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连理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连理汤简介,第1张

《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处方理中汤加茯苓黄连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外受暑邪,内伤生冷,泄泻次数甚多,心烦口渴, 灼热,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每服15克,温开水调服。摘录《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证治要诀类方》卷一:连理汤处方理中汤加茯苓、连。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内蕴湿热,泻痢烦渴,吞酸腹胀,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作丸剂,名“连理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医略六书》卷十九方名连理汤组成白术3钱(炒),炮姜2钱,炙草1钱,川连1钱。功效温中清膈。主治胃寒膈热,格食心烦,脉细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白术培既伤之土,俾复健运之常,炮姜逐胃家之寒,得司熟腐之职,炙草和胃兼益中州之气,黄连清火专解膈间之热也。使热化寒消,则脾胃健旺,而纳化有权,清阳自奉,格食烦心无不并解矣。《症因脉治》卷二方名连理汤组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主治脾胃虚寒,湿热内蕴,寒热相搏,升降失常之呕吐酸水,顺逆,心痛,口糜,泄泻,腹胀者。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方中人参扶元补胃虚,干姜温胃散寒滞,白术健脾强胃,黄连清热凉膈,炙草缓中以益胃也。水煎温服,使胃气内充,则清阳敷布,而寒滞自化,升降如常,何呃逆之不痊乎。附注《医略六书》本方用黄连八分(姜汁炒),人参一钱半,白术一钱半(炒),干姜一钱半(炮),炙草五分,水煎,去滓温服。本方改为丸剂,名“连理丸”(见《医学金针》)。

详见百科词条:连理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9:16 共6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辨证论治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产后腹胀的穴位 2 治疗产后腹胀的方剂 3 治疗产后腹胀的中成药 4 产后腹胀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产后腹胀 1 拼音

chǎn hòu fù zhàng

2 英文参考

puerperal abdominal flatulenc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产后腹胀为病证名[1]。见沈明宗《医征女科附翼金匮》。

4 病因病机

多因败血阻滞,冲气上攻于脾胃,运化受损;或伤于饮食,损伤脾胃所致[1]。

5 辨证论治

若因败血阻滞者,症见不恶食,或呕多血腥气味,治宜调养气血,佐以消导,方用抵圣汤(半夏、陈皮、赤芍、泽兰、人参、甘草)[1]。

若因于伤食者,症见恶食或呕多食臭,治宜健脾消胀,方用平胃散加味(苍术、厚朴、陈皮、香附、人参、麦芽、神曲、甘草、干姜)[1]。

6

《医宗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处方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妊娠水肿胀满,喘而难卧。用法用量水煎服。胀甚者,加桔壳;腿脚肿者,加防己;湿喘者,加苦葶苈。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六《金鉴》卷四十六方名茯苓导水汤组成茯苓、槟榔、猪苓、缩砂、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分。主治妊娠肿满与子气,喘而难卧,胀满难堪;产后浮肿,喘嗽,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加减胀,加枳壳;喘,加苦葶苈子;腿脚肿,加防己。临床应用子满:李某某,女,29岁。26岁结婚,婚后6个多月早产1次。现第二胎怀孕7个多月。从第4个月起,周身出现肿胀,腹部尤甚,先后延医数人,内服40余剂中药,未见好转。现腹胀异常,四肢均有浮肿,自觉气短心悸,饮食少进,腰痛腿沉,白带甚多,行走困难来诊。处方: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5g,榔片5g,砂仁75g,木香35g,陈皮10g,腹皮15g,苏梗10g,当归10g,白芍75g。服药后胸脘略适,饮食稍增,尿量略多,守原方稍加减继服,10余剂后诸症基本痊愈,肿消痛减,惟体质较弱,改用当归散以善其后。

详见百科词条:茯苓导水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55:18 共5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脘的别名·胃管胃管为经穴别名,即胃脘,是中脘的别名。见《备急千金要方》、《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载:“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CV12,RN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

详见百科词条:胃管 [ 最后修订于2017/2/20 10:52:58 共70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足太阴脾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P。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五行属土。本经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蹠骨小头后的太白,向上到内踝前边的商丘,再上行于胫骨内侧后,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到足厥阴肝经之前,向上走在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脏,联络胃腑,向上贯穿膈肌,行于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行通过横膈,流注心中,经气于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足太阴脾经是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本经腧穴多用于治疗脾胃、心、肺、肝、肾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例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痛、厥冷等。

详见百科词条:足太阴脾经 [ 最后修订于2017/2/3 23:50:08 共497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足太阴脾经如下:

三阴交为经穴名(Sānyīnjiāo SP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别名承命(《备急千金要方》),太阴(《备急千金要方》),大阴(《经穴汇解》)。三阴指足三阴,交即交会,此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腹痛,胸腹胀满,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痢疾,便溏,呃逆,呕吐,纳呆,食饮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血崩,死胎,恶露不止,阴挺,经闭,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下垂,痛经,难产,产后血晕,不孕,带下,恶露不尽,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 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异常,阳痿,早泄, 痛,遗精,白浊,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足痿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足痿,瘾疹,神经衰弱,黄疸,痃癖,症瘕,血晕,七疝,癫痫,痴呆,不眠,疮疡,手足逆冷,股膝踝内侧肿痛,肾炎,肾盂肾炎,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减退,小儿舞蹈病,下肢神经痛或瘫痪,癃闭,淋证,便秘,癫狂,痫证,精神分裂症,脏躁,下肢痿痹,眩晕,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乳糜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膝,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糖尿病等。

