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桂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天竺桂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天竺桂的别名 3 来源 4 性味 5 功能主治 6 天竺桂的用法用量 7 备注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天竺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竺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竺桂 1 拼音

tiān zhú guì

2 天竺桂的别名

天竹桂、山肉桂、野桂

3 来源

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以树皮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剥下树皮阴干;叶随时可采,鲜用或阴干。

4 性味

甘、辛,温。

5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痛,腹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跌打损伤。

6 天竺桂的用法用量

根皮或根5~7钱;外用适量,树皮研粉,水调或酒调敷患处。

7 备注

(1)山玉桂(糖瓜木)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功效和前种基本相似。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天竺桂的方剂 天竺黄汤

zhúhuángtāng《麻症集成》卷四:组成:天竺黄、郁金、僵蚕、胆星、黑栀、蝉退、甘草。主治:风

天竺饮子

úyǐnz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天竺饮子:处方:川郁金(用皂角水煮切作片焙干)、

天竺黄散

拼音:tiānzhúhuángsǎn英文:概述:天竺黄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七首。《太平圣惠

九龙控心散

钱,铅白霜1钱,雄黄1钱,乳香1钱,蜡茶末1钱,天竺黄1钱,全蝎1钱,甘草1钱。制法:上为末,研和匀

牛胆星丸

gwán《绛囊撮要》:组成:陈极牛胆星1两5钱,天竺黄1两,白芥子5钱,香犀角尖1两,羚羊角尖1两,

更多用到中药天竺桂的方剂

用到中药天竺桂的中成药 小儿羚羊散

:WS3B019490处方:羚羊角200g天竺黄250g朱砂100g甘草75g冰片125g金银

小儿惊安丸

3B188395处方:牛黄15g麝香18g天竺黄60g僵蚕90g全蝎(酒洗,去头尾足)90g天

惊风散

B243197处方:朱砂150g雄黄450g天竺黄300g全蝎(去勾)40g钩藤300g巴豆霜2

牛黄抱龙丸

九首。牛黄抱龙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牛黄、胆南星、天竺黄、茯苓、琥珀、麝香、全蝎、僵蚕(炒)、雄黄、朱

七味马钱子丸

子40g诃子(去核)125g红花75g木香75g天竺黄100g乳香50g沉香50g制法:以上七味,共

更多用到中药天竺桂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天竺桂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桂耳

今所谓交桂;曰牡桂,今广桂;曰桂,俗呼木犀;曰天竺桂,浙中山桂也,有子如莲;曰月桂,四季有花者,此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九木部中品之下]木之木

无毒植生天竺桂主腹内诸冷血气胀功用似桂皮薄不过烈(名医所录)苗〔衍义曰〕天竺桂与牡菌桂同但薄而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心腹痛

暴心痛,酒服。)安息香(心痛频发,沸汤泡服。)天竺桂沉香檀香苏合香必栗香龙脑香樟脑香樟材杉材楠材阿

《证类本草》:[卷第十二]桂

八月采皮,九月采花,并阴干,不可近火。中品又有天竺桂,云生西胡国,功用似桂,不过烈,今亦稀有,故但

《证类本草》:[卷第十三]天竺桂

94sg

导演:王宝强

编剧:束焕、丁丁

主演:王宝强、白客、岳云鹏、柳岩、黄渤、林永健、马浴柯、陈佩斯、朱时茂、王祖蓝、刘昊然

类型:喜剧、动作、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7-01-28(中国大陆)

片长:100分钟

又名:BuddiesinIndia

盛唐集团总裁唐宗突然离世并留下遗训,让他的儿子唐森(白客饰)在穷小子武空(王宝强饰)的陪同下前往印度寻找遗嘱。在印度巧遇自恋臭美却又忠诚的朱天鹏(岳云鹏饰),以及美丽性感却深藏秘密的美女吴静(柳岩饰),四人兜兜转转竟结为同盟,而最令四人不解的是为何这次取遗嘱之旅凶险重重,危机四伏,并且遗嘱之所以放在印度,更是隐藏着秘密。    

