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研究哪些内容
古典文献学研究古籍的分类、编目,古籍的版本、校勘,古籍的辨伪、辑佚,古籍的注释、编纂。古籍整理向人们展示历史、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古典文献学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
由于文献载体的变迁,书写、契刻、印刷的不同以及装订技术水平的进步,对于文献的编缀、卷摺、包背和装订,先后产生过几种不同的体式:简策体式(竹木简的编简);卷轴体式(缣帛和纸书的卷轴装以及纸书向册页过渡的旋风装);折叠体式(梵夹装、经折装);册页体式(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等)。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书系梁氏关于古书辨伪的专著,,包括《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包括《辨伪及考证年代之比较》、》《伪书的种类及作伪的来历》、《辨伪学的发达》、《辨别伪书及考证年代的方法》等内容;《分论》则对易、书、诗、礼、春秋等文化典籍的真伪作分别评价。附书目三种:《读书分月课程》、《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此书实为《饮冰室专集》之一百四《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
严格讲,很难界定“民国疑古学派”这个概念。只能说,民国初年开始,有若干学者参与了关于中国古代史如何辨别真伪的讨论,后来有人称这一讨论为“疑古运动”,而参与者就往往被称为“疑古派”了。
前后参与这一讨论的人主要有——胡适、梁启超、钱玄同、顾颉刚、王国维、傅斯年、郭沫若、缪凤林、冯友兰、钱穆、范文澜、俞平伯、周作人、魏建功、钟敬文、朱自清、游国恩、杨宽、高亨、容庚、唐兰、马叙伦、童书业、吕思勉、罗根泽、陈梦家等近百人。
这一讨论,主要集中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迅速投入到了民族救亡运动之中。相关讨论虽未完全停止,但规模和热度,都大大降低了。
怎么评价这一讨论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一讨论,是以上世纪初“五·四”为开端的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具体来说,通过讨论,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史学和方法论成果。
顾颉刚、胡适、钱玄同,是上述讨论的发起人
顾颉刚,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1893年5月8日)生于苏州一个经学氛围浓厚的家庭。但从少年时代,就被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熏染。
顾诵坤
他在《古史辨一册自序》中说:“这时候,正是国内革新运动勃发的时候,要开学校,要放足,要造铁路,要抵制美国华工禁约,要请求政府公布宪法,开国会,梁任公先生的言论披靡了一代。我受了这个潮流的涌荡,也是自己感到救国的责任,常常慷慨激昂地议论时事。”
民国五年(1916年),顾颉刚以第五名成绩被北大录取,入“文科中国哲学门”读本科,这是后来北大哲学系的前身。
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时,胡适将其留校,并作为自己学术助手。
当年,胡适在写作《红楼梦考证》时,得到顾颉刚不小协助。11月,胡与顾讨论,办一本《辨伪丛刊》,对古籍特别是“群经”的辨伪展开讨论。这就是后来《古史辨》的最初由来,也是后来声势浩大讨论的缘起。
民国十一年(1922年),顾颉刚因祖母病重请长假回苏州。此时,商务印书馆约他编纂《现代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他在准备资料时,发现了相传两千年的中国古史中存在若干问题。他说:“我就建立了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这期间,顾颉刚与钱玄同有过多次相关讨论的通信。后由钱玄同发表在《读书杂志》上。刘掞藜、胡堇二人撰文驳斥钱顾,这是古史大讨论的真正展开。
顾颉刚所谓“疑古”的思想来源及主要观点
顾颉刚进入北大后,深受校长蔡元培提倡的学术自由思想影响,同时也受到陈独秀宣传的新思想以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的影响。
但是最直接的,来自两个方面。
郑樵
顾颉刚民国十二年(1923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他发现,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
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比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第三,通过古籍来看历史,很可能“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例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顾诵坤
顾颉刚认为,判别古史可信与否亦即推翻非信史的四条标准是:
第一,“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他认为,古代民族,“原是各有各的始祖”。“自从春秋以来,大国攻灭小国多了,疆界日益大,民族日益并合,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于是许多民族的始祖的传说亦渐渐归到一条线上,有了先后君臣的关系,《尧典》、《五帝德》、《世本》诸书就因此出来。”“对于古史,应当依了民族的分合为分合,寻出他们的系统的异同状况”。
第二,“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他考证,《禹贡》的九州,《尧典》的四罪,《史记》的黄帝四至乃是战国时七国的疆域。而《尧典》的羲、和四宅以交趾入版图更是秦、汉的疆域。甲骨文中的地名都是小地名,没有邦国种族的名目,可知商朝天下自限于“邦畿千里”之内。周有天下,用了封建制以镇压四方之国,比商朝进了一步,然而始终未曾没收了蛮貊的土地人民以为统一寰宇之计。……“所以我们对于古史,应当以各时代的地域为地域,不能以战国的七国和秦的四十郡算作古代早就定局的地域”。
第三,“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他认为,“古人对于神和人原没有界限,所谓历史差不多完全是神话。”“他们所说的史固决不是信史,但他们有如是的想象,有如是的祭祀,却不能不说为有信史的可能。”“所以我们对于古史,应当依了那时人的想象和祭祀的史为史,考出一部那时的宗教史,而不要希望考出那时以前的政治史,因为宗教是本有的事实,是真的,政治是后出的附会,是假的”。
