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阴阳真经》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阴阳真经》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nxUjlxAetaCTDtyBb770A
pwd=8jlt 提取码:8jlt简介:《大阴阳真经》的作者是独悠。
自然经(广成子授予黄帝)
至道之情,杳杳冥冥。
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
形将自正,心净心清。
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
慎内闭外,多知为败。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
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
自然之道常清,阴阳之道常静,为人之道常经,名曰:自然经。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民欲得道,必修道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故天地之玄奥,尽在自然之造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机也;圣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阴机也。
合此阴阳玄机,方明道理。
民至朴,我无为,超凡之入圣,返本之还元,必化身于自然。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故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知而会用,大道成。
以此,天地与吾一体,万物与我同化,自然与我同在,何也?
全心全意为自然服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须知得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是谓道要。
以我之精合于自然之精,我之炁合于自然之炁,我之神合于自然之神,穷理、尽性、了命,功成圆满,直证太上无极自然之圣境。
至此方明天地万有之根源,宇宙运化之玄机,众生显隐之真相。
壮哉,生我养我育我的大自然!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阴阳合其道,四时合其序,万物合其自然,法到乾坤开,功到自然成。
故太上无极自然圣祖,广开自然之道法,普济群生,以明玄要。
玉丹、地丹、天丹、玄丹、圣丹,容过去、现在与未来,五丹合一大光明,自然道炁造化真,紫炁中来无极出,笑傲乾坤亿万年。
学道之子,如能恒久修持,必达重整乾坤、再造宇宙、万化自然、来去自由。
注:广成子传为黄帝时人,居崆峒山石室中,千二百岁不尝衰老。其传说首见于《庄子 · 在宥》,其后之《神仙传》《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和《消摇墟经》等均有所载。《庄子 · 在宥》云: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 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哉?’”于是黄帝闲居三月,不问政事,然后再见广成子,问以修身之道。广成子告以“至道”,曰:“至道之精, 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年矣,吾形未常衰。”接着,广成子对“至道” 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人其尽 死,而我独存乎!”①其实,这是庄子借广成子之口,发挥自己对“至道之精”和“修身”的见解。
后出之书又有广成子向黄帝授书、授药的故事。葛洪谓黄帝“过崆峒,从广成子受 《自然之经》”②又称:“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 而众蛇皆去。”③《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则称广成子“一号力默子,作《道成经》七十 卷”,“授帝《阴阳经》”。④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又把广成子说成是老子或其化身, 将黄帝置于老子弟子之列。
他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称:“黄帝时,老君为广成子,为帝说《道德经》及五茄之法。”⑤又谓,“黄帝时,老君号广成子,居崆峒山,黄帝诣而师之,为说《道戒经》,教以理身之道,黄帝修之,白日升天。”⑥传说中广成子隐居修道之地在崆峒山(在今河南临汝),“即黄帝访道地,广成子所隐也。其颠洞穴如盎,将有大风雨,则白犬自穴出,田夫以为候。亦名山曰玉犬峰。”⑦但广成子升仙之所,则未见诸文字。
★★★开合枢
太阴太阳主开
厥阴阳明主阖
少阳少阴为枢
广东狮岭黄贵生 23:16:43
看看开合枢讲到哪里了?对。讲了太阳主三阳之表,为开。太阴为三阴之表,也为开。太阳为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太阴为手太阴肺,足太阴脾。
