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两被称为三秦的由来是 [从两个“三秦”看秦文化成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陕两被称为三秦的由来是 [从两个“三秦”看秦文化成色],第1张

  “三秦”一词,今人多以陕西关中为说,起始于项羽破秦入关,将关中切割三分,封立三位秦之降将为王而得的名讳。即立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领咸阳以西地i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临潼),领成阳以东至黄河地;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领上郡即今陕北延安、榆林地。三王各守一土,鼎足三分关中。清晰地勾画出“三秦”所指之地缘:即以成阳为中心,西不出陈仓(今宝鸡),南不达汉中,北仅抵于延安,东限于黄河之西。在此之外,均不属其辖。因为陈仓以西为陇西地,西戎占:陕南汉中及巴、蜀分与汉王,刘邦占;延安以北为北地,狄戒占,黄河之东分与西魏王,王豹占。这就是“三秦”所指版图和关中所称“三秦”之历史因由。

 关中“三秦”虽由此而名,却在历史长河中仅仅昙花一现,前后不足一年。汉元正月(前206年),项羽挥兵西入成阳,秦都即破,以为得了天下,自立西楚霸王,又大封分地而王之。项羽入城,烧杀掠抢,无不残破。屠烧成阳秦宫,“火三月不灭,收其宝货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语)。项羽屠城之后扭屁股又东归彭城,关中遂由雍、塞、翟三王扼守以围阻刘邦。孰料同年八月,刘邦由古道回军关中,先于陈仓击败章邯,雍王属地皆归于汉。次年正月,又挥马东进,遂平降塞、翟二王,至此,关中“三秦”即废。

 除此“三秦”,还有一“三秦”,那就是晋时十六国之前秦、后秦、西秦,史称亦曰“三秦”。两个“三秦”,虽然同举“秦”旗号麾天下,却在政治和文化内涵上判然两别。前为封地,仅指秦地关中,且一现即逝。后为立国,则指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三个北方割据政权,而且从前秦建国的公元351年至西秦被夏所灭的431年,此“三秦”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整整演绎了80年之久。

 最有兴味的是,晋时十六国之“三秦”,分由甘肃氏、羌、鲜卑三族上层酋豪所建,发家也由河陇为起始。随着率兵四方讨定,势力范围不断向外扩张,向西攻灭了前凉、代国,向东大败晋师,平灭燕国,夺取了益州,不仅控扼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还与东晋对峙相向,尤其前秦,一度平灭西域龟兹,又同车师、都善、高昌等国建立宗藩关系。西域来朝者十有余国,军事实力十分强大,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加上“三秦”具都倡导佛教,大兴儒学,推行文化立国之制,不仅为甘肃赢得“富庶莫过于陇右”之誉,也使关陇政治、军事、经济实力空前鼎盛。最值得一提的是,都于长安的前秦、后秦两个政权,尽管控制着古丝绸之路一线重镇,军事力量威慑整个西域各国,但其政治中心仍在长安,每年来朝供奉者络绎如云,仅西域遣使称臣者多达三十余国,他们不仅带来了价值连城的珠光宝藏,金银马匹,还送来异彩纷呈、各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舞蹈与“奇技异戏”。各种民族文化的重重叠叠,从四面八方向长安汇集,对秦文化的建设可谓举足轻重。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人们每每提及秦文化时,大谈关中“三秦”,却又不知其关中“三秦”真正的文化内涵,以致在空泛的喧嚣中反倒否定了秦文化的历史生成根脉。项羽封王所立雍、塞、翟“三秦”分土,在不足一年的时间迅即灰飞烟灭,而且又在正值楚汉狂热互战乱世的背景下,试问,它给秦文化的形成到底能增添多少成色又给秦文化的建设到底能输入多少血氧秦文化毕竟是在统一的华夏文化主导下所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就如同楚文化、蜀文化、郑卫文化、吴越文化一样,只有同其他区域文化相对应而存在,相比较而发展,相渗透而丰富,相流通而完善,才能充分显现其斑斓的光彩和独有的特色。这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形成发展不可违背的必然规律。

 秦文化不是项羽封王分土的关中“三秦”文化,也不是戏曲界经常挂在嘴边的陕西文化,当然更不是因为五朝国都均立长安便随意被误解误读的关中文化。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首先,应当承认秦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它既有历史积淀的纵深面,又有多元融汇的横亘面,但无论从其纵深、横亘任何角度讲,远非三秦文化、陕西文化或关中文化所能盖涵。

 秦文化的要筋在“秦”,秦的起因是东夷部族的赢氏族。因其后裔蜚廉、恶来父子二人,追随以武庚为首的商朝遗民助纣为虐反周叛乱,被周公一马平息之后将其放逐到遥远且又荒僻的“西出入陲”边地,沦为牧马的奴隶。这便才有了公元前897至888年的赢氏族种首领非子息马得功封地秦邑之事。此前赢氏族种所居地便在犬丘,即《史记・秦本纪》所言“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之说。犬丘,位于西陲,紧毗戎、狄。古籍中的解释是:“犬丘,又名西犬丘,西陲。汉置西县。”《甘肃通志》的记述是:“西县故城在(秦)州西南120里。”所言正是甘肃礼县大堡子山一带。从秦赢非子封邑为附庸,到秦穆公立国兴兵为诸侯的二百多年间,甘肃秦州西县的犬丘之地,无疑成了秦的发家地和大本营。这一点,已被考古界在该地挖掘出秦穆公时期的葬墓群及其大量秦国出土文物得到证实。正因为秦人在此长期以息马为业,犬丘又偏居西陲戎、狄一野,其生活、性格、好恶染上“戎狄”习性,自在情理之中,即使在秦人真正发迹并成为“开国十二,遂霸西戒”诸侯国之一的战国之初,东部其他各诸侯大国,仍将秦“以戎、狄视之”,对此,秦国君主也常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史记・秦本纪第五》语)而深感羞辱。这种“戎狄”习性,其实质正是秦文化的总体本色,诸侯视秦为戎、狄者,也是因为战国初期的秦文化依然带有浓厚的游牧特色所致。

