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草堂二十代传人周爱军
在宜兴陶都路,芳草绿树掩映着一座简约古朴又不失现代情怀的小院。它就是诡草堂,一个历代传承却鲜为人知的中医馆。
推开厚重的木门,走进这个精致温馨的小院,你的身心就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看小桥流水、自在游鱼;听鸟儿低语,风吹竹叶;品香茗一盏,让唇齿间缱绻的温暖缓缓流入心间。
拾阶而上,是两排布置得优雅舒适的理疗室。走过这一间间被中药命名的小屋,仿佛正在揭开那些被历史珍藏的中医文明的神秘面纱。虎杖、方海、天冬、玉金、白苏……这些陌生的药名,离我们快节奏的生活是那么的遥远。然而,当我们停下脚步,感受它们为我们的身心带来的舒展与愉悦时,我们才会真正了解,诡草堂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自诡草堂传承人周爱军先生于贵州毕节县山区第一次遇见隐居的刘老时,诡草堂就穿越了历史尘烟,展现于当下。没有手术,也没有繁琐的治疗方式,刘老单凭传统的中草药热熨理疗法,就治愈了困扰周爱军十余年的顽疾——痹证。痹证,是中医对各种关节病的统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医书上就有了对它的记载。张仲景、巢方、孙思邈等历代名医,无不对此症做出了详实的研究。而他们一致得出的结论是,此症因寒湿之毒,需以中草药热疗治愈。
刘平老先生作为曾为孙中山治疗腰疼病、为蒋介石治愈腿关节痹证的诡草堂刘国春老先生的义子兼传人,在沿袭古法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总结痹证的疗愈经验,最终经过无数次临床试验,分别研制出针对颈痹、腰痹、肘痹、踝痹的良药。
当得知周爱军先生多年坚持公益事业,资助了很多贫困孩子就学,并正在与团队计划为贫困山区儿童捐建希望小学、希望幼儿园时,刘老对周先生流露出深深的信任与赞赏。他决定将自己疗愈痹证的古方、秘方、验方统统传授给他,同时也将诡草堂自中唐文宗时期创建、延续的历史故事,向他一一诉说。
诡草堂原名晷草堂,是唐文宗大和年间,游方医生王畴著与另7位民间医生合作创立的中医堂馆。旨在集民间医德、医术高超的游方医生、坐堂医生,交流医术,发扬医者仁心的宗旨,造福百姓。晷草堂自成立之初就有着“采药用药精准如日晷”、“研究医书古方精确如日晷”等堂规,这一宗旨一直被延续千年。
自周爱军拜师学艺之初,刘老就对他在采药、制药、配药、用药上严格要求。每一道药方,对药品的产地、年份、以及采摘的时间,药品的炮制、研磨、调配等都有精准的要求。同时,晷草堂自宋代更名为诡草堂后,更是在用药和疗效上突出了“诡”字——即取其怪异,出乎寻常之意,医治痹证中的疑难杂症。因此,刘老不仅要求周爱军在常见痹证的用药上刻苦钻研,同时也要求他深入了解那些罕见的痹证,并熟记其药方,规范其用药原则。
周爱军前后历经6年有余,发奋学习中医知识,揽阅古籍秘方、四处寻访名医进行学术交流。终于在2016年5月,于江苏省宜兴市花园毫升大酒店北侧的怡丰花园别墅创建了当代第一家诡草堂中医养生会馆。目前已有数十位患者在此接受痹证治疗,均获得显著疗效。
如今,周爱军的养生团队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服务患者;同时孜孜以求,不断深入研究中医药理,并广泛吸纳中医界人才、传承诡草堂千年秘方;最终实现其创始人王畴著先生“汇聚天下良医,造福百姓。”的美好心愿。
答案:D
小活络丹,中医方剂名。为治风剂,具有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证。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急性软组织挫伤、骨质增生症以及中风后遗症等属风湿痰瘀交阻于经络者。
商宪敏教授“治痹十法” :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清热散痹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通经活络法。
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 “治痹十法”与方药(上)
清热散痹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 “治痹十法”与方药(中)@中医康康
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通经活络法,如下:
07 健脾益气法
1 概念 健脾益气法,即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补气药来扶助正气、强壮身体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诸痹患者,凡脾虚气亏、肢体麻木,均应辅以此法治疗。着痹在治疗时,虽以除湿蠲痹为主,也要适当配合健脾益气以治其本。此即“脾运湿邪自去,气旺顽麻可除”,因麻属气虚,木属血亏、气虚气滞,气滞血瘀,经脉痹阻,则关节疼痛、肢体麻木。久痹肌肉萎缩者,需重用健脾益气药。痹证兼见痰核、瘰块者,也可酌情配用此法治疗。
3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少泽,尪羸肉脱,神疲乏力,纳少迟消,便溏泄泻,或见肢体关节肿胀,沉重麻木,痰核瘰块,肌肉萎缩失用。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生化之源,脾主四肢,又主肌肉,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化生精微,则气血乏源,形体失养,而见面色萎黄少泽,尪羸肉脱,神疲乏力,纳少迟消,便溏泄泻,肌肉枯萎而致肢体功能减弱。
