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胜奇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栀子胜奇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栀子胜奇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栀子胜奇散 1 拼音

zhī zǐ shèng qí sǎn

2 处方

蛇蜕 草决明 川芎 荆芥穗 蒺藜(炒)谷精草 菊花 防风 羌活 密蒙花 甘草(炙)蔓荆子 木贼草 山栀子 黄芩各等分

3 制法

上为细末。

4 功能主治

治胬肉攀睛。

5 栀子胜奇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6克,食后、临睡用热茶清调下。

6 摘录

《原机启微》卷下

古籍中的栀子胜奇散 《审视瑶函》:[卷二]奇经客邪之病

)白蒺藜(炒)蝉蜕谷精草甘草木贼草黄芩草决明菊花山栀子川芎荆芥穗羌活密蒙花防风蔓荆子(各等分)上为细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药方

,入黄芩、黄连各一钱,苒煎一盏,食后稍热服。栀子胜奇散治一切赤脉缕睛,风热痛痒,肉攀睛,眵多泪涩,

《证治准绳·杂病》:[第七册七窍门上]目

,即其病也。还阴救苦汤主之,拨云退翳丸主之,栀子胜奇散主之,万应蝉花散主之,磨障灵光膏主之,消翳复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目]外障

,故复以当归和血为使也,楮桃仁,即楮实子也。栀子胜奇散治证同上,并有眵泪,羞涩难开。蛇蜕草决明川芎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原机启微论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枳壳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枳壳栀子汤 1 拼音

zhǐ ké zhī zǐ tāng

2 处方

枳亮1个,肥栀子3个,豉1两。

3 功能主治

伤寒劳复,发热者。

4 枳壳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清浆水2盏半,空煮退8分,纳2药,煎取9分,下豉煎,去滓服。覆令汗出。

5 摘录

《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古籍中的枳壳栀子汤 《医门补要》:[卷中]应用诸方

淡苁蓉杜仲杞子菟丝子山萸覆盆子引葡萄肉鹿角霜枳壳栀子汤治食复。枳壳栀子仙遗粮散治杨梅疮。土茯苓银花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四伤寒药方]诸方目

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得吐,止后服。第七十、枳壳栀子汤治劳复发热。枳壳(一枚)肥栀子(三枚)香豉(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十四伤寒门(下)]劳复

,少劳之则生热而病复作。脉浮者,微汗以解之,枳壳栀子汤、鼠矢豉汤、鼠矢汤、当归白术汤、干姜汤。和

《医门补要》:[卷上]病退缓进饮食

难于初病,每致深陷不救,仲景谓之食复症,主以枳壳栀子汤(方见后),再加消滞清热药。俟四五日方渐退,

《医方集宜》:[卷之二伤寒门]伤寒作狂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各家论述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二陈加黄连栀子汤 1 拼音

èr chén jiā huáng lián zhī zǐ tāng

2 处方

二陈汤加炒栀子、姜炒黄连。

3 功能主治

食郁有热之嘈杂。

4 各家论述

痰之生也,本于湿,故用半夏燥湿,茯苓渗湿,湿去则痰不生;甘草能健脾,脾健则能制湿;陈皮能利气,气行则痰亦行;黄连、栀子之加,取其寒能胜热,苦能降火尔!

5 摘录

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医方考》卷四

古籍中的二陈加黄连栀子汤 《幼科指南》:幼科证治汇方

铃子肉、吴茱萸,为末,酒煮为丸,盐汤下。)乌头栀子汤(乌头、栀子,用顺流水入姜汁煎服。)十味苍柏散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黄连

药酒煮为佐,广木香为使,治小儿五疳。以茱萸炒者,加木香等分,生大黄倍之,水丸,治五痢。此皆得制方之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热痢

禁。用生姜、枣子、陈米煎服。痢后手足疼痛。败毒散加槟榔、木瓜煎服。此即所谓痢后风水。治热痢。(出本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暴赤眼

