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面瘫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面瘫 41 症状 42 面瘫的病因病机 43 面瘫的治疗 431 辨证治疗 4311 风寒外袭 43111 症状 43112 治疗 431121 刺灸法 431122 电针法 431123 穴位注射法 431124 穴位贴敷法 431125 皮肤针 431126 艾灸疗法 431127 推拿疗法 4312 风热阻络 43121 症状 43122 艾灸治疗 4313 气虚血瘀 43131 症状 43132 艾灸治疗 4314 痰浊内阻 43141 症状 43142 艾灸治疗 432 对症治疗 433 医案 434 注意事项 44 面瘫患者日常保健 5 症名·面瘫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面瘫的穴位 2 治疗面瘫的方剂 3 治疗面瘫的中成药 4 面瘫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面瘫 1 拼音

miàn tān

2 英文参考

facial paralysi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ell’s palsy

facial paralysis

facioplegia

mimetic paralysesprosopoplegia [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面瘫俗称口眼斜。1.病名;2症名。[1]

4 病名·面瘫

面瘫为病名[1]。俗称口眼斜[1]。是指单纯性的一侧面部肌肉瘫痪[1],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面瘫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经气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1]。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本病起病急骤,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

面瘫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面神经麻痹症)和面神经炎[1]。

41 症状

面瘫起病急骤,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2]

面瘫通常急性发作,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和噘嘴等动作;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耳下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延久,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

42 面瘫的病因病机

面瘫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面瘫可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而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亦有因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

至于脑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与本病病理虽然不同,但可参照本治法进行治疗。

43 面瘫的治疗 431 辨证治疗

面瘫一般分为风寒外袭和痰浊内阻两型。

4311 风寒外袭 43111 症状

起病急,多在晨起起床后发现一侧口角歪斜、流口水,不能自止,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进食后易造成食物残留,不能鼓腮、吹口哨等,可伴有恶寒发热,颈项不舒,多在吹风、吹空调后犯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2]

43112 治疗

431121 刺灸法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处方: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义:风中经络,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解风寒;合谷循经远取,亦有“面口合谷收”之意。

随证配穴:人中沟歪斜加地仓透水沟,体弱加足三里。不能蹙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痛加完骨;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海泉[1]。中枢性的则加太冲、风府[1]。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亦可温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合谷穴可取健侧穴位,10次为一疗程。注意初起时针刺量不宜过强。

431122 电针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面部穴针剌后,通电10~15分钟,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微见收缩为宜[1]。每2穴为一组,每次选1~2组,得气后分别接通电极,通电15~2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量以患者耐受为宜,早期患者不宜电针法。

431123 穴位注射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或加兰他敏,或胞二磷胆堿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3~4穴,每日或隔日1次。

431124 穴位贴敷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将马钱子锉成粉末03~05g,撒于胶布上,贴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蓖麻仁捣烂加少许麝香,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1次。或白附子研细末,加少许冰片作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431125 皮肤针

轻叩阳白、太阳、四白、牵正等穴至微出血,然后加拔小火罐,适用于发病初期或面部板滞感等面瘫后遗症[1]。

431126 艾灸疗法

[2]

选穴:风池、翳风、颊车、太阳、合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127 推拿疗法

[3]

选穴:印堂、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地仓、颧髎、下关、颊车、听宫、承浆、翳风、风池、合谷。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穴开始,经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地仓、颧髎、下关至颊车,往返5~6遍。用双手拇指抹法自印堂穴交替向上抹至神庭穴,从印堂向左右抹至两侧太阳穴,从印堂穴向左右抹上下眼眶,自睛明穴沿两侧颧骨抹向耳前听宫穴,从迎香穴沿两侧颧骨抹向耳前听宫穴,治疗约6分钟。指按揉承浆、翳风、每穴约1分钟。用大鱼际揉面部前额及颊部3分钟左右。在患侧颜面部向眼方向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患者取坐位,用拿法拿风池、合谷各1分钟。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时,手法要轻柔,以防止擦破皮肤;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寒冷 ,以便加速康复。

4312 风热阻络 43121 症状

多见于起病初期,多继发于风热感冒、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一侧口角歪斜,流口水不能自止,闭目不全,不能鼓腮、吹口哨等,可伴有恶风、头痛、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

43122 艾灸治疗

[2]

选穴:阳白、下关、地仓、曲池、合谷。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3 气虚血瘀 43131 症状

多见于恢复期及病程较长或外伤日久不愈的患者,证见口角歪斜,闭目露睛,伴有肢体困倦乏力,面色淡白或暗,头晕头痛,舌淡有瘀点,舌下络脉瘀黑,脉弦涩。[2]

43132 艾灸治疗

[2]

选穴:听会、阳白、颊车、足三里、血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4 痰浊内阻 43141 症状