脾虚不能健运,则水湿、痰浊内生,流注四肢关节、经络,而见肢体关节肿胀、沉重麻木、痰核瘰块。
脾虚失运则停湿生痰,精失所散,肺因之而虚,肺虚则卫外不同,外易感邪,内外合邪,病势倍增。
同时,脾虚不能奉养先天,久之又致肾虚,终成先后天俱虚亏。
脉象软弱,舌胖质淡,有齿痕均为脾虚之征,苔白或水滑为内停痰湿之象。
4 常用方剂 (1)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剤局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剤局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桔梗、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
5 常用中药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茯苓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均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黄芪、白术甘温,补气健脾;党参,甘草、茯苓甘平,补中益气。
又白术燥湿利水,茯苓淡渗利湿,甘草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诸药,所以临证时应根据病情选用适宜药物配伍应用。
如体虚常易感冒者,用生黄芪配白术以益气固表;气虚血亏,肢体麻木者,用炙黄芪配当归以补气生血;脾弱气虚,肌肉萎缩者,重用黄芪,伍用党参;痰湿重者,用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甘草与党参、白术、熟地、当归同用,可缓和其滋补之力,使补益作用缓慢而持久;与芍药合用,即为芍药甘草汤,可柔肝、缓急、止痛;与温热药附子同用,可缓其热,以防伤阴;与清热药石膏、知母同用,可缓其寒,以防伤胃。
总之, 甘草也是治疗痹证常用的一味药。
(2)在治疗痹证时,要注意辨别虚实标本,凡邪实标急者,纵有脾虚,亦要缓补,以防“闭门留寇”而加重病情;如实邪虽盛,邪去未尽,而脾气已伤,可在祛邪之中,佐以健脾益气;
如邪去正衰,症状稳定,病情缓和,可大胆补气扶正,久久投之,缓缓收功。
(3) 在用健脾益气之品时,为防止因“虚不受补”而出现气滞胸闷、腹胀纳呆等症状,应少佐理气药,如陈皮、砂仁之类。
08 补肾壮骨法
1 概念 补肾壮骨法即用具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强壮筋骨作用的药物来补肾壮骨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以治疗尪痹及诸痹缠绵、久病伤肾、形体虚衰,筋骨失养者。
3 临床表现 体质柔弱,病程较长,筋骨关节疼痛、变形。偏于肾阳虚者,可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无力,五更泄泻,男子阳痿、滑精,女子宫寒不孕、月经衍期、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
偏于肾阴虚者,可见形体羸瘦、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入夜尤甚,或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内寄元阴元阳。
元阳即肾阳,又称命门之火,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形体、蒸化水液,促进人身之生殖发育。肾阳虚衰则温煦失职、气化无权,而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腰乃肾之府,肾阳不足则腰膝酸冷无力,肾阳虚衰,不能温养中土,运化失常,则致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尤盛之五更时,腹痛肠鸣而作泻。
肾阳虚,精关不固,则男子阳痿滑精;肾阳虚,宫寒气滞血凝,则女子不孕、月经衍期、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尺弱均为肾阳虚衰之征。
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肾阴又称肾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能滋润形体脏腑,充养骨髓。若肾阴不足,精不能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则形体羸瘦、腰膝酸软,髓海不充,脑失濡养则眩晕耳鸣;精血不能上荣于目,则视物模糊;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则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肾阴虚,精少,不能化血,则经少经闭;肾阴亏虚,虚火内生,扰动精室,故男子遗精。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均系真阴枯涸,虚火内生之象。
4 常用方剂 肾气丸(《金匮要略》):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
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枸杞子、菟丝子、肉桂、附子、当归、鹿角胶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
