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翳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屋翳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屋翳穴的定位 8 取法 9 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屋翳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主治病症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研究进展 161 治疗乳腺增生 162 提高免疫功能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屋翳 1 拼音

wū yì

2 英文参考

Wūyì ST 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wūyì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1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1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屋翳 汉语拼音 Wuyi 罗马拼音 Wuyi 美国英译名 Chamber Screen 各

号 中国 ST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E15 富耶氏 E15 德国 M15 英国 S15 美国 St15

屋翳为经穴名(Wūyì ST 15)[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1]。屋乃深室,翳即隐蔽,穴当肺之中段,呼吸之气至此如达深室隐蔽,故名屋翳[1]。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吐脓血,咳逆上气,咳唾脓血,胸痛,乳痈,乳癖,乳腺炎,身肿,皮肤疼痛,噎嗝,皮肤痛不可近衣,皮肤瘙痒,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胁胀痛,胸胁胀满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屋翳,在库房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5 穴名解

屋乃深室,翳即隐蔽,穴当肺之中段,呼吸之气至此如达深室隐蔽,故名屋翳[1]。

《说文》段注:“屋者,室之覆也。引申之,凡覆于上者皆曰屋。”《方言·十三》:“翳,掩也。”本穴上有库房之房,下有膺窗之窗,犹尾檐之遮翳,故名“屋翳”。其所以名“翳”者,亦含有华盖之意也。[2]

6 所属部位

胸[3]

7 屋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屋翳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4][5]。

屋翳位于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正坐或仰卧取穴[1]。

屋翳位于胸部,在第二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4寸处[6]。

屋翳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屋翳穴的位置

屋翳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屋翳穴的位置(肌肉)

屋翳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8 取法

仰卧位,在乳中线上第二肋间隙中取穴。

屋翳位于胸部,当第二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正坐或仰卧取穴[1]。

仰卧位,当 直上,第2肋间隙处取穴。先于胸骨角水平确定第2肋,其下为第2肋间隙;男性可以 定第4肋间隙,再向上2肋为第2肋间隙。[7]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从 沿垂直线向上推2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8]。

9 穴位解剖

屋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第二肌间结构。血管分布同库房(有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正当胸前神经之胸大肌分支处。皮肤由第1、2、3肋间神经前皮支重叠分布。第2肋间结构由肋间内、外肌及肋间血管和神经构成。肋间外肌位于肋间结构的最外层,于肋软骨和肋骨连结部向前则移行于肋间外膜,直达胸骨缘;肋间内肌较薄,位于前肌的深面,于肋角的内侧向后移行肋间内膜并连于脊柱两侧。肋间动脉分出的上、下支则行于肋间内、外肌之间的上、下缘。

91 层次解剖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1]。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9]。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胸肩峰动脉和肋间神经、动脉分布;再深层有壁层胸膜和肺[9]。

布有胸前神经的胸大肌肌支,并有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通过[6]。

10 屋翳穴的功效与作用

屋翳有降逆平喘、消痈止痛等作用[1]。

屋翳有理气安神、活络通乳之功[2]。

屋翳有止咳化痰,消痈止痒的作用。

11 主治病症

屋翳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咳吐脓血,咳逆上气,咳唾脓血,胸痛,乳痈,乳癖,乳腺炎,身肿,皮肤疼痛,噎嗝,皮肤痛不可近衣,皮肤瘙痒,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胁胀痛,胸胁胀满等。

屋翳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乳痈、身肿、皮肤疼痛[5]。

屋翳可用于治疗胸肺部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上气、咳唾脓血、噎嗝、身肿、皮肤痛不可近衣、皮肤瘙痒以及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乳腺炎等[1]。

屋翳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胁胀痛,乳痈等[6]。

屋翳穴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乳痈,乳癖[7]。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胸膜炎。

其它:肋间神经痛,乳腺炎。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沿肋间隙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5]。

一般斜刺03~05寸[1][6],不宜深刺[6]。

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7]。

直刺02~03寸;或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

注意:不可深刺,以防引起气胸。

122 灸法

可灸[1][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3 配伍

屋翳配肺俞、尺泽、膻中,有宣肺止咳平喘的作用,治咳嗽气喘[7]。

屋翳配膻中、乳根、肩井,治乳腺增生[7]。

屋翳配膻中、乳根、肩井、期门、足三里、太冲、有涤痰通络,疏肝解郁的作用,主治乳腺增生。

14 特效

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时,可用手掌小鱼际或大鱼际,在屋翳施以轻揉手法,反复揉压数次[8]。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身肿,皮肤不可近衣,*泺苛获,久则不仁,屋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身肿,皮痛不可近衣。

《针灸大成》:主咳逆上气,唾血多浊沫脓血,痰饮,身体肿,皮肤痛不可近衣,*泺,瘛疭不仁。

《外台秘要》:身体重。

《循经考穴编》:主气逆噎塞,乳中疼痛。

16 研究进展 161 治疗乳腺增生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屋翳穴对乳腺增生有显著疗效[2]。

据报道,针刺屋翳对乳腺增生有显著治疗作用。不仅对小叶增生有疗效,而且也能促进囊性增生样改变恢复正常[7]。

162 提高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实验提示,屋翳穴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钟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大钟穴的定位 10 大钟穴的取法 11 大钟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大钟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大钟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大钟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钟 1 拼音

dà zhōng

2 英文参考

Dàzhōng KI4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ō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大钟 汉语拼音 Dazhong 罗马拼音 Tachung 美国英译名 Big Bell 各

号 中国 KI4 日本 4 法

国 莫兰特氏 R6 富耶氏 R4 德国 N6 英国 K5 美国 Ki4

大钟为经穴名(Dàzhōng KI4)[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1]。大钟是足少阴肾经的络穴[1][2]。大为小之对,钟同“踵”,即足跟,此穴在足跟,其骨较大,故名大钟[1]。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咽痛,气喘,咳血,足跟痛,月经不调,咳嗽,咯血,癃闭,尿频,遗尿,便秘,腰痛,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口腔炎,食道狭窄,尿潴留,精神病,淋病等。

4 大钟的别名

太钟(《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王注)。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

