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牛膝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牛膝汤 41 组成 42 制法 4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之牛膝汤 51 组成 52 制法 5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6 《萧山竹林寺女科秘方考》方之牛膝汤 61 组成 62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63 功能主治 7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牛膝汤 71 处方 72 炮制 73 功能主治 7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方之牛膝汤 81 组成 82 功效主治 8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朱氏集验方》卷一方之牛膝汤 91 组成 92 主治 9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牛膝汤 101 牛膝汤的别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06 附注 11 《痎疟论疏》方之牛膝汤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2 《证治汇补》卷八方之牛膝汤 121 组成 122 功效主治 123 各家论述 124 附注 13 《圣济总录》卷十方之牛膝汤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金匮翼》卷一方之牛膝汤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方之牛膝汤 151 牛膝汤的别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56 附注 16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方之牛膝汤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7 《叶氏女科》卷三方之牛膝汤 171 组成 172 功能主治 17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8 《不知医必要》卷四方之牛膝汤 181 组成 182 功能主治 18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9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牛膝汤 191 牛膝汤的别名 192 组成 193 功能主治 19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196 附注 20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牛膝汤 201 组成 202 主治 20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204 制备方法 21 《陈素底妇科补解》卷五方之牛膝汤 211 组成 212 功能主治 213 各家论述 22 《风劳鼓病论》卷二方之牛膝汤 221 组成 222 功效 23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方之牛膝汤 231 组成 232 功在主治 23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234 制备方法 24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方之牛膝汤 241 组成 242 功效 24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244 制备方法 25 《圣济总录》卷十九方之牛膝汤 251 组成 252 功能主治 25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254 制备方法 26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七方之牛膝汤 261 组成 262 功在主治 26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264 制备方法 27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验方》之牛膝汤 271 组成 272 功效主治 27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274 制备方法 275 用药禁忌 28 《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之牛膝汤 281 组成 282 主治 28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284 制备方法 285 用药禁忌 2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牛膝汤 1 拼音

niú xī tāng

2 英文参考

Achyranthis Decoc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牛膝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五首。

4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牛膝汤 41 组成

牛膝、瞿麦各一两,滑石二两(一方用桂心一两),当归、通草各一两半,冬葵子半升[1]。

4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4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分三次服[1]。

44 功能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牛膝汤主治胞衣不下[1]。

5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之牛膝汤 51 组成

牛膝根叶(生用)一握,当归一两,黄芩(去黑心)半两[1]。

5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5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匕,水煎服,日三次[1]。

54 功能主治

主治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女人血结腹坚痛[1]。

6 《萧山竹林寺女科秘方考》方之牛膝汤 61 组成

土牛膝二两,乳香一钱[1]。

62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临服再磨乳香、麝香各一分入药内,空腹服[1]。

63 功能主治

《萧山竹林寺女科秘方考》方之牛膝汤主治经来小便痛如刀割[1]。

7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牛膝汤 71 处方

滑石八两,当归(去苗酒浸)、木通,各六两;牛膝(去苗酒浸焙)、瞿麦,各四两;冬葵子五两。

72 炮制

上为粗散。

7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牛膝汤主治产儿已出,胞衣不下,脐腹坚满,胀急疼痛,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亦宜服之。

7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两盏,煎至八分,去滓消热服,不拘时。

7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方之牛膝汤 81 组成

牛膝(去苗,切,焙)1两,生地黄汁1盏,当归(切,焙)3分,桂(去粗皮)3分,芎藭半两,蒲黄半两,瞿麦(去根)2两,消石(别研)2两。

8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方之牛膝汤功在逐秽恶瘀血,滑气血,破胞胎。主治子死腹中,或死子已久坏烂,母欲闷绝者。

