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德小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古代道德小故事,第1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真宗时李沆为宰相,

在封邱内建起了一所住宅,厅前只够一匹马打圈子。有人嫌它太狭窄了,李沆笑着说:"住宅要传给子孙,这个厅做为宰相厅堂的确太狭窄了,但做太祝奉礼之堂就宽了。"

早在李沆做参知政事为谏官时,一次,真宗皇帝有急事派人召他进宫,使者在酒店找到了他。进到宫里,皇帝问李沆从哪儿来的,他老老实实说是从酒店来的。皇上说: "你,做了有声望的谏官,怎么到酒店里去饮酒"李沆答道:"我家里没有器皿和菜肴、果品,客人来了,所以到酒店里请客人饮酒。"

无独有偶,其时有个叫张知白的人也和李沆一样,以节俭自好。张知白在宋真宗朝为宰相时,生活与他在河阳做书记官的时候一样,跟他亲近的人劝他说; "你现在的俸禄不少,生活却这样艰朴,你虽然自己相信是为了保持清白俭约,但外面有人讽刺你,把你与汉朝公孙弘盖布被的诈伪行为相比。你应当稍微随俗一些。"张知白说道:

"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然人 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张知白的话是很对的,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要时时刻刻节俭朴素,若一味追求豪华奢侈,势必成为道德低下的人,被社会所唾弃。

  杨继宗做官不爱钱

明宪宗成化初年,嘉兴知府杨继宗为官廉洁刚正。一天,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借口肃清匪源,到处清乡,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有的老年人经不住折腾,顶撞几句,就被指控为匪类,轻则毒打,重则丧命。杨继宗见了十分气愤,命人张榜通告说: "谁家有被御史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来报名。"孔儒见嘉兴知府不买他的帐,便找到杨继宗责问为什么干扰他清匪。杨继宗说: "治理国家要有一定法度,各级官吏有不同的责任,孔大人身为监察御史,就应努力举劾不法,剔除奸弊。至于挨门挨户清查户口,维持治安,乃是地方官吏的事。"

孔儒是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所到之处,地方官莫不奉迎,没想到被嘉兴知府抢白了一顿,大煞了威风,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孔儒临走时,没抓到杨继宗任何把柄,他想,当官的没有一个不爱钱,杨继宗在如此富庶之地做官,还能不刮点地皮,不如开启他的箱子揭他的底,给他一点难堪。于是带着几个随从,借口告辞,直入杨继宗住处。他见室内空空,惟有床头放著一个箱子。心想;知府的贵重财宝一定都在里面。便让人开启箱子,一看,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无奈只好怀惭而去。

有一年,杨继宗进京朝见皇帝,明宪宗问宦官汪直:"最近来京朝见的地方官员中,哪一个比较廉洁"汪直答道: "天下不爱钱的官吏,惟杨继宗一人而已。"

  于谦清风两袖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谦,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当时官场黑暗,营私舞弊贪赃受贿成风,于谦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颇有政绩。

据说,于谦当"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巡抚河南。其时朝中宦官王振专权,骄横跋扈,贪赃纳贿,无所不用其极。地方官进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须向他献纳金银珠宝等贡品礼物,如若不然,就会遭到种种非难、打击和排挤。于谦对王振的不法妄为,早已十分厌恶。这次回京之时,有人私下劝他带些绢帕、蘑茹、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品送给权贵们作个人情。于谦听了哈哈一笑,当即展纸挥毫,赋诗一首:

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然后,他果然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由此,"清风两袖" 或曰"两袖清风" 这个成语便常常被用来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

  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作为口头叙事文学之一的民间 故事 也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那你知道幼儿 民间故事 经典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幼儿民间故事经典,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民间故事经典:懒媳妇

 从前有个烙饼师傅,他娶了一个媳妇叫兰花。兰花长得很好看,不过人特别懒。

 兰花整天只知道吃,使唤烙饼师傅买来各种好吃的东西。

 兰花越吃越胖,到后来干脆天天赖在床上,连碗都懒得端了,要烙饼师傅一勺一勺喂她。

 这天,有人带信给烙饼师傅说:“你娘病了,赶紧去看看吧。”烙饼师傅急了,恨不得立刻动身,可转念一想:这一去得花上十天,兰花怎么办呢

 烙饼师傅想来想去,终于有了一个主意……

 他连夜和面、发面,又擀又烙,做了一个二十斤重的大饼。

 然后,他把这个大饼套在兰花的脖子上,说:“兰花啊,这张饼够你吃十天的了,我去去就回。”这下,烙饼师傅才放心地走了。

 十天过去了,烧饼师傅匆匆赶回家,推开门一看——

 哎呀,兰花已经昏过去了!

