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所讲的陇西具体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陇西得名:
“陇西”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乘势起于陇亩之中。”这里的陇就是田埂的意思。
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陇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辞海》中说:陇山是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北走向,延绵约120公里,是渭汉平原和陇西高原的分界。
这个陇山在甘肃古代地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将陇东、陇南、陇西称为三陇之地,后来又变成了甘肃的简称。它们的命名同陇山密切相关。古人自然而然将陇山以东划为陇东,陇山以西为陇西。而今天的陇南市和天水市、甘南的部分地区为陇南。所以甘肃也有三陇之地的说法。到了后来,人们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又统称为“陇右”。
上古奇书,《山海经》的秘密!
内容导读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是一本记载着奇诡怪物和神灵的古书,一本“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的荒诞之作。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非常懊恼,因为其中纷繁复杂的山水地理,使人如坠迷雾;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又极其向往,因为其中王母所居之玉山、黄帝所建之轩辕之丘,使人如临仙境。在成功地穿梭于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故纸堆后,《山海经》的神秘,于今,愈加的耐人寻味,引人发思!
“五藏”与“五脏”之间的趣味解读,大陆地球位置与五脏人体的相吻合;按“河”索“山”,拨开山海经地理迷雾,谜一样的黄河,纷繁的昆仑!曾经沧海为桑田,“青海”一名亦源于此;传说中的“泛天之水”,浊浪滔天;“浊”与 “浊”, “浊”与“蜀”,是巧合,还是必然?一张现代电子卫星地图,让我们不得不打破几千年的思维成规;也许,对于大自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一、地球的五脏
大陆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按照古代中国人的习惯,把世界地图倒过来看看。
北上南下的习惯颠倒过来了,是不是有点不太适应?调整过来认真瞧瞧,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没关系,完整的世界地图绘出以来,在笔者之前,都没一个人看出来。
恰好,中国有一本古书(说是书,其实就是一本小册子),叫《山海经》。其中的《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被称为“五藏山经”。
普遍的说法,“五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个“藏”应该是“五脏六腑”的“脏”。中国古代文字有“通假”一项,这“脏”与“藏”就是属于同音通假。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南极洲和人脑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结构也非常相同: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洲伸出往南美洲的半岛则是脑干。
接下来的就是五脏: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次大陆则为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大陆本部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脏在人体的位置相符合。
难道中国古人看地图的习惯是某一种暗示?
二、麻烦的黄河源与昆仑山
一直以来,人们都想从《山海经》里按图索骥地找出对应的山水来。可是,结果总是被这些云里雾里的山水搞得稀里糊涂,根本无法对上号。恰好,这些山上又生长或居住着人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奇形怪状的动植物或神灵。于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把《山海经》斥之为荒诞之作,到了大明朝的时候,就沦落为儿童读物了。可儿童是无法读懂那里边诘奥难懂的文字的,所以,这些文字就仅仅成了看图说话的陪衬。
到了大清朝,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出于对知识分子的本能自卑心态,粗野心虚的统治阶层过分地夸大文字的功效,兴起了文字狱。所以,知识分子过分充沛的精力虽然无法在社会管理中发泄,却正好有了整理国故的闲心。训诂考据之学大盛,古老的华夏文化得以完整地绵延。《山海经》的命运也在这时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一些认真的人们相信,这本古书绝不是古代的“三字经”(用于儿童启蒙的简单读物),认为只要努力,一定能考证出与古书实际对应的山水来。但和汉、晋朝的前辈一样,他们依然钻到《淮南子》、《河图》、《尔雅》、《水经注》等故纸堆里寻求解答。于是,也依然落得和前辈一样的下场——云里雾里、稀里糊涂。
其中,有一条非常令人恼火的“河水”,就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西山经”“昆仑之丘”条目明明说“河水出焉”,并“南流东注于无达”,可在昆仑之丘西边的“积石之山”,又出现“河水冒以西流”的句子,简直是拿考据学家的神经开玩笑。
这条让无数考据学家头痛的“黄河”,还造成了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场混乱,那就是“黄河”的源头——“昆仑之丘”的无法认定。
由于“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那是一个神仙的境地,所以从汉武帝时,就开始了对“昆仑之丘”的确认,随着不同朝代对黄河源头探索的不断深入,“昆仑之丘”也随着改变了许多位置,于是就有了汉武帝时位于新藏边界的“昆仑山”。
元朝忽必烈时的“耳麻不莫刺大雪山”。清朝高宗乾隆《钦定河源纪略》则为星宿海西进三百里的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阿勒坦”为黄金,“噶达素”为北极星,“齐老”为石)。后人为了统一昆仑山的概念,遂把从新藏边界汉武帝时的昆仑山直到青海东南清朝时的昆仑山这一长串山统称为“昆仑山脉”。
“昆仑之丘”最大的一个地理特点,就是非常高,方圆也特别大,并且有白、赤、青、黑四条不同颜色的河流从这里发源。可是,无论从上述哪一个“昆仑山”作为立足点来考证“五藏山经”,都无法找到对应良好的山水体系。
那黄河怎么回事?昆仑山又到底在哪里?
