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道是什么样的?
剑道是日本传统的竞技性器械武术。正式比赛通常在室内进行,因选手赤足,因此对场地木地板的质量有较高要求。选手一对一进行比赛,双方均穿剑道服,戴护具,持竹剑,按规则相互击打有效部位,由裁判计点数判胜负。亦可举行团体比赛,由选手数相等的团体双方分别一对一决出胜负后计算总分。
剑道”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先秦时期古籍《吴越春秋》。早在两汉时期,中日即有兵器及冶炼铸造技术的交流往来。同时中国一脉相承的双手刀法经过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官方往来,以及朝鲜半岛和大陆沿海周边地区和日本群岛的民间交流,于隋唐时期流传到了日本。传至日本的刀法经过日本长年的战争岁月不断演变,在日趋稳定的日本江户时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样式,制作了剑道护具与竹剑的基本形制,确立了日后体育剑道的雏形。
一般情况下,剑道(剣道)(けんどう)(kendou)专指现代剑道、又称体育剑道。是近代为适应社会发展而改造过的武术、体育类竞技。 而传统的古剑道,日语叫剑术(剣术),(kenjutsu),(けんじゅつ),是古代日本武士在战斗时所使用的“真正的”武士刀格斗技。
剑道(kendo)和剑术(kenjutsu)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剑道(Kendo)通常使用竹刀(しない)(Shi Na I)进行训练,而剣术通常使用的是武士刀 (かたな) (katana) (为了安全起见,可能是未开刃的)。剑道、居合道、拔刀术、斩道均是脱胎于古剑道(即剑术)的分支武道。
起源的传闻
一、飞鸟、奈良、平安朝时期——日本剑道起源的传闻 最初创定剑法三个段位者“天地人”也就是“上中下”段的人,据传为二世纪初,日本景行天皇之子“日本武尊”。此说乃是记载于距此六百年后(712年)完成的日本最初之书《古书记》和《日本书记》上的,但书上的内容大多属于类似神话的传说,内容就令人怀疑了。到第四纪中叶,在常陆国鹿岛的国摩真人,创出“神妙剑”的剑法,此即为有名的“鹿岛之太刀”,后世流派多源出于它。第八世纪末,桓武天皇的皇宫大夫和气清磨,建立武德殿,武人于此练武,始自桓武天皇于至历代“平安朝”的天皇,每年的五月五日,在此举行“天览比赛"。
古剑道的雏形
二、平安朝末期、镰仓时期——古剑道的雏形 到了平安中叶的十一世纪初,由过去在战场上实战的经验,发现在马上作战时,使用砍斩的机会比刺击多并较有利,也为了利于拔刀,于是将原来单手使用,以刺击为主,砍斩为副的三尺双刃直剑,改变为双手使用,以砍斩为主,刺击为副的单刃弯刀,这也就成为今日“日本刀”的雏形。 平安时代中末期至镰仓幕府建立,日本国内连年的内战客观上促进了古剑术的进步,掀起了第一次古剑术革命,涌现出许多有名剑术武艺家,其中的代表为: 镇西八郎源为朝,剑技凌驾号称“西陲第一”之乃师,复创“阴阳”也即“左右”两个段位,加上原有的“上中下”其五个段位的构型,成为后世的规范。 源义经(幼名牛若丸),“平治之乱”其父源义朝被平清盛所杀,其母被掳并被纳为妾。而义经得免死,被软禁于山城国鞍马寺,读书习武。一日,于后山山谷中,遇上自称为“天狗”的异人传授剑技。义经将其融入日本刀的使用法,成为源家一统的剑法。此剑法遂经其门下,么一法眼的门下八达人,成为有名的“京八流”或称“鞍马八流”,其支流一直流传至今。 镰仓幕府(1185——1333)建立后,作为日本第一个以武士阶级为基础建立的军事政权,大力推崇军事力量及武艺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此期间剑术、弓术、骑术是三种最主要的武艺。剑术及其他武艺的发展同时受到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禅宗关于自然与生死的概念及人生哲理等与武士阶级生活方式相结合,使古剑术产生了独特的哲学内涵与教育作用。在这一时期,随着剑术的发展,许多以教授武艺为目的的“武馆”和各有特色的“流派”逐渐兴起。 同时攻防的剑技与武具亦益形进步与发达,为了防御战场上强而有力的矢箭,遂必须穿着厚厚的甲胄。而一旦到了白刃战时,为了对付此类甲胄,遂将三尺以上,甚至于达到四至五尺长的太刀,把剑尖垂斜于右或左后,扬剑从斜上方往斜下方砍下,或从斜下方往斜下方挥斩,所以才产生了“胁构”的构型。
进一步发展
三、室町时代、战国时代——古剑道的进一步发展 室町幕府末期长达百年的战国时代大大促进了古剑术的发展。,1544年火绳枪输入日本之后,厚重的甲胄已失去其防护的能力,遂改著用利于进退的轻巧护甲,刀剑的尺寸也改短。由常佩刀(刀刃向下,水平式挂吊于腰带上)改成为刀刃向上,斜插于腰带上,剑技也以攻击颈、喉、腰、腋下、股间与手脚关节等等,护甲所保护不到的地方为主。此时代学习剑法,以真剑、刃引(锻剑时没有嵌入刃锋的刀)、木刀等作“型”的练习。 一代剑圣上泉伊势守信纲,发明以三尺余长的竹子,从留下刀柄的部分,往刀尖方向逐段割成四片、八片、十六片或卅二片,再以厚木棉布作成袋子把它套起来,做成素面素小手,可直接互相击打练习的“袋竹刀”,但一直到后世它除了其传下的新阴流,新当流,和部分一刀流所接纳沿用之外,它的流传并不普遍。
