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名头很响却已经散佚的古籍?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们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有许多名头很响的古籍但是由于战乱或这样那样的原因(尤其是经过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军联军的侵华、20世纪的“古史辨”)而散佚了。
我国最古老的书籍是《三坟》(记述的是三皇事迹)、五典(记述五帝事迹),另外还有《八索》(即易经八卦的原版)、《九丘》(即当时的“国土资源白皮书”),但是这只是传说中的,只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一书中见过此词。
除此之外,还有几部名著也已经散佚了。
1、《尚书》
据说原始版本共有100篇,但是我们现存的58篇中只保留了29篇,其余的全部是伪书,而最初的100篇,则无据可考。相传是在汉明今古文学派的论战后遗失的。
2、《孙膑兵法》
此部兵书直至今天仍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但是它仅仅只是一部分的残篇。
3、《东观汉记》
这是一本东汉官方记录的历史,在元朝散佚。
4、《竹书纪年》
这是一部上古史料中具有明确纪年的文献典籍,它记叙了从五帝时期直到魏国的历史。但是由于这些记载不符合儒家思想的历史观而受到排斥,遗失于宋朝。
5、《六经》
为六经之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失佚。
6、《山海经》
《山海经》最早的版本已经无从考证,就连西汉末年刘秀校订的版本也已经不无看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晋代学者郭璞校订的版本。
7、《永乐大典》
这本书原本共22937卷,正本已经在明朝末年遗失,而副本也在明末战乱、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或被烧毁,或被抢走,只遗留800卷左右,而且还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机构收藏。
另外,还有《皇帝内经太素》、祖冲之的《缀术》等等许多的古籍散佚了,使我们国家乃至世界失去了大批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综述
上古,指先秦两汉时期。上古时期汉语共同语声母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面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里介绍上古声母系统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对上古韵母研究而言,声母研究的材料要少得多,可以用于上古声母研究的材料有谐声材料、古代注音材料、通假异文材料、声训材料、对音材料、方言材料和汉藏语系民族语言材料。根据这些材料,学者们研究出了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
古无轻唇音
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轻唇音”,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帮”组“重唇音”声母,没有“非”组“轻唇音”声母,就是只有双唇音声母“帮[p]”、“滂[p']”、“并”、“明[m]”,没有唇齿音声母“非[pf]”、“敷[pf‘]”、“奉[v]”、“微[w]”。唇齿音声母是从双唇音声母演变出来的。例如 “辈” 读 双唇音,说明 的 上面 的 声旁 “非” 在 古代 读 双唇音。汉语方言中还保留这些痕迹。例如,湖南衡山,“浮(起)”、“孵(鸡崽叽)”、“(黄)蜂” 的 声母 分别 读 “袍”、“抱”、“烹”。湖南 东安 的 “冯,逢,缝” 等 读 “彭”。
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上古典籍中大量的通假异文、注音、声训材料及谐声字现象提出来的,例如:
通假异文:
封域/邦域 附娄/部娄 扶服/匍匐 伏羲/庖羲 芜青/蔓青 汾水/盆水
古代注音:
《说文·女部》:“娓,读若媚。”
《说文·肉部》:“膴,读若谟。”
声训材料:
《释名·释州国》:“邦,封也,封有功。”
《释名·释姿容》:“负,背也,置项背也。”“望,茫也,远视茫茫也。”
《释名·释宫室》:“房,旁也,在堂两旁也。”
《尔雅·释言》:“靡,无也。”
谐声字:
非--悲辈排裴
反--版板扳叛
番--播潘蟠鄱
奉--棒捧埲菶
未--妹寐昧魅
以上这些材料可以充分说明上古时期的重唇音和轻唇音是混而不分的,但还不足以说明“古无轻唇音”,现代方音则可以予以证明。部分方言里许多轻唇音字读成了重唇音字,一般却没有将重唇音读作轻唇音的,由此证明了重唇音变轻唇音的历史音变现象。
古无舌上音
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上只有“端[t]”、“透[t']”、“定[d]”、“泥[n]”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舌上音声母是后来从舌头音“端[t]”、“透[t']”、“定[d]”、“泥[n]”这组声母中分化出来的。直到现在,有些方音中仍然只有舌头音,例如 湖南衡山方言,“里(头)”读“底”,“(费)力”读“里”,还有闽南方言中“猪”的声母为[d],“陈”的声母为[t]。
这也是根据上古典籍中大量的通假异文、注音、声训材料及谐声字现象提出来的。例如:
通假异文:
冲子/童子 天竺/身毒 滹沱/呼池 孟猪/明都 追琢/雕琢 直/特