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肾气丸、右归丸均有温补肾阳的作用,肾气丸兼能化气行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右归丸纯补无泻,重在温补肾阳,兼益精血,即前人所谓“扶阳以配阴”之法。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此三方均有滋补肝肾之功。
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主要方剂,不仅能滋补肝肾,且能补益脾阴,为三阴并补之方。左归丸为纯甘壮水之剂,滋补力量较六味地丸为大,用于精血亏损、津液不足之证,而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之力雄。
5 常用中药 地黄、山茱萸、补骨脂、骨碎补、*羊藿、肉苁蓉、狗脊、续断、桑寄生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熟地、山茱萸性微温,长于滋补肝肾之阴。肉苁蓉性温,桑寄生性平,两药为平补之剂。桑寄生补肝肾而祛风湿、强筋骨。肉苁蓉补肾助阳,兼能润肠通便。补骨脂、骨碎补、续断、狗脊、*羊藿性温而补肾阳,其中骨碎补、续断能活血通脉,骨碎补能祛骨风,*羊藿、狗脊能祛风湿,*羊藿能强筋骨,狗脊能壮腰膝。
(2) 痛痹、尪痹患者出现肾虚的症状及筋骨变形时可用补肾壮骨法。由于这些患者素日阳虚阴盛,又以感受风寒湿邪中之阴邪为主,故临床所见以肾阳虚为多。
在补肾时当以温补肾阳为主。但还需注意阴阳互根、阴生阳长的相互关系,切不可妄用、过用温补药,而应阴中求阳,于补阳之中,兼顾补阴。且补阳之药每多辛燥,容易燥伤肾阴,故要阴阳兼顾, 即甘温补肾阳的药物与甘润补肾阴的药物同用, 如景岳所说:“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当尪痹患者在疾病某一时期表现以肾阴虚为主证时,由于其本为阳虚阴盛,故施治中切勿一味滋阴,而要阳中求阴,适当配伍补肾阳的药。
(3) 大多数尪痹患者常见肾虚寒实证, 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两腿无力,喜暖怕凉,关节疼痛、肿胀,僵挛变形,晨起关节发僵发皱,筋短骨重,肢体屈伸不利,舌苔白,脉沉尽弱, 此乃肾虚为本,寒盛为标,补肾是治疗尪痹的重要治则。但还有一部分尪痹患者在不同阶段出现肾虚标热之证,
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大,僵挛变形,屈伸不利,或局部灼热,皮色发红,喜将患肢放置被外或敷贴凉处,但久放之后又觉疼痛加重,仍欲着被喜暖,可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溲黄便涩等全身症状,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而腻,脉滑数或兼沉兼细,尺脉多沉小。
此系邪气郁久化热,本虚标实,初看似热痹,但与热痹不尽相同,治疗应根据正邪的虚实多寡,在补肾的基础上配伍清热除湿,而不能孤投清热除湿通痹之剂。
(4)有的患者需补肾阳,而又兼阴伤,阴虚有热,不宜纯补阳者,或久服补剂,虑其助火化热, 应在补肾之剂中佐入知母、黄柏,取其苦以坚肾、寒以除热之意,以减少燥热之弊。
09 养肝补血法
1 概念 养肝补血法即用具有养肝补血作用的药物来养血濡筋,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治疗平素血虚,复又感邪而患痹证者,或久痹不已,日久气虚血亏而肝血不足者。
3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耳鸣,眼目干涩,视物模糊,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筋脉挛急,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舌质淡,脉细。
《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由脾胃水谷之精微所生化,行于脉中,周流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人体各部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即《难经·十二难》所谓“血主濡之”。
《素问·五脏生成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摄”。《灵枢·本脏》“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肝主藏血,肝血不足,阴液不能上承,头目失于濡养则面色萎黄、口唇苍白、头晕耳鸣、眼目干涩、视物模糊。
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血虚,四肢经筋不得濡润,则甲床苍白、肢麻筋挛;血虚,血海空虚则经少经闭,月经量少而色淡。舌淡脉细均为血虚之征。肝肾同源,肝阴与肾阴互相资生,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不足,而肝阴不足,亦使肾阴亏虚。
4 常用方剂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当归