 原来;她吃完了嘴边的饼,竟然懒得动手把饼转一转!

幼儿民间故事经典:最优秀的画匠

 古时候,有个相貌丑陋的国王,他非常自恋且残暴。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出镜子,人们都弄不清自己长得什么样子,又因为他是国王,没人敢说他的相貌是丑陋的,所以,自恋的国王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十全十美的美男子。

 有一天,丑陋的国王有个要请人为自己画像的想法,于是他就派人请来了全国最出色的画匠。画匠听说是国王请他画像,非常激动。能成为第一个给国王画像的画匠,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国王端坐在宝座上,神情威严,画匠非常认真地画着。作为一名出色的画匠,当然是把国王画的越像越好。

 画匠很快就画出一幅同国王一模一样的画像来,国王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敢说他画的很像国王,因为那样就等于承认了国王的丑陋,弄不好还会激起国王的愤怒,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

 侍从把画像呈到国王手上,国王看后勃然大怒道:“你这个胆大妄为的画匠,竟敢把我画得如此丑陋,这分明是在丑化我。来人哪!把这个该死的画匠拉出去砍头!”不由画匠分说,几个侍卫就把他拉出去砍掉了脑袋。但画像并没有被销毁,它作为丑化国王的罪证被保留下来。

 过了些日子,国王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他又要派人请画匠为自己画像。

 第二个被请来的画匠早就听说了第一个画匠被砍头的事,他知道自己的技能还不如第一个画匠,于是他的心里就非常紧张和害怕。面对相貌丑陋的国王,第二个画匠猜想:一定是第一个画匠把丑陋的国王画得太像了,激起了国王的愤怒,才被杀了头。于是,他就尽量把丑国王画得漂亮一些。

 画像完成了,国王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敢对画像说些什么,因为这张画像上的国王仍然很丑陋。

 侍从把画像呈到国王手上,国王看后非常生气地说:“你这个笨拙的画匠,竟然把我画成这副摸样,这分明是在捉弄我。来人哪!把这个笨拙的画匠拉出去投进监狱!”不由分说,第二个画匠就被几个侍卫拉出去投进了监狱。但画像并没有被销毁,它作为捉弄国王的罪证被保留下来。

 过了些日子,国王的心情又好了起来,他又要派人请画匠为自己画像。

 第三个被请来的画匠知道自己的技能远不如前两个画匠,可他似乎明白了前两个画匠被砍头和入狱的原因。于是他就一边装作非常认真地临摹着宝座上的国王,一边任由自己画出一个头戴王冠、美貌绝伦的国王来。

 一张和丑国王判若两人的画像很快就完成了,国王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敢说画匠画的不是国王,因为那样就等于说国王不够漂亮。

 侍从把画像呈到国王手上,国王看后笑足颜开地说:“够英俊、够漂亮,这才是真正的我,你可真是个出色的画匠。来人哪!赏给这个画匠一百个金币!”第三个画匠领到丰厚的赏钱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美貌绝伦的画像给丑国王带来了好心情,从那以后他就三天两头地请不同的画匠为自己画像。有了前三个画匠的不同遭遇,被国王请来的画匠们都变得聪明起来,他们都尽力把丑国王画成十全十美的美男子。丑国王看了当然高兴,因此他们都得到了非常丰厚的奖赏。

 渐渐的,丑国王的画像就多了起来,足足堆满一个大房间。面对这些美貌绝伦的画像,丑国王开始疑惑起来:在这些千差万别的画像当中,哪幅画像画的才是真正的我呢

 事情竟是如此的凑巧,有人很快发明出了镜子。作为至尊的国王,从来就不缺少什么稀罕玩意。丑国王很快就得到了一面非常精致的镜子。他对着镜子看,镜子里就会有一个丑陋的国王也对着他看。他非常气愤地用手指着镜子里的丑国王,镜子里的丑国王也非常气愤地用手指着他。他拍拍脑门,镜子里的丑国王就拍拍脑门。他捏捏鼻子,镜子里的丑国王也捏捏鼻子。他伸伸舌头,镜子里的丑国王也同样伸伸舌头。再用镜子照一照屋内的桌椅字画,照一照花园里的花鸟鱼虫,镜子里的东西和镜子外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国王确信镜子里的那个丑国王就是自己,于是他变得悲伤起来。