 所谓戎、狄,是指西周时期甘肃古代少数民族为说,其中戒族主要活动于陇右,集结于今之陇西、天水和平凉、庆阳诸地,故又有�(今天水)冀(今天水县新阳镇)戎和义渠(今平凉、庆阳)戎之分。戎族原本有自己的社会文化,《左传》载有允姓戎族首领一段话道:“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戎以农牧兼营,却以“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的“不治所以治”经国之道,形成独立的文化品格,这种戎文化,既为秦襄公所效法,又随秦国对戎族的征服兼并,最终融汇于秦文化之中。

 狄系商周鬼方民族后裔,因居北方,多称北狄。分白狄、赤狄、长狄三支。白狄原居陕西东北,后徙山西、河北之间,占地立国,国号中山,兵强将广,骁勇善战,与燕、韩、赵、魏“五国相王”。白狄也和秦国发生过军事拼争,桓公三年(公元前601年),曾与晋国联合对秦发起战争,使秦吃了败仗,一员秦将被俘;赤狄布居山西,并与晋国通婚,秦腔有出名戏叫《蜜蜂计》,演的正是晋献公宠妃狄女骊姬,欲害姜后之子重耳,重耳奔逃齐国搬兵报仇,又与狄女季隗结婚的真实故事。后来赤狄被晋国所灭,土地也被晋国兼并;长狄分布在山西迤东和山东边境,后为齐国所败。狄族虽然保持着游牧文化特征,但其文字、器皿、墓葬均与华夏族相同,说明通过战争、杂居、通婚、迁徙,也被华夏文化逐渐同化。

 两汉时期,甘肃境内又有三个活跃的少数民族揭竿崛起,一个是氐族,一个是羌族,一个便是鲜卑族。 氐、羌本系一源,春秋战国多以氐羌并称。《诗经・商颂》便有“昔有成汤,自彼氐羌”,《竹书纪年》也有“成汤十九年,大早,氐羌来宾”等记载。汉代,氐羌分化,各自成为独立族种。西汉初,氐族聚居于武都、陇西、广汉、蜀地,甚至与他族杂居。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讲汉语,采用汉族姓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纳嫂制。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经济文化深受汉族影响,西晋时期,除武都、阴平(今甘肃文县、迭部)二郡有大量氐族部落外,在陇右略阳(今天水以北、秦安至清水一带)和天水二郡,又形成两个氐族聚居中心,即后世所称“清水氐”、“略阳氐”和“临渭氐”。十六国时的前秦政权,正是天水“略阳氐族”部落酋豪苻洪及其子苻健所建。

 羌原出于今之河南南部、湖南洞庭、江西鄱阳诸地三苗(即苗民),后迁于三危,便成羌族。这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后汉书》说它“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族人更是“性坚刚烈勇猛”,“堪耐寒苦,同之禽兽”。汉景帝时,湟水羌族酋豪留何,率部迁入陇西郡之狄道(今临洮)、羌道(今宕昌)一带: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甘肃羌族与北部匈奴联合与中原为敌,汉武帝“将兵十万人击平之”,为“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武帝辟设河西四郡以拒,并设护羌校尉,统领羌族故地,羌人“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激起羌人多次反叛。经历多次xxxx,于是,“羌乃去湟中(今西宁市西部),依西海、盐池左右”。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马援设金城属地以安置羌人。王莽末年,羌人乘乱入居金城郡(今兰州、临夏),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又将岷县等地羌族迁于陇西、天水、扶风三郡,开始与汉人杂居。公元384年,世居安南赤亭(今甘肃陇西县西)的羌豪姚苌杀死前秦君主苻坚自称大单于、万年秦王,两年后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改元建初,史称后秦。此外,淝水之战后,陇西鲜卑部首领乞伏国仁,率10万鲜卑族脱离前秦,于公元385年,自立为大单于,领有秦、河二州牧,都苑川(今榆中县),史称西秦。乞伏国仁死后,其弟乞伏乾归继位,称河南王、秦王,又迁都金城(今兰州西)、成纪(今秦安)、袍罕(今临夏),逐渐占有今甘肃西南部。公元431年为夏所灭。

 “合而并之,因而续之”,通过氐、羌、鲜卑内迁促成与秦陇汉民杂居而合为一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羌、氐、鲜卑融入汉文化或者说秦文化而逐渐走向文明的历程,这正是都于长安的前秦和后秦以及都于苑川的西秦这三个陇右少数民族政权在秦文化史上的巨大贡献。不只仅此,文化艺术方面的辉煌成果,更对秦文化建设起了关键性作用。苻坚平灭前凉,前凉乐舞自然变成前秦宫廷演奏唱响的主旋律。如所谓“华夏正声”的清乐,正是“苻永固(即苻坚)平张氏始於凉州得之”(《魏书・乐志》);《通志》卷一百四十一谈及《西凉伎》时亦言,“此声始兴,盖苻坚之末。”尤其《十六国春秋》还明确记载鲜卑慕容恒曾率领其族男女四十余万口,乘舆服御礼乐器等物远陟长安向前秦奉献:弘始九年冬十月,河州(今甘肃临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刺史慕容超向苻秦长安首都献大乐伎一百二十人。《隋书・音乐志》还说:“慕容垂破慕容於长子尽获苻氏(苻坚)旧乐。”又云:“太元间破苻永固,又获乐工杨蜀等,闲练旧乐,於是金石始备”。这些乐舞、乐器、乐工、乐伎源源进入长安宫廷,并被后世隋七部乐、九部乐和唐十部乐所传承发展,也为秦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元385年,吕光(略阳氐人)平西,遂带骆驼二万余头,大批珍宝、骏马和“奇技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以及龟兹宫廷乐队启程东归。这个龟兹宫廷乐队,便是后世所称的《龟兹乐》。《隋书・音乐志》云:“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后多变异。”《魏书・音乐志》卷一百九亦言:“世祖平河西,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后通西域,又以悦般国鼓舞设于乐署。”吕光建立了后凉,《龟兹乐》得以风行于河西。待吕氏覆灭,《龟兹乐》又分散传入内地,对周、隋乃至唐代的音乐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开皇中,《龟兹乐》风靡国中,“举时争相慕尚”。至唐,西凉乐和龟兹乐更被视作热门。史书记载说:“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魏太武帝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还有《天竺乐》,《隋书・音乐志》言:“《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可知《天竺乐》也是五凉时期,通过河西,传入长安的。集聚于北周的西北和西域各民族乐舞艺术,逐渐形成了宫廷宴饮时演奏的乐部。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后,又获得高丽和百济两国的乐舞艺术,加上早已传来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蕃)乐舞,全都汇集于北周首都长安,也全都融入秦文化的行列,更为后来著名的隋七部乐、九部乐、唐十部乐,打下了坚实基础。

