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黄帝内经》——解读“魂”与“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魂”与“魄”,第1张

品悟《黄帝内经》——解读“魂”与“魄”

一、“魂”“魄”的字义

1、《说文解字》对“魂”有着生动形象的描述:“魂,阳气也。从鬼云声。”魂是人的天生阳气。字形采用“鬼”旁,“云”声。“云”表示空中流动、变幻的气流。“鬼”指支配肉体的神秘能量。“云”与“鬼”合起来,表示“人死后其体魄中的阳气回旋升天”或“升天的死者阳气”。

2、《说文解字》对“魄”是这样描述的:“魄,阴神也。从鬼白声。”魄是人的天生阴气,字形采用“鬼”旁,“白”是“泊”的省略,停靠的意思,“鬼”指支配肉体的神秘能量。“白”与“鬼”合起来,表示“支配并依附肉体而存在的神秘性静态能量。”

古人认为,肉体是“魄”的泊处,当肉体死亡,“魄”便不复存在;但“魂”可以在肉体死后“云游”。“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二、《黄帝内经》对“魂”、“魄”的定义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这里所说的“神”与“精”,其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灵枢·本神》云:“两精相搏谓之神”,男子的精子与女子的卵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那就是神。它属于阳(气)性方面。《灵枢·决气》又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说的也是男女交合,产生受精卵,比形成胚胎还早的那个物质,就叫着精。它属于阴性方面。因此,“魂”、“魄”都是随“神”而往来出入的,是“神”的阴、阳两面不同的表现。所以说,魂为阳神、魄为阴神。正由于“魂”、“魄”是“神”的阴阳表现,所以“神劳则魂魄散。(《灵枢·大惑论》)”

从上述可知,“魂”、“魄”的产生早于人形的生成,《灵枢·天年》也是这样说的:“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受精后2周内为受精卵,3—8周为胚胎,4周五脏六腑形成,9周开始为胎儿期。在五脏形成之时,心是神的宿舍,神就住在心里面;魂的宿舍是血,因而肝藏魂;气是魄的居所,所以肺藏魄。魂、魄都有了,这时候才成为人。也就是说,具备了魂、魄才成为人,魂魄的产生早于人的形成。

三、“魂”、“魄”病症与脏器的关系

1、魂的病症与肝有着直接关系。《灵枢·本神》说:“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肝藏魂,如果悲哀太过牵动了相关的内脏(悲本伤肺,由于悲哀太过而,肺金无法抑制肝木,以致肝木反乘肺金),魂就会被伤,魂伤会使人颠狂迷忘而不能清楚地认识周围环境,意识不清就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言行;还会出现阴器萎缩筋脉挛急,两胁肋处活动不利,毛发憔悴等症状,在秋季金旺的时候受克而死。

2、魄的病症与肺有着直接关系。如《灵枢·天年》说:“80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魄离的根本原因是“肺气衰”,症状表现是“言善误”;《灵枢·本神》说:“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肺藏魄,过度的喜乐就会伤魄(喜本伤心,由于过度喜乐,心火无法抑制肺金,以致肺金反乘心火),魄被伤,就会使人神乱发狂,发狂的人意识丧失,旁若无人;还会出现皮肤枯焦,毛发憔悴等症状,在夏季火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也是“肺气被伤”,症状表现是“狂”以及与肺所主的“皮、毛”。这是因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的原因。

四、“魂”、“魄”与精神意识的关系

《黄帝内经》对“魂”、“魄”与精神意识的关系也有一些列举,如《灵枢·*邪发梦》说:“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青梦。”邪气从外侵袭体内,没有固定的部位和途径,而是与营卫之气一起运行,伴随着魂魄飞扬,使人睡卧不安而常常做梦。《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志意和顺,精神思维也就会专注,魂魄也守身不散,怨恨愤怒不致发作,如此则五脏不受外邪侵扰。《灵枢·大惑论》:“神劳则魂魄散……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神过于劳累,就会魂魄离散……猝然看到异乎寻常的地方,精神魂魄散而不相协调,所以就有迷惑之感。这些经文都说明“魂”、“魄”与精神意思有着密切联系,但是要进一步区分“魂”与“魄”的具体分工,还得借助《黄帝内经》之外的古籍来理解。

