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鹿角散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普济方》卷二二三:鹿角散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圣惠》卷九十三:鹿角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鹿角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鹿角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惠》卷七十一:鹿角散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直指》卷十:鹿角散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外科正宗》卷七:鹿角散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圣惠》卷六十五:鹿角散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圣惠》卷十四:鹿角散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魏氏家藏方》卷十:鹿角散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济阴纲目》卷十一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四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5 《圣惠》卷九十四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功效 1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圣济总录》卷一八○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千金》卷二十三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医心方》卷二十八引《洞玄子方》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方出《肘后》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四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千金》卷二十五引《肘后方》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千金》卷六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功效 2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15 附注 22 《圣惠》卷三十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26 用药禁忌 23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鹿角散 鹿角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lù jiǎo sǎn
2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鹿角散21 处方
鹿角60克 甘草15克
22 制法上药研末过筛。
23 功能主治治妇人乳痈或疮,久不愈,出脓疼痛不可忍。
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
用鸡子黄加温,调敷患处,日三次。
25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
3 《普济方》卷二二三:鹿角散31 处方
鹿角(锉,为屑)。
32 功能主治轻身益气,强骨髓,补绝伤。主
33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上用白蜜5升淹之,微火熬令小变,晒干,更捣筛服。
34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三
4 《圣惠》卷九十三:鹿角散41 处方
鹿角1两,定粉半两,密陀僧半两,黄丹半两,白矾半两。
42 制法上药入瓶内,烧令通赤,放冷取出,为细散。
43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痢,久不愈。
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45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5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鹿角散51 处方
鹿角(烧灰)5两。
52 制法上为细散。炼猪脂调和。
53 功能主治赤黑丹。
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涂患处,日3次。
5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6 《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鹿角散61 处方
上党人参4分,鹿角(去上皮,取白处作末,炒令黄,秤)2分。
62 制法上为散。
63 功能主治老人患积痢不断,兼不能饮食。
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平旦粥清饮调下,1日2次。
65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7 《圣惠》卷七十一:鹿角散71 处方
鹿角2两,甘草半两。
72 制法上为细散。
73 功能主治妇人乳痈成疮,久不愈,脓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用鸡子白和,于铜器中暖令温,敷患处。57易即愈。
75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8 《直指》卷十:鹿角散81 处方
鹿角屑1两,鹿茸(去皮,酥炙)1两,白茯苓3分,人参半两,白茯神半两,桑螵蛸(蒸,焙)半两,芎半两,当归半两,故纸(炒)半两,龙骨(别研)半两,新韭子(酒浸1宿,焙)半两,柏子仁(去壳)1分,甘草(炙)1分。
82 制法上为末。
83 功能主治脏腑久虚,梦泄。
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粳米100粒,水煎,食前服。
85 摘录《直指》卷十
9 《外科正宗》卷七:鹿角散91 处方
鹿角尖3寸。
92 制法用炭火煅稍红存性,碾末。
93 功能主治乳痈新起,结肿疼痛,憎寒发热,但未成者。
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用热酒1茶钟调服;甚者再1服。
95 摘录《外科正宗》卷七
10 《圣惠》卷六十五:鹿角散101 处方
鹿角1两(烧灰),腻粉半两,百合半两(生研),木槿花1两。
102 制法上为细散。
103 功能主治一切恶疮不愈者。
