地方亦有好几个。那龙泉在什么地方?一般认为是现在浙江省的龙泉县,在唐朝以前,此地称为龙泉乡,唐朝开始在此建县。龙泉的名字,是因一柄「龙泉宝剑」而来。据春秋时代越国的史书《越绝书》上有这样的记载∶楚王听说吴国有个干将,越国有个欧冶子,都是铸剑名家。于是派人用重金请两位名家为楚国铸几把铁剑。二人应聘之后,凿通了茨山,把山中的溪水排乾,找到了铁矿精华,铸成三柄宝剑,一曰龙渊,一曰太阿,一曰工布。后来因避唐高祖李渊的讳,龙渊剑便改称为龙泉剑。刚才说到的浙江省龙泉县,县城以南有一剑池湖,相传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也称为龙渊,因此此地才称为龙泉。

但是还有几处地方也叫龙泉。浙江省除了刚才的龙泉县外,亦有一处龙泉在永嘉县。据《水经注》说,泉眼之中水纹成为蛟龙的形状,牲畜都不敢在这里饮水。河南省西平县也有个龙泉。古书上说此泉水可以砥砺刀剑,使刀锋坚利。江西有一龙泉场,南唐时曾立为龙泉县,现在叫遂州。贵州有一龙泉坪,明清时也称为龙泉县,后来改为凤泉县、凤岗县。那么,青海省有没有龙泉乡?在可考的数据中,没有。也许有小村小乡是这样叫也说不定,但是否真能通往昆仑就不得而知了。

龙王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目录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珠散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真珠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圣济总录》卷一○七:真珠散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圣惠》卷四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万全方》 61 方名 62 真珠散的别名 63 组成 64 主治 6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67 附注 7 《圣惠》卷六十九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圣惠》卷三十七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圣惠》卷三十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96 用药禁忌 10 《圣惠》卷三十二 101 方名 102 真珠散的别名 103 组成 104 主治 10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06 制备方法 107 附注 11 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惠》卷八十六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圣惠》卷八十四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袖珍》卷十二引《圣惠》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博济》卷四 151 方名 152 真珠散的别名 153 组成 154 主治 15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56 制备方法 157 附注 16 《圣惠》卷二十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66 用药禁忌 167 附注 17 《斑疹备急》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191 方名 192 真珠散的别名 193 组成 194 主治 19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196 制备方法 197 附注 20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朱氏家传》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16 用药禁忌 22 《卫生总微》卷七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三因》卷十一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45 加减 246 制备方法 25 《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功效 254 主治 25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56 制备方法 26 《魏氏家藏方》卷二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功效 264 主治 26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66 制备方法 27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仁存方》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功效 274 主治 27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76 制备方法 28 《圣惠》卷八十九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主治 2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85 制备方法 29 《局方》卷六 291 方名 292 组成 293 主治 29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29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真珠散 1 拼音

zhēn zhū sǎn

2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珠散

21 处方

瓜蒌根末、琥珀、真珠粉、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牙硝(枯研),各等分。

22 炮制

上捣为末拌匀。

23 功能主治

治丈夫、妇人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舌燥,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坐卧不宁,并宜服之。

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以竹叶汤温调下,不拘时。

2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真珠散

31 处方

真珠 白矾(烧为灰)桂心各30克 木通15克(锉)

32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33 功能主治

治鼻中息肉,呼吸不通利。

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次15克,绵裹纳鼻中,一日换三次。

3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4 《圣济总录》卷一○七:真珠散

41 处方

真珠末 丹砂(研)各22克 贝齿5枚(灰火中烧,为末)干姜末22克

42 功能主治

治肝虚,眼目迎风流泪。

43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上四味,合研匀细,用熟绢帛罗三遍,每仰卧点少许于眼中,合眼少时。

44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5 《圣惠》卷四 51 方名

真珠散

52 组成

真珠1分(细研),水精1分(细研),铅霜1分(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为末),朱砂1两(细研),雄黄半两(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琥珀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