5 常用中药 熟地、当归、白药、川芎、阿胶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 熟地味甘微温,养血生精,滋补肝肾,是最常用的滋阴补血药, 辅以当归,补血养肝,佐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合用,共奏补血和血之效,从而血充脉通,使营血调和、气血畅通。当归性温主动,能补血活血,通经活络,白芍微寒主静,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故寒痹宜用当归,热痹宜用白芍,由于肝血不足、筋骨失荣,而见肢体拘急、屈伸不利者,可用芍药配甘草、伸筋草。
(2)熟地性黏腻,常腻膈有碍消化,故久服熟地者,宜用砂仁拌熟地,或佐以少量砂仁。凡脾胃虚弱者,应配伍健脾和中助消化之品,以免伤脾碍胃。凡痰湿中阻,脘腹胀满、纳少便溏者,不宜用熟地等滋腻补血药,应先健脾和胃、化痰利湿,再行养肝补血,以扶正或正邪兼顾。
(3)前人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气能生血”。 故应用补血药时,常配伍补气药,如党参、黄芪之类以益气生血,增强补血效果。 尤其是气虚血虚患者,治当补气生血,使阳生阴长、气固血充, 重用黄芪为主药, 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辅以当归,养血和营,两药相配,能补气生血。
10 通经活络法
1 概念 通经活络法即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药物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
2 治疗特点 不论致成痹证的原因是风、寒、湿、热之邪,还是痰浊、瘀血阻滞,或伴气、血、阴、阳之虚,都必有血脉痹阻不行,故任何痹证的治疗,除需针对病因,治以散风、驱寒、除湿、清热、化痰、活血祛瘀等法,还应辅以通经活络。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
4 常用中药 秦艽、豨莶草、络石藤、金银藤、松节、伸筋草、木瓜、海风藤、千年健、透骨草、姜黄、鸡血藤、桑枝、海桐皮、穿山龙、老鹳草。
5 注意事项与说明
(1) 根据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的特点、部位来选择合适的通经活络药,由于这些药在方剂组成中一般是佐使药,起辅助治疗作用,故只介绍常用药,而无代表方剂。
(2)秦艽、络石藤性微寒,豨莶草、金银藤性寒,多用于热痹。四药均有祛风湿、通经活络作用。 豨莶草入肝肾,祛风湿,生用苦寒,蒸制后甘温,兼益肝肾,去肝肾之风。 金银藤清经络中风湿热邪而止痛。
(3)松节、伸筋草、木瓜、海风藤、千年健、透骨草性温,祛风湿、通经络。多用于风寒湿痹。 松节、透骨草止痛效果较好。伸筋草、木瓜舒筋活络,木瓜兼能化湿和胃。千年健祛风湿、健筋骨,且止胃痛,故痹证而有胃痛者宜用之。 姜黄、鸡血藤温通经络而活血, 姜黄外散风寒,内行气血,长于治上肢痹痛。鸡血藤行气补血,用于血虚血瘀之关节疼痛,手足麻木尤佳。
(4)桑枝、海桐皮、穿山龙、老鹳草性平,均能祛风湿通经络。 穿山龙舒筋活血而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桑枝、老鹳草可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
(5) 根据疼痛、麻木部位选用适宜引经药。上肢部位以肩肘为主,可选羌活、川芎、姜黄、桂枝、桑枝;下肢部位以膝踝为主,可选牛膝、木瓜;颈项部位,可选葛根;腰脊部位,可选桑寄生、杜仲、狗脊、老鹳草;全身可选鸡血藤、海桐皮。
# 健康 一夏# # 健康 明星计划#
痹症的中医治疗是需要进行辨证论治的,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有祛风通络、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清热通络以及益气养血、培补肝肾通络等治疗方法。
1、祛风通络:主要用于行痹,患者症见机体关节疼痛伴有疼痛游走不定的表现,临床多用宣痹或者防风汤治疗。
2、温经散寒:主要用于痛痹,患者多伴有关节疼痛剧烈,遇冷加重,遇热疼痛减轻,同时痛处固定的表现。临床多用乌头汤或者九味羌活汤治疗。
3、除湿通络:主要用于着痹,患者多伴有肢体关节酸楚、疼痛、四肢沉重、大便黏腻以及手足活动不便的表现。临床多用薏苡仁汤以及蠲痹汤治疗。
4、清热通络:主要用于热痹,患者多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剧烈,关节红肿灼热,日轻夜重,得冷则舒的表现。临床多用白虎汤或者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
5、益气养血通络:主要用于气血亏虚引起的痹症,患者多伴有四肢疼痛不明显、绵绵而痛、四肢麻木以及心悸,形体虚弱等表现。临床多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
6、培补肝肾,通络止痛:主要用于痹证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者。临床多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综上所述,痹症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具体分析,具体的治疗方法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
一、散风宣痹法