6 穴名解

大为小之对,钟同“踵”,即足跟,此穴在足跟,其骨较大,故名大钟[1]。

大,小之对,又同太。钟,指量器,又有聚藏、容受之义,天之所赋为钟(种)。钟,同踵。指穴为经气在踵部藏聚之处,而踵部足之大骨,又如酒钟和钟铃也。踵是足跟部。穴当踝关节下方之足跟部,下大上小,且摇摆善动,亦钟铃之象也。肾主先天,即人精之聚也,此穴在太溪穴下5分,当跟腱内缘,为脉气盛大、钟聚之处,故名大钟。杨上善说:“钟注也,此穴是少阴大络别注之处,故曰大钟。”[3]

7 特异性

大钟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络穴。

8 所属部位

足部[4]

9 大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中[2]。

大钟穴位于内踝后下方,当跟腱内侧缘与跟骨的交角处[5]。

大钟穴位于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之[1]。

大钟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大钟穴在足部的位置

大钟穴在足部的位置

大钟穴在足部的位置

10 大钟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平太溪下05寸,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凹陷处取穴。

大钟穴位于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之[1]。

正坐或仰卧位,内踝下缘平齐靠跟腱前缘处取穴[6]。

先取太溪、水泉,于二穴连线中点平齐靠跟腱前缘处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太溪穴(坐位垂足,由足内踝向后推至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即是太溪穴),向下量半横指,再向后平推至凹陷处即是大钟穴[7]。

11 大钟穴穴位解剖

大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跟骨。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支分布。皮下组织疏松,其内的浅静脉向前注入大隐静脉,跟腱前及两侧脂肪组织较多。在跟腱前,有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针经皮肤,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刺入跟腱和胫神经干之间,或刺于神经干上,神经的前方即是与该神经伴行的胫后动脉和静脉。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跖肌腱和跟腱的前方→跟骨[1]。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前方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8]。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5]。

12 大钟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钟穴具有益肾平喘,调理二便的功效。

大钟穴有益肾和血、补精调神的作用[1]。

足少阴经脉“入肺中”,大钟穴具有滋补肺阴、止咳平喘之功,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9]。

足少阴肾经脉“络心”,交接于手厥阴心包经,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元神之府,故取大钟穴可治疗神志病[9]。

肾主水,司二便,大钟近于足跟部,经脉又“贯脊属肾”,故大钟穴可补肾气、滋肾阴,治疗二阴病和腰痛、足跟痛[9]。

大钟穴系肾经之络穴,有滋肾清肺之功,主治咯血,气喘,腰脊强痛,二便不利,足跟痛,痴呆,尤长于诸虚不足之症[3]。

13 大钟穴主治病证

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咽痛,气喘,咳血,足跟痛,月经不调,咳嗽,咯血,癃闭,尿频,遗尿,便秘,腰痛,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口腔炎,食道狭窄,尿潴留,精神病,淋病等。

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等[1]。

大钟穴主治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5]。

大钟穴主治咳血、腰脊强痛、痴呆、嗜卧、月经不调、足跟痛[8]。

大钟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癃闭,尿频,遗尿,便秘;痴呆,嗜卧;腰痛,足跟痛[6]。

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口腔炎、食道狭窄、尿潴留等[1]。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癔病;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

3 其它:哮喘,咽痛,口腔炎,食道狭窄,便秘,疟疾。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3~05寸[6][8][1],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大钟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胫神经、胫后动脉,引起脚部运动障碍[6]。

142 灸法

可灸[1][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艾灸大钟穴,每次灸5~15分钟,可治气喘、支气管炎[7]。

15 大钟穴的配伍

大钟穴配中极、三阴交,有清热益肾的作用,主治尿闭。

大钟穴配神门、太溪,有滋阴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失眠。

大钟配定喘、肾俞、肺俞、膏肓俞,治肾虚气喘[6]。

大钟配肾俞、关元、三阴交,治月经不调[6]。

大钟配肾俞、命门、膀胱俞、三焦俞、委阳,治小便不利[6]。

16 特效

拿捏大钟穴,可防治腰痛[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疟,多寒少热,大钟主之。腰脊相引如解,实则闭癃、凄凄腰脊痛嗜卧、口中热,虚则腰痛、寒厥烦心闷,大钟主之。大便难,大钟主之。咳、喉中鸣、咳唾血,大钟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大钟、郄门,主惊恐畏人,神气不足。大钟、太溪,主烦心满呕。

《针经标幽赋》: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璇玑穴的定位 8 璇玑穴的取法 9 璇玑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璇玑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璇玑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璇玑穴的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璇玑 1 拼音

xuán jī

2 英文参考

Xuánjī CV21 [中国针灸学词典]

xuánj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2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璇玑 汉语拼音 Xuanji 罗马拼音 Hsuanchi 美国英译名 Rotating Machine 各

号 中国 CV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C21 富耶氏 VC21 德国 KG21 英国 Cv21 美国 Co21

璇玑为经穴名(Xuánjī CV21,RN21)[1][2]。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旋机。属任脉[1]。璇同旋,玑同机,璇玑,有旋转枢机之意,此穴对气管,为气管与肺气转运之枢机,故名璇玑[1]。璇玑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哮喘,支气管炎,喉痹,咽肿,水浆不下,胃中有积,贲门痉挛,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咳逆上气,喘息,水浆不下,小儿喉中鸣,呕吐,泄泻,支气管哮喘,食管痉挛,喉痹咽肿,胸胁之满,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痉挛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璇玑,在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任脉气所发,仰头取之。

5 穴名解

璇同旋,玑同机,璇玑,有旋转枢机之意,此穴对气管,为气管与肺气转运之枢机,故名璇玑[1]。

璇,《说文》:“璇,美玉也。”玑,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衡,其中横筩。以璇为机,以玉为衡。璇玑,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北斗第二星为璇,第三星为玑,乃北斗七星中天璇天机之合称。北斗自转,而璇玑随之。故测天文之仪器,名曰璇玑,又名混天仪。仪上枢轴,亦名璇玑。其轴总摄全仪,旋转动力之源。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养生家以璇玑为喉骨环圆动转之象,文学家以璇玑为珠玉之别称,均喻其圆润光滑也。人之胸腔,犹混天仪之笼廓。本穴居天突之下,胸腔之上,如斗运于天,机运于身,犹璇玑持衡,故名之。[3]

