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出自哪本古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5收藏

中秋出自哪本古书,第1张

“中秋”最早出现在《周礼》这本古书中。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三礼》

一、《周礼》

(一)原称《周官》,相传为周公所作,内容系记录国家的官职制度,属于团体行为的具体规范。

(二)全书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冬官〉在汉时亡佚,以〈考工记〉补之),也就是把天、地、四时和六大官属连系起来,所设计的一套官制系统,但与周代实际官职不符。唐、宋官制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也是受六官的影响。

二、《仪礼》

(一)在汉代原称《礼》,又称《士礼》,内容系记录古代的礼仪,属于个人行为的具体规范。

(二)全书共十七篇,以关于「士」的礼仪项目最多,包括士的成年礼(士冠礼)、婚礼(士昏礼)、拜访友人(士相见礼)、射箭比赛(乡射礼)、丧礼(士丧礼)等的具体仪节。中国各朝代的典礼制度,大都以《仪礼》为依据,来制定成年礼、婚礼、丧礼等礼仪。

三、《礼记》

(一)「礼记」的内容与篇目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其成书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据汉书艺文志说是七十子后学者所记,由汉人戴圣编定,故又称小戴礼记,以区别于戴德所编之大戴礼记。成书之说有二:

1东汉郑玄六艺论称礼学家戴德及其侄戴圣各有所传,德传记八十五篇为大戴记,圣传记四十九篇即礼记。

2晋陈邵周礼论序则称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戴圣又删八十五篇为四十九篇,至东汉马融传小戴之学,考诸家异同而礼记行世。

礼记是战国至西汉初儒家学者关于礼仪的散篇论著汇编。西汉时立于学官的「五经」中,礼本指仪礼而言,礼记则是关于礼的「记」;唐代孔颖达作五经正义,礼经改用礼记取代仪礼,从此礼记跃升为五经之一。礼记记述的范围,为周、秦时期的典章、名物、制度,以及自天子之下各等级的冠、婚、丧、祭、燕、享、朝、聘等礼仪。礼记全书内容,大体可分为四方面:

1有关礼学思想的论述,凡十一篇

礼运、学记、乐记、经解、哀公问、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儒行、大学。其中大多是广为流传的名篇。

(1)礼运论「大同」、「小康」、「乱世」的演变,阐述儒家的政治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儒家政治的最高境界。

(2)学记论教学原理,提出许多教育理念,如「亲师」、「敬业」、「教学相长」。

(3)乐记论述音乐的内涵与作用,说明礼乐对社会人心的影响及教化功能。

(4)经解为诗、书、乐、易、礼、春秋六经作解题,说明深于「六经」之教者,才能得其益而无其失。

(5)中庸论儒家的人生哲学,阐释中正平和的思想内涵,提出「至诚可以立天下大本」之「中」,行天下「达道」之「和」;君子「明善诚身」而「忠恕」,就可以「致中和」。

(6)大学论「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德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阐述儒家「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7)其他各篇皆有托名孔子之语。

2有关参通「仪礼」的解说,凡八篇

祭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这八篇可供读仪礼时参考,分别解释祭礼、冠礼、婚礼、乡饮酒礼、射礼、燕礼(古代天子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亦指古代敬老之礼)、聘礼、丧礼。

按仪礼中未尝涉及天子、诸侯之祭礼,止言卿、大夫、士之祭礼。而礼记中的祭义,综述自天子、诸侯以下之祭礼,可知并非专释仪礼之作。

3有关古制礼俗的考记,凡二十五篇

曲礼(上、下)、王制、月令、礼器、文王世子、郊特牲、内则、玉藻、明堂位、丧服小记、大传、少仪、杂记(上、下)、丧大记、祭法、祭统、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深衣、投壶。

(1)曲礼上下两篇,记述日常起居、执事、待人、应物之礼。文中多格言,如:「敖(傲)不可长,欲不可从(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王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朝觐、巡狩、刑政、学校等典章制度。但内容与商、周礼制不全相符,与周礼也多不合。此篇反映西汉初改制之主张,为今文经学家言制度者所宗。

