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阳谋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阳谋吗?,第1张

要说到历史上著名的“阳谋”,我首推汉武帝时期提出的“推恩令”。

历史上有很多数不胜数的“阴谋”,甚至可以说中国历史的发展就是一部阴谋史的发展。但也从不缺乏正大光明的阴谋,就是当着你的面耍你,你还没办法,把阴谋诡计实施是在阳光下,俗称阳谋。

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中,著名的阳谋有很多,比如抗战时期,当面锣对面鼓的提出全国抗战的策略就是跟日本帝国主义慢慢耗,中国地广人多,纵深长,就欺负小日本资源有限,兵力不足,总有一天耗死你,而日本人也没办法,虽然知道这是个天大的阴谋,却一点办法没有。

另外一个最著名的阳谋就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

汉朝至无赖皇帝刘邦建国登基后,就逐渐的分封了很多的诸侯国,没办法,刘邦的儿子多。经过几代的发展,诸侯国越来越多,而且军事、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强大了,整个汉朝的郡县和人口居然有一多半在诸侯国的手上了,这对一个中央集权政权来说非常的不利。比如汉景帝时期的齐王刘濞,坐拥山东地区,不但军事强大,而且经济非常富裕,甚至可以私铸钱币,而中央政府拿他没有办法。

诸侯国的日益强大对中央政权的威胁越来越大,到汉景帝时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外有匈奴侵边,内有诸侯闹事,再这么发展下去,皇帝有可能要换人。汉景帝决定削藩。

这些诸侯国本就心生不满,自己有钱有实力,皇帝要削他们的藩,不如直接反了吧,于是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国之乱,搞得汉景帝差点就给推下了台,连自己的老师晁错都可以杀了,最后在周亚夫等一帮老将的努力平乱下才平息了七国之乱。可以想象诸侯国的威胁有多大。

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刘彻登基了,这是个雄才大略的主,大家可能只对他抗击匈奴的功绩了解得更多些。我认为汉武帝最大的功劳是逐步废除诸侯国制,而改立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个制度后来一直被历代王朝使用。

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阳谋——推恩令。

汉武帝刘彻登基后,面临着汉景帝一样的局面,诸侯国众多,而且各个都逐步发展很快,中央在对抗北方匈奴捉襟见肘,而各个诸侯国却在后方利用安稳局势埋头发展,这样下去,没几年估计又得来一次七国之乱了。

汉武帝的重臣主父偃给刘彻出了个主意——推恩令。

大概意思就是,原来诸侯国的分封和继承是诸侯国王死活,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及整个诸侯国,其他的儿子无论嫡子,庶子都是新任诸侯王的臣民,诸侯国的势力没有收到丝毫的影响,无非是换了个人而已,而这种继承又是铁饭碗,刘邦时期就定下的。

实行推恩令后,就要求各个诸侯国可以把自己的领地分封给诸侯王的各个儿子,不分嫡庶,让每个刘姓子孙都能享受到皇室给他们的恩赐,让每个儿子都有自己的一块实际的封地。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阳谋。各个诸侯王都很清楚,摆明了是朝廷要分化,瓦解相对强大的诸侯国,但又不得不去执行,因为推恩令不但是朝廷的圣旨,更是因为推恩令让诸侯王的各个儿子心里有了希望,可以不分嫡庶的分得一块封地,大家都可以过一把当王的瘾,哪怕一块封地就一两个郡县的地盘。

诸侯王要是不乐意,甚至起兵造反,不说前面七国之乱的例子摆在那里,就拿诸侯王的儿子们都不同意,朝廷有封地给咱们,我们凭什么提着脑袋去给嫡长子打江山,用不着朝廷来解决,诸侯王的儿子们都能把他闹死。谁让那些诸侯王没事儿就搞娱乐,生了那么多儿子呢。

于是困扰大汉王朝几十年的尾大不掉的诸侯国问题,就被完美的解决了。而从诡计学来说,能把一个敌我的矛盾转化成敌人内部的矛盾,并最终瓦解对方,简直可以说是中国权谋艺术的顶峰。

若论中国古代最老资格,且屡试不爽的一桩“阳谋”,当属“围魏救赵”。

这桩“阳谋”的操作过程,也早已是战争史上的经典:公元前354年,战国霸主魏国派悍将庞涓攻赵,接着赵国求救的齐国,并未直接蹚浑水,反而采用军事家孙膑的谋划,重兵直扑魏国国都大梁,引得仓皇回兵的庞涓,掉进齐军陷阱了挨了一顿揍。十三年后魏国攻韩,孙膑故伎重演,再次猛攻魏国国都大梁,然后且战且退,终于将庞涓的魏军主力,诱入马陵道射杀——同一个坑,叫对手连跳进两次,直到爬不上来。