1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入腻粉、百合,生油调涂,1日2次。
105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11 《圣惠》卷十四:鹿角散111 处方
鹿角屑1两,芎3分,当归1两(锉,微炒),白茯苓3分,麋角屑1两。
112 制法上为粗散。
113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损,夜梦泄精不禁。
1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薤白37茎,生姜半分,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115 摘录《圣惠》卷十四
12 《魏氏家藏方》卷十:鹿角散121 处方
乌贼膏半两,白龙骨(煅;并别研)半两,牡蛎粉半两,龟甲1两(米醋炙焦黄),鹿角2两(镑,入酥少许拌炒)。
122 制法上为细末。
123 功能主治血海虚损。经水不止,漏下白水。
1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食前煎乌梅、甘草、生姜汤调下,温酒米饮亦得。
125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13 《济阴纲目》卷十一 131 方名
鹿角散
132 组成鹿角(烧灰,出火毒)。
133 主治产后虚火载血,以致血晕。
1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用好酒、童便调灌下。
135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14 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四 141 方名鹿角散
142 组成鹿角屑1两。
143 主治妊娠热病,胎夭腹中。
14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入葱白5茎,豉半合,煎至6分,去滓温服。
15 《圣惠》卷九十四 151 方名鹿角散
152 组成鹿角屑10两,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
153 功效令人少睡,补益气力。
15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3次。
155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16 《圣济总录》卷一八○ 161 方名鹿角散
162 组成鹿角末1两。
163 主治小儿重舌,舌强不能收唾。
16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舌上,日3次。
165 制备方法上为散。
17 《千金》卷二十三 171 方名鹿角散
172 组成鹿角3分,甘草1分。
173 主治妇人乳生疮,头汁出,疼痛欲死,不可忍。
17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和以鸡子黄,于铜器中,置于温处,灸上敷之,1日2次。
175 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
18 《医心方》卷二十八引《洞玄子方》 181 方名鹿角散
182 组成鹿角4分,柏子仁4分,菟丝子4分,蛇床子4分,车前子4分,远志4分,五味子4分,苁蓉4分。
183 主治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精自引出,小便余沥,腰背疼冷。
18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分匕,食后服,日3次。不知,更加方寸匕。
185 制备方法上为散。
19 方出《肘后》卷五,名见《圣惠》卷六十四 191 方名鹿角散
192 组成鹿角5两,白敛1两,牡蛎4两,附子1两。
193 主治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月扁)。
19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和苦酒涂帛上,贴肿处,燥复易。
195 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
20 《千金》卷二十五引《肘后方》 201 方名鹿角散
202 组成鹿角。
203 主治从高堕下,若为重物所顿迮,得瘀血者。
20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3次。
205 制备方法上为散。
21 《千金》卷六 211 方名鹿角散
212 组成鹿角长1握,牛乳3升,芎3两,细辛3两,天门冬3两,白芷3两,白附子3两,白术3两,白敛3两,杏仁27枚,酥3两。
213 功效令百岁老人面如少女光泽洁白。
21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其鹿角先以水浸100日,出,与诸药纳牛乳中,缓火煎令汁尽,出角,以白练袋贮之,余药勿取,至夜取牛乳,石上磨鹿角,取涂面,旦以浆水洗之;无乳,小便研之亦得。
215 附注本方改成膏剂,名“鹿角膏”(见《圣惠》)。
22 《圣惠》卷三十 221 方名鹿角散
222 组成鹿角屑2两,韭子1两(微炒),芎3分,白茯苓1两,当归3分(锉,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223 主治虚劳不足,梦与鬼交,四肢无力。
22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3枚,粳米100粒,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225 制备方法上为散。
226 用药禁忌忌生冷、油腻、大肉、酸物。
23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四 231 方名鹿角散
232 组成鹿角屑。
233 主治诸脏虚邪,夜卧恍惚,精神不安。
234 鹿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指撮,酒调服,日3次。
235 制备方法上为散。
古籍中的鹿角散 《医宗金鉴》:[卷四乳证门]妒乳乳悬证治鹿角散 连翘散8妒乳甘草鹿角散,鸡子黄调炙敷之,连翘散防升元芍,敛射消黄甘杏宜瘀血上攻乳悬证,
《妇科心法要诀》:[卷六乳证门]妒乳乳悬证治鹿角散连翘散妒乳甘草鹿角散,鸡子黄调炙敷之;连翘散防升元芍,蔹射硝黄甘杏宜。瘀血上攻乳悬证,芎归汤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痈毒门]乳痈论第二十六木通(各四分)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鹿角散鹿角散效独称雄消乳专于建大功每服三钱酒调下能教
《明医指掌》:[卷九妇人科]胎前四散,投朴硝半两,酒与水各半钟,煎服,胎化血水下。鹿角散下死胎。平胃散(方见前皱脚条内。)鹿角散治孕妇
《邯郸遗稿》:[卷之四]产后在学习这首方剂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全身的血液微循环由三个小的血液微循环系统构成。一个是心、肺和大脑构成的所谓上焦的血液微循环系统,第二个是我们腹腔包裹着的肝胆、脾胃及大肠的升结肠以及横结肠血液微循环系统,第三个就是双肾加生殖系统以及大肠的降结肠与直肠还有双下肢构成的下焦的血液微循环系统。人体又由这三个血液微循环系统构成了全身的血液微循环的大系统。