(3)杂记上下两篇,记述诸侯以下丧、祭之礼,提出「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己〕倍焉,君子耻之」)之说。

(4)其他各篇,都是记古制礼俗而带有考证性质的史料。

4有关孔门诸事的杂记,凡五篇

檀弓(上、下)、曾子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这五篇记孔子及弟子、时人的杂事问答。如檀弓上、下两篇,传写孔子提出「苛政猛于虎」等语,文中多有意义深长的故事。曾子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虽不及论语可靠,但仍有参考的价值。

5总结

礼记是儒学汇编,包含相当丰富的儒家思想。研究早期儒家思想,需读论语;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不能不读礼记。读论语能够看到儒家学派的确立;读孟子、荀子、礼记能够看到儒家学派的发展。礼记经东汉郑玄作注,开始摆脱其附庸地位,至唐代列入「五经」。从西汉到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为何礼记越来越受重视,而仪礼越来越被漠视?因为仪礼记的是一大堆礼节、礼制,枯燥乏味,难读难懂,又离现实生活较远,社会的发展使它日渐丧失吸引力。而礼记不仅记载许多生活中实用性较大的仪节,而且详尽地论述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又透澈地宣扬儒家的礼治思想。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使为政者越来越深切地体认到,以礼治主义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可用来维护政治秩序,从而获得「长治久安」的施政方针。这就是礼记受到历代王朝青睐,以至被推上经典地位的原因。

(二)「礼记」的注疏

历代研究礼记的著作,主要有:东汉郑玄礼记注、唐孔颖达礼记注疏、元陈澔礼记集说、清朱彬礼记训纂、清孙希旦礼记集解等。今人较具代表性的著作有:王梦鸥礼记校证及礼记今注今译、周何儒家的理想国—礼记等。

((一)、(二)

参考资料:

夏传才着十三经概论,台北万卷楼;刘松来着礼记漫谈,台北顶渊文化)

(三)「礼记」的文学价值

礼记全书以散文撰成,某些篇章饶具文学价值。从散文艺术方面看,礼记中的论说文,如礼运、学记、乐记等篇的部分章节,雍容大雅,气势沛然,结构严整(如大同与小康);记叙类文章如檀弓、仲尼燕居等篇中的叙事小品,写得形象生动,意味隽永。以檀弓为例,其中晋献公杀世子申生一则,以简练的文字传达生活场面和人物心理,情景宛然,笔法多变;孔子过泰山侧一则,形容苛政猛于虎,令人怵目惊心;齐大饥一则虽然只有八十余字,却把黔敖的倨傲,饿者「不食嗟来之食」,写得活灵活现,其中还有服饰、神态、语气的描绘,手法近于小说;孔子蚤作、美轮美奂等则,还加入诗歌或排比句,增益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 彩。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四) 「三礼」比较

周礼

仪礼

礼记

作者

相传周公所作古文家言:周公作今文家言:孔子作孔门后学及儒家学者(编者:戴圣)

别称

汉称「周官」汉称「礼」、「士礼」、「礼经」汉称「记」

篇数

六篇十七篇四十九篇

今古文

古文经今文经今文经

内容

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载政治制度,冬官已佚,由考工记代之古代礼仪规范哲理、政治、礼乐器物、生活仪节

性质

记载古代理想官制(中国最早一部职官政典)记载礼仪之书解释仪礼之书

注释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五) 十三经沿革

先秦

六经

诗、书、易、仪礼、乐、春秋

西汉

五经

诗、书、易、仪礼、春秋(因为乐有名无实)

南朝刘宋

十经

诗、书、易、仪礼、礼记、周礼(后三者合称「三礼」)

南朝刘宋

十经

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合为一经)

唐代

十二经

十经中论语、孝经分开,加上尔雅(唐文宗开成石经)

