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门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期门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期门 41 期门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期门穴的定位 47 期门穴的取法 48 期门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期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期门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期门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期门穴研究进展 4151 治疗呃逆 4152 治疗慢性胆囊炎 4153 治疗胆道蛔虫病 4154 对乳腺增生患者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 4155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4156 对松驰膀胱的影响 4157 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4158 辅助肝病诊断 4159 对胆囊的影响 41510 对白细胞的影响 5 经外奇穴名·期门 51 期门穴的定位 52 主治病证 53 刺灸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期门 1 拼音

qī mén

2 英文参考

Qīmén LR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qī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v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R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期门:1经穴名;2经外奇穴名。[1]

4 经穴名·期门

穴位 期门 汉语拼音 Qinmen 罗马拼音 Chimen 美国英译名 Time Door 各

号 中国 LR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F13 富耶氏 F13 德国 LE13 英国 liv13 美国 Li13

期门为经穴名(Qīmén LR14)[1]。出《伤寒论》。属足厥肝经[1]。期门是肝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1][2][3]。期即周期,门即门户,两侧胁肋如敞开之门户,穴在胁肋部,经气运行至此为一周期,故称期门[1]。期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疾患:如心下切痛,饮食不下,呕吐呃逆,伤食腹坚,霍乱泄注,下痢脓血,奔豚上下,消渴,血臌,胸胁支满,积聚痞块,胸中热,卧不安,谵语不止,目眩,面赤,项强,瘖不能言,疟疾,伤寒热入血室,癃闭,遗尿,小便难,妇人产后余疾,胸胁胀满,癃闭遗尿,口苦,郁闷,呕吐,呃逆,吐酸,乳痈,腹胀,胸胁满痛,黄疽,胁下积聚,现代又用期门穴治疗胆囊炎,胸膜炎,肝炎,肝萎缩,肋间神经痛,心肌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肝肿大,心绞痛,腹膜炎,肾炎,高血压等。

41 期门的别名

肝募(《针灸大成》)。

42 出处

《伤寒论》: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

43 穴名解

期即周期,门即门户,两侧胁肋如敞开之门户,穴在胁肋部,经气运行至此为一周期,故称期门[1]。

期,时也,会也。门,开也,通也。人所出入之处。期门是汉代负责守卫的武官名,用以作为肝为将军之官的比譬,也指为气血运动周期的出入门户。像肝脏的阳刚之气。肝为将军之官,期门的取义,极为明显。为气血运行周期的出入之门。经气的运行古说是365穴,至此已满一周矣;又肝脾为人身之血海,妇女月潮按期而至;期门之义亦有可通。人体气血始出云门,历经肺、大肠前述诸经,经行十二时辰,至此恰为一周,然后周而复始,复出云门,故名之。系肝之募穴,是肝、脾二经和阴维脉之会穴。[4]

本穴为治血症之要穴。血症以月经为最。月信有期,故名期门。[4]

44 特异性

期门是肝的募穴[1][2][3]。

期门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1][2][3]。

45 所属部位

胸[5]

46 期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期门穴在胸部,当 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2]。

期门穴位于前胸部,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仰卧取穴[1]。

期门穴位于 直下,当第六肋间隙中(《针灸甲乙经》)[3]。

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乳旁开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在乳直下四寸,乳根下微外,日月上,横直巨阙”(《针灸集成》)。

期门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的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的位置[1]

期门穴在胸部的位置

期门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期门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7 期门穴的取法

期门穴位于前胸部,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仰卧取穴[1]。

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处取穴。对于女性患者则应以锁骨中线的第六肋间隙处定取。

仰卧位,在乳中直下2肋处取穴;或在 直下,不容旁开2寸处取穴[6]。女性在锁骨中线与第6肋间隙交点处取穴。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自 垂直向下推2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期门穴[7]。

48 期门穴穴位解剖

期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胸横肌、胸内筋膜。皮肤由第五、六、七肋间神经重叠分布。肋胸膜和膈胸膜于肺下缘处相互移行,形成肋膈窦(为胸膜腔的一部分),其深面是膈肌,右侧可至肝,左侧抵胃体。因此该穴不可盲目深进针。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下缘→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1]。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第6肋间神经、动脉分布[8]。