古剑道的成熟
四、江户时代——古剑道的成熟及近代化过渡 战国过去,经桃山时代进入到江户时代,天下剑豪辈出,武道之兴盛达最高潮。德川幕府的尚武政策使得安土桃山时代剑术发展成果得以保存和深入发展。1764年前后,中西忠藏仿拟头盔,护胸,笼手而发明了面,胴,小手等护套,并将竹子割成四片,加上先革,中结,约丝,柄革,锷而做成竹刀,然后限定打击有护套保护下的任何地方。当时剑术的练习与比赛,这就是现代“剑道”之雏型。但各流各派,仍保有其各自独创之“型”的剑法,故以真刀实战,仍需辅以型的练习,到德川幕府末期,天下的剑法流派,达二百余流之多。大剑豪千叶周作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剑术技を68手”、改进并使用中西派护具竹刀进行日常练习标志着古剑道体系已经完备和成熟,同时为剑道增加了浓厚的艺术色彩。 明治维新后,废藩治县,失去主家的武士们,纷纷沦为浪人。1876年发布除军人警官之外,一般人的带刀禁止令,使原来的武士们,为了生活不得不转事农工商之工作,但却又因不擅其事,以致多陷入衣食无着,生活穷困的地步。各地剑术道场也因此逐渐凋敝,剑术的继承和发展陷入困境。 明治十年西南战争爆发,逐渐认识到剑术仍然是重要军事力量以及武士道等传统民族精神核心的警视局招募全国剑士,组织“拔刀队”讨伐西乡隆盛,明治十二年JCH正式兴习剑术,同年五月,集各地剑士举行击剑会,首创制定“胜负三次”的办法,并由直心影流,鞍马流,宝山流,立身流,一刀流,传流,自源流,无念流,柳生流,镜新明智流等十流中,各采一式,制定成“警视厅流”之剑道型,此型后来也为全国的警察学校所采用。
现代剑道的产生和发展
五、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现代剑道的产生和发展 明治时代 1895年(明治28年) -明治二十八年各地武艺家于京都平安神宫内举行武德祭,并重建武德殿,成立“大日本武德会”。 1905年(明治38年)8月 - 京都武术教师培养所成立 1911年(明治44年) - 武术教师培养所改称为武术专门学校,同时剑道成为旧制中学中的正课。 大正~昭和时代 1920年(大正8年)参考讲道馆将“柔术”改为“柔道”的方法,将“击剑”“剑术”等称为“剑道”并逐渐推行。同时重新制定和改良了以往的练习方法,使剑道得以保存和推广。 1929年(昭和4年)5月、第一届剑道天覧试合 1934年(昭和9年)5月、第二届剑道天覧试合 1940年(昭和15年)6月、“皇纪2600年”剑道天覧试合 在此时代中,一方面剑道得以复兴和发展,另一方面剑道精神被军国主义所利用,成为军国主义便利的战争工具,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万岁突击”、“玉碎”等悲剧的远因。 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昭和20年)11月6日、占领军总司令部全面禁止学校中(GHQ武道禁止令)。 1946年(昭和21年)8月25日、限制剑道在社会体育中开展 1946年(昭和21年)~1947年(昭和22年)大日本武德会解散 1950年(昭和25年)3月5日、“全日本挠竞技联盟”成立 1952年(昭和27年)10月14日、全日本剑道联盟结成 1953年(昭和28年)5月19日、文部省解除对社会体育中剑道的禁止 1954年(昭和29年)3月14日、全日本挠竞技联盟以及全日本剑道联盟统合为全日本剑道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日本,被日本国土占领军总司令部,认定剑道为残酷恐怖的武技,遂与射击、铳剑术等,全面的禁止练习,一般人所拥有的护具,全部没收并予焚毁等。后来由森顺造氏等出面陈情并反驳谓:“剑道并非如贵部所思,专为学习杀刃为本旨之技,其所含更高次元的精神意义为:承习古传诸流攻防体技之间,不仅形而下之体格、体力、健康、长寿等之增进,更能具备形而上之观察、理解、判定、断行、思考、克己、撙节、礼让、信义、仁爱等精神上的教育,故贵部如此禁绝,是否悖民主主义之自由精神,何况,际此原子武器的时代,而却对此剑道有所畏惧而予禁绝,岂不是一件非常可笑的怪事,与浅虑谬误之指施?”,如上反驳提出后,剑道禁止的命令果获停发。昭和廿四年举办战后首次全国剑道竞技选手权大会,向总部提出申请,却未获正式批准,但也并不加以禁止,故就在这样形同“默许”的状态下举行。
全日本剑道联盟
1954年全日本剑道联盟成立后,为剑道的复兴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于1975年重新定义了现代剑道的宗旨,是:“磨练身体与心智,塑造强大的精神力量;籍由正确而严格的训练来使自身剑技得以进步、使人礼仪和荣誉感得以培养、使人学会与人真诚相待,同时提高练习者的文化修养;以促使练习者能热爱祖国和社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广泛的贡献。”
