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重要的什么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礼记五经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重要的什么典籍?,第1张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从来礼乐并称。

是文史典籍

史学典籍的主要含义是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名录的总称

主要有《尚书》、《春秋》、《战国策》、《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儒家经典之一,乃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之选集,相当于《仪礼》的“易传”,据说为西汉戴圣所编纂。戴圣,字次君,礼学博士,生平不详,曾任九江太守。

《礼记》有《曲礼》、《檀弓》、《月令》、《礼运》、《学记》、《大学》、《中庸》、《经解》等四十九篇,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内容庞杂,上至王室之制,下至民间之俗,无不涉及,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经解》一篇提倡六艺之教,即温柔敦厚的“诗教”,疏通知远的“书教”,广博易良的“乐教”,浩静精微的“易教”,恭俭庄重的“礼教”,属辞比事的“春秋之教”;《礼运》一篇提出了“小康世”和“大同世”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大学》、《中庸》两篇在南宋时更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同“五经”并列,成为蒙学必读的教科书。

1 礼记全文 翻译

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①,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②、节、退、让以明礼。

注释

①祷祠、祭祀:不同的祭祀方式。吴澄说:“祷祠者,因事之祭;祭祀者,常事之祭。”祭祀时,都要以牲(牺牲)和币(束帛)敬奉鬼神。

②撙:zŭn,克制。

译文

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纠正曲直明辨是非,少了礼制就不会分清;天子、大臣、上卿、下士,父、子,兄、弟,不依据礼制就无法确定;做官、求学事奉老师,不讲礼法就失去了亲情;上朝理事、整治军队、职官履事、施行法度,没有礼法就会失去威严;不同性质的祭祀,要以牺牲和束帛供奉鬼神,不依礼制就不虔诚庄重。所以有德有爵之人要貌恭、心敬、克制、自持、退让,才能明晓礼的大义。

2 “慎独”翻译 文言文 选自“礼记”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3 博学 < >这篇古文全篇怎么翻译

原文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译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

读解

真理原本是至简至约的,一半是因为我们理解的需要,一半是因为所谓“饱学之士”的炫耀门楣,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奥了。

“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的抱怨,或者说幽默。如果这抱怨发自一位勤勉的学生之口,那老师恐怕真要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哩。

其实,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是要恨无地洞可钻的。比方说, “人是什么?”“文化是什么?”不说人人都明白,一说人人都糊涂。 所以,博学详说不是为了炫耀渊博,故作深刻,而是为了深入浅出,出博返约。

教学如此,演说如此,舞文弄墨也莫不如此。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

博学评说是手段,归于简约才是目的。

4 谁能我帮我翻译一下这段古文,选自《礼记·中庸》

译文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

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其实,五句所论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要协“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文正公书》)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

5 语文文言文,选自《礼记 学记》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又从而庸之(3)。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7)。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1)本节选自《学记》。(2)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

功:效果。(3)庸:功劳。

(4)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5)节:树的枝于交接处。

目:纹理不顺处。(6)说:同“悦”。

(7)从容:同“舂容”,即撞钟。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

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

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

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6 谁能我帮我翻译一下这段古文,选自《礼记·大学》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

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7 请翻译文言文 寝门之内辑之 出自《戴圣

没有具体的上下文,很难判断,我这样翻译,你看行不:

首先这句话前面应该省略了介词“于”,应该是“于寝门之内辑之”。

“寝”:1、宗庙中藏祖先衣冠的后殿。

2、帝王陵墓的正殿,使祭祀的场所。

“门”:大门。

“之”:在这里是:结构助词“的”。

“内”:里边。

“辑”:应该从这几个里边选:1、敛,收起来

2、聚集,使……聚集

3、收集编纂。

“之”:在这里应该是个代词“它,或者他们(代的具体是什么得看原文上下文)”

这样,根据我的提示,你去对应上下文,很容易翻译出来。

大概是:在帝王陵墓的正殿大门里边,收起来“之”。

8 求翻译,出自礼记,乐记

人生来沉静,这是人的先天禀性。而由外界事物的影响而生出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天性的一种本能(也就是说人的先天禀性在定中,不过能够本能的感知外物,这里是说人先天便有一静一动,静是天性,动也是天性)。 然后由于能够感于物之动而后渐渐的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的感受(由外物的不同而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喜好与厌恶。但是内在的好恶是不能够有效节制的(此乃天性),外物的诱惑也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处处皆外物,无法避免),如果自己再不能够时刻反省自己,那么人的天性就会逐渐丧失。