1、“魂”主要是支配精神性识

《左传・昭公七年》孔颖达疏:“附气之神为魂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性识”应该是佛教的术语,《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解释:“众生之根性心识也。”释门《归敬仪(2卷)》也有:“群生性识深浅利钝。”可见,“魂”依附着“神”,伴随生命的诞生就存在的精神方面(如思维、推理、判断)的心识能力。

2、“魄”主要是支配潜意识方面本能的感觉和动作

《左传・昭公七年》孔颖达疏“附形之灵为魄。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新生儿出生之后,所具有的各种感觉、反射、反应、运动等心理和行为活动,诸如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啼哭、肢体运动等感觉功能和本能的潜意识行为,都属于魄的范畴。《类经》也是这样说的:“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

综上所述,“魂”“魄”是“神”的阴阳两面的具体表现;魂是“随神往来”的,是阳神,阳性的精神活动是它的表征;魄是“并精而出入”的,是阴神,阴性的精神活动是它的表征。在精神意识方面,“魂”主要是支配精神性识,“魄”主要是支配潜意识方面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魂”、“魄”病症的产生与其所居的脏器有着直接关系,当然,人体是一个整体,再加上五行的相生相克,因此,“魂”、“魄”的病因病机是相当复杂的。

在具体症状表现上,“魂”的症状表现可以分为亢奋、不足、惑乱方面。1、亢奋方面有着睡眠浅容易早醒,心中惴惴不安容易做恶梦,感到莫名的烦躁等症状。2、不足方面有着不敢正对他人,独自黯然神伤,感觉生活了无生趣,注意范围缩小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等症状。3、混乱方面有着容易说错话,喜怒无常,强迫性思维,常出门后觉得没有锁门,学习理解能力下降、健忘,四肢躁扰不安等症状。“魄”的症状也可以按亢奋、不足、惑乱方面来归纳。1、不足方面有着,看东西模糊,听力下降,语言缓慢语音低微,说话吐字不清,呼吸不通畅或气短,全身肌肉无力,皮肤粗糙,健忘等症状。2、亢奋方面有着,幻听,幻觉呼吸有时喘促气急,多汗,易激怒,耳鸣等症状。3、惑乱方面有着,自言自语,说话没有依据不切实际等症状。

医论著作。四卷。清·黄元御撰于1740年。作者十分尊崇《内经》,刻意精研、终生不倦。本书是作者晚年研究《内经》的心得。黄氏就医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写成二十六篇医论,包括:胎化解、脏象解、经脉解、脏候解、五色解、医方解、(鼻勾)喘解、吐血解等。升降息则神机化灭,出入废则气立孤危。故作者以阴阳升降立说,尊崇《内经》、张仲景及孙思邈,对历代医家多有贬词,在学术见解上有其片面性。现存多种清刻本。此书又收入《黄氏医书八种》中。

素灵微蕴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出《四库总目提要》

国朝黄元御撰。其书以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为十篇,又病解十六篇,多附以医案。其说诋诃历代名医,无所不至。以钱乙为悖谬,以李杲为昏蒙,以刘完素、朱震亨为罪孽深重,擢发难数。可谓之善骂矣。

要读懂《黄帝内经》,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培养对《黄帝内经》的兴趣。阅读经典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需要激发对这部经典的兴趣,以便能够持续地阅读。

2 了解《黄帝内经》的背景。《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经典,了解它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创作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3 选择一个合适的版本。《黄帝内经》有多个版本,包括不同的注释和翻译。选择一个权威且注释详细的版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原文。

4 学习《黄帝内经》的基本概念。《黄帝内经》涉及许多中医的基本概念,如阴阳、五行、气血等等。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整部经典。

5 逐步阅读和理解原文。《黄帝内经》的篇幅较长,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逐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注释和翻译,同时注意理解每一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6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理论性的经典,还包含了丰富的实践方法,如针灸、按摩、食疗等。通过实践这些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理论。

7 参与学习社区。《黄帝内经》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参与学习社区进行交流和讨论。与他人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

8 持续学习和实践。阅读《黄帝内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智慧。

以上是一些阅读《黄帝内经》的建议。记住,阅读经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耐心。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深入探索,你就能逐渐理解和掌握《黄帝内经》的智慧。

