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岞镇的民俗风情
从择偶到正式结婚,根据周·“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但“六礼”并没有包括婚姻仪礼程序的整个过程,其中只有“亲迎”为嫁娶当日的仪礼,其余五礼则为婚前仪礼,至于嫁娶之日过后尚须行之的仪礼,“六礼”当中就无礼可遵了。而且自古以来,六礼之行,殊不一致,历代多有变更。南宋·泉州遵《朱子家礼》,只用“纳采、纳征,亲迎”三礼;明·惠安惟用“纳采、纳征、请期、亲迎”四礼,泉属各县相差五多。“亲迎”乃婚礼之重,无论“三礼”、“四礼”,此礼必不可少。由于中国传统的婚礼建筑在古“六礼”的基础上,因此现代有的婚礼程序虽已简化,而六礼之目,在传统观念中仍自在焉。
一、婚前
择偶:
除“相亲”外,相当于古六礼之“纳采”、“问名”和“纳吉”。“纳吉”后来演化为今之订盟(也有把订盟归人“纳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婚姻大事,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期也有托亲友说亲的,在确定缔亲意向时,有的家长也能征求一下婚嫁本人的意见作为参考。
“提生日”:即议亲。媒人把男女双方的庚贴送到对方家里,各自压置于厅堂神龛香炉底下卜吉,若三日内双方家中均平安无事,称“三日圆”。如果有一方没有“三日圆”,议亲必须取消。
相亲:经双方家长认可后,男方家庭择日由其祖母、母或伯叔母、姑母等女性尊亲前往女方家中,实察女方容貌仪表等。
定婚
相当于古六礼中的“纳征”和“请期”。
“压定”:亦称订盟。一般由男方女性尊长把戒指、订仪、喜糖等礼品,送到女家,并亲自把戒指戴于嫁女手指上,宣告婚事已定。
“轿前盘”:“压定”之后,男方先后三次备办丰盛的彩礼送往女家,称“戴手镯”、“送花”和“轿前盘”,合称“行大礼”。清末以来,逐渐把“行大礼”合并为“轿前盘”,称为“花叠盘”或“盘担”。有的地方是把“压定”和“行大礼”合并在一起举行。“行大礼”把婚前的准备工作推向了高潮,而“行大礼”和“压定”的中心内容都集中在钱物方面,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有酬谢其养女之恩的用意。
“送日头”:送“盘担”时,要通知女家迎娶吉日及冠笄时刻,叫“送日头”。
“送嫁妆”:在婚前一、两天,女家要派人把金银首饰、珠玉古玩、绸缎布匹等众多的嫁妆送往男家。德化畲民嫁女,旧时有资送刀斧之俗。
二、婚娶
新郎须亲至女家礼迎新娘,这在古“六礼”中称“亲迎”。
清代前期,泉州婚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轿,遣媒送至女家。
古籍对婚姻本义是这样解释的: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此古时亲迎必在黄昏之后,乃至深夜,连一切迎送人员都得穿黑色礼服,这显然是远古时代夜间抢亲习俗的遗存。
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遗迹。
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伤,全国南北皆然。可能是思相离而悲,或是随俗,但民俗学者认为,此乃原始社会掠夺婚姻的遗俗。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
新郎至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人们宣示: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
男家一位平辈男青年或下辈男孩走到花轿前,揖请新娘出轿;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出轿,送嫁娘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但安溪人却有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老尚望“反清复明”,教示新婚夫妇“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隐意。至于“跨火炉”,人们认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乌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节目,其中闹洞房为是日婚礼的压台戏。俗谓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内可以连续闹,有“七日内不分大小”之说。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呢举动,诙谐有趣。
“公鸡娶妇”:在晋江、石狮侨乡,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华侨,因种种原因,近期无法回家乡按时完婚,经男女双方家长协商同意,如期举行婚礼,新郎则以一只大公鸡代替。这只大公鸡在七日内放在新婚洞房的床底下,七日后才移到室外鸡窝,精心饲养,至其“寿终正寝”。
三、婚后
婚娶之日过后,婚姻仪礼还没有结束。
上厅堂:新婚第二天黎明,新郎陪同新娘,由原“牵新娘”的妇人引导到厅堂,先拜祖先,然后依次与公婆及夫家诸亲属相见(今或提前至婚娶当日下午)。这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拜过祖先,新娘才算男方家族的人,而今后要开始新的生活,就必须认识夫家的长幼尊卑,这是对新娘进行伦理教育的一节必修课。
“落灶脚”:新婚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同样由原“牵新娘”的妇人引导,来到“灶脚”(即厨房),让新娘摸摸各种饮具、餐具,并让新娘到附近水井去挑水,这些象征性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新娘熟悉新的生活环境,俗称“落灶脚”,这是新娘进入家庭妇女角色前的一次预演。
“上厅桌”:新婚第三天中午,为新娘上厅堂特设宴席,称“上厅桌”,由夫家女眷及外戚作陪。从此,新娘真正成为夫家的成员之一。
“探房”:新婚第三天还有“探房”习俗,即新娘的幼弟(堂弟亦可)到姐夫家去探望姐姐,男家一见面即要给这位“阿舅仔”馈赠红包,称“结衫带”。探房含义说法不一,一说是娘家对出嫁到夫家已三天的女儿放心不下,特遣其弟前来探望:有否一堂和睦,起居是否安好?同时,“阿舅仔”还得完成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敦请姐姐回娘家会亲,邀请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由于探房是婚姻双方亲家礼尚往来的第一次感情交流,故宴请“阿舅仔”的筵席力求丰盛,惟恐款侍不周。
会亲:在新婚第五天(今俗于婚娶次日)天刚蒙蒙亮,新娘先丈夫回娘家,向娘家长辈行礼请安,诉说在夫家三天的新生活。娘家于中午设宴款待。
请女婿:会亲当日傍晚,宴请新女婿,由妻舅或姻叔等主陪;今俗一般为午宴,与会亲一起举行。这是新女婿初次到岳家,且与岳家的主要亲人相识,故宴席极为隆重。散席后,小夫妻要带着引路鸡和长尾蔗,同回夫家。至此,婚姻仪礼基本完成。
婚事过后,女儿与娘家之间有送花及每年均有的数次送节等习俗。