 前秦、后秦、西秦,虽系陇右天水“略阳氐族”苻氏贵豪、陇西姚氏羌豪和陇西鲜卑乞伏部三个河陇少数民族所建,同时又在“五胡乱华”的相互剿杀中灰飞烟灭,但是,通过战争掳掠、属国朝贡和族种迁徙的河陇各少数民族文化,却源源流入长安宫廷,并与先秦甘肃戎狄文化融汇合流,构筑起一座永恒不朽的“秦文化”高耸大厦。从这座大厦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秦西陲河陇戎狄文化的根脉,听到西汉时期西凉之声的余响,寻觅到西晋陇右氐、羌、鲜卑和从五凉窃获的文化贡品,听得见凉州一脉传存的清乐和胡夷杂奏的西凉乐舞,还有经河西中国化之后再横穿甘肃全境传入隋唐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以及河西月氏人所创的羯鼓和西凉节度使屡屡晋献的西凉大曲等等,即使是宋元之后形成的秦腔,也被严长明敏锐地捕捉到其根脉仍是“陇右秦声”、叶德辉赞叹“独秦声以甘凉之雄,犹似劲敌”(《秦云撷英小谱》)。而唯独陕西文化、关中文化、借项羽封地为名的三秦文化在秦文化这座大厦中尽然踪迹渺无,这的确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所以说,绵延三千年的秦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不可以视为三秦文化,尽管秦文化汇集于五朝国都成为长安宫廷文化,却不可以视其为陕西文化或关中文化。应该说,这是一般的常理。

秦国并非始于春秋,而是始建于西周晚期周孝王时期。

秦国属于嬴姓赵氏家族。嬴姓始祖是舜的贤臣柏翳(伯益,也称大费)。洪荒时代,伯益协助大禹治水,功劳甚伟,舜赐其嬴姓,封于曲阜,并将本部族美女许之为妻,结为部落同盟。伯益由此始创“嬴”姓。

伯益的嫡系后裔造父于西周中期穆王时期因军功得封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境内)创赵氏。造父的同族侄孙(商臣恶来后裔)非子因家族依附造父而随其为赵氏,并因此渐脱奴籍,后得以为朝廷饲养马匹而得封陇西秦亭,始建附庸秦国。

在西周时期,秦国只是地处边陲的一个偏僻穷仄附庸国(周制,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五爵之内分土者为诸侯。附庸无爵,地不足五十里,不合天子,附属于诸侯),国力十分穷困。历经非子(秦嬴)、秦侯、公伯、秦仲四代,与戎人杂居,备受侵扰。秦仲本人死于与戎族的冲突中。

第五代国君庄公赵其,受周天子令率兄弟五人,在七千周军王师的协助下,最终击溃西戎,收复西犬丘,被封为西垂大夫。庄公子襄公时,正逢西周灭亡,在平王东迁的事件中,秦襄公赵开跟随晋文侯出兵拥护,得以于春秋初年晋升为诸侯,伯爵。攻取并接收了周天子许诺的沦落于西戎的岐丰周地。秦国自此开始壮大。

早期的秦国因地处偏僻,国势弱小,文化落后,一直不为中原诸国重视,甚至以夷狄待之。秦穆公时期开始延揽诸国人才,国力渐增。至秦孝公时期,重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七雄。惠文王攻取巴蜀,秦国土地面积显著扩大,且获得重要粮食产区。昭襄王时期,秦国对山东诸国展开进攻态势,严重削弱六国国力。至赵政时期,国力雄厚的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式大一统国家。

靳姓的来源和历史

靳姓的来源和历史:

1、靳姓源于匈奴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汉字单姓靳氏者。匈奴民族的靳氏一族,由靳准自立为汉天王。

2、靳姓是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哥氏族,是蒙古、满洲共有部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靳氏、蒙氏、哥氏、葛氏、国氏、郭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3、靳姓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锡伯、仡佬、彝等民族均有靳姓。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季连之苗裔鬻熊为周文王师。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熊绎被周成王封于荆楚。靳乃春秋楚之小国,后为楚国王族后裔靳尚采邑。

靳尚为楚国用事臣,本为芈姓,因其食邑于“靳”,其后子孙便以邑为氏,称靳氏。追根溯源,靳尚是我们在古籍中发现记录最早的靳氏,因此,我们说靳姓发源于今湖南宁乡,靳尚是靳氏始祖。

靳氏是不是贵族

靳姓的来源和历史是:

1、靳姓源于匈奴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汉字单姓靳氏者。匈奴民族的靳氏一族,有靳准自立为汉天王。

2、靳姓是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哥氏族,是蒙古、满洲共有部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靳氏、蒙氏、哥氏、葛氏、国氏、郭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3、靳姓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锡伯、仡佬、彝等民族均有靳姓。

靳姓发源地:

靳姓发源于今湖南宁乡,楚亡于秦后,靳姓子孙开始渐次北移。汉初,跟随刘邦东征西讨的靳歙被封为信武侯,惜传子靳亭后,因故被免去袭爵;另一位功臣靳强被封汾阳侯,其子汾阳共侯靳解、孙汾阳康侯靳胡、曾孙汾阳侯靳石因过免,玄孙长安公乘靳忠诏复家。

使发源于楚地之靳姓深深扎根于山西。同时,为消除各地旧贵族的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之建议,强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在这二十万之众中包括楚地之靳姓。新莽时期的赤眉军起义、绿林起义等战火使关中遭受重创,靳姓人因避难、仕宦、谋生等原因,由关中播迁于今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烽警四起,有北方之靳姓播迁江南,但多数中原之靳姓逃避表里山河,相对战乱少的山西,并在西河郡、汾阳郡与原来就已很是兴旺的靳姓相融合,昌盛为靳姓西河郡望和汾阳郡望。此外,在十六国时期,匈奴屠格族中有改汉姓靳的,一度使靳姓队伍壮大,尤其是靳准杀帝以后,更是如此。

奈好景不长,招来石勒、刘曜共讨,此支匈奴靳姓遭受灭顶,仅留靳准从弟靳康一子。所以严格地讲,我国的靳姓人士,绝大多数还是汉族的后裔。隋唐时期,昌盛于山西的靳姓有播迁于今河北、河南、山东者。两宋时期,北方靳姓有播迁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南方省份者。元代,靳祥、靳德进父子由潞州徙居今河北大名。

明初,山西靳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等地。明清以后,靳姓逐渐在内蒙、甘肃、东北等地落籍。如今,靳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河北等省为多。

靳姓出过几个皇帝

没有!