南宋光宗淳熙年间

十三经

六经:诗、书、易、仪礼、周礼、春秋三传:左氏、公羊、谷梁(春秋经合于三传中)四记:礼记、论语、孝经、尔雅

一子:孟子(最晚列入十三经者)(即开成石经十二部加上孟子一书)

附注:1汉五经:易、书、诗、仪礼、春秋2唐五经:易、书、诗、(小戴)礼记、春秋左氏传

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3礼即 周礼》、《仪礼》、《礼记》

郑玄与“三礼”

一、什么是礼

中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中国人做人讲究“知书达礼”,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礼尚往来”,对待对手要“先礼后兵”,过年过节还要给长辈问安和“送礼”。总之,“礼”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

“礼”本指祭祀鬼神时的一种仪式。《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后遂引申其义,作社会上一切礼仪之通称。就一般而言,习俗中家庭有奉“天、地、君、亲、师”:“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家族本源;“君、师”是政教本源。人情不能无本,荀子谓之为“礼”之三本。人都有欲望,同样也都有满足自己欲望的需求,如果欲望没有“界限”和“分际”,则必然你争我夺,引起社会纷乱,所以古之君师定出“礼”来“规范”“约束”其下,因此有“贵贱等级”、“长幼次序”,甚至以“礼”来“正君臣”“正父子”“正兄弟”“和夫妇”“设制度”。儒家以“礼”为治乱之根本。

“三礼”是指三部儒家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其中的“礼经”指《仪礼》。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释,并写了《三礼目录》一书,因此才有了“三礼”之名。到了唐代,“三礼”被列入“九经”,至此成为官方法定的儒学经典。

二、《周礼》

《周礼》原名《周官》,在汉代属于古文经学。王莽时期,刘歆为国师,将《周官》改称《周礼》,并设立了博士在太学教授。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注,《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周礼》全书约45000多字,原为六篇,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西汉时期因第六篇《冬官》亡佚,后补入《考工记》以代之。《周礼》的作者在书中构置了一个庞大的官制体系,六篇即代表六个职官系统,是整个官制体系的中枢,用天地四时配之,并详细叙述其官名,以及各自的职掌。六官之外,书中列出的官职有360多个。这360多个官职既有六官的属官,也有地方官和职事官。六官与360多个属官及地方职事官,构成了由中央到地方基层组织以及各个行政机构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陈陈相因、井然有序的一整套国家政权模式。

《周礼》中规定:天官冢宰即太宰,为六官之首,尊为百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他作为王的副手,主管朝廷及宫廷事务,负责统领百官。地官司徒为教官,其主要职掌教典,所谓“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周礼•地官司徒》)。地官之长为大司徒,大司徒总的职责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相当于后世的户部,主管全国的土地、户口,负责土地分配、赋税及民政事务。春官宗伯为礼官,其主要职掌礼典,所谓“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周礼•春官宗伯》)。春官之长为大宗伯,其职务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相当于后世的礼部,主管祭祀、朝会、礼乐、天文历法、车马仪仗等事务。夏官司马为政官,其主要职掌政典。所谓“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周礼•夏官司马》)。夏官之长为大司马,负责军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具体职掌包括征伐、作战、田猎、训练、军赋征收等,相当于后世之兵部尚书。秋官司寇为刑官,其主要职掌刑典。所谓“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周礼•秋官司寇》)。秋官之长为大司寇,“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主管刑法、诉讼、治安、法务等具体事务,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冬官司空相当于后世的工部。由于《周礼•冬官》原文早已亡佚,所以冬官的具体职掌不甚清楚。相传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因《周官》六官缺《冬官》篇,遂以《考工记》补入。《考工记》的内容是叙述百工及土木建筑之事的,因此以《考工记》替补的冬官相当于后世的工部,主官为大司空,主管百工、营造等。