编辑本段需要的配备
首先是剑道的服装(在每一次考级或考段的时候,评委会对服装非常在意,因为,服装是剑道中“礼”的一部分。) 剑道服装分为上下身两个部分: 上身为剑道衣(Kendogi)以及下身的袴(Hakama),一般为靛蓝布棉质材料。 其次是用具(剑道不使用真刀,在对练时使用竹刀,但是却是象征着真刀) 竹刀,木刀,是剑道最基本的用品之一,竹刀会根据形状、重心分布等区别划分为“胴张”“古刀”“实战”等多个不同类别,品质也会因竹片本身的因素而各有差异。 木刀一般只用于剑道形(Kendo Kata)的练习,从中让练习者体会刀的使用方法,不会用于实战。 最后是剑道的护具(用来保护身体,尤其是打击部位,非常安全) 剑道的护具由四部分组成,从上至下分别为: 面(MEN):保护头、喉、肩 胴(DOU):保护胸部、腹部 甲手(KOTE):保护手背、拳头 垂(TARE):保护下身 这四部分的护具保护着剑道练习中四个打击部位是:MEN(头顶)、KOTE(小手臂)、DOU(腹部)、TSUKI(咽喉)
剑道是属于武术的运动,初学时较需要使用体力来施展剑技,当技术成熟后,则较多以智能谋略取胜,所以教学时需因人而异,给予适合的练习时间与次数。但是,学习的态度必须严格认真,才能得到实质的效果。 训练的方式,对初学者,应先以分解动作开始,再由单击动作做到连击动作,然后,逐渐进入连锁式的练习,再转入密集型的冲击训练。训练间倘若发现个人有不易学习的动作时,再给予个别指导。如此演进到全盘性的练习,并且将反击动作巧妙地合并应用在练习当中,再扩展成互相对峙到心对心的攻守对抗。 再者就是,训练的时候自己的头脑要清晰,要不断的思考与分析出对手下面的动作会是什么。当进入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在脑海里面浮现出和对手过招的画面,那就是所说的冥想。
编辑本段段位
平成2年(1990年)4月1日 初段 一级资格所有者 中学2年级以上 二段 初段资格获得后1年以上 16岁以上 三段 二段资格获得后2年以上 18岁以上 四段 三段资格获得后3年以上 21岁以上 五段 四段资格获得后4年以上 25岁以上 六段 五段资格获得后5年以上 30岁以上 七段 六段资格获得后6年以上 36岁以上 八段 七段资格获得后10年以上 46岁以上 九段 八段资格获得后 65岁以上 十段 九段资格获得后 练士 具有六段资格,有良好判断能力者 教士 具有练士六段资格,有良好指导能力者 范士 具有教士八段资格,德操高洁、剑理精通、技术娴熟,满55岁以上
编辑本段剑道基本打击名称
基本打法
击面 (MEN-UCHI) 击手 (KOTE-UCHI) 击腹 (DO-UCHI) 刺喉 (TSUKI) 摆震 (SUBURI) 击面切返 (KIRIKAESHI) 碰体 (TAIATARI)
面部攻击法
伸击面(NOBI-MEN) 擦击面(SURIAGE-MEN) 手连击面(KOTE-MEN) 面连击面(MEN-MEN) 刺连击面(TSUKI-MEN) 单手击面(KATATE-MEN) 退击面(HIKI-MEN) 面擦击面 (MEN-SURIAGI-MEN) 面擦击腹 (MEN-SURIAGI-DO) 面拔击腹 (MEN-NUKI-DO) 面返击腹 (MEN-KAESHI-DO) 面返击面 (MEN-KAESHI-MEN)
腹部攻击法
挑击腹 (HARAI-DO) 擦击腹 (SURIAGE-DO) 手连击腹 (KOTE-DO) 面连击腹 (MEN-DO) 退击腹 (HIKI-DO) 腹返击面 (DO-KAESHI-MEN) 腹落击面 (DO-UCHIOTOSHI-MEN)
手部攻击法
挑击手 (HARAI-KOTE) 触击手 (DE-KOTE) 擦击手 (SURIAGI-KOTE) 刺连击手 (TSUKI-KOTE) 退击手 (HIKI-KOTE) 手擦击面 (KOTE-SURIAGE-MEN) 手擦击手(KOTE-SURIAGE-KOTE) 手拔击面 (KOTE-NUKI-MEN) 手返击手 (KOTE-KAESHI-KOTE) 手落击面 (KOTE-UCHIOTOSHI-MEN)
喉咙攻击法
双手刺 (MOROTE-TSUKI) 单手刺 (KATATE-TSUKI) 打击刺 (UTSU-TSUKI) 刺擦击面 (TSUKI-SURIAGE-MEN) 刺落击面 (TSUKI-UCHIOTOSHI-MEN)
编辑本段有效打击的部位与判决认定
剑道的有效打击部位为面部(包括正面、左右面)剌喉部、腹部(左右腹)、手部(左右手腕)以上均为身体的要害部位。判决认定:所谓有效打击的认定,要依打击时的气势、间距、机会、打击位置、打击力量等条件的符合,来认定是否为有效打击。 如何去欣赏和观看剑道 事实上剑技只是一种手段,双方出手前的对峙;则是心对心的交战,因此,欣赏和观看剑道可从外在的技术和内在的心理两方面来看。就技术方面,动作俐落姿势优美,气势及精神饱满,显现强而有活力的表现。就心理方面而言,观看其临场情绪表现是冷静或浮躁,交战中是否能有敏锐正确的判断力,如何采取妥适的因应对策,如“先发制人”、“以逸待劳”或“反击致胜”的战术运用等,便可看出习剑者的智慧与修练