外物给人的感受是无穷的,人的好恶无法完全节制,那么这样一来,不停的累加,最终会被无穷的外界物欲所淹没,以致于人的天性完全丧失,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和毫无感情的死物没什么区别了。人到了这种跟死物一样的境况,是先天禀性逐渐丧失而后天欲望越来越盛而形成的。

于是就会生出狂悖、逆乱、欺诈、作假的念头,会做出荒*、佚乐、犯上作乱的事,由此而形成强大者压迫弱小者,人多的欺负人少的,狡猾的欺骗老实的,悍勇的折磨懦弱的,生病的人得不到供养,老人,小孩,孤儿,寡妇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这些都是社会大乱的根源。

其实这种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完全不能很好的表达其意思,还是古文更有味道一些,一句话,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感受,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这是古文比白话文好的优势。

通篇都在阐述“好恶无节,则天理灭而人化物。”这种思想,就是要我们时常反省自己的外在行为,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不能一边物欲无穷,另一边不修内心,而是要达到一定的平衡。

三礼学·《三礼》概说·《仪礼》 今古文问题

据《汉书·艺文志》,汉代的《仪礼》有古文经和今文经两种。古文经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今文经是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书写的。《汉书·艺文志》目录:“《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篇”,前者为古文,后者为今文。所谓《礼古经》,出于鲁淹中,或说出于孔子壁中,共有五十六篇。“《经》七十篇”,即高堂生所传的《仪礼》十七篇,“七十”乃“十七”之误倒。今文经只有十七篇,比古文经少三十九篇。今、古文《仪礼》同有的十七篇,内容基本相似,只是文字上有些差异。古文比今文多出的三十九篇,因不见于当时通行的礼经之中,人们多不传习,终至失传,故人们称之为 “逸礼”,所以,《仪礼》无所谓今古文问题。“逸礼”的原貌,今已不可知,甚至连篇名也无从考见。在《周礼》、《礼记》的郑玄注,以及其它一些古书的注疏中,曾经提到《天子巡狩礼》、《朝贡礼》、《烝尝礼》、《王居明堂礼》、《古大明堂礼》等篇名,王应麟认为,它们就是三十九篇逸礼中的。元儒吴澄将上述篇名下的有关文字分类汇辑,附于《仪礼》各篇之后。但也有学者认为,三十九篇逸礼传授关系不明,又无师说,可能是子虚乌有之物,如邵懿辰就认为,后人及吴氏所辑,内容与十七篇并不相像,文字也不古朴,极有可能是后人的伪作,而不是当时通行的礼。

  《礼记》

  《礼记》是一部礼仪家关于古代礼节习俗、规定、界定和轶事的文集。它与其他两部礼仪经典《周礼》及《仪礼》不同,它没有清楚的统驭全书的结构。《礼记》的49篇文字也不像是撰写于同一时期和同一学术背景。在整个中国学术史发展过程中,《礼记》各篇的年代与出处,正如作为一个整体的《礼记》的本源及年代一样,一直是个聚讼纷争的问题。

  一、编纂年代

  第一个试图理出《礼记》编纂头绪的学者是陈邵(三世纪后期)。大约到六世纪,部分由于受陈邵的影响,学术界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一共识见于中古的许多著作之中,其中,《隋书·经籍志》(第925页)编撰者的权威意见具有代表性:

  “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至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叙之。而又得《明堂阴阳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氏史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遂传小戴之学。融又定《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乐记》一篇,合四十九篇;而郑玄受业于融,又为之注。”

  传统的对《礼记》的文本所作的冗长的论述就是如此。它大抵是虚构的,用以调和《汉书·艺文志》(第1709、1710页)所提到的种种礼书和《礼记》四十九篇中未见于《汉书》卷三十的那些篇章,从而表明这些作品是如何以合理的方式演变成当代的修订本的。但是,上面所述并不可靠,其中的一些说法将被学术界完全放弃。

