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穴:向上按,止眼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颧髎穴:向上按,止眼跳,第1张

颧髎穴:向上按,止眼跳

颧髎穴也叫“兑骨穴”、“兑端穴”。“颧”的含义是颧骨,说明这个穴位在颧骨上,“髎”的含义是孔隙。

我们之前接触过孔隙,都是分布在地部,颧髎穴也是如此,由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在此穴位受冷,降到地部,由孔隙渗透,流向小肠经体内经脉。至于其他的别名也有相似的含义,“兑骨”的含义是说,这个穴位的气血都是天部的云气转为的凉湿液体。

“兑端”的含义是指这个穴位的气血转为凉性,而且位于小肠经的最高点。

这个穴位的名字出自《针灸甲乙经》。中医古籍《千金方》中将这个穴位命名为“权髎”,又称“兑骨”。

国人在世间生存了这么久,说出了很多传世的俗话。

有句俗话说:“左眼跳福,右眼跳祸”,又有句俗话说:“右眼跳财,左眼跳灾”,预示着什么是弄不清楚了,不过眼睛总是莫名地跳动,的确会影响到人的心神。

这个时候,你可以 按压颧髎穴,眼皮很快会停止跳动 ,让你可以更加专心地工作、学习。

还有一种讨厌的情况就是在受到风寒侵袭之后,会引起 颜面神经麻痹、痉挛、疼痛和三叉神经疼痛,自己疼痛难忍也就算了,很多时候还影响到面部表情 ,影响美观的同时还会造成种种的误会,这时,也可以利用颧髎穴,对所患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

按压这个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 上颌牙痛的症状 。

颧髎穴位于面部,颧骨最高点下缘凹处,与鼻翼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坚持长时间地按压这个穴位,对于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面部痉挛引起的歪斜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会用针刺的方法来治疗各种眼部疾病;

在中医美容中针灸颧髎穴也是经常被用到的。

在按摩这个穴位的同时、配合按摩地仓穴、颊车穴,可以治疗口鼻歪斜。

配合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牙齿疼痛。

风池穴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而阳维脉维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又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表里,肝胆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极易化火动风。此穴的治疗特点是既治外风又治内风引起的各种病证。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篇,别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和阳跷脉之会,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据文献记载,风池穴可主治多种疾病,尤其对风邪引起的疾患更佳。临床应用也很广泛,如治疗感冒、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癫痫、视神经萎缩、近视、耳鸣、足跟痛等。

关于风池穴的针刺角度和进针深度,各家说法不一。多数古籍记载风池穴宜直刺3-7分,《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提出可针1寸2分,《循经考穴编》提出透刺1寸5分。

风池就是护城河

中国文字的含义是很深刻的,绝对不能随便用一个代号来代替。现在我们就先来看“风池”这个穴位。我们把“风池”叫“合谷”行不行呀?如果是代号就可以。但,实际上不行。为什么不行?我们今天就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先看风池的池,“池”是什么?是蓄水的地方。这是一个共通 的涵义 。但,池在古代还有一个专指,就是护城河。

护城河在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不过,只要我们看一看电视上的 历史 剧,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在古代,城市的周围都有一条环绕的河,要想进城,必须先过河,所以它有护卫城市的作用。敌人要想攻城,我就把吊桥拉起,这样他就难以奈何,所以护城河对于城市来说,就是一道保护的屏障。护城河又叫池,所以,城池城池总是联起来称呼。

风池穴的主治疾病有哪些:

风池穴缓解头晕头痛

风池穴是一个祛风散寒、疏解头部经络、治疗头晕头痛的要穴,它在耳后稍下的位置(即颈后凹陷处)。

其能治疗揉眼、眨眼等由颈椎病引起的眼睛供血不足、减缓偏头痛、治疗鼻塞晕眩等症状。

减缓偏头痛

突发偏头痛时,可以用自己的两个中指重力按压双侧风池穴,一边按一边揉,连续按压3分钟,再配合按压患侧的太阳穴3分钟、合谷穴1分钟,偏头痛的症状即可缓解。

治疗眩晕

颈动脉供血不足常会导致头晕头涨、恶心欲吐、耳如蝉鸣、不敢睁眼等,头部侧转活动时症状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也可以用指压自己治疗。指压双侧风池穴3分钟,然后再按压头顶部的百会穴3分钟,即可减轻头晕症状。

耳鸣

风池穴在耳鸣的治疗过程中配合董氏奇穴的三重穴和驷马穴效果非常好,但是治疗时间会长一些一定要有耐心才可以。

风池穴在针灸过程中进针的方向和深浅是很有讲究的

③针向对侧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最易进入颅腔,此方向与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颅腔方向相对应。针向对侧耳屏至颅腔的深度如下。

风池穴在治疗针灸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不可大意,一定要安全放在第一位上。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输穴通腧穴 5 五输穴之一·输穴 51 十二经输穴 52 输穴的临床应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输穴 1 拼音

shū xué

2 英文参考

acupuncture point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ustream poin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输穴:1腧穴;2五腧穴之一。[1]

4 输穴通腧穴

输穴即腧穴[1]。泛指全身穴位[2]。输,古与俞、腧通,故输穴亦称俞穴或腧穴[2]。腧穴(acupuncture point)是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的 点,又是某些病痛的反应点[3]。分三类,即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3]。

5 五输穴之一·输穴

输穴为五腧穴之一[1]。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方,是经气所注的五输穴[4]。《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意为脉气至此已较强盛,犹如水流之注输于深处,故名[2]。

51 十二经输穴

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2]。阴经的输穴是本经的原穴,阳经的则不是。十二经各有一个输穴,即太渊(肺)、三间(大肠)、陷谷(胃)、太白(脾)、神门(心)、后溪(小肠)、柬骨(膀胱)、太溪(肾)、大陵(心包)、中渚(三焦)、足临泣(胆)、太冲(肝)[2]。

五输穴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5]。

十二经五输穴表[5]

经名\穴名\五输名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大肠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膀胱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三焦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手三阴、手三阳五输穴[5]

足三阴、足三阳五输穴[5]

52 输穴的临床应用

我看了很多名人这方面的书,基本一致的说法就是:古人通过内观内证发现经络气脉穴位等的。古人有很多修行气的人,不管儒释道都会静坐悟道。这么多个门派就知道,内观内证是可以发现气脉经络及穴位的。另外古人有一些特异功能的人,生病时经络会发红,据说现在也有这样特异功能的人,可以看透别人的脏腑知道某人得了什么病。但是这样的人,普通人都见不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