隋唐时期是中印金丹术交流的高峰时期。据《隋书·经籍志》卷三十四所录印度医方有:《龙树菩萨药方》四卷,《西域诸仙所说药方》二十三卷,《西域婆罗门仙人方》三卷,《西域名医所集要方》四卷,《婆罗门诸仙药方》二十卷,《婆罗门药方》五卷,《龙树菩萨养性方》一卷。由于这些方书的翻译,印度金丹术的某些知识也同时介绍到我国。如《千金翼方》记载有耆婆大士治人五脏六腑内万病及补养长生不老丸和耆婆汤等都是源于印度,王焘《外台秘要》天竺经中介绍了印度早已应用于眼科的矿物药如硫酸铜、硼砂、明矾等。印度八分医方中,列为第七的是长命药科论。唐代帝王酷好长生药,除请教道家的金丹术士外,也多方向印度寻求灵药。《酉阳杂俎》卷七记载,在六四八年,“王玄策俘中天竺王阿罗那顺以诣阙。兼得术士那罗迩娑婆,言寿二百岁。太宗奇之,馆于金飙门内,造延年药。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言:‘婆罗门国,有药名畔茶亻去水,出大山中石臼内。有七种色,或热或冷,能消草木金铁,人手入则消烂。若欲取水,以骆驼髑髅沉于石臼,取水转注瓠芦中”。唐太宗还派人到全国各地采怪药异石,甚至派使者到印度去采访名药。但那罗延娑婆寐造的药并无奇效,太宗只好听任去留,但他因年老体衰无法返国,死在长安。高宗即位,又从东天竺迎来卢迦逸多,任怀化大将军,派往印度,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可见,印度金丹家那罗延娑婆寐和卢迦逸多在长安和中国宫廷名医、金丹家有过一定来往,曾共同研制一种新药,以求返老还童,但没有成功。公元716年,因为印度人要求唐玄宗派使者前去采购珠翠奇宝,宣称狮子国有灵药和养医之妪,玄宗便叫监察御史汤范臣和印度商人出使斯里兰卡。之后,屡宾、克什米尔、吐火罗等国多次进献精制药物,这些药物无非是所谓的长生不老灵药,其主要来源地是阿富汗和印度次大陆。隋唐时期中国金丹术在印度也很有吸引力,受到印度金丹家的普遍赞扬。公元647年唐太宗下令由玄奘法师合同道士蔡晃、成英组成一个三十多人的译经班子,将老子《道德经》逐字逐句译成梵文。这部梵文《道德经》在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就送到了东天竺迦摩缕波国童子王的手中。阿萨密的许多习俗和礼仪从此染上了道教的风气,几乎与道教仪式并无两样。随着道教在印度的流行,作为道教组成部分的中国金丹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说:“神州药石,根茎之类,……香气茅郁,可以蠲疾……长年之药,惟东夏焉……四海之中,孰不钦奉。”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的金石药物和草药就可以免除疾病,至于长生不老的丹药,更是只有中国的最灵,因而备受印度人的推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射干散处方射干30克赤芍药30克川升麻60克杏仁4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30克枫香30克葛根6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甘草60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疏风宣肺,凉血解毒。治风毒上攻,咽喉肿痛,水浆不下。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射干散处方射干天竺黄(研)马牙消(研)各30克犀角屑玄参川升麻白矾白药黄药炙甘草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小弹子大。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治热毒上攻,悬痈肿痛,咽喉不利,胸中烦热。用法用量不拘时,以绵裹1丸,含化咽津。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一《圣惠》卷七十八方名射干散组成射干半两,川升麻3分,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2分(汤浸,去白瓤,焙)。主治产后伤寒,经数日后,胸中妨闷,喉咽噎塞,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八十三方名射干散组成射干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紫菀(洗去苗土)半两,桂心半两,半夏半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1分(炙微赤,锉)。主治小儿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声。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八十九方名射干散组成射干1分,川升麻1分,百合1分,木通(锉)1分,桔梗(去芦头)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马牙消半两。主治小儿脾肺壅热,咽喉肿痛痹。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圣惠》卷六十四方名射干散别名射干饮组成射干2两,商陆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以上3味捣罗为末),赤小豆3合,麻子2