编辑本段剑道常用语
(中日对照)
普通用语
Ashi (あし) 脚,足 Ashi sabaki 步法,滑步 Ayumi ashi 步法,滑步(双腿交替式) Bokken 木刀 Bokuto 木刀 Budo Lit Warrior way Chaku za 坐下(正座,Seiza) Chigawa Leather loops on either side of the do Chika ma Close distance Chudan no kamae 中段持刀 Dan 段位 Debana waza 指在对手行动前实施行动(先先之先?) Do 胸/腰的护具 Dogu 泛指护具(Men, Kote, Do,等) Dojo 道场 Domo arigato gozaimasu 谢谢您,非常感谢 Dotatsu (有效)击打 Fumi komi ashi 跃击的步法 Gedan no kame 下段持刀 Hai (はい) 是,好 Hajime 开始 Hakama 道服中的裤子(裙子?) Harai waza 把对手竹刀扫出中间的技巧 Hasso no kamae Guard position with shinai held vertically Hiki waza 退击技巧 Himo 绳(Men Himo, Do Himo, 等) Hiraki ashi 往两侧行动的步法 Isoku itto no maai 一步一击打距离 Jigeiko 自由练习(一般指自由使用技巧的对战) Jodan no kamae 上段持刀 Jogeburi 伸展挥刀,从非常高处挥刀至非常低处 Joseki Higher place Kaeshi waza 指巧妙运用对手攻击力量进行反攻击的技巧(后之先?) Kakari geiko 连续进行的练习(一般指某些套路:Men, Kote-Men, Men-Hiki-Men, 连续做) Kamae (te) 姿势(一般是中段持刀的号令) Kamiza Seat of the Diety (God) Kata 剑道形 Katana 武士刀(打太刀) Katsugi waza Shoulder the shinai technique Keiko 练习 Keikogi Excercise jacket Kensen 竹刀的尖端 Ki 气势,精神 Kiai 喊(Men, Kote, Do, Tsuki, 等等) Kihon 基础 Kiri kaeshi 剑道经典练习(切返?Men, Sayu-Men9, Men, Sayu-Men9, Men ) Ko ( こ)小的 Kodachi 小太刀 Kote 手腕 Kyu 初学者的段位 Men 头部,头盔 Men buton 头盔中起保护作用的垫子 Men gane 头盔上的金属条 Metsuke 凝视,对视(眼神的沟通) Mokuso 沉思,冥想(正座的时候) Mune 胸部 Nanane buri Side to side suburi Nakayui 竹刀中间的皮革绳子 Nidan waza 2个步骤的技巧 Nuki waza 躲闪对手攻击的技巧(先之先?) O same to 收刀 Oji waza 防守技巧 Okii 大的 Okuri ashi 右脚在前的步法(滑步) Onegaishiimasu 请多多关照 Rei 鞠躬 Sakigawa 竹刀尖端的皮革套 Sandan waza 3个步骤的技巧 Sayu men 侧击Men Seiza 正座 Seme 用自己的竹刀破坏对手竹刀在中间的位置 Sempai 前辈 Sensei 老师 Seretsu 站成队列,列队 Shiai 比赛 Shiai jo 比赛场地 Shikake waza 进攻技巧 Shinai 竹刀 Shizentai 自然态,正常的站立姿势 Sho men 团队精神 Shomen 正的,中间的Men击打 Sonkyo 正式的蹲姿 Suburi 泛指挥刀 Suki 疏漏(指没有防范的地方:门户大开?) Suriage waza 破坏对手中段持刀姿势进而进攻的技巧 Tai 身体 Taiatari 身体的碰撞 Tare 放姓氏袋袋的那个护具 Tenogui 头巾 Tenouchi Technique to stop the shinai To ma Outside distance Tsuba 竹刀上圆形的物品,可以起到保护手的作用 Tsuba dome 竹刀上Tsuba的胶皮套 Tsubazeriai Sword guard against sword guard Tsuka 竹刀的把手,手握刀的地方 Tsuki 保护喉咙的护具(和Men一体),攻击喉咙的技巧 Tsuru 竹刀的线 Uchi 砍,挥 Uchi komi geiko 练习者攻击对手特意漏出的部位 Uchiotoshi waza 把对手竹刀击落的技巧 Waki no kamae Guard position with shinai held to the back Waza 技巧 Yame 停止 Zanshin 对周围环境和对手的现状了解(残心?)
