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好评如潮,两千多年前的这位老人,为何感动无数网友?
《典籍里的中国》这部文创类综艺节目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如潮水般的好评,第一集中倪大红饰演了汉朝时期的伏生,伏生是守护《尚书》的传奇人物,伏生一家人除了他自己都在守护《书》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书》不仅仅是我国一部经典的文化著作,同时书也象征着我国文化的根基。在我看来,《典籍里的中国》能感动无数网友除了倪大红精彩的演出之外,还有的就是伏生这个角色本身的历史事迹感人,他们一家用生命守护传承《尚书》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守护我国国家的文化根基。
1倪大红的精彩演出。
在《典籍里的中国》这部综艺中,倪大红扮演的伏生非常生动形象,演艺出了伏生这个角色经历丧子,丧妻之后应该有的苍老无奈之感,使得伏生的形象跃然舞台,让伏生再生,使得观众都非常感动。
2伏生一家用生命守护传承《尚书》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守护我国国家的文化根基。
伏生一家人都在守护《尚书》,自从项羽一把火把秦朝宫殿中的典籍烧毁之后,《尚书》这本书就只有伏生一家中存有了,是世界中存在的唯一完整孤本。伏生一家为了保护完整的孤本典籍,不得不举家迁移,离开战火弥漫的关中地区会到老家山东。在举家迁移的过程中,其子为了在兵灾中保护书籍,不惜以身犯险和乱兵搏斗,最后死在了乱兵的刀刃之中。后来在迁移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雪灾之年,一些灾民为了取暖打算燃烧一车《书》来取暖(以前的书是刻在竹筒上的,《尚书》这本书有几十车),其妻为了守护书不被烧毁,尽心尽力给灾民解释《书》的重要性,最后使得《书》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不过其妻最后死于病痛之中。最后一家之口在守护书的过程中只留下了伏生独自一人。
伏生守护的不仅仅是《书》,也是守护中华文明的根基。在历朝历代中,我们民族不断面临着战争,可是最后这些《书》我们都保留了下来,文化的根基没有断层。历史上许多的文明古国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国家的文明最终能得以保存,就是有无数像伏生这样的人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文化才不至于断层,文明不至于消失。
“尘嚣其上竟焚书,劫后壁藏方有余。”(出自《南陵无双谱》)伏生就是诗中的主人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始皇帝嬴政一声焚书令下,无数文化瑰宝付诸一炬,皆在熊熊烈焰之中化为灰烬,无数先辈一生的心血,尽付东流!可悲!可叹!
有一个人,唤作伏生,是秦朝一个不起眼的小博士,他偷偷做了一件“大不敬”的事。但是,正因为他做的这件事,才让一部分珍贵的文化史记被保留了下来,他也被后人铭记,千古流芳。
伏生也被叫做伏胜,字子贱,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弟子子贱的后裔。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农业等方面,秦始皇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秦朝朝廷还设置了一共70人的博士顾问团,方便解答典籍史册中的一系列政治问题。伏生有幸,入选其中,从此成为了一名兢兢业业钻研学问的博士。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丞相李斯奏请始皇:“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正是李斯的这道请旨,促成了秦始皇“焚书”。
从李斯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身为博士的伏生是具有一定的“特权”的,那就是可以藏书于家。
公元前213年,伏生为了将珍贵的典籍《尚书》保存下来,冒着被杀的危险,在自己家中的墙壁中,偷偷开凿了一个夹层,私自藏了这本书。《尚书》是一本记载了尧、舜、夏、商、周,几代历史的书籍,其中有很多先人的思想和见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百科大全”。
秦朝末期,由于胡亥的暴政,各地都掀起了叛乱。后来楚汉争霸,灾难依然没有结束。伏生一介儒生,手无缚鸡之力,又上了年纪,只能在这兵荒马乱的乱世中不停地流亡。
公元前191年,已经是汉朝的时代了,汉惠帝刘盈下令,废除从秦朝继承下来的《挟书律》。伏生听闻此消息,大为高兴,赶紧回到老家,打烂了墙壁,发现《尚书》已经损毁了好几十篇,只剩下了仅有的29篇。伏生虽然为牺牲的数十篇感到遗憾,但是好在还剩了将近三十篇呢,不是,结果还是好的。
伏生藏书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人们都知道,秦始皇几乎是烧光了当世之书的,突然传出了躲过始皇焚书的孤本存在消息,说不惊讶是不可能的!