1上古时代

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

2夏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

3商

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_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

4周

41西周

西周

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_扈、周懿王姬_、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_

42东周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

421春秋

周庄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襄王姬郑、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_、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

422战国

战国

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周惠王

5秦

秦昭襄王嬴则、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楚、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

6汉

61西汉

汉高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高后吕稚、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_、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衍、更始帝刘玄

62新朝

新朝王莽

63东汉

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_、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少帝刘懿、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后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7三国

71魏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少帝曹芳

高贵乡公曹髦

魏元帝曹奂

72蜀汉

汉昭烈帝刘备

汉后主刘禅

73吴

长沙桓王孙策

吴大帝孙权

吴废帝孙亮

吴景帝孙休

吴末帝孙皓

8晋朝

81西晋

宣帝司马懿

景帝司马师

文帝司马昭

武帝司马炎

惠帝司马衷

怀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82东晋

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

穆帝司马聃

哀帝司马丕

海西公司马奕

简文帝司马昱

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821十六国

8211成汉

景帝李特

武帝李雄

哀帝李班

幽公李期

昭文帝李寿

末主李势

8212汉

光文帝刘渊

昭武帝刘聪

隐帝刘粲

刘曜

8213后赵

后赵

明帝石勒

海阳王石弘

武帝石虎

义阳王石世

新兴王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前凉

武公张轨

元公张实

成王张茂

忠成公张骏

敬烈公张重华

哀公张耀灵

威王张祚

敬悼公张玄靓

悼公张天锡

8215后凉

懿武帝吕光

隐王吕绍

灵帝吕纂

建康公吕隆

8216西凉

武昭王李_

李歆

李恂

8217南凉

武王秃发乌孤

康王秃发利鹿孤

景王秃发_檀

8218北凉

建康公段业

武宣王沮渠蒙逊

哀王沮渠牧犍

8219前燕

襄公慕容_

文明帝慕容_

景昭帝慕容_

幽帝慕容_

82110后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宝

昭武帝慕容盛

惠文帝慕容熙

82111西燕

慕容泓

威帝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北燕

惠懿帝高云

文成帝冯跋

昭成帝冯弘

82113南燕

献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82114夏

武烈帝赫连勃勃

平原王赫连昌

昌定王赫连定

82115前秦

苻洪

景明帝苻健

厉王苻生

宣昭帝苻坚

苻宏

哀平帝苻丕

高帝苻登

末主苻崇

82116后秦

武昭帝姚苌

文桓帝姚兴

末主姚泓

82117西秦

宣烈王乞伏国仁

武元王乞伏乾归

文昭王乞伏炽盘

末主乞伏慕末

82118冉魏

武悼天王冉闵

82119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郁律

惠帝拓跋贺_

炀帝拓跋纥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82120吐谷浑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南北朝

91南朝

911宋

武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文帝刘义隆

太子刘劭

孝武帝刘骏

前废帝刘子业

明帝刘_

后废帝刘昱

顺帝刘淮

912齐

高帝萧道成

武帝萧赜

郁林王萧昭业

海陵王萧昭文

明帝萧鸾

东昏侯萧宝卷

和帝萧宝融

913梁

武帝萧衍

临贺王萧正德

简文帝萧纲

豫章王萧栋

武陵王萧纪

元帝萧绎

闵帝萧渊明

敬帝萧方智

宣帝萧言

明帝萧岿

后主萧琮

914陈

武帝陈霸先

文帝陈_

废帝陈伯宗

宣帝陈顼

后主陈叔宝

92北朝

921北魏

道武帝拓跋_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幼主元钊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攸

922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923西魏

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拓跋廓

924北齐

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恒

范阳王高绍义

925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_

静帝宇文衍

10隋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隋秦王杨浩

隋越王杨侗

11唐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武后武_

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

唐中宗李显

唐殇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_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_

111南诏

南诏

112渤海国

渤海高王大祚荣

渤海武王大武艺

渤海文王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大华兴

渤海康王大嵩_

渤海定王大元瑜

渤海僖王大言义

渤海简王大明忠

渤海宣王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_

大_撰

12五代十国

121五代

1211后梁

太祖朱温

末帝朱_

1212后唐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_

闵帝李从厚

末帝李从珂

1213后晋

高祖石敬瑭

少帝石重贵

1214后汉

高祖刘知远

隐皇帝刘承佑

1215后周

太祖郭威

世宗柴荣

恭帝柴宗训

122十国

1221吴越

太祖钱_

世宗钱元_

成宗钱弘佐

忠逊王钱弘_

忠懿王钱弘_

1222闽国

太祖王审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钧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殷帝王延政

1223荆南

荆南

武信王高季兴

文献王高从诲

贞懿王高宝融

荆南侍中高保勖

荆南侍中高继冲

1224楚国

楚国

武穆王马殷

衡阳王马希声

文昭王马希范

废王马希广

恭孝王马希萼

马希崇

1225吴国

太祖杨行密

烈宗杨渥

高祖杨渭

睿帝杨溥

1226南唐

烈祖李升

元宗李_

后主李煜

1227南汉

高祖刘岩

殇帝刘玢

中宗刘晟

后主刘_

1228北汉

世祖刘_

睿宗刘钧

少主刘继恩

英武帝刘继元

1229前蜀

高祖王建

后主王衍

12210后蜀

高祖孟知祥

后主孟昶

13宋

131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宋真宗赵恒

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

宋神宗赵顼

高太后宣仁太后高氏

宋哲宗赵煦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132南宋

宋高宗赵构

宋孝宗赵_

宋光宗赵淳

宋宁宗赵扩

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_

谢太后谢道清

宋恭帝赵显

宋端宗赵_

赵_

14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述律平

辽东丹王耶律倍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世宗耶律阮

辽穆宗耶律_

辽景宗耶律贤

辽萧太后萧绰

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兴宗耶律宗真

辽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15西夏

太祖李继迁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谅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顺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纯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顼

