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9收藏

佩兰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不居集》下集卷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佩兰散 1 拼音

pèi lán sǎn

2 《不居集》下集卷五 21 方名

佩兰散

22 组成

茯苓、半夏、白蔻仁、杜仲、鲜莲子、鲜荷叶、鲜稻叶各等分、鲜佩兰叶(为君)。

23 主治

湿邪直入太阴,腹痛,淋浊。

古籍中的佩兰散 《凌临灵方》:暑湿

受白之弊,治宜清解一法。连翘川斛赤苓川郁金银花露佩兰叶青蒿子益元散纯钩牛蒡地骨皮杏仁竹茹《凌临灵方》

《凌临灵方》:遗湿

脉象弦数,治宜调理。生米仁新会皮绵杜仲川斛车前草佩兰叶宋半夏川萆生谷芽赤苓川断肉泽泻鲜佛手《凌临灵方

《伤科大成》:[应用诸方]苏风顺气汤

防风(一钱)牛子(二钱)砂仁(五分)枳壳草朴陈皮佩兰玫瑰花桔梗(各一钱)佛手(四分)《伤科大成》清赵

《伤科大成》:[应用诸方]清心活气汤

)西洋参(一钱)生地(二钱)丹皮麦冬苏梗香附枳壳佩兰(各一钱)丹参百合(二钱)莲子心(四分)《伤科大

《绛囊撮要》:[内科]七鲜汤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复合手法 1 拼音

fù hé shǒu fǎ

2 注解

复合手法 推拿手法名。指将几种推拿基本手法综合在一起,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同时进行复合性操作的方法,如总收法、宽喉法等。

古籍中的复合手法 《伤科补要》:器具总论

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则危证可转于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头面部]器具总论

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   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   [3]

《伤科补要》:第十三则·手法论

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或骨有截断

《正骨心法要旨》:[卷一外治法]手法总论

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

《伤科汇纂》:[正文]手法总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 有

请到以下两个下载地址下载:

http://wenkubaiducom/searchword=%D6%D0%D2%BD%B9%C5%BC%AE%D5%E4%CF%A1%B3%AD%B1%BE%BE%AB%D1%A1&lm=0&od=0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D6%D0%D2%BD%B9%C5%BC%AE%D5%E4%CF%A1%B3%AD%B1%BE%BE%AB%D1%A1&from=class&format=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注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伤科八厘散 1 拼音

shāng kē bā lí sǎ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Shangke Bali San

22 标准编号

WS3B112592

23 处方

土鳖虫 50g 乳香 150g 没药(制) 150g 血竭 150g 半夏(制) 75g 当归 75g 巴豆霜 75g 砂仁 75g 雄黄 75g 甜瓜子 75g

24 制法

以上十味,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土鳖虫等九味粉碎成细粉, 与雄黄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的粉末;气微香,味辛、苦。

26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7 功能与主治

祛瘀,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大便秘结。

2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0 3g,一日 1~2 次。

29 注意

孕妇忌服。服后如腹泻不止者,可饮冷粥适量

210 规格

每袋装0 3g

211 贮藏

密封, 防潮。

古籍中的伤科八厘散 《伤科补要》:第六则·颠顶骨伤

目录 1 拼音 2 《伤科补要》卷三:补气养血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中医原著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补气养血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回春》卷六 41 组成 42 主治 4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中医原著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 51 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54 加减 6 《揣摩有得集》 61 组成 62 主治 6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补气养血汤 1 拼音

bǔ qì yǎng xuè tāng

2 《伤科补要》卷三:补气养血汤

21 处方

人参、白术、甘草、白茯苓、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肉桂。

22 功能主治

气血兼补。主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

2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河水煎服。

24 摘录

《伤科补要》卷三

3 《中医原著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补气养血汤

31 处方

生黄耆15g,首乌15g,白芍15g,川续断15g,当归12g,丹参12g,黄精12g,生地12g,五味子12g,生甘草9g。

32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柔肝。主慢性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证属气血两虚者。

