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荨麻疹的民间偏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治疗荨麻疹的民间偏方,第1张

 荨麻疹是季节交替的一种常见病,相信每个人对这个病都不陌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荨麻疹的民间偏方,一起来看下吧。

治疗荨麻疹的民间偏方

 1、蟾蜍汤治荨麻疹

 [用料] 活蟾蜍3-4只。

 [制用法]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极烂,用炒布过滤去潭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日3或4次。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用治丘疹性荨性疹。

 2、芋头茎猪排治荨麻疹

 [用料] 芋头茎(干)30-60克,猪排骨适量。

 [制用法]将芋头茎洗净,加适量猪排骨同炖熟食。

 [功效]除热散风。用治荨麻疹。

 3、芝麻根治荨麻疹

 [用料] 芝麻根1握。

 [制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用治荨麻疹。

 4、韭菜治荨麻疹

 [用料] 韭菜1把

 [制用法]将韭菜放火上烤热。涂擦患部,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散风。用治麻疹。

 5、菜子油治肿毒风疹

 [用料] 生菜子油。

 [制用法]外搽患处,每日数次。治疗期间禁用水洗患处。

 [功效]解毒,消肿,祛湿。用治无名肿毒、风疹、湿疹及老年皮肤瘙痒。

 6、醋糖姜汤治风疹

 [用料] 醋半碗,红糖100克,姜50克。

 [制用法]醋、红糖与切成细丝的姜同放入砂锅人煮沸2次,去渣。每服1小杯,加温水服,每日2或3次。

 [功效]散瘀,解毒。用治因食鱼蟹等过敏引起的周身风疹,瘙痒难忍。

 7、白僵蚕芥穗蝉蜕治荨麻疹

 [用料] 白僵蚕10克,荆芥穗10克,蝉蜕5克。

 [制用法]水煎。日分2次服。

 [功效]清热止痒。用治荨麻疹、皮肤瘙痒。

癞葡萄

江南一带较常见,台州,温州一带称为"红娘",顾名思义:其外表惹人爱,其味道甜蜜。癞葡萄,又名金铃子,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叶互生,掌状 5-7 深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长不超过 10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味苦,瓤鲜红色,味甜。嫩果是绿白色,成熟时呈白色,后熟果是橘红色,嫩果或老果均可食用。

癞葡萄并非苦瓜,虽然两者成熟后都是橘**的。癞葡萄,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

价值功效

《滇南本草》:"治丹火毒气,疔恶疮结毒,或遍身已成芝麻疔疮疼难忍。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

《生生编》:"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本草求真》:"除热解烦。"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本种果味甘苦,主作蔬菜,也可糖渍;成熟果肉和假种皮也可食用;根、藤及果实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荨麻疹是一年四季最容易高发的疾病,要是对荨麻疹不了解的话,就会引起各种病状,在生活的时候,要记住啊。

荨麻疹的症状有哪些?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经数天或数周可治愈,后者则反复发作持续数月。其余还有皮肤划痕症与特殊类型荨麻疹。

1、急性荨麻疹

在所有荨麻疹中约占1/3。起病较急,皮损常突然发生,为限局性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皮损大多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自然消退,自觉剧烈瘙痒、灼热感。部位不定,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某部。

2、慢性荨麻疹

发病约占荨麻疹的2/3。风团反复发生,时多时少,常经年累月不愈,可达2个月以上。在经过中时轻时重,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无一定规律,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

3、皮肤划痕症

又称人工荨麻疹,往往先有皮肤瘙痒或灼热,搔抓或轻划后局部皮肤出现线状风团,即皮肤划痕征阳性。

4、寒冷性荨麻疹

(cold urticaria):有获得性和家族性两种。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暴露于冷空气或冷水中05~4h后发病。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可能为自体免疫性变态反应,对冷过敏,大多属特发性,约1/3有遗传过敏史。

5、胆碱能性荨麻疹:

多见于23~28岁青年。皮损特点为直径1~3mm小风团,周围有红晕,疏散分布,不相融合,自觉剧痒。

荨麻疹如何治疗才有效?