献宗李德旺

末帝李_

16金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完颜晟

金熙宗完颜_

海陵王完颜亮

金世宗完颜雍

金章宗完颜_

卫绍王完颜永济

金宣宗完颜_

金哀宗宛颜守绪

金末帝完颜承麟

17元

元太祖铁木真

元睿宗拖雷

元太宗窝阔台

马乃真后

元定宗贵由

海迷失后

元宪宗蒙哥

元世祖忽必烈

元成宗铁穆耳

元武宗海山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英宗硕德八剌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阿速吉八

元文宗图帖睦尔

元明宗和世剌

元宁宗懿_质班

元顺帝妥_帖睦尔

18明

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朱允_,年号建文

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

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朱厚_,年号嘉靖

明穆宗朱载_,年号隆庆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南明

福王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朱由榔,年号永历

19清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c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_,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爱新觉罗_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_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_,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_,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靳算罕见姓氏吗

复姓都少见,还有一些生僻的姓氏,如:

贲ben1蹇jian3乜nie4

卜bu3解xie4谬miu4

酆feng1靳jin4缪miu4

查zha2阚kan4逄pang2

盛sheng4郇huan2朴piao2

谌chen2蒯kuai3邛qiong2

仇qiu2邝kuang4区ou1

单shan4夔kui2麴qu1

厍she4乐yue4璩qu2

钭tou3娄lou2却que4

佘she2逯lu4阙que4

妫gui1芈mi3任ren2

籍ji2宓mi4阮ruan3

殳shu1覃qin2隗wei3

_xi4忻xin1鄢yan1

殷yin1恽yun4昝zan4

迮ze2仉zhang3甄zhen1

禚zhuo2訾zi1

靳姓是八旗后人吗

不是皇族姓;满族的皇族姓爱新觉罗,到清末民初,为了避祸,关内的爱新觉罗氏大多改了汉姓,多改为金、肇、赵、罗、德、洪、依、海等汉姓,靳姓,没有实质性皇家血统,最早出自楚国王族芈姓;有一支朱姓改靳姓,其余源头均为异族改姓,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汉字单姓靳氏者,蒙古蒙哥氏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靳氏、蒙氏、哥氏、葛氏、国氏、郭氏等;北宋时期有以色列人从印度辗转来到大宋,被皇帝赐姓赵、李、张、高、靳等姓氏,分布于开封、泉州等地;今回、锡伯、仡佬、彝等民族均有靳姓,而满族改靳姓,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尼满氏、伊麻斯氏、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都不是皇族;

苏秦真正的立场是帮助秦国还是燕国?他激怒张仪又给他钱,到底想让张仪干什么?

苏秦没有立场,只要谁给他钱,给他地位,让他的舌头能说话,他就帮谁干。

苏秦先说秦,秦王不能用而耗尽家财。然后就近说周,但周室衰微,苏秦无用武之地,再说燕赵,六国封相,开始显达于诸侯。然后在燕混不下去又去齐国,为燕行反间于齐。在齐国被刺客所杀。 苏秦真正的目的是让秦国不要攻打赵国,于是就想起了张仪。苏秦怕张仪小富即安,无远大之志,故故意激怒张仪,使张仪西游秦国。张仪果然被激怒去了秦国,张仪靠口舌之利夺得秦国权柄。然后遵从和苏秦的约定,让秦王不攻打赵国。 苏秦张仪都是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纵横家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只要谁让他的舌头有发挥的余地就帮谁说话,用儒家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就是典型的反复无常的“小人”。 就像现在的很多投资者,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哪儿能赚钱就往哪儿投资,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股市好的时候进股市,房地产好的时候进房地产,期货好的时候进期货。这也是明智的生存之道。春秋战国乱世,文化思想上百家争鸣,不需要一些所谓的道德标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只要能生存下去的就是强者。 苏秦是哪个国家

苏秦,东周洛阳人,洛阳是周天子的都城,所以苏秦是周人,不属于列国。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苏秦是哪国人、

东周雒阳(今河南洛阳)人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人物生平

坎坷之路

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 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而回。 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苏秦甚感惭愧,于是闭门不出,遍观所藏之书,感叹道:“从师受教,埋头攻读,却不能换来荣华富贵,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找到《周书阴符》 ,伏案钻研。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认为凭此可以游说当世君王了。

苏秦首先将目标定在洛阳,求见周显王。但显王周围的大臣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并不信任他。

于是,苏秦西行至秦国。时秦孝公已死。就游说秦惠王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秦惠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且秦国刚处死商鞅,讨厌说客,未采纳他的建议。

苏秦离开秦国,向东,到达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赵成为国相,封为奉阳君。而奉阳君不喜欢苏秦。

得志燕国

燕文公二十八年(前334年), 苏秦到燕国,等待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 苏秦游说燕文侯,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 接着批评燕国的战略错误:担忧千里之外的秦国,却不担心百里之内的赵国; 最后建议燕文侯合纵赵国,结为一体。

燕文侯认为苏秦之议很有道理,允诺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于是资助苏秦车马金帛,前去游说赵国。

出使赵国

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奉阳君赵成已死,便游说赵肃侯, 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

苏秦详细分析了赵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指出赵对韩魏的战略相依关系, 进而说明了自己的合纵主张:韩、魏、齐、楚、燕、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并建议赵国组建六国联盟并力抗秦,如此一来,六国一体,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出兵侵犯,赵国的霸主事业也就成功了。

赵肃侯采纳了苏秦的“合纵”主张,资助他去游说各诸侯国加盟,以订立合纵盟约。

合纵六国

智激张仪

苏秦在赵国时,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生擒了魏将龙贾,攻克了魏国的雕阴,并打算挥师向东挺进。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窗张仪入秦,维护萌芽期的联盟。

苏秦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到来后,苏秦却故意不理不睬,并当众羞辱后打发他离开。张仪又羞又气,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知道后,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并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攻打赵国。

说韩

苏秦到了韩国,游说韩宣王。

苏秦先分析韩国的优势:地势坚固,军队几十万,且善于冶炼兵器; 再陈述臣服秦国的弊端:侍奉秦国,秦必然要求割让宜阳、成皋,一旦同意,秦国就会变本加厉,土地有限,秦国的欲望无限,离灭亡之日就不远了; 最后苏秦说:大王如此英明,军队又如此强悍,却甘居秦国之后,我真替大王感到羞耻!

