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发现一只红色的蜈蚣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百脚虫等,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该品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系我国传统的动物产品药材。蜈蚣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广西等省区,当前正值捕捉加工季节,现将捕捉方法介绍如下:
生活习性
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活动觅食。
捕捉方法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
捕捉蜈蚣,可根据其活动特点进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动物,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其觅食时间。此时,可在它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即用竹夹或镊子夹起,放入准备好的竹篓或布袋内。②选择蜈蚣隐栖的场所,用尖嘴锄或钉耙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发现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于立春前后选择阴湿山野处,挖一“十”字形长坑,坑长1~2m,宽05m,深15~20cm,内放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及一些腐败草类,上面覆盖树枝、土块或砖瓦片,引诱蜈蚣爬进缝隙,翌晨检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过程中若不慎被其螫伤,应及时用手挤压螯伤处,使毒液不致扩散到皮下组织。随后尽快在被螯伤处敷3%氨水或5%~10%小苏打水;或用新鲜桑叶、蒲公英叶或洋葱捣烂,涂擦或外敷。
蜈蚣去毒刺
加工技术
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棍子或者篾制的长夹子摁住后,用大拇指跟食指捏住,让其尾部绕在四指上去毒刺(见图一,图二),取长宽与蜈蚣相当的簿竹片,削尖两头,一端插入蜈蚣腭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弹力将蜈蚣伸直,置阳光下晒干。若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干燥后取出竹片(切忌折断头尾,影响品质),将体长相近的蜈蚣头朝一方,在背腹处用宽lcm左右的细竹片横向夹住,结扎成排,每排50条,置木箱内密封贮存。
品质要求
成品蜈蚣应足干、呈扁长状,头部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2条突起棱线,腹部棕**,瘪缩,足**或红褐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状,断面有裂隙或中空,气微腥,具刺鼻臭气,味辛而微咸,头尾部齐全,无破碎,无虫蛀,无霉变。
蜈蚣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每条长165cm以上;一级,每条长13cm以上;二级,每条长10cm以上:三级,每条长66cm以上。
目录 1 拼音 2 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水蜈蚣 21 水蜈蚣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26 水蜈蚣的药理作用 3 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的根茎·《中医大辞典》·水蜈蚣 31 水蜈蚣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4 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蜈蚣 41 拼音名 42 水蜈蚣的别名 43 来源 44 性味 45 功能主治 46 水蜈蚣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莎草科植物水蜈蚣带根茎的全草·《中华本草》·水蜈蚣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水蜈蚣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栽培 59 性状 510 化学成份 511 鉴别 512 性味 513 归经 514 功能主治 515 水蜈蚣的用法用量 516 各家论述 517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水蜈蚣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水蜈蚣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水蜈蚣 1 拼音
shuǐ wú gōng
2 莎草科植物水蜈蚣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水蜈蚣水蜈蚣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1]。
21 水蜈蚣的别名三荚草、金钮草、球子草、黄古头草、疟疾草[1]。
22 来源及产地莎草科植物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的全草[1]。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藏[1]。
23 性味辛,平[1]。
24 功能主治
解表,截疟,镇咳祛痰,清热利湿,消肿解毒[1]。
①治感冒发热,疟疾,支气管炎,百日咳,细菌性痢疾,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乳糜尿[1]。煎服:12~18g[1]。