在人体机能不足的时候,我们首先容易损失或者痉挛关闭的就是我们下焦的血液微循环,而往往在我们下焦的血液微循环处于一种关闭或者半关闭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很多疾病就会出现。
因为最大的垃圾排放出口,是要通过膀胱、小便和大肠蠕动、直肠、肛门、大便排除体外。如果我们这一部分的血液微循环出现了问题,将影响整个人体垃圾的排放和气机的运转,就会让我们上下不交通,所谓心肾不交。造成的结果是头上的垃圾过多或者上焦的垃圾过多,而下焦处于痉挛、虚寒的状态,这样造成了很多的疾病,例如失眠、多梦、易惊、腿沉、腰沉、男性功能失调、女性生殖功能问题及其他很多的宫寒痛经等等一些情况,当然还有我们现代所谓的高血压等等各种疾病,这种疾病数不胜数。
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下焦的血液微循环痉挛以后,不仅仅影响了人体垃圾的排放,我们叫肾司二便,我们的双肾,虽然它位置比较靠上,它挂在了我们腰上边一点,他是个 L形的,有个拐弯,双肾及生殖系统以及双腿是一套微循环系统,我们人老要先老腿,人老再老生殖功能,慢慢老,这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是,我们往往提前出现了很多病症,甚至还严重到女性、男性的不孕不育、男子精冷等。即使能怀孕,孩子也不一定能够 健康 ,因为精子的活力不够,这些都有可能出现。
我们先看一下原文,这个原文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
我们以前的文章,学习过另一首方剂,桂枝倍芍药加贻糖的小建中汤,也出自这一篇,再加上一两半的黄芪叫黄芪建中汤,同样也出自血痹虚劳篇。
仲景先师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启发,仲景先师不浪费一个字,把每一个条文的排序做的都非常的严谨和工整。他说叫血痹虚劳,也就是我们虚劳的很多症状,包括我们抵抗力差、免疫机能差、体质弱、容易得病、不想吃饭、大便便秘等等很多情况,都是因为血痹!中焦小肠为主的血痹就用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而下焦的血痹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也是一种虚劳。哪儿虚啊?肾虚或者是下焦生殖区虚或者寒,都是因为血痹,叫血脉痹阻。
其实我们仔细的读张仲景的《伤寒论》或者《金匮要略》都会看到一个现象,我们很多病症都是因为血液循环的不畅通,都叫血痹。引起血脉痹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虚和寒再加上淤血。
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虽然他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但它并不是孤立的,我们的血液要和我们三焦里头的组织液进行不断的交换,血痹也叫血不行,血不行了,我们的水道通行也不可能利,叫血不行则水不利。血液通行不畅通,也会造成水道流通不畅通,那我们全身整个的代谢也都会出问题。反之,三焦水道里头垃圾堆积过多,影响了三焦的水道跟周边的血道之间的交换,也就叫水不通则血不行,水不通血不行,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因为他们之间在不断的进行交换。
但总的来说,有一个主次的问题。在仲景先师的整部《伤寒杂病论》里,把血液微循环的障碍叫血痹,血脉痹阻,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桂枝汤就是一个通行血脉、温通血脉的一首方剂,所以说桂枝汤是天下第一方,也不为过。而通行三焦的,当然就是以柴胡类方为主的方剂。我们以后再探讨。
我们对原文进行解读,仲景先师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表达了很深的意义,需要我们去揣度、去联想,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后边给出了方剂。还是桂枝汤的原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再加三两的龙骨,三两的牡蛎。
在当量换算上,里头看桂枝九克,芍药九克,这是我们现代国家的药典标准里头给规定的,按汉代的一两等于三克来换算的。实际上,我们药典中的当量,是在汉墓挖掘以前的当量换算,明代大医李时珍说了一句话,古之一两今之一钱。明朝的时候,一两是三十克,一钱就是三克,所以说,汉代的一两就相当于明代的时候的一钱,也就是三克。所以,我们的药典一直沿用到现在,把伤寒论里头的方剂一两就按三克来换算。
但是自从在一九八一年汉墓出土的文物当中进行了大量的核对和考证, 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克 ,这样就把我们的药典给否定了,一两等于15625克也好,就按十五克算也好,如果还是按一两等于三克,也就是相差了五倍之大,那我们怎么用这个方剂呢?也没必要在这纠结不清。实际上,我们在服用这个当量或者配药换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它的体重或者它的耐药力进行。
举例,简单的说,一个体重很瘦弱的人,或者一个儿童,他如果是按一两等于三克算,有的时候都已经显大了,你若对一两岁三岁以下的儿童,甚至我们还要按一两等于两克甚至一克来算,如果碰上一个姚明那样的巨人,我们一两等于十五克来换算,也不为过,甚至还略有不足。我们往往在临床上是具体按一两等于三克,还是一两等于五克,还是一两等于十克,还是一两等于十五克,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量不定,完全是根据这个人的体质、体重还有它的耐药性等等,这样的服用和当量的配比。
一般情况下,我们就按桂枝汤的将息法,就按原方原量,一两等于十五克来抓一副药,但是不一定一天喝完,我们先喝一顿,哪怕儿童,我少喝一勺看,例如桂枝汤,将来所有的方剂都是这样的, 我们按一两等十五克配出来 ,然后慢慢的、少量喝,小促期间,等上半小时到一小时,假如喝发汗的方子,到时没有发汗,我们就再喝一点,没有这种反应,我们就过上半小时到一小时再喝一点,小促期间,一直喝到觉得有了这种反应,比如我们发汗的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好了,出汗能够出一个时辰、两个小时。
但是有的人出了半个小时没有汗了,那我们不一定非要等到晚上再服那一顿了,我们马上就把剩下的再喝一点,让它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一直出上至少在两个小时的汗,还不要大汗流离,大汗流离病必不除。这样是最恰当的,就是一剂而愈。剩下的药干嘛呀,剩下的药不用了,病好了就不用了。千万不要说后边的药别浪费了,再喝了吧,那就不对了,所以叫不必尽剂,剩下的药宁可浪费倒掉,也不要再喝了。因为喝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为中病而止,就可以了。中病,病已经好了,把这个病,把我们人体这个杠杆阴阳调到最好了。所以这个药喝得慢不好,喝的太多也不对。所以当量换算,我们就是按这个当量换算。
有的朋友会说,干脆我就多抓几副,就按一两等于三克,我抓上十副。这样不如按一两等于15克,抓上以后不一定喝那么多,小促期间慢慢喝。
这有什么好处呢?
