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的象征意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祠堂的象征意义,第1张

祠堂的象征意义

 祠堂的象征意义,祠堂是我国珍贵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建筑,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得到了更集中的关切。以下分享祠堂的象征意义。

祠堂的象征意义1

  祠堂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一、传统的作用:

 1、祭祖:祠堂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地方。

 2、正俗:是家族宗亲联系、汇聚、议事、定规、处理族里大事和“正本清源、认祖归宗”的活动地点。兼有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处。

 3、教化:是族人进行礼制、礼法、礼教宣传教育的活动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4、权利:是宗族以族长为代表的最高权利机关和权威的象征。族长由宗族推选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

 5、法庭:是传统上的道德法庭,族长有绝对的行权权威。是处理家庭内部事务、树优立榜、赏勤罚懒、化解纠纷、处理矛盾的地方。凡有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罚,直至驱逐出本族。

 这五项作用,其中祭祖与正俗过去现在都一样,只要不是搞封建迷信活动,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至于教化、权利和法庭的作用,尤其是法庭的作用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只能在国家体制、法律、法规、规定和准许的范围之内,主要对团结、凝聚族人合力和约束族人不良行为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现代的作用:

 祭拜的含义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寻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敬祖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的一个追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依托与精神安慰的传承。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每天都只是跪在祖宗的灵前,很虔诚、很恭敬地祈祷祖先来保佑庇护,而不去劳动创造,结果只能是饿死。

 因为仅凭祈愿,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所以明确祠堂的现代作用意义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祠堂的作用在保持了祭祖和正俗的基础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结交流的基地:族人通过在祠堂内进行一系列传统健康有益的活动,进一步调动族人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达到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2、传承和发展乡俗文化的平台:祠堂本身就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地,也是一个地域的民俗博物馆,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社会历史作用;族谱、族规、族训的文化渊源,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

 达到了解家族、传承、变迁的缘由,掌握家族、民族历史,进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同时影响、教育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家族、社会、国家更加兴旺昌盛。

 3、促进与搭建和谐的载体:家族建立一系列的“扶贫助残、奖勤罚懒、标榜立新”等制度,开展“树新风、扬正气、尚科学、促和谐”为主旨的活动。促进家族内部比、学、赶、帮、超,比贡献、学科学、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贤。

 全面杜绝黄赌毒盗,弃恶扬善、崇贤举廉。对特殊困难族人给予资助,对在各行各业对社会、家族做出突出贡献的族人给予表彰奖励,并在祠堂建榜铭文,在族内广泛宣传学习,对个别族人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从而达到族内的事务有人管,族内好事有人传,促进家族内部和谐统一,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和谐。

  三、建立词堂的深刻意义

 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象征,其含义与意义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要的精神遗产和精神基础。

 1、感恩报效,行为表率:简单地说就是知恩回报,为人作表率。前面讲了祭拜的含义是崇敬和缅怀,感悟宽厚与仁爱,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寻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通过祭拜的过程,继承先辈的优良品格与道德风范,感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勇于开拓和无私的奉献。深刻认知“树本有根,水本有源”,人的根本是祖先。

 没有祖先,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何来我们?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首先报效的行为就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不离不弃。特别是在老人长辈年高体衰多病需要照顾的时候,更要倍加关怀、关心、呵护、爱戴他们。侍汤奉药,洗衣送饭,问寒问暖,让老人在人生的暮年切身感到子女的孝顺与敬俸,安享晚年。真正达到为老人养老送终的目的。

 二是言传身教,感化子女。学习礼俗,尊重掌握传统道德修养,温故而知新。给孩子讲解祖先开拓创业的历史,历代贤祖的品德风范与功绩,让孩子了解过去的社会历史状况,继承先祖品格作风,知过去想未来。同时,行为与言谈举止给孩子做表率,“知贤能任,知耻而退”。为人行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张扬,不喧躁;

 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伸张有度。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孩子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目标,积极努力奋斗。三是厚积而薄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也是一样,根深叶自繁。要博爱、多学少抱怨;体健时多劳,心静时多思,怡情养性,大智若愚,知足常乐。

 2、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俗话说“创业难,守成更难”。这个“更难”难在哪里呢?难在了没有发展,没有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创造。一口只够10人吃的水井,到20个人的时候吃水就成了主要问题!再往后,如何守?难不难?真的好难呀!祖宗创的家业再大,留的再多,金山银山,后人不思进取,不劳而获,坐吃山空,只能坐以待毙!