布有第六肋间神经,第六肋间动、静脉[3]。

49 期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期门穴有疏肝、和胃、利胁的作用[1]。

期门穴具有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功效。

期门穴是肝之募穴,又是足厥阴、足太阴、阴维脉的交会穴,所以不仅具有调节脏腑功能治疗肝病的作用,而且还能治疗所交会经脉的病证[9]。

足厥阴肝经“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取期门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治疗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导致的各种病证[9]。

期门穴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功效,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导致的各种病证[9]。

期门穴有疏调肝脾、理气活血之功,主治胁痛,腹胀,呃逆,吐酸,乳痈,郁证,热病。肝经诸穴多治疝气、 痛,及妇人经血诸病,其脉行径,循股际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其内循行者,挟胃属肝络胆也。本经之气,循内行支线,从肝贯膈,上注于肺,出于中府。再逐次循行,犹如期与会者。[4]

410 期门穴主治病证

期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疾患:如心下切痛,饮食不下,呕吐呃逆,伤食腹坚,霍乱泄注,下痢脓血,奔豚上下,消渴,血臌,胸胁支满,积聚痞块,胸中热,卧不安,谵语不止,目眩,面赤,项强,瘖不能言,疟疾,伤寒热入血室,癃闭,遗尿,小便难,妇人产后余疾,胸胁胀满,癃闭遗尿,口苦,郁闷,呕吐,呃逆,吐酸,乳痈,腹胀,胸胁满痛,黄疽,胁下积聚,现代又用期门穴治疗胆囊炎,胸膜炎,肝炎,肝萎缩,肋间神经痛,心肌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肝肿大,心绞痛,腹膜炎,肾炎,高血压等。

期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疾患:如心下切痛、饮食不下、呕吐呃逆、伤食腹坚、霍乱泄注、下痢脓血、奔豚上下、消渴、血臌、胸胁支满、积聚痞块、胸中热、卧不安、谵语不止、目眩、面赤、项强、瘖不能言、疟疾、伤寒热入血室、癃闭、遗尿、小便难、妇人产后余疾等[1]。

期门穴主治  胸胁胀痛,口苦,郁闷;呕吐,呃逆,吐酸;乳痈[6]。

期门穴主治胸胁胀痛、腹胀、呕吐、乳痈[8]。

期门穴主治胸胁满痛、黄疽、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3]。

现代又多用期门穴治疗胆囊炎、胸膜炎、肝炎、肝萎缩、肋间神经痛、心肌炎等[1]。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肠炎,胃炎,胆囊炎,肝炎,肝肿大。

其他疾病:心绞痛,胸胁胀满,癃闭遗尿,肋间神经痛,腹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高血压。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3]。

斜刺或平刺05~08寸[8]。

斜刺05~08寸[6][1],局部有酸胀感[6],或向腹后壁放散[6]。

注意:内部右侧为肝右叶前缘,左侧为横结肠及胃底,不宜深刺[1]。

针刺时应控制好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肝、肺[6]。

411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2 期门穴的配伍

期门配肝俞、膈俞,有疏肝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胸胁胀痛。

期门配肝俞、膈俞、外关、阳陵泉,治胸胁胀痛[6]。

期门配阳陵泉、中封,有舒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

期门配日月、肝俞、胆俞、至阳,治黄疸[6]。

期门配内关、足三里,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呃逆。

期门配内关、足三里,治呃逆[6]。

413 特效

每天按揉期门穴2次,每次200下。可治各种妇科疾病和男科前列腺肥大[7]。

414 文献摘要

《伤寒论》: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行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人血室,当刺期门。

《针灸甲乙经》:足太阳、厥阴、阴维之会。

《针灸甲乙经》:痓,腹大坚不得息,期门主之。咳,胁下积聚,喘逆,卧不安席,时寒热,期门主之。奔豚上下,期门主之。伤食胁下满,不能转展反侧,目青而呕,期门主之。癃,遗尿,鼠蹊痛,小便难而白,期门主之。霍乱泄注,期门主之。喑不能言,期门主之。妇人产余疾,食饮不下,胸胁支满,眩目,足寒,心切痛,善噫,闻酸臭胀,痹,腹满,少腹尤大,期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喘逆卧不安,咳胁下积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胸中烦热,奔豚上下,目青而呕,霍乱泄利,腹坚硬,犬喘不得安卧,胁下积气,女子产余疾,食饮不下,心中切痛,善噫,若伤寒过经不解,当刺期门,师经不传。