53 主治

心风狂语,神思不安,如见鬼神。

5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食后薄荷汤调下。

55 制备方法

上药都拌匀。

6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万全方》 61 方名

真珠散

62 真珠散的别名

珍珠散

63 组成

真珠半两,麦门冬半两,金箔50片,银箔50片,天竹黄3分,牛黄3分,麝3分,胡黄连3分,甘草(炙)3分,羚羊角3分,川大黄(炒)3分,当归(炒)3分,朱砂3分,雄黄3分,茯神3分,犀角3分。

64 主治

小儿心疳体热黄瘦。

6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茵陈汤调下。

6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7 附注

珍珠散(《金鉴》卷五十二)。

7 《圣惠》卷六十九 71 方名

真珠散

72 组成

真珠3分(细研,水飞过),水精3分(细研,水飞过),铅霜3分(细研),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琥珀1分(细研)。

73 主治

妇人风邪,神识不安,癫狂,言语失次,如见鬼神。

7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用薄荷汁调下,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8 《圣惠》卷三十七 81 方名

真珠散

82 组成

真珠1两,白矾(烧为灰)1两,桂心1两,细辛1两,木通半两(锉)。

83 主治

鼻中息肉,不通利。

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绵裹纳鼻中,日三易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9 《圣惠》卷三十三 91 方名

真珠散

92 组成

真珠末1分,琥珀1分(细研),牛黄1分(细研),龙脑2钱(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羚羊角屑1分,犀角屑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川升麻3分,赤茯苓半两,车前子半两,赤芍药3分,决明子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93 主治

斑豆疮入眼,赤涩肿痛,或生翳渐长。

9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后煎竹叶汤调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96 用药禁忌

忌炙煿热面。

10 《圣惠》卷三十二 101 方名

真珠散

102 真珠散的别名

珍珠散

103 组成

真珠(细研,水飞过)1两,犀角屑1两,琥珀(细研,水飞过)1两,羚羊角屑1两,朱砂(细研,水飞过)1两,车前子1两,地肤子1两,甘菊花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茺蔚子2两,川升麻1两半,菥蓂子2两,胡黄连半两,细辛半两。

104 主治

眼生胬肉翳膜,赤脉风赤,涩痛难开。

10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以竹叶汤调下。

10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07 附注

珍珠散(《普济方》卷八十二)。

11 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111 方名

真珠散

112 组成

青珠1分,干姜2分。

113 主治

手足指逆胪。被冻瘃损疼痛。

11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敷疮上,每日3次。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2 《圣惠》卷八十六 121 方名

真珠散

122 组成

真珠末半两,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没石子1枚,犀角屑1分,羚羊角屑1分,天竹黄(细研)1分,胡黄连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当归(锉,微炒)1分,朱砂1分,雄黄(细研)1分,牛黄(细研)1分,麝香(细研)1分。

123 主治

小儿惊疳,体热黄瘦。

1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茵陈汤调下,日3次。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3 《圣惠》卷八十四 131 方名

真珠散

132 组成

真珠末1分,马牙消1分,龙齿1分,铅霜半分,寒水石1分,牛黄半分,朱砂半两,太阴玄精1分,麝香半分。

133 主治

小儿热病,心神狂躁,身热如火,头痛烦渴,眠卧不得。

1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4 《袖珍》卷十二引《圣惠》 141 方名

真珠散

142 组成

盆消7钱半,白滑石1两,乳香1钱半,片脑少许。

143 主治

偏正头疼头风。

14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用1字,口噙水,搐鼻内。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5 《博济》卷四 151 方名

真珠散

152 真珠散的别名

石亭脂散、珍珠散、香云散

153 组成

石亭脂(炒)1钱匕,白滑石(炒)3钱匕。

154 主治

小儿吐奶,及霍乱吐泻不止。

15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生姜糯米泔调下。

15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57 附注

石亭脂散(《圣济总录》卷一七六)、珍珠散(《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施园端效方》)、香云散(《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医林方》)。

16 《圣惠》卷二十 161 方名

真珠散

162 组成

真珠半两(细研),牛黄半两(细研),天竹黄3分(细研),黄芩1两,龙齿3分,朱砂半两(细研),防风半两(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茯神3分,麦门冬1两(去心,焙),远志半两(去心),白鲜皮半两,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麝香1钱(细研),犀角屑半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胡黄连3分,铁粉3分,白附子3分(炮裂),甘菊花3分,羚羊角屑半两。

