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圣消毒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通圣消毒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通圣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伤寒全生集》卷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通圣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65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通圣消毒散 1 拼音

tōng shèng xiāo dú sǎn

2 处方

防风 荆芥 连翘 赤芍药 当归须 黄芩 麻黄 栀子 青木香 黄连 黄柏 石膏 滑石 大黄 朴消 牛蒡子 川芎 桔梗 元参 蓝叶 甘草

3 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泻火通便。治时毒肿痛,表里俱实者。

4 通圣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上药加薄荷,水煎服。

大便利,去大黄、朴消。

5 摘录

《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6 《伤寒全生集》卷四 61 方名

通圣消毒散

62 组成

荆芥、防风、白芷、连翘、甘草、川芎、当归、薄荷、黄芩、山栀、滑石、桔梗、石膏、芒消、大黄、麻黄、牛蒡子(1方用犀角)。

63 主治

头面肿大,目不开,鼻塞,口干舌燥,烦渴,内外有热,或咽肿痛不利,或内热大便秘结,脉洪数。

64 通圣消毒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65 加减

肿不消,加重牛蒡子,再加玄参。

古籍中的通圣消毒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时毒

以五利大黄汤。表里俱实而不解者,解表攻里,以通圣消毒散。表里俱解而不消者和之,以劫瘴消毒饮,肿甚痛

《伤寒括要》:[卷下]大头瘟

荆芥败毒散)发于鼻额。以至面目闭。阳明也。(通圣消毒散)发于耳之上下前后。并头角者。少阳也。(小柴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疔疮

畔红赤渐散,开阔走胤不止,此名疔疮走黄,宜以通圣消毒散,通利两三行,次去大黄、朴硝,调理而愈,或解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五瘟疫门]药方

身痛,羌活、防风、芍药俱宜加之。(《集成》)通圣消毒散治时行疫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鼻塞口干舌燥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十七节·赤膈伤寒

目录 1 拼音 2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3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主治 45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5 《卫生宝鉴》卷九 51 方名 52 消毒丸的别名 53 组成 54 主治 55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57 各家论述 58 附注 6 《普济方》卷二七三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消毒丸 1 拼音

xiāo dú wán

2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21 方名

消毒丸

22 组成

黄耆1两半(蜜涂,慢火炙),荆芥穗1两,枳壳3两(汤浸去瓤,切作片子,麸炒**),薄荷叶(去土)半两,皂角子仁1两(炒令香熟),槐花1两(炒赤),蜗牛14枚(炙,去壳,焙干)。

23 功效

消毒定痛。

24 主治

肠风外痔,结核,或痒或痛。

25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至5070丸,食后茶清送下。

2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31 方名

消毒丸

32 组成

白僵蚕(炒去丝嘴)、牛蒡子(微炒)各等分。

33 主治

喉痹口疮,腮颊肿痛。

34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含化。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5丸。

4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41 方名

消毒丸

42 组成

五倍子1两,马牙消1两,甘草3分(生,锉),蓬砂半两,白矾(熬令汁枯)半两,升麻半两,马勃半两,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龙脑(研)1分。

43 功效

化涎生津。

44 主治

脾胃毒热上攻,咽喉肿痛。

45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

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糯米饭为丸,如鸡头子大。

5 《卫生宝鉴》卷九 51 方名

消毒丸

52 消毒丸的别名

消毒僵黄丸

53 组成

大黄1两,牡蛎(烧)1两,僵蚕(炒)1两。

54 主治

时疫疙瘩恶证。

55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新汲水化下,不拘时候。

56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为丸,如弹子大。

57 各家论述

《医方考》:《内经》:陷脉为瘘,留连肉腠。谓阳毒乘脉之虚而陷入之,便壅结而为瘘核,留连于肉腠之间,正此疫毒疙瘩之谓也。苦能下热,故用大黄;咸能软坚,故用僵蚕、牡蛎。

58 附注

消毒僵黄丸(《杏苑》卷三)。

6 《普济方》卷二七三 61 方名

消毒丸

62 组成

白丁香2钱,黄丹1钱,巴豆1钱。

63 主治

疔疮。

64 消毒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4丸,八赴筵丹23丸,冷水送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打面糊为丸,如萝白子大。

古籍中的消毒丸 《保婴撮要》:[卷十八]痘疮生痈毒之症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犀角消毒丸治痘疹余毒,及一切疮毒。生地黄荆芥当归犀角(屑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痘后余毒证治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犀角消毒丸治痘疹余毒,一切疮毒。生地黄荆芥当归犀角(屑)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痘后余毒证治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犀角消毒丸治痘疹余毒,一切疮毒。生地黄荆芥当归犀角(屑)

《普济方》:[卷六十三咽喉门]咽喉肿痛(附论)