8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再煎,入地黄汁3分盏打转,煎沸,稍热服23次。

84 制备方法

上8味,除地黄汁外,捣为粗末。

9 《朱氏集验方》卷一方之牛膝汤 91 组成

牛膝1斤,白茯苓1两,人参1两,当归半两。

92 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一方之牛膝汤主治脚气。

9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酒调服。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 《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牛膝汤 101 牛膝汤的别名

难产夺命方、牛膝归尾汤

102 组成

牛膝(酒浸)1两,瞿麦1两,滑石2两,赤小豆2合半,当归(酒浸)1两半,木通1两半,葵子1两2钱半。

103 主治

《世医得效方》卷十四方之牛膝汤主治产儿已出,胞衣不下,脐腹坚胀,急痛甚,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

10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2盏煎,不拘时服。

105 制备方法

上锉散。

106 附注

难产夺命方(《绿竹堂方》卷一)、牛膝归尾汤(《妇科玉尺》卷三)。

11 《痎疟论疏》方之牛膝汤 111 组成

牛膝(取肥大长数尺者,去芦,锉碎,用黄精锉片同拌,蒸1炷香,去黄精, )4两。

112 主治

《痎疟论疏》方之牛膝汤主治疟病久不愈者。

11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4升,煮取2升,分2次温服,未发时1服,临发时1服;用好酒2升煮取亦可。

12 《证治汇补》卷八方之牛膝汤 121 组成

牛膝、归尾、黄芩、加琥珀末少许。

122 功效主治

《证治汇补》卷八方之牛膝汤功在破瘀通窍。主治血瘀小便不通。

123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牛膝化瘀血,以通利二便,归尾破血瘀,以调和经脉,黄芩清瘀热肃金,琥珀散瘀血利水也。水煎温服,使血化气行,则水府廓清,而蓄泄如常,安有小便涩痛不通之患乎。此破瘀通窍之剂,为血瘀溺闭之专方。

124 附注

《医略六书》本方用牛膝三钱,归尾三钱,黄芩钱半。水煎、去滓温服。

13 《圣济总录》卷十方之牛膝汤 131 组成

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干木瓜(焙)1两半,牡丹(去心)1两半,芎藭1两半,萆薢1两半,桂(去粗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羚羊角(镑)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桑根白皮(锉)2两,黄耆半两。

13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方之牛膝汤主治风,腰脚疼痛,不能运动,足心俱痛。

13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134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4 《金匮翼》卷一方之牛膝汤 141 组成

牛膝(酒浸)1两,当归1两,赤芍1两,虎骨(酥炙令黄)2两,芒消(别研)半两,芎藭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2两。

142 主治

《金匮翼》卷一方之牛膝汤主治历节痛风。

14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至2钱,空心温酒调下。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5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方之牛膝汤 151 牛膝汤的别名

三味牛膝汤

152 组成

生牛膝根并叶1握,黄芩(去黑心)半两,当归(焙)1两。

153 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方之牛膝汤主治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女人血结腹坚痛。

15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155 制备方法

上锉细。

156 附注

三味牛膝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16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方之牛膝汤 161 组成

牛膝(去苗,酒浸,焙,锉)1两半,萆薢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干)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黄耆(锉,炒)1两半,芎藭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丹参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5两,人参5两,附子(炮裂,去皮脐)5两,独活(去芦头)5两,桂(去粗皮)5两,甘草(炙、锉)4两,当归(切,焙)4两,木香2两,杏仁(汤浸、退去皮尖双仁,炒黄)15枚。

16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方之牛膝汤主治脚气,手足缓弱,膝疼痹,上热下冷,或时心闷,或即呕逆。

16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生姜1分(拍碎),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日3服。