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剂有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如虎骨、白花蛇、独活、羌活、防风。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痛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为特点自觉局部发凉或触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常用方剂有乌头汤,麻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常用中药如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
三、除湿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著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重着,痛有定处为特点。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常用方剂有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常用中药如薏苡仁、防已、苍术、威灵仙、萆解、蚕砂。
四、清热散痹法
即用除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凉血方药来治疗热邪为主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热痹,当其它诸痹在邪郁化热时也可配合使用。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烦痛,局部红肿灼热为特点。痛处游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则舒。脉多滑数,舌质或红,舌苔黄或黄厚腻。常用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三妙丸,宣痹汤。常用中药如生石膏、知母、苍术、黄柏、防已、薏苡仁、金银藤、生地、亦芍、丹皮。
五、化痰散结法
即用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方药来治疗痹证病人因痰湿流注经络、关节、四肢而出现的结节、囊肿及瘰块的方法,是一种辅助疗法。凡痹证病人出现皮下结节、事前肿及瘰块时均可配合应用此法。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关节周围或肢体伸侧出现皮下结节,或见关节周围囊肿或关节肿大畸形而成瘰块。脉象多滑,舌质或暗,舌苔白、白腻、水滑或黄。常用方剂有二陈汤。常用中药如半夏、茯苓、陈皮、南星、白芥子、白附子、贝母、僵蚕。
六、活血祛淤法
即用活血祛淤药来以治定痹证兼有血淤痰的结的方法。病人素有淤证,又罹患痹证,现久痹缠绵,气滞血淤,或痹证痰结,痰淤互阻者,皆可配合此法治疗。亦可用于淤血征象不明显,但痛痛较剧者。临床多见于病久不愈,关节肢体有明显疼痛,状若针刺,且部位固定,夜间痛甚。或夜间定时痛者。脉象沉涩,舌质暗、有淤斑或淤点,苔薄。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活络妙灵丹。常用中药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地龙、牛膝、赤芍、穿山甲。
七、健脾益气法
即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药物来扶助正气,强壮身体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凡病痹证,脾虚气亏、肢体麻木者,即应辅此法;蓍痹患者,也应适当配合此法以治其本。久痹肌肉萎缩废用,伴脾虚气弱症状。脉象软弱,舌胖质淡,有齿痕,舌苔薄、白、白腻或水滑。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茯苓。
八、补肾壮骨法
即用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阴,强壮筋骨作用的药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主要治疗素体肾虚,罹患痹证,缠绵不愈者,或久病伤肾,形体虚衰,筋骨失养者。临床表现为体质柔弱,病程较长,筋骨关节疼痛、变形、伴有肾阳虚或肾阴虚见证。肾阳虚者,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肾阴虚者,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常用方剂有肾气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知柏地黄丸。常用中药如地黄、山萸、补肾脂、骨碎补、*羊藿、肉苁蓉、狗脊、川断、桑寄生。
九、养肝补血法
即用具有养肝补血作用的药物来养血濡筋,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用于平素血虚,复又感邪而患痹证者,或久痹不已,日久气虚血亏而肝血不足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经脉挛急,伴肝血虚症状。脉细,舌质淡。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常用中药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何首乌。
十、通经活络法