 所以,发展是硬道理!继承先辈坚忍不拔的开拓创业精神,不断的开拓进取,谋发展,而且要谋长远的发展,谋世世代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家族进一步兴旺发达。还有,要有忧患意识,要实事求是,不能好高骛远。我们在做事时常常把“最好”挂在嘴边。“最好”是个极限词,空前而绝后,意为终止了。

 人们常说“日中而西,月盈则虚,”什么事情都是盛极而衰。从发展的角度看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试想,如果我们祖先把什么事情都做的天衣无缝了,那我们后人岂不是无所事事而游手好闲了?要“常留三分田,待凭后人耕”!上对祖宗,下对后人,都有个交待,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做绝做完。

 总之,继承和发展就一句话:人不能无所事事,要劳动,要创造。幼年时好学上进,成人时认知本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各尽其能,各出其力,代代袭承,才能从本质上“光宗耀祖”,才能使我们的家族永远繁荣昌盛!

祠堂的象征意义2

  一、祠堂是什么呢?

 祠堂是举行祭祀的建筑场所,是我们追慕先祖的地方。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根深才能叶茂,祠堂浇灌家族的根,浇灌祖宗,礼敬天地。这就是祠堂在深层次的自然实质意义。

  二、祠堂的出现

 在宋以前,华夏守礼延续的是礼经。宋代的时候,因为时间相去久远,三代之礼的延续有很多已经不适合那时候的要求了。所以朱子根据当时情况重新制礼。这就是《朱子家礼》中提到的:

 三代之际,礼经备矣,然其存於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虽或酌以古今之变,更为一时之法,然亦或详或略,无所折中,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於实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礼之士,犹或不能举其要而因,於贫窭者,尤患其终不能有以及於礼也。

 意思是,随着时代变化,礼也应该随之而变。三代之礼虽然完备,但是很多节文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时代了。当时的饱学之士虽然根据三代之礼以及现实情况进行了酌情的变化,但是详略不一,没有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进行普及推广。

 甚至有的忽略了根本而逐末,或者不重视内在之实而只重视外在节文。从而导致有志好礼之士,不能列出要点而遵从。贫困的人,忧患自己终老去世之后没有可以遵从的仪文以符合礼。

 是以尝独究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於其间,以为一家之书。大抵谨名分、崇爱敬,以为之本。至其施行之际则又略浮文务本实,以窃自附於孔子从先进之遗意。诚愿得与同志之士熟讲而勉行之。庶几古人所以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犹可以复见,而於国家所以崇化导民之意,亦或有小补云。

 于是朱子遍览古籍,遵循大原则这些不能变得。而进行损益。大体以诚敬,忠恕之道的原则,以为礼之本。在实行的时候既能体现礼之文而又能重本务实。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慎终追远,以及教化民众的意义。

 在三代以前庶人(普通老百姓)是无庙的,而朱子于此时明确提出了“祠堂法”。这就是祠堂正式的起源了,从此祠堂开始正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其重要意义一直影响至今。

  三、有关祠堂历史的演变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追溯历史的沿革,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农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

  四、目前现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状况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每个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只不过大姓有权人家的祠堂建得豪华气派;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则简单。祠堂在文革之前,每一个县域完好祠堂据不全统计也有几十座,而这些原有的祠堂因历史上数次动荡和岁月侵袭,或在“文革”后被拆除重建学校或建粮站等,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

 祠堂的规格不等祠堂有三进五开间,白墙青瓦,流檐翘角,也有三进多开规模这宏大的,点地几十亩题匾高高悬挂,雕刻着龙、虎、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岩石鼓分立在门的两侧。多数高规格祠堂建筑为木质结构,有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

 一色青砖砌成的山墙气势恢弘,上百米之长,近6米高,看不见一丝岁月侵袭的痕迹,墙钉颗颗可见,墙的侧门上方石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畅醒目。建造祠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识,在祠堂空旷的广场的上有水塘等配套建筑,可惜一大部分先后毁于历史上的多次动乱战火。