164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7 《叶氏女科》卷三方之牛膝汤 171 组成

延胡索5钱,牛膝3钱,当归3钱。

172 功能主治

《叶氏女科》卷三方之牛膝汤主治胞衣不下。

17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酒煎服。

18 《不知医必要》卷四方之牛膝汤 181 组成

当归(酒炒)1钱,牛膝(盐水炒)1钱,白芍(酒炒)1钱,元胡索(炒)1钱,丹皮1钱,肉桂(去皮,另炖)4分,桃仁(去皮尖,杵)7粒,木香末5分(冲药服)。

182 功能主治

《不知医必要》卷四方之牛膝汤主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胁。

18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加酒1杯服。

19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牛膝汤 191 牛膝汤的别名

牛膝葵子汤

192 组成

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冬葵子(炒)半两。

19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方之牛膝汤主治妊娠堕胎,胞衣不下。

194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未下更服。

1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96 附注

牛膝葵子汤(《医学从众录》卷八)。

20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牛膝汤 201 组成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庵(艸闾)子(微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芎藭半两,土瓜根(洗,切)1两,朴消(别研)3分,牡丹皮(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

20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方之牛膝汤主治室女气血凝涩,月水来不快利,少腹(疒丂)痛,烦闷。

20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20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1 《陈素底妇科补解》卷五方之牛膝汤 211 组成

独活,杜仲,牛膝,秦艽,防风,川芎,当归,人参,甘草,赤芍,陈皮,桔梗,白芷,香附,生地,桑寄生。

212 功能主治

《陈素底妇科补解》卷五方之牛膝汤主治因产后血虚生热,胎前坐卧湿地,或夏月浴后当风,夙有湿气,留滞下焦,产后湿热交攻,转为脚气。

213 各家论述

秦艽、防风、川芎、白芷、独活、寄生皆风药也,风能胜湿,四物血药也,凉血则热除,参、草、陈、附气旺则阳生,阳生则血长,杜仲、牛膝引血下行,直至足跗,湿热清而脚气之症愈矣。

22 《风劳鼓病论》卷二方之牛膝汤 221 组成

牛膝、萆薢、杜仲、防风、苁蓉、肉桂、蒺藜、菟丝子。

222 功效

《风劳鼓病论》卷二方之牛膝汤功在缓肝。

23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方之牛膝汤 231 组成

牛膝(酒浸,切,焙)8分,青蒿子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乌梅(去核,炒)1两,芎藭1两,甘草(炙)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酸枣仁半两,地骨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藁本(去苗土)半两。

232 功在主治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方之牛膝汤主治虚劳潮热,骨节酸痛,面赤口干,夜多盗汗。

23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擘),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3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方之牛膝汤 241 组成

牛膝(酒浸,切,焙)6两,白茯苓(去黑皮)6两,防风(去叉)6两,芎藭6两,人参5两,桂(去粗皮)5两,独活(去芦头)5两,附子(炮裂,去皮脐)5两,甘草(炙、锉)4两,当归(切,焙)4两,磁石20两(煅,醋淬7度,研细),杏仁15粒(去皮尖双仁,炒)。

242 功效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方之牛膝汤功在预防脚气。

24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生地黄汁1合,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日午温服。

244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25 《圣济总录》卷十九方之牛膝汤 251 组成

牛膝(锉,焙)2两,防风(去叉)2两,丹参2两,前胡(去芦头)2两,石斛(去根)2两半,杜仲(去粗皮,涂酥炙,锉)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续断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大麻仁(研)1合。

25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九方之牛膝汤主治肝痹筋挛,肢体不随。

25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57沸,别下麻仁少许,煎至1盏,去滓,空腹服,1日2次。

254 制备方法

上10味,除大麻仁外,为粗末。

26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七方之牛膝汤 261 组成

牛膝半两(锉,去苗),水银2两,朱砂2两半。

262 功在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七方之牛膝汤主治胎动安不得,尚在腹,母欲死。

26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以牛膝汁1小盏,调下半匙,频服。

264 制备方法

上药以水5大盏煮牛膝,可余一半,去滓,即以少蜜和朱砂及水银研如膏。

27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验方》之牛膝汤 271 组成

牛膝4两,滑石8两,当归3两,通草6两,葵子1升,瞿麦4两。

272 功效主治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集验方》之牛膝汤功在滑利水道,使儿易产,通经活血,除瘕去瘀。主治产儿胞衣不出。