汉文帝刘恒统治时期,刘恒很欣赏儒学,对秦朝焚书的做法也很是无奈,听闻伏生的事迹后,汉文帝惊喜万分,立刻就要召见伏生。可伏生当时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九十岁老人,整日只能卧在床上渡日,怎么赶来拜见他呢?
可是,汉文帝又很迫切的想要见到《尚书》,希望有人能看得懂《尚书》,世上恐怕只有伏生能做到了!于是,汉文帝就派了太常掌故晁错前往章丘,将《尚书》破译之后再回来。
伏生很老了,说话没几个人能听懂。晁错来到章丘后,伏生通过他的女儿羲娥,将《尚书》传授给了晁错。经过这样一番波折,孤本《尚书》才算是真正的保存下来。
后人对于伏生做的这件私藏书籍的事,有这样的评价,即“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可见,在整件事中,伏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了他就不行。伏生之功虽然特殊,但是意义重大,所以后人也将他和发扬光大了儒家的董仲舒并列,史称“董伏”。
秦时为博士官,对《尚书》有深入的研究。秦始皇焚书时,他将《尚书》等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而后流亡他乡。汉定后回乡自求其书,已损失数十篇,仅存29篇。至汉文帝时,国家四处征求能通《尚书》研究者,竟然无人能应。闻他能治《尚书》,遂召前往,他已90余岁,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错等人到他住地学习,既以教于齐、鲁之间。西汉时,精通《尚书》者,多出其门下。撰有《尚书大传》,早佚,现存《尚书》28篇,相传由他传授而存。
伏生所藏的《尚书》原本以秦朝流行的小篆写成。他传授时则改用了汉代的隶书,后被称为“今文”。传说伏生还作《尚书大传》,但事实上是他去世后他学生张生、欧阳生以及后来的博士们编辑的。该书已佚。清陈寿祺著有辑本,皮锡瑞有《尚书大传疏证》。
先秦诸子(古文《尚书》系晋人伪作)。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其中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其「部份篇目」内容的来源可靠性从南宋开始遭受怀疑。清初,这些篇目在主流学术界被定作「伪书」,甚至排除出《尚书》之外。近十多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对古代尚书文献的认识。
扩展资料
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及一篇孔安国传和一篇《尚书序》,当时《秦誓》一篇已佚,所以这部《尚书》共有59篇。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大多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尚书》所遭劫难颇多。清代段玉裁在《古文尚书撰异》里说:“经惟《尚书》最尊,《尚书》之离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汉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马、郑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晋之有伪古文,四也。唐《正义》不用马、郑,用伪孔,五也。天宝之改字,六也。宋开宝之改《释文》,七也。七者备而古文几亡矣。”
中国最早的典籍是《尚书》。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扩展资料: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2009年清华简中发现了部分早期版本的《尚书》。
—尚书
今文尚书