有价值。中医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学术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位又一位名医,又一项宝贵的工作流传下来。大量中医古籍的流传,为我们研究和深化中医理论,学习和完善临床治疗经验,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医悠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特别是作为中医理论体系源头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包括《素文》和《灵枢》),不仅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而且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有人可能会问,这部形成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作品,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有参考价值。毫不夸张地说,《内经》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好证明,也是现代中医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两千多年的医学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具有巨大的价值。它不仅受到历代中国医生的重视,也引起了许多国家医学科学家和科学史学家的关注。一些国际针灸组织甚至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目前,《黄帝内经》的一部分已被翻译成日语、德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并在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共18卷,162章,约14万字。它被称为“黄帝”,其实是许多古代医学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它是中国医学最宝贵、最光荣的遗产。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中医是科学不是玄学,中药治身病还治心病。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2021学习中医师承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三篇800字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学习中医师承心得体会1

 

 中医内科学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在这学期的中医内科学课程中,我们又再一次深入系统研究和学习了临床各常见中医内科疾病,收获颇多,在此,将自己对于应该怎样学习这门学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多多诵读经典

 

 中医学根植及生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土壤,从神农尝百草谱《神农本草经》,到黄帝岐伯问答出《黄帝内经》;从仲景演《伤寒论》、《金匮要略》,到孙思邈《千金方》;从金元各大家齐鸣,到明清温病各家学派学说,数千年来,古人们前仆后继,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宝库。

 

 中医学经典古籍浩如烟海,这都是前代医家留给后世学者的宝贵医学财富,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研究,其理论学说及临床诊治思维方法对于如今仍然有重大的临床价值。我们作为研究生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深入学习和诵读,通过多多诵读经典条文,不断充实自身理论基础,从而能更加全面的以中医角度去认识疾病、疾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归,更能博采众方,取各家之长,取前人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更好的指导当代的临床实践。

 

 二、辨证论治乃重中之重

 

 辨证论治是为中医学之精髓及独到之处,“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首先,对疾病的辩病及辩证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第一步,其尤为关键,其辩病及辩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治则、治法,是取得临床疗效与否的先决条件,所以对于疾病的诊断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重点,更是学习的难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要想辩好证,我们必须全面分析病情,掌握病证病机特点,全面及灵活运用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环境、情志、饮食起居、体质等影响因素,全面而准确的作出诊断。

 

 在明确诊断后再根据病因病机及中医理论确定治疗的治则治法,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我们必须通过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辨清疾病的标本、主次、轻重缓急,还需谨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阶段进行治疗。在治疗时更应注重理论指导实践,以临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拘泥于理论,刻板遵循条文,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从患者角度考虑,权衡利弊,以取得最大临床意义为目的。

 

 三、勤于总结与思考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重点学科,也是难点学科,其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学科基础上,内容繁多是学习和记忆难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对各疾病和证型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相似病症之间的对比和鉴别以加深对各证型的理解和记忆。除了学习和记忆基础证型外,我们应多思考,学会对于变证的诊治及临症加减运用,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拓展和学习和认识疾病。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也是我们中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临床学科,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实践,只有我们将理论的知识打牢固,才能在日后的临床中去更好的实践、运用和发展。

 

  学习中医师承心得体会2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

 

 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学习中医师承心得体会3

 

 中医院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 工作总结 我院自 20__ 年 10 月被确定为五级师承教育试点单位以来, 在县卫生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医院领导重视,创新进取、继承发 扬组织管理,落实带教任务,对推进我院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提 升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将今年的五级师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 师徒传授方式是中医药学重要的继承方式,是培养中医 药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医院领导深知师承工作的重要性,结合 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管理部门,确定专人管理。由医务科 负责日常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围绕师承教育,督导学术继承 人跟师笔记、月记、临床医案、论文、平时考核表和阶段考核表 等的完成,保证了师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二、带教情况 根据县乡村三级师承教育的相关文件,我院有 4 名带教老 师,12 名学术继承人。按照《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带教 日志》《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月记》的要求,做好每次跟 、 师随诊或实际操作记录,及时整理和总结跟师学习 心得体会 ,认 真写好月记。我院跟师学生 12 名,每位学生每年完成导师临床 医案总结 24 份,学习心得 24 篇,跟师笔记 96 篇。公开发表 临床经验的论文 1 篇,在省级、市级进行学术交流论文 6 篇。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顾燕、王承芳、韩燕、王顺琴、屈小琴、王 晓红,带教日志共完成 576 篇,其中顾燕在中国保健杂志发表论 文 1 篇。不断创新师承教育工作,保证继承人在学习期间学习的 连续性。

 

