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的中医脉学演变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脉学的中医脉学演变简介,第1张

中医脉学在战国时代(公元前五世纪)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当时的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即扁鹊)即是以切脉著名的。《史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世根据这一记载,公认扁鹊为脉学之祖,并将讨论脉学为主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伪托为扁鹊所著。根据《内经》三部九候论“有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两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中部人,手少阴;下部天,足厥阴,下部地,足少阴,下部人,足太阴。下部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可见古代医家切脉所采取的部位颇为广泛,即所谓遍诊法也。至《难经》出后,切脉才改以寸口(桡动脉)为主,《难经》开首即指出“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难经》并将古代广泛的三部九候法,完全分配于寸口。又《史记·仓公传》记仓公的脉位有“弦出左口”、“脉气口至小紧”等,仓公名淳于意,乃秦、汉时人,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肯定: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是自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的,后汉张仲景于其所著的《伤寒论·自序》中云:“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所谓管窥而已……”《伤寒论》为二世纪著作,它所指的遍诊法为人迎(颈动脉)、寸口(桡动脉)、趺阳(胫前动脉),三部虽与《内经》有所不同,但观其对当时医生的批评,正反映了遍诊法已演变为独取寸口了。同时张仲景自己的著作对于寸口脉记载独详,趺阳、人迎则较少,对一般外感病的脉象,通篇概言寸口,若积聚、结胸等上下阻隔的疾病,则详分寸关尺部候之,若病入于胃或久病杂病,则多分寸口趺阳并举,说明了后汉时期,独取寸口法已非常盛行,而遍诊尚未全废。至三国时吴太医吕广注《难经》云:“左手关前为人迎,右手关前为气口。”竟把遍诊法的人迎配入寸口脉的左前一分的地位,到了公元三世纪时,王叔和著《脉经》,更只专详寸口脉而不涉及其他,这才使寸口在脉学上完全独立,几乎把遍诊法全部废除了。其所以演变的原因,当然与封建社会礼教束缚分不开,特别是六朝以后,妇女缠足之风盛行,妇人候足自然更不方便。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可能先在妇女诊法上独取寸口,以后并由女及男,对男子亦独取寸口了。在封建社会中不独一般男女的交际为礼教所不许,这种封建的伦理在医学上也同时受到影响,只要从读《小学》载:“一旗妇不肯医持手诊脉,宁病而死”,与襄阳县志载:“万历朝,太后病笃,崔真人孟傅应诏,诏自帘孔引线候脉”的两种例子看来,虽然只是一种传说,但封建社会束缚了脉学的进一步发展,则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在医学本身上也有促使它演变的原因,那就是由于桡骨动脉具有便于诊察的特有优点。桡骨动脉比较浅在易于触知,波动低昂较易分别,《内经》上下两部与人迎趺阳之脉,或隐而不显,或脉管较粗,区别低昂非常困难,所以,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过直至今天,中医师日常使用的切脉法,虽然绝大多数是独取寸口,但有时还结合遍诊法,如利用额动脉以察发热的情况,利用人迎看期门的搏动情况;病危的患者寸口脉微欲绝,或细弦而劲,生机索然,在此时往往兼诊趺阳是否存在以判吉凶,某些痿痹患者能否恢复,或易否恢复,亦可利用趺阳决定。我们曾经治疗一位特等残废的患者,两足痿痹不能起床,诊其趺阳脉左脚存在,右脚消失,推知其左脚或可恢复,治疗后果能扶杖下床行动,左脚比右脚较能着力,可见遍诊法还有它存在的价值。 上面已经提到:古代脉法是遍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谓“三部”系指全身上中下三停,“九候”系指三停各分三处,共为九处。《难经·十八难》则谓“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主脐下至足之有疾也”,是将三停九处完全置于两手寸关尺之间,而寸、关、尺又各分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合为九候矣。《难经》虽独取寸口,但对两手六部的脏腑分配尚未全面指出,及王叔和著《脉经》,于《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候并治》等篇,对左右分配脏腑的说法才十分明显;至六朝(或云北宋)高阳生之徒综合脉诀,就概括地定为“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后来更有膀胱从肾配左尺,三焦从命门配右尺等。这种说法受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尤其是大肠小肠分配寸部更是争论不休,但大体说来,《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则是可信的。在一般情况下,膈以上至头部的疾病,可以在寸脉上反映出来,脐以下至足部的疾病可以在尺脉上反映出来,(这些)是有临床事实表现的,(而)在概念上脏腑所居的地位上下既有不同,自然也可以同时测知。