6 所属部位

胸[4]

7 璇玑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璇玑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5]。

璇玑穴位于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仰卧或正坐仰靠取穴[1]。

璇玑穴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一胸肋关节,当天突穴下1寸处[6]。

一说在天突穴下16寸(《针灸大成》)。

璇玑穴在任脉的位置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璇玑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8 璇玑穴的取法

璇玑穴位于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仰卧或正坐仰靠取穴[1]。

在胸骨中线上,仰卧或正坐仰靠,约当胸骨柄中点取穴。

仰卧或仰靠位,于胸骨中线,第1胸肋关节之间处取穴[7]。

快速取穴:仰卧,从天突(仰卧,由喉结直下可摸到一凹窝,中央处即是天突穴)沿前正中线向下1横指处即是璇玑穴[8]。

9 璇玑穴穴位解剖

璇玑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起始腱、胸骨柄。主要布有锁骨上内侧神经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起始腱→胸骨柄[1]。

皮肤→皮下组织→胸骨[9]。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1肋阃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9]。

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并有 内动、静脉的前穿支通过[6]。

10 璇玑穴的功效与作用

璇玑穴有宽胸止咳,清咽利喉等作用[1]。

璇玑穴具有宽胸利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璇玑穴所治诸症,为喉痹、咽肿、胸满、涩痛等等,是因其功能富于滋润滑利,有通滞去瘀消肿之能,以治干涩枯燥之症。[3]

11 璇玑穴主治病证

璇玑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哮喘,支气管炎,喉痹,咽肿,水浆不下,胃中有积,贲门痉挛,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咳逆上气,喘息,水浆不下,小儿喉中鸣,呕吐,泄泻,支气管哮喘,食管痉挛,喉痹咽肿,胸胁之满,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痉挛等。

璇玑穴主要治疗胸肺、咽喉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哮喘、支气管炎、喉痹、咽肿及水浆不下、胃中有积、贲门痉挛等[1]。

璇玑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10]。

璇玑穴主治咳逆上气,喘息,胸胁支满,咳嗽,气喘,胸痛;喉痹,水浆不下,小儿喉中鸣;胃中有积,呕吐,泄泻[7]。

璇玑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痉挛等[6]。

喉痹咽肿,咳嗽,气喘,胸胁之满;胃中有积。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痉挛。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6]。

平刺03~05寸[7][10],局部沉胀[7]。

122 灸法

可灸[1][7][10]。

艾炷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13 璇玑穴的配伍

璇玑穴配大椎、定喘、肺俞治哮喘[1]。

璇玑穴配合谷、鸠尾治咽炎[1]。

璇玑配鸠尾,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喉痹咽肿,咳嗽胸痛。

璇玑配气海,有扶正培本,化痰平喘的作用,主治喘促 ,畏寒。

璇玑配足三里,有理气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主治胃中有积。

璇玑配神藏,有宽胸利气,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胸闷,膈满,心悸,失眠,健忘。

璇玑配中脘、膻中,治食积性胸膈满闷、胀痛[7]。

璇玑配天突、膻中,治吞咽不利[7]。

璇玑配气海,治羸瘦气喘[7]。

璇玑配中脘、足三里,治食滞胃痛[7]。

璇玑配中脘、支沟,治胁肋满痛[7]。

14 特效

用拇指指腹直接点压璇玑穴,有酸、胀、麻感觉时为宜,每次3~5分钟,可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8]。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满痛,璇玑主之。喉痹,咽肿,水浆不下,璇玑主之。

《针灸大成》:主胸胁支满痛,咳逆上气,喉鸣,喘不能言,喉痹咽痈,水浆不下,胃中有积。

《席弘赋》: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治疗脾咳的方剂 2 治疗脾咳的穴位 3 治疗脾咳的中成药 4 脾咳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脾咳 1 拼音

pí ké

2 英文参考

splenic cough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脾咳为病证名。

①一名脾经咳嗽。多由脾虚土不生金或脾胃湿热逆熏于肺所致。《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可兼见多涎、咳引小腹等证。参见脾经咳嗽、内伤咳嗽条。

②十咳之一。见《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症见咳而涎出不止,咳引少腹。参见十咳、咳嗽条。

③五嗽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参见五嗽条。

治疗脾咳的方剂 术米汤

橘红一钱,莱菔子二钱,瓜蒌仁四钱。功能主治:主治脾咳,胸懑痰稠,食少体倦。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二小

麻黄厚朴汤

草半两,半夏(洗)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脾咳。咳则右胁下痛,引肩背痛,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

家秘泻白散

火刑金,肺热喘咳,唇焦便赤。加减:胃火,加葛根;脾火,加白芍;肝胆之火,加柴胡;心火,加辰砂;肾火

温中丸

两,白术2两,细辛(去苗)半两,胡椒半两。主治:脾咳。咳则右胁下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口

半夏橘皮汤

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咳。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更多治疗脾咳的方剂

治疗脾咳的穴位 肺俞

敏性鼻炎556例,主穴取肺俞;配穴取大杼、风门、脾俞、肾俞。将中药制成饼,于每年初伏、二伏、三伏时

肩中外俞

敏性鼻炎556例,主穴取肺俞;配穴取大杼、风门、脾俞、肾俞。将中药制成饼,于每年初伏、二伏、三伏时

膏肓俞

此穴与厥阴俞并列,故名膏肓俞。膏,心下之部,生于脾;肓,心下膈上部,生于肾。膏盲指心下膈上之脂膜,

膏肓

此穴与厥阴俞并列,故名膏肓俞。膏,心下之部,生于脾;肓,心下膈上部,生于肾。膏盲指心下膈上之脂膜,

元见

,可主治乳少、乳痈。膻中穴系心包络之募穴,任脉与脾、肾、小肠、三焦诸经之会。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之

更多治疗脾咳的穴位

治疗脾咳的中成药 咳喘宁合剂

合剂的功能主治:宣通肺气,止咳平喘。用于支气管炎咳嗽,老年痰喘。咳喘宁合剂的用法用量:一次10~2

气管炎咳嗽痰喘丸

治:散风镇咳,祛痰定喘。适用于外感风邪,肺热脾湿引起的咳嗽痰盛,气促哮喘,不能躺卧,喉中作痒,胸膈满

祛痰止咳颗粒

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所引起的痰多,咳嗽,喘息等症。祛痰止咳颗粒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麻杏止咳糖浆