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经此一战彻底衰落,整个战国时代的强弱格局乃至历史走向。

而这整个操作的最厉害之处,就是其“攻其必救”的威力:如果说第一次“围魏救赵”,魏国吃的还是不熟悉的亏,那么第二次时,这招也成了双方心知肚明的阳谋。可就算熟知对方的打算,哪怕深知对方有埋伏,这坑也要跳——作为魏国军队,大梁丢不起,作为魏国主将,丢大梁的责任庞涓更担不起,于是只能把战略主动权拱手相让,被人牵起鼻子走。

这化被动为主动的智慧,正如上世纪一位伟人的击节叫好:“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当然,想把这桩“阳谋”,用到“千古高手”的效果,一是要“攻”得准,找准对手“必救”的软肋,叫对手在强大压力下乖乖往坑里跳。二是要“攻”得动,“攻”还不够,更要以强大的战斗力,结结实实打疼对手。典型的例子,就如太平天国战争时期的安庆之战。在安庆被围的困境里,太平军坚决围魏救赵,猛攻清军重镇武昌,却无奈攻坚不力,反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蒙受安庆陷落的苦果——“攻”不动,再好的阳谋,也没救。

二:困蕃之策

中晚唐最杰出的“阳谋”高手,当属一位因为电视剧而走红的牛人:李泌。

而他一桩不太知名,却给中晚唐“改命”的“阳谋”,正是“困蕃之策”。

“安史之乱”后,大唐一度半死不活,内部的藩镇割据,隔几年就闹得翻江倒海。偏偏西北的强敌吐蕃,趁机强势崛起,连大唐帝都长安,都一度陷落在其手中。若不摁住这个强敌,内外交困的唐王朝,很可能提前上演明末亡国的命运。关键时刻,李泌的“阳谋”应运而生:不好打,就“困”他——困蕃之策。

单看“困蕃之策”的内容,似乎每一条都平淡无奇,一是转攻为守,通过在边境设立堡垒,阻遏吐蕃骑兵攻势。二是外交战,结好回纥南诏大食三强,建立共同防御吐蕃的同盟。三是经济战,通过党项部落为媒介,以丝绸向吐蕃换取耕牛,囤积农业生产资料。

此时的唐德宗,对这“阳谋”的执行,也是百分百坚定。比如“结好回纥”这条,唐德宗早年做皇子时,曾在出使回纥时遭到羞辱,心腹部下也遭回纥士兵殴打身亡。但国家大局面前,他最终还是放下了私怨,经过艰苦的谈判,与回纥达成五项协议,换来回纥“子请以兵除(吐蕃)之”的承诺。一个针对吐蕃的大坑,终于挖好。

这个大坑,对于如日中天的吐蕃,真成了无解难题:吐蕃攻坚非所长,而且跟回纥大食南诏都结了仇,外加大唐国力虽削弱,手里的丝绸茶叶是硬通货,“站队”问题没悬念。而且明知“丝绸换耕牛”有猫腻,可唐王朝的丝绸,更是财政吃紧的吐蕃急需,咬着牙继续换。于是自贞元四年(788)“困蕃之策”实施后,杀气腾腾的吐蕃,不出意外踩坑里。

到了十多年后的唐宪宗年间,“困蕃之策”的威力,已经尽显无余,吐蕃“西迫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曾经被动挨打的唐王朝,才凭着这良好外部环境,放心大胆调重兵削除藩镇,实现了安史之乱后的“元和中兴”盛世,并终于在唐宣宗年间收复了吐蕃侵占的河西失地——“阳谋”固然好,但坚决的执行力,才是决胜的关键。

第一个推恩令

  我们知道清朝的康熙皇帝,为了掌握绝对权利和以防后患,就算知道会伤筋动骨也毅然决然地进行了削藩。康熙还好,可以放手开干,因为那些只是异姓王,而在汉朝这样就行不通了,因为那时候的王大部分都是刘家子孙,是一脉相承的自己家兄弟,骨头连着筋真打起来就不好看了。

  但是也不能看着他们的力量威肋到皇权而坐视不理,七王之乱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那怎么办呢到了汉武帝时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推行“推恩令”。

imagepng

  就是将原来诸侯王地盘由长子继承制改成所有儿子共同继承,也就是总量不变但份数变多了,平均下来每个儿子所得力量有限,说不定还会为此产生内斗,从而得到削弱诸王的目的,避免了起兵作乱的可能。