后唐肖渊《褚氏遗书》根据《难经·十九难》:“脉有顺逆,男女有恒而相反……,男子之脉在关上,女子之脉在关下……”又说:“男子顺阳,自下生上,故右尺为受命之根,万物从土出,故右关为脾,脾生右寸肺,肺生左尺肾,肾生左关肝,肝生左寸心。女子阴逆,自上生下,故左寸为受命之根,万物从土出,故左关为脾,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肾,肾生右关肝,肝生右寸心。”把男女的分配完全颠倒过来。宋储《脉辨疑》亦有类似说法,经元载同文《脉诀刊误》指出:“男女形气精血虽异,而十二经脉所引止始终,五脏之定位则一也,安可以女子位为反耶!”才纠正了这种谬论,但男左女右,男子主气,女子主血的说法,则至目前未有少变。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脉图特征参数 1 拼音

mài tú tè zhēng cān shù

2 英文参考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sphygmogram

3 注解

脉图特征参数指正常脉象图的特征性指标,是对脉图波形进行分析、判别的数据标准。

常用的特征参数有:

(1)上升支(VP)直立,无明显转折;上升时间(up)为0075~010s;

(2)升支角度Lu为80°~87°之间;

(3)主波顶角(LP)圆滑或稍锐,角度在19°~42°之间;

(4)主波幅(ph)在9mm~22mm之间;

(5)重搏波(D)明显,D波幅在3mm以下,波位多在降支中或下1/3段;

(6)潮波(T)或有或无,D+T波幅在3mm以下;

(7)脉动周期时间uu在061s~之间基本相等,相差在012s以内。

古籍中的脉图特征参数 《儿科要略》:[第四章·痧痘论治]第四节·痘证概要

,两颧之间,现出花纹,耳尻与中指独冷,斯皆痘疮之特征也。其他若眼目困倦有水状,或睛黄或胞赤,睡则常惊

《儿科要略》:[第六章·咳嗽论治]第三节·内伤咳嗽

抵与外感咳嗽迥乎不同者也。又虚损中有肺痿一证,其特征为肺叶萎缩。原因有二,一因汗下不当,胃气耗伤,不

《药征》:[卷上]白头翁

考证白头翁汤证曰∶热利下重。又曰∶下利欲饮水。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曰∶下利。以上二方,白头翁皆三两。

《药征》:[卷中]贝母

主治胸膈郁结、痰饮也。考证桔梗白散证曰∶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以上一方,贝母三分。仲景氏用贝母也,

《读医随笔》:[卷四证治类]利小便

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少商少商,经穴名(ShàoshāngLU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井穴,五行属木。少:小也;商:金声,代表肺。此系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肺利咽,苏厥救逆作用。主要用于胸肺、咽部及神志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为常用急救要穴之一。本穴配商阳治咽喉肿痛;配人中治中风昏迷,休克;配其他十一井穴治高热不退。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少商商阳商阳,经穴名(ShāngyángLIl)。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金。商:金声,大肠属金;阳:阳经。此为手阳明大肠经(金)穴,故名。位于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阳明之热、醒脑苏厥等作用。主要用于五官、外感时疫及神志疾患等。如青盲、耳鸣、耳聋、口干、齿痛、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中风昏迷;缺盆、肩、臂肿痛;食指麻木及急性胃肠炎等。本穴配合谷治腮腺炎;配少商、合谷治急性扁桃体炎;配其他十一井穴点刺放血治高热不退、中风昏迷;配尺泽、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肠炎。一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厉兑厉兑,经穴名(LìduìST4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井穴,五行属金。厉:指胃;兑:代表门。对内庭来说,本穴有如胃经之门户。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井穴 [ 最后修订于2015/6/25 14:30:20 共40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黄帝内经》当中有“脉”字一千一百余处,多是讲“经脉”与“脉诊”之含义。通过对脉的诊察,而探索脏腑经络疾病信息,这是古人掌握外在征象从而了解身体内部信息的重要方法。《素问·邪气藏府病形》云:“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在后世当中最常见的是“寸口脉法”——“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按寸、关、尺,力取浮、中、沉,把握“浮、沉、滑、涩”等几十种脉象,而推测病机。除此之外,《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人迎寸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和“尺肤脉法”。