即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药物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不论何种痹证,除针对病因施治外,均应辅以通经活络法。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为特点。常用中药:风湿热痹用秦艽、稀签草、络石藤、金银藤;风寒湿痹用松节。另外,根据疼痛、麻木部位可选用适宜引经药。上肢用羌活、川芎、姜黄、桂枝、桑枝、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已、木通;颈项用葛根;腰脊用寄生、狗脊、杜仲;全身用鸡血藤、金银藤。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知母是常见的清热泻火药,其最大的特点是: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医圣张仲景在经方中,有七首用到知母,介绍如下:
治疗阳明热证
(阳明热证是指饮食不节,过食厚味辛辣之品导致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
1白虎汤( 阳明气分热盛 )
组成服法:石膏30g, 知母9g ,甘草3g,粳米6g。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功能主治: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2白虎加人参汤( 里热盛而气阴不足 )
组成服法: 知母18克 ,石膏30 45克(碎,绵裹),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参9克。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3白虎加桂枝汤( 温疟兼骨节疼烦 )
组成服法: 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粳米60克, 桂枝(去皮)90克。上锉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治疗虚烦证
虚烦证:气不和则见胸中结痛,余热未退,可见身热不去或烦,热,名以“虚烦”。
4酸枣仁汤( 虚劳、虚烦不得眠 )
组成服法:酸枣仁(炒)15g,甘草3g, 知母 、茯苓、川芎各6g。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5百合知母汤( 百合病,误发汗后者 )
组成服法:百合7枚(擘), 知母3两 (切)。先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别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后合和,煎取1升5合,分温再服。
功能主治:百合病,发汗后者。
治疗痹证
痹症是指人体肌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了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浊、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6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
组成服法:桂枝12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麻黄12克 ,生姜15克 ,白术15克 ,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附子10克(炮)。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功能主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治疗肺热证
肺热证: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粗、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7麻黄升麻汤( 肺热郁闭,脾虚下利 )
组成服法: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 ,当归35克 ,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 ,干姜2克 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 2小时。汗出愈。
功能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补中益气巧治痹证一痹证医案两则
案1潘某,女,54 岁。
2008年5月8 日初诊。
主诉:右肘关节酸痛两年。
病史:患者患“网球肘”已两年,曾经封闭治疗无效。刻下右肘关节酸痛不适,前臂旋转活动时疼痛,因而不愿活动,
手不能用力握物。伴乏力,头晕,头项板滞,寐艰,口干,脱肛,烘热汗出。纳可,大便尚调。有高血压病史,去年绝经。
舌偏红,有齿印,脉细沉。血120/90mmHg。
处方:党参15g,生黄芪30g,白术9g,甘草6g,当归9g,升麻9g,柴胡9g,陈皮6g,葛根90g,白芍 30g,皂角刺30g,鸡血藤30g,7剂。
2008年5月15日二诊:夜寐好转,余如前,上肢麻,舌淡红,有齿印,脉细。
处方:上方改党参30g,鸡血藤60g;加乳香6g,没药6g,木瓜30g,7剂。
2008年5月22日三诊:右肘疼痛、脱肛好转,仍失眠。舌边齿印,脉细。
处方:守5月8日方,改党参30g,鸡血藤60g;加乳香6g,没药 6g,木瓜 30g,枣仁 30g,7 剂。
2008年5月29日四诊:右肘疼痛明显好转,头项有时麻木,脱肛改善,睡眠好转。舌边齿印,脉细。