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阴虚咳嗽者慎用。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脾胃虚寒泄

肺力咳合剂

孕妇禁用。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

更多治疗脾咳的中成药

脾咳相关药物 小儿咳嗽宁糖浆

生冷、油腻食物。2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

银贝止咳颗粒

师指导下服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等。5

小儿牛黄清肺片

冷、油腻食物。2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

清肺止咳丸

咳丸汉语拼音: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肺止咳。用于肺热

小儿牛黄清肺散

生冷、油腻食物。2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

更多脾咳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脾咳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卷首缺)·气论]咳论

《素问》、《甲乙》无此一段,五脏之久咳二句,在后脾咳不已上。)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受之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咳嗽门]五脏诸嗽(附论)

花(二两)甘草(半两)上麻黄浓朴汤(出指南方)主脾咳。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引肩背痛。甚则不可以动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大肠腑方]咳嗽第五

喉痹咽肿。心咳经久不已,传入小肠,其状咳则矢气。脾咳者,其状右胁痛阴阴引肩背,甚者不得动,动则咳剧。

《类经》:[十六卷疾病类]五十二、咳证

脉布胁肋,故病如是。,腋下胁也。,区、去二音。)脾咳之状,咳则右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四]咳论第三十八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鼻渊·胆腑郁热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鼻渊·胆腑郁热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2 饮食疗法 621 食疗方法 622 推荐食材 623 食疗方 63 外治法 64 针灸治疗 641 针刺 6411 方一 6412 方二 6413 方三 642 穴位注射 7 鼻渊患者日常保健 8 鼻渊患者饮食宜忌 9 关于鼻渊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鼻渊·胆腑郁热证的穴位 2 治疗鼻渊·胆腑郁热证的方剂 3 治疗鼻渊·胆腑郁热证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鼻渊·胆腑郁热证 1 拼音

bí yuān ·dǎn fǔ yù r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sinusitis with pattern of heat stagnation in gallbladderfu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鼻渊·胆腑郁热证(sinusitis with pattern of heat stagnation in gallbladderfu)是指胆腑郁热,以鼻涕量多色黄,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剧烈,眉棱骨或颌面部有压痛,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嗅沟见脓性分泌物,伴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寐少梦多、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鼻渊证候[1]。

4 鼻渊·胆腑郁热证的症状

鼻渊·胆腑郁热证患者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色黄或黄绿,量多,从鼻腔上方流下,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鼻粘膜肿胀,尤以红赤为甚,中鼻道、嗅沟见脓性分泌物。头痛剧烈,眉棱骨或颌面部有压痛。全身或伴有发热、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数。[1][2][3]

5 证候分析

胆腑郁热,循经上炎,攻犯脑窍,蕴结于鼻窦,燔灼气血,熏腐肌膜,故见涕黄粘稠如脓样,量多而有臭味[3]。

火热较盛,蒸灼鼻内肌膜,瘀阻脉络,故肿胀,红赤尤甚,鼻塞及嗅觉减退等症状也较甚[3]。

热毒灼伤窦壁,故叩压眉间或颧部,则疼痛剧烈[3]。

胆经火热,上攻头目,清窍不利,故头痛剧烈,发热,目赤,耳鸣,耳聋[3]。

火热蒸迫,胆汁外溢,故口苦、咽干[3]。

胆热内郁,扰乱神明,故失眠梦多,急躁易怒[3]。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皆为胆经火热之象[3]。

6 鼻渊·胆腑郁热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清泄胆热,利湿通窍[3]。

612 方药

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加减治疗:该方以龙胆草、黄芩、柴胡、山栀子清泄胆热,泽泻、车前子、木通利湿,引热下行,当归、生地黄活血凉血,益阴制火,甘草调和药性[3]。

若鼻塞甚者,加苍耳子、白芷、鹅不食草,以芳香通窍[3]。

若肝胆火热塞盛,头痛剧烈,急躁易怒,便秘尿赤者,可用当归龙荟丸加减,以清泻肝胆之火[3]。

也可用奇授藿香丸[备注]奇授藿香丸(《医宗金鉴》):藿香连枝叶研细束,雄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大。,以木通,茵陈煎水送服:奇授藿香丸中以藿香芳香行气,辟浊化湿,猪胆苦寒,入胆经除胆热,配以木通、茵陈以清利胆经湿热[3]。

62 饮食疗法 621 食疗方法

清泻胆热,利湿通窍[2]。

622 推荐食材

丝瓜、鱼腥草、猪胆、苦瓜等[2]。

623 食疗方

丝瓜饮:经霜丝瓜1条,切碎,沸水浸泡,代茶饮[2]。

丝瓜根蕺菜饮:丝瓜根30g,鱼腥草30g,煎水,加白糖调味,代茶饮[2]。

猪胆蜜:猪胆1个取汁,与蜂蜜60g共煎或蒸,代茶饮[2]。

苦瓜泥:生苦瓜1条捣烂如泥,加白糖60g捣匀,两小时后将水滤出,去渣,分2~3次服用[2]。

63 外治法

1)选用滴鼻灵[备注]滴鼻灵(经验方):鹅不食草650 g、辛夷花150g,煎水二次,药液混合,浓缩成1500 ml,加盐酸麻黄素粉375 g、葡萄糖粉15 g,过滤消毒,瓶装备用。、葱白滴鼻液或1%麻黄素液等滴鼻[3]。

或用冰连散[备注]冰连散(经验方):黄连3g、辛夷花3g、冰片06 g,共研细末。吹入鼻腔,每天3~4次,以疏风清热通窍,改善鼻腔通气,使鼻窦分泌物易于排出[3]。

2)上颌窦炎,可于穿刺冲洗后,注入鱼腥草液[备注]鱼腥草液(经验方):将鱼腥草干品切碎,置蒸馏器内加水过药面,加热蒸馏,以每3 ml相当原干药1g计算,收集第一次蒸馏液,再行蒸馏,以每1 ml相当于原干药3g计算,收集第二次蒸馏藏,每1000 ml加入08g氯化钠使溶解,再加入适量吐温80,使溶液澄清,用IG重焙玻璃漏斗过滤,滤液灌装,以流通蒸气灭菌30 min,备用。,以清热解毒[3]。