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可见患侧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可伴有言语不利、舌强硬、舌歪斜等证,舌淡胖,苔白厚或腻,脉弦滑。[2]

43142 艾灸治疗

[2]

选穴:翳风、阳白、颊车、丰隆、阴陵泉。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2 对症治疗

面瘫常伴有感冒症状,临床可以加用以下方法[2]:

选穴:大椎、肺俞。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病愈即止。

433 医案

罗某,女,18岁,学生。主诉左侧面部不适、口眼歪斜1周,伴左侧面部疼痛及左侧头痛。查体:左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目,鼓腮漏气,面部潮红、水肿,耳后乳突处压痛强阳性,血象不高。于外院针刺后面部疼痛加重,考虑为 量过大引起之反应,予以颈项部及患侧头部 ,2次后疼痛消失,施以面部轻微针刺同时配合推拿,1周后痊愈。[3]

牛某,男,56岁。1998年6月3日当晚在激烈运动后觉闷热、多汗,便用空调直吹乘凉而睡,第2日醒后觉右耳后跳痛,右口角麻木,漱口流涎,右侧闭目露睛,右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遂到我康复科治疗。考虑其为风寒乘虚而入面部经络,至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㖞僻,遂以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局部取听会、颊车、太阳、下关等穴,经治疗几天,患者病情好转,1周后康复出院。[2]

434 注意事项

(1)艾灸治疗的患者应在1周内配合针刺治疗,效果更佳,若超过1个月未进行治疗则极有可能迁延不愈[2]。

(2)面瘫患者若还伴有语言功能下降、一侧或双侧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行动较前迟缓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以避免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等脑病得不到及时治疗[2]。

(3)治疗期间应避免面部吹风受寒[1]。

(4)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须点眼药水2~3次,以防感染[1]。

44 面瘫患者日常保健

(1)患者尽量避免食用海鲜发物及 性食物[2]。

(2)注意面部的保护,避免感受风寒,导致加重病情[2]。

(3)预防眼部感染,可配合滴眼药水或涂眼膏[3]。

(4)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患者可对镜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3]。

5 症名·面瘫

面瘫为症名。指伴发于他病中的面部肌肉瘫痪。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中枢性面瘫。前者临床多表现为病侧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口角向健侧歪斜,流涎,不能皱眉、蹙额、鼓腮、示齿等,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部分病人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症。病程日久,可因患侧面肌挛缩而使嘴角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后者多无眼部症状,常伴有同侧偏瘫或上肢瘫。[1]

6

翳风 ,拼音: Yifeng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曰:“翳风,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阳之会。刺入五分,灸三壮”。

翳风穴,用羽毛做的华盖穴也, 翳,原指羽扇,有遮蔽,掩覆之义;

风指风邪。 穴之位置在耳后下方凹陷,耳形状似羽毛扇,犹如遮蔽风邪之屏翳,故名。

位置 : 翳风穴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翳风穴。

局部解剖

皮肤 皮下组织 腮腺。

浅层部有 耳大神经、面神经耳支和耳后静脉等;

深层部有颈外动脉的分支、耳后动脉、面神经等。

归经

属手少阳三焦经

古代文献记载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翳风,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刺入四分”

《 医学纲目》中记载:“针入七分”。《针灸集成》中记载:“灸七壮”。

现代使用:直刺08-12寸,艾炷灸 3 5 壮或艾条悬灸5 10分钟,隔物灸 30 40 分钟。

主治

《针灸甲乙经》:“痓,(喑)不能言,翳风主之。”

《针灸大成》:“主耳鸣耳聋,口眼涡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

《百症赋》:“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现代应用 :翳风穴有疏风清热、化瘀通络的作用;

翳风为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两条经脉的循行均“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在临床上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居多,如周围性面瘫、神经性耳鸣、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齿痛等。

(1)耳疾:耳鸣,耳聋。

(2)面部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瘫,面部痉挛,牙关紧闭,牙痛。

(3)其他:如呃逆,痄腮等。

现代研究:

翳风穴解剖部位深层为茎乳突孔,面神经干从此穿出,翳风穴的主治作用与穴区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1、针刺治疗耳鸣,翳风穴可激活Sp5、下丘IC、外侧丘系核NLL、其蜗神经核CN、中

缝核等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对侧Sp5I的外侧和腹外侧区是刺激翳风穴信号特异传入部位。

2、 翳风穴放血治疗,刺络放血以减轻茎乳突孔骨膜炎的水肿对面神经挤压,促进缓解局部充血状态,以减少面神经的损伤,使面瘫得到缓解、治愈。

3、 用手指尖较大力按压翳风穴,一般5分钟内可以止嗝。

 面瘫是一种面部的神经病变,由于患者神经受损情况不相同,造成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尤其是较小的儿童,一旦患有面瘫应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及时医治,可以让儿童尽早康复。那么,9岁儿童面瘫多久能治好呢还有,面瘫的康复护理有哪些呢