三、依经画图,按“河”索“山”
大陆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按照古代中国人的习惯,把世界地图倒过来看看。
北上南下的习惯颠倒过来了,是不是有点不太适应?调整过来认真瞧瞧,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没关系,完整的世界地图绘出以来,在笔者之前,都没一个人看出来。
恰好,中国有一本古书(说是书,其实就是一本小册子),叫《山海经》。其中的《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被称为“五藏山经”。
普遍的说法,“五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个“藏”应该是“五脏六腑”的“脏”。中国古代文字有“通假”一项,这“脏”与“藏”就是属于同音通假。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南极洲和人脑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结构也非常相同: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洲伸出往南美洲的半岛则是脑干。
接下来的就是五脏: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次大陆则为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大陆本部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脏在人体的位置相符合。
难道中国古人看地图的习惯是某一种暗示?
四、破解黄河源与昆仑山
《西山经》中的《西次三经》是研究者困惑最多,故而也是争议最多的部分。这不单是因为《西山经》所包含的地域最广、内容最多,也不只是因为它记载着共工所触之不周山、后稷所潜之大泽、黄河之源头、帝之下都之昆仑山、西王母所居之玉山、黄帝所建之轩辕之丘、大禹所导之积石山等一系列衍生中华文化的根源重地。更主要的是,它对黄河的描述太出乎常人的意料、它所描述的环境也很难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对应,而又正因为此才导致了地理学和神话学历史上的“昆仑山千古悬案”。也正因为此,一部《山海经》才被无能解决问题的“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引刘秀语),并被这些所谓的正统权威斥之为“荒诞之作”,并进而沦落为儿童读物。
所以,解决了《西次三经》,也就解决了《五藏山经》的困惑。解决了《五藏山经》的困惑,我们才有可能去发掘出《山海经》其他部分的真相。
《西次三经》中特点最鲜明且最为显眼的,当然就是神话中的核心昆仑山了。昆仑山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四条河流从这里发源,分别是“南流东注于无达”(即北次三经中最末端的无达山)的“河水”,“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的“赤水”,“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的“黑水”,以及“西流注于大杅”的“黑水”。我们已经知道,“五藏山经”里的“河水”就是我们今天的黄河,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面的北山经准确地应证过了,所以无须再有任何怀疑。
然而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一样,上溯黄河的源头,却根本找不到有发源出四条大河流的山。这就需要留意《山海经》作者的叙述习惯了,他在说到泾河源头时,分别有两次“泾水出焉”,一次是在西次四经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另一次是西次二经里:“曰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可见,他并没有区分干流和支流的源头,只要是源头,都可以说是“某某水出焉”,这就解放了我们禁锢了几千年的脑袋,我们就可以到黄河的支流里去找了。
通过排查,我们不难发现,黄河支流中的源头山脉同时发源有四条不同流向的河流的,只有湟水支流大通河的源头。大通河实际上就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按照《山海经》作者的习惯,称它为“河水”,是情理之中的。
大通河的源头为祁连山脉中的托来山,托来山的东南角,发源出黄河支流大通河;西南角,发源出流往青海湖的布哈河和向西流出消失在沙漠中的疏勒河;西北角,则发源出先东南流向,然后几乎一百八十度大拐弯向西,最后弯弯曲曲往北流注于沙漠中的内流湖。可是,大通河和黑河的流向却似乎与山经所说的并不完全一致。其实,山经说河水“南流东注于无达”,是指黄河中下游的流向来说的,这一点并不难于理解。同样的道理,黑河东南流向的河段都还在山上,在山下即来个大拐弯,此后和山经所说的一样是向西流的,至于再次拐弯往北流的河段,已经不叫做黑河,而称为“弱水”,因而也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积石之山”,则在天山山脉东部余脉之中,冒出的“河水”,实际上就是塔里木河。
五、曾经沧海为桑田,黄河瀑布水倒流
到现在为止,《西次三经》里关于黄河源头和昆仑山的描述,基本上都在今天的地图上找到了对应的地理位置。然而,我们却留下了个问题,就是西海到底是什么?
