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简要的故事能否为我说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要的故事能否为我说些?,第1张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65 彩色片 90分钟

苏联基辅**制片厂摄制

编导:谢尔盖·巴拉让诺夫(根据柯秋宾斯基同名抒情小说改编)

摄影:尤里·伊里耶恩柯 主要演员:拉丽莎·卡多奇尼科娃(饰玛丽奇卡) 伊凡·米柯拉伊丘克(饰伊凡)

剧情简介

《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根据乌克兰作家柯秋宾斯基(1896—1937)的抒情短篇小说改编。小说讲述了一个流传于喀尔巴阡山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同属古楚尔民族的贫穷的巴利楚克人和富裕的古杰纽克人世代为仇。伊凡的父亲死于古杰纽克人之手。伊凡和古杰纽克姑娘玛丽奇卡相爱,但贫富悬殊和部族仇恨不允许他俩结合。伊凡远离家乡去谋生,而玛丽奇卡为救一只小羊羔淹死在河里。玛丽奇卡的死讯使伊凡痛不欲生,他消沉了。几年之后,当他遇见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的巴拉格娜,才重新回到生活中。然而夫妻生活并没有给伊凡带来幸福。巴拉格娜背叛了伊凡,与巫师尤尔柯偷情,而伊凡则在与巫师的决斗中死去。在追悼亡灵的酬客宴上,却没有一人缅怀死者。巴拉让诺夫把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打散,切割成几个富于动势的动作单元,并给它们分别命名:

1“伊凡和玛丽奇卡”。少男少女的伊凡和玛丽奇卡无忧无虑地在草地上玩耍,在篝火旁歌唱,在小河边嬉戏。银幕上几乎没有表现时间的流动,男女主人公已经长大成人并且相爱了。但贫富悬殊和家族世仇使他们预感到不久将来的离别、背叛和命定的不幸。伊凡决定远走他乡,以期有朝一日能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荣归故里。无论是母亲的劝说,还是玛丽奇卡的眼泪,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2“波洛尼纳”。银幕上几乎没有对话,但观众可以听到山峦的呼啸、特列姆比塔牧笛的旋律、回荡于祟山峻岭中的祈祷声,表现伊凡思乡情绪和寂寞心境的曲调,以及抒发玛丽奇卡思念之情的音乐。玛丽奇卡与远在天边的伊凡在同一时刻看到了同一颗星星,于是,玛丽奇卡循着星星指引的方向去寻找伊凡。在荆棘和乱石丛中她迷了路,怀抱着一只黑色的小羊羔艰难地跋涉,不幸从悬崖上跌落到河里。这时,银幕上出现了闪烁在水面上的火把,画外响起了送葬曲。玛丽奇卡的遗体停放在岸边,远处的高山上又立起了一个十字架。

3“孤独”。伊凡在异国他乡流浪。他出入于陌生人家,在他们的餐桌旁哭泣。他冒着风雪挖墓穴,跟在畜群后面踽踽独行。导演用黑白和彩色画面的交替表现这一切,而画外的一首合唱似乎在为伊凡那一幕幕苦难的历程作注释。为了强调主人公无尽的孤独,作为强烈的对比,导演让伊凡出现在一个婚礼上。在一座农舍里,人们欢乐地唱歌、跳舞。特写镜头里出现的另一个女主人公巴拉格娜的歌舞形象似乎在预示着另一个未来、另一种幸福。巴拉格娜的歌舞是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是自然人文现象的庄严肃穆的再现,然而同时它又极富挑逗性,表现出生物学意义上的女性美。它既无节制,也无规律。这样表现民族歌舞,在当时的苏联**中是绝无仅有的。

4“伊凡和巴拉格娜”。情节自然过渡到伊凡和巴拉格娜的结合。银幕上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古代古楚尔人的神圣的结婚典礼:在一个巨大的木桶里妇女们为伊凡沐浴。婚礼开始了。观众欣赏到古楚尔人世代相传的约定俗成的各种手势、动作、眼神和微笑。人们精心打扮着新郎,就像圣诞节前装点小松树那样。新娘被人用布蒙住了双眼引到新郎面前。人们用一个巨大的牛轭套住新婚夫妇,而伊凡却把牛轭取了下来,他似乎要解开这命定的婚约。他是否已经预感到,不久的将来这场婚姻会把他毁灭……

5“日常生活”。貌似幸福的婚姻带来的不详预感并没有引起灾变。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农民们不紧不慢地劳作,时间缓慢地流动。导演用富于神韵的造型手段和独特的结构把镜头内的纯自然主义因素表现得淋漓尽致。