3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转氨酶长期不降,舌质红者,加土茯苓15g、大枣10枚,或土贝母15g;舌质淡者,加白芷9g;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长期不正常者,每日加服河车大造丸1丸;血浆蛋白倒置者,加龟版、鳖甲各12g;肝肿大,加延胡索、草河车、泽兰各9g;脾肿大,加生牡蛎15g、地龙9g;食欲不振,加山楂、白术各9g;牙出血,加小蓟、血余炭各12g。

34 摘录

《中医原著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

4 《回春》卷六 41 组成

人参、黄耆(蜜炒)、当归、白术(去芦)、白芍药(酒炒)、艾叶、炙甘草、阿胶(炒)、川芎、青皮(去瓤)、香附(炒)、砂仁各等分。

42 主治

妇人小产气虚,下血不止。

4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44 制备方法

上锉一剂。

5 《中医原著选读》引关幼波方(见《古今名方》) 51 组成

生黄耆15g,首乌15g,白芍15g,川续断15g,当归12g,丹参12g,黄精12g,生地12g,五味子12g,生甘草9g。

52 功效

补气养血柔肝。

53 主治

慢性迁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证属气血两虚者。

54 加减

转氨酶长期不降,舌质红者,加土茯苓15g、大枣10枚,或土贝母15g;舌质淡者,加白芷9g;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长期不正常者,每日加服河车大造丸1丸;血浆蛋白倒置者,加龟版、鳖甲各12g;肝肿大,加延胡索、草河车、泽兰各9g;脾肿大,加生牡蛎15g、地龙9g;食欲不振,加山楂、白术各9g;牙出血,加小蓟、血余炭各12g。

6 《揣摩有得集》 61 组成

黄耆3钱,潞参1钱半,白术1钱半(土炒),归身1钱半(土炒),白芍1钱(炒),枣仁1钱半(炒),冬虫草1钱,附子片5分,上元桂5分(去皮,研),蔻米5分(研),炮姜5分,法夏1钱,橘红5分,降香3分,炙草8分。

62 主治

小儿气虚血瘀之慢惊、急惊。

63 补气养血汤的用法用量

核桃1个(带皮打碎)为引。

古籍中的补气养血汤 《古今医彻》:[卷之四女科]小产论

大补气血。而兼以去瘀可也。一小产下血不止。用补气养血汤。心腹疼痛。用补血定痛汤。一胎气不固。时常小

《万病回春》:[卷之三]鼓胀

泻。腹胀脾胃气血俱虚者,宜半补而半消也。行湿补气养血汤治气血虚弱,单腹鼓胀浮肿。人参白术(去芦)茯

《续名医类案》:[卷十]痞

,又因饮食失节,腹胀如初,用前药勿效,与行湿补气养血汤,二十余剂始安。因嘱曰∶病虽愈,体未复元,务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下]大便下血

)加黄连一钱。水煎服。若血崩不止是谓重伤,宜补气养血汤。补气养血汤人参黄(蜜炙)当归白术(蜜炙)白

《万病回春》:[卷之六]小产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家基本药物 4 注解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伤科 伤科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āng kē

2 英文参考

department of fracture and wound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epartment of fractures and wound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epartment of traumatolog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伤科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1078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60片(薄膜衣) 盒(瓶) 456 中成药部分 (指用量为一次4片,一日3次的品规) 1079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12片(糖衣) 盒(瓶) 88 中成药部分 1080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24片(糖衣) 盒(瓶) 171 中成药部分 1081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36片(糖衣) 盒(瓶) 253 中成药部分 1082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48片(糖衣) 盒(瓶) 334 中成药部分 1083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50片(糖衣) 盒(瓶) 348 中成药部分 1084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60片(糖衣) 盒(瓶) 415 中成药部分 1085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12片(薄膜衣) 盒(瓶) 97 中成药部分 1086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24片(薄膜衣) 盒(瓶) 189 中成药部分 1087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36片(薄膜衣) 盒(瓶) 279 中成药部分 1088 96 伤科接骨片 片剂 48片(薄膜衣) 盒(瓶) 368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注解

目录 1 拼音 2 《伤科补要》卷三:玉红膏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伤科汇纂》卷七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制备方法 4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41 组成 42 主治 4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疡科选粹》卷三 51 组成 52 主治 5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玉红膏 1 拼音

yù hóng gāo

2 《伤科补要》卷三:玉红膏

21 处方

紫草60克 当归60克 生地120克 象皮60克 乳香60克 没药30克 甘草15克 合欢皮60克

22 功能主治

止痛生肌。治一切疮口。

2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上药用麻油750毫升,煎枯去滓,再入黄占120克,白占60克,血竭15克,共煎至滴水不化成膏,备用。