 解放后祭祀祖宗被当作一种“封建事物”废除了,旧时的宗祠成了教书育人的学校,继续为家氏子孙造福,培育了一代代族氏后人。

  五、祠堂保护采取的几点措施

 如今,大多数宗祠、年入失修出现残破的痕迹,无人正常看管(因为没有经费发工资),这就迫切需要文物部门牵头调查、论证,或出资进行一次大的修缮,还祠堂本来的真正面目,使祠堂长久的保存下去。老祠堂虽然“贵”为文物,但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拿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拨出一定的保护经费修缮费。

 只是让保护工作停留于口头上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是无济于事的。当前,分布农村的老祠堂反映了这个地区乡村文化和古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些始建于明清的祠堂更是宝贵中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一些乡镇、街道、姓氏家族有组织的开始重修祠堂,过去的`老祠堂的风格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甚至被破坏,应引起有关文物部门重视。人们呼吁,重修老祠堂时应注重保护它原有的风格,修旧如旧,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一件都不能少,这是它的历史价值体现,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后人一定千方百计加以保护,这是历史赋予的光荣责任。

 1、建立古祠堂长效保护与管理机制。上级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年对现存的祠堂进行一次调查摸底,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保护管理制度,祠堂中各种物品要逐件登记造册,做到有和文字记载,有编号,有专人保管,方便人们的查阅。

 2、建立看管与居住配套制度。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古祠堂、或是那些古民居、古屋类的建筑最怕的就是无人居住,因为长期不住人,不透光线,屋内潮湿,对屋内和设施有较大的朽蚀作用。

 没人住的房子会因缺乏人的照看而缩短寿命,而有人居住的房子,反因有人居住而被悉心照看和护理而延长寿命。因此,有专人看管和长期居住祠堂内,对老祠堂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3、改建、维修祠堂必须维持其原风格。要使历史珍贵文物不遭受到肆意破坏,族亲们的关注最为有效,可在道路要道口或祠堂周围要建立永久性宣传牌。

 积极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意义,让全社会关注爱护祠堂文物,文物部门要在保护历史文物原貌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的维修建议,各级政府也要出面协调,落实相关资金来源,采取多方筹集的办法:一是主管文物部门拨一点,二是地方政府支持一点,三是祠堂姓氏的族亲老板们赞助一点,保证祠堂看管和维修有充足的资金。

 4、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开拓旅游景点。对古祠堂文物要面向游客开放,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可收取部分费用,作为祠堂的维修资金,又可让更多的人的了解祠堂丰富的文化底蕴,凭吊古迹,日月生辉,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祠堂,不单是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祠堂,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

 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

 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保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

 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在朱熹时期,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正因为这样,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祠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缘观念也应运得以强化。可以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我们现在提倡的良好家风,实则就是祠堂文化的流转,家族文化的延伸。曾国藩的田园思想就是基于保存曾氏家族的理想,这种思想非常接近孔夫子的家族制度。曾国藩身居显要,而其致子侄辈的家书中,殷殷切切的,皆是戒奢戒侈的劝导。在一封家书中他写道:家中种蔬一事,千万不可怠忽。

 屋门首塘中养鱼,亦有一种生机,养猪亦内政之要者,下首台上新竹,过伏天后有枯者否!他所以有此等勉励朴素勤劳之劝告,是因为他从心底希望家族壮大繁荣。曾国藩以为:大抵仕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只能延及一二世;

 经商贸易之家,勤勉俭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若能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则延泽可及七八世。朴素能令家族繁荣持久,又何尝不能令国家繁荣持久?