手脚相对,所以肺与膀胱痛,脾与小肠通,都主开。阳明为三阳之里,内蓄阳气,生化万物为气化之源。
开是向外,开达。
阖是向内,收敛。
厥阴收敛含蓄,为里,为阖。厥阴与阳明通,手足相对。厥阴肝与阳明大肠通,阳明胃与厥阴心包通,都主阖。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
老年人因饱餐胃气上冲,会导致心肌梗塞发作。所以老人吃七成即可,不可太饱等等。
枢是指转换、变化的枢纽。少阳、少阴为枢。少阳之气枢转,平衡协调内外阴阳经气。手少阴心主血脉输布外达,足少阴肾主水而行津液,通诸经脉,少阴水火相互交济。
手足相对,少阴心与少阳胆通。少阴肾与少阳三焦通。少阳少阴推动太阳太阴开的作用,也推动厥阴阳明阖的作用,这一点很要紧。
卫气其性剽悍滑疾,不拘于脉内,散行广布于体表,出入内外,是人体之气与外界沟通最为直接、也是最易受自然阴阳变化影响的一种气。自然界中的天地人皆有阴阳之变,而对于长期居住在同一地区的同一人而言,地域环境是可以相对不变的,而天之阴阳恒变,有昼夜、有日月、有四时。因此对于卫气影响最大的因素在于天时之变。故《内经》中多强调天时对卫气的影响,而有其昼夜节律、日月节律、四时节律等自然节律。
一、卫气昼夜节律
昼夜交替是自然界中最频繁的阴阳变化,卫气随之聚散出入而呈现了相应的节律。对卫气昼夜节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的昼夜生理病理变化。卫气昼夜节律,主要包括卫气昼行阳夜行阴节律、卫气昼夜大会节律、卫气昼夜循行五十周节律、卫气昼夜盛衰节律等。
1卫气昼行阳、夜行阴节律
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的理论,见于《内经》不同篇章,如《灵枢·卫气行》“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灵枢·营卫生会》“常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灵枢·邪客》载:“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卫气因昼夜更迭,而有应天时之变的出阳入阴节律。
(1)卫气昼行阳、夜行阴节律之争
卫气的昼行阳、夜行阴节律是解释人的睡眠节律、治疗与睡眠失常相关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历代医家对其多有探究,但因经文文辞简约,医家对“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内涵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a)昼行于阳
对于卫气“昼行于阳”中“阳”的含义,医家分别提出了“阳”指体表、脉外、三阳经等不同观点。
昼行体表。周发祥以“类同相召”“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推测属于阳的卫气昼日应主要分布或停留在体表等属于阳的部位。且十二经脉在体表有阳经之部,亦有阴经之部。若白昼只行阳经,不行阴经,则有近半之皮部无卫气。所以,白昼卫行于阳,充满肌表各处,遍布阳经、阴经之皮部。同时,卓廉士又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载“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认为卫气的功能与太阳相应,在天人同构的关系上,太阳之昼出等同于卫气日出于表,并行于体表。
昼行脉外。曹东义认为白天卫气不可能只运行于体表,而不滋养内在的脏腑;夜晚也不可能只运行于体内,而不滋养体表四肢。因此作者猜测,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中的“阳”与“阴”就是脉中与脉外的关系。卫气行于脉外也就是行于阳,行于脉中就是行于阴,也只有这样营气与卫气才能始终相伴而行。即昼行脉外温煦表里,夜行脉内与营气相会,共荣脏腑四末。
昼行三阳经。《灵枢·卫气行》记载,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卫气上行于头,后散行于足太阳、手太阳、足少阳、手少阳、足阳明、手阳明,其至于足后,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为一周。张书云等据此认为经文记载明确卫气昼行三阳经。
众医家多赞同此观点,然而对于昼行三阳经后,“下行阴分”中“阴分”的含义争议颇多。如刘洋等据《灵枢·脉度》言:“跷脉者……气不荣则目不合。”阴跷脉起于然骨之后,上循内踩之上,正与卫气行至足心,出内踩下,与“下行阴分”所描述的位置相似。且其合于太阳,司目之开合,与“目张则气上行于头”的状态相应。并引张志聪的观点:“阴分者,少阴之分。少阴乃三阴之主也。”阴跷脉是少阴之别,自当归属少阴之分。所以“阴分”当指阴跷脉。周发祥则认为“阴分”为卫气昼日循行周的一部分,卫气昼行于体表,所以“阴分”的含义为体表之阴,包括体表三阴经与阴跷脉。经文中有病在三阳,须候气在阳,即气在阳分为在三阳。同理,病在三阴,须候气在“阴分”,即气在阴分为三阴。所以,“阴分”可指肢体三阴经的皮表分布。又因阴跷脉是奇经之一,与三阴经之气相通,主一身左右之阴,且阴跷脉上入目内毗,与经文中所描述卫气循行位置相似,故“阴分”应指阴跷脉,但亦应包括三阴经。周东浩等据《灵枢·卫气行》中所载,水下一刻、二刻、三刻时,人气在三阳经,水下四刻时,人气在“阴分”,后又行三阳经,如此循环至二十五刻。这里描述了半日卫气的昼行情况,因此推测卫气一昼日有3/4时间行阳经,1/4时间行“阴分”。并且作者据对原文理解,认为“阴分”即为五脏,从而推出卫气昼日主要运行于三阳经,但亦兼行五脏的结论。