《针灸大成》:胸连胁痛,期门、章门、丘墟、行间、涌泉。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伤寒过经不出汗,期门通里先后看。

《玉龙歌》: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玉龙赋》:期门大敦,能治坚痃疝气。

415 期门穴研究进展 4151 治疗呃逆

腧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15~2寸毫针,右手持针对期门斜刺05~1寸,针尖略向下,用提插捻转手法,调节针感,使针下出现酸、麻、胀、重感,发作时行强 手法,缓解后改为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3次,每日1次,若属寒,并加灸,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73例,1次治愈9例,2次治愈12例,3次治愈7例,其余45例患者1~2疗程后均收效。[6]

4152 治疗慢性胆囊炎

①取期门,进针约15寸,施捻转提插泻法1 min,并在B超下观察胆囊缓慢收缩,留针15 min后出针。结果表明,针刺期门可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降低胆道平滑肌的张力,松弛Oddis括约肌,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胆囊及胆道的充血、水肿,从而达到治疗胆囊炎的目的。[6]

②主穴取期门。肝气郁结者,加太冲、章门;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行间;脾肾阳虚者,加命门、足三里;痰饮停聚者,加阴陵泉、中脘、丰隆;肝肾虚者,加涌泉、太溪。腧穴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向期门中间刺1针,4周刺4针,刺后闪罐留罐10 min,拔去瘀血,余穴用毫针刺法,平补平泻。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8例,痊愈36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6]

针刺“期门”“日月”穴,可调整胆汁排泌功能,降低奥狄氏括约肌的张力[1]。

针刺胆石症患者的“日月”“期门”,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胆囊显著收缩,促进胆囊排空[1]。

现代研究报道,针刺日月、期门对胆囊、胆总管、胆道括约肌均有明显作用[4]。

针刺期门穴可见胆管口括约肌紧张收缩,停针时松弛,有助于胆囊运动[4]。

4153 治疗胆道蛔虫病

在疼痛时,针刺右侧期门,进针08寸,得气后轻捻转约3 min,腹痛顿消,留针2h,留针期间未出现腹痛,出针后30 min,患者上腹又如前剧痛,即再行针刺期门如上法,腹痛又止。继续留针6h,疼痛未再发作。[6]

4154 对乳腺增生患者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

将20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调肾疏肝针法组、常规针刺组和中药组。调肾疏肝组主穴取肾俞、命门、风府、灵墟、神封、步廊、期门,配穴取太溪、三阴交、太冲、子宫、归来,每日针刺1次;常规针刺组主穴取足三里、膻中、肝俞、乳根、内关、期门,治疗方法同调肾疏肝组;中药组口服乳癖消片,每次6片,每日3次。3组患者皆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及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CD8+变化情况。结果:调肾疏肝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20%、940%,常规针刺组分别为860%和880%,中药组分别为780%和840%,3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调肾疏肝组疗效优于另两组;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血清PRL、P、P/E2均有显著改善( P<005),调肾疏肝组降低PRL和升高P、P/E2作用优于另两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调肾疏肝组和常规针刺组E2、CD8+、CD4+/CD8+有显著改善,调肾疏肝组降低E2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调肾疏肝针法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对乳腺增生患者的内分泌、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6]

4155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俞募针刺组,取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常规针刺组,取合谷、中极、关元、三阴交;西药对照组,口服达那唑。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的总疗效相似,但俞募针刺组在痛经、月经不调、腰骶痛、 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1),且俞募针刺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6]

4156 对松驰膀胱的影响

针刺期门穴,当捻针时,可引起膀胱收缩,内压升高,捻针停止时,膀胱变为松驰,内压下降。

针刺神经系统功能正常的病人的期门等穴,捻针时逼尿肌收缩,不捻针时逼尿肌舒张[1]。

4157 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

用针或灸治疗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疗效。对肝血流量有明显减少。从病理组织学方面证实,灸动物“期门穴”,对药源性早期肝硬变有疗效。