你熬一副药,他里头的剂量、熬药的火候或者我们掌握的尺度,一次和一次分着熬可能不太一样。如果我们一下子多熬点,一次熬出来,它的剂量、火候都是一样的,这样,药的持续性都会得天地之灵气,对我们治病有一定的好处。也就是剂量上我们自己掌握,如果按一两等于三克,桂枝九克,芍药九克,什么龙骨九克,最后牡蛎九克,可能在临床上是治不了病的,没有什么大效果,真是这样的。
这个方子,一般不适宜儿童服用,都属于大人的,不管男女。尤其在男子失精、男人方面的应用范围更广。
我们现在解读原文:“夫失精家”,就这四个字,我们也要仔细的品味什么叫失精家?简称失去精华的人,就叫失精家。那失去什么精华呢,不一定是男子晚上遗精才叫失精家。
经常失去水谷精微的人,比如经常出汗的人,这叫失精,是不是就可以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汗出过多,阴阳不平衡,我们用桂枝汤。有的时候对一般的营卫不合的,我们调一调,也可以治疗这个出汗过多的现象,而再加上龙骨牡蛎以后,就更能固涩收敛
我们还是把这个方子先解读一下,然后再解读条文。先把这个方子的制方思想学会了,同时把龙骨和牡蛎这两味药也学会了。
桂枝汤,就是改善全身血液微循环的。现在,重点是要解决下焦的血液微循环的痉挛,或者叫血痹,那么我们就把桂枝改善微循环的功能,用龙骨和牡蛎给他潜阳潜到少腹或者是下焦。那为什么用了龙骨牡蛎就能够给他引到下边儿去了呢?这是甴这两味药的药性来决定的。
(未完待续)
生牡蛎和煅牡蛎的区别是外表不一样、功效和作用不一样。
1、外表不一样。生牡蛎是在牡蛎的基础上,去掉壳外面附着的杂质,并开燥之后,敲成小块,筛去灰屑留着用的。而煅牡蛎是在生牡蛎的基础上,放在烈火上煅烧,一直到了灰褐色的时候。生牡蛎是铯或是灰**,或是灰色的,表面凸凹不平,而煅牡蛎是灰白色,间有青灰色或淡灰**,稍微有点烧焦的臭味。这是从炮制和外表上看到的生牡蛎与煅牡蛎的区别。
2、功效和作用不一样。生牡蛎与煅牡蛎的区别从作用上来看,生牡蛎主要是用来安神的、能滋阴,能软坚散结,特别是对失眠、耳鸣和咳嗽的效果明显。而煅牡蛎主要是用来止痛的,能治疗盗汗,能改善遗精和崩漏的情况,对于胃泛酸这种情况改善作用也比较不错的。
相关信息:
牡蛎是一种为世界性的贝类,已发现有100多种,全世界濒海各国几乎都有生产。日本的牡蛎大部分与中国相同,欧美各国的牡蛎主要有食用牡蛎、美国牡蛎、欧洲牡蛎,其总产量在贝类中居首位。中国汉朝时即开始插竹养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拥有丰富的牡蛎资源,是牡蛎的故乡,拥有利用牡蛎的悠久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南方沿海一些地区的居民就掌握了牡蛎养殖技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牡蛎生产基地, 其主要产地为福建、广东、山东、广西、辽宁、浙江等。其中长牡蛎是最重要的养殖物种。
典型案例
赵某,男,36岁,主诉眠差一年,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每遇情志因素则精神紧张,头胀,胸闷,心情压抑,焦虑,纳差,便秘或大便不爽。查其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数。
辨证:少阳不和,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调畅枢机。
方药:柴胡15克,黄芩10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6克,党参6克,生大黄9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磁石30克,炒酸枣仁30克,夜交籐30克,合欢皮15克,栀子9克,远志12克。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睡眠略有改善,仍胸闷,便秘情况好转,每日1~2次,成形。查舌暗红,苔黄根厚,脉弦。上方大黄改为3克,继服一周,睡眠时间增长,诸症改善,后一月仍在此方基础上稍作加减,继而痊愈。
按:《伤寒论》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此患者心情紧张,压抑,焦虑,都是「烦」的体现,头胀,胸闷,纳差,又可归于由于情志因素而产生的主观的身体感觉,有此类症状的患者多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可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用。
少阳枢机不利,郁久则发热,故见大便秘结,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数的症状,故遣方用药时加栀子清三焦之火,加夜交籐、合欢皮、远志等药安神定志,众药合用,共奏疏解少阳、安神定志之功。
二诊患者大便情况明显改善,故将大黄的用量从9克减少到3克,此时的大黄不再是用来发挥泻下通便的作用,而是用来泄里热、和胃气,应用小剂量。三诊患者自诉病情明显好转,继服二诊方,后痊愈。
本案疗效颇佳,追其本源,在于古方今用之神奇。笔者以为,中医古籍之继承,仍当重视,明理之后,临证之时,明察秋毫辨证之机,抽丝剥茧,疗效固不可差。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已开始海洋捕捞。在山东省胶州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大量海鱼骨骼和成堆的鱼鳞。经鉴定,它们分隶于鳓鱼、梭鱼、黑鲷和蓝点马鲛等3目4科。说明约在4000~5000年以前,中国沿海先民已能猎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鱼类,人们对海洋鱼类习性的认识已有一定的水平。记述公元前11~前6世纪周朝情况的《诗经》中,多次出现“海”字,并有江河“朝宗于海”的认识。西汉时期,已开辟了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航线。