古代注音:
《说文·水部》:“冲,读若动。”
《经典释文》:“虫,徐邈音徒冬反。”“赵,徒了反。”“竹,徒沃反。” “侄,大结反。”“追,多雷反,又对回反。”
声训材料:
《说文·阜部》:“陟,登也。”
《说文·田部》:“田,陈也。”
谐声字:
登--橙澄证撜
兆--桃逃跳挑眺
卓--掉悼淖
召--迢笤苕貂
重--动董恸湩
另外,在现代广西北部平话、闽方言等南方方言里,古代舌上音声母字有不少读作舌头音声母。以上所列的古籍资料表明上古时期汉语舌头、舌上音声母是不分的,而现代平话、闽方言舌上音“知”组声母读作“端”组声母的现象则证实了“古无舌上音”的论断。
娘日二纽归泥
“娘日二纽归泥”这个结论是章太炎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中古汉语的“娘”母和“日”母在上古汉语中是没有的,它们在上古归入“泥”母。“娘”母归“泥”母是没有问题的,按王力的看法,《切韵》还没有“娘”母。“日”母归“泥”母的结论在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上古有“日”母,有的认为“日”母应归入“泥”母。从谐声材料分析,“日”“泥”两个声母在上古时期的关系确实很密切,“如”“汝”都是用“女”字作声符的,“女”属于“泥”母,“如”“汝”属于“日”母;“匿”“诺”用“若”作声符,“匿”“诺”属“泥”母,“若”属“日”母。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是由曾运乾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中古的“喻”母在上古一分为二,“喻”母三等归入“匣”母,“喻”母四等归入“定”母。“喻”三归“匣”的结论已被大多数人接受,按王力的结论,“喻”三(有些学者称为“于”母或“云”母)在《切韵》时还没有从“匣”母分出来。“喻”四归“定”的结论大多数学者没有接受。从谐声材料分析,上古时期“喻”四与“定”母等舌头的关系比较密切,其音值应该是舌尖中音的某个音,肯定不是中古的半元音[j],“地”字以“也”字作声符,“地”属“定”母,“也”属“喻”四;“移”以“多”字作声符,“多”属“端”母,“移”属“喻”四;“偷”以“俞”字作声符,“偷”属“透”母,“俞”属“喻”四。
照二归精、照三归端
所谓“照二归精、照三归端”,意思是说,上古时期,中古的“庄”组(“照”二)与“精”组字关系密切,“章”组(“照”三)与“端”组的关系密切,他们在读音上很相近。这个观点主要是由黄侃提出来的,学术界对这个结论尚有不同的看法。从各种材料分析,上古时期“照”二与“精”组、“照”三与“端”组的关系确实很密切,“浞”字,徐邈音“在角反”,“栈”字,徐邈音“在间反”,“浞”“栈”属于“照”二,“在”属于“精”组;“搜”“溲”用“叟”作声符,“搜”“溲”属“照”二,“叟”属于“精”组。“嗔”“瞋”“填”“阗”用“真”字作声符,“嗔”“瞋”“真”属于“照”三,“填”“阗”属于“端”组;“轸”“诊”“疹”“殄”同声符,“轸”“诊”“疹”属于“照”三,“殄”字属于“端”组;“雕”“輖”用“周”字作声符,“雕”“輖”属于“端”组,“周”属“照”三。
清化鼻音、清化边音
李方桂在《上古音研究》一书中提出上古汉语有清化鼻音和清化边音,给上古汉语拟了一套与鼻音m、n、ng对立的清化鼻音hm、hn、hng,拟了一个与边音l对立的清化边音hl。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假设,是为了解释说明像下面这样的谐声现象:每-悔、难-滩、午-许、赖-獭等等。李方桂的这一观点得到学界的普遍赞同。
除了上面这些结论以外,中古“章”组、“端(知)”组声母在上古与“见”组声母的关系也引起了学界的注意。中古部分章组声母字与见组声母字发生谐声关系,如“支”“枝”声母属于“章”组,而与两字有谐声关系的“伎”“妓”“歧”“跂”属于“见”组,“枢”“驱”“抠”都用“区”字作声符,“驱”“抠”“区”属于“见”组,“枢”字属于“章”组。其他材料也反映出“章”组声母的部分字在上古与“见”组声母有关系,如“支”字在东汉三国的梵汉对音材料中经常对译梵文的ke音节。部分“端”组声母字在上古汉语与见组声母也有关系,如《说文》:“啖,食也。从口陷声。读与含同。”“啖”字音“徒滥切”,属“定”母,“含”字属于“匣”母。“啖”字与“陷”字同声符,“陷”字属“匣”母。学术界已经注意到“章”“端”两组声母在上古与“见”组的关系,但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目前各家的看法还很不统一,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有好几种原因导致鸣沙山的沙子会不断的发出声音。鸣沙山的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沙子当有人从上面滑落的时候,这些沙子就会发出雷鸣一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时大时小。因此而十分的出名,是敦煌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景点。鸣沙山整个的长度达到了四十多公里,而宽有二十多公里。整个鸣沙山有红色、黑色、白色、以及绿色和**的沙子组成,五色的沙子非常的漂亮。
鸣沙山整个的山体虽然不高,但是想要登上山顶的话,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鸣沙山上面全部都是一些沙子因此,想要爬上去并不容易,稍微一不小心,就会跟着一堆的沙子一起滑落下来。而在古籍中关于鸣沙山的记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当时将沙子会发出声响的奇异现象记录了下来,并且将鸣沙山成为是一个仙境之地。那么鸣沙山的沙子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原因有三。