一、避开过敏原

尽量查明对哪些物质过敏,避免或减少与该物质接触。同时,避免接触烟、颜料、灰尘、浓烈的香水等其他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症状的因素。

(1)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测试。医院可以检测常见的一些过敏原,如:花粉、粉尘、螨虫、动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一些蔬菜、水果、坚果等食物性过敏原;青霉素、疫苗、蚊子或蜜蜂等昆虫叮咬液等注射性过敏原。

(2)平时注意观察:

a如果每次发作都与某一固定物质和环境有关,如:冷空气、热空气,可能它就是过敏原。

b如果更换生活居住地发生过敏症状,可能地域环境是导致过敏的因素。

c睡觉时打喷嚏、流清水涕,可能与床上用品甚至床的材料有关。

二、益生菌改善过敏体质

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对免疫的理解已超出了原来认为它仅限于机体防御和消除外来有害因子的传统概念上,随着对肠道菌群及免疫系统的研究深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证实:过敏是有多种因素引发的,外因是过敏原,内因却是因为肠道菌群紊乱引发微生态免疫失调而导致的过敏体质,由于过敏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种类繁多,多数患儿是对多种物质过敏,单靠躲避过敏原往往防不胜防。因此,想要治愈荨麻疹,必须改善过敏体质。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增加消化道内益生菌数量就能预防甚至治疗过敏性疾病,而且可以避免因接触有害微生物而患病的风险。益生菌改善过敏的作用机理:当人体内益生菌的数量,远低于正常值时,会使血清中的IgE抗体升高和脾脏细胞IFN-γ分泌量不足,诱发皮肤、黏膜出现多种过敏反应。而如果保持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充足,即便持续接触过敏原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欣敏康益生菌采用了具有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组合物: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罗伊式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通过定植肠道,促进白介素质12(IL-12)和干扰素γ的分泌增加,可有效改善过敏症状,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的方法。欣敏康益生菌可用于有效预防婴幼儿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等常见荨麻疹疾病,对胃酸和胆汁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能粘附于肠道粘膜,在人体的消化作用下存活,安全性极高。具有优异的免疫赋活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荨麻疹,调整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调整过敏体质,维护肠道健康,调节免疫平衡。

目录 1 拼音 2 《疡科捷径》卷中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疏邪荆防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疏邪荆防散 1 拼音

shū xié jīng fáng sǎn

2 《疡科捷径》卷中 21 方名

疏邪荆防散

22 组成

荆芥、象山贝母、牛蒡子、桔梗、甘草、防风、前胡、杏仁、马勃、莱菔汁。

23 主治

紧喉风,缠喉肿痛,咽喉风火留滞壅塞,痰声如拽锯。

24 疏邪荆防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疏邪荆防散 《女科精要》:[卷一女科杂症门]乳症

之滞,石膏清阳明之热,生草节解毒而行污浊之血,荆防散风而兼助药达表,栝蒌,没药、青桔叶、角刺、金银

《冯氏锦囊秘录》:[女科精要卷十六女科杂症门]乳症

之滞,石膏清阳明之热,生草节解毒而行污浊之血,荆防散风而兼助药达表,栝蒌,没药、青桔叶、角刺、金银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一·外科]鬓疽

而不利者,大黄汤下之。遂以一剂,便通疮退。更以荆防散败毒散二剂,再以十宣散去桂,加花粉、银花,数剂

《疡医大全》:[卷七]论内消法

治疔疮之圣药也。其中亦有挟风寒而发者,又宜先用荆防散,或芎芷香苏饮,冬月万灵丹以散之。随服银花、菊

《麻疹阐注》:[卷一]麻疹见形证治

古代儿科四大证为“麻、痘、惊、疳”,在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千百年来麻疹是儿科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儿科疾病之一,是人类传染病史上的代表性疾病。先人们为了救治患者可谓呕心沥血、费尽心思,却因为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产力及医疗水平不足而使得防治效果有一定局限性。