据记载,三国时出现了中国第一篇潮汐专论──严畯的《潮水论》(已佚)。唐宋时期,中国的潮汐研究已达到很高水平。明代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区性海产动物志──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1405~1433年,明朝郑和 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岛,比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1492~1504)要早半个多世纪,而且在航海技术水平和对海洋的认识上,也远远超过当时的西方。可见,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在世界上是居于前列的。
中国古代对海洋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潮汐和海产生物4个方面。同时,为了利用滩涂和抵御海洋自然灾害,在海岸防护和围垦工程方面,也取得许多成就。
海陆分布和海洋地貌知识战国时代,齐国的邹衍(公元前305~前240)曾提出一种海洋型地球观──大九洲说,阐述了世界海陆分布的大势。他认为世界很大,像中国这样大的陆地有81个,彼此被“裨海”相隔,又都被“大瀛海”环绕,再外面才是天地接壤之处。这里所说的“裨海”和“大瀛海”,分别相当于今日的“海”和“洋”。
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一书中,提出“东海三为桑田”、明确地表达了海陆屡有变迁的思想。
中国古代主要采用地文导航,所用的水路簿、针经和海图,均尽可能地详载航线上可用于导航的地貌:山形、水势、岛屿、暗礁、港湾和海底泥等。例如保存至今的明代胡宗宪《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登莱辽海图》,《郑开阳杂著》中的《万里海防图》、《海运全图》,茅元仪《武备志》中的《海防图》和《郑和航海图》等。其中,记载海洋地貌最为详尽的是《郑和航海图》,该图是中国传统绘图方法绘制海图的高峰, 较正确地绘有中外岛屿846个,并分出岛、屿、沙、浅、石塘、港、礁、硖、石、门、洲等11种地貌类型。
中国古代海塘图实际是河口海岸地貌图,如清代方观承《两浙海塘通志》和翟均廉《海塘录》中的图。图中明显可见海塘分布并不连续,低平的海岸有海塘分布,塘外有大片滩涂;而海岸山地则没有海塘。
海洋气象知识中国古代有关海洋气象知识的书籍很多,仅《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西汉时海中占验书就有136卷,其中《海中日月彗虹杂占》有18卷。至元、明两代,人们把水手和渔民的天气经验用五言和四言的韵语表达出来。如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中记有“乌云接日,雨即倾滴”,“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断虹晚见,不明天变,断虹早挂,有风不怕”等。
在海事活动中,风是至关重要的天气要素,所以在古代对风的认识较为深刻。中国古代水手、渔民知道用各种方法预测海洋风暴。他们把一年中海上常有风暴的日期记下来,称为“暴日”或“飓日”。一些航海书籍中记有全年暴日及其名称,如《顺风相送》中有逐月恶风条。并总结出暴风季节发生的规律和暴日在不同时节的频率,从而找出海上活动的危险期和安全期。古代预测台风的一种办法是观察海洋现象。海洋长浪有很高的运动速度,台风还在外洋时,其形成的长浪已传播到近海,形成涌浪,造成潮汐异常、海底淤泥搅起、海水发臭、海洋动物表现异常等现象。人们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天神未动,海神先动”,并把这种无风的涌浪称为“移浪”或“风潮”。
中国很早就以风作动力,用帆助航。东汉时,利用季风航海已有文字记载,把每年梅雨后出现的东南季风称为“舶风”。唐、宋以后,利用季风航海十分广泛。明代郑和7次出海, 多在冬、春季节利用东北季风启航,又多在夏、秋季节利用西南季风返航,说明他们已较充分地认识和利用了亚洲南部、北印度洋上风向和海流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在航行途中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出没和位移、风向、天色、云状、霾雾、气温及洋面波涛的变化,预测海洋气象、水文潮汐的变化趋势,保证了航行的安全。
海洋潮汐知识中国殷商时代已出现"涛”字( ),这个字后来被解释为“潮”字的同义词。现见中国古籍最早对海洋潮汐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东汉王充。他在《论衡·书虚》篇中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对潮汐和月亮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西晋杨泉,唐朝窦叔蒙和封演,宋代张君房、燕肃、余靖、沈括,元末明初史伯璇等,坚持发展了王充的理论。东晋葛洪和唐代卢肇引进了太阳在潮汐中的作用。窦叔蒙指出,“以潮汐作涛,必待于月。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对潮汐周期的推算,也很有见地;并绘制理论潮汐表“窦叔蒙涛时图”(图1)。
封演用“潜相感致,体于盈缩”的论点解释潮汐成因。张君房在《潮说》中,最早定出潮时逐日推迟数为3363刻(古时一昼夜为100刻)。燕肃则提出潮汐“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的理论,并改进理论潮时的推算,指出潮时逐日推迟数有大尽(一朔望月30天)和小尽(29天)之分,定大尽为372刻,小尽为3735刻。沈括坚持“应月说”,最早对“平均高潮间隙”下了明确的定义,并主张用高潮间隙来修改地区性潮汐表。