 过了好些日子,国王开始接受了自己相貌丑陋的事实,他也变得不再那么悲伤了。

 一天,丑陋的国王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 决定 面对镜子来鉴别那些堆积如山的画像,他要在那些画像当中找出真正的自己,于是他就吩咐侍从把所有的画像都拿出来供他鉴别。侍从拿出了所有的国王画像,也包括作为罪证的那两张丑陋画像。

 面对镜子,国王发现那些美貌绝伦的画像画的根本就不是自己。他一边看着,一边大骂那些讨他欢心的画匠都是可恶的骗子,都该杀头。

 当国王看到那幅最丑陋的画像时,觉得这幅画像画的才是真正的自己,尽管画得十分丑陋,但称得上是惟妙惟肖。于是国王就指着这幅丑陋的画像对侍从说:“画这幅画像的人才是最优秀的画匠。这个画匠现在在哪儿,我要请他做宫廷画师,我要给他加官进爵,去!快去把他给我请来!”

 侍从听后轻声对国王说道:“尊敬的陛下,您大概忘了,这个画匠早就被您下令给杀头了。”

幼儿民间故事经典:嘉兴三塔的 传说

 在嘉兴西门外的京杭大运河畔,一字并排矗立着三座宝塔,这就是有着嘉兴古城标志之称的嘉兴三塔。远远看去,三座宝塔浑然一体,巍然耸立,雄震一方。殊不知,嘉兴古城正是因为有了这镇城之宝,才从此走向了繁荣,步入了昌盛。

 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何因,此宝塔又为什么要三座并列地立在河畔呢这真是孩子没娘说起来话长,故事还要从古代嘉兴的一种民间水上 竞技项目 “踏白船”说起。

 古代的嘉兴是江南河畔的一座重镇,古称嘉禾。江南河指的就是江南运河,也就是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那时的嘉禾民风淳朴,安居乐业。每到农历三月十六这天,为了祭蚕神,就要举行一次“踏白船”的 民俗 活动。“踏白船”也称“摇快船”,盛行于嘉禾水乡,是民间自发举行的一项活动。名称来由与宋将岳飞有关,相传宗泽因赏识岳飞的才能与忠勇,任其为“踏白使”。为鼓励赛船者以岳飞的无畏气概参加竞渡,故称此项活动为“踏白船”。

 到了举行“踏白船”的日子,连嘉禾官府也要发布 命令 ,凡“踏白船”赛的水道禁止通航,可见此举绝非仅仅只限于 娱乐 。

 话说这年三月十六蚕神生日,四乡八里的蚕民便摇船云集到江南河嘉禾的白龙潭段,因这里河道较宽,乡民们一向都在这里举行一年一次的“踏白船”。

 远远望去,白龙潭与江南河连成一片,水域宽阔,碧波荡漾。赛事一开始,只见那些船一条条像脱弓的箭,在这片水面上你追我赶。这时,有人说跑得快的就是船好,也有人说不单是船好,还有“活”好。其实这船也就是嘉禾水乡常见的农用船,这种船船体稍长,船底呈弧形,涉水阻力甚小,但急摇时左右稳定性较差,乡民们称之为“活”。因此这成就了“踏白船”在表演时速度快又惊险的一幕。

 不一会儿,只见一条经过改装的船领了先。这条船的船艄搭上了木板横“跳”;船尾上安了两支 琵琶 橹,两人一组同摇一橹;船舱帮口两边安放五六排木桨,人手一桨,合力齐划;船头插着一面村坊旗号。在侧面,插着一面**牙旗的船也不相让。他们一会儿比快,在这里称“旱踏”;一会儿竞险,在这里称“水踏”。两条船实力相当,你追我赶,赛得正猛。

 就在这两条船追逐正欢,那条插有村坊旗号的船一马当先驶进白龙潭时,只见岸边有一僧人挥手急急喊道:“别划了,赶紧上岸!”

 岂知他“岸”字刚出口,忽见一阵巨浪从水底掀起,把这插有村坊旗号的船抛向了天空,忽地又跌落下来,一瞬间人和船都翻落在水中。这情景来得太突然,让在两岸围观的人都感到震惊。是河面受到了什么打击,还是水中有什么怪物不过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过了一会儿,河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这时,只见岸边那位僧人一边在“阿弥陀佛”地念着,一边还在使劲地喊:“河里的船赶快靠岸!河里的船赶快靠岸!”

