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标本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保持原样或经过整理以供参考的样品·标本 4 从受试物中获取用来化验或研究的材料·标本 5 中医学名词·标本 51 病因与症状的关系·标本 52 经络的标本 521 标本的内容 522 标本理论的应用 5221 近取法 5222 本部腧穴的应用 5223 标部腧穴的应用 5224 本部、标部穴的配合应用 53 疾病与治疗的主次关系·标本 54 运气学说的标本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标本 1 拼音

biāo běn

2 英文参考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llection [朗道汉英字典]

essa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xamp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xempl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rep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reparation [朗道汉英字典]

prep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ampl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p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PEC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pecime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anifestation and root cau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保持原样或经过整理以供参考的样品·标本

标本(specimen)是指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以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植、矿物样品。如昆虫标本。

4 从受试物中获取用来化验或研究的材料·标本

标本(specimen;sample)指用来化验或研究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

毒理学中的标本(specimen)是指用于测试的受试物或从试验系统中获取的用来检验、分析获证保存的材料[1]。

5 中医学名词·标本

标本是个相对概念,也是一种主次关系。标本是关于事物主次关系的相对概念,“本”指主要方面,“标”指次要方面[2] 。

“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木下称作“本”,末梢称做“标”。

标本二词在中医学中很常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含义。

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

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

从疾病的新旧、原发和继发来说:旧病和原发病是本,新病与继发病是“标”;经络理论中,经气集中于四肢部位为“本”,扩散于头身一定部位为“标”,以此阐明四肢与头面躯干之间气血运行的升降关系。

“本”— 经气集中的本源部位,在四肢下部 ;

“标”— 经气弥漫的散布部位,在头面胸腹上部。

十二经脉中,末梢与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标”在上而“本”在下。人体头面胸背与四肢比较,其部位有上下之异,前者位置较高。因此,十二经脉中,“标”都在头面胸背等上部,而“本”则在四肢下部。

51 病因与症状的关系·标本

凡病因与症状,先病与后病,正气与邪气,病在内与病在外等,都有标本的关系。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2] ;以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2] ;从疾病的新病与旧病,原发与继发来说,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2] ;从疾病的部位来说,病在下、在内为本,病在上、在外为标。《素问·标本病传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临证时需用标本关系分析病症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确定相应的治疗步骤。

52 经络的标本

经络在四肢者为本,在头面、躯干者为标(见《灵枢·卫气》)。十二经脉中,末梢与根本,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标”在上而“本”在下。人体头面胸背与四肢比较,其部位有上下之异,前者位置较高。因此,十二经脉中,“标”都在头面胸背等上部,而“本”则在四肢下部。

521 标本的内容

十二经标本的具体记载见《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是,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俞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俞与舌本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俞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也”。

足三阳标部在头面部:

足三阴标部在背俞及舌部:

手三阳标部在头面,与足三阳标部相通:

手三阴标部在胸部及背俞:

各经对背俞和募穴虽然举得不完全,但可以看出:各阳经都是以头面部之标,而各阴经主要以俞募穴为标;各阴阳经都是以四肢为本。本的部位不像“根”那样专指井穴 ,而是位置有高有低,范围较大;标的部位也不像“结”那样着重是指器官,而是指经气散布较广的部位。

十二经标本部位表:

522 标本理论的应用

十二经脉的标本理论,在诊断疾病性质及辨证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灵枢·卫气》说:“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标幽赋》说:“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都说明了经脉标本理论在治疗上的重要作用。

又如《灵枢·卫气》在论标本证候治法时说:“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实)者绝而止之,虚则引而起之”。张介宾对此解释说:“此诸经标本上下各有所候,在下为本,本虚则厥,元阳下衰也;下盛则热,邪热在下也;在上为标,上虚则眩,清阳不升也;上盛则热痛,邪火上炽也。石者,实也,绝而止之,谓实者可泻,当决绝其根而止其病也。引而起之,谓虚宜补,当导助其气而振其衰也。”这是标本理论指导虚实证候补虚泻实的不同治法。

标本理论在取穴方面的应用,如《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说明临床取穴是多种多样的。

5221 近取法

病在标治其标,在本治其本,这是近取法,也是顺(从)取法。 远取法:

病在本反治其标,在标反治其本,这是远取法,也是逆取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说:“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就是逆取法的应用。

5222 本部腧穴的应用

经脉的标本理论与根结理论有其一致性,共同阐述了经气在四肢与头身内脏之间的关系。四肢远端为根、为本,其腧穴特别是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能治疗头、胸、腹及内脏疾病。如:《肘后歌》说:“头面之疾针至阴”;“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标幽赋》说:“心胀咽痛,针太冲而必除;脾冷胃疼,泻公孙立愈”。《四总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都是本部腧穴的具体应用。