27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服。

274 制备方法

上切。

275 用药禁忌

忌牛、狗肉。

28 《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之牛膝汤 281 组成

牛膝4两,防风4两,甘李根皮4两,丹参4两,前胡4两,石斛5两,杜仲3两,秦艽3两,续断3两,鳖甲(炙)3两,陈橘皮2两,大麻仁2升(熬研)。

282 主治

《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之牛膝汤主治筋虚极伤风,入筋缩挛,腰背不伸,强直苦痛,或为脚气。

283 牛膝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4升,煮取5升,去滓;下麻仁,更煎取2升,分3次服。

284 制备方法

上切。

285 用药禁忌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乌药散 31 组成 32 制法 33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之乌药散 41 组成 42 制法 43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之乌药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乌药散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制备方法 64 功能主治 6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7 《朱氏集验方》卷十方之乌药散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乌药散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制备方法 84 功能主治 8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9 《朱氏集验方》卷一方之乌药散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制备方法 94 主治 9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96 运用 10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乌药散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功效主治 104 各家论述 11 《普济方》卷二五六引《卫生家宝》方之乌药散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制备方法 114 功能主治 11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12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乌药散 121 组成 122 制备方法 123 功效主治 124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13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方之乌药散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制备方法 134 功能主治 13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14 《博济》卷三方之乌药散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制备方法 144 功能主治 14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乌药散 1 拼音

wū yào sǎn

2 概述

乌药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二首。

3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乌药散 31 组成

乌药、莪术(醋浸炒)、桂心、当归、桃仁、青皮、木香各等分[1]。

32 制法

上药为末[1]。

33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1]。

34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乌药散功能活血行气,温经止痛[1]。治血气壅滞,心腹刺痛[1]。

4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之乌药散 41 组成

木香、茴香、炒高良姜、青皮(去白)、槟榔、乌药(姜酒浸一夜)各五钱,川楝子(巴豆七十粒打碎同麸炒川楝子至黑色,去麸及巴豆)十个[1]。

42 制法

上药为末[1]。

43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温酒调下,痛甚者炒生姜热酒调下[1]。

44 功能主治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之乌药散功能疏肝行气,散寒止痛[1]。治疝气,牵引脐腹疼痛[1]。

5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之乌药散 51 处方

乌药30克 木香30克 桂心30克 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蓬莪术30克

乌药1两,蓬莪术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锉碎,微炒),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1两。

52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5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之乌药散主治妇人血气上攻,心腹疼痛不可忍,神情闷乱。

功在开滞消积。主治妇人气滞血瘀,心腹疼痛;经行或产后因食生冷,致成症块。

54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热酒,调下。

每服以生姜15克,拍碎,黑豆15克,同炒豆令熟,入童便250毫升,煎三五沸,滤去滓,调下散药6克。

5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6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乌药散 61 方名

乌药散

62 组成

乌药半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蛤粉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

63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6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乌药散主治湿脚气,小便不利,气攻心痛烦闷。

6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煎生姜、葱白汤调下,不拘时候。

7 《朱氏集验方》卷十方之乌药散 71 处方

乌药 附子 天雄 沉香(大块)各30克 甘草(少许)

72 功能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十方之乌药散主治老人、虚人中风不语。

73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上入钵磨,每服3克。病势稍重,用水250毫升,姜10片,煎125毫升,空腹服。