《周礼》曾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首先,《周礼》是后世社会变法的重要思想资源。从汉代开始,有不少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将《周礼》作为推行社会政治改革方案的理论依据,或者作为制定法律制度的重要参照。最早以《周礼》为蓝本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由于王莽回避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拘泥于《周礼》的刻板规定,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最终导致改制的失败。南北朝时期,西魏宇文泰执政,亦曾以《周礼》为模本实施 机构改革,并借鉴其中的田制规定,推行授田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也标榜取法《周礼》,并作《周官新义》,详细阐述其基本政治理念。其次,《周礼》对后世王朝制度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历代王朝礼制的制定,大都与《周礼》有密切关系。如隋文帝创设“三省六部”制,其中“六部”设置,就是仿照《周礼》“六官”模式而成。唐代沿袭隋制,将六部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王朝中央官制的主体,一直为后世所遵循,直到清朝灭亡。此外,《周礼》对后世王朝都城布局,也有重大影响。唐代依照《周礼》建成“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元代以《周礼》为范本建都北京,明清两朝沿用不废,并仿照《周礼》制度,增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最终奠定了后世北京城的城市布局。而《周礼》所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理念及管理技巧,也一直是后世政治家探索“经国济世”良方的重要参照。

三、《仪礼》

《仪礼》一书形成于东周时期。作者已无法考证,孔子对其作过修改,并传与弟子。汉代时,《仪礼》被称为《礼经》或《士礼》,《仪礼》的名称可能在东晋后才有。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传授的就是《士礼》。汉代整理出的《士礼》共十七篇,当时的学者对其排列的顺序有所不同。今天的《仪礼》十七篇是以郑玄注释的版本为准。《仪礼》一书十分繁杂,它记录了从远古到周代各种礼仪活动的详细仪式,讲述了各种社会规则,包括家族、朝会、宫廷中各种活动的规定,建筑、服饰、饮食、祭祀、交往、出行等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宗教、祭祀、政治、外交等活动的仪式准则等,其内容大致如下:

《士冠礼》:记述贵族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加冠礼仪式 。《士昏礼》:记述贵族青年男女在家长的主持下缔传婚姻的一系列礼节仪式。《士相见礼》:记述贵族之间初次交往的礼节仪式。包括初次相见时的绍见、礼物、应对、复见等内容。《乡饮酒礼》:记载古代乡一级的行政组织定期举行的以尊长敬老为中心的宴饮活动。《乡射礼》:记载古代以乡为范围的射箭比赛大会的礼节仪式。《燕礼》:“燕礼”即“宴礼”,记述诸侯宴饮的礼节仪式,详细描述了宴饮时的酒具,君臣的席位,登堂入席、斟酒、宾主敬酒等的仪态。《大射仪》:记述诸侯国君主持的贵族参加的射箭比赛大会的具体礼仪。《聘礼》:记述国君派遣大臣到其他诸侯国进行礼节性访问的礼节仪式。《公食大夫礼》:记述国君以礼食招待来小聘的大夫的礼仪。《觐礼》:记述秋天诸侯觐见天子的礼节仪式。《丧服》:记述死者亲属在丧服、服期等礼仪上的差别。《士丧礼》和《既夕礼》:本为一篇,因为简册繁重而分为两篇,通常视《既夕礼》为《士丧礼》的下篇,记述士阶层的丧葬礼仪。《士虞礼》:记述士埋葬父母后返回家中举行的安魂礼。《特牲馈食礼》:记述士在家庙中祭祀祖祢的礼仪。《少牢馈食礼》与《有司彻》:记述卿大夫在家庙祭祀祖祢的礼仪。两者本为一篇,也因简册繁重分而为二。

这些篇目中,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包含了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射礼、乡礼、觐礼、聘礼等8大类。其中,“冠以明成人,婚以合男女,丧以仁父子,祭以严鬼神,乡饮以合乡里,燕射以成宾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觐以辨上下”,几乎囊括了古代贵族社会人际交往的所有领域,故被后人誉为“礼之经也”(清邵懿辰《礼经通论》)。古代中国正是通过对具体礼仪活动的规定体现了人际交往遵循的道德原则,确立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人不同的社会等级,维护了贵族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社会秩序。