它所说的海,当初肯定是海。
根据笔者的考证,中次九经的岷山在四川西北部的阿坝州,西山经首经为秦岭山脉北坡,騩山则在甘肃的陇西地区,崦嵫山为渭水源头之西的临洮地区。由这些地点我们基本可以推断,这个“西海”的位置在甘肃省西边的青海省。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因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就是从海底隆升起来的。青海有一座叫宗务隆的海虾化石山,那些海虾好比是活生生的成堆地露于地表。扎素湖南三百公里,有一个叫“贝壳梁”的,长达好几公里,全是贝壳和沙砾堆积成的山,说明这一带原来属于大海。
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为什么老祖宗要把那么高的青藏高原西北部分称之为“青海”,原来它本来就曾经是海。
既然青海省原来是海,当然也就解决了“湟水”由东流变成西流的问题。原来,当初的地理形势是西边更低而东边更高,水往低处流,当然不可能向东流注于黄河了。实际上不但湟水不能流注于黄河,就是今天刘家峡水库以上的黄河上游,在青海还是一片海洋时,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可能比以下地段的海拔高,也一样不可能流到黄河成为黄河的上游。因此,在那个年代,只有大通河才是唯一的一条黄河的发源地。《山海经》中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即今天的托来山,那可是准确而又准确至极的。
所以说,《五藏山经》的作者完全是记实的。
只是沧海桑田,河水倒流,如果没有今天的科学学说和卫星之类的先进工具,后世的人们又如何知道这一层?这也就难怪从汉武帝到王红旗先生都无法找到真正的昆仑山了。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我们又当,如何获得幸福、成功、圆满的人生?道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实的建议。关注如清闻道,从这里开始遇见你的信仰!
古称陇西国(县),是黄帝后裔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末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李耳)西出散关,在古陇西及其以西地方游历了十七年,老子最后“飞升”于古陇西的东山(岳麓山)“凤台”之上公元前272年,秦国攻灭义渠戎,始置陇西、北地、上郡三郡(《后汉书·西羌传》),实现真正意义上对秦西北方的实际统治,陇西郡郡治在古陇西国(县)原地一一狄道。陇西郡领狄道(今临洮)、上邽(今天水)、翼县(今甘谷)、西县(今西和、礼县)、道(今陇西北部)、首阳(今渭源)、枹罕(今临夏)、临洮(今岷县)、下辨(今成县)九县。从此“陇西”二字便以陇西郡的名称载入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史册。首任陇西郡军政长官的郡守李崇,是以后“陇西李氏”的始祖。
陇西郡,秦昭王二十八年设置,清康熙版《水经注》卷二明确无误地写道:“狄道故城因有陇坻在其东,故曰陇西。”
我对祖上的记忆是从我的奶奶开始的。
小时候,我的奶奶给我说起甘肃陇西城的往事,从而得知我们祖上曾是过去的大户人家,在甘肃陇西城的威望及影响很高。奶奶姓李,她说自己也是陇西都大户人家,后来我才得知:甘肃陇西是中华民族的李氏故里。我的奶奶一辈子是乐观的,从她的嘴里我听不出陇西城曾经受过的苦难和沧桑,听起来都是令我向往和值得引以为傲的故事。而我的父亲就不同了,也许是他童年受过的苦难和委屈的原因吧,他对陇西城和我们祖辈的事充满了恐惧和伤感。这种祖辈的荣耀与苦难往事也就形成了我们家族坚韧不屈,忍受苦难,崇文守正,乐观忧虑,谨慎敬畏等复杂的家族文化特色。
我的太爷爷名董正,相传为祖籍甘肃天水城隍庙董家巷人,生于咸丰十年。按过去封建及农业社会来说,他以“学而优则仕”的原因迁入陇西城的机会很大,这无从考证。但我们董家藏有大量的医学书籍是有文字记载的,过去以中医治病救人为主,在甘肃陇西城东大街经营中药铺《中和堂》也就顺理成章,并定居于陇西巩昌镇苍门街四合院。这就造就了我们家代代都有行医救人的传统,中医治病以伤寒为主,气色把脉诊断,我的太爷爷又精通妇科并医德高尚,受人尊敬及爱戴。
我们董家以太爷爷的“正”开启自己的家族文化,也以正不断进行流传和传承,到我祖爷这一辈,除了治病救人又开始了教育育人的传承。我的祖爷董廷扬,字清泉不但教书也继承祖上的医术,又喜翰墨,写得许多好诗好文,为人正直医德高尚,这在那个年代是了不起的能耐和成就。从此奠定了董家级崇文又守正,行医又好文,好翰墨又立德的传统文化特色。从祖爷诗句中不难看出,他喜交友又随性洒脱,一首首妙句诗篇写完不做收藏,任由诗篇散落随风去。这种洒脱也就悄然的流进我们后辈们的血液里,从而不受名利拖累。后来从我的父辈们身上也就自然的流露出来,我的伯父人过七十,依然向往风风火火踏遍祖国山河。我的叔父鸿文身患高血压,那晚我们一起走进鼓楼广场,依然与人谈笑风生,耍枪舞剑一番……