②治皮肤瘙痒,煎水洗;疖肿,蛇咬伤,捣烂敷[1]。
25 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牡荆素、鞣质及苦味质等[1]。
26 药理作用所含牡荆素(Vitexin)有抑菌作用,并能降压、抗炎和解痉[1]。
3 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的根茎·《中医大辞典》·水蜈蚣水蜈蚣为中药名,出自《江西草药》,为《分类草药性》记载的水八角之别名[1]。
31 水蜈蚣的别名水蜈蚣、一口血、水黄连[2]。
32 来源及产地秋海棠科植物掌裂叶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 Lévl的根茎[2]。分布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2]。
33 性味酸,平[2]。
34 功能主治祛风利水,散瘀止血,消肿解毒[2]。
1治风湿关节疼痛,水肿,吐血,尿血,子宫出血[2]。煎服:9~15g[2]。
2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内服并捣敷[2]。
4 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蜈蚣 41 拼音名Shuǐ Wú Gōnɡ
42 水蜈蚣的别名金钮草、三荚草、散寒草[四川]、球子草、疟疾草、金牛草
43 来源为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用。
44 性味辛,平。
45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止咳化痰,祛瘀消肿。用于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疟疾,痢疾,肝炎,乳糜尿,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蛇咬伤,皮肤瘙痒,疖肿。
46 水蜈蚣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品煎水洗患处。
4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5 莎草科植物水蜈蚣带根茎的全草·《中华本草》·水蜈蚣 51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52 拼音名Shuǐ Wú Gōnɡ
53 英文名Shortleaf Kyllinga Herb, Herb of Shortleaf Kyllinga
54 水蜈蚣的别名球子草、疟疾草、三荚草、金牛草、寒气草、金钮草、夜摩草、十字草、姜虫草、露水草、水牛草、三步跳、散寒草、姜芽草、寒筋草、水香附、燕含珠、发汗草、山蜈蚣、无头香附、龙吐珠、三夹草、水香草、一粒雪、三角草、落地杨梅、三箭草、球头草、雷公草、地杨梅、三人扛珠、寒热头草、一粒珠、九头香、水竹钵、一粒关、狗公草、千打锤、落地蚂蟥、三棱环、一粒子草、黄古头划、水金钗、水土香、钢拳头、连根草、草含珠
55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水蜈蚣带根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
采收和储藏:59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56 原形态水蜈蚣,多年生草本,高720cm。根茎长而匍匐,外被膜质、褐色的鳞片,具多数节间,节间长约15cm,每节上生一秆。秆散生,扁三棱形,平滑,具45个圆筒状叶鞘,叶鞘顶端具叶片。叶片秆近等长,柔弱,宽24mm,平张,上部边缘和背部中肋具细刺。叶状苞片3,极展开,基中片极短,后期向下反折。穗状花序单生,极少2或3,球形或卵球形,长511mm,宽4510mm,具密生的小穗;小穗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压扁,长约3mm,宽081mm,有1花;鳞片膜质,阔卵形,长23mm,白色,有锈斑,少为麦杆**,背面龙骨状突起绿色,具刺,顶端延伸成外弯的短尖,脉57条;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细长,柱头2。小坚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双凸状,长约1mm,淡**,表面密具细点。花、果期510月。
5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溪旁、荒地、路边草丛中及海边沙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58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忌寒。宜先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早春,将母株挖起,分成数蔸,每蔸留有34个茎,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15cm×10cm栽种,盖土,稍压根部,浇水。
田间管理,生长期勤拔杂草。追肥12次,肥粒以人畜类水为主。旱季注意灌水。
59 性状性状鉴别,多皱缩交织成团。根茎细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紫褐色,节明显,具膜质鳞片,节上有细茎,断面粉白色。茎细具棱,深绿色或枯绿色。叶线形,基部鞘状,紫褐色,有的可见球形穗状花序,黄绿色。果实卵状长圆形,绿色,具细点。气微。
510 化学成份全草含挥发油,牡荆素(vitexin)等黄酮类(flavonoids)。
511 鉴别1取本品70%乙醇提取液1滴滴于滤纸片上,晾干,加2%三氯化铝乙醇1滴,晾干后于紫外灯下观察,显**荧光。
2取本品70%乙醇提取液1ml于试管中,水浴加热,加镁粉少许,滴加盐酸34滴,溶液显浅红棕色。
512 性味味辛;微苦;甘;性平
513 归经肺;肝经