9岁儿童面瘫多久能治好

 儿童面瘫在临床上以外伤、贝尔氏瘫及中耳乳突炎为较普遍的原因,其中尤以外伤为最突出,此外,也有少数为先天性畸形及源于恶性疾患者。急性白血病所引起的外周性面瘫都伴有白血病性脑膜炎,并通过治疗白血病而获得控制。

 由于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面瘫,因此需要治疗的时间也有长短不同。若是儿童处于面瘫初期阶段,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临床上可以治愈。但是如果患儿处于中后期阶段,因为面瘫给患儿造成的损害较大,这样治疗的时间则会延长,甚至可能会达到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

 家长想要尽早治愈儿童面瘫的情况,一定要抓住早期这个关键的时候,治疗面瘫通常用针灸的方法,然后再加上食疗。这两种方式对儿童不会有任何的伤害,也不会给儿童造成大太的痛苦,还可以有效控制面瘫的发展速度。

 采用针灸的方式医治儿童面瘫,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针灸师在面部穴位以及周围进行反复的刺激,达到治疗的效果。食疗是用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让身体得到调理,有利于身体康复,还有缩短医治时间的作用。

面瘫的康复护理

 本病由于人体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筋脉失养而致。

 一、饮食护理:因本病使味觉与咀嚼功能减退,影响患儿食欲。护理中尽量选用适合患者口味,并富有营养、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质饮食,忌辛辣生冷刺激之品,以补气血不足而利康复。

 二、心理护理: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患儿密切配合各种治疗,解除紧张情绪,对于稍大的患儿常因突然面容的改变,而感到恐惧、担心,使患儿驱心病,除忧虑,树立康复的信心。情志舒畅气血调达流畅,有利于疾病恢复。

 三、黄鳝血涂敷护理:《本草纲目》中记载:"鳝鱼血,气味甘,性微温,无毒,其功效补中腑,益气血,驱风邪,主治口眼歪斜。"方法是:睡前将活鳝鱼斩尾取血,用毛笔饱蘸血涂患侧面部,使涂上的鳝鱼血不断增厚干燥,留至次晨洗净血迹。

 四、热敷护理:注意适当休息,避风寒,外出需戴口罩,注意面部保暖,用毛巾浸热水后湿敷患侧颜面,每d5~6次,每次10min,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每次20~30min注意防止烫伤。还可用红外线照射,灯距30cm每次照射15min,每d1~2次照射后用手轻揉面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效果更佳。

  蜂毒能治疗面瘫。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讲过采用蜂毒疗法治疗面瘫的,效果比较好!

  

参考资料:

  蜂毒疗法

  蜂毒疗法又称为蜂螫疗法,是利用蜜蜂毒素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疗法虽无专著记述,但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习用,是在蛇毒、蝎毒、蜘蛛毒疗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载有蛇毒治病,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蜘蛛毒疗法。蜂毒疗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逐渐为医家所重视,并应用于临床,现已有将蜂毒制成注射液用于治疗。

  [基本内容]

  常用的方法是用活蜜蜂螫入人体。治疗前先用肥皂、温水将被螫部位洗净,用无齿镊挟活蜜蜂轻轻捏住蜜蜂的腰腹部,将其尾部放入受螫处,待螫入后,再用手指轻轻挤压其腹部,以促使蜂毒尽量注入人体。可每天分三次蜂螫十二下,每次四下。第一下螫后半分钟内将蜂针拔出,观察30分钟,如无严重过敏反应,即可进行治疗。每螫一下,留蜂针05-1分钟,拔出后停1分钟才能螫第二下。每作完一次治疗后,病人在床上或椅上躺坐10分钟左右,再进行第二次治疗。

  本疗法主要通过病人接受蜜蜂螫刺,使蜂毒进入人体,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经过现代医药学家的研究,已证实蜂毒有治疗作用,使本疗法得到了科学的肯定。

  [临床应用]

  本疗法主要适用于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荨麻疹、支气管喘息、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等症。以防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佳。

  一、面神经麻痹

  取牵正穴为主,配以阳白、丝竹空、颊车、地仓、四白、迎香等穴(配以其中3-4穴即可)。每穴用蜂一只,随蜂螫次数增多,而延长蜂针留置时间。一般留置1-4分钟。每次间隔3-5天。5次为一疗程。

  二、偏头痛

  取太阳、头维等穴,用蜂螫,可缓解疼痛。

  三、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疼痛部位及周围的穴位,用蜂螫。7天为一个疗程。

  四、坐骨神经痛

  取腰阳关、秩边、环跳、委中和坐骨神经循环路线附近的穴位,用蜂螫。7天为一个疗程。

  五、肌肉、筋脉痉挛

  取痉挛局部的周围的穴位,用蜂螫。

  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取病变部位和周围的穴位,用蜂螫。一般以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七、结节性红斑