5223 标部腧穴的应用

十二经以人体头胸腹背为结、为标。

头面标部穴:能治疗头面、五官及脑的疾病。如:《通玄指要赋》说:“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百症赋》说:“面肿虚浮,须仗水沟、前顶;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胸腹背标部穴:以俞募穴为代表,对诊治胸腹内脏疾病有特殊重要意义。如:

取中府、肺俞、风门、膻中诊治肺的疾病;

取脾俞、食窦、章门、中脘诊治脾胃疾病;

取肾俞,关元、气海、维道诊治肾、肠、胞宫和下焦疾病。

此外,根据标本上下经气相互贯通的理论,上病可下取,下病也可上取,有取用头身部穴治疗四肢疾病,如《千金方》取神庭治疗四肢瘫痪;《外台秘要》取浮白治疗腿足痿软;《肘后歌》取风府医治腿脚疾患;《标幽赋》取魂门治疗四肢筋骨拘挛疼痛等。这些都是标部腧穴的具体应用。

5224 本部、标部穴的配合应用

标部穴与本部穴的配合是临床应用最广的配穴方法,如:

《百症赋》:“廉泉、中冲,舌下肿痛堪取;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审他项强伤寒,温溜、期门而主之”。

以上均为一上一下,一远一近标部与本部腧穴相互配合的具体应用。

53 疾病与治疗的主次关系·标本

标本指病人的疾病与医生的治疗主次关系。《素问·汤液醪醴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王冰注:“言医与病不相得也……此皆谓工病不相得,邪气不宾服也。岂惟针艾之有恶哉,药石亦有之矣。”

54 运气学说的标本

手厥阴心包经·手心主手心主即手厥阴心包经。出《黄帝内经灵枢·经水》。又称心主。《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行少阴、心主之前。” 手厥阴心包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PC。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五行属(相)火。《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针灸甲乙经》卷二及《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本经从胸中开始,出来属于心包,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经腋下3寸的天池而上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中间,到肘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曲泽,再下行于前臂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的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到手掌心中的劳宫,沿中指出其末端的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到无名指尺侧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手厥阴心包经中冲的别名·手心主手心主为经穴别名,即中冲。见《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王冰注。中冲为经穴名(ZhōngchōngPC9)。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中冲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五行属木。中即中间,冲即冲要,此穴在中指端冲要处,故名中冲。中冲穴主要用于神志病、热病及舌疾:如心痛,心烦,中风昏迷,中暑,热病汗不出,目赤,舌强不语,舌下肿痛,小儿夜啼,掌中热,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昏迷,舌强肿痛,热病,昏厥,小儿惊风,休克,癔症,癫痫,胃脘疼痛,霍乱吐泻,头痛,肘痛,掌热,热病心烦,身热如火,晕厥,惊风,脑出血,癔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舌炎,结膜炎等。中冲穴的别名手心主(《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王冰注

详见百科词条:手心主 [ 最后修订于2017/1/30 14:31:53 共301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十二时辰点打穴位术破解及受伤自疗办法

十二时辰(地支)点打穴位术,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笔者自懂事起,就听过很多次点穴至人伤残甚至丢命的传奇故事,至今还保存有懵懂少年时手抄的点穴秘诀。

该秘诀详细记录了十二时辰地支中,不同时段如何点穴及后果,包括点穴部位、点穴方法、伤身休命期限(与网上流传的歌诀或秘诀比较,内容更详实),足以使武术外行胆怯,更激发武术爱好者对其歌诀描绘的功力神往而习之。