64 针灸治疗 641 针刺 6411 方一

选用迎香、印堂、太阳、合谷、风池、曲池、足三里等穴位,每次2~3穴,强 [3]。

6412 方二

取迎香、鼻通、列缺、合谷、印堂、通天、内庭、风池等穴为主[4]。头痛加上星、百会;眉棱骨痛加攒竹[4]。

6413 方三

治法:清热泻火,宣肺通窍

处方:列缺、合谷、迎香、上迎香、印堂穴。取列缺、合谷为远部表里配穴,以清泻肺热;迎香挟于鼻旁,印堂位于鼻根,上迎香居两侧,三穴共奏疏散局部郁热而通鼻窍之功效。

随证配穴:行间,头痛加风池、太阳。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642 穴位注射

取肺俞穴,进针3~5分,注入鱼腥草注射液05 ml,隔天1次[3]。

7 鼻渊患者日常保健

注意擤鼻方法,鼻塞甚者,不可强行擤鼻,以免邪毒逆入耳窍,导致耳窍疾病[3]。

急性者适当休息,注意营养[3]。

对本病应积极、及时地治疗,以免使急性转为慢性,迁延日久难愈,或变生它疾[3]。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疾病[3]。

注意劳动保护,工作环境粉尘多者,应戴口罩[3]。

8 鼻渊患者饮食宜忌

饮食不当会使鼻渊患者病情加重或延长病程[2]。

鼻渊患者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葡萄、黑莓等;多吃全谷类、豆类、坚果,以摄取B族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抵御外邪入侵[2]。

鼻渊患者需戒除烟酒,忌食辣椒、大蒜、煎炸等辛辣燥热食物[2][3]。

9 关于鼻渊

鼻渊(sinusitis)鼻渊为病名[5]。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俗称脑漏(见《景岳全书·鼻证》)、又称脑崩(见《外科大成》卷三)、脑渗(见《医学准绳六要》)、脑泻(《普济方》卷五十七)、历脑[3]、控脑痧[3]、控脑砂(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外科大成》卷三)。是指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表现的鼻病[1]。因涕下不止如淌水而得名[5]。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3]。

《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继《黄帝内经素问》之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论述也较多,并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对其病机、病位、症状及“脑渗为涕”的论述,故又有“脑漏”、“脑渗”、“历脑”、“控脑痧”等病名[3]。

《外科正宗》卷四:“脑漏者,又名鼻渊。总由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其患鼻流浊涕,或流黄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久则头眩虚晕不已。”

鼻渊与西医的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类似[3]。多见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性副鼻窦炎、慢性副鼻窦炎,亦可见于重症慢性鼻膜炎。

鼻渊发病率高,影响工作、学习,甚至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导致不良后果,故应积极防治[3]。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别名/通用名 22 拼音名 23 标准编号 24 处方 25 制法 26 性状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禁忌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气管炎橡胶膏 1 拼音

qì guǎn yán xiàng jiāo gāo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别名/通用名

咳喘橡胶膏

22 拼音名

Qiguanyan Xiangjiaogao (Kechuan Xiangjiaogao)

23 标准编号

WS3B022190

24 处方

赤芍 650g 乌药 458g 白芷 650g 桂枝 650g 生草乌 480g 紫苏子 485g 白附子 485g 荜澄茄 400g 生天南星 400g **壳 400g 白芥子 242 5g 皂荚 400g 冰片 242 5g 樟脑 202 5g 薄荷脑 67 5g 松节油 230g 水杨酸甲酯 232 5g

25 制法

以上17味,除冰片、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松节油外,其余赤芍 等12味粉碎成粗粉,用乙醇为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1页), 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约得浸膏 750g,将冰片、樟脑、薄荷脑溶于水杨酸甲酯、松 节油的混合液中;另加 75~ 80倍重量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 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26 性状

本品为淡**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27 检查

含膏量 照橡胶膏剂含膏量测定法(附录 2页)测定,用乙醚做溶剂, 每 100cm 应不少于1 7g。 其他 应符合橡胶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8 功能与主治

温肺化痰、平喘止咳。用于受寒引起的气管炎,并有预防气管炎 的作用。

29 用法与用量

贴于甲组穴位(大椎、肺俞),如遇皮肤发痒等反应,可贴于乙 组穴位(天突、膻中、灵台),每次临睡前贴,一次12小时,20天一个疗程,每季用一 疗程,可酌情增加一个疗程。

210 禁忌

有咳血史和高血压患者忌用。

211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古籍中的气管炎橡胶膏 《养生导引法》:六、气门

气宣发。若能动静结合,效果可更好。慢性肺心病、气管炎、哮喘等病患均可采用此功。《养生导引法》明胡文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脏腑为病

绕茎。由肝血滞。则宜滑利。据西医之说。以为溺管发炎肿塞或砂淋内塞究之。皆肺肝两端所致也。又溺管之后

《医述》:[卷十一·杂证汇参]咽喉

喉紧痹,气热而痛者,则清肺泻热。情志郁勃,相火上炎而痛者,则降气开郁。肾液下亏,肝阳上越而痛者,宗

《幼科概论》:临床简明辨症法

随胃气而上泛。肺位于上,首当其冲,气管及支气管,必因风邪蕴结,发炎而作肿胀。其现于外的病型,为喉头气

《医学妙谛》:[卷下杂症]三消症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紧喉风的病因病机 5 紧喉风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急喉风的诊断 8 急喉风的辨证分型 81 风热外袭证 82 痰浊凝聚证 83 热毒熏蒸证 9 紧喉风的治疗 91 方药治疗 911 方一 9111 治法 9112 方药 912 方二 9121 治法 9122 方药 913 方三 9131 治法 9132 方药 92 外治法 921 吹药 922 蒸气吸入 923 含漱 93 针灸治疗 931 针刺 932 耳针 94 擒拿法 941 单侧擒拿法 942 双侧擒拿法 95 提刮法 96 气管切开术 97 呼吸困难的治疗 98 急喉风患者的护理 99 医案 10 急喉风患者饮食禁忌 11 急喉风的预防 12 关于急喉风 13 关于喉风 1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紧喉风的方剂 2 治疗紧喉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紧喉风 1 拼音

jǐn hóu fēng

2 英文参考

fulminant throat win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紧喉风(fulminant throat wind)为病证名[1]。喉风之一种[1]。又称急喉风[2]。是指以咽喉紧束感,呼吸困难,汤水难下为特征的喉风[3][1]。如出现牙关拘急,口噤如锁等的危急症状,名为锁喉风[2]。