163 主治

风狂乱语,心热狂走。

16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薄荷温水或梨汁调下,不拘时候。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66 用药禁忌

忌生血。

167 附注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珍珠散”。

17 《斑疹备急》 171 方名

真珠散

172 组成

栝楼根1两,蛇蜕皮(全,炙)1钱。

173 主治

斑疱疮疹入眼疼痛,翳膜眼赤羞明。

17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用羊子肝1枚,批开去筋膜,掺入药2钱,用麻缕缠定,以米泔内煮熟,任意与吃,如少小未能吃羊肝,以熟羊肝研和为丸,如黄米大,以生米泔下10丸, 上与亦可,1日3服,儿小未能食肝,与乳母食之佳。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8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181 方名

真珠散

182 组成

真珠末1分,琥珀末1分,丹砂末半分,硇砂2豆大(好者,研)。

183 主治

风热上攻,眼生花翳,及有赤脉,冲贯黑睛。

1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点之,每日35次。

1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9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191 方名

真珠散

192 真珠散的别名

珍珠散

193 组成

太阴玄精石1两、石膏3分,龙脑半钱。

194 主治

小儿夹风蕴热。

19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新汲水调下。

19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97 附注

珍珠散(《普济方》卷三八五)。

20 《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张涣方 201 方名

真珠散

202 组成

真珠(末)1钱,牛黄1钱,龙脑1钱(并细研),瓜根半两,茯神半两,朱砂(研,水飞)半两,马牙消1分,寒水石(并为细末)1分。

203 主治

热病口干,心神烦闷。

20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蜜水调下。

205 制备方法

上药都拌匀。

21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朱氏家传》 211 方名

真珠散

212 组成

真珠半钱,生犀角半钱,香附子4钱,龙脑少许。

213 主治

小儿气喘多涎,硬气筑心。

21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铜钱,婴儿1字,1岁以下半钱,桃仁汤调下。

2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16 用药禁忌

乳母忌生冷、油腻、毒物。

22 《卫生总微》卷七 221 方名

真珠散

222 组成

真珠末(研)半钱,龙脑(研)半钱,牛黄(研)半钱,瓜蒌根1分,茯神(去心内木)1分,朱砂(研)1分,牙消、寒水石(煅)半分。

223 主治

伤寒口干,心神烦躁。

22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蜜水调下,不拘时候。

2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3 《三因》卷十一 231 方名

真珠散

232 组成

附子2个(一生一炮,各去皮脐),半夏(汤21次洗去滑)1两半,滑石半两,成炼钟乳半两,辰砂3分(另研)。

233 主治

喜怒不常,忧思兼并,致脏气郁结,留积涎饮,胸腹满闷,或腹(疒丂)痛,憎寒发热,吐利交作。

23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2盏,加生姜7片,藿香23叶,蜜半匙,煎7分,食前冷服。小便不利加木通茅根煎。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4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241 方名

真珠散

242 组成

定粉1两半(研),白蔹末1两,白及末半两,龙骨末2钱,黄丹2两(飞,研),乌贼鱼骨末1分。

243 主治

一切浸*恶疮,久不生肌,疮口不敛。

24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干掺疮上;疮干,以津唾润动敷之。

245 加减

臁疮,加乳香2钱。

24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25 《医方大成》卷十引汤氏方 251 方名

真珠散

252 组成

真珠末1钱,海螵蛸1钱,滑石1钱,茯苓2钱,人参2钱,白附子2钱,甘草半钱,全蝎半钱,朱砂1钱,脑子半钱,麝香半钱,金箔3片,银箔3片。

253 功效

辟惊邪,顺经安神舍。

254 主治

小儿客忤,惊风,痰热,心烦恍惚,睡卧惊跳,时或咬牙,啼叫不已,小便赤色,或吐黄沫。鬼注,心舍不宁,精神不定,心常怔忡,五心烦热,有汗煎啼,面赤舌白,呵发烦渴。

25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灯心麦门冬煎汤,入蜜少许调下。

25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6 《魏氏家藏方》卷二 261 方名

真珠散

262 组成

白牵牛2两(微炒),白术(炒)半两,陈皮(不去瓤)半两,木通(去皮)半两,桑白皮半两。

263 功效

导利留滞。

264 主治

膀胱蕴热,风湿相乘,外肾肿胀,小便不利,塞痛。

26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日午、临卧生姜汤调下。初服旦进1服,未觉验再服。

26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7 《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引《仁存方》 271 方名