 当所有的船都靠了岸,乡民们就都围上了这位僧人,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僧人说:“阿弥陀佛,如我没有猜错的话,这白龙潭里有条蛟龙在作孽。”

 蛟龙作孽一听僧人这么说,乡民们陡然想起了什么。有人曾经听说过,经常有船只路过这白龙潭时,就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莫非与这白龙潭的蛟龙有关

 这样一说,不仅答案出来了,也给这些乡民们增添了几分恐惧。顿时,无助的乡民们都把僧人当成了神人,纷纷磕头作揖:“大法师,求你救救我们吧!”

 僧人说:“我也只是路过这里,偶见此景,顿生疑念。”

 有人问:“请问大师来自哪里”

 “我不是什么大师,法号晓一,来自寒山寺。”

 当知道他是来自姑苏寒山寺时,大家更对他肃然起敬。乡民们都跪下,求他为嘉禾人除去这个大祸害。

 只见晓一双手合十,一声“阿弥陀佛”后说:“我想唯一的 办法 就是在这白龙潭边建一座宝塔,镇住这条蛟龙。”

 建宝塔镇灾压邪乡民们一听此话很有道理,按照 风水 说法建塔镇妖,这在各地都有先例。于是立即有人把此事 报告 给了当地的官府。此时官府也正在为白龙潭有船只莫名其妙消失之事烦恼,现听说有寒山寺的大师说可建塔镇灾压邪,立即批准建造。

 说干就干,数月后,一座七层六边形宝塔立在了白龙潭的河边上。

 不久后的一个傍晚,一条路过白龙潭的船只被突如其来的巨浪给掀翻了,刹那间,船和人都沉入了潭底,旋风卷起巨浪,把宝塔的顶端也给掀塌了。一时间,嘉禾上下风声鹤唳,不仅船只不敢走这里,连路人都绕着走。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说,“莫非这个寒山寺的和尚是假的”

 又有人说:“假不假咱们去趟寒山寺不就知道了。就算他不在,咱还可以烧烧香拜拜佛,求菩萨保佑,再求高僧法师给我们施法术灭了这害人的蛟龙,不然咱们嘉禾就永无安宁之日了。”

 于是,乡民们纷纷结伴来到寒山寺,没想到,一进山门,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僧人晓一。这时,大家谁也不敢乱说话了,都像见了亲人一样,“晓一师父、晓一大师”地叫了起来。

 晓一听了乡民们的来由,知道宝塔不仅没有镇住蛟龙,反而让它把宝塔给掀塌时,立即意识到这条蛟龙的修行不浅,便带着乡民们拜见了寒山寺里方丈法师行云。

 行云法师掐指一算,说:“白龙潭我去过,就此龙在这里的道行,单塔已压不住它了!”

 “那怎么办”乡民们急着问,“就没有什么法子可以治得了它吗”

 “法子倒是有,”行云法师点点头说,“一是要运土填潭,二是要建三座宝塔才能镇住蛟龙。”

 “要建三座宝塔”

 “有句古话叫事不过三,建三座宝塔不仅能镇住蛟龙,还可以给嘉禾辟邪消灾,带来福祉。”行云法师嘱咐他们说,“你们回去商量吧,开工之日我和你们一道来运土填潭。”

 乡民们一听就像吃了定心丸,都回家准备填潭的事。

 不久,运土填潭、建三塔的工程开工了。行云法师果不失约,与嘉禾乡民们一道运土填潭、建塔。

 三座宝塔在白龙潭立起的当天,嘉禾上空红日高照,鞭炮锣鼓震天响。只见三座宝塔顶上披着一道金光,乡民们都为从此嘉禾无祸害而欢呼雀跃。

 这时,只见行云法师叫人抬来了两根石柱,重重地立在这三座宝塔前。

 乡民们奇怪了,问:“这是为何”

 行云法师说:“一是把那作孽的蛟龙永远钉在这石柱之下;二是这两根石柱立在这三座宝塔前,对三塔还有一个保护作用,是护塔柱。”现在从石柱上的痕迹来看,的确应验了行云法师当初说的话。