6“圣诞”。这段故事被拍摄得像一个异教徒的庆典。在狂暴激越的假面舞会上的共同欢乐中孤独的伊凡百般无聊,徘徊无着。巴拉格娜也深感寂寞而不知所措。这是在抽象的符号和晦涩的寓言创造的狂热世界里两个被窒息的生灵。为了进入这个世界,他俩曾一次又一次地恳求上帝。然而无论什么信仰,无论哪种宗教,都无助于伊凡的心灵冲出那被回忆封闭的世界。痛苦而甜蜜的回忆始终缠绕着他,追随着他,并且早在他的生命结束之前就扼杀了他的灵魂……

7“春在明天”。这里几乎没有情节,银幕上再现的是一幅幅纯属民族学范畴的美丽画面。但是可以清晰地体味到某种从文学到造型的节奏,正是这种节奏把几个小故事串连起来。

8“雷雨”。这个故事充满了动荡不安的象征和窒息人的预感。巫师尤尔柯时而呼风唤雨,时而阻止闪电。他驱赶乌云,让惊慌和惧怕降临到男女主人公身上。带着恐怖的预感,伊凡和巴拉格娜走进了下一个故事。在那里,每一个预感、每一个暗示,都得到了可怕的应验,因为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9“小酒店”。在这被遗忘的祖先的世界里,这个故事最具现实主义。它缓缓地叙述着农村犹太人小酒店里的情景,娓娓地描绘着一张张小桌旁充满生活气息的场面。风笛手、提琴手、巴拉格娜、伊凡以及巴拉格娜的情人尤尔柯都聚集在这里。后来巫师的朋友们带走了伊凡,而巴拉格娜则留下来与尤尔柯在一起。突然充满不详预感的平静演变成一场古楚尔人刀劈斧砍式的血腥格斗。银幕变成一片腥红。血色浸润了一切影像。替代了正常生活中和平宁静的色彩。影片的结构中没有了跳跃式的间断,没有了平静与激越的交替,唯有一股不可抑制的力量冲向尾声,冲向“伊凡之死”。

10“伊凡之死”。这个小故事仿佛是组成该片内容的几个死亡的谐韵。沿着城堡的外墙,踩着不久前离去的巴拉格娜留下的脚印,浑身鲜血的伊凡蹒跚而行。画外,巴拉格娜的窃笑声伴着他走过这段最后的历程。恍惚中伊凡似乎看见了玛丽奇卡。她在呼唤他,而他这就要随她而去了。伊凡的脚下,大地在燃烧,腥红色的树枝敲打着垂死的伊凡的脸庞。

11“虔诚的仪式”。影片的尾声。一群节日盛装的妇女给伊凡沐浴,一如在婚礼上。巴拉格娜俯视着死者,神情漠然地唱着哀歌。伊凡安详地躺在那里,不知不觉中,他的婚礼服已经变成了寿衣。人们扔钱币、苹果,喊叫着,喧闹着,快活地相互扭打。活着的人们那狂欢的舞步震动着死者的躯体。这葬礼上的歌舞变得越来越欢快、亢奋……银幕上出现了一群孩子,他们一个个把小脸贴在窗户上,似乎在注视着一个神秘剧的结束……

鉴赏

本片是乌克兰当代著名导演谢尔盖·巴拉让诺夫(1924—1990)诗**的代表作之一。现在很难设想这部影片当年曾在苏联**界引起过怎样的“神经性休克”和“强烈的兴趣”。影片一经问世便在苏联国内外引起轰动,而苏联**界的评论却毁誉参半。一种意见认为该片搞形式主义、艺术抽象主义,认为该片与原作相距太远。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精神,符合原作隐秘的内涵,认为该片是继杜甫仁科最初的几部影片之后乌克兰诗**学派的一次冲动,它为乌克兰民族**探索了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还有评论认为,柯秋宾斯基的原作之于导演,只是灵感的源头,而巴拉让诺夫则在本片中以独特的诗**风格成功地昭示了历史的记忆,昭示了表现民族潜意识、表现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河的可能性。

本片在构思、结构和诗学上与传统**几乎没有共同之处。该片的形象体系非同寻常,往往令人惊奇。导演的造型处理强调绘画性和隐喻性,因此,该片的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1966年巴拉让诺夫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始终酷爱绘画,而且早已习惯把镜头当作独立的绘画作品。我知道,我的导演艺术会很乐意地融入绘画。我想,也许这是它的第一弱点,也是它的第一长处。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最为经常的是采用绘画式的处理,而不是文学式的,只有就实质而言是绘画变形的文学,才是我能够企及的。因此,可以说,影片与米哈伊尔·柯秋宾斯基的小说有本质的区别,虽然小说是剧本的基础。”不能说,巴拉让诺夫在此强调作品中的画面至上主义,但应当指出,《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里的每一个画面的造型处理都独具匠心,导演的用意并不在于记录一种运动,而在于表达一种思想感情、一个意义、一种立体效果。镜头所表现的画面 并不是凝滞的,而是动态的。它们一方面像快照那样逼真,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变化的、具有多重视点的意义。巴拉让诺夫运用乌克兰民族文化隐喻、神话、符号等丰富的造型手段,从民间传说里筛选出古代古楚尔人神秘世界中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服饰、宴会、婚礼、庆典、祈祷等,把它们放在血色的时间长河里浸染,并对画面进行编排处理,从而调动起象征的力量,揭示出它们与被再现的世界的特殊关系。