详见百科词条:射干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6:39:52 共352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天竺黄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8 天竺黄的用法用量 9 化学成分 10 天竺黄的药理作用 11 天竺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112 来源 113 性状 114 鉴别 115 检查 1151 体积比 1152 吸水量 116 性味与归经 117 功能与主治 118 用法与用量 119 贮藏 1110 出处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天竺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竺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竺黄 1 拼音

tiān zhú huáng

2 英文参考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tabaschir,tabashe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天竺黄为中药学,出自《开宝本草》[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天竺黄的别名

竹黄、天竹黄[1]

5 来源及产地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ilis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sRendle等茎杆内的伤流液自然干燥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

6 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肝、胆经。[1]

7 功能主治

清化热痰,凉心定惊。治热痰壅盛,咳嗽气喘,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壅,癫痫,小儿惊风抽搐。[1]

8 天竺黄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1]。

9 化学成分

本品含氢氧化钾、硅质等[1]。

10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抗菌[1]。

11 天竺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天竺黄

Tianzhuhuang

BAMBUSAE CONCRETIO SILICEA

112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r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113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气微,味淡。

114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申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取滤纸1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滴,待干后,再加盐酸溶液1滴、水10滴与01%茜红的乙醇溶液1滴,置氨蒸气中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115 检查 1151 体积比

取本品中粉l0g,轻轻装入量筒内,体积不得少于35ml。

1152 吸水量

取本品5g,加水50ml,放置片刻,用湿润后的滤纸滤过,所得滤液不得过44ml。

116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心、肝经。

117 功能与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118 用法与用量

3~9g。

119 贮藏

密闭,置干燥处。

1110 出处

《天竺蓝调 Basmati Blues》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c77n    

《天竺蓝调 Basmati Blues》

导演: Dan Baron

编剧: Dan Baron、Jeff Dorchen、Danny Thompson

主演: 布丽·拉尔森、乌特卡什·安邦德卡尔、斯科特·巴库拉、萨西尔·塞加尔、泰恩·黛莉、唐纳德·萨瑟兰、拉克希米·曼楚、布格斯·巴尔加瓦、达里普·塔西尔、苏哈西妮·穆雷、凯扎德·科特瓦尔、Jaswinder Singh Kambo、阿西夫·阿里·贝格、Karim Hajee、Prashant Prakash

类型: 喜剧、爱情、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7-11-06(瑞典)、2018-02-09(美国)

片长: 106分钟

又名: 香米小情歌(台)、印度蓝调、天竺国蓝调

年轻貌美的美国科学家琳达(布丽·拉尔森饰),被公司总裁葛根(唐纳·苏德兰饰)派往印度销售她所培育的“9号稻米”。初次来到印度的琳达饱受文化冲击,还好有当地年轻官僚威廉的协助,让她可以在那边安心地边研究边销售。此时,她遇到一位因为缴不出学费而辍学的大学生罗杰(乌特卡什·安邦德卡尔饰),两人在研究与争执过程当中陷入热恋,罗杰也帮她发现被派往印度的丑陋内幕……原来她想要帮助印度农民的研究成果,竟不知不觉地被无良的葛根滥用,即将对农民造成毁灭性的伤害…琳达该要如何阻止这场灾难?而她与罗杰的异国恋又将会开花结果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中医大辞典》·天竹黄 61 天竹黄的别名 62 来源及产地 63 性味归经 64 功能主治 65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66 化学成分 67 天竹黄的药理作用 7 《中华本草》·天竹黄 71 出处 72 拼音名 73 天竹黄的别名 74 来源 75 原形态 76 生境分布 77 性状 78 性味归经 79 功能主治 710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711 使用注意 712 附方 713 各家论述 714 集解 715 天竹黄的临床应用 716 摘录 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天竹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竹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竹黄 1 拼音

tiān zhú huáng

2 英文参考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bashe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天竹黄为中药名,出自《本革衍义》,即《开宝本草》记载的天竺黄的别名[1]。为禾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ilis McClure 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 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2]。

