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家自题对联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名人名家自题对联,第1张

名人名家自题对联

伴我书千卷

可人竹一丛

郑板桥自题书斋

苟全性命原非计

饱看兴亡亦可哀

韩紫石自题

捐四品官无地皮可刮

租三间屋以天足自娱

方地山自题室联。天足:方曾纳一妾,未缠足

草色和云暖

梅花带月寒

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祝世禄自题联

古迹虽陈犹在目

春风相遇不知年

王文治自题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

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包世臣题书斋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宁波名医范文甫自题

顾绪一瓯春有味

春风百里雪初晴

陆润庠自题

白玉有暇仍不失为白玉

苍蝇无疵却依旧是苍蝇

续范亭自题

独学参群圣

清心即半仙

熊姓名人熊香海自题联

过如秋草芟难尽

学似春水积不高

清代着名学者、文学家纪昀自题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自题

盍簪嵦枥马

束带听鸣鸡

翁同龢自题春联

好书不厌看还读

益友何妨去复来

清代书法家毛怀自题联

读万卷收还须行万里路

享百年寿何如作百世佛

现代诗人熊亨瀚自题联

看人用白眼

当户有青山

夏丏尊自题联

忌我何尝非赏识

欺人毕竟不英雄

清代名将杨芳自题

脱屣尘缘别有胸襟洒落

结庐入境不妨车马喧阗

徐渭自题

老骥思千里

鹪鹩足一枝

翁同龢自题门联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

与其苟且偷生生无足道

非为奋斗而死死有余哀

毛泽东自勉

骐骥生绝域

鸾凤本高翔

吴昌硕自题

将军更解神谶字

太史合书大有年

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联

种菽粟于砚田收成有日

怀奇珍于文席待聘以时

潘天寿题书橱联

人贫双月少

衣破半风多

郑板桥述贫联

九叠云开湓口见

三秋月照白公来

明代诗书画家祁豸佳自题联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袁简斋(枚)自嘲联。袁简斋《续同人集》