详见百科词条:三阴交 [ 最后修订于2018/4/19 8:58:21 共555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现如今,国民的 健康 意识日益增强,大家对 健康 、医疗的专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度也越来越高。于是,当下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了医学科普的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科普讲座较为多见。而在电视剧《老中医》的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翁泉海开设免费医学讲堂,他跟百姓们讲中医知识,普及用药常识,大家伙听了都连连叫好。

在讲课过程中翁泉海提到: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医理论至深至要,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大道至简,悟在天成,需要我们后人躬下身去,细心地体会研究。但也不能一味地推崇古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举例古籍中药用“鹊巢”治疗漏下之症,是由于鹊巢高而坚固,实则这种理论毫无根据,不可取之。今天我们就聊聊中医古籍中出现的一些中医用药糟粕。

毛笔头篇

1小便不通,数而微肿:用陈久笔头一枚烧灰,水服。

外国人基本不用毛笔,此方若真有效,想必来中国代购最多的应该是毛笔。

2心痛不止:败笔头三个烧灰,无根水服,立效。

看来需要普及软笔书法,不然没有足够的“败笔头”供应。

3难产催生:用败笔头一枚烧灰研,生藕汁一盏调下,立产。

若此方有效,妇产医院和妇产科的大夫看来都得失业了。

妇人病篇

1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

想必妇人哪怕血崩,也不想服药。

2崩中下血:陈年蒸饼,烧存性,米饮服二钱。

陈年蒸饼?是82年的吗?

3令妇不妒:取妇人月水布裹蛤蟆,于厕前一尺,入地五寸埋之。

看来卫生间里需要开辟一块土地了。

4女人阴痒:炙猪肝纳入,当有虫出。

想必此虫是馋虫。

5妇人血病:五色带下,白马左蹄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左蹄这么好使?此白马右蹄跛了?

老鼠篇

1小儿症瘕:老鼠肉煮汁,作粥食之。

看来猫咪们一定不会得症瘕。

2水鼓石水,腹胀身肿者:以肥鼠一枚,取肉煮粥。空心食之,两三顿即愈。

瘦鼠不行吗?胖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3乳汁清少:死鼠一头烧末,酒服方寸匕。勿令妇知。

勿令妇知,这点很重要。

4大小便秘:雄鼠屎末,敷脐中,立效。

立效?看来此方应在厕所使用。

粪便篇

1解一切毒:母猪屎,水和服之。

感觉母猪屎大蜜丸会畅销,安宫牛黄丸的地位岌岌可危。

2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敷之。曾经效验。

为什么都是雄鼠?难道粪便也有性别歧视?

3风虫牙痛:白马屎汁,随左右含之,不过三口愈。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糖了。

4水肿尿涩:用乌犍牛尿半升,空腹饮。小便利,良。

半升不算多,尿到病除。

5小儿夜啼:牛屎一块安席下,勿令母知。

继勿令妇知之后,勿令母知。

6小儿霍乱猝起者:用白狗屎一丸,绞汁服之。

原来“铲屎官”由此而来。

7疳痢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渍一夜,绞汁顿服,日午乃食。极重者,不过三服瘥。

吃什么都讲究一个“鲜”字!

这些并非偏方和恶搞,而是真实记载在中医经典古籍中的,中医发展的过程也是吐故纳新的过程,例如医学与巫术曾经结合,后来还是走不到一起。现在的中医院校、中医专家都在努力剔除中医里的糟粕,只是在民间仍然残留死抱着糟粕不放的现象,有的地方还发展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这是中医不能允许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 养生 ,听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翼》卷十五 21 方名 22 胃胀汤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胃胀汤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胃胀汤 1 拼音

wèi zhàng tāng

2 《千金翼》卷十五 21 方名

胃胀汤

22 胃胀汤的别名

胃服丸、补脏汤

23 组成

人参1两,茯苓2两,橘皮2两,干姜2两,甘草(炙)2两。

24 主治

胃气不足,心气少,上奔胸中愦闷,寒冷,腹中绞痛,吐痢宿汁。

25 胃胀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水2升,于铜器中火上煮1沸,不能饮者,服1升,1日3次。可长服。

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7 附注

胃服丸、补脏汤。

古籍中的胃胀汤 《妇科秘书》: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

用童便灌之即下,或乌梅肉十枚研烂,入生姜三片,煎汤灌之亦下,取酸以降敛之,兼辛以散火气之逆也。又有

《本草经解》:[卷四金石部]芒硝

气寒。味苦。无毒。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芒硝气寒。

《医心方》:[卷第二十九]治饮食过度方第十七

无面者孽可用之。《新录方》治食伤饱为病,胃胀心满者方∶十沸汤,生水共三升饮之,当吐食出。又云∶灸胃管

《医心方》:[卷第九]治谷劳欲卧方第十三

服之,覆取汗。又方∶食伤饱为病,胃胀心满者∶灸胃脘七壮。又方∶十沸汤,生水共三升饮之,当吐食出。《医

《症因脉治》:[卷三肿胀总论]内伤腹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