 从那时候起,在江南河边矗立起的这三座宝塔,显得格外威严庄重,路过此地的船只看见三塔,就知道是到了嘉禾。

 三塔立起来后,蛟龙果然被镇住了,再没起什么风浪。

 嘉禾一年一度的“踏白船”活动照样开展起来,而且比以前还来得火暴,连“女踏”也出现了。这里,女子参赛就称为“女踏”。从此,三塔成了大运河的标志,也成了嘉兴古城的标志。

猜你感 兴趣 :

1 幼儿园经典故事大全

2 经典幼儿小故事大全精选

3 儿童民间故事大全

4 幼儿经典故事三分钟

5 经典的幼儿寓言故事大全

6 儿童看的经典寓言故事大全精选

7 幼儿经典故事大全

1 绳技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①。嘉兴县以百戏②,与监司③竞胜精技。监官属意尤切。所由直狱者语与狱中云:“党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然我等但能一事稍可观者,即获财利,叹无能耳。”乃各相问,至于弄瓦缘木之技,皆推求招引。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吏惊曰:“汝何所能?”囚曰:“吾解绳技。”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乃具以囚所能白于监主。主召问罪轻重,吏云:“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余无别事。”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官又问曰:“如何?”囚曰:“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需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掷翻覆,则无所不为。”官大惊悦,且令收录。明日,吏领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飏,望空而去。脱身行狴④,在此日焉。

注释

①酺:指聚饮。古代国有喜庆,特赐臣民聚会饮酒。

②百戏:古代杂技、乐舞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盛行。

③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的简称。

④狴:传说中的兽名,因常画狴于狱门上,故用作牢狱的代称。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皇上多次下诏赐令各州县兴办大宴。嘉兴县令准备了杂耍,想和监司比赛谁的技艺更精湛。监狱官参加比赛的心情特别急切,当时监狱值班的告诉狱卒说:“倘若我们的杂耍比不过县里的,我们就要受到很重的责罚,如果能有一项比较好的,就能得到奖励。很遗憾,我们没有能行的。”他们互相询问,开始在狱中寻求能人。一些会弄点小玩意儿的人纷纷自荐。这时,狱中有一囚犯笑着说:“我有点拙技,可我现在拘押之中,不能略微施展来看。”狱吏惊奇地问:“你会什么技艺呢?”囚犯回答:“我会绳技。”狱吏说:“好吧,我去给你说说。”于是,狱吏就把这个囚犯的才能告诉了监司。监司问这个人的罪轻重如何,狱吏回答:“这人是受了别人的连累,是偷了点税,别的没什么。”狱官说:“绳技很多人会,有什么特别奇异的吗?”囚犯说:“我的绳技,和别人不一样。”狱官又问:“有什么不一样的?”囚犯说:“别人的绳技,都是系住绳的两头,然后站在绳子上面行走或是转圈。我只需用一条绳,像手指粗,五十尺长,不用系,扔向空中,腾跃翻飞,没有不能表演的动作。”狱官非常惊喜,叫把这人记下来。第二天,狱吏领囚犯到了戏场,别的节目已经开始表演了,后来才叫这人表演。只见这人拿着一百多尺长的绳团,放在地上,将一根绳头抛向空中,绳子笔直。开始时抛了两三丈,然后到四五丈。绳子很直,就像有人牵着似的,大家感到很惊奇。后来,竟抛到二十多丈,抬头看不到绳头,这人便手握绳子,身子离地。最后,他扔掉了绳子,在空中像鸟一样,越飞越高越远,向远处飞去。他就在那天借机逃出了监狱。

2 原化记中绳技文言文翻译

白话释义: 狱吏领囚犯到了戏场,别的节目已经开始表演了,后来才叫这人表演。

只见这人拿着一百多尺长的绳团,放在地上,将一根绳头抛向空中,绳子笔直。 开始时抛了两三丈,然后到四五丈。

绳子很直,就像有人牵着似的,大家感到很惊奇。后来,竟抛到二十多丈,抬头看不到绳头,这人便手握绳子,身子离地。

最后,他扔掉了绳子,在空中像鸟一样,越飞越高越远,向远处飞去。他就在那天借机逃出了监狱。

原文: 明日,吏领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

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

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飏,望空而去。

脱身行狴,在此日焉。 此文出自唐·皇甫氏所著的《原化记》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光禄屠者条所记为文宗大和(827~835)中事,书当成于开成、会昌年间。

“华亭堰典”条后有“洞庭子曰”的评论,“洞庭子”或为皇甫氏之号,作者或为荆楚人。 是书所载多求仙访道或高僧方士之种种灵异,但是也有一些是破除迷信的,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画琵琶》,写得比较生动。