殡葬仪式是本片的主导主题。巴拉让诺夫以一个巴利楚克人的葬礼开始了这部影片的叙事,并使其贯穿于整部影片。黄昏,枯树,一个葬礼过程。送殡的队伍消失在茫茫的雪野,一个黑色的十字架矗立于高高的山岗。这黑色的十字架不断地隐现在各组镜头里,勾勒出主人公们的生活。黑色的十字架忽而在以地平线为背景的窗柜上闪现,忽而又变成了地板上黑色的阴影;它忽而投射在挂在刑具上的兽皮上,忽而又出现在结尾处的狂欢中……就这样,被遗忘了的祖先们生生死死的故事,从一幅幅由黑色十字架勾勒的画面里跃出,与那缓慢变换的内景、服饰、面貌相辅相成,组成了一幅乌克兰民俗民风的浓郁美丽的画卷。该片中的某些服饰典礼是巴拉让诺夫臆造的。“伊凡和巴拉格娜”这一段故事中的部分仪式便是巴拉让诺夫的想象。然而当时在拍摄现场充当群众演员的众多古楚尔人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因为导演的臆造与整个仪式相当吻合可见巴拉让诺夫已经在自然中溶化了自己难以驾驭的想象。

本片中组成情节的某种隐喻的符号象征系列,体现出导演特殊的审美能力。巴拉让诺夫以其非同寻常的隐喻,令人惊叹的造型,细腻执著地描绘着远古风情,呼唤着对美的顶礼膜拜。例如那只天使般的小羊羔,它忽而是白色的,忽而又变成了黑色;它忽而是生命的象征,忽而又预示着死亡。还有,当伊凡失去玛丽奇卡时,大自然的美丽色彩褪尽,天地溶于一片苍茫的灰色之中。

把影片里的人物称作“性格”或“个性”都未必合适。在这部影片里,非同寻常地出现了传统**中从未有过的不能称作“形象”的造型符号。影片中的伊凡、玛丽奇卡、巴拉格娜和尤尔柯的性格,就其实质而言,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们之中的每一个,都只是某个人的造型符号。就像神话中的人物一样,他们只是神的某一意志的体现,并不与其本身的境况及变故有关。因此,尽管《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的演员很出色,但他们几乎无戏可演。演员们表现的只是一段爱情悲剧里的天命、背叛、死亡等等原型的仪式性动作。他们帮助导演把文学节奏挤出影片,帮助观众体察情节的流动并判定一些原始性的问题:时间、地点、谁、怎么样、什么、为什么,等等。

就其塑性变型剧作结构和独特的诗意风格而言,本片的反文学倾向已很明显,但影片并没有完全摆脱原作的基本情节,导演也未能从诗学上把文学思维与**思维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如果一气呵成地观看本片和其后创作的《石榴的颜色》及《苏拉姆斯卡亚城堡的传说》,就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感觉,即在巴拉让诺夫的这三部代表作里贯穿着同一个主调,它用象征、隐喻、联想延续着,而这种延续性则是由同样的造型符码自然而有力地表现的。

在《石榴的颜色》里,巴拉让诺夫的**诗学风格得到了最为和谐、最为光彩夺目的展露。该片根据亚美尼亚著名诗人萨亚特—诺瓦的生活故事拍摄。导演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这三个民族的生活和艺术及传说中寻找人类生存发展的紧迫问题的答案以及人类精神的最高价值。该片中几乎没有对话、没有独白,只有贯穿全片的萨亚特—诺瓦的诗歌的画外音。从一般意义上看,该片里没有主人公,只有某些象征和符号。这是一个诗才的心灵故事。影片中的萨亚特—诺瓦时而是老修士,时而又变成了小男孩。有时候小孩和老修士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里,而早已去世的诗人的父母又突然出现在画面上。诗人还和他青年时代深爱的女皇安娜同时出现,他们一会儿穿着白衣服,一会儿又换上了黑色服装。然后画面上又出现奔流不息的小河,被砍下的羊头,一本书和一条活鱼,还有一幅白布,上面画着三个血红色的石榴。观众似乎隐约地感觉到导演赋予这一切以某种深刻的含义,虽然画面很美,但寓意却不甚明了。巴拉让诺夫在谈及《石榴的颜色》时曾说,“我们通过假定性的,非同一般的确切的事物语言讲述着时代和人们,讲述着他们的 和思想。民间艺人的作品、服装、地毯、装饰、住房里的摆设——这就是事物语言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了时代的物质风貌。”