以上诸家对于卫气昼行于阳中所行部位的观点不一,其根源在于对《灵枢·卫气行》中“阴分”含义理解不同,因此应探究“阴分”的真正内涵。
关于“阴分”的含义,有必要对相关经文予以解析,以窥其真意。《灵枢·卫气行》载关于“阴分”的经文如下:卫气昼行于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十四舍……阳尽于阴,阴受气矣。”此处描述选择了“日”和“身”等字眼,而夜行于阴,选择“夜”和“脏”这些字眼,如“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脾复注于肾,为一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可见昼行与夜行有其分别对应的词汇。
所以,后文黄帝问“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从“在于身”可知是问卫气昼行的问题。岐伯回答“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显然“阴分”为昼行的部分。
再如文中有,“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与阴分……水下百刻而尽矣。”从“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即白昼的一半时间,也可以看出此处多个“阴分”同样亦为昼行中的部分。“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此处的“阴分”为昼行中的部分,此处一周为昼行的一周。可以推测本篇中多处“阴分”的含义相同,皆属于卫气昼行中的部分。
概之,《灵枢·卫气行》中“阴分”主要用于描述卫气白昼循行所到的部位。那么“阴分”的具体含义究竟为何据《灵枢·邪客》中卫气“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其中的“足少阴之分间”与《灵枢·营卫生会》所载卫气“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中的“太阴之分”所指应是同类,推测“阴分”当指“阴经之分间”。那“阴经之分间”具体又指的是什么呢《灵枢·卫气失常》载:“皮之部,腧于四末;肉之柱,有臂胫诸阳分肉之间,与足少阴分间。”原文中“足少阴分间”显然与“诸阳分肉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推测“足少阴分间”是“足少阴分肉之间”的略写。
再据《灵枢·邪客》所载,卫气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可知“分间”为“分肉皮肤之间”,因此认为“足少阴分间”就是“足少阴分肉皮肤之间”。故“阴经之分间”即是“阴经分肉皮肤之间”。也就是说卫气昼行“阴分”是指循行于阴经的分肉皮肤之间。
既然卫气昼行“阴分”即为行于阴经的分肉皮肤之间,那么经文中所载卫气昼行阳经的具体部位,亦应是“分肉皮肤之间”,即“循环六阳经脉之分”。所以,卫气昼行于阳,当为行于阴阳经的分肉皮肤之间,正与卫气行分肉相合。
综上述医家之言,可知,《内经》中卫气昼行于阳,是强调卫气白昼偏行于体表阴阳经的分肉皮肤之间。
(b)夜行于阴
对于卫气“夜行于阴”中“阴”的内涵,医家或以为五脏,或概之以脏腑,或为是三阴经。
夜行五脏。张书云等根据《灵枢·卫气行》原文记载“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理解经文中“肾”“心”“肺”“肝”“脾”皆指脏,因而认为卫气夜行于五脏。且唐诗等认为,如果此处从经络理解,文中所谓“常从足少阴注于肾”,只能解释为从足少阴经到肾经,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多数医家也认为夜行于五脏,但又略有不同。
《灵枢·营卫生会》中有“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刘洋等认为既然卫气夜半与营气大会于手太阴经,则可推断卫气夜间行于阴经。所以其观点为卫气夜行于五脏及三阴经。
夜行五脏六腑。《灵枢·邪客》中“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螟。”周发祥据此确定夜行于阴是行于五脏六腑。
夜行三阴经。刘爱玲等理解《灵枢·卫气行》经文含义为:至天黑,阳尽阴受气时,卫气从阳经至足心,出内踝,行于足少阴肾经,注入于肾。由肾依次注入心、肺、肝、脾等脏阴经,复注于肾。至天明,阴尽阳受气时,卫气复从肾经上行注肺,再上会于两目睛明穴,是为一周。认为卫气夜行于三阴经。许多学者持有相同观点,但也有的医家认为夜行阴经则必兼行五脏。
综上可知,关于卫气夜行于阴的含义,虽然各医家观点不尽相同,其实质是可以统一的,即卫气入夜,通过经络内注脏腑,与营共同荣养脏腑,只是各医家论述的侧重不同罢了。
总之,卫气因时而聚散于脉之内外,昼偏行于体表阴阳经的分肉之间,夜偏注于脏腑。所谓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意在强调卫气白昼偏行于表之经络,至夜偏行于内之脏腑。
以卫气昼行阳、夜行阴节律,解释人的寤寐。昼卫气出阳,则人寤;夜卫气入阴,而人寐。对于卫气这一昼夜节律的清晰解读,可以解释临床以针刺调卫为法,以治寤寐失常之理。
(2)卫气昼夜大会节律
卫气有昼夜大会节律,主要载于《灵枢·营卫生会》篇,现解析相关经文,以探究卫气昼夜大会节律的实质。