74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十

8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乌药散 81 方名

乌药散

82 组成

乌药1两,茴香1两,青皮1两,赤豆1两,干漆2两,没药2两,硇砂1两,滑石1两,高良姜1两。

83 制备方法

上除硇砂别入,捣筛为散。

84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乌药散主治厥阴疝病,胁腹引小腹而痛。

8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取1钱,温酒或白饮和服。仍以铃按伏之,患释。

9 《朱氏集验方》卷一方之乌药散 91 方名

乌药散

92 组成

乌药1两,附子(1只)1两,天雄(1只)1两,沉香(大块)1两,甘草少许。

93 制备方法

上入钵磨。

94 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一方之乌药散主治中风不语,老人虚人可用之。

9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病势稍重,用1碗,加生姜10片,煎半碗,空心服。

96 运用

气中,加木香半钱;气虚,加人参半钱。

10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乌药散 101 方名

乌药散

102 组成

乌药、香附、苏子、广皮、柴胡、丹皮、焦栀、木香、当归、川芎、薄荷、生甘草。

103 功效主治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乌药散功在调气开郁。主治七情郁结,经水或先或后,或多或少,久则闭绝不行。

104 各家论述

方中用乌、香、广、附、苏子以行气,柴、丹、栀子以清肝火、解脾郁,薄荷轻清上升,甘草甘温下降,芎、归辛温养血。

11 《普济方》卷二五六引《卫生家宝》方之乌药散 111 方名

乌药散

112 组成

乌药6两半(去皮心,切片子),白芷6两,白术2两半,苍术3两(米泔浸1宿,切片子),甘草6两半(炒),青橘皮6两(去瓤)。

113 制备方法

上药焙干,研为细末,炒,共30两重。

114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二五六引《卫生家宝》方之乌药散主治伤脾伤暑,伤风伤气,伤冷吐泻恶心,寒热头痛,体重倦怠,不思饮食,荣卫不顺,肢节不和。

11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诸证不论冷热百病,先进23服,大人小儿、孕妇、室女皆可服。每服6钱,加生姜2片,大枣1个,水8分盏,煎至56分,不计时候;沸汤、酒点服亦得。

12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乌药散 121 组成

天台乌药、香附子(破,用白者)、高良姜、赤芍药各等分。

12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

123 功效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乌药散功在调和乳汁。主治乳母冷热不和,及心腹时痛,或水泻,或乳不好,因以饲儿,致儿心腹疼痛,或时下利。

124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同煎6分,温服;如心腹疼痛,入酒煎;水泻,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13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方之乌药散 131 方名

乌药散

132 组成

乌药半两,木香半两,茴香子(微炒)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高良姜(炒)半两,槟榔(锉)2枚,楝实10枚,巴豆70枚(微炒,敲破,同楝实2味,用麸1升炒,候麸黑色,拣去巴豆并麸不用)。

133 制备方法

上8味,除炒巴豆不用外,捣罗为散。

134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方之乌药散主治控睾痛引少腹。

13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下;痛甚,炒生姜、热酒调下。

14 《博济》卷三方之乌药散 141 方名

乌药散

142 组成

乌药1两,莳萝1分(2味炒令**)。

143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

144 功能主治

《博济》卷三方之乌药散主治干湿脚气。

145 乌药散的用法用量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其中所蕴含的天文、地理、人文、医学等知识涉猎非常之广,最重要的是经过了上千年的流传,它们没有被时代所埋汰,反而是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好比我们的中医药,很多人应该第一反应就想起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或者是“医圣”张仲景,但其实最早奠定中医药学基础的是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而老祖宗们留下的养生秘方可谓是实用又简单,比如专治失眠的酸枣仁汤、生津润肺的秋梨膏。

一、失眠良方——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是非常适合现代的上班人群和学生党群体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负担也很重,因此很多年轻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失眠症,当然也包括熬夜导致的睡眠质量奇差。而酸枣仁汤是一剂流传了上千年的古老良方了,它出自张仲景之手,对失眠具有极好的调理效果。它的主要配方是炒熟的酸枣仁、甘草和茯苓等,熬煮方法也十分简易。只需事先将药材进行浸泡,大约一小时之后再注入清水,用大火把水烧开之后再用小火慢煮,分三次服用即可。

