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也叫什么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公刘文化就是一种农耕文化,是先哲们创造并经后世逐渐完善,对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一种综合文化现象。鉴于公刘的历史功绩,称之为公刘文化,就有一种对前贤敬重追思的意思。

提起公刘,我们还得从历史说起。史料记载,公刘,后稷之曾孙也。后稷是我国古代农耕的先祖,其幼时已怀种植之志,少长,种植麻麦。成人之后,遂好耕农,尧帝举以为农师,并由此奠定了其作为古代农耕先祖的地位。后稷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其名彪炳史册。

  公刘秉承先祖之志,致力于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宣扬,功德和影响仅次于其曾祖。《诗经·大雅》卷中有《公刘》篇,称其宽厚仁慈,温谦恭让,其在西戎,几事亲躬,不敢宁居,不事骄奢,治其田畴,实其仓廪,思以辑和其子民,而光显其国家。公刘作为周族首领,最先生活在西戎一带。

  公刘率族人迁都豳地之后,相土以居,佩带简约,生活简朴,殚精竭虑,不辞劳苦,常常上下于山塬,广置土地给迁徙而来的子民。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市而分,定其军赋,与其税法,其在农耕方面的才能得以尽显。发展的结果,国力日趋强盛,地盘日益扩大,影响日见广远。开垦土地,修治田亩,国民日益繁庶富足,豳地也就越来越广阔了。 公刘定居芮鞫之后,致力于发展农耕,教事稼穑,传习桑麻,尤其是公刘首创的引水灌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水利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人们对公刘崇拜至极,公刘游畋过芮,居者箪壶相迎。公刘去世后,人们修建祠庙于芮谷,以仰其容,以彰其功,以传其德,公刘的历史性贡献便永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公刘文化具备了作为一种文化品牌应该有的诸多要素。公刘作为古代农耕的鼻祖,他所创造的农耕文化,从物质的、精神的层面,推动了周族以至中华民族的向前发展。人们通过制造劳动工具,开荒拓野,种植食物,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满足了人们生存的最起码的物质需要。而且,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公刘使人心和谐,周族光大,“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改观,谈笑之声常起,俨然一个政通人和的清明盛世。可以说,这时的周族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部落。它所体现出来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在生存过程中的创造求变精神,以及逐渐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念,无疑具有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公刘创造的这种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人们逐步改进耕作方法,发明劳动工具,减轻劳动强度,逐渐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兴利除弊,总结出了农业生产方面的成套经验,如时令、节气、农谚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众多知识。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不仅如此,在长期的生息繁衍过程中,人们还注重良好习惯及品格的养成。先人们淳朴、敦厚的品质,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诚实守信的立身之本,代代相传,不但大大丰富了公刘文化的内涵,公刘简朴的作风、守信的人品和宽厚的性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从人类文明传承角度来讲,农耕文明更具优势。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疆域广大,人口众多,而各种民族发展又各有特色,总体来说,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还是以农耕文明为主,游牧民族是中华文明的强有力补充,却无法长久的持续发展,这个中有很大的原因。

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广阔的草原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他们本是中原内地人迁移居住该地,由于地处广漠草原,自然资源有限,自然条件相对中原地区比较恶劣,于是人们就逐渐的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并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体系——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固定生产生活场所,主要以放牧为生的民族,他们这种游动性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产生的文化和文明具有不稳定性,很少有固定的都城,很少有弘大的陵地,他们创造的文化和传承的文明基本就是口口相授,不具备连贯性。

游牧文明对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造成过很大的困扰,主要是游牧民族相对经济落后,但却优于军事,而他们对中原农耕文明的战争动力并不是政权获取,更多是资源掠夺,从本质上来说,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基本没有土地述求,因为中原农耕文明的资源环境不符合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他们更渴望得到农耕文明产生的丰富的物资、商品,所以这种生活资源的不对等导致了两大文明之间长期对峙,频繁爆发战争。

农耕文明

中国的农耕文化要上朔到7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农耕文化的发展甚至比中国的有史记载的时间更长,这主要源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良好的可耕种性,无论是气候、土壤、水系等等条件都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带来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人口的增加,形成了社会,并有国家形体出现,自古以来中国的国家政权都把农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农业的发展才是国家强盛的象征和保证。

同时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定居性,农耕文明的人类发展和社会组成都是固定生产、居住形式产生,而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非常有利于王朝的建立和管理,固定的生产生活给政权管理带来便利,更带来财富,更加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程。

农耕文明的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不但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更是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而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是确保这种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综上来看,可以回答题主,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发展更具优势,文化的固定化创造和发展就是这种优势的根源所在。

关于古代农耕民族的数量,由于各时期范围的差异以及对民族定义的不同,统计数据也存在一定分歧。但根据目前学术研究,可以给出以下概况:

1、在新石器时代,世界各地开始出现了农耕民族。主要有中国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伊拉克的萨迈拉文化,埃及的古埃及人,印度的哈拉帕文化等。

2、公元前3000年左右,世界人口约5000万,其中农耕人口约3000万。到公元前1000年,世界人口增至约5亿,农耕人口约3亿。

3、公元1世纪时,世界主要的农耕民族约有100多个,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地区。

4、中世纪时期,世界人口略有增长,但农耕民族数量基本稳定在100左右。欧洲逐渐形成一些固定的农耕民族。

5、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农耕人口明显减少,但亚洲、非洲等地区农民数仍很多。

6、当前世界上仍有相当规模的农业人口,但已很少有符合民族定义的纯粹农耕民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代世界农耕民族的数量在100-200之间波动,后逐渐减少和融合为现代国家的一部分。但农业人口依然可观。

农耕文明顾名思义是因为最早人类由最早的打猎,捕鱼,等逐水而生而演变到掌握农作物的种植要领而固定居所进行农业生产,古代最有名的有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有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还有美洲著名的玛雅文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