第四,“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他说,古代的神话中人物“人化”之极,于是古代成了黄金世界。其实古代很快乐的观念为春秋以前的人所没有;所谓“王”,只有贵的意思,并无好的意思。“自从战国时一班政治家出来,要依托了古王去压服今王,极カ把‘王功’与‘圣道’合在一起,于是大家看古王的道德功业真是高到极顶,好到极处。”“我们要懂得五帝、三王的黄金世界原是战国后的学者造出来给君王看样的,庶可不受他们的欺骗。”
这种说法当然对了。因为史料有许多是正规的,还有许多史料 是不正规的,也就是所谓的野史,野史在社会上也是非常普遍的,广泛传播在老百姓里边。而且无根无据。其中有很多迷信的成分。所以史料必须辨伪,必须要有考据。才能对历史负责。
中国的历史文献以及其它各类古籍中的书太多。所谓“伪书”是指有些古书虽然署有作者之名,但是却根本不是此书的真正作者,而是他人冒名伪造的古代文献;也可以说,凡作者姓名或著作年代不可靠的古代文献,均可称之为伪书。
白居易
美
绮美
瓌奇
明月夜
落花时
能助欢笑
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
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
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虽苏句
便到司空送白辞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九云:“乐天分司东洛,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请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当时参加写诗的有王起、李绅、令狐楚、元稹、魏扶、韦式、张籍、范尧佐、白居易等九人,诗作均传世。《钦定词谱》卷十一收入此体,并定名为《一七令》,后代更沿用为词调。这种诗体句式特殊,由一字句逐渐递增至七字句,横向排列,即成宝塔形,因此是古代宝塔诗的一种。
这首宝塔诗题目是“赋诗字”,全诗通过由短到长的递增句式,形象地描述了诗歌的美学价值、社会作用以及诗歌跟作者的密切关系。
“诗,绮美,瓌奇。”只用五字,便高度概括了诗歌的美学特征。诗歌是美文学,它是以形式美与内容美吸引读者的。而读者最先接触到的是形式上的绮丽、秀美、瓌异、奇特。
接着,白居易又用六句进一步概括了诗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作用:“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明月夜,落花时”两句,描绘了诗人诗兴勃发的典型环境。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刘勰详细地论述了诗人在典型环境中,受到外物的引诱和触发,从而展开想象,产生诗情的过程。白居易此作不是理论著作,所以只能点到为止,不容他充分展开,加以论述。而刘勰的论述,又恰恰可以作为白居易这两句诗的注脚。“能助欢笑,亦伤别离”两句,是说诗歌能表达人间悲欢离合之情,把诗歌的表现功能概括无遗。白居易在《序洛诗》中说:“予历览古今歌诗,自 之后,苏李以还,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因谗冤谴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今古,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命运不好),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又说到他自己晚年大多数诗作,“皆寄怀于酒,或取意于琴,闲适有余,酣乐不暇,苦词无一字,忧叹无一声。岂牵强所能致耶盖发中而形外耳。”这就是说,古今诗篇,表达欢愉之意少,而发泄愁苦之情多,这主要由诗人的社会遭遇所决定的。这正可补足上述两句诗的内容。至于“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上句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远远超过音乐,下句说明诗人苦吟的精神可以感动鬼神,从诗歌的表现功能说到了诗人的创作态度,描写又深入了一层。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以拟人手法把诗歌写成是诗人不能须臾离开的伴侣。诗人爱诗,诗最理解诗人,这是辩证的关系,也是白居易几十年来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后的最深切的体会。
结句推开一步构思:“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意谓在朋友别离诗中,从李陵别苏武诗开始(骚体确为李陵所作,五言是汉末文人的伪作,但杜甫、韩愈等仍认为真是苏李所作,这属于古籍辨伪范畴,此处不详论。),直到令狐楚送别我白居易之作(按指大和三年〔829〕春, 白居易将分司东都, 长安城里白居易的许多朋友都在兴化亭宴集送别,白之好友令狐楚亦在座。在这之前,楚为河南尹,兼御史大夫。唐时称御史大夫为“司空”。),其间友朋别离之作不知有多少,要算苏李赠别之作和司空送我之作最为深厚缠绵、感人肺腑了。这样写,并无否定其他送别诗的意思。而是为了强调他跟令狐楚友谊之深。据《旧唐书》卷一七二《令狐楚传》记载,楚几度担任宰相,才干卓异,颇有政绩,“楚风仪严重,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门无杂宾……累居重任,贞操如初。未终前三日,犹吟咏自若。”白居易集子中与令狐楚唱和酬答之作甚多,这些诗说明两人的友谊是很深的。《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有句说:“酒每蒙酤我,诗常许起予。洛中归计定,一半为尚书。”《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有句说:“支分门内余生计,谢绝朝中旧往还。唯是相君忘未得,时思汉水梦巴山。”尤其当令狐楚去世时,白居易更是痛哭悲吟。《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旋有使来,得前月未殁之前数日书及诗寄赠,梦得哀吟悲叹,寄情于诗,诗成示予,感而继和》云:“缄题重迭语殷勤,存殁交亲自此分。前月使来犹理命,今朝诗到是遗文。银钩见晚书无报,玉树埋深哭不闻。最感一行绝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如此深厚的友谊,难怪白居易要说“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了。
《一七令》形式颇为怪异,除逐句递增字数,使全诗形成宝塔形这一特点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诗题为韵,这样就限定诗题只能是一个字。比如白居易此诗题目是“诗”,其余几人分别是“花”、“月”、“山”、“茶”、“愁”、“竹”、“书”等。既立题,又限韵,这种写法相当别致。二是此体初创时,一字句为单句,二字句至七字句均为双句,上句跟下句平仄相对,例如:“绮美,瓌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其声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而后代连一字句都改成双句,但为迭字句,便形成《一七令》的又一体。
本文2023-08-08 02:13: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