中国古代对喇叭形河口涌潮的成因,也有深刻的认识。王充在批驳关于伍子胥冤魂驱水形成涌潮的迷信说法后,指出潮汐在大海中只是“漾驰而已”,进入殆小浅狭的河口后,才激起涌潮。葛洪则提出潮汐的“力”和“势”。卢肇提出江水和海潮在狭窄的河道相遇,激而为斗,形成涌潮。燕肃则更确切地提出,钱塘江涌潮是由于河口存在拦门沙坎所致。清代周春注意到钱塘江潮有南潮、北潮之分。两潮交叉重叠处正好在海宁塘靠岸,因此海宁成为观潮的胜地。
实测潮汐表在中国发展也很早。东汉马援在琼州海峡两边建有“潮信碑”(今无存)。现存北宋吕昌明于1056年编制的“浙江四时潮候图”,曾被刻成石碑立于钱塘江畔供渡江用。它比欧洲现存最早的潮汐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13世纪的“伦敦桥涨潮时间表”早得多。明清还出现许多潮汐实测表。
中国古代对潮汐的研究,至宋代达到高峰。由于古代潮汐研究的论述很多,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也较多,仅专论就不下数十种。其中,清代俞思谦编辑的《海潮辑说》、翟均廉《海塘录》等收录保存了古代不少潮汐著作。
海洋生物知识中国古代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研究,多集中在物种的形态、生态、分布和利用方面。其中,不少种类的名称沿用至今。从远古时代至16世纪,中国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主要散见于医书和沿海地方志中。16世纪末以后,出现了叙述海洋生物的专著。
公元前3世纪问世的《黄帝内经》,已提到海洋软体动物乌贼和鲍。公元1世纪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马尾藻和羊栖菜,以及近江牡蛎等6种海洋软体动物的形态、产地、食疗性质和利用方法。宋代寇宗#93;编辑的《本草衍义》中,收入的海洋生物药物有海狗、海蛤、玳瑁、牡蛎和乌贼等十多种。
古代对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有不少记载。三国吴人康泰《扶南传》提到:南海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三国沈萤《临海异物志》,叙述了招潮(一种小蟹)的活动与潮汐周期同步的生物节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一书,记载了船蛆“攒木食船”;寄居蟹“寄居之虫……本无壳,入空螺壳中载以行”;飞鱼“鱼长一尺,飞即凌云空,息即归潭底”;乌贼“遇大鱼,辄放墨,方数尺,以混其身”等。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地区性的海洋生物专著。主要有明代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和清朝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重点记录了福建沿海的海洋生物。清朝郝懿行和李调元分别编写的《记海错》和《然犀志》,前者记录山东沿海的海洋生物,后者记录广东沿海的海洋生物。
对海洋生物生态习性的了解与掌握,促进了中国古代海产养殖业的发展。据已发现的文献记载,早在宋代就已养殖牡蛎、珍珠贝和蛏,鲻鱼的养殖历史也很悠久。
海岸工程海塘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风暴潮灾十分严重。据史载初步统计就有 213次。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发展农业生产,古代沿海地区普遍修筑起海塘,其中以江浙海塘气势最雄伟、技术最复杂。它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起成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海塘起源很早。史载东汉已开始有江浙海塘,唐代具有较大的规模。以后,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出现板筑法、竹笼实石法、坡陀法、纵横叠石法等,并出现备塘河、坦水等附属工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历代工程基础上,动员较大人力修建了从金山卫到杭州的石塘。
潮闸中国古代出海河口常设潮闸。北宋时修建的莆田木兰陂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陂前溪海不分,潮汐往来,泻卤弥天,农田旱涝频繁。建陂后,下御咸潮,上截淡水,灌田万余顷,至今仍发挥着水利效益。
水城山东蓬莱古水城(图2),水城内有小海,风平浪静,为宋元明清海防要地,至今犹存。它始建于1043年,扩建于1376年。水城有平浪台、防波堤、水门等,彼此配合,有效地遏止涌入水门的潮汐和风浪。水城码头高程设计也很合理。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回生神膏 21 处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回生神膏的用法用量 25 备注 26 摘录 3 《阴证略例》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回生神膏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3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回生神膏 1 拼音
huí shēng shén gāo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回生神膏21 处方
牡蛎(煅粉)、干姜(炮)各一钱。