陇西在古代就是指地理方位上陇山以西的地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甘肃,公元前280年,设立陇西郡,其包括今甘肃省天水、兰州等地区。陇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它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资源丰富、产业发达。
陇西是指现在的哪里
nbsp; 在我国历史上,陇西就是指陇山以西的地方,而陇山就是指六盘山南端,所以,陇西是指现在的甘肃东南部。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并设置陇西郡,辖县不详,后来经考证其大部分辖县都是属于甘肃。
nbsp; 西汉和东汉时期陇西郡辖地有11个县,大部分都属于甘肃境内;三国时期属于魏国,魏国设置秦州,秦州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晋南北朝时期同样属于秦州;隋唐时期复置陇西郡,同样在甘肃境内。
陇西的历史文化
陇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它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历代郡、州、府治所在的地方。陇西资源丰富、产业发达,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中国腊肉之乡”等美誉。
威远楼,旧名雄镇楼,又称钟鼓楼。位于陇西县城内十字街中心。
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座落于县城中心,以雄伟的气势,悠久的历史,精巧的造型而闻名。
元顺帝正至元年(公元1341年),设置铜壶滴漏、更鼓于其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取名“雄镇楼”。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铸重达4000公斤的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所以又名“钟鼓楼”。
扩展资料:
陇西历史:
陇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面积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万人。她以悠久的历史彪炳于华夏文明史册,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即有此名,因地处陇山以西而得名,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汉初置襄武县,汉末移金城、陇西二郡治襄武,从此成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唐时初为武阳县,后为陇西县。县名遂沿用至今。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曾诏令天下,李氏郡望是陇西,遂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现位于省级森林公园仁寿山内有“陇西堂”传为李氏祖祠,进而有李氏文化之说。
陇西在历史上最阔气的时候是元朝,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改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至此,巩昌成为今甘肃省兰州以东,包括陕西5县、四川4县广大地区的军政中心。
陇西在古代从地理方位是指陇山(六盘山)以西的地方。又称陇右(古人以西为右),陇右在很多情况下也指甘肃。
陇西地处陇山以西、渭水之滨,秦封三十六郡之一,古代丝绸之路重镇,中华李氏的发祥地,是一座声闻海内外的千古名城。远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设陇西郡,汉初设襄武县,始有建置。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迁陇西郡治于襄武,从此陇西便成为历代郡、州、府所在西陲要镇。隋改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今兰州市以东和四川、陕西省的部分地区)。陕甘分省后,甘肃巡抚也曾驻节,一时成为甘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陇西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彪炳华夏文明史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许多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李氏文化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
本文2023-08-08 05:49: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