  取病变部位穴位,用蜂螫。

  八、过敏性紫瘢

  取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穴,用蜂螫。7天为一个疗程。

  九、荨麻疹

  取百虫窝、血海、曲池、三阴交等穴,用蜂螫。一般治疗一天,即可好转。

  十、胆绞痛

  取胆囊穴、内关、关元、迎香、四百和耳穴第三敏感点,用蜂螫。

  十一、疝气

  取阴陵泉、关元、气门(奇穴)、三阴交等穴,用蜂螫。7天为一个疗程。如需要进行第二个疗程,应休息5天后再进行。

  十二、支气管喘息

  取大椎、天突、膻中、列缺、中府等穴,用蜂螫。7天为一个疗程。

  十三、美尼尔氏综合征

  取风池、内关、翳风、足三里等穴,用蜂螫。5天为一疗程。

  十四、过敏性鼻炎

  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和鼻隔外部,用蜂螫,每次1分钟,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一、接受蜂毒疗法者,治疗结束后应休息10分钟以上,不宜治疗后即进行活动。

  二、治疗前不得吃得过饱。治疗期间不宜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三、凡初次接受治疗者,出现较轻的疼痛,局部略有红肿,不必惊慌,更不要轻易停止治疗。如出现发烧、恶心、呕吐、惊慌出汗者,可应用镇静剂,如肌肉注射25毫克异丙嗪即可缓解其毒副作用。

  四、凡使用蜂毒注射液者,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便使用。

  五、凡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对蜂毒过敏者禁用本疗法。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显著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愈后极少复发。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本病最早记载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至隋《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对本病的病因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中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明 《景岳全书妇人规经期腹痛》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揉可按为虚,拒按拒揉为实。"可见周期性小腹疼痛虽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祖国医学往往通过其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部位及疼痛的程度进行辨证治疗。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历御疾病的能力。

2、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3、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

4、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呈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

5、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

你好,根据你的所述,赵培印面瘫膏药郑重提醒您:

你的母亲,可能患上了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面肌痉挛的治疗,中外医学界一直无良方应对。据史料《清医官案》记载,就连操纵清朝政权达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也受此症的折磨而最终没能治愈。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医务工作者及社会名人、党政领导也患此病而得不到痊愈。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常规的面肌痉挛治疗效果,仍受到治愈率的局限。

二、面肌痉挛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轻微的面肌痉挛,有自愈的可能吗?

百年赵培印面肌痉挛疗法总结出,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精神越紧张、激动痉挛越严重。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

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轻微的面肌痉挛,正常休息好,保持身心快乐,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早期的面肌痉挛症状,有些可以自愈。而严重的面肌痉挛患者,则必须用对症的药物来予以治疗。

三、面肌痉挛较重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赵培印面肌痉挛疗法,认为不管是原发性(即直接患上)还是阵发性(即面瘫后遗症状)的面肌痉挛患者,如果出现了下列症状之一,则可列为面肌痉挛较重的病例范围:

1、眼睛,患侧的眼睛在鼓腮时,显示缩小,且感觉到变紧;

2、嘴角,应当出现凹陷,且感觉到发紧。可令其做吹口哨的动作,即可观察出患侧的嘴角已不能外伸。

3、患侧的眼角或眼下皮及嘴唇上下部位,有抽动、跳动或者口眼联动的现象。可令其使劲闭眼睛,此类症状更加明显的动。

4、脖子下面,是否已有筋凸出并动。

5、用双手捏摸两腮,会感觉到患侧的皮肉明显的僵硬、萎缩,捏不起来。

四、赵培印面肌痉挛疗法的原理?

具有百年历史的赵培印面肌痉挛疗法,是其祖上在多年治疗面瘫、面肌痉挛的临床实践中研究出的专门治疗面肌痉挛的神奇药物。

据其家谱记载:赵培印祖上行医治疗面瘫的过程中,针对有些因多年面瘫患史而产生后遗症状——面肌痉挛的病例;以及原发型面肌痉挛的病症表现。经过实践总结,认为:面肌痉挛一般是由于过度的疲劳、紧张、干火旺盛、有内热、外感风寒引起的。

针对于此,逐步研制出治疗面肌痉挛的独特方法——赵培印面肌痉挛疗法:即一般患者,仅用赵培印面肌痉挛散1-5号方即可。如果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口紧、嘴歪,则配合以赵培印面肌痉挛康复膏。上述治疗用药,均有详细用药说明,无任何副作用,方便简单。快速见效。给患者,以治疗信心。

目前,此面肌痉挛疗法治疗效果已十分完善,治愈病人无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