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家伙桌上放,不同花样肚里躺.多种声音往外躺,家中有它才漂亮打一成语
有声有色
解释: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拼音:yǒu shēng yǒu sè
出处:宋·汪藻《浮溪集·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同义词:绘声绘色
反义词:无声无息
望采纳
A 名意思是什么成语
成语 名利双收
发音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英译 gain in both fame and wealth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版》第权七回:"因为他此番奉委,一定名利双收,因此大家借了趵突泉地方,凑了公分备了一席酒替他送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示例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B 形容一个地方出名人,名人多的成语是什么
人杰地灵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C 十分有名的成语意思是什么
举世闻名、大名鼎鼎、赫赫有名、家喻户晓、如雷贯耳、名扬四海、妇孺皆知、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名不虚传
D 形容一个地方出名人,名人多的成语是什么
人杰地灵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E 莫名其妙的名是什么意思整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莫名其妙
mòmíngqímiào
[释义]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正音]
其;不能读作“qī”。
[辨形]
莫;不能写作“漠”。
[近义]
莫明其妙
[反义]
洞若观火
[用法]
常和“让人”等组成兼语式。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动宾式。
[辨析]
~和“莫明其妙”有别:~侧重在“不知道”其中奥妙;“莫明其妙”侧重在“说不出”其中奥妙。
[例句]
他会上说得好好的;一散会就改了口;真有点让人~。
[英译]
withoutrhymeorreason
F "名不经传"是什么意思有没有这个成语的啊
名不见经传
拼音:míng
bù
jiàn
jīng
zhuàn
解释:指一个人或一个地方不出名、没有名气内、名声或者太隐秘、太偏僻容的意思。
反义词:路人皆知、闻名天下、举世皆知、举世闻名。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G 实至名归 和 名至实归 这两个成语是一个意思吗如果不是,有什么区别
"实至名归 "和 "名至实归" 这两个成语不是一个意思。
"实至名归 "是指:即有了实际的学版识、技能或成绩、名声权就会自然产生,其中“实”指实际成就,“至”指“达到”,“名”指“声誉、声望”,“归”指“到来”。“实至名归”一词,语出清朝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和;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它们的前后意思刚好对调。简言之,“实至名归”是通过“实”促使“名”的产生,而“名至实归”则通过“名”来产生“实”。两词的不同之处还体现在对“实”的理解上,前者指“实际的成就等”,后者指“酬报”。
H 什么什么名什么打一成语
有声有色
yǒushēngyǒusè
[释义] 既有声音;又有色泽。形容表演或说话十内分生动、精彩。
[语出] 宋·汪容藻《浮溪集·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正音] 色;不能读作“sǎi”。
[辨形] 声;不能写作“生”。