好在疫苗问世,为降低这些传染病的患病率大开方便之门,如今麻疹等病在三四线城市也都十分少见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先人们的经验就可以抛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在疫苗狙击范围以外的地方,这些曾发光发热的理论探索和方药实践或许还能重新大放异彩。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中医理论认为,正邪相争是疾病发病产生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两军对垒硝烟四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令人不适的各种临床表现了,邪盛或正邪俱盛的人群,症状常常会更加明显,若是正虚的人群,常常反应得没那么激烈,但同时“战线”、“战时”会相对更长一些、预后不太理想,中医药的主要目的就是驱邪、扶正以恢复机体的平衡开展生理活动,而驱邪和扶正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据邪正的程度来选择。

罹患麻疹的人若是能够把疹发出来,之后其他比如咳嗽、发热、结膜炎、腹泻等其他症状有所缓解,一般来说正气都还是可以和病邪一较高下。但若是发疹之后还是身热不减,疹肤红肿明显,可以推测出邪热仍然盘踞于身体,没有完全被正气驱逐出去,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正气逐邪而出,而不是冷眼旁观让正气自力更生。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因为自力更生的结果有可能是正气耗损多了,恢复得慢并且后期容易外感他邪再次致病。这种情况可利用的名方有很多,如消风散、桂葛汤等,化毒清表汤也是个中翘楚。

化毒解表汤在《医宗金鉴》、《痘疹活幼至宝》、《麻科活人全书》等三本医学典籍中均有记载,可见其效,不过方名相同、证机相似、药味略异,《麻科活人全书》中的药味组成为:前胡、葛根、知母、连翘、桔梗、炒牛蒡子各21克,木通18克,玄参3克,黄连(酒炒)、防风、栀子(炒黑)各09克、薄荷、黄芩(酒炒)各15克,天花粉、地骨皮各24克,淡竹叶3克,生甘草(去皮)09克,灯心草50寸。

比《医宗金鉴》中的药味多了前胡、栀子、天花粉、淡竹叶,少了生姜;比《痘疹活幼至宝》多的是淡竹叶、灯芯草。三者均有疏风化毒、清热生津之效,不过《麻科活人全书》所载比《医宗金鉴》方增强了助肺宣降、散热生津之功,比《痘疹活幼至宝》方增强利尿导热而出之用。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麻科》方中,前胡、防风、葛根、桔梗能疏风散邪、升降肺气;连翘、牛蒡子、薄荷可疏散表热、清利头目;黄芩、黄连、栀子苦寒,分清三焦内热;玄参、知母、天花粉、地骨皮搜清血热、生津滋阴;木通、淡竹叶、灯芯草可清心火、利小便,导邪热而出,生甘草本有清热解毒之功,再以调和诸药。

全方药味虽多,但多质地轻薄且用量微小,使得药不过病所,多方位、多层次地逐邪而出,凉药较多但量小不易伤正,对邪正程度和层次把握较全面,故能奏效。

不过该方适宜于热邪较盛所致麻疹,药后症减还需帮助机体恢复,仍要因人制宜、因证制宜。原方套用的话并不适宜于兼痰、兼湿、兼食积等证,临床上还需根个体差异而化裁加减。

目录 1 拼音 2 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满江红 21 满江红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归经 24 功能主治 25 运用 26 化学成分 3 蕨类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植物满江红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江红 31 拼音名 32 满江红的别名 33 来源 34 性味 35 功能主治 36 满江红的用法用量 37 摘录 4 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叶·《中华本草》·满江红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满江红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生境分布 47 性状 48 化学成份 49 性味 410 归经 411 功能主治 412 满江红的用法用量 413 附方 414 各家论述 415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满江红 1 拼音

mǎn jiāng hóng

2 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满江红

满江红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

21 满江红的别名

又名红浮萍、红浮漂、草无根、浮飘[1]。

22 来源及产地

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 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的全草,分布长江以南各地[1]。