昏痛泪出隐闷。槐枝汤方槐枝(碎锉二两)秦皮(锉)黄连(去须)蕤仁(去皮)马牙硝黄柏(去粗皮锉)山栀子

《本草思辨录》:[卷一]黄连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栀子解郁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栀子解郁汤 1 拼音

zhī zǐ jiě yù tāng

2 处方

黑山栀6克 瓜蒌果1个(切)连翘6克 薄荷3克 葛根6克 苏梗45克 豆鼓10克 郁金6克 淡竹叶20张 白茅根15克

3 功能主治

治风热内郁,胸脘烦闷,心神焦躁。

4 栀子解郁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摘录

《医醇剩义》卷三

古籍中的栀子解郁汤 《校注医醇剩义》:[卷三]结胸

)郁金(二钱)佛手柑(五分)栀子解郁汤(自制)黑山栀(二钱)栝蒌实(一个切)连翘(二钱)薄荷(一钱)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五个。若内热甚者。错语心烦。不得眠者。加黄连黄柏山栀仁各一钱。名柴胡解毒汤。若脉弦长。少阳与阳明合病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酸,反凝滞不散也。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注发汗表未解,若下之,表邪入里,既

《伤寒论注》:[卷三]栀子豉汤证

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脉证与阳明中风同。彼以恶寒,故名中风;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栀子

目录 1 拼音 2 《症因脉治》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栀子柴胡汤 1 拼音

zhī zǐ chái hú tāng

2 《症因脉治》卷三 21 方名

栀子柴胡汤

22 组成

栀子、柴胡、黄芩、竹茹、知母、甘草。

23 主治

少阳余热未尽而致的不得卧。睡中盗汗,小便色黄,夜多烦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脉左关数者。

古籍中的栀子柴胡汤 《症因脉治》:[卷三不得卧论]外感不得卧

里热不得卧。木通羌活汤见前里热不得卧。栀子柴胡汤山栀柴胡黄芩竹茹知母甘草竹叶石膏汤知母石膏竹叶甘草《

《保婴撮要》:[卷十二]头面疮

托里消毒散托里散(二方见热毒疮疡)加味归脾散栀子柴胡汤(即栀子清肝散)小柴胡汤(三方见胁痈)人参消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五个。若内热甚者。错语心烦。不得眠者。加黄连黄柏山栀仁各一钱。名柴胡解毒汤。若脉弦长。少阳与阳明合病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酸,反凝滞不散也。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注发汗表未解,若下之,表邪入里,既

《伤寒论注》:[卷三]栀子豉汤证

目录 1 拼音 2 《活人书》卷十九引《广济方》 21 方名 22 栀子五物汤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栀子五物汤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3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栀子五物汤 1 拼音

zhī zǐ wǔ wù tāng

2 《活人书》卷十九引《广济方》 21 方名

栀子五物汤

22 栀子五物汤的别名

栀子五物散

23 组成

栀子2两,前胡2两,知母2两,黄芩1两,白石膏4两。

24 主治

妊娠伤寒,头痛壮热。

25 栀子五物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抄5钱匕,用水1小盏半,煎至1盏,去滓服。

26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27 附注

栀子五物散(《普济方》卷三三九)。

3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31 方名

栀子五物汤

32 组成

葛根、麦冬、知母、陈皮、焦栀、柴胡、黄芩、白术、前胡、甘草、赤苓、香薷、石膏、升麻、葱白。

33 主治

冬月触冒严寒,寒气感于太阳经,不即发病,藏于肌肤,日久蕴积,至夏发为热病。壮热,头疼面赤,口干,昼夜烦扰,甚或登高弃衣,狂言妄语,多致坠胎。

34 各家论述

用升麻、石膏以解积热,柴、芩、葛根以解表热,知、栀以解里热,薷、草、赤苓以解暑热,麦冬解心经之热,前胡解痰饮之热,术、陈理胃安胎,葱白为引。积热解则痛自己,而胎自安然,后用凉血固肾之药也。