[近义] 绘声绘色
[反义] 无声无息
[用法] 形容说话动听;表演;作文生动精彩、形象鲜明。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跃然纸上”;都含有形象鲜明、十分生动的意思。但~偏重在“声音、色泽”;形容叙述、描绘或表演得生动精彩;“跃然纸上”;偏重“呈现在纸上”;形容绘画;描写得生动、形象逼真。
[例句] 老师讲得~;可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I 横翔捷出成语名是什么意思
横翔复捷出
解释:指超逸特制出。
出自: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执五寸之翰,书方尺之简,而列于大夫之上,横翔捷出,冠压百吏。”
示例:杜工部以‘知’、‘见’二字相配,~,奇绝殊甚。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知见》
出 处
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执五寸之翰,书方尺之简,而列于大夫之上,横翔捷出,冠压百吏。”
J 名什么中什么的成语
名扬中外
名扬四海
成语解释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乾隆二年(1737)
二月,做御笔“清净地”各处匾额7面。九年将“大觉真源,额易为月地云居。(《匾名表》)可知月地云居一景于乾隆二年前建成。
乾隆三年(1738)
五月十一日,绘制成圆明园全图,是日贴于九洲清晏之清晖阁北壁。图高八尺、宽三丈二尺。‘绘房舍,唐岱绘土山树石,郎世宁绘大宫门夕卜卤薄銮驾随从人员和园内打扫地面人物等项。此图早在乾隆元年四月即传旨着唐岱、郎世宁、沈源绘制,二年二月传旨放大增改(《大事记》)
九月,完成长春仙馆改建工程。此后,皇太后来园皆膳寝是处(《大事记》、乾隆御制诗)。
本年,做匾额52面。主要有福海西岸的澄虚馆、望佩洲、四面云山、刚远亭,南岸的夹镜鸣琴、一碧万顷、山容水态、聚远楼,东岸的涵虚朗鉴、云锦墅、贻兰庭,北岸的松风阁;以及慎,滔泊宁静,曙光楼,曲院风荷的饮练长虹、四围佳丽,勤政亲贤新建的富春楼等(《匾名表》、乾隆五十四年《富春楼》诗)。
乾隆四年(1739)
挂讫16面匾额,主要有谦溪乐处、鉴光楼、但坦荡荡、挛景斋、多稼如云、斐荷香、新盖五间殿湛禄等(《匾名表》)。
乾隆五年(1740)
挂讫方壶胜境各处匾额20面,天宇空明匾额4面。挂匾的还有苏堤春晓等(《匾名表》)。
乾隆七年(1742)
挂讫汇芳书院各处匾额9面。此书院为是年建成(《匾名表》、乾隆九年《汇芳书院》诗)。
本年,乾隆御制《圆明园后记》谓: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乾隆八年(1743)
六至九月,挂讫鸿慈永枯(安佑宫)各处匾额12面。乾隆六年七月曾传旨将圆明园宫门前石麒麟一对移至安佑宫,大宫门前新做铜麒麟一对。安佑宫,循寿皇殿之例而建。乾隆五年竣工,八年威事(《匾名表》、乾隆《安佑宫碑文》)。
九月(11月1日),供职清廷画院多年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致巴黎友人函,描述圆明园美妙景象,誉之为“万园之园,唯此独冠”(童隽《中国园林对东西方的影响》。
乾隆九年(1744)
六、七月,做韶景轩(乾隆间新建)、怕情书史、藤影花丛、林虚桂静等11面匾额(《匾名表》、乾隆四十二年《韶景轩》诗)。
六月,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高宗《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二)。
九月,绘制成“圆明园四十景”图。乾隆三年正月即传旨沈源、唐岱将圆明园各所合画册页一册。六年传旨将方壶胜境、蓬岛瑶台、慈云普护三图增入册页内。现又传旨将安佑宫、汇芳书院、前垂天贩、清净地四图收贮在册页上。至此,始成四十景图。该图分为两册,后奉旨将雍正御笔《圆明园记》、乾隆御笔《圆明园后记》分棱于两册画前。十二年四月奉旨安设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大事记》)。