23 性味归经

辛,寒[1]。入肺、膀胱经[1]。

24 功能主治

功在发汗祛风,透疹,利尿[1]。

1治外感发热,风湿疼痛,风瘙瘾疹,麻疹不透,小便不利,带下[1]。煎服:3~9g[1]。

2治烧烫伤,研末油调敷[1]。

25 运用

满江红根:煎服治肺痨病,有润肺止咳功能[1]。

26 化学成分

本品含马粟树皮素、咖啡酸3,4双葡萄糖苷、绿原酸及氨基酸等[1]。

3 蕨类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植物满江红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江红 31 拼音名

Mǎn Jiānɡ Hónɡ

32 满江红的别名

红浮飘、红浮萍、紫薸、三角薸

33 来源

蕨类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Naka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34 性味

辛,寒。

35 功能主治

解表透疹,祛风利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水肿,小便不利。

36 满江红的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3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4 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叶·《中华本草》·满江红 4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42 拼音名

Mǎn Jiānɡ Hónɡ

43 满江红的别名

水浮漂、草无根、红浮萍、浮漂、紫薸、带子薸、三角薸、红浮漂、紫萍、红叶草、绿萍

44 来源

药材基源: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Salvinia imbricat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捞取,晒干。

45 原形态

小形漂浮植物。圆形或三角状,直径约1cm。根茎细弱,横生,羽状分枝,向下生出须根,悬垂于水中。叶小,无柄,互生,成双行覆瓦状排列,卵形或近斜方形,长约1mm,宽约为长的一半,先端圆形或截形,基部与根茎合生,全缘,通常分裂为上下2片;上片绿色,肉质,浮于水面,秋后变为红色,边缘膜质,上面有 状突起,下面有一空腔,含胶质,内有固氮蓝藻,念珠藻共生;下裂片膜质,鳞片状,沉没水中。孢子果(荚)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裂片上;大孢子果小,长卵形,内有一个大孢子囊,内含一个大孢子;小孢子果大,球形,内有多数小孢子囊,各含64个小孢子。孢子果911月成熟。

4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水沟或水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等地。

47 性状

叶小,三角形,密生于细枝上,皱缩成粒片状,直径约4mm,上面黄绿色,下面紫褐色或红褐色;须根多数,泥灰色。质轻,气微。

48 化学成份

含3,4,5,6,7,四羟基花色5葡萄糖甙(luteolinidin5glucoside),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马栗树皮素(aesculetin),咖啡酸3,4二葡萄糖甙(caffeic acid3,4diglucoside),6(3葡萄糖基咖啡酰)马栗树皮素[6(3glucosylcaffeoyl)aesculetin],另外含少量的对香豆酸的葡萄糖酯,咖啡酸和绿原酸的葡萄糖1,6二酯。

49 性味

辛;性凉。

410 归经

肺;膀胱经。

411 功能主治

解表透疹;祛风胜湿,解毒。。主感冒咳嗽;麻疹不透;风湿疼痛;小便不利;水肿;荨麻疹;皮肤瘙痒;疮疡;丹毒;烫火伤。

412 满江红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大剂量可用至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热熨;炒存性,研末,调油敷。

413 附方

①治风湿病,发汗驱风: 红浮漂四十个。取二十个捣烂焙热,趁热包于风湿痛处,包后用针(先消毒)刺患处周围出气,以免内窜,同时将另二十个红浮漂捣烂,煮甜酸酒内服。 (《贵州民间方药集》)②治胸腹痞块: 红浮萍、桃仁、紫草、茅根各五钱。煨浓汁,冲白酒一两服。③治麻疹不透: 红浮萍三钱,芜萎、椿树皮各二钱。 煨水服;再用药渣擦全身。④治风瘫、麻风癞: 红浮萍、苍耳草各二两。煨水服;另取红浮萍、苍耳草各适量,煨水洗全身。⑤治九子疡: 红浮萍捣绒,调甜酒敷患处。⑥治红崩,白带: 红浮萍二钱。调甜酒吃。(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⑦治火烧伤: 红浮漂,晒干研末,以桐油调敷。(《贵州中医验方秘方》)