静电所造成的当沙子被人为的或者是风力所造成的山体滑落的话,就会因为沙子里面所含有的石英砂的相互摩擦而造成静电,因为静电会发出声音,在我们平常脱毛衣的时候就会遇到这种情况,噼里啪啦的声音。而当这种声音非常多的聚集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像打雷一样。
摩擦产生的声音
因为在沙漠的沙子温度都很高,易干燥一摩擦就很容易会发出声音,这种声音一聚集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动静。
地势原因因为鸣沙山本身的地势原因是一个壑谷,也就是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如果有声音的话,本来聚小成多,然后在加上这个音响,所造成的效果就非常的惊人。这也是这里为什么会被成为是鸣沙山的原因。
上古时期大体上经历了全人类所共同经历的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阶段,但由于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独特个性,因而在传播方式上有着与世界其他民族传播起始阶段不同的特色特别是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遗存丰富,古籍记载十分详赡,所以在对中国古代传播起源的描述时更显得确凿可信,这是某些西方学者在研究传播的起源时所无法企及的至于春秋战国之际的传播方式,诸如采诗观风、置邮传命、烽隧警报、乡校议政、史官记事、游说诸侯、聚徒讲学、著书立说、街谈巷议等,无一不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他们又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当时和后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如秦王朝的兴衰,其中传播的作用因素也给后世留下极其深刻的教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改革措施,如修筑驰道、统一文字、统一货币与度量衡、迁徙居民等等,客观上为社会传播的畅通创造了有利条件正是由于传播事业的发展,才促成了秦王朝的兴起和强大同时,也由于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等残暴的封建专制措施,堵塞了传播渠道,凝滞了信息的交流,箝制了传播思想的发展,最终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此后,楚汉战争之际,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可视作我国最早的政治军事领域内的“广而告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大一统的背景下推行舆论一律,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它在社会控制方面的得失值得后人总结东汉“蔡侯纸”的出现,堪称传播史上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蔡侯纸改进了文字的书写材料,从此,作为人类的主要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才有了先进的载体联系到后来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更标志着传播技术的又一次飞跃东汉时期太学的发展,不啻为传播史上的一个奇迹据记载,仅在顺帝时,太学校舍便有240房,1850室,太学生达3万余人人数众多的太学生为东汉的社会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传播与宗教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盛,无不采用独特的传播手段至于东汉末年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则更是巧借各种传播工具来宣传、组织革命,终于产生了“八州并发”、“天下响应”的传播效应在传播行为的作用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秩序、思想文化观念,大体上在先秦、两汉便已形成,而上述传播方式,自魏晋以降,历经唐宋元明清,不断地得到继承和发展,此不赘述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欧洲委员会1997年把电子商务的定义为"以电子方式进行商务交易"电子商务,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以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的电子处理和传输为基础,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活动(如商品服务的电子贸易、数字内容的在线传输、电子转账、商品拍卖、协作、在线资源利用、消费品营销和售后服务)它涉及产品(消费品和工业品)和服务(信息服务、财务与法律服务);传统活动与新活动(虚拟商场)美国政quot;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称:电子商务是利用Internet进行的各项商务,包括广告、交易、支付、服务等活动,全球电子商务将涉及世界各国
纯白0hA 2014-11-11
本文2023-08-08 05:07: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