在惠安东部沿海一带,旧时有妇女婚后长住娘家之俗。新娘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每年只有在逢年过节和农忙时,才到夫家暂住几次,一年大约共有十来天。长住娘家的时间,要看怀孕的迟早,少者二、三年,多者甚至长达一、二十年。住娘家的时间太短,会受到人们讥笑;但时间太长,也会被认为不光彩。如果年纪大了尚未怀孕,其权宜之计即由夫家抱养个孩子,这样便可名正言顺地长住夫家了。该习俗产生的原因,学者说法不一:或曰为原始社会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期的婚俗的遗余;或曰为古代少数民族婚俗之遗留;或曰应从两性分工的经济方面去探讨原因,等等。
中国春节习俗
祭 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返回
扫 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返回
春 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返回
年 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返回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返回
守 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返回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 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返回
拜 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西藏历史上的众多杰出人物都诞生在这里,她以博大的胸怀和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雅砻文化和西藏历史上的众多第一。山南地区有着众多的文物古籍和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又有神秘的神山圣湖;既有风景如画的原始森林,又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辽阔草原;既有雄险的雅江大瀑布,又有久负盛名的文物古籍。仅雅砻风景名胜区就有7大景区58个景点,是一个集娱乐、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地方。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8]51号文件公布的目前西藏唯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920平方公里、拥有七大景区、58个景点,风景区涉及乃东、琼结、桑日、曲松、加查、扎朗、贡嘎、浪卡子等8个县,景区中心位于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泽当镇。该风景区是藏文化的摇篮和藏民族的发祥地,是以藏民族历史、佛教文化遗存为主体,壮丽自然的高原风光为背景、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为特征的我国目前海拔最高、人文景观最集中、最突出的大型高原风景名胜区,极具旅游观光、文化科考价值,是不可多得的人类宝贵遗产。
据《左氏春秋传》载;“鲁桓公七年(周桓王十五年,即公元前705年),邓侯吾离朝于鲁”。
吾离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桑,鼓励冶铁铸造,“邓师铸剑”曾闻名天下,又广泛与列国建交,邓国曾一度崛起,屹立于列国之林,是邓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国君。
吾离死后,葬于今邓州东南吾离冢村,距今二千六年多年,他的墓是邓州古墓中有名字的最早的一个。所以称之为“邓州第一冢”。
当地老人说,古辈时,冢曾被盗,出土有陶鬲、陶俑等,并发现一把半截铜剑。 再者《辞源》称:春秋时,邓侯吾离,子孙以国为氏,所以吾离应是中原邓姓人的祖先。吾离朝鲁那一年,楚武王已在位三十六年,楚武王夫人邓曼,计算起来,应是吾离的女儿,邓祁侯的妹妹。吾离死后,子孙以国为氏,以邓为姓,故吾离是邓姓人的始祖。
邓姓遍布于世界各地,国内以河南、湖南、江西、湖北、四川、台湾和香港等;国外主要分布于泰国、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邓氏后裔不忘先祖开基创业之功,发愤图强,仅见于经传的就有200余人。 据《明嘉靖邓州志》载:“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此邓之始。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将其叔父曼(字德阳)封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为一世邓国侯。至周时发展成为较为重要的异姓诸侯国,强盛时疆域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东连今湖北枣阳,南接汉水,西连今湖北宜城。国都在今邓州城。邓国于公元前678年被楚文王所灭,历时586年(自夏起为1300年),传国22世。吾离为第十九世邓侯,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大国争霸的形势下求生存,曾多方与大国交好。公元前705年,邓侯吾离又与宜伯绥去今山东曲阜朝拜鲁国。此时邓国中兴,国势昌盛,屹立于列国之林,史称吾离为邓国中兴之君。公元前700年病逝,葬于国都南郊,即今邓州市东南3公里处八里王村,历经沧桑,陵存至今,世人皆谓“邓氏第一陵”。
对于邓国吾离之邓姓,在唐代的《元和姓纂》中载: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综上所述,邓州为邓国故地,邓姓源于邓州。
“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有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人立地上,如覆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阁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如此惊心动魄的景象出现在300多年前的山东郯城,这是康熙《郯城县志》对郯城大地震——— 这场既是山东也是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有史以来最大地震的记载。
郯城大地震,发生于清朝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波及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的410多个县及中国东部海域和朝鲜半岛,破坏区域纵长千余公里,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有感半径800多公里。郯城地震高达85级,这是我国东部唯一一次85级地震,也是中国3次85级地震之一(另两次为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及1950年11月18日西藏察隅85级地震)。因为郯城隶属临沂,又称临沂大地震,因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受灾最重,又称郯城—临沂大地震,郯城—莒县大地震,郯城—麦坡地震。