三思难下笔

一枝几成名

齐白石自题

救民安有息肩日

革命方为绝顶人

冯玉祥自题联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自勉联。该联是改写明胡居仁联而成

身为四把子

头值两翰林陈荆自题。

四把子:清政府曾悬银三千两缉拿陈荆,陈乃隐身于益阳

居近葛岭招贤寺

面对孤山放鹤亭

丰子恺题浙江杭州居室

师旷有言七十读书为炳烛

韦母立范八旬设馆尊宣文

葛健豪欲进湖南女子教员养习所深造,校方以其年长拒之

事业垂千古

馨香荐四时

邓石如墨迹

开卷神游千载上

望帘心在万山中

邓石如自题

同外国民族争强方为好汉

对自家乡亲和气乃是英雄

霍元甲自题门联

万山来天际

一石压江流

吕振羽自题书房

客去茶香留舌本

睡余书味在胸中

吴熙载摘陆游诗自题

无补清时终老书丛原宿志

偶谈瀛海重摊诗卷纪前游

郭嵩涛自题

梧雨凤苞润

松风鹤韵高

清代诗人张问陶自题

吏治牧羊夸猛虎

军家捕鼠养馋猫

钟云舫自题春联

眼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

身外无长物布衣素食琴书

清代书法家杨沂孙自题

敢干赶

严研验

华罗庚自题联

大翼垂天四万里

长松拔地三千年

康有为自题

世界大同兼施博爱

人间郅治选贤举能

林散之述怀

烟从水上去

诗自腹中来

齐白石戒烟自题

帘外微风斜燕影

水边疏竹近人家

清代画家戴熙自题联

十思疏四维张九惩李固金汤

三为鉴保家邦修长城至为上

魏传统自撰三字经联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孙中山题翠亨村故居卧室

林头研石天云月

涧底松根刨雪腴

清代书法家毛庚自题联

有志竟成喜今朝乘长风破万里浪

苦心不负乐明日攀高岭采千年芝

葛健豪赴法留学航行中撰联述怀

倚石得奇想

看云多远怀

清代军机大臣祁隽藻自题联

凌霄羽毛原无力

坠地金石自有声

当代诗人、文学家臧克家自题联

不拘乎山水之形云阵皆山月光皆水

有得于酒诗之意花酣也酒鸟叫也诗

(清赵之谦自题联)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邓子龙自题联

留千古半分忠义

存大明一寸江山

王夫之举兵抗清时自题

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消受

齐有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承担

刘墉自题

自红无假染

真白不须妆

祁隽藻自题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翁同龢自题

亏他人便亏自己须记朝齑暮盐我亦寒士

要公倒还要虚心试看畹兰亩蕙楚故有材

姚雪门(颐)督学湖南时自题书院联

足迹遍天下

知心唯古人

覃振自题联

命苦不如趁早死

家贫无奈作先生

夏丏尊题堂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题镇纸铜尺

但愿民安若堵

何妨署冷如冰

清代文学家赵申乔自题联

旁罗米家书画船

博搜赵氏金石录

毕沅自题

此地有首阳在前握篆抚残黎贪吏岂能识清圣

况我是谪仙之后下车宰故土昧心何以对先人

李篁仙自题甘肃陇西县署,首阳指清人耿华国

求诸己

老复丁

吴昌硕集《论语》、《急就篇》自题

但有余闲惟学帖

即逢佳客莫谈天

清代书法家许庚自题

守独悟同别微见显

辞高居下置易就难

翁同龢自题

读书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读书

袁国平自题联

彭郎之至自澎浪

焦光而后有椒山

彭玉麟自题镇江焦山退思斋门联

茅屋八九间钓鱼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邓琰自题联

三十夜大月亮

廿七岁老新郎

胡适

平生好读游侠传

到老不闻绮罗香

吴熙载自题书斋

暗室中自有鬼神倘鉴余少昧天良甘为一钱誓死

公堂上谁非父母最怜尔难宽国法苦从三木求生

严保庸自题堂联

座上南华秋水

屏间北苑春山

邓石如自题

七宝庄严才学座

万花飞舞圣人书

郑板桥自题客室

吃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成闲汉闲人就是废人

李甲秾自题联

报国文章尊李杜

攘夷大义着春秋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杰出语言大师老舍自题联

其人如碧梧翠竹

此志在流水高山

郑板桥求学时撰联述志

侠烈一层刚傲一层愚拙一层懒惰一层屈指世间谁似我

功名相厄银钱相厄疾病相厄患难相厄伤心命运不如人

钟云舫自题春联

避席畏闻文字狱

着书都为稻梁谋

郁达夫摘龚自珍诗句述怀

岂有文章惊海内

莫抛心力作词人

丰子恺集句自题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出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吴佩孚自题联。吴一生无功可言,然晚年拒绝汪精卫之邀,不当汉奸

别有狂言谢时望

但开风气不为师

赵之谦自题

千年事业方寸内

万里乾坤掌握中

焦达峰自题联

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小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

静坐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

邓石如自题草堂

才短自知能事少

礼疏常觉慢人多

郑板桥自题客室

千树梅花百壶酒

一庄水竹数房书

清初词人朱彝尊自题联

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嶷三涂太白紫阁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

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

何绍基自题联

常因酒醉鞭名马

唯恐情多误美人

古龙

且喜两家共平善

但闻六和靖风云

张謇自题春联。两家:张詧、张謇

崇兰清咏怀贤契

修竹欣现长茂林

王文治自题

且喜两家共平善

欲倾四海洗乾坤

张謇自题春联

春风无意管杨柳

晴日有心烘杏花

祁隽藻自题

绕屋岚光三径客

满帘风雨一床书

刘墉自题

澹泊明志

夙夜在公

蔡锷述志

得一日闲为我福

做千年调笑人痴

俞樾自题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林则徐自题

此心平静如流水

放眼高空看过云

徐世昌自题

明朝的刘伯温是个“五百年前,五百年后”的人。他不仅有高明的计策,还修建了八臂哪吒城,并将北新桥划为海阳。然而,如此神奇而又家喻户晓的刘伯温,并不是明朝第一奇人。明代第一奇人是姚小光。

姚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14岁出家为僧。他的名字是道士,但他是道教的老师,所以他得到了他的阴阳技能。有一次在松山寺读书,一个名叫元训的面人对他说:“你是个奇怪的和尚!是三角眼窝,像病虎。它天生喜欢杀戮。是刘这样的人!”弘志听后喜出望外。武十五年,高皇后死,选高僧侍奉太子,为太子诵经祈福。道见到燕王,要求带走他,答应给燕王一顶白帽子。“王”字加上“白”字,是皇帝的行话,真是让又惊又喜。带着姚回到北平,请他主持庆寿寺。事实上,他出入燕,秘密谈论军事,并成为的心腹军师。

伟大的军事家刘伯温和第二位军事家姚被命名。刘伯温保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此时,姚只是燕王的谋士。真正让姚脱颖而出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孙子。燕王朱棣非常沮丧。在一个蓝色的日子里,看着窗外冬天的景色,突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都结冰了。”一旁的姚立刻附和了一句:“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大王不出头谁做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例子。于是,经过姚的劝说和分析,终于下定决心要夺取他侄子的位置。