韩宣王听完脸色大变,手按宝剑,仰天叹息道:“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也决不能侍奉秦国。既然赵王已经有了主意,我愿意举国听从您的安排。”

说魏

苏秦来到魏国,游说魏襄王。 

苏秦先分析魏国的地理情况,指出:魏国地方虽小,但田舍密集,人口众多,车马奔驰,国势与楚国不相上下;如今侍奉秦国,每年纳贡,一旦秦国征伐魏国,没人愿意出兵相救。 接着苏秦以越王勾践和武王伐纣的以少胜多为例,提醒魏王:魏国兵强马壮,不用惧怕秦国;如果割地侍秦,未及作战,国家已经先亏损了,主张侍奉秦国的都是奸佞之臣,要谨慎决策。 最后援引《周书》,劝诫道:事前不考虑成熟,后必有大患,如果大王能听从我的建议,六国同心协力,就无强秦危害之患了,所以赵王派我呈上合纵条约,等候您的差遣。

魏王说:“我从没听过如此贤明的指教,愿举国相从。”

说齐

于是苏秦向东行进,来到齐国,游说齐宣王。

苏秦先分析齐国国势,指出:“齐国四面天险,兵精粮足,自有战役以来,从未征调过泰山以南的军队,也不曾渡过清河,涉过渤海去征调这二部的士兵。 都邑临淄富有而殷实,人口众多,居民就有七万户,足够凑齐二十一万大军,没有哪个国家能比齐国强大。”

接着指出齐国的战略失误:“韩、魏之畏惧秦国,是因为和秦国接壤,双方如若交战,十日内即可分出胜负,胜,则兵力损失严重,四境无法保护;不胜,则国家将要灭亡,所以韩、魏才如此看重和秦国的交战,且很容易向秦国臣服。 但是齐国和秦国的情况就不同了,齐国险要、易守难攻,且秦国孤军远征,顾虑重重,明显不能对齐国构成威胁。[37]如此形势下,却想侍奉秦国,是大臣们的战略过失。如今齐国没有臣服秦国之名,却有国富民强之实,所以我希望大王稍微留心考虑一下,以便决定对策。”

齐宣王说:“我不聪明,且居住在偏僻靠海的东境,从未听过您高明的教诲。如今您奉赵王之命来指教我,我愿举国听从您的安排。”

说楚

苏秦说服齐国后,向西南行进,到达楚国,游说楚威王。

苏秦先分析楚国,进言说:“楚国地方五千余里,军队有百万之众,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这些都是称霸的资本;如果您也侍奉秦国,那没有哪个诸侯不臣服秦国了。” 接着分析天下形势,说:“秦国最大的忧患就是楚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秦楚不能并存。合纵成功,楚国就能称王;连衡成功,秦国就会称帝。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合纵以孤立秦国,否则秦国兵分两路,都邑鄢郢就有危险。”

最后苏秦又提醒楚王:“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是天下诸侯公敌。主张连衡之人都想割地给秦,这是敬奉仇敌,对外依仗强秦,对内挟持君主,罪恶深重。合纵成功,各诸侯会割地事楚;连横成功,楚就要割地奉秦。二者天上地下,希望您能好好考虑。”

楚王说:“秦楚接壤,秦有吞并之意,不可亲和。韩、魏经常遭受秦国威胁,不可与之深入谋划,怕有叛逆之人告密,危及国家安全。我自料以楚抗秦,又未必能胜。与群臣谋划,皆不可信,因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如今您打算统一天下,团结诸侯,保护危国,我愿举国服从。”

成功合纵

苏秦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衣锦荣归

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洛阳。车马行李、各诸侯送行的使者颇多,气派比得上帝王。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便为他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苏秦的家人也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感慨万千,说:“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敬畏;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更不必说一般人了。假使我当初在洛阳有二顷良田,现在又怎能佩带六国相印呢!”于是散发千金,赏赐给亲戚和朋友。

苏秦到燕国去时,曾向人借钱一百做路费,如今富贵,就偿还了百金。苏秦的随从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没得到报偿,就上前询问。苏秦说:“我不是忘记了你,当初你随我去燕国,在易水边你再三打算离开,那时正当我正处困境,所以最后赏赐你”。

(苏秦六国封相衣锦荣归图来源:清代道光杨柳青版画。)

联盟破裂

苏秦合纵六国后,返回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

后来,秦国派使臣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联合攻打赵国,打算破坏合纵联盟。齐、魏攻打赵国,赵王就责备苏秦。苏秦害怕,便请求出使燕国,发誓一定报复齐国。苏秦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盟约便瓦解了。

计收燕地

秦惠王将公主嫁给燕国太子,同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易王刚登基,齐宣王就趁着发丧之机,攻打燕国,侵占了十座城池。 易王要求苏秦替燕国收复被侵占的国土。

苏秦到了齐国,拜见齐王,先行祝贺之礼,接着又行哀悼之礼。齐王不解,问原因。 苏秦说:“人饿的再厉害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喙,吃的越多,死的越快。燕国和秦国是联姻之国,齐国占领燕国的城池等于是与强秦结下了仇怨,这就如同饥饿之人去吃乌喙一样。齐国即将大难临头。” 齐王闻言大惊,忙讨教解危之策。苏秦建议归还夺来的城池,这样燕王喜欢,秦王也一定高兴,就能转祸为福。

齐王认为苏秦说的很对,归还了侵占燕国的城池。

摆脱谗言

有人毁谤苏秦出卖国家、反复无常,将要作乱。苏秦怕获罪,返回燕国,燕王却不再给他官职。苏秦推断有人毁谤自己不忠信,因而求见燕王, 告诉燕王:忠信之人一切为了自己,进取之人则是为别人;自己弃家外游,就是要求得进取。接着,苏秦以曾参、伯夷、尾生为例,反对“忠信”、提倡“进取”。

苏秦说:“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会离开父母在外面过上一夜,又怎能让他到燕国,侍奉处在危困中的国君呢?像伯夷一样的廉洁,坚守正义而饿死在首阳山下,又怎能让他步行千里到齐国取回十座城池呢?像尾生那样诚信,抱柱而死,又怎能让他步行千里退去齐国军队呢?我正是以所谓的忠诚信实在国君面前获罪的呀。”

燕王反问苏秦:“你自己不忠诚信实罢了,难道还有因为忠诚信实而获罪的吗?”