二、润肺良方——秋梨膏

秋梨膏据传最早是在唐代的时候就出现了,而且是专门为宫廷贵族所秘制的调理药方。秋梨膏的功效主要针对的是时令转变、天气干燥而引起的咳嗽,它可以起到止咳、生津润肺的功用。其主要配方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梨子,将梨子削皮切成块然后再榨成汁液,份量大约控制在一碗即可。之后再将准备好的去核大枣、薄片生姜连同冰糖一起放到梨汁当中,加水大火煮沸,再转文火熬制。待汁液被熬成二分之一时再加入百合继续小火慢熬,直至大概呈膏状即可关火,拌入蜂蜜,秋梨膏便大功告成了。

除了上述介绍的两种养生秘方,还有用以驱寒补血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被称“妇科第一方”的四物汤、治疗肾虚滋阴的六味地黄汤等。老祖宗研制和留下的养生秘方数量之大,直至今日依然被中医药界奉为良方并且被不断沿用,哪怕是普通人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食用这其中的一两道良方。但是遗憾的是,在对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医药秘方理论的发扬和继承方面,我国的作为却还远不及日韩等国,希望今后能更好地重视并将这些珍贵的秘方继承发扬下去。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妇科乌金丸 1 拼音

fù kē wū jīn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Fuke Wujin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54991

23 处方

香附(醋制) 80g 蚕茧(炭) 40g 当归 60g 肉桂 10g 没药(醋制) 10g 红花 60g 益母草 40g 五灵脂(醋制) 20g 大黄 80g 乳香(醋制) 10g 苏木 60g 乌药 20g 木香 10g 莪术(醋制) 20g 桃仁 20g 黑豆 480g 延胡索(醋制) 20g

24 制法

以上十七味,除黑豆、红花、苏木外;其余香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混匀,将黑豆、苏木加水煎煮 2小时,滤过,红花用 8倍量的黄酒煎煮30分钟, 滤过,合并以上滤液,浓缩后与药粉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20 ~ 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褐色或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 物,其周围 7~8 细胞作放射状环列。腺鳞头部 4~8 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 1~ 4 细胞,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 ~140 μm。薄壁细胞仿锤形,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 理。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血瘀经闭、腹痛烦燥。

29 用法与用量

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注意

孕妇忌服。

211 规格

每丸重 6g

212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妇科乌金丸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下]附灵枢保产黑神丹

早,食硬卧冷所致者,用当归一钱酒煎研送,并宜接服妇科回生至宝丹(此丸杭城大药肆备之)。若痛时有块,痛

《妇科秘方》:万病回生丹治产后十八症

箔为衣,每服九丸。空心酒送,一服痛止。产后血气攻心单方∶香附研为末,每服二钱,好酒热下。《妇科秘方》

《妇科秘方》:调经论

瘦,胎前产后皆可∶归身川芎白芍熟地陈皮茯苓乌药香附白芷山楂苍术浓朴小柴胡甘草花粉水煎服。《妇科秘方》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治滞下病方

两)朱砂(三两)龙骨(二两另研)酒丸。每二十丸。盐汤下。《妇科玉尺》清沈金鳌公元16441911年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

1竹林寺女科在辩证上以肝、脾、肾三脏主论,在诊断上强调问诊,在治疗上重视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在具体措施上提出补血行气,补肾益精,祛瘀解郁的治疗原则。

2在诊疗施治上,法广味纯,独具风格。所传《竹林寺秘书》一书,分调经、胎前、产

后门,共设117症110方和秘制“太和丸”。用药199种,剂型分内服外用,内服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外用有洗剂、熏剂、搽、药熨等。立法用药三、五、七味者居多,而在三味之内的处方占三分之一,有的竟只一味,方药简便,易于对症施治。