先来看秘诀内容(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注解、提示)。

十二时辰点穴秘诀

子时心窝穴(别名华盖穴、绛宫穴),屈指一点,九十三天命休绝。

丑时涌泉穴(别名井泉穴、足心穴),用指一点,三十三天命休绝。

寅时对口穴(别名井口穴,居于廉泉穴上部),背部三穴(命门穴、肾俞穴、志室穴)打不得,三十二天绝。

卯时山根穴,左右支肋打不得,四十九天绝。

辰时天必穴(别名天平穴),点打此穴,四十三天灭。

巳时风头穴(主连五脏中的肝肺),面部丹田连海底,点打此穴四十九天灭。

午时中脘穴(别名午中穴),背心胸中打不得,手指一点,五十三天灭。

未时命宫穴(别名关阑穴),乳头上部两穴打不得,二指握点,四十六天灭。

申时蟾宫穴(别名风门穴),锁喉点不得,半年零三天绝。

酉时凤尾穴(别名封门穴),四肢经络打不得,气血堵塞恐瘫力气竭。

戌时屈井穴(别名丹肾穴),尾部头顶打不得,九十九天绝。

亥时六宫穴,血归耳门连太阳,打了此穴面青黑。

我对十二时辰(地支)点打穴位术效果的不同看法

总体观点是:十二时辰(地支)点打穴位术,虽然唬人,但吹牛的水分不轻。

人体周身、皮表皮里都有穴位和关键部位,是保持身体血液正常循环的重要节点或“部件”,起到保证气血正常流通的启承转合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重要穴位或部位,别说十二时辰打不得,任何时候,都打不得;否则,轻者至人伤身害体,重者攸关性命。

所以,习练此法者,首先要习德,在冷兵器时代练习此法,目的是为了自保;万不得已,不出手伤人;自古以来,精通此法的各种门派的武术高手,都十分重视武德教育。这种点打穴位术,对于那些易冲动的习武者,尤其是大忌;因为易冲动

根结为经络部位名。根,根本,是经气始生的腧穴或部位 ;结,归结、布散,是经气归结的腧穴或部位 。经脉的根在四肢末端部,结在头面胸腹部。强调经脉从四肢末端到头面胸腹的联系特点,以说明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这对腧穴分类和辨证取穴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首论足六经的根结部位,后人据此,增加手六经根结。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经脉以四肢末端的井穴为根,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为结,用以说明四肢与头面胸腹之间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根结的具体部位,详见《黄帝内经灵枢·根结》。手三阴三阳的根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中没有记述。后《针经指南》又概括为“四根三结”,将手六经包括在内。

详见百科词条:根结 [ 最后修订于2015/11/27 18:31:16 共223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摘要:目的:探讨金代著名针灸学家张从正求医经历、主要主要学术思想与著作、贡献、临床疗效经验等。方法:从张从正的著作《儒门事亲》中了解他的针灸方面的成就及思想,并收集其他学者对张从正及他学术成就的认识,从中选取了一些主要内容来归纳分析探讨。结果:张从正是攻邪派,重视刺络泻血,祛邪安正;重视经络理论,提出“治病当先识其经络”尤其是用十二经气血的多少来指导刺络放血法;多用攻邪的汗、吐、下法;在实践中形成一套独特的理论,他把病因发病规律,治法治则,针刺用药联合(针药兼施,刺灸并用)起来治疗疾病。结论:张从正的刺络泻血学说及诊治疾病的思路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且起到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 张从正  刺络泻血  汗吐下三法  重络放血 《儒门事亲》

张子和(1156-1228),名从正,自号戴人,是一位继承经典且有创新意识,独特的杰出人物。张氏从小生活在医学的环境中,受到家庭的熏染,十余岁跟随家父学医,博览医术,且会深究医书其中医理,后来私淑“寒凉派”--刘完素之理论,深得刘完素学术影响。曾得刘从益传授,后又随姜仲安学针灸之术。当过太医,时与麻知几、常仲明等人切磋医理,将平生精力全部投入于医学,勤奋苦学,成一方名医,将他的思想,观点方法集素日临床及所著理论,辑成《儒门事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主要学术思想

11刺络泻血,祛邪安正

    从血驱邪这个观点从《黄帝内经》中早已提出来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对实热证候提出了“菀陈则豫之”的治则。《内经》中有很多阐述了刺络放血的篇幅,张氏受《内经》思想影响,结合自己的理论,重视针灸在继续发展了此法;他提出“岂知针之理,既所谓药之理”在临床中遇到了很多疑难杂症,张氏常用刺络泻血而取效,他认为泻血除热,疗效最佳。张氏刺络攻下学说当时也是受到了扁鹊、华佗、皇甫谧、陈自明等医家的影响,张氏从前人古籍经验中出发,加上自我创新。体现在张氏[1]不但继承了《内经)刺络放血理论之真髓。而且善用刺络泻血攻下说补充《内经)病机十九条之未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刺大敦。“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可刺少冲。“诸湿肿请,皆属于脾……,可刺隐白。… 诸气贲郁,皆属于肺……,可刺少商。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可刺涌泉。“针对不同病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可刺涌泉。“针对不同病机,采用井穴泄血治之。张氏不照搬前人的方法,在前人基础上推陈出新实属难得。