 家族文化是中国宗祠文化的呈现。家族文化缩小了就是小家文化,放大了就是民族国家文化,祠堂是家族文化的支点所在,所具备的尊敬先人、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的作用,与建设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不谋而合。家和则国和,族兴则国兴。祠堂里的祖训族规,那些教人学好向善、爱国兴家的内容,是具有永恒的价值的。

祠堂的象征意义3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家族尚不多,便置祠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祠堂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源远流长。祠堂文化作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一、祠堂的由来

 祠堂起源与始祖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集团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在居室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求神的场所,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称。

 宗族通过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来体现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则,显示宗族至尊的特权。祠堂也就成为宗族祭祀的圣地,它象征着宗族的团结。也有人祠堂理解为死去祖先的家,神灵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阴灵的场所。

 凡祀帝王先师的祠宗庙,而祀公侯、先贤的称为祠,这些宗祠均为官庙公祠。只有宗族为先祖所建的祠庙,才是通常真正意义上的祠堂。

 每姓必建祠堂,必安显祖,名门大族还建多处祠堂。如:杨、顾、朱、王等姓氏,又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别。较多的祠堂附近,就是他们的祠田、祠产。

  二、祠堂的构成和分布

 (一)祠堂建筑:它是全族祭祀的场所,是用来对族众进行尊祖敬宗为主题的礼仪宣教的所在,重在精神上教化族人。

 (二)祠田族产,是全族的公产,大多由族内各界人士募捐义赠,也有的是族内某人的遗产或贤达受封爵、赏赐田产的一部分,祠田多寡不一,无锡地区有些宗族富甲一方,祠田广达数千亩之多,它主要用途之一是用来赈灾恤族、救济本族贫苦族人,它是古代社会福利保障的一种初级形式,重在从物质经济上团聚族人。

 (三)宗谱、家谱、家乘等谱牒文献的编修。宗谱最直接反映该宗族及其成员的历史,它是通过对该宗族的祠堂组织、职能机构、血缘、世系、祭祀活动、宗规家训、宗族田产、恤义学等基本内容,作多方面的完整历史记载,使同族人明根论辈重在维系族众的血缘联系。

乡村名人是乡村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他们出身于乡村,带着家乡给予的精神烙印,将乡村的精神文化弘扬光大,又用自己的学识能力回报反哺乡村。其是对乡村文化最好的践行者,也是发展升华了乡村文化。

如荻港有“方园斋”斋主章明夫这样为保护古文化而努力的人,他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钻研、收集成了一个在古钱币界让大家称奇的藏家。抗战期间,青年农民李泉生带领着长超乡一带的民众,自发成立“人民抗日义勇军”。这支部队在和孚、长超一带袭击日军运输船只和车辆,开展敌后游击战,被群众称为“长超部队”或“李泉生部队”。有荻港章氏族人网罗搜采,寻得先代诗若干,并分任编校,族人踊跃的赞助资金,于是成功编写完成了《荻溪章氏诗存》其中的诗句记录了章氏家族人的宦游客旅、乡愁归思,荻港的民风物产、风俗景色。描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农家生息、养蚕、排涝文化和自然风貌、水乡特景及书塾文化。

这些乡村的名人本身是乡村文化承载者,他们也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落叶归根,饮水思源,这是我们血脉中最传统的思想,乡村文化的保存与发展需要每个人的付出与努力。当今乡村文化的复兴,离不开每个从乡土走出来的人们。

文学院“静探和孚,恪修文志”湖州和孚镇古建筑寻访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游和顺古镇那天,天蓝云白,日暖风柔,气候怡人,给人以感觉上的坦舒。

但对于自己来说,不知何故,那天却有些不在游的状态,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心绪散荡,竟一路独自随行,致使同伴觉我恍然迷钝。有心细的同伴抽空陪我些许路程,使我尤为感动。

但这美景的魅力也就在于:即便你漫不经心,悠然而过,甚或偶尔一瞥,却也会过目难忘,会时不时地挠拨你的神经,使你不得不想起它来。

对于和顺古镇,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时间已经过去近二十余日,却常常纠结于心,不得不动笔写些什么。

对于和顺古镇,之前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只是说要去云南腾冲,匆匆地做些功课,才知道这距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的边陲小镇,却有一番别样的风貌,在那静静地等待着你去品尝。

据说这和顺古名阳 温暾 ,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 和民 顺”之意,雅化为 和顺乡 。单凭“和顺”这名字,就给人一种舒适感,使你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所期之境界,定与“和”、“顺”相关,确也正照应了人们的某种内心希求。