圆明园四十景中,安佑宫确知为乾隆间新建,月地云居、涵虚朗鉴、方壶胜境、曲院风荷、汇芳书院、茹古涵今、山高水长七景,亦可能建自乾隆初年。至此,圆明园大规模兴建工程告一段落。
乾隆十年(1745)
十月,传旨为长春园庙字做欢门幡七堂(《大事记》)。长春园是年当已全面兴工。汗益轩、绿净谢诸景(乾隆四十一年《鉴园》诗)。
本年,熙春园归入御园,俗称东园。该园康熙间已有。是年见亲或制作匾额15面,并设置六品总领一员,归圆明园总管事务大臣统管。次年正月即有御制诗多篇(《匾名表》、《清史稿·职官志五》、嘉庆八年《熙春园》、《省耕别墅》诗)。
乾隆十一年(1746)
六至八月,传旨做长春园匾额24面。“履信思顺,额,当年九月悬于翠交轩(在泽兰堂);“山色湖光共一楼”额(在思永斋),次年正月挂讫(《匾名表》)。
乾隆十二年(1747)
正月、二月、六月,做长春园匾额32面(《匾名表》)。
六月,传旨着沈源画长春园图一张(《大事记》)。
八、九月,长春园的饲面匾额,分两次全部挂讫。主要有:长春园(宫门)、猎怀堂、众乐亭、云容水态、含经堂、涵光室、渊映斋、神心妙达、得胜概、思永斋、横秀亭、玉玲瑰馆、鹤安斋、押鸥亭、林光搪碧、天心水面、主云楼、远风楼、流香诸、晏画溪、青瑶屿(海岳开襟额)、萝溪烟月、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翠交轩、环碧亭、平畴交远风、丛芳树、琴清斋、漾月亭等(《匾名表》)。由此可知,长春园的宫门区、中心景区和西部北部各主要景群,此时均已基本建成。是年初冬,乾隆即有《含经堂御制诗枫高宗《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四)。 本年,西洋楼第一水法工程兴工。十五年三月传旨做水法池内之铜鹅、铜鸭,十一月制铜异兽。十六年二月做御笔\旨奇趣” 额(《蒋友仁述圆明园事》、《大事记》、《匾名表》)。
乾隆十四年(1749)
二月,添盖成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房2328间(《大事记》)。
六月,明春门建成挂匾(《匾名表》。
本年,乾隆于圆明园九洲清晏之池居,聚董其昌品评之《名画大》及虞世南临兰亭帖等真迹,同弃是室,治额曰,画禅室(乾隆四十四年《画掸室》诗)。
乾隆十六年(1751)
闰五月,奉旨长春园设六品总领一员,七、八品副总领各一员(《清史稿·职官志五》)。 同月,圆明园秀清村做纳翠楼、接叶亭等匾额(《匾名表》)。别有洞天河北岸当有添建。
乾隆十七年(1752)
正月,见青莲朵御制诗。此太湖石即杭州宋德寿宫:‘芙蓉”石,是时刚运置御园(高宗《御制诗》二集)。
四月,啻园各做匾额。园有“酱园八景”及虚受轩、云香室,大有佳处楼等十余景点。该园当为是年建成(《匾名表》、乾隆诗)。
乾隆十八年(1753)
本年春,建成西洋楼大水法等建筑。为供葡萄牙来使,‘瞻仰”,命郎世宁造此水法。工程当包括大水法、观水法和海晏堂(乾隆六十年泽兰堂诗注)。
乾隆二十年(1755)
双鹤斋挂讫绔吟堂、峭酋居、启秀亭、延清洞等12面匾额。此景有“廓然大公八景”及天真可佳楼、采芝径、丹梯、滔存斋、静嘉轩、存素斋、琢雪厂等十余景点。是年北部当有较大改建、添建。景仿无锡寄畅园,山石则肖盘山静寄山庄掇叠(《匾名表》、乾隆御制诗文、嘉庆元年廓然大公诗)。
杏花春馆挂讫春雨轩、得树(亭)、镜水斋、翠微堂等8面匾额(《匾名表》。可知是年除添建春雨轩(乾隆二十一年《春雨轩》诗)外,并有较大改建。其后,本景亦总称春雨轩。
乾隆二十二年(1758)
长春园思永斋东院,叠石成峰,范锡为字,激水作瀑,仿杭州汪氏园建成小有天园(乾隆《小有天园记》)。
乾隆二十四年(1759)
闰六月,西洋楼新建水法工竣,准添花匠、园户。前于二十一年四月,郎世宁为长春园“东边新建西洋式花园”起稿地盘样呈览,奉旨照准以大事记。至此,西洋楼东边各景当已建成。
本年,修治多稼轩诸景(乾隆二十五年《多稼轩》侍)。翠扶楼当年亦同见御制诗文。
乾隆二十五年(1760)
四月,舍卫城添建成殿字。本月前挂讫湛然室、至神大勇等6面匾额(《大事记》、《匾名表》。
七月,紫碧山房添建成纳翠轩、翼翠亭、石帆室、澄素楼、二宫门等。同挂匾额或同见御诗的还有景晖楼、雾华楼、横云堂和含清阁。次年,紫碧山房兴修石洞(《大事记》、《匾名表》、高宗《御制诗三集》)。 本年,北远山村添建成临河群楼皆春阁、涉趣楼、稻凉楼等。同挂匾额或见诗的还有水村图、兰野、绘雨精舍和湛虚书屋(《匾名表》)。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圆明园、长春园额设六品总管以下大监共479名(含枝勇大监7名(《国朝宫吏》)。