苏秦举例说:妻子与人私通,打算毒死丈夫,侍妾就假装摔倒打翻了毒酒。丈夫很生气,惩罚了侍妾。侍妾打翻毒酒,保存了丈夫和妻子,却免不掉挨板子。我的罪名跟侍妾的遭遇相类似!

于是燕王恢复了苏秦的官职,愈发厚待。

齐国遇刺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 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泄露出来。

苏秦先后服务的国家顺序是什么

他先游说秦(秦惠王)赵(赵奉阳君),未被采纳。然后去燕国(燕文侯)游说,文侯资助他去游说赵肃侯(奉阳君已死),之后赵肃侯赠他车马、金壁、绸缎,让他去游说五国合纵。

合纵游说顺序:燕(起点)——赵(正式受命)——韩——魏——齐——楚 后来六国联盟内讧,赵王责怪苏秦,苏秦逃到燕国。燕王派他到齐国做间谍,在齐国被刺杀致死(死后还利用齐王给自己报了仇) 如果按照严格的“服务”来讲,顺序为:赵(受命合纵)——燕(派去齐国做间谍)——齐(做间谍至死) 苏秦为何能身挂六国相印?

最主要的是苏秦这个人非常的有才能,他是鬼谷子的弟子,他嘴巴非常厉害,一张嘴就可以说服6国。然后把除了秦国的所有的国家联合起来一起攻打秦国,这个真的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他这样一点。

因为当时的秦国已经强大起来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过这么强大。虽然大家十分的害怕,可是谁也不想做出头鸟,只想着对方先打一下,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都是因为在这样的思想下,如果变得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有人站起来了,想要联合六国一起攻打秦国,这个人就是苏秦。

苏秦可是在鬼谷子门下学了很多年,已经学会了鬼谷子很多的方法。苏秦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就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苏秦就是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的游说,居然把所有的国家都说服了,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而且所有的国家都希望他去当他们自己国家宰相。于是把自己国家的相印就给了苏秦,这正是因为看到了苏秦才能是非常的强大,所以就拼命的想拉拢他。

可是苏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联合六国把秦国打败,但是最后却发现,这个6个国家根本不可靠。秦国都把大门打开了,这6个国家都不敢上前,这次联盟还是失败了。这所有责任其实不在苏秦身上,是在这个6国实在是太无能了,难怪秦国肯定是能够取得最好的胜利的。

最后苏秦也是非常可怜。因为他彻底得罪了秦国,秦国为了消灭他以除后患,就派人把他刺杀了,就这样一代非常厉害的英雄,就这样黯然消失了。

苏秦是如何说服六国合纵的

苏秦当时是一个读书的年轻人,后世人称他是鬼谷子的学生。苏秦当时出来,拿鬼谷子的学问,游说诸侯晋见每个国家的领袖,希望取得功名富贵,实行他自己的思想。游说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风气,那个时候还没有建立考试制度,知识分子都靠游说出来做事的。譬如盂子,一天到晚见这个诸侯,见那个诸侯,也是游说。各个诸侯虽然尊重他的学问,可是却不用他。同样的,后来苏秦第一次出来游说,也是完全失败了,没有人听他的。苏泰是偏重在军国主义的思想,主张富国强兵,他举出历史上的实例,只有战争才有办法,才能够强盛,才能够安定。可是秦国并没有接受,这又是什么原因?这就是我们读书要注意的地方。当时的秦国,是秦始皇的祖父辈,天天想统一,想消灭其他大国,可是苏泰主张用兵,又为什么不听从他的意见?这同我们今天的情形一样,为什么基辛格提倡以和谈代替战争,大家都明知道是毒药而还是吃下去?为什么不肯言战?我们读历史,就要懂得这些。懂得历史就懂得现在,懂得现代也就懂得古代。历史并不一定重演,但原则是一样。