针刺期门穴,可见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有一定疗效[4]。

动物实验表明,艾灸期门对于药源性早期肝硬化有疗效[4]。

4158 辅助肝病诊断

检查发现期门穴,有压痛的患者肝区均有压痛,肝血流图、肝功能异常。

4159 对胆囊的影响

有报道针刺期门穴,可见胆管口括约肌紧张收缩,停针时松驰,并有助于胆囊运动。

41510 对白细胞的影响

针刺期门穴还能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增高。

5 经外奇穴名·期门

期门为经外奇穴名[1]。出《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位于胸部,从左右 外侧各旁开1寸直下,当第七肋骨间隙处[1]。左右计2穴[1]。主治妇人月里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1]。

51 期门穴的定位

经外奇穴期门位于胸部,从左右 外侧各旁开1寸直下,当第七肋骨间隙处[1]。

52 主治病证

经外奇穴期门主治妇人月里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1]。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3 刺灸法

男性更年期的调理主要在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面。中医学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由肾精不足、元阳亏虚、肝气郁结、脾肾亏虚所致。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虚劳”、“心悸”、“不寐”、“郁证”等范畴。中医学无此病名,但中医古籍中有大量类似本病症状的描述。如《千金要方》记载:“人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食欲无味,寝处不安”。古代虽有此记载,但和现在症状有所出入,治疗也有所不同。

一、肾精不足证

主要表现为阳痿,精液量少,腰膝酸软,发脱齿摇,健忘神呆,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舌质淡,脉细弱。治疗以补肾益精为主,主用左归丸治疗,肝肾精亏,胁痛嗳气者可合一贯煎治疗。食疗可食用黑芝麻、黑豆、核桃、山药、枸杞等补脑强肾的食物。

二、元阳不足证

主要表现为性欲低下,阳痿,但欲寐,神疲懒动,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不喜饮或喜热饮,大便稀或五更泄,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夜尿增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治疗以补肾壮阳为主,主用金匮肾气丸。食疗多食用羊腰、羊肉、韭菜、狗肉、虾仁等。

三、肝气郁结证

主要表现为性欲下降,勃起不坚,胸胁满胀,少腹胀痛,郁郁寡欢,善太息,舌质淡或红,苔薄白,脉弦。治以疏肝解郁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郁火灼阴,双目干涩者,加枸杞子、杭菊花、石斛、生地黄。平时可饮用薄荷茶、沙参茶、栀子茶等。

四、脾肾亏虚证

主要表现为性欲低下,腰膝酸软,精力下降,健忘,乏力,肌肉萎缩,腹满肥胖,面色晄白,表情呆滞,五更泄泻,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弱。治以健脾补肾为主,方用大补元煎。平时注意饮食,可食用焦山楂、焦麦芽、茯苓、白术、菟丝子等打粉冲服,以固护脾肾之气。

除药物治疗外,平时还要注意调节情绪,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再配合以上方药,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先找西医尽快控制你的甲亢!

健康得以保障,自学中医不迟

找中医自学教材,

可到各地中医学院或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咨询

中医书不都是古文的

中医自学教材也有<医古文>这一门

不少经典中医古籍有白话解版本

白话解能帮助足自学考生理解;

也能满足专业人员日常工作需求

豆豉怎么炒家常菜

豆豉怎么炒家常菜,食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家也都知道,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与价值都是有差异的,而很多食物中含有的成分也是我们人体所需的物质,以下豆豉怎么炒家常菜。

豆豉怎么炒家常菜1

第1道、豆豉青椒炒肉末

用料、豆豉,线椒,小米椒,猪肉末,油盐,鸡精,白糖,胡椒粉

做法、辣椒去蒂洗净切小圈,豆豉过一遍清水沥干待用,猪肉洗净切成肉末备用;锅里放油烧热,下入肉末大火爆炒至断生,下入豆豉转中火翻炒出豉香味;接着下入辣椒圈,炒至辣椒接近断生,再少放一点盐、一点鸡精、一点白糖、适量的胡椒粉;把调料炒匀炒至入味即可。没食欲的时候,做上一盘这个菜,拌着米饭吃,香辣过瘾,特别开胃,赶紧试一下!

第2道、豆豉菜椒炒瘦肉

用料、菜椒,豆豉,瘦肉,小米椒,油盐

做法、瘦肉洗净切薄片,加少许油盐腌制,菜椒洗净切长条,小米椒洗净切末,豆豉过一遍清水沥干待用;热锅倒油旺火烧热,下入肉片和豆豉,翻炒至肉片变色,加入小米椒和菜椒,再少放一点盐,炒至菜椒熟透即可。平时在家做菜椒炒肉,用这个调味搭配特别下饭,上桌米饭也能多吃一碗,不要错过!