古籍中的栀子五物汤 《产鉴》:[上卷]妊娠热病

子五物汤安胎清热。加减栀子五物汤葛根柴胡香薷石膏栀子前胡黄芩陈皮知母麦冬甘草葱白妊娠热病,六七日后,

《妇科玉尺》:[卷二]胎前

疼。心烦呕吐。不下食。芦根汤。伤寒头疼壮热。栀子五物汤。头疼肢节疼。壮热。前胡七物汤。四日至六日以

《妇科玉尺》:[卷二胎前]治胎前病方

热。葛根柴胡香茹石膏山栀前胡黄芩葱白陈皮甘草知母栀子大青汤治妊娠热病。发斑变黑。黄芩升麻山栀(各一钱

《古今医鉴》:[卷之十二]妊娠

艽前胡黄芩枳壳桔梗山栀柴胡葛根紫苏葱白陈皮妊娠热病,必至损胎,可服加减栀子五物汤安胎清热。葛根柴胡

《脉诀乳海》:[卷六]妊娠伤寒歌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柴胡栀子散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柴胡栀子散 1 拼音

chái hú zhī zǐ sǎn

2 处方

柴胡 山栀 牡丹皮各3克 川芎 芍药 茯苓各21克 白术(炒)甘草各15克 当归 牛蒡子(炒)各21克

3 功能主治

主小儿肝胆经有热,疮毒不愈,或发热不止。

4 柴胡栀子散的用法用量

上用水煎,母子同服。

5 摘录

《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古籍中的柴胡栀子散 《保婴撮要》:[卷十三]腋痈

儿患之,多禀赋肝火所致,初起先用活命饮,次用柴胡栀子散,五七日间作脓,肿作痛者,亦用活命饮杀其大势

《保婴撮要》:[卷十八]两目生翳痕黯凹凸之症

坚实,左右关洪数有力弦长,此形病脉俱实,先用柴胡栀子散、泻黄散各一服,又用柴胡栀子散、柴胡麦门冬散

《保婴撮要》:[卷十二]头面疮

鬓患一疮,肿赤作痛。余谓属手足少阳经风热,用柴胡栀子散。不应,诊其母左寸关脉弦洪而数,即以前药令母

《保婴撮要》:[卷九]注夏

发热,血虚脉大者,用当归补血脾,寒热少食者,柴胡栀子散。胃火作渴者,竹叶石膏汤。小儿多因乳母之气不

《保婴撮要》:[卷十二]眉炼(附癞头疮)

目录 1 拼音 2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栀子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25 备注 26 摘录 3 《千金》卷六:栀子丸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栀子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栀子丸 栀子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zhī zǐ wán

2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栀子丸

21 处方

栀子仁30克 栝楼子(炒)苦参(锉)各30克

22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醋渍鸡子黄、白2枚,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治脾脏瘀热不散,心神烦乱,小便赤涩,或小便如柏汁。

2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水下,一日四五次。

25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五补。

26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3 《千金》卷六:栀子丸

31 处方

栀子仁3升,芎4两,大黄6两,豉3升,木兰皮半两,甘草4两。

32 制法

上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酒渣鼻疱。

3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1日3次。

35 摘录

《千金》卷六

4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栀子丸

41 处方

栀子仁7个,黄连5分,黄柏3分(炙),矾石4分(烧),大枣4个(炙令黑)。

42 制法

上为末,以蜜为丸,如小豆许。

43 功能主治

小儿热痢不止。

4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腹时服;如未除,更服。

45 摘录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5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 51 方名

栀子丸

52 组成

栀子仁1两,栝楼子1两(炒),苦参1两(锉)。

53 主治

黄汗,体热,大小便不利。

5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水送下,1日45次。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醋渍鸡子黄白2枚,用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6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 61 方名

栀子丸

62 组成

山栀子(去皮)半两,草乌头(炮)半两,干姜(炮)半两。

63 主治

瘫痪风。

64 栀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渐加至7丸,常服2丸,细嚼,茶、酒任送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古籍中的栀子丸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九]热痢第四

。《三十六种》治赤痢干姜汤方干姜(炮,一分)大枣山栀子(各四个。并烧存性)上为末,粥饮调下半钱。《四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六]小儿蛊毒血痢方九首

服之,量其大小,加减服之。短剧疗少小热痢不止,栀子丸方。栀子仁(七枚)黄连(五分)黄柏(三分炙)矾

《圣济总录》:[卷第六]卒中风

片。煎七分通温灌之。当吐涎。治卒中风山栀子丸方山栀子(去皮)山茱萸地榆(洗锉)桔梗(炒)细辛(去苗叶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黄胆门]谷疸

温服。小便利色如皂荚汁,一宿腹减。治谷疸。苦参栀子丸方苦参(一两)山栀子仁(半两)龙胆黄芩(去黑心

《世医得效方》:[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诸疸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