另外是书中还写了一些女侠的故事,也比较有特色。《通志略》著录一卷,《太平广记》收佚文六十馀则,今据《太平广记》整理。

古代中国传奇小说集。皇甫氏著。

所叙内容以神仙冥报,龙虎异变为主,内容简单又往往沿袭前作,如《周邯》篇取自裴铏《传奇·周邯》,而篇幅仅为后者之四分之一。 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

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故事的总集。其中有不少书已经失传了,只能在本书里看到它的遗文。

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故事,就靠《太平广记》而保存了下来。

3 《原化记》的《嘉兴绳技》里,“此人随绳手寻”的寻是什么意思

“此人随绳手寻”的“寻”的意思:寻找,这里指拿着,握着。

整句话的意思是是:这人便手握绳子。

原文

唐开元年中,数敕赐州县大酺,嘉兴县以百戏与监司竟胜精技,监官属意尤切,所由直狱者语于狱中云:“傥若有诸戏劣于县司,我辈必当厚责,然我等但能一事,稍可观者,即获财利,叹无能耳。”

乃各相问,至于弄瓦缘木之技,皆推求招引。狱中有一囚,笑谓所由曰:“某有拙技,限在拘系,不得略呈其事。”

吏惊曰:“汝何所能?”

囚曰:“吾能绳技。”

吏曰:“必然?吾当为尔言之。”

乃具以囚所能白于监主。主召问:“罪轻重。”

吏曰:“此囚人所累逋缗未纳,余无别事。”

官曰:“绳技人常也,又何足异乎?”

囚曰:“某所为者与人稍殊,”

官又问曰:“如何?”

囚曰:“众人绳技,各系两头,然后于其上行立周旋。某只须一条绳,粗细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抛向空中,腾踯翻复,则无所不为。”

官大惊悦,且令收录。

明日吏领至戏场,诸戏既作,次唤此人,令效绳技。遂捧一团绳,计百余尺,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初抛三二丈,次四五丈,仰直如人牵之,众大惊异。后乃抛高二十余丈,仰空不见端绪,此人随绳手寻,身足离地,抛绳虚空,其势如鸟,旁飞远扬,望空而去。脱身狴犴,在此日焉。

译文

唐朝开元年间,皇上多次下令让各州县举办大宴饮。嘉兴县令准备了各种杂技,要和监司比赛技巧。监狱官更加精心,管理监狱的官吏对狱卒说:“假如杂技有比不过县里的,我们就要受到重责,假如能有一项好的,稍微有值得看的,就能得到奖励。哎,我们都不行。”

于是相互询问。那些玩弄纺锤和爬树的小把戏,都被寻求吸引。狱中有一囚犯,笑着对狱吏说:“我有点拙技,可现在拘禁之中,无法施展。”

狱吏惊奇地问:“你有什么本领?”

囚犯说:“我会绳技。”

狱吏说:“肯定吗?我去给你说说。”

于是狱吏就把这事告诉了监狱长。监狱长问:“这人的罪重吗?”

狱吏说:“这人是因为拖欠税钱未交,没别的什么事。”

监狱长说:“绳技很多人都会,有什么特殊的?”

囚犯说:“我的绳技,和别人不一样。”

监狱长又问:“有什么不一样的?”

囚犯说:“别人的绳技,都是各系绳的两头,然后在绳上行走倒立盘旋。我只须用一根绳,粗细像手指,五十尺长,不用系,抛向空中,腾空跳跃翻滚,无所不能。”

监狱长非常惊喜,让把这人收录在演员中。

第二天,狱吏领囚犯到了杂耍场,别的节目都表演了,再叫这人,让他验证绳技。只见他捧着团绳,有一百多尺长,放在地上,将一头用手抛向空中,绳子劲直如笔,开始时抛了两三丈,然后到四五丈。绳子很直,就像有人牵着似的,大家非常惊讶。最后抛到二十多丈,抬头看不到绳那头,这人便手握绳子,身子离地。他抛绳在空中,像鸟一样,向旁边飞速逃跑,向远处飞去。他就在此日逃出监狱。

4 求古文《杨继宗传》翻译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荐,被提拔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冷落朴素。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直严肃,无人敢冒犯他。然而,他时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并帮助他们解除。

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惩罚他们的父兄。

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于劝学,一时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很多被鞭挞而死。