24 摘录

《伤科补要》卷三

3 《伤科汇纂》卷七 31 组成

当归2两,白芷5钱,甘草1两2钱,紫草2钱,血竭4钱,轻粉4钱,白占2两,麻油1斤。

32 功效

收敛,生肌长肉。

33 主治

金疮棒毒溃烂,肌肉不生;痈疽溃疡,腐内已脱;并润肌肤枯燥。

34 制备方法

前4味入油内浸3日,慢火熬至药枯,去滓滤净,次下白占、血竭、轻粉,即成膏矣。

4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41 组成

轻粉末8分,飞丹3分,珍珠(生研极细末)3分,黄柏末3分(生),象皮(阴阳瓦焙微黄,见风稍脆,即研细末,如无,即以象牙末代之)3分。

42 主治

刎伤。

4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临用以桑皮纸薄薄摊贴。

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共1处研匀,取真麻油2两煎滚去沫,23滚后,入老黄蜡1两或8钱,冬季止用。搅化再煎56次,取起,盛瓷器内,置冷水中搅35遍,出热气,急入上细药,不住手搅匀,俟冷瓷器收贮。

5 《疡科选粹》卷三 51 组成

松香(同好醋、加葱头打碎,或取汁同煮)1片,飞丹6两,枯矾6两,川椒2两(另研末),轻粉1两5钱。

52 主治

小儿头上恶疮,及肥水疮。

53 玉红膏的用法用量

上为末,先以猪肉汤洗净,菜油调涂。

古籍中的玉红膏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杂证部]杖疮

之消肿并止疼。未破瘀血须当砭,汤剂急宜用大成,玉红膏贴瘀腐痛,搽之新肉自然生。注此疮有已破、未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头部]蝼蛄疖

品一条枪插于孔内,化尽坚硬衣膜,换撒生肌散,贴玉红膏以收敛之,不致再发也。亦有暑热成毒者,大如梅李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刎伤

实矣,则上生肌药。俟有大半新肉及新肉难生者,上玉红膏可望愈也。然总以先接内管为急,其外止血生肌皆易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瘰论第十九

勿动泄气,七日后四边裂缝,再七日其核自落,换搽玉红膏,内服补药兼助完口。此药又治瘿瘤患大蒂小及诸般

《外科心法要诀》:[卷三头部]蝼蛄疖

目录 1 拼音 2 《类证治裁》卷六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鲜荷叶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鲜荷叶汤 1 拼音

xiān hé yè tāng

2 《类证治裁》卷六 21 方名

鲜荷叶汤

22 组成

鲜荷叶、青菊叶、夏枯草、黄芩、山栀、苦丁茶、蔓荆子、连翘。

23 主治

因暑邪闭窍致左耳聤痛者。

24 鲜荷叶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鲜荷叶汤 《类证治裁》:[卷之六耳症论治]附方

〔风温〕马勃散马勃薄荷桔梗杏仁连翘通草〔暑邪〕鲜荷叶汤鲜荷叶青菊叶夏枯草芩栀苦丁茶蔓荆子连翘〔少阳〕

《类证治裁》:[卷之六]耳症论治

茶、山栀、滑石、连翘、淡竹叶。有因暑邪闭窍者,鲜荷叶汤。有耳胀,少阳火郁,羚羊角汤。耳流脓,黄柏面,

《肯堂医论》:[卷下]三疟治验

取龟肉,同药捣匀,烘干,其甲、骨亦研细末,加入鲜荷叶汤泛丸,如麻子大,每晨服三钱,沸汤下。服完一料,

《丹台玉案》:[卷之三痢疾门]立方

子肉茯苓干姜(各八分)水煎温服。连薷汤治受暑下痢鲜血。黄连(三钱吴茱萸炒)香薷(一两)乌梅(三个)

《伤科方书》:附录验方四则

上一篇:木瓜简介下一篇:何首乌如何炮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