 一是带教老师根据自身的多年学术经验认真对学生的日 志、临床医案、跟师笔记进行批阅、修正,提出修改意见,指出 辨证或用药的不足,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学 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

 

 二是开展专题讲 座和病案讨论,学生通过整理病案讨论,对疾病的病因、病机、 诊断、 治疗及预后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存在不足 两年的师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足。个别继承人思想上不积极,态度不能始终如一,致使师承教学时间 和继承人学习质量不高。

 

 在抽查或考核中发现有的学生一开始时 很认真负责,完成的跟师材料质量较高,到后期就出现为了完成 任务而应付了事,形成虎头蛇尾的情况。个别学术继承人学习态 度不端正等原因。

 

 四、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完善 教学计划 ,规范跟师 笔记、月记等材料的书写和整理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落实师承教育既定的优惠措施,提高中医药师承教育指 导老师和继承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年度 考核,提高管理质量。

课堂上,刘丰润老师专门讲到了古代道家所流传下来的一门神奇治病法术,它就是搬运术。这里的搬运术,并非是搬运具体物体,如钱财等,而是古代道士所声称的可以将病人身上的肿物或疾病转嫁到某些动物或其他植物身上,从而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起初我也有所耳闻,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没听说过谁真的可以做到,就更别提科学重复性循证了。课程上,刘丰润老师指出,其实这是移精变气经络共振的一种治病方法之一。古代道士为了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从而对外如此宣称,以提高自我的地位和境界,同时为此术做妖。须知,从古至今,科学合理的事物是无法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的,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而此处的移精变气,其实便是通过与病患或接触病灶或不接触病灶,医者调动自身经络循环,从而带动病患病灶部位的经络出现循环的一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病灶周围的淤堵气血被疏通,肚子出现咕噜噜的气血流动,病灶便化开消失了。古人就说,这是我把这个肿瘤或疾病给搬运到这只狗身上了,或者树身上了,以此来抬高自己。

疫情期间,刘老师专门带我们做过体悟过这个功法,大家也可以试一下,便可以真的体会到移精变气的神奇搬运效果。大部分常见疾病一般多在半个月便会彻底治愈,还不用打针吃药。

移精变气-任脉疏通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双手叠加,用掌根部摁压在膻中穴部位(两个乳房中间),每次三十分钟,摁压力度以耐受为度。单纯放在此部位,不做摁压也是有效果的。

做的时候,多会有各种排病反应出现,比如手脚发凉、发麻;原有的患病部位多会出现憋胀或刺痛感等(精准诊断)。一般当肚子出现咕噜噜的气血声的时候,这些不适症状会明显减弱或消失。

此时,你多会发现病灶缩小或疼痛等症状减轻,数次后,便可彻底消散掉。

这就是上节课的心得体悟,分享给大家。希望与大家结缘。

武凯伟:

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契合天地气机,印证人身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由道生一,从无到有;一生三,由根而散,由三到一,是为归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不仅是天地大道,还是人身气机、探究学问之路,由内而外,由源之流,由外而内,沿流溯源,皆是法门。只是我们习惯了顺,而未意识或排斥逆,不推究根本,致使学风日下,身体渐衰。匠师一席话,将黄帝之道、素问之理娓娓道来,实则发聩之言。

潘若君:

此一讲,言简意赅,篇幅不大,却有万钧之力。一冲之下,我的心门豁然而开。震撼之中,清醒地意识别:原先自读内经,一直是在门缝里向里看,根本就没入门,是因为自己的自满、固执、死撑面子,,,给自己的心中上了一道门闩。

然而师的力量何其大,如上天雷霆下降,不由我不震聋发聩,心中的那根门闩又何其枯朽难支,一下子就被震裂。师的力量伟大,一瞬间纠正了我的心眼之偏之狭之伪,将我提入正门里。而门外的道似乎是归途,又似乎是初途,明朗的是进得来、出得去。

曲青:

老师,水平有限,都不敢答题,您说从南到北为经,感觉北为一点,是万物之根,南有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捉离入坎,对于人事就是博爱,体会爱感受爱心情舒畅,幸福满溢!素问是不是入门来了解最根本的大道和最复杂的学问,立足于当下了解万物,亲近万物从而找寻到最根本的大道!了解复杂的万象就像拆开一堆杂乱的丝线,找寻最本质的规律,并且最根本的规律对于万物来说是一样的,还请老师多指教!