比赛用语
Ari (Men/Kote/Do/Tsuki)得分; 例如 Men Ari! Encho 延长 Gogi (裁判间的)讨论 Hansoku 犯规(1/2分) Hantei 裁判的判定 Hikiwake 平手 Ippon 1分 Ippon gachi 1分获胜的比赛 Nihonme (争夺第二分)开始 Shimpan 裁判 Shimpan cho 比赛的主管 Shimpan shunin 主裁判 Shobu (决胜)开始 Shobu ari 比赛结束,胜负以分(裁判举胜者边的手) Wakare 分开 Yuko dotatsu 有效攻击 Senpo 团队中第一出场队员 Jiho 团队中第二出场队员 Chuken 团队中第三出场队员 Fukusho 团队中第四出场队员 Taisho 团队中第五出场队员 常用用语 Migi (みぎ) 右 Hidari ( ひだり) 左 Mae 前进 Atoh 后退 Ichi 1 Ni 2 San 3 Shi (Yon) 4 Go 5 Roku 6 Shichi (Nana) 7 Hachi 8 Kyu 9 Ju 10
编辑本段剑道形
学习剑道形可以增加对剑道基本的综合性理论的认识 用剑的原理包括以如何正确使用太刀的理念为首, 刀的握法、身体姿势、对战身法、身体距离、对战技巧、正确的打击时机、气剑体一致、三杀法、气势、呼吸等等,这些都是学会剑道动作由简到繁的不二法门。 另外,如果知道剑道形练习方法的创立,以及其发展的过程,并且能了解一些有关武士道、武道精神和古代武士的锻炼方法等知识的话,对于精神层面的锻炼也能更上一层楼。 再者,剑道形是剑道技法之中,作为最基本的技法而被选定的,换句话说,它包含了正确的打击、机敏的动作、学会控制间距、气势、对坏习惯的纠正。
编辑本段剑道比赛规则
第一章 : 一般规则
比赛场地要求: 比赛场地应为木板地; 比赛场地应为介于 9 -11m宽(包括地线的宽度)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在场地中央画有一个十字交叉,在交叉的两面划上两条“开始线”,与交叉距离相等; 比赛场边以外应有15m 宽的空间; 地线应是5 -10cm宽,白色; 竹剑要求: 比赛的竹剑只可以是由竹、或者经日本剑道大联盟批准的纤维造成的。 其次要注意的是: 剑内不可藏有Sakigawa(固定剑尖的东西)和 Chigiri(连接4片竹的铁片)以外的东西。 竹剑的规格依照大会规定。 Tsuba(剑锷)要是圆形的,直径不可超过9CM。 尺码:为成人男39(A/AA/AAA),女38(A/AA/AAA); 剑道装备要求: 剑道装备应包括“面”、“小手”、“胴”及“垂”; 剑道服装要求: 剑道服装应包括:上衣及Hakama; 名袋应放在垂的外面; 比赛者应在胴绳的交叉点上戴上一条红/白色,长70cm宽5cm的布条,以标明比赛双方。
第二章 : 比赛规则
比赛时间: 一场常规的比赛应是5分钟,加时3分钟。主裁判宣告有效得分及暂停比赛的时候将暂停计时。 如何裁定胜负: 比赛多是3分比赛,但有时由于时间关系,也可能是1分比赛。 在3分比赛中,谁先得2分为之胜出;另外,若一方先得一分,其后对手并未能得分,得一分者将胜出; 如在法定时间内双方未能分出胜负,在加时比赛中谁先得分便是胜出。如没有加时,胜负将由裁判决定;或抽签;或是宣布平手。 团体比赛时,胜出者较多的一队便是胜方,如胜出者数目相同,得分多的一方将胜出。如得分也相同,双方将各派出一代表来决胜负。 如比赛是依Kachinuki(胜抜き)方法,双方对打的时候,胜出的一位可继续打下一场,对另一位对手,直至其中一队可先把对方所有对手击败,将为胜方。 开始、终止及暂停比赛: 主裁判应宣布开始、暂停、继续及停止比赛。 任何裁判均可宣告暂停比赛,之后由主裁判宣告继续。 如比赛者因意外等原则不能继续比赛,比赛者可举手示意裁判,讲出原因,要求暂停。 暂停(yame):当裁判叫暂停时,比赛者应返回起点线,等待裁判指示。 Gogi:这是裁判暂停比赛用来商议如何判决的时候的用语,比赛者需返回场边的两端坐低(sonkyo)。 分开(wakare):这是裁判在比赛者交剑或缠斗过久时叫他们分开的用语。比赛者应立即分开,作中段架式。 有效打突:在有气合的情况下准确地用竹剑的有效打击部分,打击有效打击点,击中后有残心为之有效打突。 得分:为一目(也有一本/一分/一枝的说法)。 竹剑用来打击的部位:应是物打的刀锋,物打大约是由剑尖至中结那部份。 有效打击点:面[左面太阳穴至右面太阳穴的位置],小手[手套的前段],胴左右两面[不包括心口位置],及突刺[喉咙部位]。 如攻击时,对手保持中段状态,那攻击并不算有效。 对手在中段状态时,打到对方的左手并不算有效打突。 当比赛者打出有效打突时,裁判会叫有效部位的名称,并举旗示意,这时比赛者应返回场中央作中段架式待裁判宣布得分及继续比赛。
第三章 : 禁止行为
1比赛者不可服食违禁药物; 2参赛者不得侮辱裁判或对手; 3使用定明以外之用具; 如比赛者违反了1、2或3,对手将立即胜出,比赛者的得分将等于零; 4比赛时走出场外; 5比赛时跌了竹剑; 6在没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暂停比赛; 7蓄意打对手的脚; 8蓄意/不公平地把对手赶出场外; 9把手放在或捉住对方的手臂; 10用手捉着对方或自己的剑锋; 11用手臂夹着对方的剑; 12蓄意打对方的膊头位置; 13跌倒后装摸作样; 14蓄意浪费比赛时间; 15作出不公平之攻击; 如比赛者违反了4-15,一般会被减分; 16违反其它在不同比赛时特别定明的规则。
还有冕服,弁服,玄端,深衣,褕翟,禕衣,阙翟,纯衣等。
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
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
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禕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褕翟纹十二章纹,褕翟羽色亦为五采。
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
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侯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
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扩展资料:
夏商与西周时的汉服衣着无实物存世,据安阳侯家庄墓及妇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贵族上身穿交领衣,腰束绅带,下身着裳,腹前系市(蔽膝)。
西周时遗留下来的人像材料更少。从洛阳出土的玉人及铜制人形车辖来看,衣、裳、带、市仍是贵族男装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衣用正色,裳用间色,并特别重视裳前之市。
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汉服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并有了规章制度。汉服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上衣下裳:那时的常服还是上衣下裳为主流,款式不变。只不过袖日趋发展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衣裳也逐渐变宽。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
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体态优美的旗袍,挽回了满服缺少美感的一面。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
清初满族妇女与男人的装扮相差不多,不同之处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辫。满族妇女不缠足、不穿裙,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中国服饰
—中国古代服装
中国服装历史悠久,服装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约 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服饰(220~589)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
隋唐服饰(581~907)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
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蟹)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