北京有句话叫“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个说法应该是故宫的设计借鉴了潭柘寺的格局。经营者是姚,这是因为姚曾经在潭柘寺“上吊”。据史书记载,姚14岁出家。

文健即位后,采纳了奇台、黄子澄削藩的建议。姚积极动员造反。朱棣说,“公众舆论支持法院。我们能怎么办?”颜曰:“吾只知天道,何苦与公论!”于是朱棣逐渐下定决心,私下选拔军官,招募勇敢的人。利用自己居住的宫殿的纵深位置,在宫殿内秘密制造武器。为了防止泄密,姚特意将兵器厂置于地下,还养了一群鸭鹅,用鸭鹅的叫声掩盖兵器的锻造声。

文健元年六月,严复警备倪亮变,兵部尚书齐泰命北平指挥张欣抓捕朱棣。然而,张欣告诉朱棣他的生活,朱棣决定起兵。当时,当暴雨来临的时候,屋檐和瓦片掉在了地上,朱棣的颜色变了。严说:“这是个好兆头!在天空中,龙飞后面一定会有风雨。瓦片落了,就用皇帝的黄瓦片代替。”闫冰起义后,朱棣以“君侧”之名,被称为“靖难之师”,史称“靖难之变”。

同年10月,朱棣进攻大宁,李景隆包围燕京北平。阎善于坚守,多次抵抗中央军进攻,并派壮士夜间偷袭。燕军撤退后,内外夹击大获全胜。李景龙、平安等。被打败后相继逃亡。朱棣围困了由铁选防守的济南城三个月。道衍写了一封信劝道:“部队累了,请班主任回北平去。”朱棣随后回来了。之后被盛勇军拦截。东昌之战,燕军大败。张羽被杀,再次回到北京。此时,朱棣打算稍作休整,而道衍则坚持积极备战,进一步招兵买马,打败了到处是勇和破屋的习水村。这时,道衍对朱棣说:“不要再攻城了,赶快攻城吧。京师力量薄弱,势必一举攻下。”朱棣听从他的建议,先后在淝水和灵璧击败了中央军,并渡过长江进入首都金陵。当朱棣在燕宫时,他所有的联系人都是武将,但闫涛是唯一一个决定战斗的人。朱棣在鲁冀作战时,他的部队和战斗机的进退都是由道衍决定的。刀颜从来没有指挥过战斗,但朱棣攻陷南京后,刀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

按照历史上姚的计划,他成功地履行了三三三五四的诺言,给戴上了白帽子,从国王变成了“皇帝”,他的皇帝不知去向。明朝皇帝朱棣登基后不久,就决定迁都北京。于是,修建故宫成了当务之急。姚参与了定都北京的重要决策,确定了故宫的位置,确定了故宫的地理位置、规划布局、功效和建筑。为了奖励姚的功绩,德胜门西设置了水闸门,土垒成岛,水从两边进入水池。当初岛上建有姚光孝寺,后改为真水观音寺。

高僧严得志后,不仅被永乐皇帝封为,还将元丞相所托的府邸赐给了姚。然而,他并没有返璞归真,他申请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郭崇寺,北京最大的寺庙之一。我只做了一个监督和尚和郭崇寺住持事务的六品官。这座郭崇庙就是今天的“护国寺”。600多年前,姚就在那里。白天,他走出寺庙,穿着朝服陪伴国王。晚上回来,还是一身袈裟,古佛。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简介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1,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出自北宋陆游

意思是书籍上古往今来的记述陪伴着度过一天天的日子,不知不觉又度过了四季。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居室取名为“书巢”,并自题此联。

2,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出自明代左光斗左忠毅公

这是明代左光斗左忠毅公题在自己书斋上的对联。意思是江湖虽然有很多事情,我三尺剑在手什么也不惧怕; 生活也很惬意,养花养草览书。 

3,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出自明代抗倭大将邓子龙

这是明代抗倭大将邓子龙自题书房联。 上联写景及意:月影斜行,诗梦怀生。下联写味表意:微风袭来,吹散水墨画上的墨香气。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4,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读书。——出自清代梁同书

这是梁同书题“三味书屋”联。书屋所以名为“三味”是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书读得这样有味,这或些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5,但有余闲惟学帖,即逢佳客莫谈天。——出自清代书法家许庚

这是许庚自题书室联。语朴实无华,告诫我们不要虚度时光。有朋自远方来,咱们就谈书论文,莫闲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