4 拉丁名

Concretio Silicea Bambus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tabashe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中医大辞典》·天竹黄 61 天竹黄的别名

竹黄、天竹黄[3]

62 来源及产地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ilis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sRendle等茎杆内的伤流液自然干燥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主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3]

63 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肝、胆经。[3]

64 功能主治

清化热痰,凉心定惊。治热痰壅盛,咳嗽气喘,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壅,癫痫,小儿惊风抽搐。[3]

65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3]。

66 化学成分

本品含氢氧化钾、硅质等[3]。

67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抗菌[3]。

7 《中华本草》·天竹黄 71 出处

本品始载于《蜀本草》,原名竹黄。

1韩保升曰:“《图经》云:竹节间黄白者,味甘,名竹黄。”2《日华子》谓:“此是南海边竹内尘沙结成者耳。”3《开宝本草》云:“按《临海志》云:生天竺国,今诸竹内往往得之。”4《本草纲目》指出:“按吴僧赞宁云:竹黄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疾。”上述本草所云天竹黄的来源与今相同。

72 拼音名

Tiān Zhú Huánɡ

73 天竹黄的别名

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

74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薄竹等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ambusa ilis McClure 2Leptocanna chinensis(Rendle)Chia et HLFung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砍取竹竿,剖取竹黄,晾干。竹黄由于自然产出者较少,大多采取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另,用在青皮竹上人工打洞的方法,也能形成竹黄。

75 原形态

1青皮竹 竿高810m,直径35cm,尾梢弯垂,下部挺直;节间长4070cm,绿色,幼时被白蜡粉,并贴生淡棕色刺毛,后变无毛;分枝常自竿中下部第711节开始,以数枝或多枝簇生,中央1枝略较粗长。箨鞘早落;箨耳较小,不相等,大耳狭长圆形至披针形;箨舌边缘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叶鞘无毛,背部具脊,纵肋隆起;叶耳通常呈镰刀形,边缘具弯曲而呈放射状的䍁毛;叶舌边缘啮蚀状;叶片线状被针形至狭披针形,一般长917cm,宽12cm,先端渐尖具鉆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小穗含小花58朵,顶端小花不孕;颖仅1片,具21脉;外稃椭圆形,具25脉;内稃被针形,具2脊,脊间10脉;鳞被不相等,边线被长纤毛;花丝细长,花药**,子房基部具柄,花柱被短硬毛,柱头3羽毛状。

2薄竹 竿高58m,直径23cm。节间长3045cm,上半部于幼嫩时被白色柔毛,老时毛落。分枝常于竿基部第3节上开始,近水平开展。竿箨幼时紫红色,老时变枯**,其长度常为其节间的一半;箨鞘近呈梯形;箨耳呈极狭的线形;箨舌近全缘;箨片窄三角形,先端长渐尖,边缘在近先端部分内卷。叶鞘无毛,先端带紫红色;叶耳和鞘口䍁毛具芒;叶舌近截形。叶片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26cm,宽345cm,次脉79对,小横脉明显,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叶柄紫红色,无毛,长约5mm。花枝长3540cm,节间长36cm;次级分枝长510cm,基部托以鞘状苞片,基部抱茎。假小穗先端渐尖;苞片卵状披针形,长711mm。小穗先端渐尖;颖2片,呈卵状披针形;不孕外稃卵状披针形,具15脉,背部中脊隆起;内稃具6脉,顶具1束短毛,鳞被3,脉纹不明显;花药基部具不等长的2裂;子房近棒状,花柱狭长,柱头羽毛状。

7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青皮竹常栽培于低海拔地的河边、村落附近。 2薄竹常生于海拔15002500m的山地常绿阔叶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1青皮竹分布于广东、广西,现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广为栽培。 2薄竹产云南等地。