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

杨继宗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的规矩。您只管剔奸弊,劝惩官吏,那些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本该地方官府去做,不是御史的本份职事。”

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中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

孔儒惭愧地离去。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他们菱角、芡实和历书。

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官文去取府库中的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立下凭证。”杨继宗进京朝觐,太监汪直想见他,他却不肯。

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最廉洁?”汪直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人。” 九年任期届满,破格升迁杨继宗为浙江按察使。

他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任职,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莫非是那个不爱钱的杨继宗吗?”张敏听后很害怕,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的为人了。”

杨继宗听到母亲去世,立即离职,住在驿馆亭下,把官府中的器物全部登记造册交给地方官员。只带了一个仆人、几卷书回家给母亲发丧。

杨继宗竭立保持着自己高尚的风骨节操,心地仁慈厚道。任浙江按察使时,仓官十余人因犯官粮短缺罪而被捕入狱,以至于卖儿卖女来偿还,杨继宗想宽赦他们,但又没有理由。

一天,月俸送到,命人称量,超出原数许多,把其他官员的俸禄比量一下,也是这样。于是明白了官粮短缺的原因,打算将全部实际情况上报朝廷,众官员害怕,向杨继宗请求,愿意捐出俸禄代仓吏偿还。

因此,十几人得以释放。

5 神仙索的嘉兴绳技

《剑侠传》与《太平广记》中,均有嘉兴绳技的记载。《三十三剑客图》第三幅便是绳技。

《三十三剑客图》这部版画集画刻俱精,取材却殊不可恭维。三十三个人物之中,有许多根本不是“剑客”,只不过是异人而已,例如本节玩绳技的男子。“绳技”的故事出唐人皇甫氏所作《源化记》中的“嘉兴绳技”。唐朝开元年间,天下升平,风流天子唐明皇常常下令赐百姓酒食,举行嘉年华会(史书上称为“酺”,习惯上常常是“大酺五日”)。这一年又举行了,浙江嘉兴的县司和监司比赛节目的精采,双方全力以赴。监司通令各属,选拔良材。各监狱官在狱中谈论:“这次我们的节目若是输给了县司,监司一定要大发脾气。但只要我们能策划一个拿得出去的节目,就会得赏。”众人到处设法,想找些特别节目。

狱中有一个囚犯笑道:“我到有一桩本事,只可惜身在狱中,不能一献身手。”狱吏惊问:“你有甚么本事?”囚犯道:“我会玩绳技。”狱吏便向狱官报告。狱官查问此人犯了甚么罪。狱吏道:“此人欠税未纳,别的也没甚么。”狱官亲去查问,说:“玩绳技嘛,许多人都会的,又有甚么了不起了?”囚犯道:“我所会的与旁人略有不同。”狱官问:“怎样?”囚犯道:“众人玩的绳技,是将绳的两头系了起来,然后在绳上行走回旋。我却用一条手指粗细的长绳,并不系住,抛向空中,腾掷翻覆,有各种各样的变化。”狱官又惊又喜,次日命狱吏将囚犯领到戏场。各种节目表演完毕之后,命此人演出绳技。此人捧了一团长绳,放在地上,将一头掷向空中,其劲如笔,初抛两三丈,后来加到四五丈,一条长绳直向天升,就像半空中有人拉住一般。观众大为惊异。这条绳越抛越高,竟达二十余丈,绳端没入云中。此人忽然向上攀援,身足离地,渐渐爬高,突然间长绳在空中荡出,此人便如一头大鸟,从旁边飞出,不知所踪,竟在众目睽睽之下逃走了。这个嘉兴男子以长绳逃脱,一定令全世界千千万万无计逃脱之人十分羡慕。

这种绳技据说在印度尚有人会,言者凿凿。但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曾出重赏征求,却也无人应征。

笔者曾向印度朋友Sam Sekon先生请教此事。他肯定的说:“印度有人会这技术。这是群众催眠术,是一门十分危险的魔术。如果观众之中有人精神力量极强,不受催眠,施术者自己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6 (绳技奇观)古文翻译