  我们固然可以假设现存的《礼记》可能同《汉书·艺文志》列举的种种礼书有关,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认定《隋书》记载的131篇就是某些史籍所载河间献王(公元前129年卒)获得的全部古文。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及闻人通汉和庆普确实是著名的汉朝礼学大帅后仓(公元前70年在世)的弟子,他门对《仪礼》的传授和阐释负主要责任;我们也知道戴圣和闻人通汉至少熟悉现在《礼记》中见到的内容。因为,公元前51年在石渠阁论经时,他们引用过《礼记》的一些内容;再者,我们完全有理由假定,在后汉的各次经学争论中,和他们的名字相联系的学派继续坚持并用着同一经籍。然而,《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中丝毫不见他们在编纂《大戴礼记》和《礼记》中发挥作用的证据。无论是他们的姓名,还是在《隋书》中被认为和他们有关联的85篇及46篇删订本,都没有在《汉书·艺文志》中被提到与关于礼仪的“记”有关。事实上,正与《隋书》对整个事件的重构相反,他们的活动时期要早于刘向(公元前79—8)校书。

  我们现在所知关于戴德、戴圣对《大戴礼记》及《礼记》的编纂有一定作用的最早证据见于郑玄(127—200)的《六艺论》。《六艺论》已经失传,仅有一些佚文。孔颖达(574—648)的《礼记正义序》引述了《六艺论》的下述文字:“戴德传《记》八十五篇,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可是,既然《汉书·艺文志》及前汉的其他典籍都未记载此事,因此,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位注经大家的意见。其实,看来直到79年白虎观论经时,把现今的《礼记》四十九篇从那个文本中分离出来的批判性编辑活动可能还没有发生,这是因为那些出自那种文本,出自《大戴礼记》以及出自其他不见于以上两者之一之中的章节,都只是筒单地引用篇名,而并没有认定为来自这种或那种选集。根据《后汉书》卷三十五上(第1205页)记载,属于庆普学派的曹褒(102年卒)传授《礼记》四十九篇。要探讨现存《礼记》的起源,我们或许应该追溯到曹褒、他的时代和他的学派。

  二、内容

  四十九篇经文的风格、内容和它们藉以成书的资料来源极不统一,各式各样。根据郑玄《三礼目录》的引文可知,刘向曾主要依据主题将较早校订的篇章分作11类,其中最多的一类是通论,有16篇。顾名思义,此类的各部分都是经过编辑的汉代宫廷中学术争论的记录,它们可与石渠阁论经的记载(现在仅存少量佚文)及白虎观论经删节过的记载相对比。其他大类有:度量衡、丧服、祭祀和吉事。

  《礼记》的许多篇章,特别是刘向称为“通论”的诸篇都以礼仪术语释义的形式出现。它们之所以编纂,或者说之所以收入《礼记》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它们包括了关于古代宗教术语的诂解。《礼记》几篇术语争辩中有就是用来阐释《仪礼》中出现的术语及其惯用法的。这类篇章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和孔子有关,多数至少要提一次这位圣贤。其他的则记有他的教诲,展示他生涯中相当隐密的某些方面或有关其家庭的鲜为人知的事情。这些资料意在表现孔子享有崇高的地位,也反映了西汉时期有计划地提高孔子教义之地位的过程。后耒,许多此类材料成为《孔丛子》和《孔子家语》的内容。把《礼记》与其他文献比较,我们就可能发现《礼记》某些篇章的出处,例如,《三年问》和《乐记》的一些文字看似源于《荀子》,《月令》是《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所见逐月物候记载的更动本。但是,我们也不能草率地称《礼记》的部分源于汉代之前的文献。比如,和人们常作的猜测相反,《中庸》不是从《子思子》抽出再直接编入《礼记》的。《子思子》是一部与孔子之孙有关的文献,现在已经失传。尽管它的写作和可以看作是阐发子思教诲的努力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许还是应把它认定为《汉书·艺文志》(第1709页)礼书部分著录的《中庸说》。同祥,《曲札》也许和后仓的《曲台记》(《汉书》卷三十,第1709页;卷八八,第3615页)有关系。

  三、版本

  标准的《礼记》版本当推阮元(1764—1849)的十三经注疏本。这一版本有郑玄注,陆德明(556—627)《经典释文》的读音、异文注释和孔颖达疏。孔疏包括六朝时期关于此经的权威著作的基本资料。收录陈澔(1261—1341)补注的《礼记集说》(序作于1322年)收录一些宋代学者的读书札记。

  四、工具书

  1.《礼记引得》:哈佛燕京学社中文引得丛书第27(北平:1937年;重印于台北:1966年)。

  2.洪业(洪煨莲):《礼记引得》序。

  3 《礼记逐字索引》,刘殿爵、陈方正编,《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