乾隆二十七年(1762)
至十月,思永斋添建改修殿字、游廊、罩棚、穿堂等。新盖盎春书屋,同见诗或新换匾额的还有绥德斋、置画窗和迎步廊(《大事记》、《匾名表》)。七月,别有洞天添修殿字成。前于二十五年挂清闲室额;二十六年,水木清华之阁石刻御书诗文帖37种。今见延藻楼、竹密山斋、片云楼、活画肪、扇黛树,以及摆秀亭、时赏斋诗(《大事记》、《清朝通志》、《圆明园碑志》)。
乾隆二十八年(1763)
七月,大宫门前改修辇道、疏浚扇子湖(前湖)竣工(《大事记》、乾隆二十八年《前湖》诗)。本年,在福海南岸添建成开鉴堂(乾隆五十一年《开鉴堂》诗注、嘉庆三年《开鉴堂》诗)。本年,新建成柳浪闻鸳和断桥残雪两景(乾隆二十八年诗、《圆明园碑志》。至杭州西湖十景,在圆明园皆作仿建。本年,在四宜书屋仿海宁陈氏隅园,改建添建成安澜园。园有“安澜园十景,及山影楼、涵雅斋、拒香室、得起书屋、云涛亭等十余景点(乾隆《安澜园记》及御制诗文)”。五月五日夜,九洲清晏夫人,清晖阁前九松尽毁。随后即于阁前新建成“清晖阁四景”:茹古堂、松云楼、露香斋、涵德书屋(乾隆三十年《清晖阁四景诗序》)。
乾隆二十九年(1764)
九月,在澄虚树添建成:“新宫”,挂斋、旷然阁、静香馆、解温屋匾额(《匾名表》)。同见御诗的还有适性居、咀华室。同月,挂讫爽籁居、碧澜亭、耕云堂、若帆之间、湛虚翠轩等7面匾额(《匾名表》、乾隆二十九年《灾籁居》诗)。若帆之阁景群,当为是年新建成。本年,疏治万泉庄,其水亦北流,历畅春园至圆明园(乾隆五十一年《开鉴堂》诗注)。圆明园之水,自此新增万泉水系。十月,长春园玉玲玫馆做蹈和堂、茂悦书屋、撷景室、朝晖亭匾额(《匾名表》)。同见御诗的还有恒春圃、习静室、治然书屋、芥舟(亭)。此景似有添建。
乾隆三十一年(1766)
正月,藻园添建成:‘新宫挂讫贮清书屋、自远轩、溜琴亭匾额(《匾名表》)。同年见诗的还有履吉斋、旷然堂、荤藻楼。乾隆二十四年新春即有湛清华轩、镜澜树、夕佳书屋、湛碧轩、怀新馆诸诗。斯时当已建成。四月,天宇空明改建添建成澄景堂、清旷楼、华照楼等21间、游廊25间(《大事记》),当年六月即有乾隆题咏。本年,在坐石临流,仿承德狮子园草房改建成抱朴草堂(乾隆四十一年《草房》诗)。次年正月同见诗的还有养和室、洗心室。七月,长春园做映清斋、豁女口室、益思堂、晴望楼、昭旷亭5面匾额(《匾名表》)。同年见诗的还有陶嘉书屋。映清斋一景当于是年新建。以此为起点,长春园集中增建东部各景。
乾隆三十二年(1767)
十月,在长春园仿江宁瞻园新建成如园。本月做如园匾额3面。次年同见御制诗的还有敦素堂、明俯楼等(《匾名表》、乾隆三十五年《如园》诗、嘉庆《重修如园记》)。本年,长春园新建成鉴园。同见诗的有师香堂、芳晖楼、漱琼斋。
乾隆三十四年(1769)
十月,奉旨春和园改名缔春园。本月做御笔“缔春园”匾,次年三月挂讫。该园康雍间原为伯亲王赐邪。归入御园前是大学士傅恒及福隆安的赐园。归圆明园后即奏请派员专司其事。三十九年设七品副总领一员,归圆明园总管大臣统领(《大事记》、嘉庆《绔春园记》、《清史稿·职官志五》)。本年,圆明园添建成花神庙(汇万总春之庙),共34间殿字,24间游廊。次年春见《味真书屋》、《披襟楼(香远益清)》诗。庙制仿杭州西湖,祭花神。(《大事记》、嘉庆三年《汇万总春之庙》诗)近年得元程柒摹楼诗《耕织图》真迹,共二卷45图,藏于圆明园多稼轩内。本年弘历命画院将原图并所和诗韵临摹刻石,贮之是轩(乾隆三十五年《多稼轩》诗)。本年,武陵春色的桃源深处修聋,并添建垂花门一座、游廊18间。全碧堂添盖屋字40间(《大事记》、乾隆三十五年《桃花坞》。
乾隆三十五年(1770)
长春园含经堂后廊改建成淳化轩,蕴真斋移改于稍北。至三十六年春,重摹《淳化阁帖》刻竣,十卷144页石幅,遂镶嵌于斯轩24间回顾壁间。三十五年同见御诗的还有三友轩、理心楼、待月楼、静莲斋。是年含经堂西北部当有较大添建(乾隆《淳化轩记幻。缔春园添建宫问、朝房、诸旗爵等(《大事记》)。
乾隆三十七年(1772)