急喉风相当于西医学咽喉、颈部各种急性炎症而引起的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急喉风属于急性喉阻塞范围[2]。

紧喉风似包括西医的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喉部水肿等[1]。

4 紧喉风的病因病机

紧喉风多由膏粱厚味,醇酒炙煿太过,或肺胃蕴热,复感风热,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壅塞咽喉所致[1]。

急喉风可由咽喉痈及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而致,一般多并发于小儿急喉瘖、喉白喉,此乃痰涎火毒或疫疠之邪炽盛,结聚于喉,致气血凝结、脉络瘀阻、痰涎壅盛、气道阻塞而为病[2]。

急喉瘖患者若邪热较盛,灼津为痰或素有痰热,痰热邪毒结聚于喉咙,气道壅塞,更可发展为急喉风。小儿因脏腑娇嫩,喉腔较窄,患有本病,尤易引致急喉风。

此外,尚有因喉外伤而致气血凝聚于喉;或肝郁气滞,血凝痰聚而成喉菌;或异物堵塞于喉腔等,均可导致气道阻塞或狭窄而为病[2]。

5 紧喉风的症状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紧喉膏粱风火成,咽喉肿痛难出声,声如拽锯痰壅塞,穴刺少商吐下功。”

初起咽喉迅速肿起,吞咽不利,继之则全喉焮赤肿痛,痰涎壅塞,喉部紧缩感,痰鸣气促,呼吸困难、声音嘶沙,甚者咽喉肿塞,汤水难下,或可窒息而毙[1]。

急喉风发病急速,患者咽喉红肿疼痛,呼吸困难,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发病迅速,病情急重[4][2]。

患者咽喉疼痛,吞咽不利,喉部紧缩感,出现喉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深吸气时出现天突(胸骨上窝)、缺盆(锁骨上窝)、肋间等处凹陷,称三凹症,并出现喉鸣;咳时可闻哮吼音;声音嘶哑或语言难出,痰涎壅盛,声如拽锯[2]。

局部检查可见咽喉红肿剧烈,或虽喉关、咽部不红肿,但喉部、声带红肿明显,痰涎多,或有腐物[2]。

全身可有憎寒壮热,或高热神烦,汗出如雨,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绛,舌苔黄或腻,脉数或沉微欲绝等[2]。

按其呼吸困难轻重的程度,分为四度[2]:

第一度:患者安静时无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或哭闹时出现喉鸣及鼻翼煽动,天突及缺盆处轻度凹陷。

第二度:安静时亦出现上述呼吸困难现象。

第三度:除有第二度呼吸困难现象外,并呈烦躁不安,自汗,三凹症显著。

第四度:除有第三度呼吸困难现象外,呼吸浅速,唇青面黑,额汗如珠,身汗如雨,甚则四肢厥冷,脉沉微欲绝,神昏,濒临窒息。

6 证候分析

喉为呼吸之气出入之道,因火毒结聚,气血凝结,以致喉腔狭窄,兼因痰涎阻塞气道,故见呼吸困难,尤以吸气困难、费力为明显[2]。

因气体经过狭窄的喉腔,故产生喉鸣音,咳时气体冲击喉部,而呈哮吼声[2]。

由于吸气时空气不能畅通地经过喉部进入气管和肺,肺气不足,胸腔内负压增加,故于吸气时出现天突、缺盆、肋间等处凹陷的三凹症[2]。

邪客予喉腔,声门开合不利,故声音嘶哑或语言难出[2]。

痰涎壅盛,阻于气道,随气上下,故有痰声,颇似拽锯[2]。

因咽喉肿痛,呼吸困难,故吞咽受阻,甚至水浆难下[2]。

唇青面黑,额汗如油,身汗如雨,四肢厥冷,神志昏迷,脉沉微欲绝,是濒临窒息,阴阳离决之危候[2]。

因病位主要在喉,故局部检查以喉部、声带红肿明显,而喉关及咽部可红肿或不红肿[2]。

7 急喉风的诊断

急喉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特点,尤其是喉性呼吸困难,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等[2]。急性咽喉病发展而出现上述症状者,则诊断更为明确[2]。

8 急喉风的辨证分型 81 风热外袭证

急喉风·风热外袭证(acute throat wind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heat)是指风热外袭,以呼吸困难,咽喉肿胀疼痛,吞咽紧涩,汤水难下,痰涎壅盛,咽喉黏膜呈鲜红或紫红色,声门区红肿显著,伴恶风、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或黄厚,脉数等为常见症的急喉风证候[3]。

82 痰浊凝聚证

急喉风·痰浊凝聚证(acute throat wind with pattern of phlegmturbidity coagulation and aggregation)是指痰浊凝聚,以猝然咽喉憋闷,呼吸困难,声音不扬,吞咽不利,喉关无红肿,会厌可明显肿胀甚至如球状,声门处黏膜苍白水肿,声门开合不利,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急喉风证候[3]。

83 热毒熏蒸证

急喉风·热毒熏蒸证(acute throaind with heattoxin fumigating pattern)是指热毒熏蒸,以咽喉突然肿胀,疼痛难忍,吸气困难,喉中痰鸣,声如拽锯,声音嘶哑,或语言难出,咽喉极度红肿,会厌或声门红肿明显,痰涎多或有腐物,鼻翼煽动,天突、缺盆、肋间及上腹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伴憎寒壮热、或高热心烦、汗出如雨、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数或沉微欲绝等为常见症的急喉风证候[3]。

9 紧喉风的治疗

应注意急喉风患者呼吸困难情况,针对病因,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如出现第三度、第四度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以便通过气管套管吸除痰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呼吸的进行[2]。