那天,未及古镇,远远望去,便感一马平川的宽阔。走进古镇入口处,放眼一看,清溪荷塘,亭榭短堤,古树新绿,顿觉特别的爽清。据说这涟漪的荷塘,在荷花盛开的季节,满塘的荷叶连成一片,微风一吹,涩涩地飘摇,美得让你的眼光都不知如何地放置。

一路走过,这古镇自然的景观,确实养眼媚目。但隔了这些时日,现在却也记不起都叫什么所谓了,只是觉得这草草木木,塘塘水水,除了名称与所在的地方与别处不同外,其它也并无太大的差别。倒是那人文的所在却是独有,使你过后历历不能忘怀,印象久远深刻。

要说和顺最有名的人文景观,我看当属有“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美誉的和顺图书馆。一个小镇,有如此之文化之宝,确属不易。

说这图书馆有名,一是因其历史久远。图书馆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后来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如今已经有了近90年的历史,确实无愧于“文化之津”的匾额高悬馆首;二是因其藏书丰且多珍籍。图书馆迄今藏书7万多册,古籍善本珍本如《大藏经》、《英武殿丛刊》、《四部丛刊》等万余册。如今,如果在一个村镇建一个图书馆,馆舍及7万余册图书倒未必很难,若弄这么些古珍的东西恐怕不易;三是因诸多名家题字留跋。文化名家题字赞誉,落名留念,也是一文化景观扬名的重要所在。和顺图书馆不缺这口,只看那胡适、于右任、熊庆来、廖承志、 李石曾 等大家题词的匾上墨宝,也够你啧啧而叹了;四是因其有用不成摆设。据说这图书馆并没因其有名而拒读者于门外,不像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宁波“天一阁”,把藏的好书古书束之高阁,好书不能供人阅读,实在有些可惜。

再说艾思奇纪念馆。对于艾思奇和其《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我倒是有所闻,但却不知道这位我国现代著名 哲学家 是和顺古镇人。

“艾思奇纪念馆”并不怎么大,但院内串楼同栏,点缀西式阳台, 环境 却是清幽典雅,尤其是中西合璧的房屋建筑风格独具,给人印象颇深。

我喜欢读书,但《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确实没有系统读过。据说这两本著述通俗易懂,但却阐述了深刻的自然规律人生道理,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为大众理解和接受,并融于生活、指导人生,这也许就是大众哲学家艾思奇的伟大之处。

和同事在艾思奇雕像前留影,疏忽了环围雕像的草坪,引得工作人员的批评。无需理论,在哲学家面前领悟一番生活的道理,又有了另一番收获。

距和顺图书馆几步远的坡上是滇缅抗战博物馆。因为曾经从戎行武,如今从事工作又与研究历史相关,对这反映历史的博物馆自是不能错过,必得一看。

博物馆沿街的墙用火山岩石砌成,墙面凸现“滇缅抗战博物馆”大小不一的七个字,藤萝密密地沿墙顶垂下,似祭奠的花束;庭院中央的雕塑,几枚弹头拥着大炮弹壳,壳面下刻红色象征胜利的“V”,上刻“PEACE(和平)”,炮壳顶端矗立十字架,停有两只展翅的和平鸽,寓意不言自明;展厅内,玻璃展柜刀枪透出斑驳、衣袍家书染血,墙上照片妇女坐地敲石、男人赤膊筑路,可见当时战争之惨死,军民之同仇敌忾。

参观诸如此类的场馆,总会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便有意匆匆而过。现在回想起来,心中还是忐忑,便就想起了这纪念的意义应在于缅怀记起,激发情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

沿着小河和 荷塘 ,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矗立水边,原来这就是全国独有的和顺洗衣亭。这洗衣亭可以洗衣、纳凉,也可以遥望远方,寄托相思。

说起这洗衣亭的由来,总会有一种温暖中透出的寒意。说温暖,是因为这亭子是走出去闯荡的和顺男人们,为了让家中女人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特意而建,是他们对自己女人最平易的馈赠,着实其情融融,其意切切。但这种建造,却也透出了无奈的奔波,透出了无影的等待,透出了无归的失望。