翻译: 唐玄宗开元(年号)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皇宫御楼里引进了绳妓(在绳子上玩杂技的女艺人)。先扯出一根长绳,两头搭在地上,埋两个辘轳(木质转轮,类似古代打水的辘轳)系住绳子两端。辘轳中间有好几丈远,立起柱子把绳子撑起来(两头再转动辘轳把绳子拉直),绳子绷直就像琴弦一样。然后艺妓从绳子两端,踮起脚尖上去,来回行走飘飘悠悠,望去就像仙人一样。有在绳子中间相遇,两人错身而过的,有穿着木屐在上面行走,从容弯腰仰头的。有的用画竿绑在小腿上,五六尺高,或者踩高跷,人和人摞起来三四层,然后翻跟头跳下来,跳到绳上站住,从没有过跌下来的。都踏着鼓乐的节奏,真是奇观。

绳技奇观 原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楼设绳妓。技者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辘轳以系之。又竖数丈之柱以起绳,绳之直如弦。技女自绳端蹑足而上,往来倏忽,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者,而従容俯仰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六尺者,或蹋高蹈顶至三四重者,既而翻身掷倒,至绳还注,曾无跌失者。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

注释:

1、引(拉)

2、属(zhǔ,连接)

3、辘轳[( lù lú ),本为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此指绞动绳子的装置]

4、系(拴住)

5、起绳[支撑绳子]

6、端(头)蹑(niè,踩)

7、倏忽(shū,一下子(形容快速)

8、屐[(jī),木底鞋子]

9、严鼓(急促的鼓声)

7 求古文《杨继宗传》翻译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

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 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辨疑狱。

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

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 礼泣谢,从之。

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 王翱 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 刚廉 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 兄;遇学官以 宾礼 。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 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

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 弊,劝惩官吏。

若 比户 稽核,则有司事,非 宪体 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濒 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 袭 而已。儒惭而去。

中官 过者,继宗遗以 菱芡 、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 库金 ,曰:“金具在,与我 印券 。”

中官咋舌不敢 受。入觐, 汪直 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 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载秩满, 超迁 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 张庆 忤。庆兄敏 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 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闻母丧,立出。

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服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

按行关塞,武备大饬。星变,应诏陈言,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 出镇者。

益为权贵所嫉。治中 陈翼 讦其过,权贵因中之,左迁云南副使。

孝宗立,迁湖广按察使。既至,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而后视事,曰:“吾以 除秽也。”

居无何,复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三司多旧僚, 相见欢 然。

既而出位揖 之曰:“明日有公事,诸君幸相谅。”遂劾罢不职者八人。

未几卒。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自处必以礼。

为知府,谒上官必衣绣服,朝觐谒 吏部亦然。或言不可,笑曰:“此朝廷法服也,此而不服,将安用之?”为浙江按 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 至,命量之,则溢原数。

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

众惧,请 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 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 服其鉴。天启初,谥贞肃。

注释 宪体:御史的天职职事。 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

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 擢:提拔 竞劝:争相勉励 中官:宫内的官员 诣:往,到 觐:朝见君主 秩:古代官员任职的期限 忤:有矛盾,不和 司礼:即司礼监,官署名 廨:官员的办公场所。 有司:主管官员。

坐:犯……罪。 系狱:逮捕入狱 鬻:卖 溢:超出 具实:详细而实事求是 译文 杨继宗,字承芳,是 阳城 人。

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 官刑 部主事。当时狱因病 死较多,杨继宗为他们改善饮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

杨继宗又善于辨明疑案。 河间府 捕获了强盗,派遣乡里村民长文、郭礼押送京师, 途中强盗逃走。

张文对郭礼说道:“我们两个人都应当同死。你母亲年老,又缺少 兄弟,用我来代替强盗,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

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 安排。张文身被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

成化初年,朝廷采纳 王翱 的推荐,升任杨继宗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用 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人们都不敢有 所冒犯。然而他却能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 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往就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

杨继宗每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 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竟相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

杨继宗张榜告示说: “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来府衙报告名姓。”孔儒十分恼怒。

杨继宗前拜见他说: “为治之道有一定规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劝戒惩办官吏。那样有挨家挨户稽查考 核,则是地方官府之事,不是你 风宪官 的管辖范围。”

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里 却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行之中,打开杨继宗的箱筐察看,里面只有旧 衣数件而已,也惭愧而去。

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的只是菱角、芡实 之类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碟去领取库中金银,并说:“钱 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

太监吓得咋舌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人觐, 汪直 想要见 他,他却不肯。

明宪宗问 汪直 :“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签说:“天下不爱钱 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

他多次冒犯太监 张庆 ,张庆哥哥 张敏在司礼监,经常在 宪宗 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 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 张庆 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 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骚亭下,将官署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