一两)薄荷叶黄芩(净)川大黄(生各一两水一盏半消毒丸治脾胃毒热。上攻咽喉肿痛。化涎生津。五倍子马牙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三诸疮肿门]诸疔疮

目录 1 拼音 2 《眼科临症笔记》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清热消毒饮的用法用量 25 清热消毒饮的临床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清热消毒饮 1 拼音

qīng rè xiāo dú yǐn

2 《眼科临症笔记》 21 方名

清热消毒饮

22 组成

金银花1两,当归4钱,陈皮1钱半,防风3钱,白芷2钱,大贝3钱,花粉3钱,乳香2钱,没药2钱,山甲1钱半,赤芍3钱,皂针5分,甘草1钱。

23 主治

黄膜上冲症(前房积脓)。风轮下边,生黄膜1块,大如麦粒,形如月牙儿,酸涩疼痛,怕日流泪。

24 清热消毒饮的用法用量

白酒酌量为引,水煎服。

25 清热消毒饮的临床应用

黄膜上冲症:邢某某,男,30岁。于1961年秋忙时就诊,症见左目赤胀已盲,风轮下边有一块大如麦粒之黄膜,目疼如锥刺,坐卧不安,不暇待旦,六脉洪大。认为三阳火盛。无刺风池、太阳、三里、合谷;内服清热化毒汤,以泻三焦之实火;外以三白散抹之。3日后热退疼稍减,黄膜依然上冲;又改服清热消毒饮,月余疼止,而黄膜渐渐消失。

古籍中的清热消毒饮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外科]痈疽总论

疏黄连汤、泻心汤、活命饮、四顺清凉饮。轻者,清热消毒饮加紫草,或清心散渗之。内积热毒,外又感邪者,

《医学入门》:[外集·卷五外科]痈疽总论

粉,以除痰火湿热,或黄连消毒散、当归羌活汤、清热消毒饮、活命饮,选用。口干饮热肾虚情。肿痛口干作渴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属纯阳症。一方去木、槟,加金银花、牡丹皮。清热消毒饮金银花二钱,芍药、川芎、生地各一钱半,当归、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小疵]无名肿毒

汤。脾肺虚热也。竹叶黄汤。饮冷作痛。脾热也。清热消毒饮。体倦食少。脾虚也。补中益气汤。晡热内热及寒

《保婴撮要》:[卷十五]大便不通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籍承载了这悠久的历史。而中国古籍数量巨大,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蕴含了我国文化中精髓的部分。现如今传世古籍大概有十余万种,它们的保存状况却不是很好。许多古籍修复工作者一直在拼命的修复,然而古籍修复工作依然进展得十分缓慢。为什么古籍修复那么困难呢?

其一是古籍破损严重,这是很多图书馆都出现的问题。很多古籍破损严重到不能翻阅的程度,这给修复人员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受到自然的侵蚀,还经历了人为的破坏。随着时间的流失,纸张变得很脆,一碰就会碎。其二是很多古籍都是通过购买,收集,捐赠等方式进入图书馆的,书籍在进馆之前保存程度不同,有些古籍甚至还有残损。其三是资金问题,古籍修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不足,人员不足。其四是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受到人为损坏,很多人在翻阅书籍的时候没有保护的意识,导致一些古籍在后期借阅的过程中损坏了。

那么想要传播古迹文化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现在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认识程度的加深,古籍修复的过程越来越专业,主要是修复,尽量保持古籍的原汁原味。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持书籍的原意,不要放太多的主观因素。在用于修复古籍的设备和材料中,要注意成分,不能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修复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古籍的保护,比如将古籍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延长古籍的寿命。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在图书馆借阅古籍时要注意轻轻翻页,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减少古籍的磨损程度。

古书的颜色调法如下

在传统中国画中,颜色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矿物质颜色,也即我们平时常说的“石色”,另一类是植物质颜色,也即“水色”。矿物质颜色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雄黄、蛤粉等;植物质颜色如藤黄、花青、胭脂、曙红等。在古书画修复的全色和染色工序时都需要用到这些颜料。

修复古籍所需要的染料以植物色为主,橡碗子、栀子、槐米、红茶、藤黄、赭石、花青和墨都可作为染纸染料,其中橡碗子为较常见的染色颜料。以橡碗子、红茶、栀子、槐米这几种植物染料染色进行比较,橡碗子染纸的耐热老化颜色稳定性较好。用橡碗子煮制染色水时,需大火煮开橡碗子,后改小火煮不小于3小时。颜色浓淡可以调整橡碗子和水的比例,不要试图在煮好的染色水加水调整浓淡。

传统的染色方法主要有刷染、浸染、拉染等。古籍修复多用浸染、拉染的方法,而古书画修复染纸多以刷染的方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