第3道、豆豉芹菜炒鸡蛋

用料、鸡蛋,豆豉,芹菜,酱油,食用油

做法、芹菜洗净切小段,豆豉过一遍清水沥干待用;锅烧热下入适量的油,油温上来打入鸡蛋液,待蛋液稍微凝固,迅速铲成小碎块盛起;锅里继续添入少许油,烧热后下入豆豉和芹菜,炒至芹菜全部变色,加入鸡蛋和少许酱油,烹炒至芹菜熟透就出锅。这道小炒菜特别适合做佐粥配菜,一盘菜至少可以下半锅粥,非常美味,值得一试!

豆豉怎么炒家常菜2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营养

补充营养促进消化是淡豆豉最重要的功效,因为战斗只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它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大量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更还有一些活性酶,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也能提高肠胃消化功能。

2、防病抗病

淡豆豉不但能为人体补充,丰富营养,还能维持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可防止肠道炎症滋生对比指人类肠道健康有一定好处,除此以外它还能净化血液,防止血压,血脂升高更能放慢人体衰老速度,也能提高人类肝脏解毒功能,经常食用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淡豆豉怎么吃

1、淡豆豉豆腐汤

淡豆豉可以和豆腐搭配在一起煲汤喝,在做的时候需要准备豆腐500克,把它切成块状再准备葱白20克,把它切成段随后准备15克淡豆豉,把豆腐入锅煎到表面微黄,加入清洗干净的淡豆豉现,再放入适理的清水放到切好的葱白,一起煮制二十分钟即可。

2、淡豆豉炖鸭肉

淡豆豉还可以和鸭肉搭配在一起炖着吃,在炖的时候要把准备好的新鲜鸭肉洗净剁成块并放在沸水中焯二分钟,去掉浮沫以后取出,放在汤锅中,加入适量葱姜,黄酒再入准备好的淡豆豉一起炖到鸭肉软烂加食用盐调味,调匀以后就能出锅食用。

今天为大家介绍了一些与淡豆豉相关的知识,能让大家了解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也让大家学会了淡豆豉怎么吃,以后大家再有需要时可以按上面介绍的正确方法去食用淡豆豉,食用后会特别好的食疗功效出现。

淡豆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特色食材,它是大豆种子经过加工与发酵以后得到的一种特殊食材,含有大豆的大部分营养成分,而且药用价值特别高,下面我就专门带大家了解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同时也会让大家对淡豆豉的`食用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淡豆豉入药以后能解表除烦,也能宣郁解毒,它对人类的高发的寒热病和头痛以及烦燥和胸闷不安等多种不良症状都有出色治疗作用,另外淡豆豉还有解毒消肿,它可以治疗人类的黄水疮,治疗时可以把淡豆豉研末以后直接外敷在患处上,能让体内毒素排出,也能让肿痛症状很快缓解。

淡豆豉的食用方法

1、淡豆豉蒸鲫鱼

淡豆豉蒸鲫鱼是它的常见吃法之一,平时可以把鲫鱼处理干净放在蒸盘中,把淡豆豉洒在上面再加入适量的料酒和白糖,然后入蒸锅蒸制二十分钟,取出以后食用,每天食用二次,每次食用三十到五十克就可以。能起到清热解毒和利水消肿的重要作用。

2、淡豆豉豆腐汤

淡豆豉与豆腐还能一起做汤喝,平时制作时需要准备二到四块豆腐和十五克淡豆豉以及十五克葱白,把豆腐先入锅煎到表面发黄,取出以后加淡豆豉再加清水两碗,一起煎制,煎到水余一碗时加入葱白,再煎五分钟取出就能食用,这种淡豆豉豆腐汤能发汗解表,也能清热透疹。

豆豉怎么炒家常菜3

豆豉有哪些种类?淡豆豉是什么?