3炮制讲究,一丝不苟。寺僧不但擅治妇科,而且精于治药,享有“精于医理,名驰吴越,素有丸锭秘方,师采上药虞修,其饮片法制详审,服者无不神效”之誉。书中对“回生丹”的配制,极为精细、如大黄刮去筋皮;桃仁去油净如面;黑豆熟透取皮,蒲黄隔纸炒。此外有又酒洗,酒煮、醋炒,米泔水浸泡等方法。

4秘制“太和丸”和运用“生化汤”曲尽其妙。萧山竹林寺妇科以善用“太和丸”和“生化汤”而著称,也是竹林妇科的一个重要的医疗特色。凡妇女月经不调和各类杂症,以“太和丸”为通治之方。药由制香附、制苍术、广霍香、净防风、嫩前胡、紫苏叶、薄荷叶、川厚朴等20余味中药配制成丸。为统治妇女肝郁型疾患之良药,综观全方,纯用气分药品,功在疏肝解郁,因在封建社会,妇女一有逆意,郁闷在心,郁久成病,运用此方,可谓入时而合拍,共奏疏肝理气,芳香化湿,健脾消积之功。

5叙症立方,以简主纯辩证施治,随症出方。如《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117症,均以症为纲,以方为目,其中分调经门40症,胎前门36症,产后门41症,凡经、胎、产的重要病症都有具备,唯带症未立专篇。同时还记述了古代妇科书中少见的病症。如15症的模样痛经,16症的处女膜闭锁,32症的经来二便具赤等病都叙症清楚。在治法上除一般规律外,也有独特的思路和看法,较为典型的是56症小产滑胎,既不用补中益气摄血之剂,也不采用补肾益肝之法,唯用益母丸,方药仅益母草,归身二味,取益母草活血祛瘀清宫,归身养血活血壮任之功。症为滑胎小产之类,恰用祛瘀行血养血之药,二味相投则宫内余血不留新血生,冲任充盛,带脉坚固,为下次受孕避免滑胎小产而创造条件,其治法别具一格,也显示了竹林寺妇科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学术思想。

序言《千金方》让女人都做阳光尤物/3

养生篇 《千金方》中的养生之法

《千金方》早在1500年前就指出了养生的精髓:阴阳平衡。女人想要由内而外的美丽,阴阳平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遵从阴阳平衡的规律,机体才会平稳而健康。

第一章 《千金方》养生养颜入门

1漂亮女人要由内而外/12

2“血”,女人面色红润的根本/15

3“气”,女人神清气爽的基础/17

4“三虚”,女人美丽的大敌/19

5女性内分泌问题就是阴阳失调闹的/20

6女人更年期问题,阴阳失调在搞怪/23

7经络养生,预防衰老/24

8经络穴位按摩简易手法/26

第二章 《千金方》让你美丽一生

1女人要做睡美人/29

2小美女睡眠养颜法/31

3闺中房事:特殊而无价的“美容剂”/33

4咽口水,最简单的养生动作/35

5心平气和,才是养生之本/36

6健康排毒,做个无毒女人/38

第三章 《千金方》让你美丽四季

1春季增强抵抗力,才能美得放心/41

2春天养生先养肝/44

3春天应如何养颜/46

4夏季养生重在养阳/47

5夏天的清凉调息法/49

6夏季千万要预防皮炎/50

7秋季,养生的关键时刻/51

8秋季养生重养肺/53

9秋天养一张小俏脸/55

10冬季养生养肾最重要/56

11冬天进补养颜的好东西/58

12冬季补水保湿是关键/60

养颜篇 《千金方》中的养颜经

《千金方》早就告诉天下女性,养颜的根本在于滋阴。阴虚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使肌肤暗淡无光。因此,滋阴是女人一生健康和美丽的保证。