12张氏汗、吐、下三法

张氏汗、吐、下三法的内容极其广泛的,他说:“引涎、漉涎、嚏气、追泪,凡上行者皆吐法也;灸、蒸、熏、泄、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在张氏的著作《儒门事亲》卷6至8“十形三疗”中记录了很多病案,都有关于汗、吐、下这三法的详细治疗方法,比如在肾风中,患者面肿,色黑,提出宜刺面,大出血,“偏肿处皆针之,惟不针目锐皆外两旁。盖少阳经此,少血多气也。隔日又针之,血色乃紫。二日外又刺,其血色变赤。初针时,痒;再刺,则额觉痛;三刺,其痛不可任。盖邪退而然也。待二十余日,又轻刺一遍,方已。每刺必以水洗其面血。十日黑色退,一月面稍赤,三月乃红白”。张氏[2]认为,“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圣人剌热五十九刺为无药而设也,皆以开玄府,而逐邪气与汗同”在此书中分别有汗、吐、下法的详细治案,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与特色。张氏[3]还认为, 正常生理情况下, 血气本是流通的, 一旦患病则血气壅滞, 而邪气侵阻是影响血气流通的根本原因。故治疗以祛邪为首要, 病邪如得祛除, 则可以达到恢复人体血气流通的目的。他也强调“使上下无碍, 并无壅滞”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对失治误治后所产生的精血不足之证, 提出“当补之以食, 大忌有毒之药, 偏胜而成夭阏”, 也体现其“药攻食补”论在临证中的运用。在记载的这些治案中,虽然汗、吐、下三法皆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现在的临床运用中还是以汗法和下法偏多,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吐法在临床中运用很少,在这一块缺少研究,还有待继续挖掘,服务于临床。

13气血宜辨多少,泻络当重“三多”

张从正十分重视经络理论,提出“治病当先识其经络。”尤其是用十二经气血的多少来指导刺络放血法,在临床实践中,他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泻络风格,既肄针多、放血部位多,放血量多。他认为:“血出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血多之经刺之,能祛邪而不伤血,血少之经刺之,则使血受伤而正气不足,有时助长邪气之虞;如他治疗一小儿面赤肿, 两目不开,“以绯针刺轻砭之,除两目尖外,乱刺数十针,出血三次乃愈”。两目尖为少阳经所过,血少故不宜刺。又如“背疮初以针于肿焮处乱刺血出”,“一省掾,背项常有痤疖,愈而复生。戴人日:‘太阳血有余也。’先令涌泄之,次于委中以排针出紫血,病更不复作也”。《素问》、《灵枢》中表明经络的气血多少有差异,张氏在此基础上获得启发,依据经络的循行路线,判别哪里的经络气血多,哪里的气血少。哪个部位可多放血,哪里不宜出血。他的这种观念在现在临床上有很大意义,针刺疗法用经络辨证,从经络出发更能体现人体气血的状况。但是张氏的重“三多”需要继续的深入的研究,探讨它的好与坏,比如对于重放血多,甚至不止血,一直把恶血放完,那对于这种情况就得分析注重患者的身体本身状况,分析能不能多个部位放血,能不能多放血。关于辨经络气血多少还得多研究其机制机理,还得继续深入研究探讨。

14《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是张从正编撰的中医著作,是张氏的代表作,他的中医学术思想全面的体现在里面,共十五卷,是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的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该书内容广泛,涉及临床各科,体列各别,有立论、评论、辩论、病案治法、方药等等。此书主要的两大学术成就一是系统的病因发病学观点,二为积累丰富的临床治验、方药及创新。

2、小结

    宋金元时期正值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医学发展的盛世。在这一时代有很多医学流派诞生,张氏处于这一时代突破繁杂的医学流派,独特的创立了攻邪学派,也成为了中医学术理论中的一支重要支流,对当时及以后产生了重大影响。张氏的学术思想著作对今仍然有主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中仍能看到他的学术思想在实践及运用。关于他的著作《儒门事亲》,从事临床工作的读者,能从中得到启迪,结合自己及现实情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认真实践,积极创新拓展 ,提高医术水平,能将张氏的医学理论及方法达到突破与创新。对于张从正个人,他是有极高的胸怀,正确的医学思想,不对自己的成就自傲,不为我独尊,而是谦虚学习前人医学观念,在此基础上不固守已有学术方法,积极创新理论,在《儒门事亲》最后一卷中,纯属明间搜求积集的方和药。可见张氏及其门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都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if !supportLists][1] [endif]张建斌张从正刺络放血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针灸,2001(4):247-249

[if !supportLists][2] [endif]成国春,喻松仁张从正外治汗法案例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3):201-202

[3]胡方林 张从正汗、吐、下三法临床运用验案分析[C]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186-188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