《仪礼》作为一部上古经书,文字虽然枯燥难懂,但对于后人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却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内容,从冠婚飨射,到朝聘丧葬,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留了很多远古流传下来的古代习俗、制度及礼仪传统,犹如一部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仪礼》所述古代礼制,不仅来源甚古,而且多涉及特定政治内涵,其中对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丧葬等礼制内容及仪式程序的安排,叙述尤为详备,成为后世王朝制定相关礼仪制度的重要参照。因此,宋代以后,虽然《仪礼》一书在学界长期受到冷落,但在国家礼仪制度层面,始终被奉为“圣人之典”。从唐代的《开元礼》,到宋代的《政和五礼新仪》,再到明代的《大明集礼》,乃至《大清会典》,皇室成员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以及聘礼、觐礼等制度安排方面,都是以此书为蓝本,并加以适当损益而成。对现代人来说,《仪礼》所载内容虽不再流行,但该书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却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提供了重要参照。如,书中对古代丧服制度的详尽描述,就集中反映了西周宗法关系的制度内涵及其实质;又如,书中对乡射礼、乡饮酒礼的记叙,保留了古代村社当中的人际交往关系;而其中对各种仪式程序的描写,以及所用名物的称谓、用途及组合等方面的记载,尤为详备,为我们研究古人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风尚,提供了重要参考;书中还包含着丰富的上古词汇,为古代语言文字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四、《礼记》

今本《礼记》,也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礼记》中的“礼”,指的是《仪礼》(即《礼》或《士礼》);“记”是指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实际上《礼记》是一部先秦至两汉时期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以及礼学文献汇编。它的内容庞杂、繁富,综合了儒家传统礼学的各个方面,既阐释了《仪礼》所载各种礼仪制度的意义,也点滴记述了夏商周三代所传之礼,其中还记载了孔子及弟子关于礼的问答、阐释,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礼学思想的重要资料,它广泛地阐述了儒家关于礼制的精神以及构建礼制的意义,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礼治的思想和主张。

《礼记》共四十九篇,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儒家学士通论。包括《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7篇,都是讨论儒家思想精义的专题文献,涉及儒家学说的政治理想、人生哲学及教育理想等重大命题。

第二类是解释《仪礼》的专门文献。共21篇,重点阐述《礼仪》各篇的礼制意义及其精神,可作为阅读《仪礼》的基本参考材料。其中,《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7篇,是专释《仪礼》各篇的题解;《曾子问》《丧服小记》《丧大记》《奔丧》《问丧》《间传》《服问》《三年问》《杂记》上下、《效特牲》《祭义》《祭法》《祭统》14篇,是解释《仪礼》中某一专题的文献。

第三类是叙述古代的文献。共13篇,其中:《王制》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设计;《月令》是授时颁政;《文王世子》记载王子行为规范;《曲礼》上下、《内则》《少仪》等篇,记叙日常生活礼节及守则;《礼器》《玉藻》《明堂位》等篇,记叙各种礼器用具及明堂方位,等等。

第四类是记载孔子言行及孔门弟子言论杂事的文献。其中包括《孔子闲居》《仲尼燕居》《檀弓》上下、《坊记》《缁衣》《表记》等篇。

“三礼”之中,如果说《周礼》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传统产生过深刻影响,而《仪礼》对古代人际交往礼节及民俗形成曾有过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礼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思想文化领域。该书思想深厚,内涵丰富,以礼乐传统为核心,涉及古代政治、伦理、哲学、美学、教育、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儒家礼治主义传统的重要思想文献。在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儒家文献中,该书仅次于《论语》,与《孟子》大致相当,而远远超过《荀子》。该书中的思想观念,不仅对古代王朝统治正统意识形态的确立发挥过重要作用,还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对于后世新儒学思想的形成亦起过关键作用。因此,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质,《礼记》实在是一部值得高度关注的经典作品。