91 方药治疗 911 方一 9111 治法

泄热解毒,祛痰开窍[2]。

9112 方药

可选用清瘟败毒散[备注]清瘟败毒散(《疫疹一得》):生石膏、生地黄、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牡丹皮、淡竹叶治疗:方中以犀角为主药,结合玄参、生地、赤芍、丹皮、以泄热凉血解毒,去血分之热,以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知母、连翘清热泻火解毒,祛气分之热,桔梗、甘草宣通肺气而利咽喉[2]。

加减:痰涎壅盛者,选加天竺黄、贝母、瓜萎、葶苈、竹茹等清化热痰散结药物,并配合六神丸(《雷氏方》)、雄黄解毒丸[备注]雄黄解毒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雄黄、郁金、巴豆霜,共研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5 g。、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清热解毒,祛痰开窍的药物[2]。大便秘结者,可酌加大黄、芒硝等[2]。

912 方二 9121 治法

疏风祛邪,解毒消肿;或宣肺泄热、清胃降火。

9122 方药

方选清咽消肿饮或清咽利膈汤[备注]清咽利膈汤(《喉症全科紫珍集》):连翘、栀子、黄芩、薄荷、牛蒡子、防风、荆芥、玄明粉、玄参、金银花、大黄。

913 方三 9131 治法

泻热解毒、消肿利咽[1]。

9132 方药

可用清瘟败毒饮、清咽利膈汤等加减治疗[1]。

若神烦昏冒者,宜开窍豁痰,用安官牛黄丸[1]。

92 外治法 921 吹药

以冰硼散[备注]冰硼散(《外科正宗》):玄明粉、朱砂、硼砂、冰片,共研极细末。、珠黄散[备注]珠黄散(经验方):人中白3g、马勃粉15 g、青黛3g、孩儿茶3g、玄明粉15 g、硼砂3g、薄荷15g、黄连15g、牛黄09 g、珍珠末09 g、梅片09 g,共研为极细末。等清热解毒、消肿祛痰药物,频频吹喉[2]。

外吹冰硼散[备注]冰硼散(《外科正宗》):玄明粉、朱砂、硼砂、冰片,共研极细末。、青黛散[备注]青黛散(经验方):青黛60g、石膏120g、滑石120g、黄柏60g,各研细末,和匀。,并以清咽消毒剂含漱。

922 蒸气吸入

选用金银花、菊花、薄荷、藿香、佩兰、葱白、紫苏等药,适量煎煮,令患者吸入其蒸气,以祛风清热,消肿通窍[2]。

923 含漱

咽部有红肿者,用漱口方含漱,以清洁局部,并有解毒消肿之用[2]。

93 针灸治疗 931 针刺

取合谷、少商、商阳、尺泽、少泽、曲池、天鼎、扶突、丰隆等穴。每次2~3穴,用泻法,不留针[2]。或取少商、商阳出血泄热[2]。

932 耳针

选用神门、咽喉、平喘等穴,针刺、留针15~30 min,每日1~2次[2]。

94 擒拿法

擒拿法适用于急性咽喉疾病之肿胀疼痛剧烈,滴水难入者。擒拿法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减轻症状[5]。

941 单侧擒拿法

[5]

操作时嘱病人正坐,手向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若病人左手平举,术者立于病人举手之正侧面。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处),小指扣住腕部,拇指与病人拇指罗纹面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锁骨上缘肩关节处(相当于肩髃穴处),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拉开(图3)。施术时,可嘱第三者立于病人前面,将汤药或半流质等缓缓灌下。此时,因咽喉疼痛明显减轻,就能吞咽。此法可连续使用。

942 双侧擒拿法

[5]

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椅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住患者胁肋,同时医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便开始用力。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到肩胛),同时,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要三方面同时使用气力,这样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动,便于吞咽,助手即把预先制好的药汤或稀粥喂给患者吞服。

施术时须注意患者全身情况,施术者用力须得宜,不可过于粗暴。

95 提刮法

提刮法俗称“刮痧”,是用瓷匙的边沿蘸油或水,刮病人的皮肤,至令皮肤发生紫红色斑块为度。亦有用两个手指提捏病人的皮肤,使皮肤发生紫红色。这种方法能使经络疏通,把体内邪热发泄排出体表,而达到治疗目的,一般适用于实热病证的早期。[5]

如咽喉肿痛,多先提刮风府穴,继而提刮两耳后颅息穴,两侧臂臑穴,以及曲池、间使、大陵、太渊等。背部常顺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提刮(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肠俞至膀胱俞),体质虚弱者,少用此法。[5]

初觉咽喉疼痛,常取颈窝部(即颈动脉部位),擦香油少许,用厚铜钱的边缘刮之。自上而下顺刮,忌用由下向上的倒刮法。左侧咽痛刮右侧,右侧咽痛刮左侧。轻病多在刮后而愈,重病也能减轻症状。[5]

96 气管切开术

呼吸困难进入第三度、第四度者,可行气管切开术[2]。呼吸困难严重者,必要时也可参照本病,进行气管切开术[2]。

97 呼吸困难的治疗

由于喉腔异物、喉外伤、喉菌阻塞气道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呼吸困难严重者,必要时也可参照本病,进行气管切开术[2]。

98 急喉风患者的护理

古人有“走马看喉风”之说,形容本病病情危急,变化迅速,严重者瞬息间可以引起窒息死亡,故护理上要注意[2]:

(1)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进行抢救[2]。

(2)为了避免加重呼吸困难症状,应多休息,少活动[2]。

(3)痰涎较多,采取半卧位[2]。

(4)饮服药物应缓缓吞咽,使药物能停留于局部较长时间,而发挥更大作用[2]。

99 医案

张汝伟医案,江北妇人李氏,夜半叩门求治,来者三人,开门纳入,但闻该妇人喉声如锯,以手指喉,不能动弹,气息急促,不待天明,必气闭而死,乃为之撬开牙关,吹入开关散,合乌牛散,须臾呕出腻痰稠粘如榴者,半痰盅许,始稍能言语,继吹秘药合珠黄、柳华、中白,仍加乌牛散,诊脉滑数,苔腻而厚。急用方:陈胆星、九节菖蒲各一钱,竹半夏、象川贝、光杏仁、全瓜蒌、炒丹皮备三钱,生枳壳一钱半,炒姜蚕三钱,薄荷叶七分,嘱服一剂,天明再诊,何意数日未复,正在悬念,忽该人陪同另一妇人,来诊肝胃痛,云……药头煎下即橙,二煎服后即愈,因经济拮据,不再调理。(摘自《国医万病自疗丛书·咽喉病》)