1、用途不同

豆豉、以食用为主,是制作诸多菜肴的必不可少的调料,是一种豆制品调味料。

淡豆豉、淡豆豉是一种中药,主要是用于医药方面,一般不食用。

2、味道不同

豆豉和淡豆豉有咸淡之分,淡豆豉味道偏淡,而豆豉因为是一种调味料,发酵过程中添加了食盐,其盐分含量高,是咸味的,比淡豆豉咸。

3、原料不同

豆豉就是黄豆或者黑豆煮熟,经发酵而成的食品,而淡豆豉因为要入药,除了主要原料黄豆或黑豆外,在制作过程中还会添加青蒿,桑叶等中药,制作过程也比豆豉麻烦。

4、功效不同

淡豆豉、淡豆豉性味寒甘苦,可以解毒解毒清热,有发汗安胎,透散表邪的功效。

豆豉、豆豉性味温咸,归肺,胃经,有和胃除烦,去寒热,解腥毒的功效,菜肴中加豆豉可以解腥调味。

5、淡豆豉的功效

1、安胎

淡豆豉可以宣发郁热,补肾安胎;清代的中医古籍就有记载,《会约医镜》中就明确指出,“淡豆豉”有“安胎孕”的功效,可以作为药物用在需要安胎的妇女身上。

2、调节雌激素

淡豆豉由大豆经发酵等工艺制成,富含大豆异黄酮物质,可用于调理更年期综合症,平衡调节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可以延缓衰老。

3、缓解风寒感冒

淡豆豉有解表除烦作用,可以用与伤寒热病,早期轻微感冒者,可以食用葱豉汤可以有效改善,缓解感冒初期症状,促进身体发汗。

葱豉汤做法、淡豆豉50克,葱白3根,加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发汗,如果不出汗,加倍服用一次。

4、和胃消食

淡豆豉味苦性寒,如胃,肺经,寒可清热,入胃经,则能和胃消食,如果身体经常积食腹胀,大便不畅的,黄疸等现象,这是气机不利,食滞不消所致,可以食用淡豆豉,有和胃消食,宣郁利气之效。

5、解毒清热

淡豆豉性寒微苦,可以清热解毒。《药性伦》中记载淡豆豉可以治血痢腹痛,清热止痢,《名医别录》提到淡豆豉“主瘴气恶毒”,《日华子本草》曰、“治中毒药”。《本经逢原》则曰、“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故本品有解毒之功;可用治山岚瘴气恶毒,食物中毒,丹毒,及上疮痛烂等。