414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主痈疽,入膏用。

2《分类草药性》:治红白风丹,皮肤瘙痒,风瘫。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以布包熬水外熨,能发出已收没的麻疹。

4《四川中药志》:发汗利水,祛风胜湿,治暴热身痒,利小便,止消渴,治风湿顽癣。

415 摘录

台中澄观中医 卢彦芝医师 荨麻疹热痒难耐!中医师:按按耳朵排毒治过敏 荨麻疹,发作时可以看到皮肤上出现膨起的疹块,而后疹块逐渐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热痒感,若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则可见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出现唇肿、目肿或手掌肿,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说来,荨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六周内持续反复发作者为急性荨麻疹,多因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反复发作超过六周者属慢性荨麻疹。在台湾的盛行率约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发率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记载的「风疹」、「瘾疹」、 「赤疹」、「白疹」、「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相关叙述接近现代医学所称的荨麻疹。 中医认为,造成荨麻疹的原因多是体质免疫力差又面临感染、饮食不当或者情绪变动过大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台中澄观中医 卢彦芝医师 荨麻疹热痒难耐!中医师:按按耳朵排毒治过敏 荨麻疹,发作时可以看到皮肤上出现膨起的疹块,而后疹块逐渐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热痒感,若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则可见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出现唇肿、目肿或手掌肿,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造成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说来,荨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种。六周内持续反复发作者为急性荨麻疹,多因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反复发作超过六周者属慢性荨麻疹。在台湾的盛行率约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发率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记载的「风疹」、「瘾疹」、 「赤疹」、「白疹」、「风疹块」、「鬼饭疙瘩」等相关叙述接近现代医学所称的荨麻疹。 中医认为,造成荨麻疹的原因多是体质免疫力差又面临感染、饮食不当或者情绪变动过大或其他因子引起过敏性的反应。 临床常见证型 包括以下几种: 1风热相搏证: 风疹团成红色且相互融合成片,触之有灼热感,病人自觉搔痒难忍且 遇热加剧,伴有轻微发热、恶风,心烦口渴。此类型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 2风寒外束证: 风疹团色淡红甚至偏白,若被风吹或接触冷水,常会加重痒的症状;伴有恶风畏寒。此类型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 3卫外不固证: 皮疹型态以丘疹为主,风疹团反而少见,多出现在出汗后受风发生,常搔痒不止。此类型治疗以补气加强固表为主。 4气血两虚证: 风疹团的颜色淡红或者不明显,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不愈,有时甚 至在劳累后发作。此类型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 5冲任失调证: 女性多见。风疹团主要分布在下腹、腰骶与大腿等区域,颜色淡红,经前加重,经后逐渐消失。此类型治疗以调摄冲任为主。 6血瘀经络证: 风团色泽暗红或紫红,多位于受压迫的部位如腰带、表带、女性内衣 肩带等。此类型治疗以理气活血、宣通经络为主。 荨麻疹常用耳穴: 肺、风溪、肾上腺、心、神门、内分泌、肝 如反复发作者,以肺和风溪为主穴,其余为配穴 ,在穴位上贴王不留行子,按压治疗。每次选用一侧耳穴,二侧交替轮用。 1、风溪(荨麻疹点) 定位:在耳轮结节突起处 ,指腕两穴内缘。又称过敏区。 主治:治疗过敏性皮肤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定位:耳甲腔的中央周围。 功用: 皮肤病、调节呼吸系统,排除体内毒物。 臻观中医于民国98年成立,主治项目包含内科、妇儿科、皮肤科、酸痛针伤科、过敏体质调理等,目前有台北、永和、台中三院区。 臻观/澄观中医诊所粉丝专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