10 急喉风患者饮食禁忌

急喉风患者忌燥热及甜腻食物,以免助长火势及滋生痰湿,加重病情[2]。

11 急喉风的预防

要注意及早防止和处理各种咽喉疾患,以免发展成急喉风[2]。

12 关于急喉风

急喉风(acute throat wind)为病证名[6]。见《普济方》卷六十。又称走马喉风(见《张氏医通》)[3]、紧喉风(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六)[2]。是喉风的一种[2]。指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咽喉病[3]。因其发病急速,病情急重而定名[2]。如出现牙关拘急,口噤如锁等的危急症状,名为锁喉风[2]。

急喉风相当于西医学咽喉、颈部各种急性炎症而引起的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急喉风属于急性喉阻塞范围[2]。

详见急喉风条。

13 关于喉风

喉风(throat wind)为病名[7]。见《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7]。是指以咽喉肿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3]。泛指咽喉多种疾患[7]。

《喉科心法》卷上:“考古称喉症,总其名曰喉风[7]。”

历年文献中,喉风的名目繁多,含义不尽相同,一般是泛指咽喉多种疾病,并包括某些口齿唇舌病证在内,如《喉科心法》卷上说:“考古称喉症,总其名日喉风。”《喉科秘旨》分喉风12症;《图注喉科指掌》分16症;《经验喉科紫珍集》分18症;《重楼玉钥》分36症。

参见急喉风、紧喉风、锁喉风、缠喉风、哑瘴喉风条。

详见喉风条。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膈俞穴的定位 9 膈俞穴的取法 10 膈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膈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膈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膈俞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膈俞穴临床研究 161 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162 对血压的影响 163 对心脏的影响 164 对肺功能的影响 165 对血糖的影响 166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7 治疗脑血管意外 168 治疗头痛 169 治疗荨麻疹 1610 提前纠正贫血状态 1611 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1612 催乳 1613 治疗青光眼 1614 治疗偏头痛 1615 治疗痤疮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膈俞 1 拼音

gé shù

2 英文参考

Géshū BL17 [中国针灸学词典]

gé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膈俞 汉语拼音 Geshu 罗马拼音 Keshu 美国英译名 Diaphragm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7 日本 17 法

国 莫兰特氏 V17 富耶氏 V17 德国 B17 英国 B17 美国 BI17

膈俞为经穴名[1](Géshù[2]BL17)。出《黄帝内经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1]。膈俞是八会穴之血会[1][2]。膈指横膈,俞即输注,本穴是横膈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膈俞[1]。膈俞穴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胃脘痛,咳嗽,潮热,盗汗,胃痛,气喘,瘾疹,胸满,胁痛,咳血,贫血,脊背痛,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食道癌,淋巴结结核,哮喘,小儿营养不良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膈俞在七焦(椎)之间。

5 穴名解

膈指横膈,俞即输注,本穴是横膈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膈俞[1]。

膈,指横膈膜,又,格拒也。此穴内应横膈膜,而为之俞,可以开通胸膈之关格及格拒否塞诸病之处也,故以为名。[3]

6 特异性

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膈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膈俞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八会穴之血会[2]。

膈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膈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膈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膈俞穴的取法

膈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七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7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5]。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膈俞穴[6]。

10 膈俞穴穴位解剖

膈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六、七、八胸神经后支内侧支重叠分布。背阔肌由臂丛后束发出的胸背神经支配,该神经沿肩胛下肌腋窝缘下降,与肩胛下动脉的延续部,胸背动脉伴行至该肌。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7和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的分支分布[7]。

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8]。

11 膈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膈俞穴有活血化瘀、宽胸利膈的作用[1]。

膈俞穴有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的功效。

膈俞穴位于背部第7胸椎旁,邻近于膈膜,又为上焦和中焦升降之枢纽,胸膈以上藏于心肺,胸膈以下归于胃,故本穴以治疗肺、胃疾病为主[9]。

膈俞穴具有补血化瘀、调理血脉的作用,故可治疗一切血证及皮肤病[9]。

膈俞穴为血之会,故诸经之血皆从膈膜而上下,心位膈上,肝位膈下,在上的为心俞,心主血,在下为肝俞,肝藏血,故取之可交通于膈膜治疗血证[9]。

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膈俞穴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穴[9]。

凡膈肌有病,均可取此[3]。

膈俞穴意为血之会穴,因动脉血管贯膈下行,静脉血管贯膈上行,全部膈肌与血液循环大有关系,故膈俞穴治吐衄、血晕诸病,有补血化瘀之功[3]。

食道下行,亦由膈肌穿过,故膈俞穴治胃脘痛、反胃、积气、食不下,胀满,支肿、周痹[3]。

凡有关膈肌及血证者,俱可取膈俞穴。以其有关瘀血,故亦治脏毒便血等症。[3]

12 膈俞穴主治病证

膈俞穴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胃脘痛,咳嗽,潮热,盗汗,胃痛,气喘,瘾疹,胸满,胁痛,咳血,贫血,脊背痛,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心动过速,心脏肥大,食道癌,淋巴结结核,哮喘,小儿营养不良等。

膈俞穴主治心胸、肝膈、血证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闷、吐血、衄血、呕血、便血、产后败血冲心、呕吐、呃逆、腹痛积聚、饮食不下、噎膈、黄疸、朝食暮吐、嗜卧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热、咳逆气喘、自汗盗汗,痰饮、喉痹、疟疾、癫狂等[1]。

膈俞穴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咳嗽、吐血、潮热、盗汗[7]。

膈俞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咳嗽,气喘;吐血,便血;瘾疹[5]。

膈俞穴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咳血,吐血,贫血,脊背痛等[8]。

现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疗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狭窄、神经性呕吐、膈肌痉挛、心内外膜炎、胸膜炎、支气管炎、荨麻疹等[1]。

1.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心脏肥大,心内外膜炎;

3 外科系统疾病: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

4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

5 其它: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