和顺男人婚后,为生活所需,就要参加马帮走出去,在滇缅道上跨越关山险阻。家中女人含辛茹苦,默默过着无情无声的日子。每逢年关,男人们要回来,村口的洗衣亭便成了女人守望的地方。想那女人,洗衣时盼想男人归来的那份心情,却应是何等的焦灼,不知有多少那痴情的女子,落锤于纤手,却也感觉不到疼痛。

有些却再也没有回来,有的落定他乡,有的遭遇不测。年复一年,这洗衣亭里等待的一些女人,终于没能盼回“走夷方”的男人,只留下自己,孤零零地黯然神伤。

守寡的女人终身不再嫁人,直至命归黄泉。漫走和顺街道,你会看到那不一的贞洁牌坊。这牌坊是如何地立起,有何种的意蕴,我不想探个究竟。但透过这牌坊,我总感伤于这守寡妇女的命运,平添了许多悲的情感,不忍心在此处过多地逗留。

……

我是一个多虑的人,即将写完这篇博文的时候,我忽然莫名地惆怅起来。这惆怅的根源,却是因我突地想到了一些相仿的名胜之地,因出名而变得游者蜂拥,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以保护开发的名义,破坏了原有的生存和生态;因过分地把握商机发展,而染污了那里纯朴的社俗民风。

我有些担心起来,这以低调古朴和谐安宁而闻名的和顺古镇,是否会真的能把持住自己,不会“被人类自己发动起来的各种自动化力量”埋葬,不会被自我的虚荣或世道的潮水推着变得张狂或者媚俗?

此时的我,耳边仿佛隐约地传来行走在和顺古镇时那叮当挖掘和敲打声。但愿这敲击是在为保护和顺的本真立碑警示,而不是为遗产的牺牲凿刻墓碑!

ONCE影像的读者“小山楼”向我推荐了肥城市孙伯镇南栾村,山东省首批300个“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之一。以往每次在泰东路上经过南栾村都想进去拍摄,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单位-南栾村

按照惯例,进村后先把整个村子先走一遍,摸清大概情况后再依次进行拍摄。村里的老房子很多,以村子中间的主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以李氏碉楼为代表,东部以朱氏老宅为代表的。很多房子保持了原有的样子,但也有很多用青砖重新建造的房子,几百年的青砖也为这些“新”房带来了别样的韵味。

▲村里遍布沧桑古朴的巷道

▲这一处院落的门楼保存完好

▲ 历史 与现代混搭

▲小朋友告诉我,他姓刘,有门楼的院落是他爷爷的,而且在村子南面还有一个院落也是。

▲村子东边的一处老民居。

村子东部的一条大路上有一口古井,古井的旁边就是南栾村曾经赫赫有名的朱进士老宅,几百年前曾是一个漂亮的大院落。

▲古井

朱缁衣,字展宜,其先祖自明朝便卜居于今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孙伯镇孙西村曾发现清代《朱氏祠序》碑石。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朱缁衣中乙未科进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朱缁衣始任富顺知县。在任五年中,朱缁衣“政治具举”,治县理政受到老百姓赞许。

朱缁衣的才干很快受到“宪司”赏识,“廉其能,旋因公去职”。可老百姓不答应,于是“邑人攀留”朱缁衣在县城设教。最终,“邑人”的诚意留下了朱知县。于是,他选定万寿寺为富顺子弟传道授业。难能可贵的是,身为知县大人,朱缁衣衣着打扮不饰华美,“夏不葛,冬不裘”,一袭土布棉衣与寒门学子们共度寒暑,“循循善诱”之功引得众多学子崇拜。一时间,从学者众多,如乾隆十三年戊辰科进士晏玿及举人陈岐、郭中、胡柏龄、胡椿龄、吴允观、张愈显等皆出其门下。

朱缁衣一生著作颇多,除道光《富顺县志》提及的以外,还有《沁心编》《皇华记》《制艺》《迂叟吟》等。其中,《皇华记》(一卷)为仅存遗书,书名取自《诗经·小雅》的篇名“皇皇者华”,即“君遣使臣”之诗,表明使臣秉承国君之明命,重任在身不辱使命。书中记录了朱缁衣在富顺知县任上曾奉檄押送军粮往返西藏数月的旧事,所记藏区山川道路及风俗物产颇有史料价值,成为富顺乃至内地援藏的早期珍贵文献。