十月,长春园新建成狮子林,挂讫各处匾额16面。当年即有“狮子林十六景,诗。同见匾额的还有吐秀亭、凝岚亭,枕烟亭、缀青亭。上年四月奉旨呈览苏州狮子林烫样,年余即仿建工竣以匾名表》、《大事记》、《圆明园碑志》、高宗《御制诗四集》)。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十月,奏请新建正觉寺安设喇嘛住持梵修(《大事记》)。缔春园南部的正觉寺当已建成。十二月,圆明园、缚春园、熙春园、淑春园疏浚河道、桥闸(《大事记》)。
乾隆四十年(1775)
四月,在圆明园四达亭,仿宁波范氏天一阁新建成文源阁,本月传旨做御笔匾额。同见御制诗的还有玲峰(石)、趣亭、月台。十八年《四库全书》第三分书缮成,贮于文源阁。(《大事记》五十六年《文源阁》诗)。本年,长春园狮子林西端丛芳谢一带,添建成狮子林殿字和游廊(《大事记》)。敬修斋、华这馆等当为是时改建。本年多稼如云之湛禄殿东边添建成点景房(《大事记》)。“一位传数土陈述蒋友仁逝世之中”,称赞圆明园的欧式殿,隼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所能幻想、宏伟奇特之喷泉有尽有……“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也”(欧阳采蔽译《教士札》)。
乾隆四十四年(1779)
七月,传旨做,怯源楼匾额(《大事记》)。月地云居东侧之法源楼,疑力新建。本年,坐石临流之兰亭八柱帖刻竣建成。是年春,弘历辑《兰亭八柱册》,因将此事易为石柱,每柱刻一册(乾隆四十四年《兰亭八柱册》诗)。
乾隆四十五年(178O)
本年,《四库全书苔要》第二分书络成,贮于含经堂之东厢书屋(但畜楼)、(乾隆五十二年《味腴书室》诗)。本年,圆明总管大臣属下,增设春熙院八品昌“总领一员。次年增六品,守领一员(《清史槁·职官志五》>。四十六年正月,奉旨淑春园改名春熙院(《大事记》)。可知春熙院归入御园当不晚于乾隆四十二年。事实上,清帝御园的规模成为圆明园五园,即圆明园、长春园、绔春园、熙春园、春熙院。乾隆中叶后,档案中有“五园”之称。圆明五园实即“五园”之指称。
乾隆四十六年(1781)
五月,传旨新建水法殿做西洋花边玻璃心匾。两日后交御笔“远溉观、白纸匾文。四十八年添建远瀛观成”《匾名表》、《大事记》)。本年,蓬岛瑶台之日日平安报好音亭并平台、游廊,俱改建成楼座(《大事记》)。
乾隆四十七年(1782)
濂溪乐处之慎修思永殿后,新建成知过堂、乾隆四十六年知过。五十年,堂又改建之(《大事记》)。
乾隆五十一年(1786)
三月,传旨在长春园全曰上添画如园、映清斋、鉴园、丛芳材,贴于此中大有佳处楼上南墙(《大事记》)。四月初一口,将刻得的西洋楼水法殴铜版二十页并印得图纸一,安设斋宫呈览。曰由西洋伊兰泰起稿(《大事记》)。本年,天然图画之五福堂添殿字。增额曰“五相五代堂”。
乾隆五十二年(1787)
十一月,园明园,长春园、熙春园、绔春园、春熙院五处,共额设园户头目2O名,园户匠役647名(《大事记》)。
乾隆五十八年(1793)
七、八月,英使马夏尔尼来京,天球仪等八件礼品,安设于正大光明殿。该使被导游圆明园及西洋水法处,记曰园中花木池沼,以至亭台楼谢,多至不可胜数。而点缀之得宜,构造之巧妙,观看几疑为神工鬼斧,非人力所能及。”(方裕玫辑《圆明园与英使马巨尔尼来华讽乾隆英使觐见》)。
乾隆六十年(1795)
四月,遵旨拆卸长春园海晏堂等三处水车房吸水铜管。共得铜管13840斤,生铁1130斤,熟铁655O斤,锡片40斤,铸炉处做材料用(《大事记》)。次年二月,顾玻(清仁宗,嘉庆有观赏“谐奇趣水法,”和《远瀛观》诗)。
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江宁(今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一生未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徐熙生卒年不详,但可知其卒于宋灭南唐之前。他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他经常漫步游览于田野园圃,所见景物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故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在画法上他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傅色。他在所著《翠微堂记》中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当时徐铉记徐熙画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图画见闻志》)