文中载:“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
文中所言“夜半而大会”,是针对营卫而言,是卫气昼夜的大会节律。
“大会”含义为何据《灵枢·岁露论》云:“邪客于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此言,因卫气有昼夜循行节律,而与邪气一日一夜会于风府,称为“大会”。《素问·气穴论》载:“肉之大会为谷。” 可知两物相逢亦名之“大会”。
再据《灵枢·营卫生会》言:“常行于阳二十五度……故五十度而与营俱复大会于手太阴矣。”可知是卫气与营气大会于手太阴,亦可称为“大会”。与营卫夜半大会所指是否相同
可以从“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的含义来探究。言“太阳主外”是因经文中有昼行二十五刻时(即日中),卫气盛在太阳。即白昼卫气偏行于在外的体表,日中阳气隆,卫气盛在太阳,故曰“太阳主外”;而言“太阴主内”,是因夜半之时,卫气盛在太阴。由前文昼行阳夜行阴规律可知,入夜卫气行于五脏,且顺序为肾心肺肝脾。而卫气夜行二十五周于五脏。夜半之时,按推算正行于肺。即入夜卫气偏行于在内的脏腑,而夜半阴气隆,卫气正盛在太阴肺,故言“太阴主内”。而夜半“大会”所发生之地亦应在肺,这样正与上文所言营卫大会于手太阴相合。
为什么营卫可以大会且在太阴肺入夜,卫气渐敛聚于内而循行在脏,故称夜行于阴。而夜半之时,阴陇,卫气发散之性最弱,而收聚之性最强,渐趋于营气之性,故与营气大会,共行荣养脏腑之功。二者大会在肺,是因营卫由一气别为两行发生在肺,故复大会亦在肺。
总之,营卫大会节律,亦是卫气昼夜循行节律的一部分。即入夜,卫气行于阴,与营气共荣脏腑。夜半,其收敛之性最强,可与营气大会于太阴肺。而后,又渐行于阳,出于体表。此皆因昼夜阴阳之变,影响卫气收散之性而显现出的自然节律。
(3)卫气昼夜循行五十周节律
正如上文所述,卫气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夜半与营气大会于手太阴。卫气与营气皆有循行周身50周的节律。因营卫本为一气,相随而行,即人之一气有循行周身50周的节律,主要见于《灵枢·五十营》与《灵枢·卫气行》两篇,“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
文中描述了两种50周,一是人气昼夜循行周身28脉50周次,二是日行身25周与夜行脏25周,共50周。两种50周所循行部位能否统一?营卫本为一气,即人气,其偏精专之气纵行28脉50周次;其偏剽悍之气,横向聚散出入表里,偏外、偏内各行25周。营卫50周节律,皆为人气升降出入循行人身之50周节律。故这两种描述,是从一纵一横的角度,将人气循行部位的空间与时间特点描述致精。营卫循行的部位在全身,只有脉之内外之别,二者皆循行全身50周。
为什么在两篇描述50周节律时,皆用28星宿来标记在古人的时空观中,空间无论大小,有数即通。相同的数术标明大小事物之间的内部规定具有同一的性质,数同则理同,理同则相通。所以,将太阳运行二十八星宿的周年运动,对应到人气循行28脉为一周身的日运动中。同样,用水下百刻标记人气循行50周节律,其理同。这样才可以与“天地同纪”(《灵枢·营卫生会》)。
医家争论,《灵枢·卫气行》中有水下百刻过程中,人气行在三阳与阴分25个循环,与人气周身50周之义不相符合。因为此处用百刻、28舍标记人气盛在何经,意在选经候气而刺,与前文用百刻、28舍应人气循行50周之意不同。由此可知,临床多有留针近30分钟之用,是按人气循行1周身=1 2刻,100刻=24h, 2刻=0 48h=28 8min,人气行人身一周约需要半小时推算而来,亦不是根据经文中所述候气在何经而刺方法的应用。
营卫二气虽昼夜皆循行周身50周,但因卫气有沉浮之变,故其散行部分,“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阳主昼,阴主夜”决定人的寤寐。即卫气在纵向循行50周的过程中,与营气独得行于经隧不同,卫气同时亦有其横向的聚散浮沉之变。即卫气昼行阳25度,夜行阴25度,以分昼夜。
关于50周,张登本等认为《灵枢·卫气行》中“五十”“二十五”之数不是具体测量的,而是凭借“河图”“洛书”之数理推演的。“洛书”之数的和45加5(小衍之数,土的生数)为大衍之数50;或者“河图”之数和55减去小衍之数5也是大衍之数50;或者“洛书”之数的和45,加“河图”之数的和55为100,而其中共有白点、黑点各50。“五十”之数是演绎天地万物之数。
对于卫气昼夜循行50周的内涵,目前尚有争议。有待于更多的学者对这一节律进一步探究。
(4)卫气昼夜盛衰节律
卫气昼夜盛衰节律,是由卫气出阳入阴而使人体之气有一日生长收藏变化的节律。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将一日分为四时,人气应之,朝则人气正升,卫气渐出于阳;日中,人气正盛,卫气盛于阳;日入,人气始衰,卫气渐入于阴;夜半,人气内藏,即卫气盛于阴,入脏。人气在日之四时,出现的盛衰节律,正与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节律相应。