苏秦个人,第一个游说失败,弄到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穿双破囗鞋,拿只破箱子,回到家里来,嫂嫂不给他饭吃,家里的人都看不起他,那种难受,是到了万分。因此苏泰重新发愤读书。所谓悬梁刺股,把头发用绳子捆起来,挂在梁上,身旁放一把锥子,等到夜晚读书打瞌睡时,头一低,头发一扯,醒了。再不行就自己用锥子刺自己的肉,如此鞭策自己用功。据说读的是《太公兵法》,把太公兵法读通了,于是再度出来游说诸侯。这次不再跑到秦国去主张打仗,反而跑到弱小的国家,等于今日世局中,受人侵略、受人宰割的国家,由燕国、赵国开始,组织联合阵线抗秦,不主张打仗,主要目的在使秦国不敢出兵。他把天下大事、人的心理、政治的心理,战争的心理,都摸透了,果然成功了。这一下身佩六国相印,同时当起六个国家的行政院长,印都挂在身上走,随时拿来盖就行了。当时这位联合国的秘书长,还不比现在的联合国秘书长,他是有实权的,只要他说一句话就行了,国与国局势就受这样一个书生的摆布,安定了二十多年,这又是一个什么道理?为什么他后来主张合纵,大家会团结?这是矛盾的团结,利害关系的团结,不是道义的团结。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这和现代的情形又是一样。到了他个人成功以后,就看出这一班人是只讲手段的,只求如何达到目的。所以中国文化中讲正统文化的,素来对于这些人不大重视,因为他们只以个人为出发点,而孔孟思想是不以个人为出发点。苏秦成功以后,自己知道这套手法只是玩弄玩弄而已,各国君王的头脑不一定都是豆腐渣做的,不会一直听他的摆布,只不过是所拿出来的办法,正投合了时代的需要,都只是手段。他也知道这个手段不会长久,他的另外一招就很厉害了。当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存在,大家需要团结起来与它抗衡,这时是做得到。但对秦国封锁了以后,秦国的军国主义不能扩张了,结果苏秦的戏就不能唱了。没有了敌人,怎么还能够玩?于是他利用机会培养和他学问差不多的好同学张仪,他这培养方法就很高明了。他怎样培养张仪的?他和张仪的感情原来好得很,而且两人约定在先,谁先有办法,谁就帮忙另一人站起来。这时苏秦佩了六国的相印,张仪还穷得很,去找苏秦,心想求取一个秘书、科长的位置,还会有什么问题?苏秦正在办公室接见各国大使,忙碌得很,知道张仪来了,教他在外面小工友的小房子里等候,自己威风得很。到了吃饭的时候,也留张仪吃饭,可是随便打发他在一个角落里吃,自己却和各国贵宾周旋。故意使张仪看见,使张仪难受,用种种方法 他,最后告诉张仪目前没有机会,嘱到旅馆等候,也不送点钱去,使他受尽冷落凄凉之苦,然后教一个人对张仪说:你是找苏秦的?同学有什么用?他已经功成名就,不理你了,你的学问也很好,又何必求他呢?用种种方法挑拨,使张仪恨死了苏秦,决心非打倒苏秦不可。到秦国去,你苏秦搞合纵,我就弄一个专门破合纵的计划。实际上,苏秦正需要像张仪这样的人到秦国去,但是他为什么不告诉张仪合作唱对台戏?因为他知道张仪如果不受这样大的 ,就发不起狠来,如果说明了,反而搞不好,必须要培养出他如此怨恨的气愤,硬是要立志做破坏的计划,两人才有戏唱。所以后来张仪连横的计划成功了,苏秦派去挑拨张仪到秦国去,始终“卧底”的人,这时才把真相说出来。实际上张仪到秦国的路费还是苏秦奉送的,一切都是苏泰安排的。所以张仪说,我还是没有跳出这位老同学的手心。并且决定苏秦还在的一天,秦国就一天不出兵,等苏秦死了再打。战国末期,就被这样两个书生摆来摆去,摆布了相当长一个时期。现在我们用人才,除了有才具,有学问,有思想,还非要有道德做基础不可,没有真正的道德做基础,则好头脑是很可怕的。 当苏秦第一度游说失败,穷了回家的时候,嫂嫂都不给他吃饭,冷饭都不剩一点,父母兄弟都看不起他。到后来身佩六国相印,要到楚国去的时候,经过自己家乡,他的嫂嫂以及全家人都跪下来迎接,那种恭维真是不得了的,这时苏秦问他的嫂嫂:“何前倔而后卑也?”这个话也只有苏秦才说得出口。老实说,在中国讲究道德修养的人,不会讲这样的话,他却会爽直痛快当面问他嫂嫂。人性本来也就是这样,可说他问得很直爽,还不算顶坏的,还没有故意整她。而嫂嫂答复的话也很简单明了,她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这是人情之常。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个时代,哪个时代不讲现实?从这里又可认识人情世故。 苏泰是怎样死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不得好死,最后到了齐国的时候,有人行刺,把他杀死了。他所以到齐国去,是因为在燕国出了私生活方面的绯色故事,和燕王的皇太后发生了关系,被燕王知道了,苏秦知道靠不住了,很危险。于是说动燕王,要到齐国去才对燕国有利,燕王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也只有这个办法送他走最妥当,就让他去了。结果,齐国的大臣找人行刺他,苏秦身负重伤,没有立即死去。而齐王赏识他,大为震怒,下令全国抓凶手,可是抓不到。苏秦在临死以前,告诉齐王,只要宣布一下苏秦是个坏蛋,是为燕国来做间谍的,被杀死以后,齐国可以安定,这样宣布就可抓到凶手。苏泰说完这些话就死了。齐王果然照苏秦的话宣布,而行刺的凶手出来了,于是齐王把凶手抓来杀了。苏泰临死了,还会动脑筋,借人家的手替自己报仇,这就是搞谋略的人头脑的厉害

  谈及“先秦七子”我想大家一口就能答上来,他们分别是: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庄子、墨子,这七个人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但是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你又知道多少呢?

  相对应的分别是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现在就让我们为什么说这些人会关系微妙呢?首先大家都知道老子的学生只有四位:关尹子、文子、孔子、鬼谷子。其中最明显的关系就是:老子和孔子是师徒关系,那么在“先秦七子”中就有一对“一家人”。

  下面在再让我们通过历史了解一下:

  孟子的老师:子思(孟子)宋儒以为“尧、舜之道,自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然而孟子在子思死后30年才出生,又怎么成为子思的学生呢?看来宋儒为了维护,自己的学说不惜说谎。孟子的老师叫孔常强鬃拥乃镒印D敲聪衷诶献印⒖鬃印⒚献诱狻耙患摇闭剂恕跋惹仄咦印比个名额。

  韩非子的老师是荀卿。荀卿名况,字卿,赵国人,古籍中,荀字有作孙字者,故亦称孙卿,但荀之作孙,或谓系避之讳,而为后人所改者,或谓古代荀孙二字同音,本可通用,故世人孙荀并称;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老师:儒学大师荀子。

  所以现在看的出来荀子、墨子、韩非子是“一家人”,荀子三人也是占了“先秦七子”三个名额。

  现在剩下的就只是庄子,那么现在我们就知道“先秦七子”由“三家”全揽了,与其说是“先秦七子”倒不如说是“先秦三家”,在这里可以说老子、荀子、庄子三人的贡献很强大,不熟读历史的人很难发现,不知道大家现在知道了吗?

1,没有血缘关系,前秦苻坚是氐族人。

2,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至咸阳城外坝上,子婴出城降,秦亡,。(你只能说是秦朝什么时候灭的,春秋时期那叫秦国,秦国都灭了,哪来的秦朝。)

3,你问的什么乱七八糟,你糊涂啦!秦始皇嬴政是出生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4,秦国是秦襄公建立的,秦朝时秦始皇嬴政建立的。

ps:孩子,前秦和秦国,秦朝隔了那么远,你都能联系在一起,服了!赶紧理理顺序!

蒙恬列传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录了蒙恬家族的事迹。蒙恬列传主要是写蒙恬和蒙毅在秦始皇时期的事迹,也概括了蒙恬家族对秦国的贡献,通过揭露蒙恬蒙毅两兄弟被害的经过,把奸臣宦官陷害忠良的阴险恶行与蒙氏家族忠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