22 炮制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治男女阴毒伤寒外接法。
24 回生神膏的用法用量
男病用女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乳上,得汗出愈。
25 备注卵与乳,男女之根蒂,坎离之分也,阴证大小便不通,及诸杂证阴候大小便不通者,并宜此外治法。数日不通为急,非急者勿用。
26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阴证略例》 31 组成
牡蛎1钱,炼粉1钱,干姜(炮裂)1钱。
32 主治男女阴毒伤寒,大小便不通,及诸杂病阴候大小便不通者。
33 回生神膏的用法用量男病用女唾调,手内擦热,紧掩2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调,手内擦热,紧掩2乳上,得汗出愈。卵与乳,男女之根,蒂坎离之分也。阴证大小便不通,及诸杂病阴候,大小不通者,并宜此外治法。
3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35 用药禁忌数日不通为急,非急匆用。
古籍中的回生神膏 《玉机微义》:[卷十四寒证治法]阴毒外接法回生神膏治阴毒伤寒牡蛎炼粉干姜(等分)上为末男病用女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调掩二乳
《证治准绳·伤寒》:[卷四]阴毒之热熨脚心令通畅愈若以汤煎温药渫洗以接四肢亦可回生神膏(良方)治男女阴毒伤寒外接法牡蛎(粉)干姜(炮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三·脾胃部大便不通]大小便不通身;女人病,土狗用头,推车客用身,效。)〔海〕回生神膏治阴症大小便不通,及诸杂病阴候,大小便不通者,
《伤寒证治准绳》:[卷四]阴毒之热熨脚心令通畅愈若以汤煎温药渫洗以接四肢亦可回生神膏(良方)治男女阴毒伤寒外接法牡蛎(粉)干姜(炮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五伤寒门]阴毒(附论)生蚝的学名叫做牡蛎,之它就是一种贝壳类的海产品。
沿海人们特别爱吃生蚝,因为它肉味肥美、滑爽,味道十分鲜美,营养还很丰富,被称为“海底牛奶”。生蚝富含蛋白质、脂肪、肝糖,而且还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例如人体所必须的钙、铁、锌、磷等等,其中还有特殊的牛磺酸,牛磺酸能够保肝利胆。
说道生蚝,我们肯定就会想起来那句:缺锌就多吃海产品。没错,生蚝就是那个富含锌的海产品!100g生蚝中锌的含量可以高达71mg,每天吃2~3个生蚝就能提供全天所需要的锌,吃一顿生蚝就相当于豪补了一顿锌,除了锌的含量丰富,生蚝中钙的含量也不低,100g生蚝可含钙30mg左右,还有一种和生蚝很类似的生物“海蛎子”(现在经常有人把它们当作是同一种食物,实际上有营养成分上的差异),海蛎子100g中含钙能高达130多mg,是牛奶的1倍多,铁的含量可以到牛奶的20倍。
古籍中也有介绍生蚝营养的内容,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牡蛎可以缓解虚弱:
“肉治虚损,解酒后烦热,……滑皮肤,生蚝壳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积块。”大概就是说,能补虚健体,化痰清热,吃了有美肤效果,应该是因为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丰富,钾元素能够预防皮肤干燥和减少粉刺,缓解腹泻,还能消食。
生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很多食物中含量都较少,而维生素B12是预防恶性贫血的重要元素。生蚝中还富含多种优良氨基酸,其中的氨基乙磺酸还能够预防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
虽然生蚝的好处多多,肉味鲜美,但我们还是要适当吃,生蚝中嘌呤含量较高,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最好不吃,如果大量吃生蚝,还配上夜啤酒,那么久而久之也可能会累积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椒目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椒目的别名 24 来源 25 性状 26 炮制 27 性味 28 归经 29 功能主治 210 椒目的用法用量 211 注意 212 附方 213 各家论述 214 椒目的临床应用 215 备注 2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椒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椒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椒目 1 拼音
jiāo mù
2 《辞典》:椒目21 出处
《本草经集注》
22 拼音名Jiāo Mù
23 椒目的别名川椒目(《赤水玄珠》)。
24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种子。
25 性状干燥的种子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3~5毫米,表面黑色有光泽,有时表皮巳脱落,露出黑色网状纹理。种皮质坚硬,剥离后,可见乳白色的胚乳及子叶。气香,味辛辣。
26 炮制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炒出汗(油)用。
27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陶弘景:"冷。"
②《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③《唐本草》:"苦,寒,无毒。"