再如《灵枢·卫气行》中亦有强调在日之水下五十刻过程中,人气即卫气不同时刻所盛之经不同,具有一定的盛衰节律。此节律主要目的在于候气,相关内容详见候卫气而刺一节,此略。但两处盛衰节律并不相同,前者是一日一夜,以体表为参照基准,就卫气出表入里而呈现的人气盛衰变化,来解释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势变化;后者为卫气日行五十刻过程中,盛于何经的节律,目的在于候气所在而刺。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足厥阴肝经属络的脏腑 7 足厥阴肝经联络的器官 8 足厥阴肝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中医大辞典》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足厥阴肝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募穴 925 五输穴 926 交会穴 927 八会穴 93 本 94 标 95 根(井穴) 96 结 10 足厥阴肝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中医大辞典》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病证 111 主治对比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足厥阴肝经 1 拼音
zú jué yīn gān jīng
2 英文参考liver channel of footJue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he Liver Channel of FootJue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iver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eridian of foot jue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ueyin Liver Channel of Foot
Jueyin Liver Meridian of F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厥阴肝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LR[2]。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木[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本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 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3][1]。
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原穴为太冲穴,络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1]。
足厥阴肝经以里症虚症为主。足厥阴肝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4]。如:呕吐、泄泻、遗尿或癃闭、小便色黄、腰痛、胁肋胀满疼痛、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4]。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4]。
足厥阴肝经以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4 五行足厥阴肝经五行属木[1]。
5 表里经脉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1]。
6 足厥阴肝经属络的脏腑属肝,络胆,挟胃,注肺[5]
7 足厥阴肝经联络的器官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5]
8 足厥阴肝经循行路径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本经穴] 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 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语译
足厥阴肝经:①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②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③进入 中,环绕 ,④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⑤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⑥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鼻咽部),连接目系(眼与脑的联系),⑦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目部支脉:⑧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⑨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1)足厥阴肝经部分:起自足大趾丛毛际之大敦、行间穴,从行间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从太冲去踝一寸至中封穴,循内踝五寸入蠡沟穴,上踝七寸为中都穴,上内踝八寸,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踝内廉膝关之曲泉穴,从曲泉循股内经阴包、五里穴,入于毛之阴廉穴,过阴器,入抵小腹,上行于章门穴,从章门穴循行期门穴,从期门穴内行,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散布于脏腑,循喉咙之后,上颃颡(额头)连目系,与督脉会于颠顶。