▲由老井向西就是朱氏老宅,在大门口可以看到东西厢房。

▲房顶已经坍塌,这样看老宅在建国后进行过修缮和改建,幸运得以保存至今。西厢房的老大爷在看电视,我想登门拜访,但大爷躲开了,我没有贸然打扰。

▲“小山楼”于2017年拍摄的照片,没想到坍塌的速度如此之快。

▲东厢房

▲朱氏老宅北面的古民居,以前应该也是朱家大院的一部分。

南栾村最值得一看的除了朱氏老宅,还有村西的李氏碉楼。

碉楼高出普通的民房很多,比较显眼,起初走错了地方,经过询问找到了李老家里,李老夫妻二人经营着一个小商店,得之我来意后热情的带我去参观碉楼。经过一个小胡同,李老打开了一道门,进去就是碉楼所在的院落了。碉楼虽只有两层,但是地基很高,看上去像有三层。建筑风格与东平前口头村的戴家楼一致,应是明朝所建。

▲进入院落,碉楼确实别具一格

▲碉楼北墙破了个大洞。

▲沿此台阶上去就能进入碉楼了

李老告诉我,他并不知道这个碉楼的年代,祖上也是从别人手中买下了这个院落。前几年有德国人来参观这个碉楼,拍了很多照片,做了文字记录,并对碉楼能够保存至今赞不绝口;也曾有人到他这里想要高价购买青砖,卖到西安去修复古城墙,李老没有同意。我想起了马代村的姜老, 历史 遗存和民间文化的保护离不开守护人的 文化责任感和文化良知 ,即使他们没有这样的自我认知,但内心的责任感驱动着他们要去保护。

▲碉楼的正面

▲碉楼的内部,屋顶几乎完全坍塌

在与小山楼的讨论中,我们一致认为这些古民居已经失去了和现代生活的链接,在村里居住和生活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地方在搞社区建设,村庄合并,生活和管理也越来越现代化,传统的东西在丢失,即使老屋及时修缮,也是面临无人居住和维护的尴尬,这真的是古村落保护的一大难题。

我想即使这些古民居再也无法与这个时代发生关联,只要它依然矗立在中华大地上,它所承载的 历史 和文化就不会消失。

参观完碉楼,李老热情的请我到家里喝茶,盛情难却。李老告诉我村里曾有十个庙,他小时候还有三四个庙尚在,而且还有很多碑刻,虽然碉楼幸免于难,但庙和碑刻在文革中损毁了,已全无踪迹。李老是高中生,曾就读于东平一中,但因文革没能参加高考,当时的东平一中还是冀鲁豫第七中学,后来回村里小学做了老师。

早在2017年时,山东省就着手修缮这些古民居,公布了300处文化遗产名单,其中泰安市就包括南栾村的李氏碉楼和朱氏老宅,还有东平常庄村的颜氏家庙和前口头村的戴家楼等,如今3年的时间过去了, 上述这些古民居、古建筑仍未得到修缮 ,常庄村的颜氏家庙更是被村民围起来做了鸡圈。

▲常庄村颜氏家庙

就在要结束拍摄离开时,我在村西看到了一处影壁,南北两面的画面都脱落了。

▲影壁的底座是由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其他则是用青砖建造。

▲仔细辨认石碑上的文字,是一块土地庙碑。

历史 在这里 破碎,交织,沉淀 ,写在了南栾村这本地书上,留给我们重新拼接,还原的机会,这就是活着的乡土 历史 和文化。中国迅速的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们不顾一切的奔向城市,拥抱精英文化。 社会 转型和时代的进步我们不可否认,只是村庄渐渐的空了下来,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只剩下老人在坚守,破旧的老屋无人修缮,大量民间文化传统失去了载体,迅速的瓦解,直至消失毁灭,如今人们感慨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越来越没有味道大概也源于此吧。 然而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参与者和塑造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 情感 载体, 保护这些古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根基,否则数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灿烂的民间文化只能存在于记忆和文字中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