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梦溪笔谈》)。宋代《德隅斋画品》中著录徐熙《鹤竹图》,谓其画竹“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米芾又谓他画花果有时用澄心堂纸,用绢则“其纹稍粗如布”。这种题材和画法都表现他作为江南处士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与妙在赋彩、细笔轻色的“黄家富贵”不同,﹝指黄筌与黄居父子﹞而形成另一种独特风格,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然而《图画见闻志》中记徐熙为南唐宫廷所绘的“铺殿花”、“装堂花”,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存生意自然之态”。这种富有装饰性的绘画,也构成了徐熙绘画的另一风貌。
徐熙画花,落笔颇重,只要略施丹粉,骨气过人,生意跃然纸上。时称“江南花鸟,始于徐家”。“下笔成珍,挥毫可范”。其作品,有“意出古人之外”而创立了“清新洒脱”的风格。可谓“骨气风神,为古今绝笔。”徐熙擅长画江湖间汀花、野竹、水鸟、鱼虫、蔬果。他经常游山林园圃,细察动植物情状。他与后蜀黄筌的花鸟画为五代两大流派,两派的风格不同,各有不同。他所画花木禽鸟,形骨轻秀。独创“落墨”法,用粗笔浓墨,草草写枝叶萼蕊,略施杂彩,使色不碍墨,不掩笔迹。一变黄筌细笔勾勒,填彩晕染的方法。然当时黄筌在画院占优势,掩斥徐熙不能入画院。直至后来徐才出名。米芾说:“黄筌画不足收,易摹;徐熙画不可摹。”推崇备至。《宣和画谱》中辑入徐的作品有249件,《鹤竹图》辑入《德隅斋画品》,但传世真迹甚少。另有《雪竹图》,有谓风貌与徐熙类似,现藏上海博物馆。后人将其与后蜀黄筌并称为“黄徐”,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为五代、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之代表。
作品欣赏:
五代 徐熙《雪竹图》立轴 纸本 设色 511x9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雪竹图》描写江南雪后严寒中的枯木竹石。
画家用烘晕皴擦等法,描绘竹石覆雪的景象。下方是大小数方秀石,不重勾勒而用水墨晕染出结构,留白以示积雪。石后中间是三竿粗竹,挺拔茁壮,细枝遒劲,残叶纷披。旁有数竿被雪压弯或折断的竹子,或粗或细,或断或弯,又有数竿细竹穿插其间,显得姿态多变,情趣盎然。左旁则现一段枯树,枝杈被折,或勾叶,或晕染留白,映衬雪景的萧瑟。而在刻画上,勾皴与晕染,粗笔与细笔,浓墨与淡墨,墨染与留白,兼施并用,同样是谨严的写实作品,与北宋盛行的“细勾填彩”、务求逼真的画风相比较,显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却也更多变化,更富情趣。
关于此图的“落墨”笔法,谢稚柳先生在著文介绍《雪竹图》时曾这样阐述:“所谓‘落墨’,是把枝、叶、蕊、萼的正反凹凸,先用墨笔来连勾带染的全部把它描绘了出来,然后在某些部分略略的加一些色彩。”也就是说,一幅画的形和神,都是用墨笔和墨色来“落定”,着色只是辅助。
图幅中大石左侧的竹竿上有篆文倒书“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字。此卷曾经近代上海大收藏家钱镜塘(1907—1983)收藏,钤有“海昌钱镜塘藏”文长方印记,另有钱女“惠翔心赏”朱文长方印记。
关于《雪竹图》的创作年代,目前尚无定论。最早的年代定在五代南唐,为徐熙的作品,是谢稚柳(1910—1997)的意见;最晚是元代,这是徐邦达(1911—2012)的看法;而西方研究中国书画的权威之一高居翰认为是北宋。
《豆花蜻蜓图》五代 徐熙 团扇 绢本设色 纵27厘米 横23厘米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豆荚蜻蜓图》局部