四、郑玄与《三礼》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郑玄先师从京兆第五元先通今文经,又师从东郡张恭祖受古文经。后又拜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马融为师。郑玄著述宏富,“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凡百万余言”。郑玄遍注群经,而尤重礼学,“康成注经,《三礼》居首,阅十四年乃成,用力最深也。”郑玄之《三礼注》为后世治礼学者所宗,故孔颖达云:“礼是郑学。”

东汉末郑玄注《三礼》以前,无《三礼》之名。自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始“通为《三礼》焉”。郑玄在郑兴、郑众、贾逵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括囊大典,网罗众家”,为《周礼》作注,对前人的《周礼》研究做了第一次认真地整理和总结。针对汉末社会动荡不安、封建礼法崩坏、农民起义蜂起云涌的混乱局面,郑玄认为“为政在人,政由礼也”,“重礼所以为国本”,因此在《周礼》的阐释中,他着重强调了“定名分,序尊卑之制,崇敬让之节”的思想,以达到维护封建等级制的目的。自郑玄《周礼注》问世后,他书皆废。郑玄比较今古文之异同,综合今古文之长,整理校订《仪礼》,并为之作注。此后,郑学独盛,今天所看到的《仪礼》就是郑玄本,而大、小戴本,庆普本都已失传。郑玄注《仪礼》,文简义明,有别于汉代经学的繁缛芜杂,故能超越诸家而传于后代。郑玄是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郑注出而使《礼记》脱离《礼经》而独传,并与《周礼》、《仪礼》享有同等尊位,鼎足为三,使礼学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周礼》《仪礼》《礼记》

仪礼、周礼、礼记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三礼《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清方苞《周官义》已开其端,近人康有为为《新学伪经考》,则亦言为歆伪造无疑也。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因而,历代为《礼记》作注释的书很多,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这里选录的原文依据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则广泛参阅了各种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准确简明易懂。选录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标题(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较长),原则上采用选文的首句作标题,注释中只说明选自某篇。

《礼记》由多人撰写,采自多种古籍遗说,内容极为庞杂,编排也较零乱,后人采用归类方法进行研究。东汉郑玄将49篇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八类。近代梁启超则分为五类:一通论礼仪和学术,有《礼运》、《经解》、《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儒行》、《坊记》、《表记》、《缁衣》等篇。二解释《仪礼》17篇,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等篇。三记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有《孔子闲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问》等。四记古代制度礼节,并加考辨,有《王制》、《曲礼》、《玉藻》、《明堂位》、《月令》、《礼器》、《郊特牲》、《祭统》、《祭法》、《大传》、《丧大记》、《丧服大记》、《奔丧》、《问丧》、《文王世子》、《内则》、《少仪》等篇。五为《曲礼》、《少仪》、《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归类划分,对我们有一定参考价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一、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论语》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的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的内容,是目前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2、《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原为十一篇,现存七篇,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3、《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两千余字,一说孟子作,但据考不实,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条目,成为了后期理学家们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

4、《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四千余字,相传是战国时子思的作品,肯定了“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是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乐经》消亡于秦末战火,最后只剩下了五经。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编成于春秋时代,产生于今陕、晋、豫、鲁、鄂等地。

2、《尚书》即《书经》,又简称《书》,是对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

3、《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乐、射

4、《周易》即《易经》,又简称《易》。萌芽于殷周之际,完成于战国或秦汉之际,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富有朴素辩证法观点。

5、《春秋》是编年体春秋史,该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多年间的大事,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

三、六艺的说法有两种

1、第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项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御、书、数

2、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四书五经六艺对社会规范、人际交流和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们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是国学入门的必读之书,也是加强个人文化修养的不二之选,同时也是研究古史的宝贵材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