因为地震发生在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古时的人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而,这是一个人们正在准备睡觉或者已经入睡的时间,很多人是在睡梦中被顷刻坍塌的房屋砸死砸伤的,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也特别严重。地震中的人口死亡在5万人以上,康熙时期山东鲁南地区仍是地广人稀,多层建筑物少,这样的数字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同时,由于消息流通缓慢闭塞,震后无法组织积极有效的救灾活动,适逢夏季又连降暴雨,导致了灾区瘟疫流行:“区内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疏散。”虽然清政府在地震发生后便命令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并遣官赈济,但还是导致灾民流离失所,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震后,我国约500余种县志、方志,碑文、诗文等对这次地震作了详尽的记载,其中有破坏的记载达150余县,堪称是我国历史上史料记载最为翔实丰富的特大地震。这场突兀而至的大地震对建筑物的损毁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据当时县志记载,莒县内“官民房屋、寺庙、牌坊、城垣俱倒,周围百余里无一存屋”;郯城内“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临沂则是“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同时聊城始建于宋代的庙学在地震中“栋宇倾圮,门庑颓废益甚”;宁阳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的大成殿毁于一旦;而滕县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城池“周五里许,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五尺,门楼四,角楼四,堡二十四,池深一丈五尺,广一丈五尺。地震城崩,砖石尽倾。”……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始建于唐、宋、元、明的学庙、牌坊等古建筑在这次大地震中几乎全体遭受重创,虽然震后有所修葺补救,但毕竟已不再是“古”时遗存,对山东地区的古文化保存流传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人文环境遭受空前重创,自然环境则在地震中几乎重塑,地震中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将之评述为“山川易景”毫不为过。在郯城大地震的史料中,有二三十余州县记载了山崩地裂或滑坡等有关自然面貌破坏现象。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如江苏北部的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退舍30里。
除了县志之外,当时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地震记忆,最为著名的当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地震》一文中的描述,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细腻的笔调,客观地记录了康熙七年郯城地震发生时邹平县的情景,读来如身临其境。地震发生时,蒲松龄正在长山县(即今邹平县)表兄家做客,两人秉烛对饮,突然听到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传来,向西北方而去。接着,“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他与表兄“相顾失色”,在短暂的惊慌茫然之后,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赶紧跑出房间。室外呈现的景象让人目瞪口呆:“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始安定了一些。再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着身体聚在一起,惶恐不安地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地震,竟然忘记了自己没有穿衣服。蒲松龄后来听人传说,有的地方“井倾仄,不可汲”,有的人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河塌陷出一个大的洞穴,有好几亩宽。蒲松龄于是在文章后面感叹地说:“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郯城地震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自然奇观。300多年来无数人都曾到过有历史记载的地方去寻查郯城地震留下的山崩滑坡等自然遗迹,2000年春天在枣庄市山亭区发现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算是不枉现代学者的苦苦搜寻,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史料佐证的特大地震山体崩裂遗迹,就是这次大地震“山川易景”的极好见证。另一处保存比较好的大地震遗址是2006年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的“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该地质奇观也是全世界仅存两处、国内唯一的第四纪活断层的地貌景观。大地震过后的地质地貌保留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对环境的塑造,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农田开发,人类住所、水利工程以及工矿设施建设等,郯城85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滑坡、喷沙冒水等令人敬畏而又奇特的自然景观逐渐消失,而且再也不可复生。
本文2023-08-08 03:20: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