28 归经《要药分剂》:"入脾、膀胱二经。"
29 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痰饮喘逆。
①陶弘景:"去水。"
②《唐本草》:"主水,腹胀满,利小便。"
③《本草衍义》:"治盗汗。又治水蛊。"
④《本草蒙筌》:"定痰喘。"
⑤《本草备要》:"治胀,定喘,及肾虚耳鸣。"
210 椒目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分;或入丸、散。
211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212 附方①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椒目(水沉者),取熬之,捣如膏,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②治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
③治水泛于肺,肺得水而浮,故喘不得卧:川椒目(沉水者,略炒)为末,每一钱,姜汤调下。(《赤水玄珠》椒目散)
④治暴宿食留饮不除,腹中为患:椒目二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捣)。以枣膏丸如麻子。服二丸,下,痛止。(《补缺肘后方》)
⑤治肾气虚,耳中如风水鸣,或如打钟磬之声,卒暴聋:椒目、巴豆、菖蒲、松脂。以蜡溶为筒子,纳耳中,一日一易。(《药性论》)
⑥治久年眼生黑花不见者:椒目(炒)一两,苍术(炒)二两。上药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汤送下。(《续本事方》)
⑦治白带:椒目末服之。(《金匮钩玄》)
213 各家论述①《药性论》:"椒气下达,故椒目能治肾虚耳鸣。"
②朱震亨:"椒目下达,止行渗道,不行谷道,能下水燥湿。世人服椒者,无不被其奉,以其久久则火自水中起,谁能御之"
③《本草述》:"椒目治喘,似于水气之喘更为得宜,他如相火上逆之喘,反为禁药,盖其补命门之阳,与椒谅无大异也。"
④《长沙药解》:"椒目,泄水消满,《金匮》己椒苈黄丸用之治肠间有水气腹满者,以其泄水而消胀也。"
214 椒目的临床应用用于平喘:将椒目研粉过筛,装胶囊或制成片剂内服,每日2~3次,每次量相当于生药1~15钱。观察108例气喘患者(绝大部分系慢性喘息性气管炎),以3天(38例)或10天(65例)为一疗程。结果平均有效率为942%,显效以上占408%。对咳、痰、喘的有效率分别为828%、723%、932%,以平喘疗效最高,平均显效以上达641%。10天一疗程者其疗效比3天一疗程明显增高。药效维持时间据21例观察,最短3小时,最长24小时。副作用:少数有头昏、恶心、痰血、热感,但不影响服药。
215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同属植物香椒子的种子亦同等使用。
216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椒目的方剂 牛黄桂枝丸
,桂枝12铢(一方6铢),牡蛎12铢(熬,研),椒目12铢(一方海藻24铢,不须椒目),葶苈子半升(
椒目丸拼音:jiāomùwán《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椒目丸:处方:椒目45克(微炒去汗)汉防己45克消石
茯苓椒目丸fúlíngjiāomùwán处方:葶苈子7两,椒目3两,茯苓3两,吴茱萸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
治黄神丹两,苍术(米泔浸)6两,甘草6两,川椒(去闭口并椒目)10两。主治:黄疸。用法用量:每服80丸,以酒
水银丹dān《鸡峰》卷十九:组成:水银1两,牙消1两,椒目1两,苦葶苈1两。主治:水气。用法用量:空心或临
更多用到中药椒目的方剂用到中药椒目的中成药 艾曲散
ǔsǎn处方艾曲1升(生),干姜1两,细辛1两,椒目1两,附子1两,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利
强龙益肾胶囊80697处方:牡蛎1500g龙骨1500g花椒目150g丁香50g黄芪500g阳起石500g鹿茸
宁嗽丸四:组成:瓜蒌仁(略炒熟)1两,花椒1钱5分(去椒目),麦面1钟(炒熟)。主治:咳嗽。用法用量:不时
肾炎消肿片、姜皮129g、大腹皮129g、关黄柏129g、椒目86g、冬瓜皮129g、益母草129g制法:以上
四苓散散,猪苓3钱,茯苓3钱,泽泻1钱半,生于术1钱,椒目5分。各家论述:《医方考》: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
更多用到中药椒目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椒目 《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肿胀
司鼓动营运。阴土宜温。佐以制木治。生于术茯苓广皮椒目浓朴益智仁良姜某(六七)左脉弦。胀满不运。便泄不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蜀椒珍曰∶蜀椒肉浓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仁,故谓之椒目。他椒子虽光黑,亦不似之。若土椒,则子无光彩矣。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五]消渴水食凡水气已经利下疾证往来不定附子木香石斛桂黄磁石椒目术当归鹿茸人参茯苓枳壳诃子上为细末以猪肾三对生研
《杂病广要》:[内因类]水气。又曰∶腹满口舌干燥,此腹中有水也,方以防己葶苈椒目大黄丸主之。遂与服三丸,日三,少觉胸腹快。遂与《
《普济方》:[一百九十一水病门]十水(附论)本文2023-08-08 08:05: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