其中,以神奇的“尺肤脉法”所言疾病信息最直观最具体,而因按指部位众说纷纭,终不被后世详尽阐述。

这部分诊法,在《素问·脉要精微论》当中是这样被记载的:“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翻译:尺肤之内两边的部位,可以诊察季肋的病情;尺肤之外,可以诊察肾脏的病情;尺肤之内,可诊察腹部的病情;尺肤的中段,其左外部可以诊察肝脏的病情,左内部可以诊察胃腑的病情,右内部可以诊察脾脏的病情;尺肤的上段,其右外部可以诊察肺脏的病情,右内部可以诊察胸中的病情;其左外部可以诊察心脏的病情,左内部可以诊察膻中的病情;臂内阴经所属的部位可以诊察胸前的病情;臂外阴经所属的部位,可以诊察肩背的病情;尺肤上部尽处之上的部位,反映的是胸部、喉部的情况;尺肤下部尽处之下的部位,反映的是少腹、腰股、膝部、小腿等处的情况。

如果按照杨上善、王冰等医家的看法,这种诊法就是诊尺肤的脏腑身躯分侯部分,即经文的字面意思,适合于脉诊法,如图所示:

另外,马莳、张介宾等认为尺肤诊法与寸、关、尺三部脉脏腑分侯等同。马莳注云:“后世王叔和之脉,其分部与此大同也欤。”第三种意见认为尺肤诊法是全身脉诊法,去义更远。古代对此经文另一类解译是:该经文表述了寸口脉象的脏腑定位关系。如清•周学霆《三指禅•六部脉解》明确指出:“六部之脉,候之寸、关、尺,出于《脉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关以候肝,左尺以候肾;右寸以候肺,右关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门,以明六部各有所属。”

此时诊断部位的讨论,关于诊断方法,则散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灵枢·邪客》及《灵枢·论疾诊尺》篇中。根据其与内在脏腑的对应关系,通过感知尺肤寒热、坚脆、大小、滑涩、缓急等触觉信息,判断脏腑疾病。但同样因为这些触觉信息缺少明确的度量尺度和临床可操作性,无法应用于实践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不能为后世医家系统明晰的把握而慢慢零星出现于世。

近年来,寿氏脉学创始人寿小云先生,在传承王金皋老师祖传脉法的基础上,以《素问•脉要精微论》和《素问•三部九候论》为根据,参考《难经》和藏医学《四部医典》等著作,确立了寿氏脉学疾病脉学理论体系。精准确定寸上、寸、关、尺、尺一、尺二等脉诊部位,直观诊断皮、脉、肉、筋、骨、脏腑等器官部,清晰的将脉象信息总结为振动觉、形态觉和温度觉等可以表述的指感触觉信息,并系统对接西医疾病名称。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脉象和器官缺失和植入等脉象信息能够全面获取。

寿氏脉学疾病脉法能够迅速识别出脑梗塞前兆、中风急慢性期、高血压数值、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肥厚、瓣膜病变、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肝胆肾前列腺结石、息肉、囊肿、肿瘤、妇科等临床疾病信息。当然不止这些,譬如细菌和病毒感染在脉象上都有差异。

另外,寿老师还首创了寿氏脉学心理脉法,直观感知患者心理状态。《素问•经脉别论》篇中,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  可见,中医所说七情致病,喜、怒、哀、思、悲、恐、惊等心理状态与疾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且都可以展现在脉象信息当中。寿氏脉学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心理状态脉象有肝郁、高兴、愤怒、郁怒、心情压抑苦闷、内心痛苦、紧张、逆反、心烦、生活艰辛苦、惊悸、恐惧、亲情缺失、凄凉悲伤、焦虑、抑郁倾向、抑郁症等上千种。

结合寿氏脉学疾病脉法、心理脉法、潜意识脉法和高层脉法,可以广泛搜集疾病、心理及致病原因等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的辨证论治、思考治疗方案才可能效如桴鼓。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