处方:守 5 月 22 日方,加赤芍 30g,7 剂。
2008年6月5日五诊:右肘疼痛、脱肛等症均明显好转,唯偶有头项麻木。舌边齿印,脉细。
处方:守 5月 29 日方,加桂枝 3g,7 剂。
2008年6月19日六诊:诸症均安,但昨因劳累又有脱肛,舌边齿印,脉沉细。
处方一:守 5 月 29 日方,改生黄芪 50g,7 剂。
处方二:五倍子200g,分7天熏洗肛门。
2008年7月17日随访:诸症均安,唯偶因劳累而脱肛。
8月25日,其友人来就诊时告知,患者病已痊愈。
按语:“网球肘”是针灸治疗的强项,纯用中医方药进行治疗者鲜见报道。患者除“网球肘”的症状外,还有很多见症。
抓住乏力、脱肛、舌边有齿印等表现,断为中气下陷证。相信随着气血充足,运行流畅,清阳上升,“网球肘”也能随之而安。
故用补中益气汤加鸡血藤、白芍、葛根、皂角刺以养血活血,疏通经脉,升举清阳,以后又加用乳香、没药活血定痛。服药两周,病情好转,服药六周病告痊愈,并非偶然。
案 2
王某,女,26 岁。
2010 年 11 月 22 日初诊。
主诉:身痛二三月。
病史:全身游走性疼痛,针刺感,有时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纳可,大便两三天一次,干结,有时睡眠不佳,面色不华,怕冷。月经周期30天,经期7天,月经色鲜红,无血块。量略少。三年多之前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来我处服中药一月后再未发作,但最近又发。舌淡红,有齿印,脉细弦。
处方:桂枝9g,白芍15g,生姜3片,红枣6枚,人参粉(早晨空腹吞服)6g,党参30g,黄芪3Gg,白术 9g,当归 20g升麻6g,柴胡6g,陈皮6g,甘草6g,7 剂。
2010年12月13日二诊:服药7剂,口腔溃疡除,身痛即再未发生,大便正常,眠安,怕冷减轻。舌淡红,脉细弦。
处方:守上方,改当归24g,加肉桂(后下)3g,14 剂。
按语:不通则痛,不荣亦痛。《伤寒论》62 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医宗金鉴》注曰:“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
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
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患者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便秘畏寒,睡眠欠佳,面色不华,舌有齿印而脉细,皆为气血营卫虚弱、中气下陷之证,故用新加汤合补中益气汤奏效甚佳。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血痹 5 风痹·血痹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痹的方剂 2 治疗血痹的穴位 3 治疗血痹的中成药 4 血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痹 1 拼音
xuè bì
2 英文参考arthralgia due to stagnation of bloo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matic numb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gratory arghr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血痹:1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2风痹。
4 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血痹
血痹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指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1]。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卷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
血痹多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1]。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1]。
治疗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1]。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1]。
5 风痹·血痹血痹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指风痹[1]。《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风痹又名行痹、筋痹[2]。《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
《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2]。一说风痹即痛风,《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2]。
6本文2023-08-08 06:10: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