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谁说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谁说的,第1张

是高晓松说的。

原句是:“从小妈妈告诉我们的许多话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其实诗就是你心灵的最远处”。这句话出自《高晓松184天监狱生活实录:人生还有诗和远方》。

扩展资料:

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198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退学进入北京**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早期事业以电视编剧、音乐创作及制作人为主。

高晓松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观点,认为纵观中国十几个朝代,明朝是“最臊眉耷眼”的一个,并将明朝总结为“三无朝代”,即“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并认为明朝是中国由盛走衰的起点。

笔者以为,高的观点显然有些偏颇。

先说说明君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说,明朝的奇葩皇帝很多,比如有的爱玩木匠,有的死宅,有的喜欢cosplay等等。但明朝也有明君。

1朱元璋

若明君的标准是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那么说嗜杀的朱元璋是明君可能不太合适。但若说他不是明君,那他就是大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出自朱元璋,他不光是这么说的,还是这么做的。他将蒙元逐于漠北,收复了失去了数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要知道,终宋一朝,雄才大略如太祖、太宗,都不能收复该战略要地,这一点上,说朱元璋是500年来第一人毫不为过。

2朱棣

高说朱棣对外没有扬国威,对内没有使百姓安居,就是个平庸皇帝。其实恰恰相反,朱棣由于得位不正,一直被低估,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治隆唐宋,远迈唐宋”,前半句,是康熙评价朱元璋。后半句,是清修《明史》评价朱棣。

高说朱棣没有外扬国威,这恰恰是朱棣最大的功绩。1,五次亲征蒙古,大败之,将北元朝廷赶到北极圈,朝廷和后宫被一锅端。直接将蒙古由封建文明打回原始社会。2,南征交趾(越南),独立500年的交趾重归版图。3,海军下西洋,威震欧亚,四海来朝。4,迁都修典,从此“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至于内政,从明史稿的数据看来,朱棣时期,政清人和,国家蒸蒸日上,百姓表示很幸福。朱棣有哪点比汉武大帝差了?

此外,还有“仁宣之治”的仁宗、宣宗,“弘治中兴”的孝宗(三好皇帝,一生只娶一个老婆,三千年独一份儿)等等。

(明孝宗,历史上有名的一夫一妻皇帝,政绩也是杠杠的)

关于名将,高的论据是明末靠文人打仗,所以明朝没名将。这明显是以偏概全。何为名将?笔者以为名将的第一标准是对外扬我中华国威者。所以李牧,霍去病,卫青,彭大帅等永远比关羽、吕布等人高一档。这个层面上,明朝名将也是一大堆啊。蓝玉逐北元到捕鱼儿海,把人家皇子、皇后、嫔妃、大臣捉个干净,是自盛唐以来的第一功绩。郑成功击退荷兰,扬威海上。李成梁辽东三十载,女真谁敢造次?李如松在朝鲜击退丰臣秀吉,让倭人滚回日本岛。戚继光,军事家,平定倭寇…哪一个不是名将,还有好多开国神兽没说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放眼历史,除了强汉,论名将,明朝眼里都是渣渣…

最后名士。高说明朝只有一个唐伯虎,还是沾了周星驰的光。笔者呵呵了,敢情高老师眼里的名士就是看名气啊!

修《永乐大典》的解缙,他才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另两位是杨慎及徐渭。历史上第一个践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去看看的”人是徐霞客。后期还有吴康斋,陈白沙等,如果一定要说无名士,原因也只是因为明朝演义戏曲及影视剧少,名气不大而已,如果这么看,高老师是不是觉得一个纪晓岚就可以秒杀明代名士了?

对了,还有文武双修,影响世界的王阳明,笔者对他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很牛,很牛,很牛…

如果一定要给明朝一个“三无”,无割地,无赔款,无和亲更好。

我没看过《晓说》,但汉人无乐器绝对是无稽之谈。诗经第一篇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可见最迟在西周时期,中原人已经有了琴、瑟、钟、鼓等乐器了。

所谓古人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我觉得这话也不对。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可见礼乐制度的健全与否,至少在当时意味着统治阶级的秩序与社会文明程度高低。孔子的名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证明了乐舞的等级决定了政治地位的高低。(天子独享八佾之舞,诸侯只能看六佾之舞)

我国古代有很多皇帝喜爱甚至精通音乐(如北齐后主高纬,陈后主陈叔宝,唐太宗李世民等)。中国的诗词,最初的形式就是一种“歌曲”,后来才渐渐地与音乐脱离。

如果说中原音乐不断与外来音乐融合,这倒可以。但中国音乐理论与西方不同,没有建立完整的和声体系,所以中国的乐器音色上个性十足,但融合性不足,长期以来没能组成大型乐队。如果一味以西方音乐标准看待中国民族音乐,那岂不是要磨灭民族音乐的个性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