按《汉书·艺文志》的说法,经过孔子整理编纂,形成了有百篇的《尚书》。秦始皇焚书时,秦朝博士伏生(伏胜)将《尚书》偷偷藏于壁中。秦末兵祸大起,伏生流亡;待西汉建立,天下重新安定下来,他返回故乡,发现所藏“亡数十篇”仅剩下29篇(纬书说28篇)。之后朝廷派遣晁错去听伏生(当时已九十多岁)讲授,以汉代当时使用及流通的官方文字隶书来纪录,所记录下来的本子就称为《今文尚书》。另外,有河间女子献《太誓》(《泰誓》)一篇,被并入伏生所传之29篇中。。
伏生将他对《尚书》的解释传授给欧阳生(欧阳和伯)与张生,张生将之传授至欧阳高、夏侯胜(大夏侯)、夏侯建(小夏侯),为今文尚书授受之三家。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立欧阳氏为学官;汉宣帝石渠议奏之后,三家皆立为学官。
东汉之十四博士包括了欧阳氏、大小夏侯三家,如今均已亡佚失传,今日可从熹平石经残石与复原去推测欧阳氏本的面貌。
古文尚书
《汉书·艺文志》提到:“《古文尚书》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恭)王坏孔子宅……而得《古文尚书》。”这批尚书以先秦蚵蚪文记载,难以解读。后来孔安国取得这本子,与官方已有的《今文尚书》29篇对照,多出16篇,异文七百多处,是真正珍贵的先秦文献。汉武帝时,孔安国的后代或学生将此本交给了官方,刘向称之为“中古文”,史记中的孔安国本应该就是指这一版本。
《古文尚书》开始传习于民间,势力较小。汉平帝时,刘歆对比了古文和今文区别之后,倾向古文学,建议朝廷把各种古文经书都立于国学,引起了古文和今文的大论战。东汉时,完整的孔安国本已失,杜林在河西获得了《古文尚书》之漆书1卷,这一古文本其篇数和今文尚书篇数相同皆29篇,但没有孔安国传本所多出的16篇。东汉末年起,贾逵、马融、郑玄等经学大家为漆书本作注,积极提倡,学习者逐渐增多,在学术界才逐渐取得优势。
伪古文尚书
东莱张霸将《尚书》的二十九篇重新整合,又以《左传》、《尚书序》作为首尾,共计一百零二篇,史称《一百零二篇尚书》。但随即被发现此乃仿古伪造之书,张霸被下狱,而本伪造尚书也在流传一段时日之后,失传亡佚。
西晋永嘉之乱时,晋朝皇家所藏图书遭到严重损失。欧阳高、大小夏侯三家的《今文尚书》全部丧失,这使得从伏生流传下来的《今文尚书》经文、注疏均失传,于是郑玄所注的杜林漆书本《古文尚书》也就成为了当时主要的版本。东晋元帝时,豫章郡太守梅赜又献上一批经文,其中有58篇的自称传自于失传多时的孔安国《古文尚书》,包含《今文尚书》与杜林漆书之33篇外(原29篇被拆为33篇),又多了25篇《古文尚书》的篇目,并带有传说由孔安国所作之《传》(故此版本后来被称作《伪孔传尚书》)。唐代学者对此深信不疑,采用其作为官方版本,孔颖达奉敕撰成《尚书正义》,并刻入开成石经中,成为日后科举取士的标准版本,这使得这部《伪孔传尚书》自此代替了郑玄注本,影响千余年,也使得真正来自孔壁本的《古文尚书》(郑注漆书本)最终完全失传。
然而,从宋朝开始,许多人包括朱熹、吴棫等,都对于梅献《伪孔传尚书》的真实性开始怀疑,吴棫认为伏生的《尚书》诘屈聱牙,而《伪孔传尚书》多出的二十五篇《晚书》却简单易懂。朱熹曾说“孔壁所出《尚书》如《禹谟》……等篇皆平易,伏生所传皆难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不记得?此不可晓”。
清代阎若璩以三十年光阴写成《尚书古文疏证》八卷,用“以虚证实,以实证虚”的考证方法,列举一百二十八条证据,认定梅献《伪孔传尚书》所多出的二十五篇,都是后世魏晋时代所伪作,其余三十三篇(《伪孔传尚书》将原伏生《今文尚书》部分的二十九篇,拆为三十三篇)则真伪杂糅,从此,通行本《尚书》中有二十五篇为伪书的说法,遂成定论,通称为“伪古文尚书说”。同时代的毛奇龄写了《古文尚书冤词》反驳阎若璩的说法,“百计相轧,终不能以强词夺正理”,然阎说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故今日称这一本子为“伪孔传尚书”或“伪古文尚书”。但究竟是不是伪书,如果是伪造,作伪者是谁,至今仍是千古之谜[15]。现代一般刊行的《尚书》,多将《伪孔传尚书》中多出的25篇剔除,只留下33篇篇目与《今文尚书》一致者。
本文2023-08-08 09:00: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