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来说的南阳现在是那里
古代历来说的南阳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
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当今的南阳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
扩展资料:
南阳是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楚文化、汉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楚汉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楚汉文化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最集中的地区。姜子牙吕氏封国之地(吕国)。公元前821年,西周军事家、政治家申伯于南阳建立申国。
西汉时期,南阳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是陪都,是中国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的中心,“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就是对南阳繁华的真实写照。东汉时,南阳城的面积比京都洛阳还要大,人口也比洛阳城的多,商业繁华程度也超过洛阳,皇亲国戚大多是南阳人。
——南阳
诸葛亮不是河南南阳人。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阳都,是当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此句中的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而子云亭是指西汉著名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
东汉时,“南阳”是郡名,又是郡治宛县的代称。因此,诸葛亮《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既可理解为南阳郡,也可理解为宛县,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的简称,是诸葛亮躬耕隐居南阳时的草庐。南阳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十年躬耕地,是他成才的摇篮。
西蜀子云亭,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一环路西段西侧,西南科技大学西山校区南侧,在西山(凤凰山)风景区内 。西山风景区面积约03平方公里,以"西蜀子云亭"为中心,集名亭、古墓、寺观及秀山、碧水于一体。
扩展资料:
诸葛亮纪念建筑:
1、武侯祠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始建于魏晋时期,是投魏之蜀国故将黄权在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上修建而成的是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陕西省汉中市武侯祠,位于勉县(沔县),始建于公元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约50年),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2、隆中
隆中风景区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襄城区,距襄阳市区13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
-诸葛亮
-诸葛庐
-子云亭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心迹,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是很多人就以为诸葛亮就出生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但是在历史上,现在的南阳,在当时叫做宛城,而诸葛亮所写的南阳,只是南阳郡。到了明朝时期,宛城才被改名为南阳县,所以当时的南阳和现在的南阳并不是一样的。但是现在南阳市的辖区很大,所以我们就来纤细的分析一下,诸葛亮是不是南阳的人。
一、隆中现在属于襄阳。古时候的隆中,属于南阳郡的邓县,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演变,现在的地图上已经把这个地方化到了襄阳市境内。在元朝之前,关于南阳的争议是没有的,而且诸葛亮死后的百年内,魏晋的史学家已经去详细的调查了这个地名的文字,而且编写在了他们的书籍里面。后来的史学家陈寿也写出来古隆中是在襄阳这里,诸葛亮在这里隐居种地。
二、南阳卧龙岗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南阳和襄阳关于诸葛亮之争就没有停止过,现在在南阳市卧龙区也修建了武侯祠,就是一个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南阳的那个躬耕地在当时的城墙边850米处的位置,所以诸葛亮是不可能自傲这种地方种地的。而且在南阳的史书中,很少关于卧龙岗的记载,但是在襄阳的隆中,关于这个记载就有很多。
三、现在的剧本多写襄阳。新版的一些关于三国的电视剧已经不再写南阳了,担心引起人们的误解,现在已经把台词改为襄阳。除此之外,诸葛亮的很多亲戚也都是在襄阳,诸葛亮的叔父和刘表是好朋友,刘表就是襄阳人。但是对于诸葛亮真正的归属,我们只能等待专家查询更多的资料,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南阳古代称为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南阳市地处南阳盆地,三面环山,宛这个字反映出了南阳的盆地地貌,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宛城之称。南阳,河南省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截至2021年查询,全市辖2行政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该数据为2019年统计)。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二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淅川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
本文2023-08-08 06:01: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