张海棠:

内经:南北为经,其道路也。内,寻取一毕,外散无穷。水流的落差会产生漩涡,这种螺旋的方式很好地演示了其自然的规律,结合素问,个人理解从其自然规律中寻找执简祛繁的入门方法。

彭倩:

    上次答题,我只写了内经,没有写黄帝二字,印象里只把黄帝当作历史人物名。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的理解是每个人都是天生万物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是黄帝,生死的主宰不在外物,而在自己。中土汇聚宇宙万有力量,黄帝内经引领我们找到主宰之门。一种肃然起敬的期待心情油然而生。名字虽是固定的,却看见一扇活的门。

王向阳:

内经:内字一人从外到里,内最上面是一实横线,说明想从外入里要费很大功夫,不然怎么能突破实横线带来的阻挡,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心念一动,想去办成个事情,首先必须主观去行动,去努力,但是否办成或者说是否进得了内室,能否得到客观的认可,必须要努力做好才可。

徐强军:

老师的讲解,学生感悟深刻。世间万事万物符合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换需要有个中心,及关键点。人生过程也是如此。由一到二,二到三,简而博,这也是我们博学的过程,接受万物,体验万法,有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经历。我们在实践这个过程中,保持一颗诚心,用中正之心,不同角度看事物,不可偏,偏了就病了。接着去繁就简,把握本质,内心,透过万法,入内,从三入道。最后就是一通百通,万法归宗。

见笑了,请老师批正!

尹惜冰:

信息量好大,跟老师,跟大家学习,受益匪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匠师授课,非刻板知识传授,而是真正站在“道”之启迪人思维、心性的角度,授人以“渔”,打开心智的深度与宽度,来引领去“悟”道。

能在这学习,实属三生有幸,叹才学浅薄,但会在过程中抓住每个知识点,去拓展学习。

刘金涛:

内:其一意为相对于外的方位,即里。有诸内,必表现其诸外,即由相由心生。其二意为纳、接受。接受的过程亦需接、化、收的过程。

经:经者,道之常也。

内经:作为万物之尊,即人道。

素:白致缯也,此即本真,朴素意。五行属金。

素问:最本真的问答,金口玉言。

诚灵思明:

1看过老师对内经和素问的解释,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和愚昧,也让我看到了老师的智慧,有幸遇到老师,是您让我更坚定了对传统文化和医学的信念,逐渐从苦海之中脱离出来,人经历些磨难是很好的,烦恼即菩提,不经历烦恼,我也不会遇见老师,更不会反省自己,不断的完善自己。

2内:由心而发,付诸行动,客观认可,循序渐进,达到在内之目的,做好任何学问和事情都需要这些要素吧。

3黄帝:由繁入简,由简入繁,大道至简,圣人可静极入道,观察万事万物的根源,也可由道入世,解决世间繁杂的事务,但最终得保持一个“中”,中气、中和,不偏不倚谓之中。

4天地不仁,即是博爱,这个让我深思许久,看似天地无情,实则天地和圣人是最无私的,世间所有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不去阻碍和破坏就好,无常就是常,一切变化的根源都在于自己的内心。

4通过老师对“经”的解释,让我对先天和后天八卦有了更深的认识,南北曰经,接离入坎,从一物的角度向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常,妄作凶。经典是让我们寻根,回归本我,找到生命的真谛,复归于静和常。

5素问:上繁下简,上与外通气,下与内通气,由外及内,暗合黄帝,内经,由繁入简,由简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以入生生之门。

谢谢老师的指引,能力有限,有不对、不妥之处,请悉心教导!

官洪芹:

老师讲的“内”字也是学习的过程,主观向内,也是认可接受的过程,也只有认可接受才能主观向内,然后付诸行动,才能得以纳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纳入并消化吸收最是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实践、感悟、反思。

谢谢老师的悉心教导!