《苏拉姆斯卡亚城堡的传说》继续着《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和《石榴的颜色》的风格。不连贯的情节,生涩的虚构,众多的联想、比喻、象征、神话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无源无头,无穷无尽。影片在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对话中,把杜米尔什汗的传说分成几个小故事来叙述,并给每个故事冠以篇名:“第比利斯·南大门”、“梦与死的预感”,等等。导演在每段故事之前都安排了一幅造型优美的图画作为碑铭:“初生婴儿与小羊羔的写生”,“初生婴儿与油灯”,“初生婴儿与金币”……这部影片讲述了杜尔米什汗与恋人的离别,他在异国他乡的漂泊,他的儿子返回祖国并为祖国的独立而在苏拉姆斯卡亚城堡下献身。这个格鲁吉亚民族久远的历史传说成了导演思考民族文化美和民族精神美的审美本源。

有评论认为,巴拉让诺夫以《被遗忘的祖先的影子》在苏联**史上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且不说这场“革命”的成败得失,应该承认,巴拉让诺夫这三部代表作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而导演在其中的实践,则可以被视为一项特殊的“采石”工作。他劈开了苏联传统**的造型和剧作的“花岗岩”,把它分割成一个个审美的单分体,分割成一个个诗学原质点,然后由此构筑他自己的诗学。巴拉让诺夫的**诗学不是以自然的实体构建自己的艺术,而是从民族文化开始他对艺术的探求,并且千方百计地把这种探求推到前景,把它作为一面旗帜,一次挑战。

巴拉让诺夫在这三部代表作里完全摒弃了传统**约定俗成的模式,因此,很难对他的“情节镶嵌画”、“色彩万花筒”式的生动的**素材作一般的分析。然而,如果观众不刻意在其作品中寻找线性的情节发展,而能溶入导演忘情于大自然的诗意节奏,并和导演一起以孩童般的纯真心灵去感受周围世界的美,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生命和死亡,那么,影片中众多的象征、隐喻和联想,还有那些美丽的碑铭画,就有可能成为观众和导演一起在心路历程上升华的向导,从而有助于观众对巴拉让诺夫**诗学的理解。

灵薄狱之说出自犹太教,说明是弥赛亚降生之前的众犹太教先知死后所处地方,等待救世主的救赎。但此说有别于古代犹太教所信仰的阴间。其后基督教兴起成为国教,将此学说收纳并引申来解读为罪不致落地狱,又没有资格进入天堂的灵魂安息地。但后来因为灵薄狱之说出自犹太教神学,被视为异端邪说,因此被排出天主教教义之中。直到天主教著名的神学家圣奥古斯丁在著作中,又将此学说重新纳入神学(注意:不是教义)。

另一位希腊教父圣额我略·纳西盎也同意圣奥古斯丁的学说,曾表示:“它(灵薄狱)将发生,我相信那些未受洗礼的婴儿灵魂,不能上天堂接受荣耀,但亦不该被谴责和遭受处罚,因为他们并非邪恶。”他认为这些灵魂处于一处中立地带中。

由于圣奥古斯丁学说深深影响天主教,灵薄狱之说再兴起。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III)在书信中提到:“这些灵魂,除了痛苦地永远被剥夺观看上帝的权利之外,他们的灵魂不会遭受‘其它痛苦’(包括受永刑)。”这暗示了灵薄狱的存在。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时期,圣托马斯·阿奎纳将此学说加以充实化。

另一群反对圣奥古斯丁学说的神学家,如圣罗拔·巴拉米尔、丹尼斯·帕鲁和加高斯-波根·波士力,表示圣奥古斯丁学说仅仅是圣奥古斯丁的私人观点,而不是天主教教义,他们甚至谴责为异端邪说,催促教会放弃此学说。他们认为此类灵魂死后该立即落地狱,但所受的惩罚与恶人的不同。

圣奥古斯丁学说一派却认为他们太过苛刻,两派神学家一直争论灵薄狱之存在,争论延续至今。教皇若望·保禄二世请求国际神学委员会考虑未来得及受洗礼而夭折婴儿的命运问题。当时的国际神学委员会之议长约瑟夫·拉青格(即本笃十六世)厌恶灵薄狱的想法。1984年,他曾经表示:“对于信仰而言,灵薄狱并非肯定的真理。个人来说,我宁愿取消它,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个神学假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