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妇津的古籍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妒妇津的古籍记载,第1张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 传说晋刘伯玉妻段氏甚妒忌。伯玉尝诵《洛神赋》,曰:娶妇如吾无憾矣!其妻恨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乃投水而死,后因称其投水处为妒妇津。相传妇人渡此津,必坏衣毁妆,否则即风波大作。事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燧人氏 发明人工取火的古籍记载。 燧人氏是传说中第一个发明人工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尸子》云::“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拾遗记》云:“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

《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

《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清末着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火自无而有者也,其发明至为难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实藏火,不知几经攻治,几经试验,始钻木得之。其功又进于有巢,而即以是为帝号,可见当时之诧为神圣,而利赖之深矣。”又说:“或谓火化而食始于庖羲,故以为号,岂知燧人既发明出火,其智慧岂尚不知炮食?况炮者裹肉而烧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

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说:“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当夫登台传教,广播为用之时,万民之感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发达美备耳。其创于燧人,无疑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戴庆幸为何如,真惊天动地之伟业矣。既有火则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为之,今所谓石器时代也。”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

发明

卷十三二部恒 héng 胡登切

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㔰,古文恒从月。《诗》曰:“如月之恒(gèng)。”

说文解字翻译

恒,长久。由心、舟在天地之间上下往返会意。思念之心靠舟运转,经久不衰。是恒的意思。

㔰,是古文“恒”字。《诗经》说:“像月亮到了上弦的日子”。 〖常也〗

常当作长。古长久字只作长。浅人稍稍分别。乃或借下裙之常为之。故至集韵乃有一曰久也之训。而篇、韵皆无之。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时之长与尺寸之长、非有二义。

〖从心舟在二之间上下〗

上下犹往复也。

〖心以舟施。恒也〗

谓往复遥远、而心以舟运旋。历久不变。恒之意也。宙下曰。舟车所极复也。此说会意之恉。胡登切。六部。俗本心上增一字。非。

〖古文恒。从月〗

此篆转写讹舛(chuǎn)。既云从月。则左当作?。不当作夕也。若汗𥳑则左作舟、而右亦同此。不可晓。又按门部之古文闲作?。盖古文月字略似外字。古文恒直是二中月耳。

〖《诗》曰:“如月之恒”〗

小雅天保文。此说从月之意。非谓毛诗作?也。传曰。恒、弦也。按诗之恒本亦作?。谓张弦也。月上弦而就盈。於是有恒久之义。故古文从月。 卯集上心字部  〔古文〕㔰广韵集韵韵会从胡登切,音峘(héng)。说文常也。

又卦名。易·恒卦恒,久也。

又礼·月令文绣有恒。疏恒,故也。必因循故法也。

又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痹矢,用诸散射。注恒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

又山名。尔雅·释山恒山为北岳。史记·夏本纪注恒山在定州恒阳县。风俗通北方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

又州名,汉恒山郡,周武帝置恒州,因山名。

又姓。楚大夫恒惠公。 又去声。转注古音古邓切,音亘。诗·小雅如月之恒(gèng)。注恒,古邓反。弦也。月上弦而就盈。亦作絚(gèng)。

又徧也。诗·大雅恒之秬秠。注恒,古邓反。徧种之也。◎按此字体制不一,《说文》《集韵》《六书统》《说文》长笺》《精蕰正譌》等书从月从舟,辨驳更改,或省或并,恐属臆断。因去古已远,大篆,小篆已多不合,而况隶楷乎。凡讲字形处,槩不赘引。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太平广记》是中国宋朝初年由李昉、徐铉、吴淑等十二人奉宋太宗赵光义之命编纂的,专收中国古代野史传记、鬼怪小说为主的杂著。 沈括的《梦溪笔谈》以下几本书是现代人整理的:十大将相野史轶事 野史故事选 白话野史 秦始皇史话 收集了139个秦始皇的野史故事,包括神话传说

其实很多 古书里面都带点野史  都间或带点  比如 史记 后汉书 里面都带有一部分 野说例如 后汉书 里面就有说一段 刘邦皇后死后约200年坟墓给 赤眉军 挖开 结果挖开的人拿完 财宝后发现里面一美女 然后一群军汉*虐 后来发现是刘邦老婆的尸体

其实主要是目前能解读公认的最早文字甲骨文是商朝中晚期出现的。

在之前,虽然发现了大量的历史的遗迹,根据考古的时间证据,也应该是对应的夏朝时期的。但你没有找到文字记载的证据。

就好比现在发现一个古墓,你要是找不到铭文,找不到记录墓主人身份的文字信息,那么关于墓主人是谁,就只能是猜测,你无法肯定。

所以那些古城遗迹文物可能是夏朝的,也可能是其他的文化或者一些小国部落的,因为你缺乏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其实甲骨文发现之前,对于商的历史,外界也是存疑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