第四章无瑕肌肤的养护之道

1养颜的根本在于滋阴/64

2补水,女人一生的功课/66

3抹在脸上的东西从嘴里夺/67

4吃的、喝的、抹的都尽量自己做/69

5美白,一定要用“绿色”方法/70

6熬夜后的养颜急救法/73

7祛除青春痘,首先学会洗脸/74

8成人痘,从身体内部找原因/76

9暗黄无华,定是毒素淤积了/78

10“油田”肌肤,找到根源入手/80

11收缩毛孔,变身瓷娃娃/81

12远离过敏,让肌肤坚强起来/84

13祛斑,先要调整内分泌/86

14安全去痣,让肌肤光洁如玉/88

15定期去角质,让肌肤亮起来/90

16去除面部浮肿,做个小脸美人/91

第五章 精雕细琢,打造精致五官

1营养眉毛,增加小脸光彩/94

2浓密睫毛,电力四射/96

3眼睛清明,明眸善睐/97

4简单按摩,告别黑眼圈/100

5眼睛水肿急救法/101

6“大扫除”彻底甩掉草莓鼻/103

7小美女一定要唇色动人/105

8“美容”口腔防疾病/107

9耳朵也要得满分/109

第六章 黑亮秀发养出来

1黑亮秀发需养护/111

2帮秀发抚平“伤痕”/113

3小美女也长白头发/115

4补益肝肾,固发养发/116

美体篇 《千金方》中的塑体秘籍

面容精致、肌肤细腻只是美女的一个方面,想做百分百美女,还要拥有一副玲珑有致的身材。因此,女性在养颜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美体。

第七章 打造“S”曲线,还你玲珑身材

1健康减肥,你选对方法了吗/120

2颈部,年龄的“泄密者”/122

3香肩魅惑的小性感/124

4玉臂匀称流畅,为美丽加分/126

5纤纤玉手,女人的第二张“脸”/128

6圆润美甲修出来/130

7乳房健康,女人应学会呵护自己/131

8别让腋下成为死角/134

9不节食也有小蛮腰/135

10小美女的修“腹”之路/137

11保护好子宫,调经又美容/139

12卵巢有多年轻你就有多年轻/141

13光洁美背,气质美女第一步/143

14S曲线必不可少的小翘臀/144

15长腿女人最性感/146

16美女不要忽略一“膝”之地/148

第八章 五脏六腑,容颜的保护神

1五脏是否健康,看面部信号/150

2心血充足,容颜如画/152

3女子以肝为天,爱美千万别伤肝/155

4健脾,气血充盈双唇娇嫩/157

5润肺,肌肤润泽的关键/159

6养肾,让你做个娇艳尤物/161

7胃,美丽计划的加油站/163

8胆,为美丽除害/166

9大小肠,养颜需从此做起/167

10三焦,健康美丽的总管/170

11膀胱,为美丽排除万难/172

保养篇 呵护自己的女人最美丽

《千金方》在中医历史上首次将妇科单立成科,不仅详尽讲述了女性健康的内容,还提倡“治未病”的观念,告诫女性一定要在经、带、胎、产等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第九章 女性特殊时期更需保养

1经期保健要了解卫生用品常识/176

……

第十章 中医独有的神秘养颜法

第十一章 健康女人最美丽

完美篇 做个完美的阳光尤物

第十二章 科学养护,青春永驻

第十三章 美丽在于细节

第十四章 不老的优雅气质 _jpg

答案:B

《黄帝内经》对妇科从基础理论到临床病证的认识,奠定了妇科学的理论和临床基础(A错)。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设有“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三篇,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产科专篇的医著(B对)。《脉经》首先提出了根据脉象变化推断崩漏的预后;还总结了妇科脉证的新经验(C错)。《千金要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妇人方”3卷,并列于卷首(D错)。《景岳全书》所指的“无形之水”的产生及功能,与西医内分泌的概念颇为相似,并根据阴阳水火之论和阴阳互根学说创制了左归丸、右归丸传之于世,成为妇科沿用至今的著名方剂(E错)。

上一篇:姜黄简介下一篇:帝王世纪的成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