  这是一个典型的阳谋,诸侯王们都能看得出来,但是这道命令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的惠及面更广,博得了除了王长子以外所有王子的支持,既然得到众多人的支持,你也就不得不实行了。

imagepng

  第二个二桃杀三士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人是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的三位大将,他们个个武艺非凡,战功赫赫,后来三人更是磕头结拜,成为了异姓兄弟,如此一来势力就变得极大,齐景公觉得此大患不除必会生祸,所以终日不安。这时大巨晏子就为齐景公策划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

  一日齐景公设了一个宴,只召来他们三人,席间赐予他三人两颗大桃子,并让三位将军依据各自的功劳大小自行分配。

  公孙接性子急,第一个跳了出来讲述自己的功绩:“我曾经搏虎而毫发无损,这等勇猛无人能及”说完他就拿了一个。

imagepng

  田开疆也是当仁不让地说道:“我两度率兵作战大胜敌军,也当得勇士。”他也抢了一颗桃子。

  古冶子还没来得及开口,桃子就被一抢而空,于是气愤道:“我曾保护主公渡河跟一只鳖怪生死相搏,要论勇猛与战功我都是第一,但你们两人却抢了桃子真是无耻!”说完他竟然拔出宝剑自刎而死。

  望着兄弟古冶子死在跟前,另外两人都觉得惭愧,本事亲密无间的好兄弟,居然为了自己的一时贪婪,害死了古冶子,羞愧难当的兄弟二人也无颜面苟活纷纷自刎而死。

  如果说古冶子不知这是阳谋,那么他死后剩下二人也必定看了出来,但兄弟三人情深义重,明知这是齐景公的阳谋,最后也不得不跳。

imagepng

  第三个是围魏救赵

  这个故事相比许多朋友都知道,说他是著名的阳谋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都知道,魏国的庞涓当时已经把赵国的国都邯郸城围困,只要给他些许时日,拿下赵国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下。而赵王并没有坐以待毙,在这生死的关头,赵王派出使者请求齐国出兵相救。

imagepng

  齐国便任大将田忌去解救赵国,按照原来的计划,田忌想和赵国来个里应外合,以此达到击溃魏军的目的,但田忌的军师孙膑却提出假装攻打魏国的国度大梁的计策,田忌不解,孙膑说道:“将军如果出征最害怕什么事情”,田忌答道:“害怕粮草不济以及后路被切断”。孙膑说道:“正是如此,此时我们只要假装攻打魏国的国度,让魏军孤悬在外,粮草和后路皆断,便可以轻松地解救赵国。”

  庞涓得此消息后大惊失色,当得知齐国军师是他的师弟孙膑的时候大笑了一声,因为他很明白这是孙膑的阳谋,即便如此他也必须撤兵,因为他赌不起。

  你们说这些阳谋是不是比之阴谋还令人生畏呢明知是个陷阱,却又必须跳,千年来又更是无一人能解。

我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英雄辈出,这之间除了战争,还有权谋。

按照谋略的用法,又可以分为阴谋和阳谋,如西汉开国的陈平和张良,就是阴谋和阳谋的典范。

阴谋是暗地里使用的计谋,一般情况下,对方往往不知道,所以很容易得逞。

阳谋是正大光明使用的计谋,虽然能看到,但由于各种因素,即便对方看出来了,还是没办法应对,常使得对方无可奈何。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这几个阳谋,看看这些阳谋是怎样完成它的使命的

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这三人战功彪炳,但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除掉他们。

齐景公担心这三人并非能轻易除掉的人,晏子便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

公孙接与田开疆都先报出他们自己的功绩,分别各拿了一个桃子。这时,古冶子认为自己功劳更大,气得拔剑指责这两人。

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之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

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

就这样,晏子只用两颗桃子,就兵不血刃地去掉三个威胁。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王于是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

田忌打算直接前往邯郸战场,而孙膑则建议率军直逼魏国国都大梁,逼魏军回师自救,邯郸之围自解。

齐军则在魏军的必经之路桂陵地区设伏,以逸待劳,最终大败魏军。

庞涓即使看出了孙膑的目的,但却不得不回救国都,因为他不敢赌,大梁一旦丢了,他们打再大的胜仗也于事无补。

古代小人为了权力、金钱,不顾仁义道德,使用了许多的阴谋,他们为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人是我们所厌恶的。说起阳谋估计很多小伙伴们都没听说过,阳谋是指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采用正大光明的手段,来取得更高的希望,那么我们今天便一起来聊一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阳谋都有哪些。