明清服饰(1368~1911)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清代官帽与前朝绝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甲胄文化”?刀枪剑戟,金戈铁马,将士们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这样的场景可能在很多人年少时的梦里出现过。可有一个人却把梦里的铠甲变为了现实。
清华美院学霸威廉超为了让“甲胄文化”得以传承,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只为了做复原冷门甲胄的事情。他认为之所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做复原,原因是复原甲胄的很多细节在现在的很多古籍文献中其实都很难找到了,另一方面也是即便现在技术提高了,但对于复原古代甲胄工作而言,依旧很困难。
对于这位清华美院学霸了,为何不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现代的美术工艺上,反倒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做这么冷门的复原甲胄工作?这种工匠精神是否值得现在年轻人效仿?事实上,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关键在于自己内心到底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确实是心之所爱,那么一切付出也都是值得。
今天馆长跟大家聊一聊工匠精神,要知道,无论古今中外,一件好的艺术品背后都有一位用心的工匠。
一 著名的工匠代表在日本首都东京郊外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小楼里住着一位老人,他白发白须,戴着一副黑框大眼镜,穿着米色吊带裤。在小朋友们看来,他是那个画出了龙猫、小魔女琪琪、千与千寻、金鱼姬波妞的老爷爷;在环保人士眼中,他是一位坚定的反核主义者;而在我们普通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动画大师。他的名字叫宫崎骏!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动画已经成为了日本国民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
宫崎骏被誉为动画界永不消失的匠人,他动画的存在就像人们内心深处的伊甸园,让每个孩子体会到世界的五彩斑斓,让每个成年人看到世界的温柔。他笔下的动画更是无可挑剔,细腻的细节处理让人惊艳、配色让人身心舒展,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幅赏心悦目的动画世界。
不知道大家最喜欢宫崎骏的哪一部作品,相信你一定对《千与千寻》这部动画有印象。色彩缤纷的场景,荒诞又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佳作!这部**的创作真是一波三折,要知道《千与千寻》这部动画中,所有的画面都是人工上色,以水彩描绘图案,时常总计125分钟的《千与千寻》,共画了十一万两千张画稿,平均每秒15张,并且所有创作工作都赶在5个月内完成,直到上映前的半个月才全部结束!
宫崎骏长期坚持依靠纸和笔来作画,只用电脑动画来制作特效,然而这些手绘的画稿,一次次战胜了科技创造下的好莱坞动画,创造了一个个商业奇迹。
他的匠人精神还体现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上,几十年如一日,对动画保持热爱和专注,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他耐心雕琢一砖一瓦,一树一叶,只为缔造臻品。他用30年匠心,共创作46部漫画,终生充满了童心,他就是那个在台灯下埋头苦画,从年轻到须发皆白却依然乐在其中的古典手工匠人,他的人生乐趣来自从未停下的画笔,相比于商业化的利益,他更注重的还是视频的本质,这种认真且淡泊名利的态度,一次次造就了他的成功。
二 什么是所谓的工匠精神《韩非子-定法》中说道:“夫匠者,手巧也……”过去,工匠指的就是手艺人,手艺精湛就是工匠的基本特征之一。然而在当今社会,工匠却穿插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而拥有工匠精神就要不乏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包括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所以所谓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充满工匠精神的人,有些人会为了一个小细节而重新返工;有些人为了做一幅好画,有一点错误,会擦拭并重新开始;有些人为了完成一篇文章,反复修改,考虑每一个字,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更像是一种挑剔,但他们都在努力完善自己的工作。工匠精神是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三 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态。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心态。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很难冷静下来,耐心地做好一件事。然而,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心态真的很重要。工匠精神需要负责务实的工作态度。
很多人听到工匠精神会望而却步,觉得这个概念很宏伟,离自己很远。然而,工匠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认真做报告,认真调查每一个工作细节,认真调试每一个设备,认真安装每一个部件,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的心,努力以负责、务实、卓越、创新的态度完成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有做、爱、精的态度。这就是我们的工匠精神。
不积小步,千里之外;不积小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当我们每个人都有工匠精神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时,中国梦就会越来越近,自己的梦想就会越来越容易实现。希望工匠精神能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让工匠精神成为我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新坐标,一点一点引领我们前进。
胄的读音:zhòu。
胄,从由从月,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裔也、系也、嗣也。意思:盔,古代战士戴的帽子:甲~(甲衣和头盔)。介~(“介”,甲衣);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贵~。~裔。~子(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都要进入国学学习,后亦泛称国子学生)。
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又称兜鍪、头鍪、盔等。由于它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所以“甲胄”一词成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即后世的头盔,材质一般为铜、铁、革。
胄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在我国古代,人们通常把护卫身体其他部位的装具称为甲,而把护卫头部的单独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词便成了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概称。
胄是先秦时期的称呼,战国时称为“兜鍪(móu)”,北宋时称“头鍪”,宋以后又多称“盔”。从造字本义来说,“胄”并没有“头盔”的意思,而应该是全身的装甲(头部的保护当然也包括在内)。
胄古籍解释:
《广韵》直祐切《韵会》《正韵》直又切,𠀤音宙。《增韵》裔也。又系也,嗣也。又长也。《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敎胄子。《传》胄,长也。又後也。《左传·襄十四年》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注》胄,後也。