刘洋:

内,内观、内视

经,经验、终结

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靠内求。

刘元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文字表达符合天地阴阳法则。“黄帝内经”,虽短短四字,点出了天地阴阳法则的规律,总领题纲。万法不离其中,向内,即回归本元,方向对了,接着就是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规律,才能正常着陆,否则就接收不到信号源。从前浪荡不羁,自以为是。从今,以内经课为始培养自己的格物思维,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习圣贤经典,以“素问”为中心点,心诚意正,认真做学问。

曾哲:

心得:通过学习老师对“内经”及“素问”的解读,感觉这即是作者对全书所做的题眼,也是告知读者如何学习内经的着手点。作为一个内经学习者,我主观希望能够进入内经的世界,是为发心。这个主观愿望需要通过付诸行动,获得客观认可才能纳入,从而进入内经世界。如何付诸行动是纳入的关键。南北为经,东西为纬。老师曾经讲过,经典的背后是纬典。从东至西需要经过南,也就是经历博的阶段。博为万象,与个人放大的欲望同气相求,若放任欲望增加,很可能使人迷失在万象之中而找不到归途。在纷繁复杂的乱象中找到万物的共同特征,寻迹回归需要与事物的本同气相求,因此首先要清静自己的内心,节制欲望,使自己的思想做到回归,即是在主观上做好了学习内经的准备。运用纬典,收束自己的欲望,以帮助自己慢慢走入内经。谢谢老师及各位师兄师姐!

李召霞:

通过老师的讲解,深刻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惯性思维禁锢了自己的格物能力。“问”字里面的“口”我首先想到了“口嘴”,殊不知“口”是为中气,万物居天地阴阳之间,概括为“问”。老师分享的歌曲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是老师的有教无类鼓舞了我们,感恩老师。

刘帆:

        内字,内观,内求,内省,反应的是一种态度,深入到内部,不是停留在表面,内观我们的经络脏腑与自然宇宙的关系。谦虚谨慎,尊重事实根源,反观身体与内心,达到身心和谐,自然自在。

        素,是简单,纯净,真相无需雕琢。问,是为众生问,为百姓问,为苍生疾苦问,慈悲之德。

王言之:

老师解读《黄帝内经》之意发之于源头,多年所学直接被颠覆,一直称为是黄帝所作的关于中医的一本鼻祖之书,都没能从根本上去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次老师厘正我们肤浅的认知,从这本书的题目已经给出了中医格物致知的方法和深入学习的手段(由繁入简,由简入繁)。“内”而知其本源,外而辨其繁杂;由简而能发散知变化多端,不离其宗。

以直白的角度揭释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关联,捉离入坎是谓一线连天地,南北曰经,这是内经和周易的第一个切入点。从内经来解读周易,从周易来注释内经,不一样的视角,两本书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问以中气为途径,示以践行为入门的法则。

“素问,合义为:从万象始发,回归本来,立足于万物当下的中正位,便可入得万物生生之门。”

这个也正是老师给我们指示的学习内经之法。

感恩师父!

李学军:

学习心得体会,感恩师父,恭请批阅!

师父第一堂课《黄帝内经》、《素问》讲的是,“向内、追根溯源,回向、归根”,讲的是大方向、概述。让我们先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和大概的整体的理解。我一小白,必将遵循师父的讲解努力向内,进入。

这次的题目是穿越到上古,寻思着是不是要我们搞明白学习内经的大背景。学生我就闭目穿越了一次。

上古不像现代,物质这么丰富,工具这么发达。而是物质比较匮乏,看天的眼色吃饭。虽然物质匮乏,但是人们的状态相对比较单纯,主要忙于生计,大部分时间都在耕作,再就是生儿育女。

黄帝和群臣体恤众生之疾苦,在不懈的探索、研究大自然的规律,经常问道于高僧圣人。为的是了解和顺应天地之道,掌握阴阳、水火、四季、五行、六气的规律习性。利用这些来指导耕种五谷、饲养六畜、休养生息、抗灾除害、疗伤治病。

终铸就《内经》宝典。

问及何谓“内经”,“外经”何者?曰“内经”乃“内治之经”,治理宇内、国内、物内、体内之经略。“外经”即“纬典”,是对外的法典,已失传。为何失传?答曰:学好了内经,就是最好的“纬典”。故,失之。

桂斌:

这一课有疑惑。

先写心得:

    首先感恩师父授课,因为有所得,所以感恩以回向。帝—黄—帝,像极了人的一生,生命初始,逐渐意气风华,再则壮老而已。我们做学问,也要符合这个法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博学为先,明白当下博学不够,还需加紧努力。

    南北曰经,南离而北坎。生命从开发肾气开始,少阳到最高点成离,再返回入肾,这个过程后半段确实是由南向北。但最后一句话:“素问,合义为:从万象始发,回归本来,立足于万物当下的中正位,便可入得万物生生之门。”

求内(北)?求中?因为找不到北,所以要立足当下,先得中,而后。。。不知道。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