一、推恩令。这个计谋是汉武帝刘彻想出来的。刘邦建立汉朝后,他采用了分封的制度,对于那些有功之臣,给他们封王,像韩王、齐王等等,但是这种方法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诸侯王的儿子为了权力,经常发生叛乱,推翻父亲的统治自己称王。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汉武帝实行了“推恩令”,即将一个诸侯国拆分成许多小的国家,国君去世后,每个儿子都可以继承一块封地,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权力争端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导致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小,各位诸侯也都明白,但是这种做法确实能够让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于是便接受了。

二、二桃杀三士。这个计谋的发明者是晏子。齐景公时期晏子任宰相,当时有三个功劳很大的武将,他们手握重兵,齐景公很是忌惮,于是便有了除去三人的想法,晏子献计,用两个桃子便能杀了他们三个人。召他们入宫,说赏给他们桃子,但是桃子只有两个,功劳最大的两个人才能吃,第一个认为自己功劳最大,便抢过一个桃子吃了,第二个也是如此,等到第三个人的时候,桃子已经没有了,他想着自己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最后却没吃到桃子,便一气之下自杀了,另外两人看到同伴因自己而死,愧疚之下,同样也自杀了。晏子只用了两个桃子便为齐景公扫除了这三个祸患,不得不说手段是真高啊。

三、围魏救赵。这个计谋是孙膑想出来的。魏国经过变法后,逐渐强大了起来,为了进一步强大,魏国国君便决定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国弱,不能抵挡,很快就被魏国打到了都城。齐国看不惯魏国日益强大,担心自己霸主的地位动摇,于是决定帮助赵国,但是直接出兵和魏国作战肯定会惹恼魏国,于是孙膑向赵王献计,不去帮助赵国防守,而是派兵去攻打兵力空虚的魏国,魏国国君看到齐国大军压境,非常害怕,于是立刻给大将庞涓下令撤回,齐国没废一兵一卒便解决了赵国之危。

1、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讨伐赵国,庞涓一路攻打到了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王就请齐国救命,齐国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田忌本想里应外合攻击魏军,但孙膑让田忌攻打魏国大梁。

魏国精锐全部都在赵国,内部空虚,大梁抵挡不住齐军,庞涓接到齐国进攻的消息,也是选择撤兵,他不能不撤,他也赌不起。

2、远交近攻。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夺宣太后、魏冉等人权力,拜范雎为相。范雎主张“远交近攻”的策略,先进攻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暂时交好较远的楚燕齐。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

此时,对于六国来说,联合起来一起对抗秦国其实才是符合长期利益的。但这种选择需要大无畏精神,在“远交近攻”的政策下,楚燕齐本身不会受到秦国很大的威胁,甚至秦国还能削弱威胁到它们的三晋,让它们能从中获取利益。

所以楚燕齐明知道继续放任秦国坐大,最后秦国会将六国各个击破,六国可能都会面临灭顶之灾,但在大势之下,当时对它们国家内部来说,最佳选择却是交好秦国。

3、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名猛将。分别为;公孙接,古治子,以及田开疆。这三人仗着自己立下大功,十分骄横,越来越不把齐景公放在眼里,齐景公怕有一天他们会造反。担任齐相的晏子给齐景公出了个主意。

晏子当着三个人的面给了两个桃子,并且让他们凭功劳拿桃子。公孙接性子急,第一个跳了出来讲述自己的功绩:“我曾经搏虎而毫发无损,这等勇猛无人能及”说完他就拿了一个。田开疆也是当仁不让地说道:“我两度率兵作战大胜敌军,也当得勇士。”他也抢了一颗桃子。

剩下古冶子一人没拿到,顿时大怒,他说我的功劳才是最大的,你们竟然不让我!另外两人一听十分羞愧,拔剑自刎了。古冶子见状大惊,懊悔不已,觉得对不起他们,也跟着拔剑自刎。就这样,晏子不费吹灰之力,帮齐景公解决了三个隐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二桃杀三士”。

相关定义:

阳谋:就是根据现有条件,在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光明正大的通过改变自己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达到总体更好的结果或实现更高的希望。

谋——策略,计谋的意思,就是说,有计划的达到一定的目的。

先说说阴谋的意思是暗中做坏事!那么阴谋和阳谋,就都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了。它们的区别在于,阴谋有迹可寻,是有破绽的,而阳谋是随势而动,随势而发,无迹可寻,比起阴谋来高明多了,也更加难以实施。阴谋,一般是贬义;而阳谋,则可以为褒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