很多人只要一提到腰酸,直觉就是「肾亏」,其实不然;肾亏只是中医的证型之一,正确来说,应为肾气亏虚,而腰酸只是肾气亏虚中的一个症状罢了,并不全然是肾的问题。 文/钟碧芳 医与西医对「肾」的观点不同,西医是单纯从结构学上来看肾,指的是泌尿系统的器官「肾脏」,但中医就不同了。长庚纪念医院中医部中医内科科主任陈俊良指出,中医的「肾」范围比西医大很多,它是中医五脏六腑中的一个脏象,涵盖了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骨骼关节等,影响所及包括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同时也与泌尿、骨骼、造血、免疫、内分泌等系统息息相关,严格来说,中医所谓的「肾」就是许多个系统功能的总称。 年近50的小李,长久以来生活紧张忙碌,近来常感力不从心,尤其发现最近小便泡沫多、又易夜尿,且常常稍微活动一下就腰酸到不行,原本心想只是工作压力而心力交瘁而已,但这些症状总是陆续出现,甚至连房事都提不起劲,朋友亏他「该补肾了」。对照壮阳广告所说的「败肾」症状还真有点相像,小李心想,难道真的要开始吃补肾丸了吗? 陈俊良指出,许多民众都对肾亏、补肾壮阳有所误解,以为只要腰酸、频尿等症状就是肾亏,甚至直接与阳痿、早泄画上等号,其实肾亏只是中医的一个证型,正确来说应该是「肾气亏虚」,所包含的症状则有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频尿、夜尿、手足冰冷畏寒等,或者是阳痿、早泄及白发等,由于腰酸是其中之一的症状,很多人就把男性腰酸与肾做连结,但在中医的看法中,有许多脏腑都可能与腰酸有关,最常见的就是肝、脾、肾三者。 陈俊良说明,在中医古籍里,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肾亏」名词,但却有提到「肾气亏虚」的证型,如小便次数频率高、遗尿不禁、遗精早泄或尿带白浊、腰膝酸软、脸色惨白、听力减退等,但这些症状并非专指肾脏不好,其他器官的病变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还是必须找专科医师仔细检查,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说「腰是肾之府」,由于肾脏在腰腹附近,严格来说,腰腹的区域就是肾的屏障,如果某些肾病因为肾脏肿胀,拉扯到有神经分布的肾脏外层包膜,或可能因为包膜周围发炎,而引发疼痛,但除了肾脏本身的症状,另也可能与肌肉或筋膜发炎有关,而这类发炎现象则与肝或脾有关。中医提及,脾主肌肉,有些劳动过度的人,因为肌肉使用过度,或姿势持续过久,也可能造成腰酸。 所谓「肝主筋」,筋就是指筋膜,因此只要全身筋膜的张弛收缩活动都与肝有关,中医认为,人体筋膜的营养来自于肝脏,唯有血液充盈,筋膜才能获得滋养,关节活动也能自如,「如果局部循环不好,就需要适时给予舒肝养肝的药物,增加循环功效。」至于脾则主肌肉与四肢,四肢都需要靠脾胃中的营养来转化成肌肉,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脾失健运,就会使得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甚至肌肉萎缩,自然也就容易出现腰酸症状。 提及男性最在意的性功能障碍原因,陈俊良表示,肾气亏虚若显现在性功能上,主因则不外积劳成疾、过度劳累、情绪不稳,而这些也同时会导致脏腑受伤,况且现代人工作忙碌,容易提早老化,更有许多人忽略男性也有更年期,再者,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又要兼顾工作与家庭,部分的肾亏现象,是因为压力与心理因素所造成。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长期服用不适合本身体质或不明药物伤害,尤其中国人喜欢吃药,经常在没有经过医师指示下,自行买成药或补药服用,如消炎药、止痛药、感冒药等,甚至是一些具有肾毒性的民间草药或偏方,举例来说,如大量服用榄仁叶会造成急性肾衰竭等,西药的副作用大家耳熟能详,即使中药 性较弱,但有时也可能因为太寒、太热,不符个人体质,一旦误食就容易伤及脏腑。最好的方式是,有病症就必须请医师做综合性的判断,才不至于伤及脏腑或延误治疗。 陈俊良指出,在治疗上,中医是以辨证论治的方式治疗肾病,无论是年龄、性别、体质、症状表现等都是评估的重点,有时即使是同样的疾病,却可能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有不同的药方,因此在治疗上,仍必须经过辨证才能了解病情。 值得提醒的是,坊间流传的补肾偏方,作用通常强烈,且多数属于补肾阳的药方,陈俊良强调,万一本身是属于肾阴虚火旺的人,吃到补阳的药物,就等于火上加油,愈补愈糟糕。肾阴虚的人火气大,如果再吃了补阳药物,有些就会开始流鼻血,甚至血压会增高,这对原本血压偏高、有慢性病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尤其,台湾因为气候湿热、大多数的民众都属于容易上火的体质,更不能乱吃温补的药方,又或者,如果体质属于阴虚时,多食凉补的食材,如百合、莲子、西洋参等。建议如果有肾气亏虚的症状时,还是必须寻求合格的中医师针对体质辨证,再看是否需要补肾较佳。 至于日常生活则可采行简单不伤身的方式加以保养,《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如果肾气不足时,可以采闭气方式,采集舌下的津液(口水),并把它咽下去,有助于保肾;或者也可经常扣齿(咬牙),这是因为「齿为骨之余」,也可达到保肾的功效。 此外,由于肾主管的是精气,所以房事不要过度,有所节制,也能达到「节欲保精」的效果。经常 下丹田(肚脐以下一吋位置)与后丹田(肚脐正对的后方,即命门位置),也有助于养肾。也可多食用一些补肾的食物,如核桃、枸杞、大豆、黑豆、芝麻、杜仲、山药、芡实与补骨脂等,以补肾气。 ◎肾阴虚: 腰膝部位酸痛、头晕或耳鸣、听力下降、口干舌燥、面热潮红、手足掌心发热、晚上出汗、大便干结、男子遗精。在脉象上,则多沉细数。同时,这类型的人舌体红、舌苔少。 ◎肾阳虚 :腰膝部位酸痛或疼痛寒冷、畏寒、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频尿夜尿或失禁遗尿、男子性功能下降、更可有阳痿,女子月经量偏少甚至不孕,有时还出现水肿。脉象上,脉搏沉弱无力。舌体胖大,有白色舌苔。 本文摘自 360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