真珠散

272 组成

朱砂1分,真珠末2钱,雄黄1分,全蝎1钱,蝉蜕7个。

273 功效

化痰退热。

274 主治

惊风发搐。

275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至半钱,煎金银薄荷汤调下,竹沥调下尤好。

2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8 《圣惠》卷八十九 281 方名

真珠散

282 组成

真珠末1分,青葙子1分,牛黄(细研)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蔓菁子半两。

283 主治

小儿肝脏风热,上攻于眼目,赤痛。

28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熟水调下。

2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9 《局方》卷六 291 方名

真珠散

292 组成

瓜蒌根末、琥珀、真珠粉、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牙消(枯,研)各等分。

293 主治

丈夫、妇人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舌燥,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坐卧不宁。

294 真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竹叶汤温调下,不拘时候。

2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真珠散 《幼幼新书》:[卷第十四]伤寒第八

分作四服,茶调下,相次与吃了,更服下项救生丸及真珠散。(谭氏方即无红粉散,恐是红龙散,亦治伤寒,方

《证治准绳·幼科》:[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客忤

食顷,破视其中,当有细毛,即掷丸道中,痛即止。真珠散治客忤、惊风、鬼疰,惊邪痰热,心舍不宁,精神不

《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客忤

食顷,破视其中,当有细毛,即掷丸道中,痛即止。真珠散治客忤、惊风、鬼疰,惊邪痰热,心舍不宁,精神不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三]惊疳第六

冷、油腻,神效。《圣惠》治小儿惊疳,体热黄瘦。真珠散方真珠(末,半两)金银箔(各细研,五十片)没石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客忤

,但目不上插耳,其脉数者是也。亦宜服苏合香丸并真珠散。真珠散治客忤惊风,鬼疰惊邪,痰热,心舍不宁,

更多古籍中的真珠散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宋词三百首 , 婉约 , 写景伤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词人赋恨在者所在多有,然惯用暗笔,像这首在词中点明“春恨”还是罕见的。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作者用了词家惯用的对景抒情的手法,然而却用得很不一般。

词的开头头先来了句“手卷真珠上玉钩”,即非景语,也非情语,而是客观平直的叙述,算不上以景呼情,也算不上以情唤景。首句“真珠”二字或作“珠帘”,但正如古人所云:“言‘真珠’,千古之善读者都知其为帘,若说‘珠帘’,宁知其为真珠耶!是举真珠可包珠帘,举珠帘不足以包真珠也。后人妄改,非所谓知音。”“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帘本欲观省景物,借抒怀抱,而既卷之后,依旧春愁浩荡。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无处归宿。在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

上片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萧索,悠然神往。

下片从人事着笔,是对春恨的进一步申说,也是“思悠悠”的直接结果。“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则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此句反用西王母与汉武帝典故。据说三足的青鸟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忽见青鸟飞集殿前,遂后西王母即至。然而所思主人远在云外,青鸟也不为之传信,思念难解的主人公就更加感到春恨的沉重了。“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青鸟”、“丁香”二句合看又恰是一联工稳的对仗,一人事,一时景,这律诗般的俊语将思念难解之情写得既空灵透脱而又真挚实在。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最后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著愁思的深广。“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佳句。961年逝,时年47岁。庙号元宗,諡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录入《南唐二主词》中。

李璟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词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婉约 , 孤独闺怨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宋代·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宋词三百首 , 写景 , 伤春 , 怨别抚今忆昔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宋代·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宋词三百首 , 议论 , 豪放 , 爱国壮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