514 功能主治疏风解毒;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头痛;急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疟疾;黄疸;痢疾;乳糜尿;疮疡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515 水蜈蚣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516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杀虫,败毒。
2《广州植物志》:主治赤白痢。
3《福建民间草药》:解热利尿。治疟疾。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风,除陈寒,止咳嗽。
5《广西药植图志》:除风热,利窍,止血,止咳。治跌打,蛇伤。
6《南宁市药物志》:去瘀,消肿,止痛,杀虫,舒筋,活络。
7《四川中药志》:治感冒风寒,无汗头痛,筋骨疼痛,恶寒发热。
8《广东中药》Ⅱ:镇咳祛痰,治百日咳,燥热咳。
517 摘录1、很多人对蜈蚣没有太多的认识,但是它会对身体带来很大的好处,首先,蜈蚣的功效与作用能够有效治疗小孩抽风的症状,当然,蜈蚣还能够治疗便血、蛇伤等疾病哦。
2、对于蜈蚣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我们要知道它还能够治疗肺癌疾病,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加入一定的蜈蚣,当然,具体的药物配方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样就可让癌肿弱小。
3、蜈蚣功效和作用还能够有效治疗妇科疾病,也就是妇科中的阴颈癌疾病,把蜈蚣加入中药中,然后根据患者病情插入适当的药物,等待腐肉坏死脱落时对疾病就很有帮助了。
4、除了上述几种功效和作用外,蜈蚣还能够有效治疗破伤风患者,出现此疾病时可根据一定的药方,然后把这些药物磨成粉末,并伴随着热水吞入我们的身体内即可。
目录 1 拼音 2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蜈蚣 21 地蜈蚣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26 地蜈蚣的药理作用 3 百合科植物蜘蛛抱蛋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地蜈蚣 31 地蜈蚣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化学成分 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蜈蚣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蜈蚣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蜈蚣 1 拼音
dì wú gōng
2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蜈蚣地蜈蚣为中药名,出自《王安卿采药志》,为《重庆草药》记载的大金钱草之别名[1]。
21 地蜈蚣的别名金钱草、地蜈蚣、四川大金钱草、铜钱草、对座草、一串钱、黄疸草[2]。
22 来源及产地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2]。分布河南、陜西及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2]。
23 性味归经苦、酸,凉[2]。入肝、胆、肾、膀胱经[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2]。
1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尿路感染及结石,水肿[2]。煎服:15~30g(鲜品60~120g)[2]。
2治乳腺炎,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2]。鲜品捣敷并捣汁饮[2]。
25 化学成分本品含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山柰酚、槲皮素和它们的苷[2]。又含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堿[2]。
26 药理作用预试还含皂苷及内酯类等[2]。煎剂有利胆作用,可能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并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2]。体外对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它还能溶解尿路结石,钾盐有利尿作用[2]。动物试验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2]。
3 百合科植物蜘蛛抱蛋的根茎·《中医大辞典》·地蜈蚣地蜈蚣为中药名,出自《湖南药物志》,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蜘蛛抱蛋之别名[1]。
31 地蜈蚣的别名一帆青、九龙盘、蜈蚣草、地蜈蚣[3]。
32 来源及产地百合科植物蜘蛛抱蛋Aspidistra elatior Bl.的根茎[3]。分布我国南部,各地庭园有栽培[3]。
33 性味甘、微苦,平[3]。
34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活血通络[3]。
1治感冒高热,肺热咳嗽,疟疾,风火头痛,牙痛,风湿痹痛,腰痛,泄泻,砂淋,经闭腹痛[3]。煎服:9~15g[3]。
2治跌打损伤,骨折[3]。煎服并捣敷[3]。
35 化学成分蜈蚣的种类很多,分为汉蜈蚣、苏蜈蚣、多棘蜈蚣、韩氏蜈蚣、模棘蜈蚣、小棘蜈蚣是节肢动物。身体又扁又长,大约有12厘米左右,金**的头上长了一对细长的触角和一对单眼,嘴是由一对大颚和一对小颚组成。身体由21节组成,背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每节上都生长着一对足,第一对称“颚足”,足上有发达的爪和毒腺,最后一对向后延伸像是尾。蜈蚣生活在腐木和石隙中间,行动十分敏捷,每当晚上外出捕食小动物,白天闭门不出。我国各地常见的是少棘蜈蚣。
本文2023-08-08 04:53: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