又《广韵》亦姓。又《增韵》国名。《集韵》或作伷。《正字通》与冂部甲胄字别,甲胄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
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据杨先生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他搜集了不少证据: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乾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的时候抢走了绝大部分文物。
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说:为了拍卖从圆明园中抢来的珍宝,他们把赃品“全安排展览在喇嘛庙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别醒目的是,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英军司令格兰特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分给了士兵,“军官们赠送他一把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这是赃品中最精致的东西”。英国女王也得到一份,是两个美丽的大珐琅瓶。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英军曾将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敬献文物连同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这匹玉马曾被和 从圆明园中窃取,和 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造的。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圆明园抢来的“战利品”献给了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于是建造了这个中国馆,将这些文物收藏起来。
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一对金罐和一只金曼扎(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金曼扎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说明当时圆明园内的摆设有多么奢华。玻璃桌柜里摆放着一串大念珠,这串珠子共有154颗,跟一般108颗珠子的朝珠不一样,这是孟托邦将一串皇帝的朝珠和两串皇后的挂珠串在一起献给欧也妮王后的,没想到欧也妮王后并不满意,因为她早已听说远征中国的军官们个个满载而归。她埋怨孟托邦只带给她这样的礼物,于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车宝物,前后总共送了她七车,包括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联军劫掠后,在巴黎拍卖会上买来的……
有没有圆明园文物回归的一天?
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打听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石刻铜刻文物有了线索。杨来运先生给记者举例说,北京某单位院内有一对铜狮,据说这里曾是意大利驻中国领事馆,1900年前后从西山某地(也有说是从圆明园内)运回这对铜狮。据杨先生了解,这对铜狮为嘉庆年间制作,而嘉庆年间在西山除了建设绮春园外没什么大的园林建筑。而绮春园正是圆明园的组成部分,绮春园的宫门于嘉庆年间落成,这对铜狮应该是绮春园门口的铜狮子。
一两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将先人流传下来的两个花瓶和一面镜子捐赠给了圆明园。经初步考证,这两个花瓶一个是光绪年间的,一个是嘉庆年间的,三件物品都是恭亲王被贬到戒台寺清修时随身带去的圆明园物品。
但是,遗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文物毕竟是少数,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于海外,仅靠出资购买,并非长远之计。杨先生无奈地说:“关键问题是缺少有关的国际法则和公约。”虽然我国已经参加了好几个文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但是,各个国际公约的回溯力和缔约国十分有限。
“但我们要不断呼吁,并同相关国家协商,在适当时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各国出台有关法律,将各国非法所得文物归还原国家。”杨先生说。
杨先生所在的文史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的资料,希望能为将来某一天文物回家作准备。他们希望,在国外博物馆中见到圆明园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绍资料提供给他们。
杨先生最后说,历史文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产地”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离开了文化母体的历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摆设。圆明园遗址公园正在着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申报成功,那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关规定和“在起源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精神,有关国家更不该“赖”着圆明园文物不还。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时间,吸收西洋建筑的巴鲁克形式,于长春园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西洋楼就是弘历皇帝命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由中国工匠施工营建的。西式宫殿建筑于中国园林中是一个创举。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的一幢建筑物,楼前有喷水池,沿东西坡道可登上二楼。楼上东西两侧为水车房,呈工字形,中间为蓄水池,可盛水180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为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余处景区惨遭劫掠,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难逃厄运,石雕被砸毁,铜兽头和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朝皇帝的御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亦流落海外。《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难。
(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1)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便于记忆的方法: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镋棍槊棒 鞭锏锤抓 拐子流星)
注:(3)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是近代练武者不善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十八般兵器——弓