此图是散页,不知旧在何集册中,其作风甚为古朴。下押徐熙印,不可靠,但却是北宋早期徐熙派的画幅。
画中蜻蜓造型丰满,背部与腹部的结构经墨色分染后,产生毛绒的视觉效果。这对翅膀的渲染,虚实得体,白粉复勒主翅脉,用笔极其熨贴,轻盈灵透的双翅与墨染的身体虚实相生,妙不可言。在“勾勒法”、“勾填法”的基础上,画家又直接以点染和撞粉法,传神描绘出豆花的娇嫩与豆角的饱满。这幅画不过咫尺大小,表现技法却极尽丰富多变。所以,简单地看待徐熙的“野逸”风格不免失之偏颇。
五代 徐熙《飞禽山水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1511x9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无款,谢稚柳考证徐熙真迹,或传派作品,神品上上。
五代 徐熙《梅花双鹤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1695x80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为徐熙所作。
徐熙画笔质朴简练,黄筌画笔富丽工巧,分别开创了画史称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两大花鸟画体系,直接导引了花鸟画在两宋的鼎盛时期的到来。
徐黄皆多产画家,仅《宣和画谱》记录的画迹就分别达到二百五十九件,三百四十九件。只是鹤画不多,徐氏为《鹤竹图》一件,黄氏也不过《竹鹤图》三件、《六鹤图》二件、《双鹤图》、《独鹤图》、《梳翎鹤图》、《红蕉下水鹤图》各一件,总共九件而已,今皆不传。据说黄筌任职后蜀画院待诏时,奉诏在偏殿壁上为鹤写真,作《六鹤图》,计绘"唳天、警露、啄苔、舞风、梳翎、顾步"情态六种,"精彩更愈于牛",画成之后,竟被真鹤误以为同类而相与亲近,偏殿由此得名"六鹤殿",其写实本领之高强可见一斑。
两宋的画院制度保证了花鸟画创作的高度繁荣,高手迭出,佳作累累,连宋徽宗赵佶也画过《瑞鹤图》之类以鹤为主要题材的作品。匀净的石青天空勺祥云缭绕的楼宁之间翻飞着仙鹤二十,白羽黑翎,仙姿翩翩,显然已不是一般的写生之作,而是为赵宋朝廷祈祷于安祥瑞的寓意画了。
五代 徐熙《玉堂富贵图》纸本 设色 纵1125厘米,横38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花中之王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同时,也是历代画家用来表现吉祥、富贵、美好的题材。如把牡丹与白头翁画在—起,就叫作“富贵白头”。中国古代著名花鸟画画家徐熙的这幅画,将牡丹和玉兰、海棠相配,因此得名《玉堂富贵图》。
《玉堂富贵》此图是一幅竖轴画,画中牡丹、玉兰、海棠布满全幅,花丛间有两只杜鹃,图的下方,湖石边绘了一只羽毛华丽的野禽。枝叶与花鸟,先用墨笔勾出轮廓,然后再敷以色彩。玉兰、牡丹、海棠,白的淡雅,粉的娇媚,在石青铺地儿的映衬下,更现端庄秀丽之气韵。这种满纸点染,不留空隙的画法,显然是受了佛教艺术的影响。
徐熙虽身居画院之外,但在李璟、李煜两朝仍享有盛名。据说,后主李煜对他的作品十分看中,收藏其名迹很多,并将他的画挂于宫中。这种被称为“铺殿画”、“装堂花”的殿堂装饰画,据《图画见闻志》载:“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态。”我们在此看到的《玉堂富贵》图,可能是这类挂在墙上的有装饰意味的绘画。但不同的是,此画以淡墨勾线,造型生动,以淡彩敷色,给入超逸清雅之感,从中不难看出徐熙也能工精巧一体的花鸟画。
五代 徐熙《花蝶图页》 纸本 设色 251x25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图幅中大石左侧的竹竿上有篆文倒书"此竹价重黄金百两"八字。经谢稚柳鉴定并撰文,认为五代徐熙所作。
曾经近代钱镜塘收藏,钤有"海昌钱镜塘藏"朱文长方印记。另有钱女"惠翔心赏"朱文长方印记。
无款,谢稚柳考证徐熙真迹,或传派作品,神品上上。
感谢收看,敬请搜索关注“阳阳说画”,谢谢!
本文2023-08-08 06:25: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