77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多角形的片块状或颗粒状,大小不一,有的仅长12mm。表面发白色、乳白色、灰褐色或灰蓝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断面光亮,稍显粉性,触之有滑感。吸水性强,置于水中有气泡产生,不溶于水。气微,味甘,有清凉感,舐之粘舌。以片块大、色灰白、光亮、质细、体轻、吸湿性强者为佳。

78 性味归经

甘;寒。入心;肝;胆经

79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主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痰迷;热病神昏;痰热咳喘

710 天竹黄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研末,每次061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711 使用注意

无湿热痰火者慎服,脾虚胃寒便溏者禁服。《本草汇》:“久用亦能寒中。”

712 附方

《临海志》云:“生天竺国。”故名天竺黄。寇宗奭曰:“此是竹内所生,如黄土著竹成片者。”故名竹黄。

713 各家论述

1论天竹黄清心凉肝、化痰定惊之功11李中梓:“竹黄之寒,专泻少阴之火。火去而惊邪诸证靡不疗矣。”(《雷公炮制药性解》)12缪希雍:“天竺黄,气微寒而性亦稍缓,故为小儿家要药。入手少阴经,小儿惊风天吊诸风热者,亦犹大人热极生风之候也。此药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君主安而五脏咸得滋养,故诸证悉除也。明目,疗金疮者,总取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本草经疏》)2论天竹黄与竹沥性能异同21李时珍:“竹黄,气味功用与竹沥同,而无寒滑之害。”(《本草纲目》)22倪朱谟:“竹沥性速,直通经络而有寒滑之功;竹黄性缓,清空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疟及伤风痰闭,发热气促,人抱龙丸,治婴科惊痰要剂。如大人中风,失音不语,入风痰药中,如屡见奏效。此钱月坡独得之见也。”(《本草汇言》)23苏廷琬:“天竺黄,本草云清心豁痰,功同竹沥,气味稍缓,说亦近似。第痰生于脾,竹之有黄,似入脾而豁痰为切,与竹沥之走经络而利痰热微有不同,不止气味稍缓也。”(《药义明辨》)

714 集解

《重庆堂随笔》:“《本草纲目》止载释名而无集解,出产采取,一切形状皆未之及。按《笔谈补》云:岭南深山中有大竹,竹中有水甚清澈,溪涧之水皆有毒,惟此水无毒,土人陆行多饮之。至深冬则凝结如玉,乃天竹黄也。玉彦祖知雷州日,盛夏之官,山溪涧水皆不可饮,惟剖竹取水,烹任饮啜皆用竹水。次年初召赴阙,各行求竹水不可复得。问土人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惟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土人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药品,不若生得者为善。此说可补濒湖之未备。”

715 天竹黄的临床应用

11用于痰热惊痫等证。天竹黄性寒,既清心、肝之热,又能豁痰利窍,为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之良药。味甘力缓,儿科用之尤宜。治小儿痰热急惊抽搐,常配胆南星、朱砂、青黛等药,以清热化痰,熄风定惊,方如《小儿药证直快》抱龙丸、利惊丸等。治痰热癫痫,常配郁金、白矾、僵蚕等药,共奏清热化痰、定痫止痉之功。治中风痰热上壅,喉中声如曳锯者,可配石菖蒲、胆南星、牛黄等药,共奏清心豁痰、开窍醒神之效。取其清心凉肝之功,又可治热病神昏谵语,常配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金银花等药,以清心凉血解毒。

12用于痰热咳喘。用天竺黄以清热化痰,常配全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以加强清肺热化痰之效。

21《日华子》:“伏粉霜。”(引自《本草纲目》)22蒋仪《药镜》:“同犀角、丹砂,以养心除热,热情而惊悸顿平;同胆星、贝母,以利窍豁痰,痰消而癫痫立止。”23《施今墨对药》:“天竺黄、半夏曲,二药伍用,清热除湿化痰止咳,最宜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风痰将作,目睛呆滞。”

716 摘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