弓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发矢,可以及远,考此法之由来最古,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纯用弓矢以制胜,此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当时之弓矢,都以竹木为之,虽能及远,终未能完善,迨后推阐其理,互相发明,加以精密之改造,于是乎弓矢逐成为战争之利器,非但发古人射抉之技,抑亦开后世火器之端,虽曰此皆由后人推阐而来,其创作者之功,要亦未可遽没也。按照弓箭之第一人为挥;考工记云:古传黄帝臣挥作弓,荀子则称倕作弓,而山海经则谓少皞生般,是始为弓。按年代考之,当以挥为创造者,而般倕大概亦古之弓人也。在当时弓箭之用,诚十百倍于其他兵器,非但力劲及远,擅是术者,精研而熟娴之,穿杨贯虱,百步射人,万无一失,较之现代之火器,无多让焉,故十八般武艺,以弓弩始而以白打终,其重视之也宜矣。
汉刘熙《释名·释兵》:「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箫,言箫梢也;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抚,抚也,人所抚持也。箫抚之闲曰渊,渊,宛也,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遗址发现二万八千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燧石镞头。用很薄的长形石片制成,尖锐周正,已具备镞头的形式。
周时有王弓、弧弓、夹弓、瘦弓、唐弓、大弓等六种。它们的形制各有特色,用法各自不同,王弓、弧弓用于守城和车战,夹弓、瘦弓用于田野狩猎和弋射飞鸟,唐弓、大弓用于习射。弓的大小也依使用者的身长和体力,区分为上弓(六尺六寸)、中弓(六尺三)、下弓(六尺)。
汉代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弓身多半镶有铜饰或玉饰。
[编辑本段]十八般兵器——弩
弩亦弓属,相传为黄帝所造,亦名窝弓、其发矢不仗人力,而用机括,力强而及远,较弓为烈,猎人恒设置丛莽阊,使虎豹等误践其机而中矢,于此可见其力之强也。惟弩之形式,与弓略异,弓背之中,横置一臂,发矢之机,即置于是,发时先架弦于机,此处名弩牙,然后捩其弩鼻,牙与此处本一木,不过方向相异,此上则彼下,此下则彼上,有如捕鼠器之机括然,故一捩弩鼻,牙与此处本一本,牙即脱弦,而弦激矢出矣。弩之大小不同,名亦各异,小者以手攀捩,其大者须用足踏,盖非手之力足以胜任也。其名则有神臂弩,花装弩,穿镫弩等,大概皆以其用法不同而异名。至弩之构造,依然如是也,大概此等名目,皆出于唐宋之间,固非古代所定之名称也。弩之功用较弓箭为巨,及火器兴,弓弩之位置遂一落千丈,以至今日,非但习此者少,并其名称及形式而忘之矣。惟北方多山林,毒蛇猛兽时出为民害,山居者犹多设窝弓以自卫。猎户以猎兽为生,火烧之外,亦借窝弓以设伏,一旦火烧失效,亦有以弩杀兽者。故弩箭虽不见用于战争,而山陕口外之人,尤多习此者,自卫谋生,两利之道也;至若南方之人,孱弱素蓍,今虽稍注意武事,而此道则无复能之者矣。
汉刘熙《释名·释兵》:「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弩的射程比弓远。
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于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于车战和野战。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汉代的弩,有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和用脚踏的「蹶张弩」两种。
诸葛亮在蜀时,曾制造一种连弩,称为元戎,弩箭用铁制,长八寸,将十枝箭放在一个弩槽里,扣一次板机,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随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继续射出。(武术论集P164)
晋代的弩较汉代大,有「万钧神弩」之号。如晋安帝义熙六年十二月(西元410)刘裕用万钧神弩,连破卢循。
宋神宗熙宁元年(西元一0六八),李宏发明踏张弩,名叫神臂弓,《宋史》说:「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具有射程远,重量轻的优点,所以一直流传到明代。
北宋时,床弩盛行,《武经典要》载有双弓的双弓床弩、大合蝉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明代末年,弩渐衰落,清朝军队已经不用为战斗武器了。
[编辑本段]十八般兵器——枪
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枪之来,实始于此;惜当时虽为战斗之具,惟无一定使用之法;两阵相对,不过借此兵器,遥相击刺而已。相传枪实传自苗蛮,枪谱载: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着,不论男女,都娴武艺,艺精者王,群众慴服,莫敢有违;故武吃氏之族,小儿五六岁,即令习武,孱弱不能军者,父母弃之,里人不与伍;其族尤以长枪法着,枪长七尺至八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枪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于此法于何时传入中原,则又各异其说,亦不必深究。总之枪法之起于武吃氏也,可以无疑。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后,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宋史·李全传》: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全妻杨氏,「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康用的就是杨家枪法。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枪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进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当时推崇杨家枪法,是因为杨家枪「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明崇祯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枪,并说明道:「梨花枪以梨花一筒,系缚于长枪之首,发射数丈,敌著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枪刺敌。」这种枪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长枪趋于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编辑本段]十八般兵器——刀
大刀本亦为车战时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已,初无制敌之种种神化也,与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后代,战争变法,易车而马而步,用大刀之将士,知成法之不足制胜,乃各本其战之经验,而想出种种利用大刀之法,俾为杀敌制果之助,于是乎有种种变化矣。大刀之最着者,为关王刀,盖即关羽之刀法也;三国志载关王刀,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较今为短,合之今度制,长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盖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变化之也。考大刀之种类,亦正不止关王刀一种,如拨风刀、大斫刀、九环刀、两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样不同,而名亦因之而异。至其用法,则殊途同归,初无若何之大区别也;故关王刀。可谓之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脱胎而出者,虽各有变化,要皆未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编为讲义,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宋代,承袭三国、两晋、隋、唐之制,传统单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铁刃也宽。其余大刀则广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双手握柄砍杀的长刀,可以削断或砍损对手的长兵之柄,。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
本文2023-08-08 06:08: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