(2)足厥阴肝经部分:其有一支者,不会于颠顶,但从目下面颊里环唇内。
(3)手太阴肺经部分:又一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于肺,以交于手太阴肺经。
82 《脉书·十一脉》[足臂本] 足厥阴脉: 循大指间,以上出腘内廉,上八寸,交泰阴脉,囗股内,上入脞间。
[阴阳本] 足厥阴脉: 系于足大指丛毛之上,乘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五寸,而出大(太)阴之后,上出鱼股内廉,触少腹,大渍旁。
循行路线:起于大趾丛毛之际
上足跗
循股内
过阴器
抵小腹
循胁肋
挟胃(入体内)
属肝络胆
贯膈循喉咙
上过目系
与督脉会于颠顶
足厥阴肝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足厥阴肝经 83 《中医大辞典》
足厥阴肝经自足大趾背侧外际(大敦)起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达内踝前一寸(中封)的部位,再向上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相会,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到足太阴脾经的后面,上至胭窝内缘(曲泉)沿着大腿内侧,分布于 部位,绕过阴器(外生殖器),到达小腹,夹着胃的旁边,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额部,与督脉会于巅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口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进入肺中。经气由此回复到手太阴肺经。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上行,进入 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于肝脏,联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交于手太阴肺经[1]。
[1]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1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 中,绕阴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其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3]
9 足厥阴肝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原穴为太冲穴,络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1]。
足厥阴肝经腧穴总图
起自足大趾末节甲根后丛毛中之大敦穴(井穴),由大趾、次趾岐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为行间穴(疗穴),再上行至第二跖骨前凹陷中之太冲穴(原穴)。由太冲穴沿足背上至内踝横前一寸之中封穴(经穴),上行内踝五寸蠡沟穴,再上行二寸为中都穴,上行至犊鼻下二寸旁陷者为膝关穴,上行膝内辅骨下屈膝内侧纹头之曲泉穴(合穴),上行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为阴包穴,再上行至股内侧足少阴肾经内股鼠蹊气冲穴下三寸为五里穴,气冲穴下二寸抵耻骨尽处之阴廉穴(鼠蹊穴),过阴器(又名宗筋)至厥阴之大络、睾之系为急脉穴,由腹部斜外上行,至第十一肋骨与腋中线处(腹外侧凹陷处)之章门穴(脏会穴、脾功穴),由章门穴再斜内中上行至乳下一寸半(七、八肋间)之期门穴(肝功穴)。
足厥阴肝经经筋图
92 特定穴 921 原穴太冲
922 络穴蠡沟
923 郄穴中都
924 募穴脾募穴:章门
肝募穴:期门
925 五输穴井穴(木):大敦
荥穴(火):行间
输穴(土):太冲
经穴(金):中封
合穴(水):曲泉
926 交会穴足厥阴肝经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任脉
阴维脉
足少阳胆经
关元
√
√
√
●
中极
√
√
√
●
曲骨
√
●
三阴交
√
●
√
冲门
√
●
府舍
√
●
√
章门
●
√
期门
●
√
√
927 八会穴
脏会:章门
93 本部位:行间上5寸[6]
腧穴:中封[6]
94 标部位:背俞[6]
腧穴:肝俞[6]
95 根(井穴)大敦[6]
96 结玉英、膻中[6]
10 足厥阴肝经经脉病足厥阴肝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腰痛,疝气,妇人少腹肿,咽干,面色灰暗,胸满,呕逆,飧泄,遗尿,癃闭等。
足厥阴肝经主要病候为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7]。
足厥阴肝经与胆经相表里,以里症虚症为主。
患足厥阴肝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生殖器为主,其次是泌尿与肠部疾患,并主胸痛,有下列病候:腰痛不能俯仰、女小腹肿、喉干、面尘脱色、胸中满闷、呕吐气逆、水泻完榖不化、遗尿或小便不通、崩漏、子宫下垂。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见咽喉干,面部像有灰尘,脱了血色。
本经穴能主治有关肝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疝气,遗尿或癃闭。
102 《脉书·十一脉》[足臂本]其病: 病脞瘦,多溺,嗜饮,足跗肿疾,痹。诸病此物者,灸厥阴脉。
[阴阳本]是动则病: 丈夫颓疝,妇人则少腹肿,腰痛不可以仰,甚则嗌干,面疵。
是厥阴脉主治其所产病:热中,癃、颓、偏疝,为五病。
103 《中医大辞典》足厥阴肝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腰痛,疝气,妇人少腹肿,咽干,面色灰暗,胸满,呕逆,飧泄,遗尿,癃闭等。[2]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足厥阴肝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如:呕吐、泄泻、遗尿或癃闭、小便色黄、腰痛、胁肋胀满疼痛、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4]
11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病证足厥阴肝经以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8]。
足厥阴肝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为常用穴)
穴名
部位
主治
大敦
大趾端
疝气、遗尿、崩漏、阴挺、癫痫
行间
趾间
崩漏、小便不利、头痛、目赤肿痛、口呙、胁痛、癫痫
太冲
跗
崩漏、遗尿、疝气、头痛、眩晕、口呙、胁痛、癫痫
中封
踝
疝气、遗精、小便不利
蠡沟
小腿
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
中都
小腿
疝气、崩漏、腹痛
膝关
小腿
膝部疼痛
曲泉
膝
腹痛、小便不利、疝气、遗精
阴包
股
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
足五里
股
小便不通
阴廉
股
月经不调
下肢部:妇科、前阴病为主,肠疾患次之
急脉
腹
疝气、小腹痛
章门
季肋
腹胀、泄泻、胁痛
期门
胸
胸胁胀痛、呕吐
胁腹部:胃肠疾患为主,妇科疾患次之
111 主治对比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本经病候以“疝”为重点。疝有小肠突出、腹痛、 痛的多种含义。女子“阴挺出”也属于此。本经腧穴主治中的“女子疝瘕”、“少腹肿”、“少腹尤大”、“女子少腹大”等小腹部病症,在经脉病候中只称“女子少腹肿”。
小便症候分为“遗溺”、“闭癃”,在主治症中亦多见。因本经“环阴器。抵小腹”,故以上泌尿 生殖系统的病变是其所主病症的重点。
经脉病候中的“飧泄”,腧穴主治症中有称“肠澼”、“霍乱”、“注泄”,这是足三阴经均主泄泻病症的又一证明。即《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飧泄取三阴”的依据。
12 经文互参《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按:本篇分述五脏所藏及其虚实见症。)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胻善掣节时,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按:次篇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刺足厥阴、少阳。(按:此篇论五脏热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伤寒……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按:此篇论六经热病。)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痛,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按:此篇论足六经及五脏疟。)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按:此篇论五脏风证。)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怒,如人将捕之。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按:此篇论五脏病虚实。)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按:此篇论手足六经厥及厥逆。)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按:此篇论阴阳经气绝。)
本文2023-08-08 09:19: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